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中國需要建設多少個
① 今年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萬個,這透露出哪些信息
透露出了我國正在不斷加快5G技術的基礎建設,同時也增加了5G基站的數量。也表明我國對於5G技術的普及是非常看重的,爭取做到全面5G技術的普及。
5G網路是現如今最先進的通訊網路技術,當然只有我國已經充分掌握了5G技術的普及方面。因為一直以來,無論是3G技術又或者4G技術,都被國外的歐美國家所壟斷。但是5G技術卻直接被我國的科研公司突破了難點,真正做到了掌握5G技術。這在全世界上來看,都是第1個國家能夠做到的。我國也希望能夠建設成5G技術普及的國家,為我國公民提供充足的通訊技術服務。
今年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萬個。
本年度我國前8個月份,新建的5G技術基站已經達到了67.7萬個。並且截止目前為止,基站的建設數量仍然在不斷的進行當中,預計本年度的數量還會持續增加。爭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基站的全面普及,為全國民眾提供5G技術的服務。同樣也能夠將5G技術融於社會的各個方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② 48萬站5G基站已經上路,700M建設難點在哪裡
700Mhz頻段具有覆蓋廣、穿透力強、組網成本低等特點,所以又被稱為黃金頻段。日前,備受關注的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5G 700M基站和天線產品集采結果的正式出爐,至此我國5G 700M規模建設的大幕也正式拉開。
在中國,任何頻段都不及700Mhz這樣引入矚目。按照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共建共享5G網路的計劃,2021年中國廣電將與中國移動年內完成部署700MHz 40萬站建設;2022年上半年計劃開通48萬座,並全面支持5G廣播業務;兩年內實現網路全覆蓋,然而,除去清頻工作外,在技術與覆蓋上5G 700MHz也面臨諸多挑戰。
清頻還需提速
3GPP標准規定的700MHz頻段,原為廣播電視頻段,因此,700MHz遷移是5G網路建設、運營的重要基礎條件。
為5G 700MHz網路建設,中國廣電也正式開展了清頻工作。7月5日,繼首次招標失敗後,中國廣電啟動了全國地面數字電視700MHz頻率遷移項目工程總承包(EPC)(第2次)招標,此次招標項目共涉及台站6026座,涉及頻道12350個,預算金額仍為18億元,第二次清頻招標擬於7月26日公布招標結果。
清頻工作量大,難度也大,一些大功率的廣播塔仍然佔有重要的頻率資源,清頻工作將不可避免的帶來地面模擬和地面數字發射機的大變動。無疑,此前700兆赫頻率遷移項目因有效投標人數不足3家招標失敗,某種程度上更說明了700M清頻工作的復雜。
今年五月,在2021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展覽會期間,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指出,中國廣電已經與中國移動簽署共建共享協議,制定了兩年內實現網路全覆蓋的建設計劃,完成了設備選型和技術測試,正在按計劃推進廣電5G 700MHz網路建設,同時對「邊建設、邊運營」方案進行細化完善,將有序實施192號段全國放號商用。
廣電業內相關人士曾指出,藉助中國移動豐富的建網經驗,網路建設一旦開始,雙方只需按照計劃推進,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影響700MHz網路最終商用時間點的反而是廣電自身的頻率遷移工作,700M清頻即實現對700M頻段在播地面模擬電視和地面數字電視的業務遷移。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指出,加強5G頻率資源保障。繼續做好5G基站和衛星地球站等無線電台站的干擾協調工作。推動700MHz頻段廣播電視業務的頻率遷移,加快700MHz頻段5G網路部署。
因此,對於廣電與移動而言,目前在700MHz的某些頻段上仍有數字廣播的發送,短時間內無法清頻,因此對於700MHz NR的部署,仍需考慮與廣播大塔之間的系統間干擾。
容量問題凸顯
眾所周知,5G頻率越高,能提供的峰值速率也就越高,但與之相對的就是覆蓋效果也就越差,因此,700MHz的覆蓋能力極為優秀,其覆蓋半徑約為2.6GHz頻段的3-4倍,覆蓋面積是2.6GHz頻段的10倍,據透露,使用700M頻段,只需建設45萬到50萬個基站就可以實現5G網路覆蓋全國。
但是,由於700M的頻率低,所以波長就相對較大,導致信號在發送或者接收時,需要的天線振子的尺寸也必須相應變大,並且,在可用帶寬上,700M的可用帶寬相比2.6GHz、3.5GHz要小得多,這就讓容量不足的問題更顯嚴峻。
對此,去年四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將703-743MHz、758-798MHz的頻段用於FDD(頻分復用)雙工通信的5G系統中,上行、下行各有40MHz的帶寬,且雙向同時通信、互不幹擾,提升5G網路的系統容量和單基站的覆蓋范圍,也正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運營商將5G TDD系統的優勢結合起來,其中2.6G或3.5G載波主攻下行容量,700M補充下行容量的同時,主攻上行覆蓋,優化700M帶寬不足的短板。
在基站數量建設上,700MHz NR在國內擁有建設周期短、建設數量龐大的特點,需在短時間內完成48萬站的建設,對於建設節奏、供貨速度等均具有較高的要求。
對此,有專家建議,在700MHz NR網路建網初期階段,應採用異網漫遊方案,僅需連通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核心網。第二階段,在700MHz NR規模組網後,採用接入網共享方案,中國移動單獨建設傳輸網路,分別接入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核心網節點。
而在設備上看,雖700MHz在4G時代產業鏈已有豐富積累,但國外已商用700MHz NR網路多為2*10M、2*20M帶寬,以2T2R、2T4R設備為主,而國內5G 700MHz以2*30MHz大帶寬作為部署標准,同時把4T4R作為產品標准,產品技術的革新對於設備商也提出全新的挑戰。
以中信科移動為例,中信科移動通過業務信道無線偵測技術結合控制信道資源靈活配置,保障站點性能,加快700M建設節奏,降低站數需求,保證700M建設站點應開盡開,並且,上下行公共控制信道的頻域位置可靈活配置,保證用戶正常接入到700M網路。
業內專家也指出,700MHz如果能夠獲取更大的帶寬用於部署5G,將更好的實現700MHz NR低成本廣覆蓋。
發揮「黃金頻段」效用 加速應用賦能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引領性技術,是賦能數字經濟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商用兩年來,我國5G基站數量超90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3.3億,已從網路建設加速步入應用創新的新階段。
覆蓋不是目的,應用才是核心。顯然,技術的迭代發展,是為了更好的支撐行業,需以行業的實際需求為主,落足實際,以行業需求和公眾需求為本,迭代發展5G技術,實現萬物互聯。而700MHz將在網路流量遷移、5G用戶體驗提升、賦能千行百業等方面發揮極大的作用。
「700MHz的部署將在今年快速和2.6GHz配合形成大范圍的連續覆蓋,覆蓋區域的擴展將有利於5G賦能千行百業。」對於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的共建共享,中信科移動運營商網路產品線總裁鄧鴻威指出,700MHz優質頻段的共建共享,將有利於黃金頻段發揮最大作用,有利於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兩家運營商推出優質的5G服務,能夠有效助力5G行業建設,推動5G業務快速發展,遍地開花,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的落實,可以實現雙贏。
當前我國5G發展已進入「無人區」,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國際上均無成熟經驗可借鑒,一定會經歷攻堅克難的創新過程,顯然,隨著中國5G建網規模深入,5G基站需求量持續攀升,在成本效應的作用下,設備商的基站製造成本不斷走低,達到運營商和設備商的雙贏,屆時,作為連接 社會 萬物的通道,如何使5G這一「通道」最大地發揮其價值能力,也將引來產業鏈各方的持續 探索 ,形成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發展的有利態勢。
③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目前我國網路規模全球領先,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寬頻和光纖網路。我國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1
從2022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於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路的國家。下一步,工信部將「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建設,提升覆蓋深度和廣度;抓住5G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加快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持續培育發展動能。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雲明當天介紹,當前我國基礎設施更加堅實有力,綜合能力實現跨越提升。固定寬頻由百兆邁向千兆跨越升級,光纖用戶佔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截至2022年3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佔全部網民數的63.01%,已申請的IPv6地址資源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創新應用更加廣泛深入,我國已形成全球最大、最活躍的數字服務市場。5G應用涵蓋交通、醫療、教育、文旅等諸多生活領域,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工業互聯網已應用於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據悉,下一步工信部將統籌謀劃、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將系統化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建設,深化數網融合、算網融合和雲邊協同發展,提升覆蓋深度和廣度。
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對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構築技術創新領先優勢。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助力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水利、智慧城市等建設發展,構築融合發展堅實支撐。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2
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今天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數字新基礎 融合新動能 智慧新生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雲明在會上演講中提到,目前我國網路規模全球領先,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寬頻和光纖網路。我國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網路質量達到甚至優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張雲明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信息通信業牢記初心使命,取得歷史性成就,基礎設施綜合能力跨越提升,技術產業重點領域世界領先,融合應用創新走出特色道路,數字便民實現普惠共享,行業管理體系持續優化。
張雲明強調,世界大變局和產業大變革歷史性交匯,信息通信業要胸懷「兩個大局」,准確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進規律,進一步增強發展前瞻性;准確把握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內在要求,進一步增強發展戰略性;准確把握國際競爭格局重塑的總體態勢,進一步增強發展主動性。
張雲明要求,信息通信業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建設發展和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構築發展支撐;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夯實發展基礎;推進實體經濟轉型,5G應用揚帆遠航,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培育發展動能;
提升數字惠民水平,推進服務普惠均等,響應群眾「急難愁盼」,共享發展成果;完善數字治理體系,深化行業改革創新,提升安全防護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與全球產業界攜手應對挑戰、合作開創未來,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拓展發展空間。
本次大會開幕式上系統展示了信息通信業服務人民、賦能實體、造福社會的有力舉措、突出成效和先進經驗,重點發布了《數字技術適老化發展報告》《「5G+體育賽事」典型場景和應用報告》《信息通信業營商環境發展報告》等重要成果。大會還舉辦了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助力內蒙古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本次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來自政產學研用的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研討。
目前近160萬個5G基站已建成3
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數字新基礎 融合新動能 智慧新生活」。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雲明在會上表示,目前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於獨立組網模式建設5G網路的國家,固定寬頻由百兆邁向千兆,光纖用戶佔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
張雲明表示,我國技術產業更加成熟壯大。「5G晶元關鍵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持續縮小。」
據悉,我國連續組織實施七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累計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路建設,和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推進行政村通寬頻比例從不足70%提升到100%。貧困地區通信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據央視報道,目前5G應用涵蓋交通、醫療、教育、文旅等諸多生活領域,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工業互聯網已應用於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張雲明強調,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建設發展和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構築發展支撐;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夯實發展基礎;推進實體經濟轉型,5G應用揚帆遠航,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培育發展動能。
④ 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91.6萬座,有什麼實際意義
自從我國順利研究出5g通信網路之後,我國的各大運營商馬不停蹄地在全國范圍內進行5g基站的鋪設工作。隨著5g信號基站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累計建設5g信號基站已經達到了91.6萬。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信號,不僅代表著我國5g建設發展的十分迅速,還意味著大部分人都可以享受到5g信號
5g信號基站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具有兩大實際意義,第一大實際意義就是保證更多的人享受5g信號,第二大實際意義就是我國的通信網路建設突飛猛進。
總的來說,我國的5g信號基站已經超過了91.6萬,這也可以說明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能夠順利的開通5g信號,從而使人們獲得更加快速的上網速度。雖然有些地區的人依舊選擇使用4G信號,但是5g信號的研究成功卻能夠給人帶來更優質的生活體驗。盡管有些人覺得5g信號帶來的套餐費用特別貴,但是任何一個地區的5g套餐都是一個不斷降低費用的過程。每一個地區的套餐費用從100多下降到二三十元,我們能夠做到的是等待時間的到來。
⑤ 我國今年新增了多少萬個5G基站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聞庫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年初定的目標就是所有的地市都有5G覆蓋已經實現了,而今年大概新增了58萬個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的5G基站33萬。
5G基站高速增長的同時,5G終端也在快速普及,比如5G手機,今年1—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到1.44億部,佔到總體份額的51.4%,同時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
聞庫強調,希望各個地方政府對5G的發展有個全面、合理的預期,不僅僅要盯著網路建設這個目標,還要在5G應用方面更多地一起下功夫。
盡管現在各地對5G應用推廣力度很大,但是跟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未來的發展需求來比還遠遠不夠,還要結合地方經濟和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對5G應用的總結、推廣和探索創新,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發展模式。
(5)5g基站中國需要建設多少個擴展閱讀
衡水市提前完成年度省定5G基站建設任務:
12月23日,記者從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市工業互聯網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衡水市緊緊圍繞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建設,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5G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衡水市發力新基建,推進5G網路建設。落實5G網路建設「三步並作兩步走」的工作目標,加快推進網路建設。其中,首批省定的5G基站建設任務730個已於9月份提前完成。
截至目前,5G基站增量申請已批復275個,調試設備30套,已建設改造完成913個,實現了市區外環以內、各縣市區主城區5G網路連續覆蓋及實現了桃城河沿航空小鎮、安平大良體育小鎮、武強周窩音樂小鎮、棗強大營皮毛之鄉、旅發大會等熱點區域的5G網路重點覆蓋。
5G網路應用工作同步推進,歷史情景再現、優質師資共享、職教創新升級、視覺檢測等多個應用場景深入推進,以用促建,建用並舉,5G+示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⑥ 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91.6萬座,佔全球的多少
《經濟參考報》記者13日從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獲悉,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纖網路、4G和5G獨立組網網路,目前5G已建成基站91.6萬個,佔全球70%,5G連接數已經超過3.65億,佔全球80%。
下一步我國將加強對5G、大數據、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人工智慧等基礎核心技術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尚冰建議,需大力推動5G、千兆網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超前部署6G等新型網路技術研發和產業布局。同時,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高端晶元、網路切片、基礎軟體等關鍵技術突破。
圍繞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快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成為市場應用,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中國移動:「十四五」節電400億度以上,5G新增基站能耗降20%
中國移動聯合產業鏈合作夥伴代表7月15日在北京發布「C²三能——中國移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表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中國移動將持續創新技術手段和運行模式,「十四五」末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碳排放兩項指標降幅均超過20%,「十四五」期間企業自身節電量超過400億度。
根據當日發布的《C²三能——中國移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白皮書》,「十三五」期間中國移動累計節電100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30萬噸,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累計下降86.5%;基站設備滿載功率下降超過20%。
在5G基站能耗方面,中國移動目標「十四五」期間新增單站能耗較2020年下降20%。在數據中心方面,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年均設計PUE控制在1.3以下,已投產機樓實際運行平均PUE指標降低5%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 界面新聞-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91.6萬座 佔全球70%
⑦ 展望2021:若建100+萬個5G基站,重點是什麼
近期,據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隨著商用步伐加快,基站建設成本將進一步降低,2021年5G建設將全面提速,全國有望新建5G基站超過100萬個。
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在主持會議期間表示 ,目前工信部正會同運營商制定明年5G網路建設計劃,具體數字還沒確定,但將按照 適度超前 原則,穩步推進5G網路建設。
近期,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 5G 發展和經濟 社會 影響白皮書》指出, 未來2~3年,我國5G網路建設仍將呈持續推進趨勢。
白皮書同時指出,「尊重技術演進、網路建設、市場和應用發展的規律, 穩步推進 5G 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技術標准和產品設備成熟進展合理安排網路建設周期,不斷升級完善網路能力。」
鑒於2020年底前5G基站建設規模可達77+W,綜合以上信息可以判斷,2021年國內5G基站新增規模保守預計將在80萬~100萬之間。
筆者認為,隨著5G共建共享的推進,以及5G SA於2021年全面商用,5G網路建設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內,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這一趨勢與2020年呈現哪些相同與不同?
一、面向消費級市場
從終端層面看,2019年8~12月,國內5G手機出貨為1369.8萬部,2020年1~11月,國內5G手機累計出貨為1.44億部。
而截至 2020 年 10 月, 5G 終端連接數超過 1.8 億。
從5G手機的出貨量到5G終端連接數,5G商用初期的這幾個數字說明, 國內5G終端在2020年的銷量並不低 ,且存量市場保持著換機慣性需求。
11月4日,在5G終端座談會上業內指出,作為5G產業鏈重要環節,5G終端的普及對5G成功商用至關重要,並提出三個建議:
截至2020年11月,中國移動5G套餐客戶數為1.47億,11月5G凈增1859萬戶,該年3月、6月、11月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7948萬戶,11月5G凈增762萬戶,該年5月、7月、11月保持了加大增幅;中國聯通雖未公布5G用戶數,但11月4G用戶依然保持凈增,3月、6月、9月的4G保持較大增幅。
隨著麒麟990/9000(E)、驍龍888/7系列、天璣1000/800系列、三星Exynos1080、紫光展銳T7520等5G SoC已(或將)商用,2021年Q2起,5G終端會進一步滿足規模換機市場的需求。
同時,華為、小米、vivo等均圍繞著5G手機+泛智能終端打造全場景生態,進一步滿足家庭、 健康 、大屏、多屏等多場景的應用+雲存儲,隨著圍繞用戶的場景連接增多,以及沉浸式應用體驗的逐步升級,5G聯接將為量變轉向質變提供基礎底座。
近期,如華為面向1+8+N全場景,通過鴻蒙OS2.0提供分布式軟匯流排,面向家庭場景提供PLC-IoT匯流排;小米升級5G+AIoT雙引擎,面向個人可穿戴、全屋智能、辦公場景提供多種設備與服務;vivo圍繞人與數字世界提供聯接服務的橋梁,深耕泛智能終端全渠道銷售體系……
5G網路面向消費級市場,當下以廣覆蓋和按需深度覆蓋為主,室內以千兆家寬+WiFi6為輔。
二、面向行業市場
在上述白皮書中,對未來幾年的5G應用及行業終端發展給出了預判:
(1)5G R16 標准版本還需 1-2 年才能實現商用;網路切片和邊緣計算預計 1-2 年才能具備大規模部署能力;
(2)2021-2022 年,預計基於超高清視頻的直播與監控、智能識別等應用將率先落地;
(3)具有 5G 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 2022-2023 年規模增長;
(4)5G 行業應用規模增長期預計將在 2023 年後出現;
(5)基於雲邊協同的沉浸式體驗、基於低時延高可靠的遠程式控制制類應用還將屬於儲備階段,將在後續 2-5 年中陸續成熟;
(6)行業對晶元和模組需求多樣,而當前晶元多為大帶寬的單一類型,進行晶元的重新設計研發投入大,市場前景不明,晶元企業動力不足;
(7)5G 模組目前仍在千元,要降低模組價格必須擴大規模,而現階段 5G 行業終端仍面臨行業市場碎片化、單一市場規模不足的難題,短期內無法降低到多數行業能夠接受的水平;
……
今年9月15日,相關會議披露,面向工業互聯網的5G基站超過3.2萬座。
假設以不嚴謹的佔比計算,在70+座5G基站中,3.2萬座基站佔比接近5%,這一比例雖然看上去不值一提,但這將是5G體現綜合價值的起點。
目前,5G融入行業數字化,行業終端/模組形成規模依然需要時間。大到智慧城市的一城一策,小到數字工廠的連接保障,每一個場景對網路、終端的要求均提出了不同能力與要求,碎片化的需求註定行業市場需要深耕。
同時,也需要看到5G商用一年來業界的努力。諸如愛柯迪6號數字工廠,在5G專網取代WIFI和有線網路後,帶來了質檢效率、設備綜合效率的提升,為面向客戶的柔性生產提供了服務支撐。
5G也在改造通信業自身,用5G製造5G成為踐行數字化轉型的潮流。
以往,以一把NB-IoT螺絲刀走入大眾視野的愛立信南京工廠,如今通過5G尊享專網為5G AGV調度、5G無人機盤庫、5G智能線陣掃描、5G AR質檢等提供支撐;數字化轉型願景中做「極致雲公司」的中興,在其濱江製造基地通過數字孿生、智能倉庫、雲化AGV和機器視覺,實現了生產工廠逐步的無人化……
不僅僅是5G,業界不應僅僅只聚焦於未來數年5G基站數的規模,更應注重MEC+UPF下沉、AI、區塊鏈、M-IoT等等綜合能力的打造,泛在信息基礎設施才是數字化 社會 全面發力的基礎。
在2020天翼展上,中國電信提出要把雲計算服務打造成中國電信的主業;2020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提出了5G+雲雙引擎戰略;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中國聯通指出,隨著5G、MEC和AI的發展,算力已經無處不在,網路需要為雲、邊、端算力的高效協同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計算與網路將深度融合,算網一體,邁向了雲網融合2.0階段。
雖然,2020年~2021年5G應用主要以面向eMBB為主,但業界對於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發展充滿期許,因此,2021年,5G網路建設勢必會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繼續 探索 、擴充,注重小而美的場景將與龍頭示範場景商用推廣並行發展。
⑧ 5G全國覆蓋的話大約需要多少個基站
摘要 5G基站大約要超過71.8萬個
⑨ 5G全國覆蓋的話大約需要多少個基站
5G全國覆蓋的話大約需要71.8個。2020年12月15日,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路,累計已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基本實現全國覆蓋。
5G基站建設組網多採用混合分層網路,這樣就可以保證5G網路的易管理、可擴展、高可靠性,能夠滿足5G基站的高速數據傳輸業務。同時由於5G主要是實現數據業務傳輸,因此5G基站需要適應高樓大廈、河流湖泊、山區峽谷的復雜應用環境,為了保證5G基站建設的良好性和完整性,下文簡要介紹5G基站建設的關鍵技術。
5G基站主要用於提供5G空口協議功能,支持與UE、核心網之間的通信。按照邏輯功能劃分,5G基站可分為5G基帶單元與5G射頻單元,二者之間可通過CPRI或eCPRI介面連接。
(9)5g基站中國需要建設多少個擴展閱讀:
其他介紹:
截至2020年9月,中國移動已在全國完成了35萬個5G基站的建設項目,在全國340個地市和重點縣提供了5G的商用服務,同時打造了100餘個全國集團級的5G龍頭示範項目,帶動了超過兩千個省級的區域特色項目。
為了支持靈活的組網架構,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5G無線接入網將存在多種不同架構、不同形態的基站設備。5G基帶單元負責NR基帶協議處理,包括整個用戶面(UP)及控制面(CP)協議處理功能,並提供與核心網之間的回傳介面(NG介面)以及基站間互連介面(Xn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