湛江區有多少人口
㈠ 中國廣東省哪幾個城市靠海
有6個城市,如以下:
1、湛江市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總面積13225.44平方公里。湛江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市政府駐赤坎區。湛江常住人口730.5萬人。2、珠海市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與澳門相距9公里,橫琴新區與澳門隔江相望。西鄰江門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等國家一類口岸9個,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3、深圳市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廣東省下轄的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全市下轄9個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萬人,是中國第一個全部城鎮化的城市。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也是國家定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並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4、汕尾市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總面積5271平方千米。下轄城區、海豐縣、陸豐市、陸河縣、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華僑管理區等1市2縣3區,總人口330多萬人。汕尾市轄區內海域有93個島嶼、12個港口和3個海湖,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國沿海開放第一類口岸。
6、潮州市潮州市地處祖國南疆,位於韓江中下游,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一,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 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 西與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全市總面積3679平方公里,其中陸域3146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島)岸線長 136公里。
㈡ 湛江有多少人口
常住人口733.2萬人(2018年)。
截至2018年末,湛江常住人口73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5.3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11.44萬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萬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長人口7.39萬人,自然增長率10.1‰。
(2)湛江區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處在粵、桂、瓊三省(區)結合部。面積1.25萬平方公里,轄5縣(市)4區,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6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
是我國大陸南端的港口城市,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城鄉建設範例城市、中國十大低碳生態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生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和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1983年9月,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湛江市為省直轄的地級市。
湛江位居粵、瓊、桂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湛江
㈢ 湛江市區面積多大.市區多少人口
摘要 湛江市區面積13263平方公里,人口6981236人。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面積1326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㈣ 廣東湛江大概有多少人口,求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相關說明
2019年末,湛江市常住人口736.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53萬人,死亡率4.81‰;自然增長人口6.95萬人,自然增長率9.45‰。有少數民族44個,總人口4.22萬人。
以壯族居多,佔全市少數民族戶籍總人口的76%;人口較多的還有苗族、瑤族,分別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5%和4.9%。這些少數民族絕大多數分布於廉江、徐聞、雷州、吳川、遂溪等各縣(市、區)農村。
㈤ 湛江人口
湛江市人口703. 09萬人。
2021年末,湛江市人口703. 0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0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6.6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6. 46%,比上年末提高1.0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8.41萬人,出生率12.00%o;死亡人口2.72萬人,死亡率3. 88‰;自然增長人口5.69萬人,自然增長率8.12‰。
湛江市往年的人口數據
2019年末,湛江市常住人口736.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湛江市
㈥ 湛江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湛江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6981236人。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53萬人,死亡率4.81‰;自然增長人口6.95萬人,自然增長率9.45‰。有少數民族44個,總人口4.22萬人。
湛江的工業、建築業
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7.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8.8%,股份制企業下降13.1%,集體企業下降93.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29.6%,重工業增長18.5%。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27.6%,中型企業下降18.8%,小型企業下降29.0%,微型企業增長71.6%。
㈦ 湛江人口2020總人數是多少
859.58 萬人。
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53萬人,死亡率4.81‰;自然增長人口6.95萬人,自然增長率9.45‰。
(7)湛江區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全年各級各類教育招生數(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
48.76 萬人,比上年增長 1.4%;在校生 173.98 萬人,增長 3.3%;畢
業生 44.15 萬人,增長 1.1%。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 560 人,在
校生 1949 人;學前教育入園 13.26 萬人,在園幼兒 34.88 萬人。
㈧ 湛江市區面積多大.市區多少人口
湛江市區面積13263平方公里,人口6981236人。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面積1326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地勢地貌:
湛江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4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
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湛江市
㈨ 湛江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湛江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703萬人。
根據(中國)廣東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公報-紅黑統計公報庫 數據顯示: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男性佔比52.14%,女性佔比47.86%,男女人口比為108.95,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26.08%,15-59歲佔比57.13%,60歲以上佔比16.79%,65歲以上佔比11.93%。
湛江人口分析
2010年開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湛江市常住人口總數為6994832,其中男性有3651062人,女性有3343770人,男女比例達到109.19,可以統計到的戶籍人口數量為7768143人,少數民族在人口中佔比為0.5%,非農業戶口比重為24.13%。
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2565740,鄉村人口為4429092,整個地區家庭總戶數為1784361。普查數據是比較精準的數據,但是因為年限已久,只能起參考作用,各地區統計公報中透露的數據更加准確一點。全市常住人口733.2萬人。
城鎮常住人口315.3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1.44萬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萬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長人口7.39萬人,自然增長率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