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縣多少人口
① 五華縣華城鎮有多少人口
華城鎮,舊稱長樂鎮,原屬五華縣城所在地、原五華經濟開發區所在地。現屬全國重點鎮之一,廣東省中心鎮之一,梅州西部經濟開發區,五華縣三組團城區。華城鎮位於中國廣東省梅州市西部,五華縣北部,即五華、興寧、龍川三縣毗鄰處,隸屬於廣東五華縣。境內有205國道、廣梅汕鐵路、梅河高速公路,杭廣(雙龍)高鐵以東西方向橫穿,228省道、239省道以南北方向縱穿,交通發達,地理優越,距興寧市城區16公里,五華縣水寨27公里,龍川縣城42公里,是五華、興寧、龍川三縣輻射的宜居衛星城。華城鎮是五華縣三個中心鎮之一,是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也是廣東省273個中心鎮之一。全鎮轄34個村3個居委會,現有人口111677人(2017年)。總面積134.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2866.67公頃,山地1.6萬公頃。
② 一個縣大概有多少人
幾千人到一百多萬人不等,有的縣人口多,有的縣人口少,一般經濟正常的縣城人口大約在20萬-50萬左右。人口大縣參照中國百強縣如廣東博羅縣100多萬人,人口少的縣城比如札達縣(西藏的)才幾千人。
中國含有縣級市,該類市的市治所在地,也是縣城的一種形式。在中國,自秦始皇建立郡縣制開始,即有縣城。如今,中國的縣城有一千餘個。按人口及經濟規模有大小區分。
著名縣城
中國有2000多個縣城,天南海北各有各的模樣,但真要成為讓人期望,願意不遠千里前往的著名之地,卻也是不容易的。對著名縣城的排名有如下版本:
據《福布斯》發布,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2012年度榜單,崑山、常熟、江陰位列前三,其次為張家港、烏江、義烏、太倉、慈溪、餘姚和宜興。如圖《201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縣級城市榜單》所示為各縣城具體數據及排名。
③ 晉城各個縣城有多少人口。
澤州縣,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原為晉城市郊區,1996年改為現名。轄14鎮3鄉,633個行政村,14萬戶,52.6萬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45.4萬人。
陽城縣總面積1930.7平方公里,轄10鎮,7鄉,1街道,總人口390796人。
沁水縣下轄7鎮、7鄉,共有239個建制村,9個居民委員會,1378個村民小組,23萬人。
陵川縣,共轄7鎮5鄉371個行政村7個社區,總人口2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6萬人。
高平市,全市下轄3個街道、9個鎮和4個鄉,市境總面積946平方千米,總人口48.49萬。
拓展資料: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全市現有文物總量676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保單位66處。包括陽阿古城、程顥書院、崇安寺、炎帝陵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長平之戰遺址群、太行至尊王莽嶺等眾多名勝古跡和自然遺產。
晉城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蟒河、歷山等保護區,生長有獼猴、大鯢等稀有動物,素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稱。
晉城市是山西省中高檔鑄件、電力、畜牧業基地。二廣、晉侯(陽翼)、陵沁、環城高速與207國道交織成網,太焦、嘉南及侯月鐵路貫穿全境,擁有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榮譽。
參開資料:網路-晉城 晉城人民政府網-晉城概覽
④ 華池縣多少個鄉鎮分別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4年,華池縣轄4鎮:柔遠鎮、悅樂鎮、元城鎮、南粱鎮,11鄉:喬川鄉、五蛟鄉、懷安鄉、白馬鄉、王咀子鄉、上里塬鄉、城壕鄉、橋河鄉、紫坊畔鄉、山莊鄉、林鎮鄉。
悅樂鎮9744人,柔遠鎮21119人,溫台鄉5353人,城壕鄉7787人,定漢鄉5286人,五蛟鄉8386人,李良子鄉5200人,上里塬鄉5677人,王咀子鄉5907人,元城鄉5989人,白馬鄉4760人,懷安鄉6909人,喬川鄉6019人,喬河鄉5123人,廟巷鄉2875人,山莊鄉5309人,南梁鄉5300人,林鎮鄉5571人,紫坊畔鄉5370人。
人口普查公報:
一、常住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為11934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120875人相比,減少了1529人,年平均減少0.13%。
二、戶別人口。
全縣共有家庭戶39867戶,集體戶1433戶。家庭戶人口為111391人,集體戶人口為795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54人減少0.75人。
三、性別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2310人,佔52.21%;女性人口為57036人,佔47.79%。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108.27上升為109.25。
四、年齡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5910人,佔21.71%;15-59歲人口為73448人,佔61.5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9988人,佔16.7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205人,佔11.0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87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9.81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94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0個百分點。
以上內容參考華池縣人民政府 華池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⑤ 華城是哪個省的城市
華城廣東省五華縣北部重鎮。
華城鎮(Hwaseong)舊稱長樂鎮,西漢初漢高祖遣使陸賈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築台於五華山下,名為長樂台。北宋熙寧四年置長樂縣。民國3年(1914年),因與福建、湖北兩省長樂縣重名,廣東省遂改縣名為五華,同時長樂鎮改稱華城鎮。華城鎮是座聞名的千年古城,境內文化古跡眾多,有千年秦漢古城遺跡、千年古寺天池寺,長樂學宮等。
華城鎮原屬五華縣城、原五華經濟開發區所在地。現屬全國重點鎮,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衛生鎮、數字鄉村試點鎮,城鄉融合發展省級中心鎮試點鎮,梅州西部經濟開發區,五華高鐵新城。
華城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西部,五華縣北部,即五華、興寧、龍川三縣毗鄰處,隸屬於五華縣。境內有205國道、廣梅汕鐵路、梅河高速公路,杭廣高鐵以東西方向橫穿,228省道、239省道以南北方向縱穿,交通發達,地理優越,是五華、興寧、龍川三縣輻射的宜居衛星城。全鎮轄34個村3個居委會,現有人口111677人(2017年)。
總面積256.4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2866.67公頃,山地1.6萬公頃。201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5.77億元,比增9%;鎮級財政收入1344.7萬元,比增8.5%;農村人均年收入9134元,比增4.5%。華城國地兩稅收入5450萬元。
⑥ 邯鄲各個區縣的人口是多少
到2018年,邯鄲已轄6個區、1個縣級市、11個縣、1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省級開發區。
分別是:
1.叢台區:截至2015年人口普查總人口445700人。
2.邯山區:2014年人口普查時,總人口為85萬。
3.復興區:截至2017年人口普查,人口37萬。
4.峰峰礦區:截止2010年普查,總人口為51萬人。
5.武安市:據2010年人口普查,總人口為82萬。
6.臨漳縣:據2014年人口普查,總人口為72萬。
7.成安縣: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40萬。
8.道明縣:2018年人口普查,總人口94.5萬人。
9.她縣;截至2018年人口普查,總人口為43萬。
10.磁縣:2013年人口普查時人口為65萬。
11.邱縣:人口26萬,截至2017年普查。
12.濟澤縣:2016年人口普查,人口33萬。
13.廣平縣:2012年人口普查時,總人口為28萬。
14.館陶縣:據2015年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為36萬。
15..魏縣:2012年人口普查為102萬人。
16.曲周縣:2011年人口普查45.9萬人
(6)華城縣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邯鄲是河北省的一個城市。它位於河北省的南端,在太行山東麓,太行山山脈的西部,華北平原的東部。它與晉、魯、豫三省接壤。
常住人口952.8萬人。下轄6個區、1個縣級市、11個縣、1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省級開發區。
邯鄲有3100年的歷史,早在8000年前,慈山就誕生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戰國時期的邯鄲是趙國的都城,魏國的都城是衛縣。
漢朝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都會」之美譽;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先後是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北宋時,大名成為北宋的輔都。在清朝,大名是直隸的第一個都城。
⑦ 楚雄各縣人口是多少
截止到2018年4月楚雄彝族自治州有9縣1市,截止2017年末各縣市人口數量如下:
1、永仁縣10.62萬人;
2、大姚縣29.3萬人;
3、元謀縣21.75萬人;
4、武定縣27.88萬人;
5、姚安縣20.9萬人;
6、牟定縣14.55萬人;
7、祿豐縣43.17萬人;
8、南華縣24.25萬人;
9、雙柏縣16萬人;
10、楚雄市53.05萬人。
(7)華城縣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1、永仁縣
古稱苴卻,地處滇川兩省四州市六縣區交界,縣城永定鎮居縣境中部偏東,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要塞,現已成為面向西部鋼城、重工業城市攀枝花市的發展前沿,成為昆明、攀枝花、楚雄交通大三角的交匯點,成昆經濟帶上的雲南北大門。
2、大姚縣
位於楚雄州西北部,距州府楚雄107公里、省會昆明276公里,東鄰元謀,南連姚安,西接大理州祥雲、賓川兩縣,北與麗江市永勝、華坪兩縣隔金沙江相望。「大姚核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3、元謀縣
位於滇中高原北部,東倚武定,南接祿豐,西鄰大姚,北連四川會理,西南與牟定接壤,西北與永仁毗鄰,自古有「扼川蜀之鎖鑰,控滇北之樊籬」之稱。地處金沙江流域乾熱河谷地帶,素有「天然溫室」之稱。
4、武定縣
位於滇中高原北部,雲貴高原西側,楚雄彝族自治州東部,地處雲南、四川兩省的昆明、楚雄、涼山三州市交匯點,東鄰祿勸縣,南與祿豐縣、富民縣毗鄰,西與元謀縣接壤,北與四川會理縣隔金沙江相望,是出滇入川的主要通道,素有「省會之藩籬,滇西之右臂」之稱。
5、姚安縣
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和牟定、南華、大姚相鄰,與大理州祥雲縣隔江相望,昆楚大復線建成後,距昆明185公里,距楚雄73公里,姚安為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史稱「六詔之中分,三川之門戶,南中之鎖鑰」。
6、牟定縣
位於雲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東鄰祿豐,南連楚雄,西接南華,北依大姚、元謀,縣城距州府楚雄市通車公路里程32千米,離省會昆明市通車公路里程186千米。縣境南北最大縱距57.6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3.6千米。
7、祿豐縣
地處滇中腹地,由原祿豐、羅次、廣通、鹽興4縣於上世紀50年代合並而成,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化石之倉」。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歷史文化悠久、基礎設施健全,有著較好的發展優勢和潛力。
8、南華縣
地處滇中高原、川、滇交通要道,素有「九府通衢」的美譽,是茶馬古道上的商貿重鎮,歷來商賈雲集,商貿繁榮。東接楚雄、牟定;南連楚雄、景東;西鄰彌渡;北毗祥雲、姚安。縣城東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省會昆明市192公里,西距大理市175公里。
9、雙柏縣
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東鄰玉溪市易門縣、峨山縣,西與普洱市鎮沅縣、景東縣接壤,以哀牢山分水嶺為界,南連玉溪市新平縣,北同楚雄市、祿豐縣毗鄰。東西橫距95千米,北南縱距76千米。縣人民政府駐地妥甸鎮,海拔1964米。
10、楚雄市
地處滇中腹地,東鄰祿豐縣,南臨雙柏縣,西接南華縣,北同牟定縣毗鄰,距離昆明市152千米,距離大理市179千米,是省會昆明通往滇西8州市的必經之地,也是雲南省建設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節點,素有「省垣門戶、迤西咽喉」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縣市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