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龍街鎮有多少人口
1. 景東彝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至2006年,景東彝族自治縣轄錦屏、文井、漫灣、大朝山東鎮4個鎮和花山、大街、太忠、龍街、文龍、安定、林街、曼等、景福9個鄉,共有13個鄉(鎮),166個村,3個社區。縣人民政府駐錦屏鎮。
2. 威寧縣多少個鎮,每鎮人口多少
截止2019年威寧縣一共有30個鎮,每個鎮的具體人口如下:
1、草海鎮:總人口126423人。
2、幺站鎮:總人口35776人。
3、金鍾鎮:總人口35200人。
4、爐山鎮:總人口30300人。
5、龍場鎮:總人口61156人。
6、黑石頭鎮:總人口43310人。
7、哲學鎮:總人口44448人人。
8、觀風海鎮:總人口39653人。
9、牛棚鎮:總人口35912人。
10、迤那鎮:總人口41012人。
11、中水鎮:總人口55495人。
12、龍街鎮:總人口43763人。
13、雪山鎮:總人口40800餘人。
14、羊街鎮:總人口57057人。
15、小海鎮:總人口60442人。
16、鹽倉鎮:總人口29806人。
17、東風鎮:總人口45241人。
18、二塘鎮:總人口24264人。
19、草塘鎮:總人口38750人。
20、金斗鎮:總人口36827人。
21、岔河鎮:總人口69340人。
22、麻乍鎮:總人口43219人。
23、哈喇河鎮:總人口23995人。
24、秀水鎮:總人口27204人。
25、斗古鎮:總人口20981人。
26、玉龍鎮:總人口16272人。
27、黑土河鎮:總人口21380人。
28、兔街鎮:總人口14161人。
29、雙龍鎮:總人口27418人。
30、海拉鎮:總人口25673人人。
3. 永平縣的地理環境
2010年永平縣總人口為17.52萬人。7個鄉鎮的人口分布為:博南鎮5.57萬人,杉陽鎮3.74萬人,龍街鎮2.26萬人,龍門鄉1.12萬人,廠街鄉1.86萬人,水泄鄉1.63萬人,北斗鄉1.34萬人。
2010年永平縣家庭戶4.56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7.05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0人減少了0.16人。永平縣人口中,男性為8.99萬人,占總人口的51.33%;女性為8.53萬人,占總人口的48.67%。總人口性別比105.46(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30下降0.84。
2010年永平縣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3.40萬人,占總人口的19.41%;15—64歲的人口為12.69萬人,占總人口的72.43%;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3萬人,占總人口的8.1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4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0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2個百分點。
2010年永平縣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0.63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1.24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5.17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8.27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永平縣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0.68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0.39萬人,文盲率由6.28%下降為3.87%,下降了2.41個百分點。 2010年永平縣境內居住著22個民族,漢族、彝族、回族、白族、傈僳族、苗族屬世居民族。2013年末,永平縣總人口為184789人,漢族105305人,占永平縣總人口的56.99%,少數民族79484人,占永平縣總人口的43.01%。其中:彝族51078人,占總人口的27.64%,回族14537人,占總人口的7.78%,白族6954人,占總人口的3.76%,傈僳族3581人,占總人口的1.94%,苗族2386人,占總人口的1.29%,其他民族124人,占總人口的0.07%。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農業縣。
2010年永平縣轄7個鄉鎮,其中廠街、北斗、水泄屬彝族鄉,占永平縣7個鄉鎮的42.8%。在永平縣73個村委會(社區)中有34個民族村村委會,占永平縣73個村委會(社區)的46.6%。各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散雜居住態勢,漢族人口永平縣均有分布,彝族人口主要分布於廠街、水泄、龍街、北斗、杉陽等5個鄉鎮,回族人口主要分布於博南、龍街、廠街、龍門等鄉鎮,白族主要分布於博南、北斗、龍門等鄉鎮,傈僳族主要分布於北斗、水泄、廠街、龍街、杉陽,苗族主要分布於龍街、水泄。
4. 澄江龍街鎮有幾個村子
2007年末,全鎮下轄龍街、萬海、廣龍、尖山、養白牛、立昌、雙樹、左所、高西、華光、忠窯、梁王、提古、祿充14個村民委員會,100個自然村,120個村民小組。
2008年代碼
530422102:~201龍街村 ~202萬海村 ~203廣龍村 ~204尖山村 ~205養白牛村 ~206立昌村 ~207雙樹村 ~208左所村 ~209高西村 ~210華光村 ~211忠窯村 ~212梁王村 ~213提古村 ~214祿充村 ~301祿充風景區管理委
所轄村
龍街辦事處:位於縣城西南4千米,下轄後撒馬都、前撒馬都、毛家營、前香村、後香村、高七營、朱官營、九條溝8個自然村,人口5500人,回漢雜居。明洪武年間稱團樹營,明清時期屬龍、屬狗日趕集,故名「龍集鎮」,現稱「龍街」。
提古辦事處:系山區,位於龍街北,距縣城西北15千米,澄(江)馬公路從境內通過。辦事處下轄中關、下關、陷塘、侯家莊、小黃龍、唐家山、提古鋪7個自然村,人口1258人。以駐地提古得名。因居三關之西,史稱西關,又因居三關之首,又稱上關;明清時曾在此設鼓報警,又名擊鼓鋪,後訛為七凸鋪、提古鋪。
梁王辦事處:山區,位於龍街北、縣城西北,下轄上下樑王沖、菜花坪、土瓜地、團瓢、石門大村、石門小村、沙壩、紅石岩、核桃坪10個自然村,人口1012人。山南建有梁王河水庫,駐地梁王沖。因在梁王山下,故名。
忠窯辦事處:系平壩區,位於龍街北、縣城西北部,距城1千米,下轄大窯、小窯、白土坡、十里亭、上忠恕村、下忠恕村、蘿卜村、趙庄8個自然村,人口3660人。
高西辦事處:系壩區,位於龍街北部,距縣城2千米,轄小官莊、西龍灣、趙院、朱家山(上營、中營、新村)、後西山、高樓房、舊街子、師家村、西街子12個自然村,人口5412人,駐地西街子。
華光辦事處:壩區,位於龍街西北部,距縣城5千米,有4個合作社,全系回族,人口1417人,駐地黑泥彎。
左所辦事處:駐地下左所,位於龍街西北縣城西4千米,下轄下左所、上左所、果子園、已樂村、黃家營、燕窩6個自然村,有5450人,系回漢雜居區。
雙樹辦事處:系半山半壩區,位於龍街西縣城西南7千米,下轄大村、黑蟆頭、騎馬山、大彎子、太極田、莊子上、中村、張家村、小河、拖柏下村、郭家村11個自然村,人口2582人。回族聚居在拖柏下村和騎馬山,有465人,其餘均為漢族。
萬海辦事處:系壩區,位於龍街南,縣城西南6千米,居撫仙湖北畔,下轄萬家營、矣草村、上洋海、下洋海、大河埂、曹官營、許士營、大白祥、大河口、鎮海營、小百祥、許家村12個自然村,駐地萬家營,人口6767人。
廣龍辦事處:駐地龍王廟村,位於龍街西南、縣城西南10千米,南臨撫仙湖,下轄拉估堆、拖柏上村、枝柏村、擺竹、廣南營、干陷塘、廣龍中村、辣子庄、廣龍小村、山沖、紅山嘴11個自然村,人口6039人。
尖山辦事處:半山臨湖,位於龍街西南,距縣城15千米,下轄尖山、戴頭、葛根箐、龍潭、路歧、官松廟、下官松廟、干沖、大石岩、李頭、岔河、小沖12個自然村,人口3383人。
養百牛辦事處:山區,位於龍街西南,距縣城20千米,下轄養百牛、大沖、李官村、小樹棵、玉尺埂、馬桑田、蝦箐、所梅村、塘子田、猴子箐、白石壩、大平地12個自然村,人口1254人。
祿充辦事處:半山半湖區,距縣城25千米,下轄祿充、磨盤山、豹子窩、玉米竹、華家墳5個自然村,人口1812人。
立昌辦事處:半山半湖區,位於龍街西南部,距縣城26.5千米,下轄海邊(即立昌)、菜魯、象山溝、莊子、萬松寺村、立竹處、小白岩、梨園、火箐、白土坡10個自然村,人口2342人。
5. 威寧縣多少個鎮,每鎮人口多少
寧縣一共有30個鎮,每個鎮的具體人口如下:
1、草海鎮:總人口126423人。
2、幺站鎮:總人口35776人。
3、金鍾鎮:總人口35200人。
4、爐山鎮:總人口30300人。
5、龍場鎮:總人口61156人。
6、黑石頭鎮:總人口43310人。
7、哲學鎮:總人口44448人人。
8、觀風海鎮:總人口39653人。
9、牛棚鎮:總人口35912人。
10、迤那鎮:總人口41012人。
11、中水鎮:總人口55495人。
12、龍街鎮:總人口43763人。
13、雪山鎮:總人口40800餘人。
14、羊街鎮:總人口57057人。
15、小海鎮:總人口60442人。
威寧縣特點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貴州省畢節市轄縣,為貴州省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縣,貴州省直管縣試點。
威寧縣位於貴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與雲南省毗連。面積6295平方千米,縣政府駐草海鎮。下轄6個街道、19個鎮、15個鄉、1個民族鄉。2016年,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常住人口128.37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69萬人。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境中部開闊平緩,四周低矮,峰壑交錯,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日照時數1812小時,無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毫米,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暖夏涼,夏季平均氣溫18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威寧縣
6. 景東有多少個鄉鎮
景東彝族自治縣轄錦屏、文井、漫灣、大朝山東鎮4個鎮和花山、大街、太忠、龍街、文龍、安定、林街、曼等、景福9個鄉,共有13個鄉(鎮),166個村,3個社區。
景東彝族自治縣位於橫斷山脈南端,主要山脈屬雲嶺南北走向的無量山系和哀牢山系,地形北窄南闊,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河流為瀾滄江水系和紅河水系,境內有無量山、哀牢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漫灣、大朝山兩個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
位置境域
景東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處東經100°22′-101°15′、北緯23°56′-24°29′之間,東與南華縣、楚雄市、雙柏縣接壤,南與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相依,西同雲縣隔瀾滄江相望,北和南澗彝族自治縣、彌渡縣相連,東西寬61公里、南北長73公里。
幅員面積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95.5%,壩區佔4.5%。縣城所在地錦屏鎮公路里程距省會昆明市477公里,距普洱市駐地279公里。
7. 景東有多少個鄉鎮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7
8. 雲南省有多少個縣,各縣有多少人口
雲南省,簡稱雲或滇,省會昆明市,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全省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下分16市轄區、15縣級市、69縣、29自治縣,全省常住人口為4741.8萬人(2015年末)。
角奎:全鎮有總戶數13766戶,總人口49229人,其中農業戶8102戶,農業人口33851人。
牛街:約12萬人。
洛澤河:58077人。
海子:有7211戶30109人,其中農業人口佔98.8%。
蕎山:有人口9237戶,42810人,其中農業人口9100戶,42260人,農村勞動力17800人,從事第一產業的15019人。
龍安:總戶數6龍安鄉油路089戶,其中農業戶數5570戶,總人口24100人。
兩河鎮: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142個村民小組,5133戶21173人。
鍾鳴:總戶數4885戶,人口18673人,其中農業戶數4559戶,農業人口18257人。
小草壩:有農戶7109戶,鄉村人口26119人。
龍海:總人口24411人。
永善縣:人口46.7萬人。
柳溪苗族鄉:總人口19948人,4660戶,其中:苗族4987人,占人口的25%,彝族599人,占人口的3%。
洛旺苗族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19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916戶,總人口29383人,其中苗族1371戶6432人,占總人口的21.9%,彝族47戶213人,占總人口的0.72%,農業總人口28750人,勞動力12905人。
龍街苗族彝族鄉:全鄉轄12個村民委員會,215個村民小組,10148戶42538人。
奎香苗族彝族鄉:全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20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苗、彝、菜、水五種民族11008戶44823人,其中,農業人口10492戶44073人,占總人口的98.3%。
樹林彝族苗族鄉:全鄉有農戶5221戶,共鄉村人口23231人,其中男性 12014人,女性11015 人。其中農業人口23072人,勞動力12339人。
(8)景東龍街鎮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東經97°31′至106°11′,北緯21°8′至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
全省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
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
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方法和途徑。
丟包
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9. 景東縣陳人口最多的鎮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