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古港有多少人口
⑴ 湛江有多少人口
常住人口733.2萬人(2018年)。
截至2018年末,湛江常住人口73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5.3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11.44萬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萬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長人口7.39萬人,自然增長率10.1‰。
(1)湛江古港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處在粵、桂、瓊三省(區)結合部。面積1.25萬平方公里,轄5縣(市)4區,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6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
是我國大陸南端的港口城市,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城鄉建設範例城市、中國十大低碳生態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生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和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1983年9月,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湛江市為省直轄的地級市。
湛江位居粵、瓊、桂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湛江
⑵ 湛江市區面積多大.市區多少人口
摘要 湛江市區面積13263平方公里,人口6981236人。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面積1326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⑶ 湛江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介於東經109°31′~110°55′,北緯20°12′~21°35′之間,總面積13225.44平方公里。
湛江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截至2018年,湛江市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市政府駐赤坎區。截至2018年末,湛江常住人口733.2萬人。
湛江是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
2018年,湛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8.39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3.61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086.61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388.16億元,增長7.2%。
(3)湛江古港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1959年湛江就獲得了花園城市的稱號。後來又獲得了許多贊譽。鄧小平同志說湛江是「北有青島,南有湛江」。因而得名「南方的青島」。周恩來總理稱贊湛江「房子建在樹林中,既幽靜,有雅緻」,像個「小巴黎」。
陳毅元帥贊美湛江「冬猶暖,秋如夏,涼風動,炎氛化」,是「東方日內瓦」。冰心大師,詩人艾青在湛江分別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夾竹桃》等散文佳作。世界第三大聯盟郵輪公司——麗星郵輪曾多次抵達湛江。美麗的湛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湛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湛江八景
⑷ 湛江市區面積多大.市區多少人口
湛江市區面積13263平方公里,人口6981236人。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面積1326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地勢地貌:
湛江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4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
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湛江市
⑸ 廣東湛江大概有多少人口,求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相關說明
2019年末,湛江市常住人口736.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53萬人,死亡率4.81‰;自然增長人口6.95萬人,自然增長率9.45‰。有少數民族44個,總人口4.22萬人。
以壯族居多,佔全市少數民族戶籍總人口的76%;人口較多的還有苗族、瑤族,分別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5%和4.9%。這些少數民族絕大多數分布於廉江、徐聞、雷州、吳川、遂溪等各縣(市、區)農村。
⑹ 湛江人口2020總人數是多少
859.58 萬人。
比上年末增加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3.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96%,比上年末提高0.9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48萬人,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53萬人,死亡率4.81‰;自然增長人口6.95萬人,自然增長率9.45‰。
(6)湛江古港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全年各級各類教育招生數(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
48.76 萬人,比上年增長 1.4%;在校生 173.98 萬人,增長 3.3%;畢
業生 44.15 萬人,增長 1.1%。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 560 人,在
校生 1949 人;學前教育入園 13.26 萬人,在園幼兒 34.88 萬人。
⑺ 湛江東海島有多少人口
人 口
20.2萬
湛江東海島在湛江市東南面,它與南三島共同構成湛江港的門戶。自從1958年修建跨海大堤之後,東海島不再是孤島了。從市區出發,驅車23公里可到達島如心的東山鎮,再往東走20公里,便到達「東海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⑻ 江蘇湛江屬於哪個市
湛江是廣東省轄地級市,不是江蘇省的。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總面積13263平方公里,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截至2020年末,湛江戶籍人口859.58萬人。
湛江是中國三大半島中唯一獨佔一個半島的地級市,地處粵、瓊、桂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
湛江市的市名由來:
今湛江市區原為清代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於1899年11月淪為法國殖民地,時稱「廣州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中國收回,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
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的。亦有一說,因湛江地域原分屬遂溪、吳川,湛江是「椹川」與「鑒江」各取一字而成。
⑼ 湛江市人口有多少
湛江市轄4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註:湛江市中心城區為赤坎區,霞山區)湛江市面積12490平方千米,人口725萬(2008年)。區
赤坎區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 20.7萬。郵政編碼524033。
霞山區面積120.9平方千米,人口 44.5萬。郵政編碼524002。
坡頭區面積 483平方千米,人口 37.2萬。郵政編碼524057。
麻章區面積 769平方千米,人口 46.1萬。郵政編碼524003。區人民政府駐麻章鎮。
縣級市
吳川市面積 902.3平方千米,人口100.7萬。郵政編碼524500。市人民政府駐梅菉街道。
廉江市面積2644平方千米,人口150.9萬。郵政編碼524400。市人民政府駐羅州街道。
雷州市(原海康縣)面積2933.3平方千米,人口148.4萬。郵政編碼524200。市人民政府駐雷城街道。
縣
遂溪縣面積2144平方千米,人口 74萬。郵政編碼524300。縣人民政府駐遂城鎮。
徐聞縣面積1780平方千米,人口 56萬。郵政編碼524100。縣人民政府駐徐城街道。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⑽ 廣東省湛江市有多少人口
郵政編碼524000。 湛江市全圖(點擊可查看大圖)赤坎區 面積 79平方千米,人口 22.5364萬。郵政編碼524033。 霞山區 面積 117平方千米,人口36.1158萬。郵政編碼524002。 坡頭區 面積 562平方千米,人口 39.1556萬。郵政編碼524057。 麻章區 面積 460平方千米,人口26.9664萬。郵政編碼524003。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初,經批准與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整合,實現兩區合一,土地面積合計354平方公里,人口合計27.0332萬。郵政編524022。 縣級市 吳川市 面積 848.5平方千米,人口108.2754萬。郵政編碼524500。市人民政府駐梅菉街道。 廉江市 面積2835.0平方千米,人口163.5835萬。郵政編碼524400。市人民政府駐羅州街道。 雷州市 面積3459.0平方千米,人口163.1474萬。郵政編碼524200。市人民政府駐雷城街道。 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