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到五十九歲勞動人口多少億
① 我國人口平均年齡是多少歲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為38.8歲。
我國16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總的看,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年富力強。美國公布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平均年齡是38歲,和我國的水平差不多。
我國勞動力資源絕對量較大,但就業壓力也不小。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解決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其他人口數據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下降0.04個百分點。
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86311334人,佔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67390人,佔8.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長10.26%。
增速放緩,平穩增長,是我國總人口狀況的主要特點。我國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慣性增長。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育齡婦女還有3億多人,每年能夠保持1000多萬的出生人口規模。
從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變化的趨勢看,今後的人口增速將繼續放緩。同時,人口增長還受人口年齡結構、人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衛生和健康水平等經濟社會因素的影響,我國人口今後會達到峰值。
但具體時間現在看還有不確定性,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人口總量會保持在14億人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結果十大看點
② 202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為()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3.35%。
202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為8.94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3.35%。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呈減少趨勢,但總體規模仍較大,並且質量不斷提高。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15-59歲人口為8.94億人,佔63.35%。勞動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在提高。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5年,比2010年提高了1.08年。
勞動年齡人口的意義
人口與經濟密切相關,對於中國來說人口問題尤為重要。中國近四十年來經濟持續增長,其中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核心因素是改革開放使得人口紅利轉化為生產力。
勞動年齡人口不斷增長,勞動力供給充足,資本回報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中國長期保持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相關性。
經濟減速並不是看到這次普查數據才得出的,近幾年大家都知道我國人口步入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減少。
③ 2020年中國老齡化現狀與趨勢
2019年末,全國0-15歲人口為24977萬人,占總人口的17.8%;16-59歲人口為89640萬人,佔64.0%;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佔18.1%。
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89萬人,但減少幅度比2017年和2018年分別縮小459萬人和381萬人;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439萬人,增加幅度比前兩年分別縮小565萬人和42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幅度和老年人口增長幅度明顯放緩,主要原因是1959-1961年期間出生人口相對較少,從而年滿60歲退出勞動年齡人口,進入老年人口的人數大幅減少。
(3)十六到五十九歲勞動人口多少億擴展閱讀:
我國正處於人口發展的關鍵轉折期,准確把握人口變化的趨勢性特徵,對於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和社會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佔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03萬人,佔12.6%。與2018年末相比,
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減少89萬人,比重下降0.28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比重持續上升,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增加439萬人,比重上升0.2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增加945萬人,比重上升0.64個百分點
「十二五」時期,中國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服務能力不斷加強。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共建有康復醫院453所,護理院168所,護理站65所。2015年接受體檢老年人數達1.18億。
④ 中國現階段各年齡段人口數和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2020年中國人口有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現階段各年齡段人口結構
(1)0-15歲(含不滿16周歲): 17.8%(24719萬人)
(2)16-59歲(含不滿60周歲):64.9% (90199萬人)
(3)60周歲及以上:17.3(24090萬人)
其中65歲或以上:11.4% (15831萬人)
(4)十六到五十九歲勞動人口多少億擴展閱讀:
人口老年化問題突出
聯合國認為,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教的7%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
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所產生的,而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取決於出生、死亡和遷移三個因素。決定人口老齡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
日本總務省今年9月公布的人口估算數據報告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3514萬,占總人數的27.7%,人數和比例均創新高;其中,65歲以上在職人口數量達到770萬人,創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全體在職人員中,65歲以上者佔11.9%,約39%的在職老人為臨時工,達301萬人。
而中國人口結果卻和日本驚人的相似,這也是我國一直關注日本人口變動的主要原因。而2016年中國老人數量已達1.5億,占人口比重10.8%。以現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國老齡人口到了2020年將增加到1.73億,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廣泛而深遠。
參考資料:
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規定最小勞動年齡為16周歲,16周歲以下視為童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法定勞動年齡指年滿16周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的中國公民。退休年齡一般指男60周歲,女幹部身份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國際上一般把15~64歲列為勞動年齡人口,但是中國的男子法定勞動為16歲~60周歲,女子為16歲~50周歲。
(4)十六到五十九歲勞動人口多少億擴展閱讀:
法定勞動年齡評估依據:地理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健康水平、勞動年齡人口與經濟活動人口。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在下降,中國國家統計局2016年2月29日發布2015年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總數減少487萬,至9.1096億,在全國總人口中佔比由2014年末的67%進一步降至66.3%。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年齡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定勞動年齡
國家統計局周五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4.05億,比上年末增加467萬。 統計數字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在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人員。不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和華僑。到2019年底,中國大陸的總人口超過14億。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男性人口為7.527億,女性人口為6.678億,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
2019年有1465萬例嬰兒出生,出生率為每百人10.48人。死去年有989萬人死亡。 人口雖然還在正增長,但是人口出生率降至1949年以來最低水平,自然增長率降至1961年以來最低水平。同時作為目前生育主力22歲到36歲的女性。在2019年,這個育齡高峰年齡段對應的是1983到1997年出生的女性,其出生年份中值為1990年。在未來10年,處於22歲到36歲育齡高峰年齡段的女性將銳減30%多,中國的出生人口未來將以極快的速度下降。
16至59歲之間的工作年齡人口為896.4百萬,占總人口的64%【2018年為64.3%】,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5,388萬,占總人口的18.1%【17.9%】,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7,603萬,占總人口的12.6%【11.9%】。中國的老齡化也在進行著,與出生人口相比,老年人口更好統計,也更好預測。中國老齡化全國委員會(CNCA)預測,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在2050年左右達到4.87億的峰值,即近中國人口35%。可以想像未來中國養老壓力將會異常巨大。中國未來的人口結構可以說是相當不健康的,如果不做好准備未來會造成整個社會會變成,沒有人願意生孩子,老人沒有辦法得到贍養。中國的經濟將進入衰退。
中國目前各年齡段人口數比例是多少 - : 3-1 全國分年齡、性別的人口 單位:人、% 年 齡 人 口 數 占總人口比重 總 計 100.00 0-4歲7a686964616f31333363363533 5.67 0 1.03 1 1.17 2 1.17 3 1.14 4 1.14 5-9歲 5.32 5 1.11 6 1.11 7 1.01 8 1.03 9 1.07 10-14歲 5.62 10 1.08 11 1.05 12 1....
請問中國現在年齡段的人數 - : 2005年各年齡段人口數(人)起止年份 人口數2001-2005 684605281996-2000 800501131991-1995 1021330571986-1990 1089421891981-1985 782432451976-1980 837954721971-1975 1091251321966-1970 1246405281961-...
● - ● 請問中國現年的各年齡階段人群人口是多少? ● - ● - : 1——16歲大約2億 18——28歲12000萬人 (僅供參考)
中國各年齡段的人數: 60歲以上的1.32億;40~60六億;20~40六億;0~19歲一億.
中國各個年齡人口數量 - : 我只知道全中國的80後的人口數比90後人口數多不少.且由於70年代開始的強制計劃生育政策,中國2015年左右人口紅利結束.
人口普查2021公布各年齡段的數量? - : 請自行查閱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
中國人口年齡分布,要詳細的 - :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人口問題是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面臨的問題,是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統籌解決人口問...
中國現在的人口是多少?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的人口分別佔多少? - :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50後20561萬人,60後23511萬人,70後21900萬人,80後22800萬人,90後17500萬,00後14600萬人,假設10後1.5億人,合計13億五千八百七十二萬人,加上1949年的1950萬人總計13.7822億人!1949年之前出生人口只有2183萬人!...
中國各個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及其比例是?急… - : 男比女多,光棍比結婚多,老人比小孩多.
⑤ 1999年世界15-59歲佔多少
70.14%。
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⑥ 勞動人口增長率的概念
勞動人口增長率是指勞動力人口長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勞動力人口自然增加數(進入勞動適齡人口人數減進入老齡化人口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勞動力人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全部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的那部分人口。勞動能力同人的年齡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全部人口中屬於勞動適齡范圍內的那部分人口,才是勞動力人口。按國際一般通用標准,15歲—64歲屬於勞動適齡范圍。中國男性為16歲—59歲,女性為16歲一54歲為勞動適齡范圍。勞動力人口形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力資源。
勞動力人口是勞動適齡人口的基本組成部分,勞動適齡的上下限,各國根據自己國情有不同的規定,它既取決於低齡或高齡人口的生物素質狀況,又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相應社會道德標準的制約。
勞動力人口與勞動適齡人口在量上是不等的,原因是:勞動適齡人口中有一部分人喪失勞動能力;此外,在校學生、待升學者、家務勞動者,還有極少量的賦閑者,通常不算入勞動力人口;而且在超過勞動年齡上限的人口中,還有一部分繼續從事社會勞動,通常也算入就業人口,因此實際上也是勞動力人口。
勞動年齡人口加速減少:
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9.25億人,2012年比2011年減少345萬,這是勞動年齡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2013年減少244萬,2014年減少371萬,2015年減少487萬。2016年保持2015年的降幅,按照487萬來計算,這5年來勞動年齡人口總共下降了1934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201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至9.11億,還會持續下降,而且到2030年以後將會出現大幅下降的過程,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到2050年,人社部預測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
勞動力供給持續下降帶來勞動成本的迅速上漲,近年來全行業薪酬增長率平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比如,2011年為11.3%,2012年10.5%,2013年9.7%。不少外資企業近年來撤離中國轉向東南亞,與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有直接的關系。
勞動力供給的減少還引發了人力資源流動頻率與規模的增大。數據顯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離職率2011年為35.5%,2012年37.2%,2013年36.2%。甚至有企業反映員工的離職率達到了50%,同時勞動爭議也頻發,這些都給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帶來嚴峻挑戰。
⑦ 2021年中國18至59歲有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顯示,18—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男性人口佔比51.24%。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開展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各地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普查重點是掌握分析預測各地現有人口發展變化,主要就是了解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單身、適婚人口、老齡人口等,全國人口普查也屬於國情國力調查。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全國人口普查各地各項數據結果,相關部門根據統計分析深度和進度,各地應分批及時適時准確公開。
⑧ 中國人口多少億人2021
中國人口14.12億人2021。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中國人口比例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311萬人,女性人口689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222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5%;60歲及以上人口2673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0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
從城鄉構成看,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835萬人,減少1157萬人;城鎮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
⑨ 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多少億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大約有1.9億人,在過去的20多年間,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增加了1.16倍,快速老齡化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挑戰。
近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聯合清華大學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指數課題組等機構發布了《中國養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下稱「藍皮書」)。藍皮書稱,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基數大、速度快、未富先老以及地區差異大等特徵,急救和失能失智照護需求將快速增長。
從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看,2000~2010年,60歲以上人口和65歲以上人口分別增加了4689萬人和3072萬人,2010~2020年則增加了8637萬人和7181萬人,說明2010年之後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加快。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最新數據,65歲及以上人口為200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這是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首次超過14%。
我國老齡化的第二個特徵是未富先老、低生育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理事妥宏武表示,2021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為14.2%,我國提前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它們在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的時候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我們國家人GDP在2021年超過1.1萬美元。OECD主要國家相關數據顯示,一些發達國家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時,總和生育率均值降為1.76。我國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時,總和生育率降至1.3。
我國老齡化的第三個特徵是地區差異較大。從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看,排在前三位的省份是山東、四川、江蘇,老年人口數量分別為1536萬、1417萬、1373萬。山東是唯一一個65歲以上人口超過1500萬的省份。從老年人口佔比來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4%的地區有12個,分別是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東、吉林、黑龍江、江蘇、上海、四川、重慶、遼寧;最高為遼寧,達17.42%,這些地區屬於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尚未達到高度老齡社會的階段。
應對老齡化的機遇和挑戰
宏武認為,我國老齡化面臨兩個機遇:一是2021年已經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後,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比較大。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這些都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二是國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健康產業發展速度加快。
藍皮書稱,通過公共政策調節和公共服務支持釋放生育潛能,我國還是能爭取實現總和生育率接近1.8和確保1.5的目標的。老齡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63嬰兒潮」一代人陸續退休邁入「65+」老人的行列後,我國老人照護、急救以及失能失智的需求都會大幅增加,養老服務供給需未雨綢繆,提前預備。
藍皮書稱,我國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在2013年達到最高值493.7萬張,之後下降到2015年的358.1萬張,2020年上升為483.1萬張。受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影響,盡管養老機構的床位數在不斷增加,每百名老人(65歲及以上)擁有的養老機構床位數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稱,「十三五」期間,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包括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從11.6萬個增加到32.9萬個。
伴隨家庭養老服務功能的弱化,嵌入社會服務的居家養老成為主流。藍皮書課題組在20個一二三線城市開展了養老需求調研。結果顯示,排在受訪居民養老主要困惑前三位的是擔心突發疾病不能得到及時救治;護理人員不專業/好的靠譜的護理人員難找;醫養服務好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可見,急診急救是居民養老最大的需要與擔憂。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對於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來說,急診急救的需要高於其他需要,心腦血管疾病和跌傷均需要15分鍾急救圈,將基本保健(含急診急救)作為民生保障的基礎設施應嵌入社區,是完善我國養老體系的一個艱巨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有關負責人就《「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答記者問時稱,「十四五」時期是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順應老年人居家就近養老期待需求,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將著力解決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指導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通過簽約合作、與醫療機構毗鄰建設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的雙重需求。
⑩ 我國人口平均年齡是多少
我國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
普查的結果顯示,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我國人口平均年齡通過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歲。總的看,依然年富力強。美國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平均年齡是38歲,和我國的水平差不多。
人口平均年齡變化的原因:
影響人口平均年齡變化的直接因素是人口的年齡構成。平均年齡的數值取決於該人群最高年齡的水平和各年齡組人數的比重,可用於同一時期不同人口的對比,或同一人口在不同時期的對比。如果平均年齡逐漸提高,表明人口在逐漸老化;如果平均年齡逐漸降低,表明人口在逐漸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