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1988年中國出生多少人口

1988年中國出生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25 08:23:08

1. 中國出生人口歷年統計數據是多少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人。 歷年數據如下圖。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2017年為1723萬人,2018年為1523萬人同,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連續四年下跌,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2021出生人口1062萬人,進一步延續下降趨勢。

出生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全省人口出生率一般在35‰以上。1953—1966年全省共出生2416.1萬人,年平均出生人口172.6萬人,年平均出生率為32.3‰,低於全國年平均水平。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1963年,為44.18‰;最低的年份是1960年,為19.5‰(詳見附表)。全省城鄉出生率有較大差異。總的講,城市出生率低於農村。

新生人口的特點:

從經濟狀況看,工業比較發達和城市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北美和日本,出生率比較低。與其相對應的工業比較後進、農業經濟落後並佔主導地位,以及城市化程度不高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生率很高,居於世界之首。

可以這樣說,出生率的高低成為與經濟發達程度相聯系的一個指標。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過高,新生人口過多,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出生人口

2. 中國出生人口歷年統計數據是什麼

中國出生人口歷年統計數據如下表:

2019年人口出生數是1465萬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

2019年、2020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統計:

2020年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的主要經濟數據,其中,也包括中國的人口狀況。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創自1962年來的新低。10.48‰的出生率相比2018年的10.94‰和2017年的12.43‰,降幅有所減少。受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影響,2019年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達57%。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5月11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第一,出口人口規模大,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別超過1800萬人、1700萬人。2018年以來出生人口數量有所回落。初步匯總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這個規模依然不小。

第二,二孩的佔比高,2014年-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明顯上升,由2013年的30%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後雖有所下降但還是高於40%。

第三,生育率降低,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於較低生育水平。

3. 中國人口歷年數據統計

公元前230年,秦滅六國時,中國人口有3000萬。

公元前210年,中國人口只剩下1000萬人。

經過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巨鹿之戰、楚漢爭霸後到了漢高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中國人口達到了1500萬人。

公元前129年也就是西漢時漢武帝元光六年,在經歷了漢匈戰爭後,全國人口增加到3600萬人。

西漢漢平帝元始二年,全國人口大幅上升到5767萬人。但到了漢光武帝元年,東漢建立。由於歷經戰爭人口下降一半隻有2800萬人。

公元184年,休養生息後人口又恢復到5500萬人。隨後就是東漢後期時代,到漢獻帝建安22年,人口下降到1500萬人。魏蜀吳三國時代,經歷夷陵之戰後人口達到3000萬人,但兩晉時期,公元282年,人口下降到2262萬人。經過五胡亂華和八王之亂後,在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539年,全國人口只剩下1100萬人,這比東漢末年還要殘酷。

直到公元577年,也就是北朝北齊幼主承光元年,人口恢復到2000萬人。

公元598年,隋朝建立後,全國人口大幅增長,最高達到4450萬人。隋煬帝大業五年,人口膨脹到4601萬人的頂峰。

之後的隋末農民起義和遠征高麗等戰爭,一直到公元639年唐朝貞觀13年,人口只剩下1235萬。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14年,唐朝國力達到頂峰,人口也大幅增長到5291萬人。但安史之亂以及黃巢農民起義後,公元907年人口下降到2000萬人。

到了公元960年,也就是五代十國,人口達到3000萬人。不久北宋建立,在經歷宋遼戰爭後也就是宋仁宗嘉佑八年,人口下降到2642萬人。

公元1102年,宋徽宗時期國力上升,人口也大幅上漲到4532萬人。但宋金戰爭後,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進入南宋時期,公元1161年人口只剩下2420人。

公元1207年,宋金西夏都計算的情況下總人口突破1億大關,三國人口加一起達到1.3億。

但蒙金、宋蒙戰爭後,又有一半人口被消滅,到了元朝時期,公元1290年,中國人口還剩下5883萬人。

公元1351年,元朝人口達到頂峰,人口達到8758萬人。

朱元璋在擊敗元朝後,公元1393年,全國人口只剩下6054萬。此後明朝迎來盛世,雖然經歷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到了崇禎十七年,明朝人口達到了創紀錄的1.5億人。

清兵入關後,歷經殘酷戰爭,公元1646年,也就是順治三年,全國人口還剩下8848萬人,也就是幾乎一半人口沒了。

公元1790年,乾隆55年,全國人口飆升到3億人。隨後一直上升,到了公元1850,大清人口高達4.3億人。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義和團運動後人口又下降到3.4億人,約1億人口損失。

清朝滅亡後民國建立,1939年中國人口達到5.1億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口一路飆升,到2019年人口達到14億人。

中國民族組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還有55個民族,佔8.49%。但據2005年的抽樣,新生兒中,漢族僅有88%,預示著新生兒成長後漢族人口比例將僅為88%。

少數民族增長快於漢族,從1953年佔全國人口5.2%,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9.44%。

2005年全國抽樣普查中,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新生兒中,少數民族比例為14%,漢族人口佔86%,也就是未來少數民族佔中國人口的14%。漢族比例將會大降到86%。

4. 79年~85年每年的人口出生數是多少啊

據《中國人口信息網》提供的資料《2000年全國分年齡、性別的人口數》看最近20年每年出生人口數量:

1976年出生人口20491797人,其中:男10435196人,女10056601人;
1977年出生人口17931155人,其中:男9119685人,女8811470人;
1978年出生人口18831591人,其中:男9519345人,女9312246人;
1979年出生人口18924822人,其中:男9548059人,女9376763人;
1980年出生人口18393809人,其中:男9315481人,女9078328人;
1981年出生人口19122938人,其中:男9752137人,女9370801人;
1982年出生人口23100427人,其中:男1178695人,女11316732人;
1983年出生人口20065048人,其中:男10275677人,女9789371人;
1984年出生人口20313426人,其中:男10468201人,女9845225人;
1985年出生人口20429326人,其中:男10598460人,女9830866人;
1986年出生人口23190076人,其中:男12023710人,女11166366人;
1987年出生人口25282644人,其中:男13619530人,女12663114人;
1988年出生人口24576191人,其中:男12779621人,女11796570人;
1989年出生人口25137678人,其中:男13110848人,女12026830人;
1990年出生人口26210044人,其中:男13811030人,女12399014人;
1991年出生人口20082026人,其中:男10674963人,女9407063人;
1992年出生人口18752106人,其中:男10014222人,女8737884人;
1993年出生人口17914756人,其中:男9590414人,女8324342人;
1994年出生人口16470140人,其中:男8866012人,女7604128人;
1995年出生人口16933559人,其中:男9157597人,女7775962人;
1996年出生人口15224282人,其中:男8257145人,女6967137人;
1997年出生人口14454335人,其中:男7897234人,女6557101人;
1998年出生人口14010711人,其中:男7701684人,女6309027人;
1999年出生人口11495247人,其中:男6332425人,女5162822人;
2000年出生人口13793799人,其中:男7460206人,女6333593人。

5. 歷年出生人口數量統計是多少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新生兒共1003.5萬人。歷年出生人口數量統計如圖:

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2017年為1723萬人,2018年為1523萬人同,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連續四年下跌,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2021出生人口1062萬人,進一步延續下降趨勢。

全省人口出生率一般在35‰以上。1953—1966年全省共出生2416.1萬人,年平均出生人口172.6萬人,年平均出生率為32.3‰,低於全國年平均水平。

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1963年,為44.18‰;最低的年份是1960年,為19.5‰(詳見附表)。全省城鄉出生率有較大差異。總的講,城市出生率低於農村。

新生人口的特點:

從經濟狀況看,工業比較發達和城市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北美和日本,出生率比較低。與其相對應的工業比較後進、農業經濟落後並佔主導地位,以及城市化程度不高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生率很高,居於世界之首。

可以這樣說,出生率的高低成為與經濟發達程度相聯系的一個指標。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過高,新生人口過多,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6. 中國出生人口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12.6%,創自1949年以來新低。2022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據專家猜測2020年我國出生的人口或有可能跌至1000萬。
人口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沒有人口基數,一個國家的運行勢必受阻。我國近年新增人口數量逐漸走低,隨之而來的人口危機亦漸漸逼近了我們。
人口危機會導致我們面臨勞動力萎縮、老齡化加速、人口紅利消失、男女比例失調等一系列影響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問題。如果不想走日本的老路,解決人口問題於我們而言迫在眉睫。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我國目前處於第三輪嬰兒潮中後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輪嬰兒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後期出生的人尚處於35歲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齡。
如果人口增長錯過了這一波嬰兒潮,未來再想提升人口數量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持和標志,我國目前有14億人口,但30年後可能會減至11億,屆時印度會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我國也會面臨因為人口不足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
對於個人來講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會對產業帶來結構性影響,轉化成經濟壓力分攤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對個體實現個人價值、追求幸福來說也是極大的阻力。
對於生育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是計劃生育,從1949年以來我們經歷了鼓勵生育、限制節育以及人工流產、寬松階段、最後到現在的全面二孩開放政策。

既然一直以來都是有計劃地在進行,為什麼二孩開放政策的效應漸漸失靈了呢?為什麼當代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每一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都絕對不是單一的,它集結了各種復雜的現實問題。
第一個不容忽視的便是: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性在生育上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千百年來一直被無視,而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她們越來越不願意做這樣的犧牲和付出。
懷孕生子對女性來講意味著,要承受激素環境變化帶來的身體健康負擔,12月以上的哺乳期,3-5年的全身心陪伴。
最讓女性感到恐懼的是,社會的歧視。

一位職場女性一旦離開隨時都會被替代,一到三年的時間完全有可能讓一個人脫離社會,跟不上節奏。而資本主義是不會為此買單的,國家生育保險的保障對女性懷孕生子的保障力度並不夠。
這一切都讓大部分女性在成為母親這條路上猶豫不決。
第二,生育成本太高。
人類社會早期死亡率比較高,人類社會需要通過高生育率來對抗高死亡率,從而保證收益最大化。
但隨著文明的進步生育不再是一件盲目的事情,每個家庭對於生孩子更多的是出於情感需求,他們更在乎孩子出生以後的質量,而不是初始社會的數量。
因此在孩子的培育問題上就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成本。
近些年的教育成本上升幅度極大,從1997年-2019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公立幼兒園供給不足,很多家庭被迫選擇了價格昂貴的私立幼兒園。

這使得教育花費在一個家庭中的佔比過大,很多年輕夫妻不願意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培育下一代。

7. 中國出生人口歷年統計數據是怎麼樣的

中國出生人口歷年統計數據是根據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進行統計的。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人。

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2017年為1723萬人,2018年為1523萬人同,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連續四年下跌,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2021出生人口1062萬人,進一步延續下降趨勢。

相關信息介紹:

從數據來,1985年到1997年,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萬以上,其中最高峰的1987年甚至達到了2508萬,1988年到1990年年出生人口都超過了2300萬。1994年之後,年出生人口開始低於2100萬。

1998年之後年出生人口開始低於2000萬。其中,1999年僅為1826.5萬。進入新世紀後,出生人口進一步走低。其中,2001年跌破了1700萬,到2004年,只有1588萬。


8. 出生人口歷年數據是多少

全國出生人口:

1980年:1776萬人。

1981年:2064萬人。

1982年:2229.6萬人。

1983年:2052萬人。

1984年:2049.8萬人。

1985年:2195.6萬人。

1986年:2374萬人。

1987年:2508萬人。

1988年:2445萬人。

1989年:2396萬人。

1990年:2373.5萬人。

1991年:2250萬人。

1992年:2112.6萬人。

1993年:2119.6萬人。

1994年:2097.7萬人。

1995年:2051.8萬人。

1996年:2056.6萬人。

1997年:2028萬人。

1998年:1933.5萬人。

1999年:1826.5萬人。

2000年:1765萬人。

2001年:1696萬人。

2002年:1641萬人。

2003年:1594萬人。

2004年:1588萬人。

2005年:1612萬人。

2006年:1580.8萬人。

2007年:1590.5萬人。

2008年:1604萬人。

2009年:1587萬人。

2010年:1588萬人。

2011年:1604萬人。

2012年:1635萬人。

2013年:1640萬人。

2014年:1687萬人。

2015年:1655萬人。

2016年:1786萬人。

2017年:1723萬人。

2018年:1523萬人。

2019年:1465萬人。

2020年:1200萬人。

2021年:1062萬人。

9.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數量一覽表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據中國網

影響中國出生人口數量下行的三方面原因

南都:為什麼這幾年的出生人數持續大幅度下降?

翟振武: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育齡婦女的人數這幾年在大規模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假定生育率不變,出生人口也會大量減少。大約在1984-1990年之間,我國曾經存在一個生育的高峰,當時中國出生了一大批孩子,最多的一年生了2529萬人(1987年)。這一批出生人口的生育期大致上應該是在2010-2020年之間。可以看到,2010-2015年之間,每年的出生人口規模還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育齡婦女的規模比較大。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劃生育的嚴格實施,每年出生的孩子數量開始大幅減少。這意味著,在大約20-30年之後,我國處於生育旺盛期的婦女的數量也會快速下降,這正是我們目前所面對的一個變化--育齡婦女數量開始大幅下降,這是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的一個直接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現在年輕人婚齡、育齡的不斷推遲。之前,年輕人差不多23歲就結婚,在二十四五歲生育了第一個孩子。但目前人們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6歲多,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我們的社會仍然處在婚育年齡的不斷推遲的進程中,出生人口會較之前下降。

第三個原因是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生育意願降低。這種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長期的變化過程。而且,這幾年,很多影響生育行為的重要經濟社會因素還在進一步強化,這也推動了生育率走低。

舉例來說,我國人均收入已經從2000年的幾千美元達到了2020年的一萬美元,過去20年,人均收入幾乎增加了10倍。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也提升很快,大量年輕人進入大學讀書深造。城市化水平在2020年已經達到了大約64%。這些都是影響生育行為的社會發展因素。

另外,也不要忽視生育本身直接相關的因素--生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包括房價、生活成本、孩子的教育支出等。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生一個孩子完全不是以前「多加一把米」的概念。二十三四歲,剛剛大學畢業,如果讀研,畢業就更晚,要面對就業壓力,工作幾年才能打好經濟基礎,結婚可能也會比較晚。現在流行一個詞「躺平」,都躺平了還怎麼考慮生孩子。這些都是過去十幾年快速變化的影響生育的因素。


針對最近這兩年的特殊情況,我想還要加上一個特別的影響因素--新冠疫情大流行,一些人因為疫情的原因可能也推遲了生育計劃。

南都:育齡婦女的人口數量會呈現怎麼樣的變化?未來幾年,育齡婦女數量下降,是否出生人口的下降趨勢會更加明顯呢?

翟振武:我國育齡婦女的規模未來幾年還是會繼續下降,但是下降了幾年之後,會處於一個平台期,不會繼續大幅度下降,可能還會有所回升。出生人口簡單講取決於兩個變數,一是生育婦女的人數,二是生育率的變化。如果生育率保持不變,育齡婦女的規模回升,那麼出生人口數字也會回升。

但長期來看,我國的生育率今後恐怕會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歐美、東亞現代化的國家也都是這種情況。低生育率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仍然在現代化過程中,生育率保持在低水平上可能是大勢所趨。各種降低成本、支持生育的配套社會經濟政策是否有助於提升生育率,要看政策落地的效果,但要想大幅度提升生育率(比如將總和生育率回升到2.1的更替水平)恐怕是做不到的。

1月13日,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拓印福字。 新華社發

我國生育率水平仍有回升空間和潛力

南都:在之前的生育政策調整時,學界認為我國的生育率水平存在較大的回升空間和潛力,這種空間和潛力現在還有嗎?

翟振武: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婦女的平均生育意願大概在1.8-1.9左右的水平上。這意味著,很多人是想生2個孩子的,有人只想生1個孩子,還有人想生3個孩子,但是最後結果是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當年的總合生育率只有1.3。所以各類生育配套政策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空間。各類生育支持政策還應該以更大力度實施,包括出台新的政策,加強現有政策的落地。雖然有空間,但我們也要看到,生育率提升的幅度可能很有限。

南都:出生人口數量未來會不會持續下降?可能還會回升或者波動?

翟振武:出生人數和生育率不一樣,出生人數受每一年的各種情況影響很大。短期內我認為疫情過去後,出生人數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同樣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回升的幅度不會很大。未來,根據我國人口結構的特點,育齡婦女的總體規模如果有回升,出生人數也會有一定的回升。長期看,出生人數將處於下行的趨勢。

南都: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對2021年出生人口有何影響?

翟振武:三孩生育政策是在2021年5月第一次公布的。2021年出生的三孩都是在政策出台以前就已經懷上的,嚴格講和三孩生育政策的關系不是那麼大。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至少要看2022年,但是2022年如果疫情仍然是大流行,可能又會壓抑掉部分的生育需求。三孩生育政策其實更是一種政策取向,要看長期。人們生二孩都有很多顧慮,生三孩的情況本來就很少,估計能增加的出生人口僅有5%,之前我們也做了分析,因為三孩政策一年多出生的孩子可能也就四十萬左右。三孩放開會不會生育率就提高很多?恐怕不會。我覺得現在生育政策調整更需要關注的其實是生育配套的經濟社會政策,這是更重要的。

1月7日,山東省青州市古城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辨識臘八粥食材。新華社發

低生育率可能會帶來的沖擊

南都:在之前生育政策調整時,你更主張平穩地過度。現在生育率持續下降是不是一種突降,是否是另一種不平穩,這種狀況會有什麼沖擊?

翟振武:出生人數下降比較快,這意味著總體上老齡化的速度會提高,會加重老齡化的各種對社會、對家庭的挑戰。比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家庭養老的問題會更突出。另一方面,出生人數下降較快,意味著未來15年後,進入社會的勞動力規模也會縮減,這對經濟發展會產生影響。我們需要通過發展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更少的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技術水平的提升需要過程。可以說,出生人數下降加重了挑戰的嚴峻性,但我們可以採取各個方面的政策來努力應對。

南都:在人口學看來,目前的低生育率對中國社會是一個警訊嗎?或者說是一個怎麼樣的訊號?您認為普通公眾要怎麼理解低生育率這件事?

翟振武:我想可以從3個方面來理解低生育率。第一,低生育率是現代化發展的結果,這是各個國家都要面對的挑戰。第二,低生育率要引起我們的警覺,總和生育率1.3或者更低的水平,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認為,如果生育率能夠維持在1.5-1.6這樣的水平,會更有利於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生育率是偏低了。第三,現在各方面的生育支持政策還很不足,生育率的回升還是有一定的空間。政策如果實施得好,生育率還是有望一定程度回升。一些歐洲國家曾經生育率也跌倒了1.3-1.4,但很多已經回升到1.6左右,北歐國家也有回升到1.8左右的水平。低生育率,乃至於人口負增長,實際上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希望這種變化的速度慢一點,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各方面政策,來適應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的社會結構。

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很大差距

南都:根據之前的研究得到的結論,「到2020年,在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和生育支持政策等條件下,能夠釋放的二孩生育勢能逐漸弱化、已近末端」。未來的生育支持政策應該更多考慮生一孩的情況?

翟振武:從終身生育率數據看,第七次人口普查得到的結果,如果觀察我國40歲的婦女,沒有生育過的比例不到5%。這些婦女過去15年基本上是在育齡期,絕大部分的人生了至少一個孩子。這就是說,一孩生育在我國還是比較普遍的。現在大家發現一孩生育數量下降,和婚育推遲有密切關系。很多人只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推遲了生育,但不是不打算生育,至少從終身生育率的數據看,終身不生育的比例不是很高。當然,未來終身不婚或者已婚不育的比例可能會提高,我們應該關注這個問題。

一孩生育實際上還是總體上的生育意願的問題,不存在單獨的一孩生育意願。不可能說婦女生育一孩的願望比較低,生育二孩的願望還挺高。沒有一孩生育,當然也就沒有二孩生育。生育政策的重點不是說關注一孩,而是應該關注總體的生育意願,消除生育的壓力和對生育的擔憂,創造出生育友好的環境,這樣的話,年輕人就會有更高的生育意願。

南都:現在經常聽到「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說法,在你看來,我們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多大的差距呢?

翟振武: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根據中央要求,各省會有很多的動作,比如產假延長、給予生育多孩方方面面支持等,但我們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很大的差距。

舉兩個例子,我們已經說了好幾年,要建立完善的、普惠的0-3歲托兒體系,當夫妻生育孩子之後,不可能休三年,女性也要上班,沒人照顧小孩就是對生育一個很大的障礙,解決的途徑通常有2條,一是送到托育機構,二是找父母或者僱傭家政服務人員幫忙帶孩子。全面兩孩政策開始實施的時候,就講要建設0-3歲托育服務體系,但目前即使在一線城市,0-3歲托育機構仍然是非常少,普及率仍然很低。

另一個問題是成本。生育養育的成本居高不下,現在還有上升的趨勢,這也是不利於提高生育率的條件。實際上,高房價也是一種成本,也會影響到生育。

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還涉及到更多體系方面的問題,比如女性的就業問題。在一些西方國家,婦女的勞動參與率曲線是雙峰型,年輕的時候比較高,到育齡期,婦女的勞動參與會降低,到育齡期過了,勞動參與率又回升。但中國的情況是,年輕時勞動參與率提升之後,就一直維持在高位。生育對婦女就業會產生影響,一旦為了生育辭職今後職業發展就會受影響,這種情況婦女可能就不願意多生孩子。

南都:攀枝花出台生育支持政策,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發500元補貼。這項政策發布之後,很多人開始關注生育津貼制度,生育津貼能減少生育成本嗎?

翟振武:我覺得這個思路是對的,生育津貼當然有助於降低生育養育成本,但這種做法是否可以長期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不過,也需要看到,生育其實綜合影響之下的決策,決定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如果只是某一方面單一的政策比較突出,效果恐怕並不會那麼顯著。有一些生育補貼當然好,那麼帶孩子的問題怎麼解決?教育競爭的壓力還是會有,婦女的職業發展困境怎麼辦?總體上,我覺得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講求的是政策綜合配套的環境建設,而不只是某一項政策。話說回來,整體上要有改變,是需要每個方面都不斷地有政策推進,最後才能形成合力。攀枝花探索這樣的政策當然是值得鼓勵的。全國層面也在推動出台0-3歲幼兒撫育成本在個稅中減免,雖然個人實際減免的錢未必很多,但這種政策取向是好的,也是值得鼓勵的。

來源:南方都市報

","force_purephv":"0","gnid":"9875305ca523438c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00e385ceacb13a.jpg","width":"640"},{"desc":"","height":"39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39f2d25c13f1368.jpg","width":"640"}]}],"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42469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8789974491f1d6a","src":"西部新影像","tag":[{"clk":"keconomy_1:南都","k":"南都","u":""},{"clk":"keconomy_1:中國","k":"中國","u":""}],"title":"中國出生人口為何大幅下降?專訪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統計 - : 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加拿大.這幾個國家面積綜合超過中國面積的五倍.但人口只有五億.過多的人口,除了給特權階級帶來利益好處之外,對人類長期發展,有害無益.你以為中國面積很大嗎?不是,中國有全球最大的草原面積,多山,多隔壁,多丘陵,多沙漠.中國適宜人類居住的面積,只有國土面積的28%.應該把中國人口控制在3-4億左右.才是最適合中國環境與人類生存.

中國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誰有資料? -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當時總和生育率只有1.22我國的人口死亡率已降到6.28‰,遠低於解放前的25‰,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97~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如下圖:(1)2000年出生______人.______年出生的人口最多.(2)你發現出生人口數呈... - :[答案] (1)2000年出生1771萬人,1997年出生的人口最多. (2)你發現出生人口數呈現下降的變化趨勢. (3)提出數學問題為:1997年比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多多少萬人? 2038-1599=439(萬人) 答:1997年比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多439...

新生兒出生數據 - 中國每年有多少新生兒 : 全部 好評回答 2007-05-07 10:00:12 全國每年新生兒出生數量為800—1000萬,病殘兒佔4%—6%統計資料:人口數字的背後 中國人口網 2007-03-02 17:54:49-1....

我國每年的出生人數是多少? - : ,1962年以後每年出生人數高達2700萬左右,最高時甚至達到2954萬(1963年)...

中國每年出生人數 - : 中國1929-2011年歷年出生人數2011 1604萬2010 1596萬2009 1615萬2008 1608萬2007 1594萬2006 1584萬2005 1617萬2004 1593萬2003 1599萬2002 1647萬2001 1702萬2000 1379萬1999 1150萬1998 1401萬1997 1445萬1996 1522萬...

請列舉下全國1980 - 2000年出生的人數 - : 1980年出生人口18393809人,其中:男9315481人,女9078328人; 1981年出生人口19122938人,其中:男9752137人,女9370801人; 1982年出生人口23100427人,其中:男1178695人,女11316732人; 1983年出生人口20065048人,...

中國200 - 2010年每年出生人口數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大陸地區年度新生人口如下: 2001年約1702萬人, 2002年約1647萬人, 2003年約1599萬人, 2004年約1593萬人; 2005年約1617萬人, 2007年約1594萬人. 2008年約1608萬, 2009年約1615萬. 2010應該還沒出來吧 ,我就只知道這么多了.

中國去年新生兒的數量是多少? - : 數量:全面兩孩政策落地一周年,有多少「二孩」寶寶們出生?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22日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活產數達到1846萬,較2015年增長11.5%,二孩及以上佔比逾45%.詳細介紹: 2016年,我國累...

10. 歷年出生人口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萬人):2000年:1765;2001年:1696;2002年:1641;2003年:1594;2004年:1588;2005年:1612;2006年:1581;2007年:1591;2008年:1604;2009年:1587;2010年:1588;2011年:1600。

2012年:1635;2013年:1640;2014年:1687;2015年:1655;2016年:1786;2017年:1723;2018年:1523;2019年:1465;2020年:1003.5;2021年:1062。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個時期之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數來表示。

最新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1.45‰。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1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0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