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平均有多少緝毒警犧牲
⑴ 緝毒警察為什麼不能公開身份
緝毒警察身份不能公布,因為怕被毒販報復,緝毒警察接受采訪都要打上馬賽克,犧牲了連墓碑都沒有,因為毒販會跟隨前去祭拜的親友進行報復。
緝毒警察對販毒分子來說除了是剋星還是仇人,緝毒警察危險性極大,如果暴露了身份。這些販毒分子不排除會對警察本人和他的家屬進行血腥報復,為了保護緝毒警察和家人的安全,也為了以後更順利的偵破販毒案件,緝毒警察的身份一定要保密。
公安部的數據顯示, 2013年至2017年5年裡,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2003人,因公負傷或致殘2.5萬人。也就是說,大約每天都有一名警察因公犧牲。其中, 2016年公安系統總共有362名緝毒警犧牲,數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平均每天,都有一名緝毒警因公殉職。
禁毒警察
禁毒警察也稱為緝毒警察,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因為他們的對手——毒販,是最危險的罪犯。眾所周知,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十分巨大,禁毒警察肩負著人民賦予的凈化社會的使命更是不能鬆懈,他們用生命捍衛著社會的安寧,因此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禁毒警察除了要有拳拳的報國之心,還必須智勇雙全,能夠冷靜應對突發狀況。
⑵ 《破冰行動》中緝毒警察的「馬賽克人生」是真的還是假的
是真的。《破冰行動》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劇中緝毒警每月3000不到的工資卻要時刻面臨生死的危機,引起了熱議。
萬一意外發生,緝毒警不幸犧牲,他們的墓碑都不會刻上自己的名字,清明節也不會有人拜祭。如果不這樣做就會給自己的親戚、家人帶來生命危險。
⑶ 女生能不能成為一線緝毒警(不是做內勤)
女生可以報考禁毒警察,禁毒警也屬於公安類專業,它的招生條件適用於女生,具體報考要求如下:
1、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治安學、禁毒學、警犬技術專業除外),高考成績需達到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
2、報考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治安學、禁毒學、警犬技術專業,鐵道警察學院本科專業、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新疆警察學院和四川警察學院,高考成績需達到本科第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3、凡有意願報考鐵道警察學院專科專業、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的考生,均應參加面試、體檢、體能測評,面試、體檢、體能測評和考察均合格者,方可填報志願。
4、凡有意願報考四川警察學院一類模式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的考生,均應參加面試、體檢、體能測評。
(3)中國每年平均有多少緝毒警犧牲擴展閱讀:
女緝毒警辦案案例
2020年6月25日,連續工作近半個月的余晶,獲批休假半天,她來到漢口某大型商場購置生活用品。逛街中,余晶被一急匆匆的男子迎面撞上,她下意識地低頭捂腰深吸了一口氣,不料卻聞到對方身上一股異香,「這是毒品的味道」!幹了14年鐵路治安、乘警、緝毒工作的她心裡一緊。
余晶細看發現,對方和公安部發布的一個網上在逃人員很像。之後,余晶便在該男子後面悄悄跟蹤,同時向隊里匯報,不到10分鍾,3名鐵路刑警趕到現場,對男子進行了合圍,當場從其身上搜出400餘粒麻果類毒品和大量現金。
經網上比對,證實該男子為涉毒逃犯,姓張,現年41歲,武漢人。鐵警找到其位於武昌某小區的租住地,又查獲麻果2000多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女緝毒警「聞」出對方吸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報考公安類專業的考生注意!這四個問題要知道
⑷ 為什麼緝毒警察犧牲後不準立碑祭奠辦後事
因為毒販會跟隨前去祭拜的親友進行報復,出於安全考慮。
這個答案殘忍而真實,為了保護緝毒警察的親屬,一般情況下不給犧牲的緝毒警察立碑。這些替我們普通人負重前行的英雄,生前習慣把自己隱藏在公眾視線之外,即使在犧牲後也不能被公開祭拜。有網友評論:之所以你覺得現世安好,是因為有人幫你把黑暗擋在了外面。
《湄公河行動》片方放出「隱藏結局」:由彭於晏飾演的警方卧底方新武並沒有犧牲,而是繼續潛伏在金三角地區。導演林超賢表示,這個結局是大家對於前線緝毒警察的一種希望與祝福,「我們希望每個緝毒警察都能像方新武這樣『金剛不死』,希望他們都能平安歸來。」
在《湄公河行動》的「隱藏結局」中,再次出現了那張令無數觀眾動容的自拍:兩個鐵血軍人比著「剪刀手」,看起來有些傻乎乎的。其實,英雄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們也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溫度。
緝毒警察出生入死,拼盡全力打擊毒品犯罪,而我們身為普通人,不僅僅個人要樹立遠離毒品的意識,還要凝聚所有人的共識,才對得起緝毒警察們的出生入死。
向英雄們致敬。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4)中國每年平均有多少緝毒警犧牲擴展閱讀
緝毒警察付出的代價,吸毒藝人們一輩子都還不清
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有362名緝毒警犧牲在崗位上,幾乎每天都會犧牲一名。死亡禁毒民警平均年齡41歲,比我國人均壽命低32.5歲。其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68歲。
與之對應的卻是,我國每年消耗毒品近400噸,以及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超過200萬。這還只是被發現吸毒的人數,黑暗的角落裡有N多不知名的吸毒者,以及正在踏入吸毒行列的人。
吸毒帶來的危害不用贅述,於自己、於家庭、於健康、於精神都是百害無一利的。
然而近些年在如此嚴打毒品的情況下,依然有不少藝人去吸毒:房祖名、王學兵、宋冬野、寧財神、尹相傑、張默、李代沫等等...
有句話說得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當粉絲為了吸毒藝人鳴不平,希望能再給他一次機會的時候,可曾想過那些犧牲的緝毒警察?吸毒藝人能復出,緝毒警察卻再也不會復活。
人們能做到的最大限度,是接受吸毒藝人去重新做回普通人,可如果想要再活躍在公眾視野,靠著「改過自新」來繼續演藝事業,對不起,我們堅決說不。
⑸ 我國每年要犧牲多少緝毒警察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我們美好的生活背後,有人民警察的默默付出。可以說,警察是最危險的職業,十八大以來全國各條戰線,有數千警察獻出生命。
不過其中最危險的是緝毒警察,我國緝毒警察平均壽命41歲,我國2019年有427名緝毒警察犧牲。他們之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68歲。
緝毒警察阿明,在雲南緝毒時壯烈犧牲,身中四槍,全部都是在前胸,可見他是迎著毒販的槍林彈雨沖鋒的時候倒下的。
最叫人心疼的是,如果那些警察在緝毒中不幸以身殉職,墓碑上甚至不能刻上他們的名字。
即使這樣,清明節的時候親人也不能上墳,只能等過節之後,怕暴露身份。因為那樣的話,喪心病狂的毒販會不擇手段,對他們的父母、妻子和子女進行報復。他們為祖國和人民默默奉獻,流血犧牲,付出所有,但卻只能當無名英雄,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緝毒警察,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
⑹ 緝毒警察能經常回家嗎
不能。
緝毒警依然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平均犧牲率在警察系統內排名第一,他們不能經常回家,因為回家可能會給家人帶來危險。
緝毒警每年犧牲的人數在20-30人之間。且根據新聞內的統計,致民警傷亡的案件逐年增長,在統計的2010至2013年11月期間,年增長率普遍在百分之30左右。
⑺ 新中國成立以來1.6萬余名民警犧牲,警察這份職業是否屬於高危職業
警察這份職業屬於高危職業,因為他們為了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必須要勇敢面對危險,有情況也是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經過統計發現,從新中國成立到至今,有1.6萬名民警因公犧牲,這個數字讓我們感到心痛,相信眾多網友也是深有體會,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有警察在工作期間犧牲的消息。
最危險的警察種類當屬緝毒警察,他們每天和毒販打交道,真正做到了刀口舔血,時時刻刻都處在危險當中,甚至下一秒就可能會犧牲。無論哪一種警察都屬於高危職業,他們犧牲了自己只為保護群眾。
⑻ 我國每年會犧牲多少緝毒警察
我國一直在緝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並取得巨大成果,但是這巨大成果的背後是每年平均會犧牲300多名的緝毒警察,這樣的數字不禁讓人感慨唏噓。
因為禁毒事業已經讓千千萬萬的警察失去了性命,這個悲痛的數字應該讓我們銘記,販毒分子必應法律的懲罰,禁毒事業刻不容緩,我們雖然做不了什麼,但是願人間堅決禁毒,為失去的緝毒警察留一份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