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Ⅰ 中國歷年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中國20世紀末期的通貨膨脹率大起大落,5%甚至10%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出現多次,這種大幅度的通貨膨脹率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中國自1980到2016這37年的時間里,通貨膨脹率負值只出現過四次,分別是1998年的-0.8%、1999年的-1.4%、2002年的-0.8%以及2009年的-0.7%,其中1999年的-1.4%是近37年來最低值,而最高值出現在為1994年,高達24.1%的通貨膨脹率。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率,經濟學詞彙,指一般物價總水平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的上漲率。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價格指數的上升和貨幣購買力的下降來表現。
通貨膨脹率(Inflation),也稱為物價變化率 ,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准)。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間接表示。由於消費者價格是反映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要量。因此,消費者價格指數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世界各國基本上均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我國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即CPI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
Ⅱ 我國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2020年的通貨膨脹率 2020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是2.5%。通貨膨脹率實際上就是居民的物價水平在一年之內的上漲幅度,相比起2019年,2020年整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幅度為2.5%,因此通貨膨脹率為2.5%。
拓展資料
一、通貨膨脹及其影響因素
通貨膨脹是價格持續上漲的一種過程,或者從同等意義上說,是貨幣不斷貶值的一種過程。
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很多,但由於許多因素之間相互重疊。主要影響因素有:
(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我國的總需求增長較快,主要是由投資拉動的,而其中政府主導的投資拉動作用最明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固定資產膨脹主要又表現為一般加工工業投資增長過快,這就造成投資結構向加工工業和非生產性建設傾斜,造成能源、原材料的供應和交通運輸極度緊張,增加物價上漲的壓力。
(2)經濟增長(GDP)。經濟的增長也會導致通貨膨脹,經濟增長了對貨幣的需求就會增加,貨幣的供給也會相應的增加,所以就會給通脹埋下一定的隱患。
(3)貨幣發行量(M2)。為了拉動內需,國家有時會採取適度的貨幣擴張政策,貨幣超量供應會使市場購買力大增,此時,如果供應量不能滿足增加的需求量,市場只有漲價,這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
(4)外匯儲備。外債負擔過重、外貿逆差過大以及國際市場價格與國內市場價格相差懸殊可能引起通貨膨脹。我國是一個國內商品供求極不平衡的國家,盲目增加出口,加劇了國內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現象,這是導致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出口貿易的增長相對落後於進口貿易,也是結構失衡而引發物價上漲的因素之一。為了彌補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國家不得不採取提高價格收購以增加出口產品,從而影響國內消費品的供應,加劇了國內市場供需矛盾。
Ⅲ 中國歷年通貨膨脹率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4月14日文章,原題:應對通貨膨脹,中國可以給西方上一課
從最新的通貨膨脹數字(漲幅)來看,發達國家正變成「新興市場」。美國3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同比增長8.5%,而英國的通貨膨脹率飆升至7%,創下30年來的新高。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上個月只看到了1.5%的價格上漲。
照理來說不應該是這樣的。新興市場的通脹應該更明顯才對,畢竟那裡的物流不那麼精簡,商品交易商的對沖工具更少。
拜登總統將矛頭指向了供應鏈中斷、俄烏沖突的影響以及中國實施的疫情防控措施。他說的也不全無道理。為鏟除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疫情,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上海正忙於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和建立臨時的隔離醫院,無暇向世界提供電子產品和玩具。因此,有人主張縮短供應鏈,把製造業帶到自己的地盤上。
但供應中斷只是一個因素。從貨幣的角度看,通脹的情況如何?在美國,由於疫情期間的刺激性資金和美聯儲的寬松計劃,太多的錢在流動。2021年2月,貨幣供應量增長達到27%,而就在一個月前,美聯儲還在向經濟注入現金。
相比之下,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比較克制。2020年初武漢疫情暴發後不久,中國人民銀行就降低了政策利率,但幾個月後就開始抑制直接貨幣注入。事實上,在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國央行都在試圖削減借貸,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
俄烏沖突的爆發給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和農產品進口國造成了一定的麻煩。西方國家試圖通過救濟和補貼來抵禦能源漲價,而中國將自給自足作為國家安全目標來優先考慮。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不能指望全球市場來保障自身糧食安全。
中國迅速採取行動,部分原因是認識到,物價上漲是一個政治問題,容易導致社會不滿情緒。近年來,雖然總體通脹率平緩,但食品方面則不然。2019年夏天,水果漲價,中國人開玩笑說,他們的財務願望是實現「車厘子自由」——能夠買得起進口水果。2020年,豬肉價格也曾飆升。每次農產品價格攀升,北京就迅速向公眾作出保證,並稱漲價是暫時的。(陳俊安譯)
","force_purephv":"0","gnid":"9527fdd6b0d5f1968","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d99f8c5c61aa3d1.jpg","width":"640"}]}],"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082458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2a93a399c3daf550","src":"環球時報","tag":[{"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中國央行","k":"中國央行","u":""},{"clk":"keconomy_1:悉尼先驅晨報","k":"悉尼先驅晨報","u":""},{"clk":"keconomy_1:美聯儲","k":"美聯儲","u":""},{"clk":"keconomy_1:中國人民銀行","k":"中國人民銀行","u":""},{"clk":"keconomy_1:澳大利亞","k":"澳大利亞","u":""}],"title":"澳大利亞媒體:應對通貨膨脹,中國可以給西方上一課
中國歷年的通貨膨脹率分別是多少? - : 日期 GDP CPI1980 7.80% 7.5%1985 13.50% 9.3%1990 3.80% 3.1%1991 9.20% 3.4%1992 14.20% 6.4%1993 14.00% 14.7%1994 13.10% 24.1%1995 10.90% 17.1%1996 10.00% 8.3%1997 9.30% 2.8%1998 7.80% -0.8%1999 7.60% -1.4%...
中國近年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 : 每年貶值10%-12%左右 (我補充下把,樓下那個所謂的官方數據是CPI,這個指標現在有點失真了,它沒有考慮房價等因素,每年10%通貨膨脹率結論只是一個概括性的估算,像北上廣深房價都已經翻一番了肯定不止10%,而小城市因為物價相...
求中國近20年的通貨膨脹率、CPI - : 通貨就是通用貨幣的意思,比如我們的人民幣,是由我們政府強制發行並使用的信用貨幣,當政府發行的貨幣過多時,而商品的生產速度趕不上印鈔的速度,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就會超出實際需要的數量,這就導致了人民幣貶值,物價不斷上...
中國1979——2005年歷年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 : 好的 我回答就回答 有什麼難的 1980年 6.0% 1981年 2.40% 1982年 1.90% 1983年 1.50% 1984年 2.80% 1985年 9.30% 1986年 6.50% 1987年 7.30% 1988年 18.80% 1989年 18.00% 1990年 3.10% 1991年 3.40% 1992年 6.40% 1993年 14.70% ...
我國歷年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通貨膨脹率和CPI指數增長率一樣么? - : 應該是成正比關系.反之 失業率,通貨緊縮,也成正比!
近十年中國通貨膨脹率分別是多少? - : 08年7.8% 07年4.8% 06年3.2%05年1.8%; 04年3.9% 03年1.2% 02年-0.8% 01年0.7% 00年0.4% 99年-1.4% 98年-0.8% 97年0.8% 96年8.3% 95年15% 94年24.1%
中國通貨膨脹率是多少(2010年 - 2018年) - : 我去吃快餐的,由15元升到17元,通脹率13.33%
中國歷年通貨膨脹分別在什麼時期 - : 1、1987~1988年是一個經濟擴張的階段,物價指數在前一期經濟擴張的拉動下,持續走高,上升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歷史高點.以1985年的物價指數為基點,1986年的物價指數上漲6.0%,1987年的物價指數上漲13.7%,1988年的物價指數...
中國近五年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 :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6.0 2.4 1.9 1.5 2.8 9.3 6.5 7.3 18.8 18.0 3.1 3.4 6.4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4.7 24.1 17.1 8.3 2.8 -0.8 -1.4 0.4 0.7 -0.8 1.2 3.9 1.8 1.5 2007 2008 4.8 5.9
中國近10年的通脹率分別是多少? - : 1980-2007年我國通貨膨脹率(膨脹率)情況 年份 通脹率% 1980 6.0 1981 2.4 1982 1.9 1983 1.5 1984 2.8 1985 9.3 1986 6.5 1987 7.3 1988 18.8 1989 18.0 1990 3.1 1991 3.4 1992 6.4 1993 14.7 1994 24.1 1995 17.1 1996 8.3 1997 2.8 1998 -0.8 1999 -1.4 2000 0.4 2001 0.7 2002 -0.8 2003 1.2 2004 3.9 2005 1.8 2006 1.5 2007 4.8
Ⅳ 我國通貨膨脹率多少
一、我國通貨膨脹率多少
2020年的通貨膨脹率 2020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是2.5%。通貨膨脹率實際上就是居民的物價水平在一年之內的上漲幅度,相比起2019年,2020年整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幅度為2.5%,因此通貨膨脹率為2.5%。
二、通貨膨脹及其影響因素
通貨膨脹是價格持續上漲的一種過程,或者從同等意義上說,是貨幣不斷貶值的一種過程。
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很多,但由於許多因素之間相互重疊。主要影響因素有:
(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我國當前的總需求增長較快,主要是由投資拉動的,而其中政府主導的投資拉動作用最明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固定資產膨脹主要又表現為一般加工工業投資增長過快,這就造成投資結構向加工工業和非生產性建設傾斜,造成能源、原材料的供應和交通運輸極度緊張,增加物價上漲的壓力。
(2)經濟增長(GDP)。經濟的增長也會導致通貨膨脹,經濟增長了對貨幣的需求就會增加,貨幣的供給也會相應的增加,所以就會給通脹埋下一定的隱患。
(3)貨幣發行量(M2)。為了拉動內需,國家有時會採取適度的貨幣擴張政策,貨幣超量供應會使市場購買力大增,此時,如果供應量不能滿足增加的需求量,市場只有漲價,這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
(4)外匯儲備。外債負擔過重、外貿逆差過大以及國際市場價格與國內市場價格相差懸殊可能引起通貨膨脹。我國是一個國內商品供求極不平衡的國家,盲目增加出口,加劇了國內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現象,這是導致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出口貿易的增長相對落後於進口貿易,也是結構失衡而引發物價上漲的因素之一。為了彌補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國家不得不採取提高價格收購以增加出口產品,從而影響國內消費品的供應,加劇了國內市場供需矛盾。
(5)上一期的零售物價指數。人們往往會根據上一期的物價指數來制定自己當期的消費計劃,而且由於物價指數本身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所以它會對該期的通脹造成一定的影響。
Ⅳ 近幾年中國的真實通脹率大約是多少
據統計,近十年的平均CPI數據,就是通貨膨脹為3%左右。
近30年通脹數據呈現出先高後低的狀態。
改革開放前20年,因央行通脹治理體系不成熟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所帶來的副作用,導致那個時期經歷了兩次嚴重的通脹高峰。也是那個時期,帶給了我國老一輩人有了錢貶值很快的國民印象。
隨著財政、貨幣改革和加入世貿組織等重大變革的推動,我國自21世紀之後的通脹數據便進入了正常范圍。
過去二十年一線城市房價年均增長率在17%左右,20年升值23倍。如果一個人二十年前買入多套北京上海的房產,想必如今已經財富自由了。過去20年,大部分人工資增長速度是在10%左右,20年上漲了8倍左右。
盡管過去二十年中國人的工資增速相當可觀,但是遠遠落後於一線房產增值速度的,而現金類資產對比一線房產價格貶值更是驚人。
總結如下:
通脹數據需要衡量的是整體的價格波動,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領域(畢竟人們不會只在某一領域消費,全部領域通脹數據才是科學的統計數據,不能說食品的消費價格才算通脹,而電子商品的價格就不計入通脹)。各大領域有升有降,整體通脹數據自然不高。
Ⅵ 2021年中國實際通脹率
截至到2021年8月5日,中國的國家統計局只公布了一月到六月的實際通貨膨脹率,並且沒有對總年度的通脹率進行預測,具體的一到六月的實際通脹率如下:
1、2021年1月的通貨膨脹率是-0.3%;
2、2021年2月的通貨膨脹率是-0.2%;3、2021年3月的通貨膨脹率是0.4%;4、2021年4月的通貨膨脹率是0.9%;5、2021年5月的通貨膨脹率是1.3%;6、2021年6月的通貨膨脹率是1.1%。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率,經濟學詞彙,指一般物價總水平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的上漲率。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價格指數的上升和貨幣購買力的下降來表現。
分類
1、按照價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區分
爬行的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升比例在1%~3%之內)
溫和的通貨膨脹(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價上升比例在3%~6%之間)
嚴重的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升比例在6%~9%)
飛奔的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升比例在10%~50%)
惡性的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升比例在50%以上)
2、按照人們的預料程度加以區分
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
預期到的通貨膨脹
3、按照對價格影響的差別加以區分
平衡的通貨膨脹(每種商品的價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貨膨脹(各種商品價格上升的比例並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現形式的不同加以區分
公開性通貨膨脹
隱蔽性通貨膨脹
抑制性通貨膨脹
5、按照成因不同加以區分
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的根源在於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按現行價格可得到的總供給,導致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因而引起物價全面上漲。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的根源在於總供給方面的變化,從而使物價水平普遍上漲。
結構性通貨膨脹:即物價上漲是由於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但經濟的總需求並不過多。
Ⅶ 中國近幾年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中國近十年通脹率均值在2.229%左右。通脹率也被稱作物價變化率,是貨幣超發的部分與事實上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於體現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通俗而言,通脹率也就是物價平均水平的增長幅度。央行公布通脹率的計算方式是:(當期價格指數-上期價格指數)/上期價格指數。在粗略地測算中,可以覺得通脹率就是CPI的增長率。
拓展資料:
造成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刺激經濟增長(如2008年四萬億刺激計劃),或平衡匯率(例如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等原因增發貨幣。通脹可能會造成社會財富轉移到富人階層,但一般情況下的通貨膨脹都是國家為了有效影響宏觀經濟運行而採取措施無法避免的後果。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溫和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通貨膨脹可能產生的後果:
它是指貨幣流通中出現的這樣一種情況:投入流通中的貨幣,主要是紙幣發行量過多,大大超過流通實際需要的數量,以致引起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對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的影響:
(1)實際收入水平下降
(2)價格上漲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導致福利減少
(3)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具體表現為:低收入者(擁有較少稟賦者)福利受損,高收入者(擁有較多稟賦者)卻可以獲益;以工資和租金、利息為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會遭受損害;而以利潤為主要收入者,卻可能獲利。
通貨膨脹的市場表現:
一般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②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
③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④政策性調整,理順價格關系會引起上漲。
⑤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見,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才是通貨膨脹。
Ⅷ 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為4.6。
而在國際收支平衡方面,近幾年貿易順差逐步上升狀態開始出現回落的變化,即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47億美元,約1800億美元,接近於2005年1775億美元的水平。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率,經濟學詞彙,指一般物價總水平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的上漲率。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價格指數的上升和貨幣購買力的下降來表現。
通貨膨脹率(Inflation),也稱為物價變化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准)。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間接表示。由於消費者價格是反映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要量。因此,消費者價格指數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世界各國基本上均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我國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即CPI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
計算方法:
通貨膨脹率通常用價格指數增長率來間接表示。如果價格指數增長率大於零,說明存在通貨膨脹;如果價格指數增長率小於零,說明存在通貨緊縮。測定通貨膨脹率時,需要選擇一種價格指數來代表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動,可供選擇的價格指數主要有: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指數。大多數國家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衡量通貨膨脹指標,並根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變化來制定貨幣政策以及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實現物價穩定的宏觀經濟目標。[4]
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計算通貨膨脹率,價格指數可以分別採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GNP折算價格指數。經常採用的是第一種,其公式如下:
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註:式中的數字和t、n均為下標,P為代表性消費品的價格,a為權重)
計算方法:①通過價格指數變化計算:通貨膨脹率(物價上漲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
(價格上漲率是從低到高,以基期物價水平為基數)
注意上式,通貨膨脹率不是價格指數,即不是價格的上升率,而是價格指數的上升率。
②利用基本概念推導計算:通貨膨脹率(價格上漲率)=(已發行的貨幣量-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