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臨泉縣人口多少人口
『壹』 安徽省的區劃調整,50個縣之一,臨泉縣為何擁有230萬人口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臨泉縣的位置。臨泉縣位於淮北平原的西北部,這一帶地形平坦、耕地充足,而且周圍好幾條河流,便於農耕和灌溉。例如谷河、潤河、延河、流鞍河等等,再加上氣候適中,從古代 歷史 上,臨泉縣就屬於人口大縣。我們需要聊聊安徽省的 歷史 ,安徽 歷史 悠久,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出現了一系列的 歷史 名人,例如曹操、朱元璋等等。
不過,安徽省出現的時間比較晚。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時間里,通過不斷的南征北戰,先後消滅了北方的西夏國、大金國和南方的南宋、大理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空前遼闊的王朝。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元朝也開始發愁了。由於缺乏管理經驗,面對地圖上的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元朝有點懵,因為根本管不過來。
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於元朝並不合適。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又屬於監察區。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元朝結合了宋朝23路的經驗,在金國行尚書台制度的基礎上,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甘肅行省、江浙行省等等。當時,安徽省的北部地區,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因為,這一地區各方面的情況都差不多,屬於黃淮流域。
在古代 歷史 上,由於農耕文明占據了主流。耕地肥沃、充足,氣候適中,降雨量充足,再加上河道完善,這樣的地區非常適合生活,基本上都會省會大量的人口。例如我國古代 歷史 上的人口大縣,現在的人口也不算少。元朝雖然建立了行省,但各方面的問題很多。元朝行省的區劃太大,管理存在難度。管理機構過於粗獷,同時過於重疊。
1368年,安徽鳳陽出身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在元朝行省的基礎上,結合各方面的情況,進一步調整了各省的格局。在燕王朱棣遷都以後,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從而形成了兩京一十三省的區劃模式。當時,北直隸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南直隸相當於現在的安徽省、江蘇省等地。
17世紀,清朝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在明朝行省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最終,形成了內陸18個省的區劃。其中,由於南直隸的地位下降,被更名為江南省。江南省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按照那個時候的條件,管理難度太大。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把江南省拆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截止這個時候,安徽省設立。
不得不說,明清兩朝確立了我國大部分省份的大體輪廓,很多省份的區劃都是這一時期設立的,例如河南省、湖北省、甘肅省等等。臨泉縣屬於一個年輕的縣,截至1912年清朝滅亡,還沒有出現臨泉縣的名字。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階段,各路軍閥相互進攻。與此同時,安徽省的部分地區遭遇了水患,一些河流開始決口和泛濫。
直到1934年,為了治理安徽省西部各地的水患,安徽省在阜陽縣部分鄉鎮的基礎上,設立一個新縣。在設計縣名的時候,由於縣府駐地正好在泉河旁邊,因此,得名臨泉縣。此後,臨泉縣的縣城開始逐步擴大和發展。從區劃面積來說,臨泉縣的下轄區域並不算小。因此,在1947年,臨泉縣曾經被拆分為臨泉縣、泉南縣、泉陽縣等3個縣和臨泉市。
直到1949年春天,臨泉縣的區劃才重新合並。建國之後,臨泉縣先後隸屬於阜陽專區、阜陽地區、阜陽地級市。在7普之後,臨泉縣的總人口達到了229萬多人,接近230萬,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縣之一。從人口總數來說,幾乎相當於一個中小規模的地級市。
臨泉縣下轄了5個街道、21個鎮和2個鄉,從鄉鎮數量來說,也是比較多的。因為,一些縣只下轄了10多個鄉鎮。阜陽市總計820多萬人口,臨泉縣佔了將近30%。安徽省總計下轄了50多個縣和縣級市,臨泉縣所佔的比例也很大。這與臨泉縣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水源灌溉、耕地面積等各方面的情況有關。例如河南省的周口市,與臨泉縣屬於鄰居。
當年,周口市擁有1160多萬人口,比河南省會鄭州市,還多了300多萬。當然,隨著經濟持續發展,我國各省的人口流動很大。尤其是河南省、安徽省這樣的人口大省,按照統計,臨泉縣擁有將近230萬人口。但只有160多萬人生活在臨泉縣,有超過50萬人在全國各地工作、生活,基本上是各個鄉鎮的青壯年和新一代的大學生。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貳』 臨泉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65.8442萬人。
全市常住人口為8200264人,與2010年阜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599913人相比,增加600351人,增長7.90%,年均增長率為0.76%。
8個縣市區中,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地區有4個,在50萬人至100萬人之間的地區有4個。其中,常住人口居前四位的地區合計人口佔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66.11%。
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歲人口為2003910人,佔24.44%;15-59歲人口為4812494人,佔58.69%;60歲及以上人口為1383860人,佔16.8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30854人,佔13.79%。
與2010年阜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36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34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6個百分點。
『叄』 阜陽人口總數2022
阜陽人口總數2022年為8200264人。
與2010年阜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599913人相比,增加600351人,增長7.90%,年均增長率為0.76%。
全市共有家庭戶2778700戶,集體戶57316戶,家庭戶人口為7925705人,集體戶人口為27455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5人,比2010年阜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9人減少0.14人。
地區人口:
8個縣市區中,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地區有4個,在50萬人至100萬人之間的地區有4個。其中,常住人口居前四位的地區合計人口佔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66.11%。
與2010年阜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8個縣市區中,常住人口增加較多的4個地區依次為:潁州區、臨泉縣、界首市、潁泉區,分別增加300649人、115224人、88914人、40317人。
『肆』 臨泉縣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臨泉縣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65.8442萬人。臨泉縣,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門戶,位於黃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4°50′~115°31′,北緯32°35′~33°09′之間。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縣境東西最寬62公里,南北最長68公里,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
臨泉縣概況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面積1839平方公里,2020年戶籍人口231.3萬(常住人口165.84萬),轄23個鄉鎮、5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南北共建產業園,406個村(社區)。
臨泉歷史悠久。古稱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距今3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姜子牙、百步穿楊養由基的故里。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方指揮部設在臨泉,紀念館已建成開放。臨泉文化燦爛。有姜尚故里、雜技之鄉、紅色足跡、中原牧場「四張名片」。
『伍』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是165.8442萬人。臨泉縣,又名沈子、固始、鮦陽,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截至2020年,全縣總面積約為1839平方公里,下轄5個街道、21個鎮、2個鄉。臨泉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省的西北門戶,與皖豫兩省的9個縣市區接壤,縣境東西最寬62公里,南北最長68公里。
臨泉人口劃分
臨泉縣下轄了5個街道、21個鎮和2個鄉,從鄉鎮數量來說,也是比較多的。因為,一些縣只下轄了10多個鄉鎮。阜陽市總計820多萬人口,臨泉縣佔了將近30%。安徽省總計下轄了50多個縣和縣級市,臨泉縣所佔的比例也很大。這與臨泉縣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水源灌溉、耕地面積等各方面的情況有關。例如河南省的周口市,與臨泉縣屬於鄰居。
『陸』 臨泉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泉縣常住人口為1658442人。
阜陽市主要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壯族、苗族、侗族、彝族、白族、傣族、朝鮮族、蒙古族、哈尼族、維吾爾族、達斡爾族等。
阜陽,安徽省地級市,簡稱阜,古稱汝陰、順昌、潁州,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截至2020年,下轄3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10118.1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阜陽市常住人口8200264人。
阜陽位居大京九經濟協作帶,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中原經濟區東部門戶城市。阜陽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羅、管仲、鮑叔牙、呂蒙、劉福通的故里,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
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阜陽生態園和迪溝生態旅遊風景區均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阜陽剪紙、潁上花鼓燈、界首彩陶等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阜南縣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龍虎尊被列為中國十大國寶青銅器之一。
2020年,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市生產總值280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2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039.9億元,增長3.6%;第三產業增加值1373.3億元,增長4.1%。
『柒』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65.8442萬人。
臨泉縣,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門戶,位於黃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4°50 ′~115°31′,北緯32°35′ ~33°09′之間。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縣境東西最寬62公里,南北最長68公里,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
2020年,臨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0.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95.4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208.3億元,增長4.9%。
礦產資源
臨泉縣境內已探明有多種地方礦藏,包括金屬礦產資源和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是鐵礦,已發現具成礦條件的鐵礦床2處,埋藏深度1511-1556米,分別在油店橋和陶老,二者均處在調查評價階段。非金屬礦產主要是用粘土礦,礦產資源儲量已探明粘土資源儲量2191.86萬噸。
『捌』 臨泉縣人2021總人口是多少
臨泉縣人2021總人口是165.8442萬人。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面積1839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5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南北共建產業園,406個村(社區)。臨泉歷史悠久。古稱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距今3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姜子牙,百步穿楊養由基的故鄉。
臨泉歷史名人
臨泉名人薈萃,人文厚重。在這塊土地上,在輔佐周文王滅紂興國的兵家鼻祖姜子牙,有百步穿楊的養由基,有月旦評論鄉黨,史稱二龍的許靖和許劭,有才華橫溢的廉潔吏部郎畢卓,有識大體。史譽光祿賢卿的張泌等等。近現代,有嫉惡如仇的張蘊華,愛民如子的郭和五,畫師人師的呂霞光,書藝超群的李文漢等等。臨泉沃野百里,人才輩出,文苑武功,代不絕書。
『玖』 臨泉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臨泉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65.8442萬人。
臨泉縣主體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滿族、苗族、壯族、彝族、傣族、蒙古族、達斡爾族。
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19.4萬人,女性人口111.2萬人;城鎮戶口39.4萬人,鄉村戶口191.3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17.1%,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據市統計局抽樣調查反饋,2019年末,臨泉縣常住人口165.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萬人。
位置境域
臨泉縣位於黃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4°50′~115°31′,北緯32°35′~33°09′之間。東、東北、東南分別與潁州區、潁泉區、阜南縣相鄰,西、西北、西南分別與河南省的平輿縣、項城市、新蔡縣接壤,南與河南省的淮濱縣隔洪河相望,北靠界首市和河南省的沈丘縣。縣境東西最寬62公里,南北最長68公里,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
『拾』 臨泉縣總面積有多大
總面積為1839平方公里。臨泉縣,位於安徽省的西北部,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臨泉縣古時又稱沈地,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被封於此,建沈(子)國,臨泉縣還是姜子牙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