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太子務有多少戶口多少人口

太子務有多少戶口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22 21:44:22

A. 太子務怎麼了

城南第一鎮 —— 太子務

太子務,武清古鎮。始建於遼代。為蕭太後運糧河榷稅之所,明初遷縣治於今城關,為城南第一鎮。逢五、十為集。村內東西大街,長三里許。據清光緒七年蔡壽楨撰《武清城鄉總冊》載:時村有250戶,廟8座,為縣內大村鎮之一。廟數僅少於縣和楊村,居全縣第三位。正街有龍泉寺和關帝廟、岳王廟。村東有龍王廟,旗廟。村北有周倉廟,村西南有葯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村南有菩薩廟,村中南有馬神廟,可謂廟宇繁多。正月初八為龍泉寺廟會,四月十八日為葯王廟會,屆時善男信女,身著盛裝趕往廟會,甚是熱鬧。龍泉寺山門兩側分別建有鍾、鼓二樓,大鍾重數千斤,相傳當年大鍾久鑄不成,一日一游僧來此曰:「欲鑄此鍾必熔入童男童女各一,如若不忍,可以涌代之。」言畢老僧飄然而去。後來村中智者,領悟禪語,以涌拋入爐內,鍾成。懸於鍾樓內,聲震十數里,百姓依此安排起居作息,倒也有條有理。鎮內有三寶曰:「三盤井,鳳凰台,大寺有棵龍爪槐」。這些民間掌故足可以證明昔日城南太子務古鎮的繁華景象。

史載,蕭太後乘舟游運浪河,曾在村東碼頭登岸,閱古鎮風光,此碼頭曰:蕭駕台,後訛傳蕭家口。蕭太後運糧河故瀆尚存,名曰:西河溝。遼會同六年(943)太宗耶律德光奠定了南北封疆以後,確定邊境各州郡屯兵馬戍守。那時太子務周圍的齊東營、前所屯、後所屯、南馬房、西馬房等都駐扎著「宮衛騎軍」並有東、西倉為當時儲糧倉。

元明宗和世王束太子妥貼木耳,曾在此設塢造船,故名太子塢,又稱太子府,俗稱太子務。村西南隅舊有鳳凰台高數丈,青苔疊翠。舊有宮殿,為貞裕徽聖皇後邁來迪來此看望太子的居所,後來宮殿毀於戰火。殿毀台存五色土層,層次分明,每層有一尺多厚,台下四周,有數個丈許的孔洞,環台有崎嶇小路直通台頂,台上草木蔥籠。台下南面有池塘一區,水深數丈,面積十餘畝,冬夏不枯。此處,曾為武清六景之———鳳台春曉。舊時,常有「游僧裹糧往訪」。帝後及州縣官吏也常來此春遊賞景賦詩。明天順二年(1458)英宗武清視水,曾登臨鳳凰台,弘治十一年(1498)翰林院編修,邑人孫清來此游春,觸景生情,在一首詩中吟道:

邑南半舍古遺台,聞道當年有鳳來。

仰止若山臨梵宇,高登為阜近僧齋。

城邊芳草隨時長,路側幽花觸景開。

勞築不知誰創造,一游一豫一抒懷。

清順治十六年(1660)進士、官至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邑人趙之符題詩曰:

帝城春色近郊開,鸑鷟曾聞日下來,

遙草遠分三島異,名花簇作九苞猜。

已傳塹管吹緱嶺,似訪綸竿躡釣台。

遊冶即今多暇日,豈知瑞應自蓬萊。

1950年大水圍村,鳳凰台土被取為堤埝,遺址不存。由於歷代帝後幸此,至今仍流傳著許多美好傳說。

B. 大興有多少個鎮分別叫什麼

行政區劃

大興區轄3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興豐街道、林校路街道、清源街道、亦庄地區(亦庄鎮)、黃村地區(黃村鎮)、舊宮地區(舊宮鎮)、西紅門地區(西紅門鎮)、青雲店鎮、采育鎮、安定鎮、禮賢鎮、榆垡鎮、龐各庄鎮、北臧村鎮、魏善庄鎮、長子營鎮、瀛海鎮。
興豐街道 轄23個社區(富強西里社區、富強東里社區、黃村西里社區、黃村中里社區、興政西里社區、興政東里社區、林校北里社區、車站北里社區、興華中里社區、雙河北里社區、興華東里社區、富強南里社區、建興社區、新安里社區、團河社區、南湖園社區、觀音寺南里社區、觀音寺社區、雙河南里社區、康居社區、永華北里社區、三合南里社區、清城社區)。
林校路街道 轄12個社區(車站南里社區、車站中里社區、海子角社區、義和庄東里社區、天堂河社區、海子角東里社區、海子角南里社區、海子角西里社區、義和庄南里社區、飲馬井社區、鐵路社區、軍委電台61565部隊社區)。
清源街道 轄23個社區(濱河西里南區社區、濱河西里北區社區、清源西里社區、盛春坊社區、康盛園社區、麗園社區、興華園社區、棗園社區、棗園東里社區、興濤社區、金惠園三區社區、金惠園二區社區、郁花園社區、康順園社區、濱河東里社區、金華里社區、開發區社區、新建香海園(順馳領海)社區、香留園(翡翠城)社區、濱河北里(那爾水晶城)社區、興盛園(包括駿城和福提島)社區、泰中花園社區、郁花園二里社區)。
亦庄地區 轄4個居委會、2個社區、23個村委會(貴園北里居委會貴園東里居委會貴園南里居委會富源里居委會泰河園社區、曉康社區、鹿圈一村、鹿圈二村、 鹿圈三村、鹿圈四村、寶善庄村、九號村、頭號村、西五號村、小羊坊村、大羊坊北村、大羊坊南村、雙橋北村、雙橋南村);東工業區、南工業區。
黃村地區 轄1個社區、55個村委會(長豐園社區、李營村、前高米店村、後高米店村、小營村、李莊子村、南成庄村、西黃村、海戶新村、三合庄村、飲馬井村、海子角村、義和庄村、大庄村、念壇村、韓園子村、前大營村、狼各庄西村、狼各庄東村、西庄村、高家堡村、狼垡一村、狼垡二村、狼垡三村、狼垡四村、立垡村、北程庄村、西蘆城村、東蘆城村、康莊子村、鵝房村、佟家場村、大窪村、宋庄村、後辛庄村、前辛庄村、太福庄村、周家村、劉村一村、劉村二村、三間房村、辛店村、霍村、邢各庄村、西磁各庄村、東磁各庄村、王立庄村、桂村、李村、孫村、薄村、侯村、郭上坡村、四街村、五街村、小陳庄村);黃村鎮蘆城開發區。
舊宮地區 轄15個社區、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清逸園社區、清欣園社區、清和園社區、清樂園社區、紅星樓居委會、德茂社區、紅星北里社區、宣頤家園社區、上林苑社區、德茂樓社區、綠洲家園社區、美然社區、靈秀山莊社區、清逸西園社區、佳和園社區、育龍家園社區、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南場一村、南場二村、有餘庄村、吉慶庄村、萬聚庄村、隆盛庄村、舊宮一村、舊宮二村、舊宮三村、舊宮四村、大有庄村、南小街一村、南小街二村、南小街三村、南小街四村、西廣德庄村);舊宮鎮工業園區。
西紅門地區 轄6個社區、26個村委會(星光社區、九龍社區、福盛社區、福星花園社區、同興園社區、金華園社區、西紅門一村、西紅門二村、西紅門三村、西紅門四村、西紅門六村、西紅門七村、西紅門八村、西紅門十村、西紅門十一村、西紅門十二村、新三餘庄村、老三餘庄村、壽寶庄村、 大白樓村、大生庄村、金星庄村、志遠庄村、建新莊村、團河北村、團河南村、振亞庄村、新建庄一村、新建庄二村、新建庄三村、新建庄四村、小白樓村);新建工業區。
青雲店鎮 轄49個村委會(老觀里村、顧庄村、東辛屯村、大回城村、東回城村、石州營村、孝義營村、沙堆營村、霍州營村、垡上營村、解州營村、尚庄村、沙子營村、青雲店一村、青雲店二村一村、青雲店二村三村、青雲店三村一村、青雲店三村二村、青雲店三村三村、青雲店四村、青雲店五村、青雲店六村、東店村、西杭子村、小谷店村、東孫村、太平庄村、大谷店村、西鮑辛庄村、東鮑辛庄村、馬鳳崗村、東趙村、北野廠村、南大紅門村、北辛屯村、北店村、小鋪頭村、曹村、寺上村、棗林村、大張本庄村、小張本庄村、泥營村、垡上村、西大屯村、中大屯村、東大屯村、楊各庄村、高庄村);青雲店鎮開發區。
采育鎮 轄55個村委會(大黑垡村、寧家灣村、北辛店村、南辛店一村、南辛店二村、北山東營村、北營村、西營一村、西營二村、西營三村、西營四村、東營一村、東營二村、南營二村、南營三村一村、南營三村二村、南營三村三村、南山東營一村、南山東營二村、施家務村、西辛庄村、東庄村、後甫村、前甫村、屯留營村、岳街村、邵各庄村、下黎城村、沙窩營村、潘鐵營村、辛庄營村、韓營村、銅佛寺村、廣佛寺村、包頭營村、大皮營一村、大皮營二村、大皮營三村、小皮營村、楊堤村、利市營村、東潞州村、大同營村、山西營村、大里庄村、東半壁店村、倪家村、龍門庄村、張各庄村、嗦啰庄村、康營村、延壽營村、廟窪營村、鳳河營村、沙窩店村);采育科技園。
安定鎮 轄33個村委會(堡林庄村、後安定村、前安定村、沙河村、站上村、高店村、後野廠村、前野廠村、杜庄屯村、洪士庄村、潘家馬房村、鄭福庄村、驢房村、興安營村、善檯子村、西蘆各庄村、東蘆各庄村、安定車站村、湯營村、伙達營村、通州馬房村、於家務村、後辛房村、前辛房村、西白塔村、東白塔村、周園子村、徐柏村、皋營村、馬各庄村、佟家務村、大渠村、佟營村)。
禮賢鎮 轄45個村委會(龍頭村、王莊村、西段家務村、東段家務村、平地村、河北頭村、小劉各庄村、伍各庄村、內官莊村、佃子村、孫家營村、趙家園村、紫各庄村、小馬坊村、禮賢一村、禮賢二村、禮賢三村、田家營村、西里河村、祁各庄村、李各庄村、荊家務村、柏樹庄村、王化庄村、辛家安村、大馬坊村、東黃垡村、賀北村、西白疃村、東白疃村、苑南村、後楊各庄村、前楊各庄村、黎明村、宏升村、中心村、昕升村、東安村、西郟河村、東郟河村、石柱子村、董各庄村、西梁各庄村、東梁各庄村、賀南村)。
榆垡鎮 轄58個村委會(石垡村、西黃垡村、留士庄村、小黃垡村、履磕村、劉家鋪村、閆家場村、西麻各庄村、東麻各庄村、鄧家屯村、魏各庄村、西瓮各庄村、東瓮各庄村、新橋村、孫各庄村、景家場村、辛庄村、大練庄村、黃各庄村、榆垡村、求賢村、太子務村、東庄營村、閆家鋪村、西胡林村、東胡林村、張家務村、十里鋪村、南各庄村、西宋各庄村、東宋各庄村、朱家務村、南庄村、公各庄村、西張華村、東張華村、南張華村、康張華村、崔庄屯村、南黑垡村、小店村、郭家務村、劉各庄村、小押堤村、北化各庄村、南化各庄村、辛安庄村、王家屯村、曹辛庄村、香營村、曹各庄村、辛村、馬家屯村、西押堤村、東押堤村、石佛寺村、賈家屯村、崔指揮營村);榆垡鎮開發區。
龐各庄鎮 轄53個村委會(李家窯村、西中堡村、東中堡村、四各庄村、小庄村、幸福村、團結村、繁榮村、民生村、北李渠村、河南村、宋各庄村、南李渠村、孫家場村、薛營村、西義堂村、東義堂村、南義堂村、南園子村、北頓垡村、張新莊村、南小營村、西梨園村、東梨園村、李家巷村、王家場村、加祿垡村、南頓垡村、鑰匙頭村、鮑家鋪村、北章客村、留民庄村、西高各庄村、東高各庄村、保安庄村、梁家務村、田家窯村、丁村、定福庄村、西南次村、東南次村、張公垡村、趙村、梨花村、福上村、東黑垡村、西黑垡村、常各庄村、北曹各庄村、前曹各庄村、韓家鋪村、南章客村、南地村);龐各鎮開發區。
北臧村鎮 轄23個村委會(六合庄村、馬村、新立村、羅奇營村、磚樓村、桑馬房村、八家村、北臧村、天宮院村、西大營村、周莊子村、中臧村、大臧村、趙家場村、巴園子村、諸葛營村、西王莊村、皮各庄一村、皮各庄二村、皮各庄三村、梨園村、前管營村、北高各庄村);北臧村鎮開發區。
魏善庄鎮 轄39個村委會(後大營村、吳庄村、西蘆垡村、東蘆垡村、韓村、羊坊村、查家馬坊村、伊庄村、興隆庄村、北研垡村、魏善庄車站村、魏善庄村、王各庄村、穆園子村、趙莊子村、崔家莊一村、崔家莊二村、河北辛庄村、河南辛庄村、大劉各庄村、東棗林庄村、西棗林庄村、三順庄村、陳各庄村、北田各庄村、南田各庄村、後苑上村、前苑上村、岳家務村、魏庄村、半壁店村、西南研垡村、東南研垡村、大狼垡村、西沙窩村、東沙窩村、李家場村、劉家場村、張家場村);魏善庄鎮開發區。
長子營鎮 轄42個村委會(牛坊村、朱腦村、李家務村、北辛庄村、留民營村、趙縣營村、竇營村、靳七營村、北泗上村、鄭二營村、沁水營村、上長子營村、下長子營村、河津營村、安場村、小黑垡村、白廟村、上黎城村、孫庄村、北蒲州營村、潞城營一村、潞城營二村、潞城營三村、潞城營四村、佟庄村、永和庄村、南蒲州營村、車固營一村、車固營二村、周營村、公和庄村、羅庄一村、羅庄二村、羅庄三村、朱庄村、和順場村、西北台村、東北台村、再城營一村、再城營二村、赤魯村、李堡村);長子營鎮開發區。
瀛海鎮 轄28個村委會(忠興庄村、姜場村、瀛海東一村、瀛海東二村、瀛海西一村、瀛海西二村、大三槐堂村、怡樂庄村、篤慶堂村、南宮村、四合庄一村、四合庄二村、四海庄一村、四海庄二村、四海庄三村、四海庄四村、燒餅庄村、下十號村、千頃堂村、同義庄村、宏農庄村、瑞合庄一村、瑞合庄二村、太和庄北村、太和庄西村、太和庄東村、石太庄村、東合盛村);瀛海鎮開發區。

C. 古代封爵為什麼稱封多少戶這里的戶意味著什麼

戶代表每一個家庭。
封戶,就是把一片土地連同上面的農戶分封給一個人。
把土地封予或再轉封予有功之士或宗親,其土地即稱作食邑。早期西周及春秋時代封建制度下的食邑,受封者對於所受封土地,除了經濟上的權益之外,尚有統治該土地及人民的權力。但在戰國至秦漢行郡縣制以後,食邑逐漸轉向以該地人民所交賦稅為主的經濟利益為主,而失去其他政治、軍事上的作用,大多以「戶」作為食邑分發的單位。
《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廢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實行郡縣制,出現了有別於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這些新設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襲。

秦朝
秦朝,繼續使用自商鞅變法後定下的自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專門用以賞功。徹侯食縣,其他諸爵得食俸祿如官吏。
公士秦、漢二十等爵的第一級,即最低一級。有此爵之民,仍須服役,僅身份略優於無爵之人
上造秦、漢二十等爵的第二級,只高於公士。《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也。」此爵僅高於無爵,仍須服役。
簪裊秦、漢二十等爵的第三級,高於上造,仍須服役。公元前186年漢代的《田律》和《戶律》規定受田數額為簪裊3頃(300畝),簪裊3宅(宅地的標準是以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出土秦代竹簡表明:在軍中,每頓吃的飯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裊可以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
不更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四級,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輪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須照服。
大夫
1、大(da)夫:古代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因此為一般官員的通稱。秦漢以後,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至明清廢。又隋唐以後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今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官大夫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六級。《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加官、公者(接第七級為公大夫),示稍尊也。」漢時,第八級公乘以下仍須服役。漢代《田律》和《戶律》規定官大夫受田數額為7頃(700畝),宅地的標準是7宅(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
公大夫秦、漢二十等爵的第七級,又名七大夫。高於大夫、官大夫。秦時,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見縣令、丞揖而不拜。漢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後,第九級五大夫始為高爵,僅得免役,公大夫仍須服役。
公乘
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八級。以得乘公家之車,故稱公乘。秦與漢初,從第七級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為高爵,漢高祖規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後,第九級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過免役,公乘以下仍須服役,東漢明帝規定:賜民爵不得超過公乘。
五大夫秦、漢二十等爵的第九等。漢初以第七級公大夫以上為高爵,都有食邑。漢文帝以後,改五大夫以上為高爵,僅得免役。
左庶長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級 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有四種庶長: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四種庶長都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左庶長為非王族大臣領政,左庶長可由非王族大臣擔任,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官制仿效中原變革,行開府丞相總攝政務,各庶長便虛化為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商鞅曾任此職.
右庶長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一級 右庶長為王族大臣領政,是王族專職。
左更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級。「更」指更卒,即輪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將為爵位名。
中更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級。「更」指更卒,即輪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將為爵位名。其爵處左右庶長和大少上造之間,在商鞅改革前是職爵同體,是九卿中第二,地位顯耀。
右更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四級。「更」指更卒,即輪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將為爵位名。
少上造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五級。《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言皆主上造之士也。」
大上造大上造即大良造官名。戰國初期為秦的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同時又為爵名。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為十六級。亦稱大上造。與第十五級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見《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自從秦惠王設立相國掌握軍政大權後,主要用作爵名。漢代沿用。
駟車庶長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級。取乘駟馬之長而為眾長之意,是專門執掌王族事務,是王族專職。
大庶長秦、漢二十等爵的第十八級,僅次於列侯、關內侯。據《史記·秦本紀》,寧公(前716-704年在位)時已有此官。 商鞅變法之前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
關內侯秦、漢二十等級之第十九級,位於徹(列)侯之次。有其號,無國邑。一般系對立有軍功之將的獎勵,封有食邑多少戶,有按規定戶數徵收租稅之權,可世襲。南北朝時沿用,僅成為爵位的一種品級。
徹侯秦、漢二十等爵的最高級。漢武帝時,以避帝名諱(武帝名徹),改名通侯,亦稱列侯。漢初列侯封邑,大者萬戶,小者五六百戶。封邑一般為縣,東漢初有封四縣者,小者為鄉或亭。漢初戶口稀少,歷年既久,人口增加,蕭何、曹參、周勃、灌嬰等的封地,戶數最多者達四萬戶。列侯得徵收封地租稅,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預聞。後又有僅賜名號不給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軍侯,另行指定地方為封邑。列侯多居京師,與所封之地關系淡薄,奉命「就國」(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貶逐。

漢朝
西漢,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設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時誅伐殆盡。此後,王爵僅皇族可得。早期的諸侯王國大者列郡數十,小的也有數郡,皆由諸侯王自治其國,漢廷僅為之置太傅而已,其餘丞相、內史、中尉、御史大夫之類皆王自置。經過七國之亂和漢武帝下推恩令、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制,諸王僅得食本國租稅,不得預國政。盡廢內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僕等與漢朝設置相同的官稱,改丞相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國與列郡無異。東漢王國制度與西漢後期一致,國與郡等,唯改太守為相、都尉為中尉,另置傅領王府事。
西漢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稱國。侯國大者數萬戶、小者五百戶。侯國置國相如縣令,受命於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門大夫、洗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師則主爵中尉領之,就國則郡太守時時巡察之。東漢侯制與西漢無別,唯侯國較小,大者不過四縣、小者有僅食一亭者,東漢末年,曹操在列侯、關內侯下置名號侯十八級,關中侯十七級,關外侯十六級,五大夫侯十五級,以當時蜀、吳兩國所轄邑名封之,受爵者無從收取租稅,開後世虛封先河。
漢武帝時,為籌措戰費,令賣二十等爵(關內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為人所輕。於是為將士立功者另設武功爵十一等(一級造士,二級閑輿衛,三級良士,四級元戎士,五級官首,六級秉鐸,七級千夫,八級樂卿,九級執戎,十級政戾庶長,十一級軍衛),後亦賣之。

曹魏
曹操廢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謂賜爵。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制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關內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國號、封地,縣侯以下無封地而有租稅。九等爵之外,曹操創立的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侯作為賜爵保留,仍無封、無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鄉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鄉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國大者郡、小者縣。

兩晉
西晉爵位非常繁復,設置了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侯、亭侯、關內侯、關外侯共十八級。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縣公)、侯(郡侯、縣侯)、伯、子、男五等爵專封宗室;功臣封爵為「開國」諸爵及鄉侯、亭侯、關內侯、關外侯。自先秦以來沿用的賜爵制度正式廢止。
西晉諸侯王與西漢初年諸侯王相類,得專制其國。案《晉書》記載,大國二萬戶,兵五千(置三軍,中軍二千,上下軍各千五百);次國一萬戶,兵三千(置上下兩軍,各千五百);下國五千戶,兵一千五百(置一軍)。五等爵之公國之制同下等王國,侯國不滿五千戶,亦置一軍,兵千人。其餘諸爵與開國爵封地稱國而但封君不治國事,鄉侯至關外侯無封邑。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遞降世襲。

南朝
南朝封爵沿襲東晉,唯封君對封國再失治權。陳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賜元年廢伯爵、男爵,後復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製:置王、開國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國租稅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品級:王超品,開國郡公正一品,開國縣公、散公從一品,開國縣侯正二品,散侯從二品,開國縣伯正三品,散伯從三品,開國縣子正四品上階,散子從四品下階,開國縣男正五品上階,散男從五品下階。官屬:王至侯國等置官屬。
北齊:置王爵與五等爵,王爵超品,其餘諸爵視魏制各將一階,諸爵皆開國置官屬。
北周:初置開國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五等爵後據《周禮》改制,置親王、郡王、縣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鄉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煬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餘均廢止。

唐朝
唐朝,分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國公以下,均加開國字樣,如××郡開國侯、××縣開國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為虛封,唯加實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稅收入(後改為領取俸祿)。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晉至宋,爵位分為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宋代及以前的世襲爵位具有以下特點:可以世代相傳;子孫承襲爵位時一般不降等;當承襲爵位的子孫死後無嗣或是獲罪時,爵位通常會被削除,但有時候皇帝會找(受封者的)旁支子孫繼續承襲爵位,稱為「紹絕繼封」。不世襲的爵位及受封者本身而止,身死則爵除。宋朝世襲的爵位很少,大多數爵位都只是不世襲的終身爵。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萬戶到二百戶,共十四等。食邑數字只是虛銜,唯食實封才可以領取相應的補貼。實封最多千戶,少者百戶,每戶每月折錢二十五文,隨官俸發給,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頗低。

元朝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貴族可封,宗室封親王、遠支宗親與貴族封國王。其於國公等爵封賜甚濫。

明朝編輯
明代封爵雖仍分為宗室和異姓兩類,但具體爵稱有較大變動。

男性爵位
親王:皇嫡長子立為太子,皇帝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故又稱藩王,親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王璽稱「某國之寶」,二十歲就藩.
郡王: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年十歲,則封為郡王;
鎮國將軍:郡王嫡長子為郡王長子;嫡長孫則授長孫;郡王諸子則授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鎮國將軍長子襲位鎮國將軍,諸子為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輔國將軍長子襲位輔國將軍,諸子為奉國將軍;
鎮國中尉;奉國將軍長子襲位奉國將軍,諸子為鎮國中尉;
輔國中尉;鎮國中尉長子襲位鎮國中尉,諸子為輔國中尉;
奉國中尉,輔國中尉長子襲位輔國中尉,諸子為奉國中尉
所有爵位世襲,永遠有別於齊民。
自親王以下,不再食租稅而領取歲支祿米。
親王封號一個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親王死後由皇帝賜予謚號,稱呼時採用封號加謚號加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謚號愍,習慣上稱為秦愍王。
郡王封號為兩個字,如靖江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歲支祿米數額,
親王 一萬石,
郡王二千石,
鎮國將軍一千石,
輔國將軍八百石,
奉國將軍六百石,
鎮國中尉四百石,
輔國中尉三百石,
奉國中尉二百石。
此外,國家還為宗室修建宮邸、墳墓,提供隨從官員、僕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親王名高位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間,朱元璋授予親王以兵權。特別是分封在北方沿邊的藩王,不僅擁有直屬的護衛軍,還經常統率大軍出征,稱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不久,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朱棣即位後,逐步解除藩王兵權,加強對宗室的限制和監視,從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數不斷增加,祿米成為明政府的沉重負擔。藩王也競相非法佔田,少者幾千頃,多者數萬頃,減少了明政府的賦稅收入,激化了社會矛盾。萬曆以後,為解決這些矛盾,朝廷被迫開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許鎮國將軍以下參加科舉考試,以期宗室自養,而不再寄生食祿,但收效甚微。

D. 大興區有多少個鎮

行政區劃大興區轄3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興豐街道、林校路街道、清源街道、亦庄地區(亦庄鎮)、黃村地區(黃村鎮)、舊宮地區(舊宮鎮)、西紅門地區(西紅門鎮)、青雲店鎮、采育鎮、安定鎮、禮賢鎮、榆垡鎮、龐各庄鎮、北臧村鎮、魏善庄鎮、長子營鎮、瀛海鎮。
興豐街道轄23個社區(富強西里社區、富強東里社區、黃村西里社區、黃村中里社區、興政西里社區、興政東里社區、林校北里社區、車站北里社區、興華中里社區、雙河北里社區、興華東里社區、富強南里社區、建興社區、新安里社區、團河社區、南湖園社區、觀音寺南里社區、觀音寺社區、雙河南里社區、康居社區、永華北里社區、三合南里社區、清城社區)。
林校路街道轄12個社區(車站南里社區、車站中里社區、海子角社區、義和庄東里社區、天堂河社區、海子角東里社區、海子角南里社區、海子角西里社區、義和庄南里社區、飲馬井社區、鐵路社區、軍委電台61565部隊社區)。
清源街道轄23個社區(濱河西里南區社區、濱河西里北區社區、清源西里社區、盛春坊社區、康盛園社區、麗園社區、興華園社區、棗園社區、棗園東里社區、興濤社區、金惠園三區社區、金惠園二區社區、郁花園社區、康順園社區、濱河東里社區、金華里社區、開發區社區、新建香海園(順馳領海)社區、香留園(翡翠城)社區、濱河北里(那爾水晶城)社區、興盛園(包括駿城和福提島)社區、泰中花園社區、郁花園二里社區)。
亦庄地區轄4個居委會、2個社區、23個村委會(貴園北里居委會貴園東里居委會貴園南里居委會富源里居委會泰河園社區、曉康社區、鹿圈一村、鹿圈二村、鹿圈三村、鹿圈四村、寶善庄村、九號村、頭號村、西五號村、小羊坊村、大羊坊北村、大羊坊南村、雙橋北村、雙橋南村);東工業區、南工業區。
黃村地區轄1個社區、55個村委會(長豐園社區、李營村、前高米店村、後高米店村、小營村、李莊子村、南成庄村、西黃村、海戶新村、三合庄村、飲馬井村、海子角村、義和庄村、大庄村、念壇村、韓園子村、前大營村、狼各庄西村、狼各庄東村、西庄村、高家堡村、狼垡一村、狼垡二村、狼垡三村、狼垡四村、立垡村、北程庄村、西蘆城村、東蘆城村、康莊子村、鵝房村、佟家場村、大窪村、宋庄村、後辛庄村、前辛庄村、太福庄村、周家村、劉村一村、劉村二村、三間房村、辛店村、霍村、邢各庄村、西磁各庄村、東磁各庄村、王立庄村、桂村、李村、孫村、薄村、侯村、郭上坡村、四街村、五街村、小陳庄村);黃村鎮蘆城開發區。
舊宮地區轄15個社區、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清逸園社區、清欣園社區、清和園社區、清樂園社區、紅星樓居委會、德茂社區、紅星北里社區、宣頤家園社區、上林苑社區、德茂樓社區、綠洲家園社區、美然社區、靈秀山莊社區、清逸西園社區、佳和園社區、育龍家園社區、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南場一村、南場二村、有餘庄村、吉慶庄村、萬聚庄村、隆盛庄村、舊宮一村、舊宮二村、舊宮三村、舊宮四村、大有庄村、南小街一村、南小街二村、南小街三村、南小街四村、西廣德庄村);舊宮鎮工業園區。
西紅門地區轄6個社區、26個村委會(星光社區、九龍社區、福盛社區、福星花園社區、同興園社區、金華園社區、西紅門一村、西紅門二村、西紅門三村、西紅門四村、西紅門六村、西紅門七村、西紅門八村、西紅門十村、西紅門十一村、西紅門十二村、新三餘庄村、老三餘庄村、壽寶庄村、大白樓村、大生庄村、金星庄村、志遠庄村、建新莊村、團河北村、團河南村、振亞庄村、新建庄一村、新建庄二村、新建庄三村、新建庄四村、小白樓村);新建工業區。
青雲店鎮轄49個村委會(老觀里村、顧庄村、東辛屯村、大回城村、東回城村、石州營村、孝義營村、沙堆營村、霍州營村、垡上營村、解州營村、尚庄村、沙子營村、青雲店一村、青雲店二村一村、青雲店二村三村、青雲店三村一村、青雲店三村二村、青雲店三村三村、青雲店四村、青雲店五村、青雲店六村、東店村、西杭子村、小谷店村、東孫村、太平庄村、大谷店村、西鮑辛庄村、東鮑辛庄村、馬鳳崗村、東趙村、北野廠村、南大紅門村、北辛屯村、北店村、小鋪頭村、曹村、寺上村、棗林村、大張本庄村、小張本庄村、泥營村、垡上村、西大屯村、中大屯村、東大屯村、楊各庄村、高庄村);青雲店鎮開發區。采育鎮轄55個村委會(大黑垡村、寧家灣村、北辛店村、南辛店一村、南辛店二村、

E. 文安有多少個村

文安鎮鎮政府駐二村。面積139.75平方千米,人口4.22萬。轄4個社區居委會、50個村委會:俱樂部街、戲樓街、新開路、西環路;一村、二村、三村、四村、西關、東關、南關、趙村、元里、許郭、袁郭、韓磨、趙磨、姚磨、劉磨、文庄、馬庄、張庄、阜安、吉村、房庄、留郡、大趙、小趙、曲店、黃勝庄、西光洲、東光洲、北光洲、麻各庄、董各庄、豐各庄、泗各庄、大莊子、呂公務、大京頭、小京頭、大叩皂、小叩皂、前孫章、後孫章、賀曲堤、王曲堤、馬武營、前孟市、後孟市、相公庄、陳家務。 左各庄鎮鎮政府駐福新村。面積40.25平方千米,人口1.18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22個村委會:左各庄;福新、河西、崇新、中心、東新、南陶管營、北陶管營、張管營堤、十間房、北艾頭、中艾頭、南艾頭、王淀庄、高淀庄、蘇淀庄、吳淀庄、黃淀庄、姚淀庄、西曹庄、老席店、張管營、左各庄。 孫氏鎮鎮政府駐孫氏一村。面積139.75平方千米,人口5.68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60個村委會:孫氏鎮;孫氏一、孫氏二、孫氏三、孫氏四、孫氏五、南叩里、北叩里、東艾子、西艾子、前艾子、北三里、大三里、東南庄、朱家務、天德店、吳王董、太子務、八里庄、南史務、王家務、溫辛楊、北大有、西大有、南大有、岳辛庄、賈各庄、何家務、小王莊、彭各庄、王各庄、東牛家務、西牛家務、西代辛庄、東代辛庄、任董、杜邊、劉邊、崔邊、徐邊、慶邊、大村、西高、北史、紀屯、龍街、大董、岳村、孫庄、陳村、韓村、米庄、程子、唐村、曹庄、劉村、萬村、鄒庄、黃庄。 蘇橋鎮鎮政府駐民生村。面積85.7平方千米,人口3.19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蘇橋;民生、團結、農工、界圍、西庄、官莊、苑口、王莊、民主、東升、下武各庄、大張各庄、南阜廟、急流口、崔家訪、善來營、鞏寇侯、北留寨、中留寨、南留寨、宋庄伙、魏李張、東三官、中三官、西三官、大寺庄、廣陵城、西李庄、里東庄。 新鎮鎮鎮政府駐新鎮二村。面積43.85平方千米,人口2.79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24個村委會:新鎮;新鎮二、新鎮三、新鎮四、南舍興、北舍興、周莊子、王莊子、太保庄、西羊疃、蘆阜庄、王園子、田各庄、魯莊子、孔家務、東代庄、西代庄、西庄頭、北村、辛村、西街、北街、東街、口頭、鹿疃。 大留鎮鎮鎮政府駐大留鎮村。面積67.75平方千米,人口3.95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25個村委會:大留鎮;大留鎮、小留鎮、韓留鎮、北富華、南富華、劉富華、王富華、巨富華、彩家務、小王東、花木廠、大齊觀、小齊觀、孟莊子、小李、大李、北李、黃李、石橋、西店、東店、小務、霍村、胡屯、靳村。 興隆宮鎮鎮政府駐興隆宮村。面積47.5平方千米,人口2.53萬。轄18個村委會:興隆宮、小郭庄、大郭庄、付王店、回回營、河北庄、小龍華、大龍華、宋家牌、朱何、四合、北斗、張村、溫庄、賈村、店子。 灘里鎮鎮政府駐中灘里村。面積60.5平方千米,人口2.60萬。轄15個村委會:中灘里、東灘里、西灘里、張家營、劉家營、趙家營、富管營、楊管營、西新橋、中新橋、東新橋、安里屯一、安里屯二、安里屯三、安里屯四。 史各庄鎮鎮政府駐史各庄二村。面積38.75平方千米,人口2.08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17個村委會:史各庄;史各庄一、史各庄二、史各庄三、上武各庄、秦各庄、張各庄、韓各庄、二合庄、潘莊子、楊莊子、崔馬庄、北辛庄、南新、西疃、南疃、口上、王村。 德歸鎮鎮政府駐東德歸村。面積116.75平方千米,人口1.92萬。轄25個村委會:東德歸、西德歸、北德歸、西柴溝、東柴溝、康黃甫、王黃甫、何黃甫、趙黃甫、李黃甫、蔡黃甫、徐黃甫、陳黃甫、東李庄、大長田、小長田、西長田、東叩崗、西叩崗、司吉城、誇大口、翟村、齊庄、北三岔口、南三岔口。 大柳河鎮鎮政府駐大柳河村。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3.13萬。轄35個村委會:大柳河、西柳河、馬石槽、吳石槽、西碼頭、小堡里、劉小泗、王小泗、鄭小泗、辛各庄、南各庄、富各庄、靳各庄、牛各庄、文二庄、西繳、東繳、唐頭、琉庄、北官、南官、南庄、常久、北張、西張、相村、線庄、桃園、東王、高村、苗村、孟村、李庄、潘平、褚村。 趙各庄鎮鎮政府駐趙各庄村。面積81.5平方千米,人口4.02萬。轄39個村委會:趙各庄、朱安祖、董安祖、李安祖、田安祖、安祖店、張金韓、後於屯、前於屯、前程屯、後程屯、柏家務、荀家務、張家務、彭耳灣、范張務、劉張務、王張務、大王東、盧各庄、李各庄、郭辛庄、東營、西營、常村、尹村、大堡、小堡、楊村、前杜、後杜、趙郭、徐屯、林近、馮郭。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鄉政府駐大圍河村。面積57.25平方千米,人口2.79萬。轄24個村委會:大圍河、小圍河、南辛庄、東羊疃、郝郭紀、畢家坊、薛疙瘩、河西淀、東鄒、中鄒、西鄒、李頭、賈頭、韓頭、高頭、蔡頭、賴頭、胡頭、前許、後許、東橋、西橋、樊庄、安里。 就這么多了。

F. 天津市武清區有幾個村

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

G. 大興區榆垡鎮歷史多少個村多少口人

榆垡轄域面積136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4.7萬人口,是京郊平原地區人均佔有土地較多的地區之一。全域為永定河沖擊平原。
榆垡鎮作為京南首鎮已有數百年歷史,位於北京南郊大興區南部,與區府所在地黃村和北京城區一線貫通,距市區35公里,全程僅需25分鍾車程。榆垡鎮隔永定河與河北省交界,歷史上就是外埠進京的要塞通衢。
據考證「榆垡」一名來源於元代,因當地有榆樹且可進行農作物耕作而得名。而榆垡的真正發展是在進入改革開放以後
1952年置榆垡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0年建鎮。1996年,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東庄營、張家務、太子務、東胡林、西胡林、十里鋪、榆垡、黃各庄、大練庄、求賢村、閆家鋪、景家
西麻各庄、東麻各庄、鄧家屯、魏各庄、東瓮各庄、西瓮各庄、新橋村、孫各庄、小黃垡、西黃垡、留士庄、履磕村、石垡、劉家鋪、閻家場、辛庄28個行政村。
附:南各庄鄉位於大興區南部,距黃村30千米。京九鐵路、固(安)廊(坊)公路過境。1958年屬榆垡公社,1962年析設南各庄公社,1983年置南各庄鄉。1996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南各庄、西宋各庄、東宋各庄、南庄、公各庄、朱家務、小押堤、南化各庄、北化各庄、曹各庄、劉各庄、辛村、賈家屯、石佛寺、崔指揮營、郭家務、小店、南黑垡、崔庄屯、西押堤、東押堤、香營、東張華、西張華、南張華、康張華、王家屯、馬家屯、辛安庄、曹辛庄30個行政村。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1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0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