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在中國有多少人
① 越南新娘在中國大概有多少人
無人統計,很多
② 中國人和越南新娘結婚要什麼手續
在2009年,中國的農村青年們開始流傳起這樣一則廣告,只要花上一筆錢就可以買個媳婦,有的甚至低到不超過兩萬元,這媳婦保質保量,便宜賢惠甚至還是處女。
對於偏遠山區的家庭來說,能夠以這樣的價格給兒子娶個媳婦,別提多劃算了。甚至不少廣告還打出了「一年跑了包賠」的噱頭,讓許多家庭沒有「後顧之憂」。
而廣告里的這些「媳婦」統一被稱為「越南新娘」,她們全都來自於距離中國約160公里的越南。
越南是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國家,在二戰之後,越南地區長期受到戰亂侵害,越南人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戰爭給越南帶來的不僅有貧困、痛苦,還有越來越極端的性別比例失調。越南年輕男子需要上戰場,他們中的大多數被戰爭奪取了生命。
因此,男多女少也漸漸形成趨勢。
在越南,男女比例甚至一度到了2:5,有錢的男性可以娶上好幾個媳婦,雖然違背了婚姻制度,但是政府也不會干涉。
而女性地位普遍地下,在家庭之中女人更像是一種物品,有的會把自己的女兒拿出來買賣,有的則把妻子當成了泄憤工具。
長期畸形的社會促使越南女性到其他國家尋求希望,早期,越南女性會選擇法國、美國甚至是日本等國家。直到2009年左右,伴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經濟實力、國際地位不斷上升,越南女性越來越多地選擇嫁到中國。
而越南姑娘在宣傳之中,總是帶有賢良淑德、美麗溫柔等詞彙,很多中國男性也自然對其產生了嚮往。
據統計,越南新娘嫁入台灣人數高達25萬元以上,而每年嫁入大陸的是也已經達到6000人之多。
這種跨越國度、跨越語言、跨越文化的婚姻,為什麼會存在這么大規模的數字。按理來說,跨國婚姻並不容易。
越南新娘的形成除了文化和社會因素外,還有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利益,越南新娘的跨國嫁入甚至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發財之路。
在中越之間,有一個專門的組織負責安排中國男性遠赴越南,去越南挑女性帶回國內成婚。這種美其名曰「跨國相親」的模式,價格低廉而且十分方便。
在越南,有專門負責養育姑娘的「養媽」。
養媽會將想要嫁到中國來的姑娘進行專門培訓,包括禮儀、外表、氣質、文化等,培養出來的姑娘大多看起來秀外慧中、溫柔聽話,符合中國男性對越南新娘的想像。
而在中國,則會有一批負責招攬客戶、組織出國的專業團隊。他們將想要娶越南新娘的男人們組成團,安排這些單身漢遠赴越南,挑選自己心意的對象。
這些團隊收費甚至不超過兩萬元,而中國男性可以在越南待上6天,在這6天里,他們只要挑好了「心儀」的越南新娘,就可以立馬領結婚證帶回家。
在這些單身漢們看來,越南新娘溫柔漂亮,中介團隊還保證這些女性都是「處女」,只要看上了,三個月內就能娶回家。
面對很多人對於「這些新娘不是本地人,如果跑了就找不回來了」的擔心,中介方還保證一年內跑掉包賠。
這種需要中介幫忙的模式,也是中國男性迎娶越南新娘的最主要方式。
大型中介如廣州紅塵MM、南京老戴等甚至會在報紙和電視上打廣告,部分小中介會在親戚好友裡面拉客,依靠熟人口碑擴張生意。
自從越南新娘在中國內地被廣為熟知後,僅僅是婚介中心,數量就高達5000多個。
如此多的婚介,也並不全都是正規、有信譽的企業,面對越南新娘這么大一塊市場,有不少人動起了歪心思。
在這場跨國婚姻之中,許多人借著中國青年對越南新娘的嚮往,採取各種手段騙取巨額金錢。
在一些相對偏遠的農村,往往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一位自稱是「越南新娘」中介的男性帶著幾個漂亮的越南女性,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自己的生意。
若是有單身青年表示看上了,中介就會先要錢,把錢收進口袋裡後,一幫人立馬逃之夭夭。
這種上門式的詐騙,就是看準了農村消息閉塞、大中介很難進入,騙子靠著農村青年對越南新娘的嚮往,詐騙大額金錢。
此外,即便是跟隨團隊前往越南,也有許多騙局和陷阱。
有的黑中介故意報一個極低的價格,吸引想要娶妻的單身漢,但是當人來到越南之後,中介又會借口有其他收費項目,不停索取金錢。
而且有部分中介故意辦理時間緊張的簽證,迫使單身漢受制於時間,著急回國,不得已答應中介的各種高額款項。
此外,還有中介和越南新娘聯手,製造許多騙局和陷阱。
第一種,中介將越南新娘介紹給需要的顧客,通過各種誇張的描述,給越南新娘說好話。當單身漢看中後,兩個人就會開始計劃結婚。
在結婚之前,越南新娘會以越南方的習俗等為由,向男方索取財物。
等到男方終於准備好財物後,越南新娘則以各種借口推遲婚姻,甚至在結婚一年後,突然消失不見。
而當男方找到中介時,又會被中介倒打一耙,以各種借口,讓男方沒有辦法索要賠償。
第二種,中介會跟養媽一起唆使婚後的雲南新娘逃跑,而後又找男方要求給錢進行調解。如果不調解,新娘就不再跟他過日子了。
類似的騙局層出不窮,中介往往會動用各種手段將單身漢的錢套到自己腰包里,最後導致其傾家盪產也沒能成功娶妻。
在湖南深山之中的一個村莊里,當地男子的妻子竟然大批消失了。
這些妻子都是從越南進口的「越南新娘」,其中很多甚至沒有辦過婚禮。在當地人眼中,這些外地的新娘是在2008年左右大批湧入山莊的,她們時常在一起說著大家都聽不懂的話。
這種「買來的新娘」便宜又方便,當地人也很認可,甚至有不少人教育自家孩子都會說「以後給你買個老婆」。
越南新娘的丈夫們與媒人簽訂合約,拿到一份妻子資料後,這個人就是他們的了。
而這份資料往往也是中介為了方便偽造的,當地不會特意為買來的新娘上戶口、辦婚禮,因此也無從查證。這些新娘沒有戶口本、沒有身份證,在法律看來她們都是隱形人。
而被販賣來的女性又會再次失蹤,被人販子以「帶她們回家」的名義拐走再次出手。
可是因為涉及到人口買賣,買下越南新娘的丈夫們有苦說不出,不敢報案。即便報了案,手裡也只有新娘的假資料。
中介依靠著反復轉賣這些遇難女性,收獲大筆利益。
在金錢上面存在巨大危機的同時,買下越南新娘的男性們還會面臨疾病的威脅。
在越南,性工作者是一個極其普遍尋常的工作,當地約有20萬人從事性交易工作。
許多姑娘不想干這份工作後,也會選擇當一名越南新娘。而中國男性不了解實情,在中介和越南新娘的花言巧語中,娶下姑娘。
當這一場看似正規、你情我願的交易完成後,巨大的社會危機和健康危機也接踵而來。
根據研究發現,我國在2009年約有近萬名外籍HIV感染者,而在其中,東南亞新娘們的感染率最高。
這些漂洋過海遠嫁到中國的新娘們,可能也是一個個病毒的攜帶者。
而農村青年對艾滋病了解甚少,往往會忽視這一方面的健康問題。
不過在這條販賣越南新娘的利益鏈中,越南女性的婚姻幸福是最不被重視的。
願意嫁出來做越南新娘的女性,大多家境貧困、在家裡不被重視。在越南中,南部胡志明農村等地越南新娘最普遍,甚至高達該省份女性人口的20%。
越南新娘的父母願意把女兒嫁出去也不是出於希望女兒幸福等目的,而是希望女兒能夠帶回來更多的禮金和錢財。
在父母眼中,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是一個提款機。在越南,把女兒嫁出去的人家是最容易蓋新房子、發大財的。
越南人甚至還會互相比較自己的女兒「賣」出了多少錢,每個月又能夠往家裡寄多少。若是不滿意,父母還會拚命榨乾女兒的價值,好能夠讓家裡富裕起來。
因此,會選擇外嫁的姑娘們大多數都想要嫁到一個富裕的人家。在越南新娘們看來,嫁到中國後,家裡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都會大大改變。
可是實際上卻截然相反,迎娶越南姑娘的中國男性們大多數都是困難戶,甚至還有人身體殘疾。
在台灣北部,一些色情場所中,越南姑娘甚至是一些酒吧的招牌。這些姑娘們都是「越南新娘」,原以為嫁到台灣後會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
可誰知她們的丈夫一個個生活困難,她們只能選擇「下海」。在酒吧裡面,客人花錢買下越南姑娘,而她們則陪著客人們玩各種「游戲」。
在台北的三芝等地,專門販售越南姑娘的色情酒吧就有十多家,可想而知有多少越南新娘受生活所迫而選擇這種行業的。
與台灣相同的是,越南新娘在大陸,也要面臨婚後生活的考驗。
2013年4月3日四川省廣元市中級法院判處一名越南新娘有期徒刑十年,此人名為何氏裝,由於婚姻不幸、她失手殺死了自己的婆婆。
和許多越南新娘一樣,何氏庄在嫁人之前,對自己的丈夫和婚姻懷揣著美麗的幻想。
她和妹妹小何出生在越南的一個小村莊里,家裡十分貧困。在村莊內,有許多姑娘選擇遠嫁到中國來。而這些姑娘結婚後,家裡面收到了許多錢,生活一下子變好了。
何氏庄也時常回想,自己若是嫁到中國,是不是也能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2012年初,何氏庄和廣元市的龔建勇解釋並結為夫妻。
一開始龔建勇對何氏庄並不上心,僅僅只有一米四的何氏庄並不符合龔建勇對未來妻子的期許。但是何氏庄溫柔、體貼,而且龔建勇家裡十分貧窮,自己一直娶不上媳婦。
最終,對結婚生子的渴望,讓龔建勇選擇了越南姑娘何氏庄。
而為了娶她為妻,龔建勇幾乎傾家盪產。他家裡僅有幾間土房子,家裡三個姐姐結婚遠嫁,只剩下六十多歲的老母親一個人耕種三畝地,一年勉強收入幾千元。
龔建勇在外務工,也掙不了很多。
為了娶何氏庄,龔建勇答應陪妻子回到越南老家見見家人。
可是,到了越南,龔建勇才發現何氏庄的家庭也十分貧困。不僅如此,何氏庄的父母還要求龔建勇必須支付巨額彩禮。
龔建勇傾盡全部,拿出來了四萬元錢,這才取得岳父母的同意。
兩個人在越南辦了婚禮,還花費大價錢宴請賓客。回國後,龔建勇又帶著何氏庄去四川省民政廳領了證。
相比起一部分越南新娘來說,何氏庄這段婚姻的開局還算是不錯。丈夫對其有求必應,而且還給了她結婚證明。
何氏庄也答應龔建勇,自己要和他回村住,和老母親住在一起。
剛剛回到村莊的時候,何氏庄這個外國媳婦引起了村裡很大的討論。左鄰右舍都到龔建勇家裡來,希望看看何氏庄長什麼樣子,也跟這個外國人交流一下。
然而語言的不同給交流帶來了極大的阻礙,何氏庄和村裡人根本無法溝通,她只能點頭搖頭,或者說一下簡單的話。
丈夫龔建勇會很快就離村去城裡打工,僅留下妻子何氏庄和母親在村裡居住。
偏僻的山村裡,大家的日常生活十分乏善可陳,除了看電視就是聚在一起聊天。而何氏庄偏偏因為語言的關系,無法融入進去。
久而久之,村裡人對何氏庄的印象越來越差。龔建勇的母親也對這個媳婦很不滿,總是跟村裡人說,家裡活都是自己在做,花大價錢娶來的越南媳婦什麼也不幹。
貧窮的生活、痛苦的婚姻、陌生的處境,這一切都讓何氏庄難以忍受,她無數次生出想要離家出走的想法,可是卻苦於人生地不熟而放棄。
因為是外國媳婦,村裡也有人提醒龔建勇的母親,可別是個騙子,萬一好不容易花錢娶來了,跑掉了可徹底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龔建勇的母親覺得村裡人說得十分有道理,她為了防止何氏庄逃走,便把何氏庄所有的證件都藏了起來。
這種解決方式,讓何氏庄感覺十分難堪,明明是一家人,卻像是防賊一樣得放著自己。
半年後,何氏庄的妹妹小何來看望姐姐。小何也是越南媳婦,但和姐姐不同的是,她嫁到的人家條件相對不錯。丈夫一家人也十分願意和她溝通,丈夫更是對她寵愛有加。
那一天,姐妹兩個在一起談了許久。受到妹妹生活的刺激,何氏庄更加覺得命運不公,她向妹妹抱怨了許久。
殊不知,此時龔建勇的母親正在一旁偷聽。事後還跟兒子告狀,說何氏庄對一家人很不滿。
龔建勇跟母親解釋,小何嫁過去的地方比自己家有錢,何氏庄可能是對比之後感覺不舒服。
這一天晚上,何氏庄更是只做了一人份的晚餐,沒有給婆婆帶份,悶聲不吭吃了飯就睡了。
面對何氏庄的情緒,龔建勇根本不在乎,他覺得自己每天工作就已經要累死了,哪裡還顧得上那麼多。不讓何氏庄幹活,已經是對她很好了。
龔建勇的母親更是天天抱怨,兒子花錢好不容易娶來的媳婦什麼也幹不了,還天天甩臉色。
婆媳矛盾日益計劃,何氏庄和婆婆在家裡幾乎天天都要吵架。
2013年3月15日,龔建勇的母親因為干農活的事情辱罵何氏庄,這也成為點燃何氏庄內心不滿的導火索。她決定,自己一定要從這個家裡逃走。
當天晚上何氏庄偷偷潛進婆婆的卧室尋找證件,並事先准備好領帶、繩索等工具,為了防止婆婆中途醒來阻止自己,她一進去就把人手腳都給綁住。
這個過程驚動了熟睡中的婆婆,對方劇烈掙扎,何氏庄與其抓扯並將嘴巴堵住,防止婆婆呼救。
在雙方對峙的過程中,六十多歲的老人一頭撞到地面上,瞬間昏迷不醒。
何氏庄見狀,忙加快自己的動作,拿起證件和婆婆兜里的150元現金、存摺等物品,連夜就走。
兩日後,龔建勇打工回家,自己年邁的老母親早已死忙多時,何氏庄更是不見蹤影。龔建勇立馬報警,案發一周後,警方在成都抓到在逃的何氏庄。
從滿懷期許的越南新娘,變成麻木不仁的殺人犯,改變何氏庄軌跡的正是丈夫的不理解、婆婆的辱罵,一樁不幸的婚姻讓這個女孩子墮入了深淵。
與何氏庄有著共同遭遇的女性不在少數。大多數想要娶越南新娘的人,在國內基本都有著各種影響娶妻的難題,家庭貧困、身體殘疾、甚至是性格有問題等等。
越南新娘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嫁過來,在異國他鄉里過著陌生而又痛苦的日子。甚至有的家庭認為花了大價錢把媳婦買來了,就要「物超所值」。她們讓媳婦自己掙錢把彩禮錢還了,甚至讓越南新娘一個人養活全家。
即便遇上了體貼的婆婆、善良的丈夫,越南新娘在中國的日子也存在諸多阻礙。
這些越南新娘普遍沒有中國戶口,因此她們的子女上學也成為了一樁難題。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越南新娘想要取得正式的戶籍需要辦理十分復雜的手續。而大多數人很難達成條件,越南新娘沒有戶口,她們的子女也就沒有辦法入戶籍。
越南新娘香玲和丈夫就遇到了這個困難,她們一家屢次跑到派出所、計生辦等地辦理孩子的戶口問題,甚至還花錢疏通關系,最後仍然以牽涉到外交問題為理由被拒絕。
戶口一日辦不成,孩子就一日沒有辦法上學。
拖得久了,不少家庭甚至選擇放棄,直接把孩子送出去打工。
除了正規途徑買來的越南新娘外,還有不少人是被拐賣來的。
在粵北山區的樓下村裡,當地人都知道有這么一個「越南媳婦」,她叫李碧蓉,46歲。
李碧蓉家裡很窮,她們一家甚至只能借住在移居去深圳的鄰居家裡。與當地人一樣,李碧蓉說著一口流利的客家話,頭發花白,每日操持家裡的生活。
這個越南媳婦實際上卻並不是自願來到這里的,她在越南家庭富足,每日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高中畢業後的李碧蓉結婚生子,然而所託非人,丈夫因為好玩染上了毒癮,兩個人選擇了離婚。
本來是為了來中國散心旅遊,李碧蓉卻被黑心導游蒙騙,在偏僻的小鎮里被拿走了身上所有的財物和證件。
在茫然無助之時,一個男人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此人聲稱要帶李碧蓉回家。李碧蓉立馬點頭跟對方走,接過卻被男人帶到了一棟破敗的小土屋前。
男人說,自己花了6000元從導游手上買下了她,從此李碧蓉就是自己的媳婦了。
無力反抗的李碧蓉只能認命,她連著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還要干沉重的農活。公婆對她態度也很冷漠,時常辱罵毆打,甚至從來不叫她的名字,叫她「這個東西」。
2007年,李碧蓉終於借著打工的機會跑到東莞,給父母寫了求助信。
然而這個時候,因為離開越南超過10年,而且沒有辦理任何的手續,根據越南法律,李碧蓉早已經失去了自己國籍。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許多「越南新娘」,何氏庄、香玲、李碧蓉等人的生活也是一個個越南新娘生活的縮影。
一代又一代的越南女性,在這樣的婚姻生活中麻木地活著,直到變成了一個符號——「越南新娘」。
這樣的婚姻是對自由的禁錮,更是對女性幸福的約束。
③ 第一次結婚,想問一下接親送親大概需要多少人
接親送親人數其實就是新郎官到新娘家中接新娘的隊伍的人數以及新娘子和新郎官到新家的隊伍。要知道,我國婚俗對於接親送親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如果說犯了忌諱就是不吉利的,那麼到底新郎官接親的人數和送新娘的送親的人數是多少呢?由誰去接親和送親好呢?
看完以上的接親送親人數的知識大家是不是覺得還是比較容易了解的呢?現在的年輕人雖然說將婚禮全權的交給婚慶公司來完成,但是婚禮當天肯定是很忙碌的,因而婚慶公司也是有可能做的不到位的,新人以及家裡人就要想到,了解全部的婚禮的流程,接親的流程,只有如此才能夠讓接親非常的熱鬧順利,婚禮非常的順暢喜樂。
④ 30分!中國的涉外婚姻每年多少人
---簡單回答:
國家民政部5月發布的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指出,去年共辦理結婚登記945萬對,比上年增加121.9萬對,其中,涉外登記結婚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尤其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越來越多的「洋女婿」、「洋媳婦」開始融入中國家庭。上海民政局的最新統計數據,上海的涉外婚姻數量正在穩定增長。 2006年,上海市共辦理涉外婚姻登記2960例,比上一年增長22.97%。然而,2006年的涉外婚姻離婚數也增加到了355例。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涉外婚姻共涉及5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日、中加(加拿大)結合的離婚率最高。
-----參考
中國涉外婚姻的最新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涉外婚姻日漸增多,「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經濟需求在早期大多數涉外婚姻中得到充分印證。近幾年涉外婚姻的經濟色彩正在褪去,感情成了重要結合因素。
據悉,中國的涉外婚姻正在發生變化,人們的觀念和行為也日漸正常。據報道,二十年前上海的涉外婚姻絕大部分是「滬女外男」,而近幾年平均每年有三百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在廣州,涉外婚姻中新郎是中國人的比例已接近百分之三十。一九九九年到二○○一年,新郎是中國人的涉外婚姻,佔全國涉外婚姻總數的比例從百分之八點五上升到百分之十一點三。
另一個變化是「老夫少妻」越來越少。據上海民政局統計,二○○二年上半年,上海涉外婚姻夫妻雙方年齡差平均為五歲。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婚後與配偶雙雙留在中國。
前些年的涉外婚姻,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主要是中國的女性嫁給外國以及台港澳的男性,也就是說中國的多是新娘,對方的多是新郎,而且,中國的多是年輕的新娘,對方多是年長新郎,甚至是年邁的新郎。
以上海為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新娘和海外新郎的年齡差為十歲半,其中百分之十三的夫妻幾乎是兩代人,相差二十來歲。一九九六年結婚的一對夫婦,美國新郎八十一歲,上海新娘僅二十七歲。
這樣涉外婚姻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有沒有感情。婚姻中男方似乎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外籍身份和經濟條件。中國的老話「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在過去的涉外婚姻中得到充分的印證。
有人指出,近幾年中國發展,同發達國家貧富差距的縮小。中國人的婚姻觀發生了變化,經濟條件、外籍身份不那麼誘人了,有感情又有生活保障的婚姻包括涉外婚姻,在中國越來越多。
國家民政部5月發布的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指出,去年共辦理結婚登記945萬對,比上年增加121.9萬對,其中,涉外登記結婚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尤其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越來越多的「洋女婿」、「洋媳婦」開始融入中國家庭—— 涉外婚姻面面觀
五湖四海靠得更近
35歲的李莉是北京某翻譯公司的德語翻譯,8年前在德國留學期間結識了比自己年長3歲的德國小伙貝德恩,緣分把兩顆心連在了一起。結婚之後他們定居在北京,貝德恩在一家電子有限公司任職。
「北京是個好地方,我要把事業放在中國,努力適應中國的風俗。」說話時,貝德恩的眉宇之間洋溢著幸福之感。李莉說:「與什麼地方的人結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能否互敬互愛,能否給彼此帶來幸福。婚姻是一門藝術,美好的婚姻生活需要用心經營,用愛澆灌。」
中國社會科學院家庭與性別研究室主任李銀河認為,隨著國門打開,追求浪漫的跨國婚姻越來越普遍,這種現象折射出了社會的進步,反映了中國人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提高,涉外婚姻就像是「潤滑劑」,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家庭結成姻親。雙方本著對彼此文化、宗教、語言各個方面的理解,融洽地生活在一起,這對於國與國之間的互通往來以及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感情化音符在跳躍
起初,涉外婚姻多為中國女性嫁給外國男性,其中一些中國女子以婚姻為跳板達到了出國、享受高物質生活待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現在,涉外婚姻中自由戀愛的多了,更多的感情元素注入了婚姻,雙方在經濟實力、年齡、文化素質上的差距明顯縮小,不再是幾十年前清一色的「外男中女」型。「外女中男」型亦逐漸呈上升趨勢,「老配少」現象悄然下降,有感情又有生活保障的婚姻越來越多,這也凸顯出新時代的中西合璧婚姻正向著愛的方向回歸。
以上海為例,2006年,全市涉外結婚登記涉及逾50個國家,其中以涉日人數為最多,其次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據上海市統計局去年9月發布的統計年鑒,涉外婚姻中中國男性的人數已經由1985年的91人上升至2005年372人。2002年上半年,上海涉外婚姻夫妻雙方年齡差平均為5歲,越來越多的人婚後與配偶雙雙留在中國。
婚前還需多思量
2005年12月29日,中國一代健美皇後趙巧玲在新加坡香消玉殞。由於年長她20歲的新籍丈夫不喜歡健美裝束的暴露,婚後她很少參加健美活動,直至離開了心愛的體育事業。再加上沒有高學歷,結婚多年一直拿不到永久居留權,和丈夫經常分隔兩地,婚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使她患上了憂鬱症,最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據廣東省民政廳統計,2005年,該省涉外婚姻中離婚人數達到2330人,比2004年增加了1174人,翻了一倍多。北京律協婚姻家庭研究會律師郭自牧說:「涉外婚姻的破裂,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主要是價值標准、生活習慣及理念沒能最終融合;或者在工作的地點及創業的取向上不能統一。」同時,他還提醒那些想擁有一段浪漫跨國婚姻的人,除了要求對方提供婚姻狀況證明外,最好聘請涉外律師調查一下對方的工作、治安等相關背景信息,婚前多思量,以避免婚後的不幸。
李銀河認為,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雙方要有包容心。對於涉外婚姻來說,彼此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喜愛接受對方的異域文化和價值觀。異國婚姻的和諧與否就好比胃口的適應性,北京人喜歡喝豆汁,以西餐為主的老外就得花些時間來習慣和適應。(武雪梅 何鑫)
目前,我國的涉外婚姻數量不斷增多,但與此同時,此類婚姻的離婚率也在不斷上升。
據上海民政局的最新統計數據,上海的涉外婚姻數量正在穩定增長。
2006年,上海市共辦理涉外婚姻登記2960例,比上一年增長22.97%。
然而,2006年的涉外婚姻離婚數也增加到了355例。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涉外婚姻共涉及5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日、中加(加拿大)結合的離婚率最高。
雖然我國歷來不提倡離婚,但從上世紀80年代起,離婚數量迅速增長。隨著涉外婚姻離婚數量的增加,如今為離婚後生活提供幫助和咨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維情離婚俱樂部所做的一項在線調查發現,俱樂部中的很多會員都經歷過不幸福的涉外婚姻。
俱樂部會長舒心說:「孤獨、文化差異、及適應新的生活方式被認為是婚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維情離婚俱樂部主要為離婚人士提供離婚手續及如何再婚等一系列的咨詢服務。此外,俱樂部還舉辦如何築就幸福涉外婚姻的相關講座。
據介紹,這家位於上海的俱樂部共有約100萬名在線會員,其中的大部分都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近10%的會員是大陸以外人士,包括華僑、美籍華人及港、澳、台人士。
⑤ 越南嫁到中國有多少人
超十萬人。
過去10年據相關部門統計,至少有超過10萬越南新娘嫁到了我國。這不離奇,越南新娘她不只是嫁到我國,早些年間她也嫁到韓國,因為對於韓國的底層光棍來講,他們的人均收入是遠高於越南的,所以很多越南新娘是歡天喜地嫁入到韓國的。
而且長久以來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越南這個國家是嚴重的女多男少,因為我們知道,越南從獨立以來進行了幾十年的戰爭,戰爭把男性基本都打光打死了。所以我們一直認為越南女性遠遠多於男性,本國消化不了,那麼大量的越南女性只好嫁到國外去了。而且由於越南長時間的男多女少,結果把越南男性養的特別懶惰,很多體力農活那都是越南女性乾的,所以咱們印象中,越南女性吃苦耐勞,是媳婦的非常合適的人選。
⑥ 中國女生有多少人嫁給外國
據上海涉外婚姻「白皮書」顯示,1996~2002年的7年間,在上海登記的涉外婚姻超過萬對,平均每年3000對
1982年,中國跨國婚姻登記數量為14193對。1997年這一數字為50773對。進入21世紀,每年大約有40萬老外與中國人締結婚姻。
2004年的25000餘起跨國婚姻中,迎娶中國新娘的佔72%,其中又以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姑娘居多。
⑦ 一年有多少日本新娘嫁到中國
2015年有748位日本女性嫁給了中國男人。而嫁給美國男人的日本女性也只有1127人。這一統計也說明,過去20年,中國女孩被日本農村大叔挑三揀四的事情已經很少發生。相反地,中國大叔對日本女性挑三揀四的時代已經到來。
⑧ 接親隊伍都有哪些人
、接親一般是哪些人
1、伴郎:伴郎團是接親的時候必備的,這個毋庸置疑。
2、直系長輩:一般是爺爺、大伯、舅舅、叔叔等這些比較親的人,要注意的是姑父和姨夫一般是不選擇的,因為「姑」諧音「孤」,「姨」諧音「疑」。
3、平輩:平輩一般是表哥、堂哥、表弟、堂弟。
4、朋友:關系非常親密的朋友也可以去接親。
5、要注意的是接親的人數一般為雙數,因為在中國的傳統結婚習俗中,單數代表的是不吉利。
二、接親一般多少人最合理
很多地方都是「去單回雙」的習俗,就是男方去接親的人一般是單數,為什麼呢?因為等接到新娘之後就是雙數了,這里的隱含寓意是「添丁添口、成雙成對、」。還有,人數是不能算上攝像、指揮等婚慶公司的工作人員的。
人數的話,接親一般會去15人左右,太少沒氣勢,太多容易造成新娘家混亂和擁擠,攝影師也不好工作,而且加上很多地方有喝甜湯的習俗,人多了會給新娘家造成壓力,所以15個人不多不少。
三、結婚接親的流程
1、接親環節--- 出門
婚禮當天新郎需要對婚車進行裝飾。新郎需要了解清楚婚車扎花一般要多久,以免誤了良辰吉時。新郎可以從新房出門,也可以從扎花車處出門,不清楚的新郎可以詢問下家中長輩,但一定要預估好時間。
2、接親環節--- 堵門
到達新娘家後,最大的難關就是伴娘們設置的堵門游戲,這是對新郎以及伴郎最大的考驗。過關的原則便是,紅包+誇獎。一邊將伴娘以及新娘的親朋好友誇上天,一邊用紅包賄賂,雙管齊下,輕松過關。
3、 接親環節--- 求婚
突破難關之後,見到新娘,需要手拿捧花,單膝下跪,向新娘深情的求婚。
4、 接親環節--- 討喜
求婚成功之後,新娘的朋友還需要為難一番新郎,向其提出要求,新郎需要用紅包討好,這就是討喜。
5、接親環節--- 敬茶
把新娘從屋內接出之後,需要帶著新娘一同向女方的父母敬茶,並改口。
6、接親環節--- 拜別
敬茶後,新娘需要拜別自己的父母。
7、接親環節--- 接新娘上車
有些地區新娘在未踏入新房前,是不能下地的,因此需要由新郎或是新娘的兄弟將新娘抱上車;有些地區則是需要撐一把紅色雨傘。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按照自己地區的習慣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