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成都黃龍溪鎮有多少人口

成都黃龍溪鎮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29 05:09:05

⑴ 黃龍溪古鎮屬於成都哪個區

黃龍溪屬於成都雙流區。黃龍溪古稱「赤水」,建鎮已兩千多年,歷史底蘊深厚,是一個集山、水、城為一體的水鄉古鎮,一個兼具古、韻、趣的人文古鎮。黃龍溪原址在府河東岸的回水區,明末清初毀於一場大火,因此,它也被稱為「火燒場」。黃龍溪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其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

⑵ 成都黃龍溪好玩嗎,黃龍溪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旅遊最不可錯過的古鎮之一,便是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古鎮全鎮幅員面積達50.4平方公里,人口約2.8萬人,此外黃龍溪古鎮曾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中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AAAA國家級旅遊景區」。黃龍溪東臨府河(錦江)、北靠牧馬山,是成都通往樂山的水路要沖,也是成都歷史上最南邊的江防據點、屯兵要地。
黃龍溪古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古色古香,與現代大都市形成鮮明的對比。附近毛家灣四川足球訓練基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旅遊特色
川西民居講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環境觀,材料就地選用。既經濟節約,又與環境十分協調,相映成趣,鄉土氣息格外濃郁。
黃龍溪古鎮的民居文化一條街,搭建的民居都精選原生態材料修建而成,呈現出相互的對應美,自然美。把周圍的大環境引入封閉的小環境中,形成了人與住宅、環境的和諧統一。
川西民居一條街體現出一種田園詩歌式的詩意。
水城風味
古鎮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劃鎮而過,兩岸都是用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還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數座鐵吊橋連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盤根錯節,據說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鎮的標志,遊人每到此,總要在此留影。黃龍溪的魚也是一絕,老人們說:「七上八下九歸沱」,說的是每年從小寒、大寒節氣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魚兒成群結隊溯江而上到此產卵,所以黃龍溪魚產甚豐。當地最地道的吃魚方法是在船上,來一鍋「河水煮活魚」,看似粗鄙的吃法卻能讓人盡享野味之鮮美。
美食信息
仿清國際美食一條街
黃龍溪「國際旅遊美食超市」將落地黃龍溪的「美食街」(現仿清街)。「美食街」街道布局整齊,青石板鋪路,雕花木為窗,具有濃郁的古鎮特色。整個街區統一規劃,店鋪經營范圍長達800米,將集國際風情美食、中國傳統美食、天府地方美食、古鎮特色美食於一身,借力現代化的經營手段和國際化的經營理念,以食文化為靈魂,以古鎮人文關懷和實景體驗為亮點,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美食餐飲區,同時也將成為「國際美食旅遊目的地」,彰顯古鎮美食文化,演繹古鎮繁華市井圖。

⑶ 黃龍溪在哪裡

黃龍溪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位於成都平原南部、成都市雙流區南端,與仁壽、彭山、新津接壤。距成都市中心39公里,距雙流機場(東升街道)35公里,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28公里。

黃龍溪,四川成都雙流縣黃龍溪鎮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號稱「中國天府第一名鎮」,2011年榮獲「四川最美古鎮」大獎,有著1700餘年的歷史,其開發與利用一直受到國家文物局與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黃龍溪鎮歷史文化:

黃龍溪鎮歷來就是成都南面的軍事重鎮。蜀漢時,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於此,結果戰敗,加速了大蜀國的滅亡。黃龍溪原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東岸的立新村境內,毀於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後遷至府河兩岸建場。

21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漢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輩的足跡;蜀漢政權在此萌芽催生;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馬。

唐宋時期日見繁榮,黃金水道成了南方絲綢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時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徑流傳著歷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錯落的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特景觀;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的全木結構古戲台保存完好。

⑷ 四川 洛帶和黃龍溪哪個比較好玩

黃龍溪更好玩一點。區別:洛帶要近一些,黃龍溪略遠;論商業氣息的話,黃龍溪比洛帶重一些,景色的話,黃龍溪漂亮一些,人文的話洛帶好一些,我比較傾向洛帶古鎮,還有傷心涼粉,好吃!

洛帶古鎮,洛帶鎮俗名甑子場,是成都東山五場之一。這里依山傍水,背靠龍泉山,面臨成都平原。洛帶鎮歷史悠久,相傳漢代既成街,洛帶鎮是成都東山客家人聚居之地。至盡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都是清朝前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從一東福建遷移而來的客家人。客家人的勤勞,誠朴的性格在曠無人煙,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墾荒務農,世代創業。使得洛帶古鎮至今保留著客家人的鄉音、鄉貌、鄉情、鄉風。有人把洛帶稱為西蜀客家第一鎮,一點也不為過。

⑸ 成都的黃龍溪古鎮在什麼地方

成都的黃龍溪古鎮有什麼好玩_成都的黃龍溪古鎮需要買門票嗎?
有1700 余年歷史的黃龍溪鎮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還有青石板鋪就的街面,青瓦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再加上6 棵樹齡在300 年以上的黃桷樹,更顯古香古色。在黃龍溪古鎮,餐廳比較多,一根面、豆鼓、芝麻糕是最受推薦的美味,還可以品嘗農家飯。
比較綜合的古鎮,景區設施較為完善,也是離成都市區較近的古鎮。沿著劍南大道一直往南即可到達。黃龍溪古鎮水景較多,深受老人、小孩的喜歡,每到夏季,親子遊玩水的小朋友絡繹不絕,老人們也喜歡黃龍溪,前往避暑。黃龍溪舊時為重要水碼頭,在水運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時代變遷,現在是成都著名古鎮景點,供遊人欣賞老成都的風情。
很有特色的巴蜀水鎮,一條溪水貫穿整個1700年歷史的鎮子。商業化比較嚴重,所以攝影愛好者出片不易。管理算是比較規范,也比較干凈。吃飯玩樂場所很多,價格還算適中。從成都新南門客運站到黃龍溪不堵車1個小時到,去程票價16,回程票價15。大約游覽時間2-4個小時。
用時參考
1天
交通
1、在成都旅遊集散中心新南門汽車站乘坐巴士,票價15元/人,車程70分鍾。
2、成都汽車總站乘坐公交819路至華陽客運中心,票價2元,車程40分鍾,轉乘公交821路至黃龍溪古鎮,票價2元,車程30分鍾。
3、成都茶店子乘坐巴士至雙流客運中心,票價6元,車程50 分鍾,換乘公交808路至黃龍溪古鎮,票價2元,車程30分鍾
4、成都火車北站公交站乘坐巴士至雙流客運中心換乘公交808 路至黃龍溪古鎮。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
更多關於成都的黃龍溪古鎮在什麼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8dfe2161573198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⑹ 黃龍溪的歷史

黃龍溪鎮歷來就是成都南面的軍事重鎮,位於成都市雙流縣西南部邊緣,東經103°58』,北緯30°17』。鎮區距成都市區42公里,只30分鍾車程,雙流縣城34公里,華陽鎮28公里。歷史由來編輯黃龍溪至今建鎮已17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據《仁壽縣志》載:「赤水與錦匯流,

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雲:「黃龍見武陽事,築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像龍牙,黃龍所春之地,著屬武陽,公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古鎮簡介編輯黃龍溪原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東岸的立新村境內,毀於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後遷至府河兩岸建場,由於舊時水運交通發達,外來商客增多,經濟文化繁榮,航運上達成都,下通重慶,是水路運輸的重要碼頭。解放後,由於陸路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距鎮12公里的成昆鐵路和穿場而過的雙彭(雙流至彭山)公路相繼建成,使水路運輸逐漸中斷,城鎮一時變
得蕭條。隨著改革開放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旅遊業的興盛,城鎮又逐步開始走向繁榮。 錦江自北由成都流入並貫穿黃龍溪鎮域,並在黃龍溪鎮區東面納入支流鹿溪河,組成鎮域內的主要水系。94年後黃龍溪先後被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 「成都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黃龍溪鎮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點,是以旅遊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中國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中國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遊重點鎮。黃龍溪鎮位於成都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並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川西水上古鎮,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
3旅遊資源編輯黃龍溪鎮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最早系統地將黃龍溪鎮推出亮相的,當數中國貿易總公司。1990年,該公司在向全國贈閱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鎮黃龍溪一瞥》為題,詳細介紹了古鎮的歷史,諸葛亮兵屯牧馬山,以及古鎮中醫後繼有人等情況。並用大量的古廟、古樹、古街巷、古浮橋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黃龍溪「古鎮風光好,古鎮民風淳」的景象。同年,《中國民航》、《西南航空》等雜志開始不惜版面介紹黃龍溪古鎮風情。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省旅遊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聯合將黃龍溪古鎮推為8條精選旅遊線路之一。

黃龍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黃龍溪,到處彌漫著氤氳的青霧,幽深的街道,彎彎曲曲,兩旁是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一家挨一家,樓下臨街的大都是店鋪,騎樓式的建築,門前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小旗,什麼「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二樓的房子,靠近內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邊的用來做生意。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黃龍溪的古文化旅遊景點多如璀璨的珍珠,從景區上可以分為三個以水相連的古景區域,分別核心景區、擴散景區和延伸景區。
黃龍溪的核心景區是以古鎮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區,她以古街、古樹、古廟、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崖墓和古衙門的「十古」著稱。古鎮上還擁有的「一街三寺廟」,「三縣一衙門」,「千年古樹伴古鎮」等都嘆為全國奇觀,古鎮鎮江寺對面是錦江與鹿溪河的交匯口,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的景觀,泛舟水上,空靈飄逸,吟詩品茗,如夢如歌。

從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黃龍溪的擴散景區,該景區有著名的「大佛寺」 和「觀音寺」,兩寺坐落在兩山之上,遙遙相望。北岸邊即為「大佛寺」大佛寺原建於明代,鑿刻在象冊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稱為「蜀中第二」的小樂山大佛。觀音寺,坐落觀音山上,普渡人間。從鹿溪河口沿錦江上游二公里是陳家小島,是「黃龍五島」之一,小島現存川西唯一一座不沖古磨水碾-「陳家水碾」,當車行近水碾島時,遠聞吱吱啞啞的古碾聲,引起了人們幾多農耕文化的甜蜜憶......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眾多影視界朋友,成為古裝影視片外影拍攝理想之地,先後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海燈法師》、《秦淮世家》等100餘部影視片在此拍攝。4特色小吃編輯黃龍溪有好多好吃的特色小吃,比如芝麻糕、丁丁糖、珍珠豆花、牛皮糖、貓貓魚、臭豆腐、肥腸粉、黃辣丁、焦皮肘子、土豆豉等等遍街都是。5民俗文化編輯黃龍溪的種茶歷史悠久,黃龍溪歷史上即為茶葉之鄉和茶馬古道,

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茶文化底蘊深厚。「武陽買茶」之說說明了黃龍溪是川西最早的茶葉市場之一。黃辣丁等魚也是主要的特產,「芙蓉豆花」,「焦皮肘子」等是黃龍溪美食特產。
黃龍溪不但有豐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生態農耕文化,還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影視文化和飲食文化。
黃龍溪真乃「廣都樊鄉」的人間仙境!黃龍溪以它亘古的情懷和悠遠的歷史吸引著天下遊人的到來!
6交通信息編輯交通:成都至黃龍溪42公里。新南門和金沙汽車站每日有到黃龍溪的班車數班,可從新南門乘到黃龍溪的班車。也可從金沙車站乘班車直達黃龍溪,票價14元,大概車程一小時。而且各旅行社都有汽車到黃龍溪。從成都至華陽再到黃龍古鎮,全程為雙車道水泥公路,路況很好,車票約為1元。現正在修成都元華路南延線,以後到黃龍溪將是雙向十二車道。
7歷史淵源編輯黃龍溪鎮歷來就是成都南面的軍事重鎮。蜀漢時,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於此,結果戰敗,加速了大蜀國的滅亡。黃龍溪原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東岸的立新村境內,毀於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後遷至府河兩岸建場。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漢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輩的足跡;蜀漢政權在此萌芽催生;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馬;唐宋時期日見繁榮,黃金水道成了南方絲綢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時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徑流傳著歷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錯落的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特景觀;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的全木結構古戲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樹掩映著古鎮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繹著客家文化的風雲;三縣衙門訴說著民國時期的歷史;陳家水碾令遊人發散思古之幽情;古樸的民風民俗增添了小鎮無窮的魅力;兵家必爭、商賈雲集從而孕育了豐富的碼頭文化;獨具特色的川西田園古鎮風貌成為西南第一的天然影視基地。古鎮名揚中外,游者慕名而至;憑弔古物,品玩老街、尋覓人文、寄情山水……
古鎮內,路面青石鋪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於明末清初,沒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磚一瓦間無不流露出質朴氣息。民居的門前屋頂細部尤為精彩,木雕、磚雕、繪畫等工藝技術精湛,造型生動。院落之間廊廡穿插,廳堂軒昂,體現傳統古建築的鮮明特點。做生意的人家,廳堂內掛滿了橫幅字畫,用玻璃鏡框鑲嵌起來,精緻而雋秀,與周圍的古建築渾然一體。1983年,當黃龍溪古鎮還藏在深閨無人識的時候,峨嵋電影製片廠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就選這里做外景地,後來,《海燈法師》、《芙蓉鎮》、《家春秋》等多部影視劇也在此拍攝。因為這里原汁原味的古鎮風情,是那些人造影視城根本無法比擬的。古鎮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劃鎮而過,兩岸都是用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還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數座鐵吊橋連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盤根錯節,據說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鎮的標志,遊人每到此,總要在此留影。黃龍溪的魚也是一絕,老人們說:「七上八下九歸沱」,說的是每年從小寒、大寒節氣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魚兒成群結隊溯江而上到此產卵,所以黃龍溪魚產甚豐。當地最地道的吃魚方法是在船上,來一鍋「河水煮活魚」,看似粗鄙的吃法卻能讓人盡享野味之鮮美。

古鎮里明清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比比皆是,沒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磚一瓦間無不流露出質朴氣息。小鎮中有一條街道因過於老化,推倒後按照過去的風格仿建,但一眼望過去,卻怎麼也脫不了仿的氣息。經過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仍保存完整。現存的古街坊有7條,街內兩旁多為明清時期建築,屬全木穿斗結構,嚴謹的廊坊式古代建築樣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紅砂石板鋪成。現存的76套民居亦多為兩層高的明清風格建築,青瓦粉牆,欄桿窗欞鏤刻精美,傍水而建。臨江飛檐

翹角的木質吊腳樓是古蜀民居「桿欄」文化的體現。古鎮內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廟——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黃龍溪古鎮一街三寺廟,且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獨特格局,再加上鎮外的兩座宏偉的古寺廟,更給黃龍溪增添了古意。
古鎮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喝茶對於古鎮上的人來說,那是與吃飯並列的頭等大事,馬虎不得。他們用本地產的茉莉花,沖在蓋碗里,一些茶館有時也有上好的竹葉青、峨眉雪蕊這樣的好川茶。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閑、雅緻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的 「燒火龍」是黃龍溪最馳名、最傳統的文化體育活動,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煙花配方,享譽海內外。此習俗源於南宋,至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先民根據「龍見武陽赤水」和「龍生九子」等故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火龍已經成為黃龍溪一年一度新春的「保留節目」。
黃龍溪鎮現轄1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2.8萬人,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區鄉鎮,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旅遊服務設施從無到有,現有高中檔賓館、飯店10多家,大小餐館120多家,有床位3700多個,購物點70多處,旅遊般只100多艘,黃龍溪已成為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點。
8旅遊景點編輯1、古街坊: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保留完整,現有明清時代街坊七條,街面全由石板鋪成,兩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寬度3.44米。2、古寺廟:古鎮內有三座完好寺廟,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都位於黃龍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廟,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景觀,鎮外還有2座大寺廟,建築宏偉,吸引眾多遊人。
3、古建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現有明清民居76套,一樓一底,傍水而築,臨江「吊腳樓」體現了古蜀民居「干欄」文化特色。
4、古樹:鎮內現有樹齡800年以上的古榕樹6株,盤根錯節的樹根和濃蔭蔽日的樹蓋,增添了古鎮的濃郁的古貌古趣,古鎮在鹿溪河畔鎮龍溝內還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條龍的千年古樹烏臼樹,外觀非常奇特,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5、古崖墓:場鎮周圍多次發掘漢代岩墓,其中有石棺、陶俑、銅璽等大批文物,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6、古佛洞: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依山傍水,隔河遙望,頗為壯觀。7、古佛堰:金華庵下府河上攔河築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設施,黃龍溪萬畝良田至今由此灌溉,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
8、古戰場:歷史上常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還有蜀王、諸葛亮、張獻忠、楊展在此大戰的傳說。
9、古風民俗:至今黃龍溪鎮還保留許多民風民俗,如打更、放生會、龍舟會、燒火龍、觀音會、川劇座唱等習俗。10、三縣衙門:歷史上黃龍溪屬"金三角"地帶,民事、經濟糾紛、匪患困擾三縣(華陽、彭山、仁壽),遂設三縣衙門(今聯合辦事機構)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1]9旅遊指南編輯最佳旅遊時節
四季皆宜,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隨時都能給你以古樸寧靜的感受。
住宿指南
黃龍溪住宿條件比較完畢,旅店、家庭客棧很多,客棧最集中的地方位於下河街,僅僅下河街一條小街就有客棧二三十家,大都靠河邊,環境都不錯。如果想住在古鎮里,體驗一下生活在千年古鎮的感覺,建議住鎮內的家庭客棧,鄉游網山可以預定,價格還較為實惠。
當地活動
黃龍溪古鎮旅遊資源豐富,娛樂項目繁多。古鎮泛舟是不可錯過的體驗之一,在黃龍溪的龍溪茶莊來上一杯清茶,悠閑小度半日,也是一種不錯的享樂。
黃龍溪火龍節
黃龍溪燒火龍起源於南宋。活動內容包括:燒火龍、彩龍表演、南獅表演、漂河燈、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舉辦焰火晚會、舉辦迎春同樂晚會、放露天電影、聽川劇座唱等。先民們根據「龍現武陽赤水」和民間流傳的關於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這個圖騰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經過不斷改造、豐富,黃龍溪的「火龍燈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時間: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點: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國際龍獅文化藝術節
每年古鎮黃龍溪將上演7天「大堂會」。除了來古鎮賞黃龍古樂、潮流街舞、技巧雜技、川劇變臉、流行樂團、功夫茶藝等「大堂會」,還能在這里觀彩燈、舞南獅、滾鐵環、捏泥人……當然,最值得期待的當屬「燒火龍」了。此外,主辦方還會細心地為前來參加的遊客准備了上千份的賀年禮包。
時間:大年初一至初七
地點:黃龍溪古鎮
注意事項
黃龍溪古鎮夏季多雨,外出活動一定要帶雨具(特別是夏季,多暴雨),背著很重的背包撐一把傘在林中或山地行走會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為黃龍溪古鎮旅遊雨具的首選。[2]

⑺ 急求黃龍溪簡介50字

黃龍溪古鎮距成都市區38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人口約2.8萬。這里以古街、古廟、古樹、古建民居、古碼頭、古佛洞、古佛堰、古衙門、古風民俗、古崖墓「十古」而著稱,以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燒火龍而聞名,更以古樸的環境,淳樸的民風、時尚的風情而成為成都人郊遊踏青,仿古尋幽的首選之地。

⑻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黃龍溪鎮,它有著怎樣不同尋常的來歷

建安24年(公元216),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象牙,黃龍所屬之地,昔屬武陽,今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黃龍溪鎮歷來就是成都南面的軍事重鎮,位於成都市雙流縣西南部邊緣,東經103°58』,北緯30°17』。鎮區距成都市區42公里,只30分鍾車程,雙流縣城34公里,華陽鎮28公里。

民間風俗

古鎮至今保留著打更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一更鳴鑼一聲,二更鳴鑼兩聲,依次類推。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你睡得分外香甜。

黃龍溪迄今保留著正月表演火龍燈、獅燈、牛兒燈、幺妹兒燈、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

拓展資料

黃龍溪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有2100餘年歷史,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市區40公里,距雙流區35公里,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28公里。

黃龍溪鎮面積為50.4平方公里,人口為3萬(2013年)。

黃龍溪鎮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也是全國重點鎮。

⑼ 黃龍溪歷史背景

黃龍溪古稱赤水,乃古蜀王國的軍事要地。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曾在此作最後的決戰。《水經注》載:「武陽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黃龍見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荔鼎錄》記:「蜀章武二年,黃龍見武陽之水九日,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黃龍」。

拓展資料:
黃龍溪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有2100餘年歷史,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市區40公里,距雙流區35公里,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28公里。
黃龍溪鎮面積為50.4平方公里,人口為3萬(2013年)。
黃龍溪鎮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也是全國重點鎮。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