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人叫楊黎可
⑴ 辯論 "是金子不一定發光" 急求
「我已經不相信『是金子就會發光』這句話,因為地太深了,很多金子都會變成古董,所以還是需要折騰。」本報記者郭延冰攝
人物
楊黎,1962年生於成都,1986年和周倫佑、藍馬等創辦《非非》,1990年,和藍馬、何小竹、吉木狼格等出版《非非作品稿件集》,創作長詩《非非1號》。2001年,創辦「橡皮先鋒文學網站」,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燦爛》。
記者手記
2001年1月23日創辦的「橡皮網」一定會像「非非」一樣載入史冊,它是詩歌愛好者在網上最初的殿堂———楊黎這樣認為,但是這種觀點不妨礙他在2004年5月的時候把橡皮網關閉。
為什麼要關呢?「如果繼續辦下去,那就是把它當一個事業來做了,詩人怎麼能把這個當事業呢?
寫詩才是一個詩人的使命。「眼前這個說話帶有濃厚四川腔、言語間顯得非常縱情酒色的男子如此這般解釋。
除了寫詩之外,楊黎堅持得最久的大約就是寫博客了。按他的說法,在「博客」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開始寫了。
最早的形式是在橡皮網每天寫3000字的小說,接著是開了一個名為《早課》的帖子,每天寫一首詩,寫了40多天。
「博客」出現之後,他開始把詩、隨筆與日記貼到博客里,每天有幾千的點擊率。實踐發現,詩歌的點擊率不高。
高中生把《鼠疫》刷在牆上
在2001年11月之前,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今天》。我接觸到的第一本詩歌刊物是在1978年,當時成都的幾個中青年詩歌愛好者辦了一本《野草》,展示給公眾的方式把詩歌張貼在街頭。
我和幾個高中同學莫名其妙地愛上了文學,對於我來說,童年期和文學之間發生的惟一一點關系是看了有限的幾本小說。1980年,我開始認真寫詩,6月份的時候我和朋友都寫出了讓我們自己高興很久的詩,所以我們開始籌備辦一本詩歌刊物。
加繆的《鼠疫》是我在70年代偶然看到的一本灰皮書,一讀便很喜歡,所以我們的詩刊就取名叫《鼠疫》了。我們把稿子交給一個朋友,他的姐姐是打字員,她從1980年的10月打到第二年的2月,才艱難地幫我們出了10本。
我們這一群高中生和外界根本沒有什麼交流,就是這少得不能少的幾本都不知道該拿來干什麼。一天早晨,我們幾個人偷偷地把《鼠疫》貼在成都春熙路的新華書店門前。第二天上午10點,我偷偷跑去看,看到有二三十個人圍在那兒看,我都不敢走近,深怕被別人認出來。我們在刊物上留下了一個同學的地址,希望別人來信和我們聯系,竟然還真的接到了很多來信,而且寫信的人都比我們大,他們不知道寫這些詩的是一群高中生。
《鼠疫》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不過是一群少年做了一場文學夢而已,我之所以對它還有興趣,是因為它完全和「朦朧詩」不一樣,它的出現也和北京的《今天》沒有任何關系。
我發表在《鼠疫》上的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惠特曼的影響,1979年初我在書籍自由交換市場遇到駱耕野,他願意拿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交換我的《中國新詩選》,我到他家去取書,他給我看一本書頁已經發黃的《草葉集》,我坐在他家門口讀得不忍釋手。
三輯詩刊三種創作方向
1984年,在全國各地共青團的領導下,成立了很多青年組織。四川省委下面也已經成立四川省智力開發工作者協會和四川省青年經濟工作者協會。周倫佑的哥哥周倫佐當時就是在省智協辦公室工作。
周倫佑和萬夏是我最早接觸到的詩人,在1983年之前我已經寫出了一些詩,但都是自己刻印了給幾個朋友看,他們都是在朋友家看到我的詩之後來找我的。我向周倫佑建議辦四川省青年詩人協會,因為我覺得我們這些詩人都是分散的個體,需要有個組織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這件事情很快談成,詩協掛靠在智協的下面。
我和萬夏決定自己辦刊物,名字就叫《現代主義同盟》,後來改名叫了《現代詩內部交流資料》。在這期間,全國范圍內已經出現了很多詩歌刊物,各地的詩人之間也有了廣泛的交往,但是從來沒有整體亮相過,包括那個時候韓東、於堅在南京辦的《他們》也都屬於是流派型刊物,《現代詩內部交流資料》則雲集了全國的青年詩人。
《現代詩內部交流資料》把同時代的三種詩歌態度和創作方向都編輯在一起:一輯是「朦朧詩」,收錄了七八個朦朧詩人的作品,以《結局已開始》命名,寓意很明顯;第二輯是以江河、楊煉、石光華、宋煒、海子為代表的史詩派,以海子的《亞洲銅》命名,這個名字不含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因為它具有強烈的東方文化意識。
除此之外,就是我們「第三代」。這本刊物清晰地將第三代確立為80年代一個流派,其實,第三代根本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流派,詩歌也不存在什麼第幾代一說,只不過是大家被強行拉在一起,來一個整體亮相罷了。
販賣愛情的「Y咖啡」
成都人都知道,四川話里Y的發音代表的含義是「不正經的」和「歪門邪道的」,1985年冬天,我和萬夏在成都西大街18號開了一間名叫「Y咖啡」的咖啡店,起名的人是石光華。
西大街18號是我們詩歌圈子經常開會的地方,駱耕野跟我說他有一張書店的營業執照,要我幫他開一家書店,他跟我說這個話的時候已經是12月了,我們必須得趕在第二年的元旦開張。書店的裝修是萬夏來做的,因為他從小就會畫畫。我們在裝修的過程中,發現這間房子完全可以在晚上利用起來,開一間咖啡館,因此咖啡館的成本幾乎為零。
書店白天開張,咖啡店晚上開業。書店的生意並不怎麼好,但是咖啡店的生意卻好得叫人大吃一驚,房間里的三張桌子基本上天天都是滿的,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還得在外面多擺兩張桌子。
咖啡店賣得最好的是「愛情咖啡」,味道苦不堪言,實際上是由咖啡和苦丁茶混合在一起做成的,但這種咖啡每天晚上都能賣20多杯。喝「愛情咖啡」的基本上都是女性。有時候,那些女性問男服務員說:「你們認為這就是愛情嗎?」這時我們的男服務員就會坐到她們身邊,叫她們幫他叫一杯同樣的咖啡,和他們探討愛情和人生問題。
咖啡店常常會迎來一些詩歌圈的朋友。有一天咖啡店裡來了一個客人,說是找萬夏的。那個時候《現代詩內部交流資料》已經出來好幾個月了,我對他說我是楊黎,以為他會知道我是誰,結果他根本不記得這個名字。我的一個朋友看出來我很失望,就對他說,楊黎是《怪客》的作者,他才恍然大悟的樣子,還背了我的一首詩,極大地滿足了我作為一個剛剛出道的青年詩人的虛榮心。
「非非」中找不到最好的朋友
1986年之後,各種詩歌刊物像雨後春筍一樣四處涌現,「非非」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中出現的,我對「非非」的感情很復雜,甚至很多時候我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非非」。
第一次聽到「非非」這個有幾分甜軟和矯情的詞,我就覺得很不習慣。那時我剛剛新婚不久,周倫佑給我寫了一封信要我趕快去西昌,說有重大的事情商議。
我與妻子坐了一夜的火車,聽到「非非」這兩個字從周倫佑嘴裡吐出來的時候,我感到一陣發冷。
「莽漢」聽起來像小地方的男人,「非非」像小地方女人的名字。周倫佑是一個喜歡把事情講得玄虛的人,他說這兩個字是他夢里出現的。我是一個不善於反對別人的人,也沒法反對周倫佑和藍馬兩個人。
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說,我有我的私心:在我抽屜裡面藏著幾首寫好了很久的詩,我覺得它們馬上就要影響中國了,但是我找不到發表的地方,更加捨不得隨便拿給別人看,因此我加入「非非」實際上是有非常單純的實用主義目的的。
「非非」第一次印刷了1000本詩刊,第一期詩刊中收錄了東北一個名叫邵春光的《青春的證明》,這首詩的內容就是說他賣血辦詩歌刊物,後來說來說去就變成了「非非」辦雜志沒錢,只好賣血來籌經費。
其實,喜歡詩歌的人都會更喜歡《他們》,包括我自己也是更認同韓東和於堅,當時在「非非」之中,我找不到最好的朋友,也找不到最認同的詩人,但是「非非」卻因為有效運作而出盡風頭,譬如刊物出來之後應該怎麼寄、寄給誰都有講究。
首先,「非非」拉了很多人加入進來,它的成員人數是非常多的。第二,「非非」
帶有強烈的理論色彩,在那個時期,詩人們不專心寫詩,卻去談易經、文化、巫術、氣功,我最早讀到藍馬的《語言作品中的語言事件及其集合》是在「非非」第二期刊物,當時這篇文章隨著「非非」風靡中國詩壇。
詩歌刊物在80年代的確對中國詩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一個真正的詩人需要這些嗎?我的代表作在1986年以前就已經寫完,辦刊物的目的是要「亮劍」,不然別人怎麼會知道你呢?我已經不相信「是金子就會發光」這句話,因為地太深了,很多金子都會變成古董,所以還是需要折騰。
口述:楊黎
采寫:本報記者劉晉鋒
⑵ 中國現當代文學關於新時期新詩研究有什麼研究成果和著作
哥們兒,人家問的是研究成果,不是作品。何況,朦朧詩還能叫新時期啊,我才無語。雖然懸賞分低了點,我還是願意回答的,研究成果那是年年都有,人人都有,但是已出版的著作我就沒太關注。有幾個人你可以注意一下,陳思和——復旦大學教授;楊黎,伊沙,何小竹、柏樺……
⑶ 新生代詩是什麼有哪些特點和代表人物
「新生代」詩潮是中國新詩繼「朦朧詩」運動之後極為重大的變動。新生代詩人繼承了新詩潮主體覺醒的基本思想,無論從文化的角度或是生命的視角都向主體意識的探求與審視邁進了一步,向個人意識的深層面展開。他們在個人經驗的轉變中以一種獨特的姿態深刻體驗現代人共有的內心世界,從人的生存狀態考慮人的心理世界,內在本能意識,從而無限擴展真正屬於自己的領地。這種主體意識在他們詩歌中具體表現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審視日常生活及其在語言延化為口語化,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體驗。也可以說「新生代」詩的一個中心母題是:生命。
⑷ 當代詩壇的十大禍害
第一,平陽體,禍害等級:六級。
平陽體是雲南詩人,國家一級作家雷平陽所創。翻開網路介紹,這位平陽體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獲獎專業戶,所得獎項不可計數。
其大作《瀾滄江在蘭坪縣境內的三十三條支流》榮獲魯訊文學獎,因為他姓雷,所於我們看到了天雷滾滾:瀾滄江由維西縣向南流入蘭坪縣北甸鄉/向南流1公里/東納通甸河/又南流6公里/西納德慶河/又南流4公里/東納克卓河/又南流3公里/東納中排河/又南流3公里/西納木瓜邑河/又南流2公里/西納三角河……(以下省略重重疊疊兩百字)。
這是詩嗎?一干教授與評委都斬釘截鐵說,這就是詩,而且是好詩,是雷公爺獨創的平陽體,如果其他人再這樣寫,那就不是詩了,就俗了啦!這種好詩不獲大獎天理不容,至於魯訊的棺材板該誰去按住,那是後話。
「孤帆遠影碧空凈,唯見長江天際流。」同樣是寫江,據說李太白自從看了平陽體後就得了抑鬱症,嘴裡一直念叨著:「原來詩也可以這么寫的,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我說他:「李詩仙,要是你活在當代詩壇,沒被雷死,你就慶幸吧。」
第二、梨花體,禍害等級:十級。
梨花體是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詩人趙麗華所創,網友戲稱其為:梨花教主。梨花體詩創作的心訣就在於摁回車鍵。
隨便一句大白話,分成行就是詩。比如: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天下最好吃的。再比如:來了一隻螞蟻/又來一隻螞蟻/後面還有一群螞蟻。
梨花體曾經引爆網路,狠狠地摩擦了中國歷代詩人的智商。當然,梨花教主也很委屈,說是被惡搞了,被網路暴力虐待了一下。
又說總算是引起了公眾對詩歌的關注。嗯嗯,公眾是關注了,問題是公眾已經不是關注詩歌了,而是關注這種水平的人怎麼就成了作家、詩人。
我忍不往也寫了個梨花體:毫無疑問/你攀升的手段/是全天下最高明的。梨花體的出現,終於打破了公眾對於詩歌的神往,大家突然發現原來詩人的門檻是這么的低下,阿貓阿狗只要能摁回車鍵,也可以過一把詩人的癮。
第三,廢話體。禍害等級:十級。
廢話體的開山鼻祖是楊黎,查看其網路介紹,也是一個獲獎專業戶。廢話體的代表作曾經被人捧上極高的高度,說是大約五百年後才會過時。
愚民眼拙,自然也看不出廢話體的妙處。這里只好摘錄幾句請行家品鑒一下。《打炮》:在高高的乳房之上/是另一座乳房/在乳房和乳房之間/整個世界/正靜靜地守候/公元1980年8月3日夜/下著毛毛細雨/我打響了生命的第一炮/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楊黎充血的龜頭泛著微微的紅光……以下省略三百字。
楊黎意猶未盡,接著寫道:「這就是打炮的打,這就是打炮的炮。」果然是一句接一句,通過廢話的疊加,一個空前絕後的炮詩終於橫空出世。
看著這些廢話,我卻分明感覺就是一個猥瑣大叔進入了意淫的天上人間而吐露的心聲,真是好濕。我只想壯膽問一句,都說詩而能歌,楊大叔你特么能把這《打炮》詩在你子女面前朗誦一番么?誒,啥也不說了,我給大家找點鹽酸洗眼去。
第四、下半身體,禍害等級:十級。
下半身體詩歌的創始人是沈浩波。看網路介紹,沈浩波是職業詩人。不知道啥時詩人也成了一種職業。看他的獲獎次數繁多,也可見他已經把這個職業做得很好了,足以使他養尊處優。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我早就看出這個詩人其實就是意淫界的頂級選手。且看他的《一把好乳》:她一上車/我就盯住她了/胸脯高聳/屁股隆起/(以下省略一百字)。
職業詩人有著這樣的嗜好,意淫了一對母女,還不過癮。必須付諸行動,所以詩人變成了咸豬手:在公共汽車上/豐乳肥臀的姑娘/使我充滿做案的沖動(以下還省略一百字)。
當咸豬手畢竟容易犯罪,所以他還得找找臭味相投的同類,於是就寫了一個《女詩人》:「女詩人/我愛看她的詩/每次看/都有一種想操她的沖動(又要省略一百字)。
他是職業詩人,兼意淫將軍,更是av王子,私下早就研透了頂、戳、攪、搖的要領。至於三十六招、七十二式,早就融會貫通。
於是他就在詩里刺穿了女詩人的身體,刺破了女詩人的靈魂,讓她流出血來。我很奇怪,這種只會盯著臍下三寸的色情狂魔如何就成了職業詩人?而且還能混得風生水起。詩壇竟有這樣的下流人物,中國詩歌的江河日下實在算不得什麼反常的事。
第五,大便體。禍害等級:九級。
大便體詩的創始人是徐鄉愁。他同是也是垃圾詩派的領軍人物。一個人開創了兩個詩歌流派,實在是了不得的人物。
徐鄉愁善於在五穀輪回之所尋找靈感,只要給他提供一間茅廁,使他寬衣解帶蹲下,凝望著胯下的黃白之物,做一個深呼吸,他立刻就能詩情噴薄。
只聽得他在廁所里吟哦道:「在後檐口蹲下來/手紙也跟著我蹲下來/這時候,我什麼也不去想/兩會是不是成功地召開了/不去想/美國該不該打伊拉克/不去想……我現在最要緊的是/把屎拉完拉好/並從屎與肛門的摩擦中獲得快樂」,想不到,他的快樂來得如此簡單,想必便秘才是他的最愛。
他並且還能從屎里得到安全感:「有屎就有肛門/有肛門就有人煙/轉過山樑就是」。並且屎還能給他以啟發:「衣服的裡面是肚皮/肚皮的裡面是腸子/腸子的裡面是屎」。
這和魯迅先生說的有些人能「從腳趾頭想到大腿,從大腿想到生殖器」,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我說:「詩壇有奇葩,全靠屎喂大。」仔細一看,詩壇里寫屎的人還真不少,也難怪詩壇總有一股濁臭熏天。
第六,裸體詩,禍害等級:十級。
代表人物:蘇非舒。不好意思,他的詩我一首也不知道。猶記當時梨花體引爆網路時,面對公眾的口誅筆伐。
現代詩人突然一改文人相輕的本色,都不再罵對方的詩是狗屎了。應該是懼怕網民的怒斥動搖了現代詩歌的產業。他們開始抱成一團聲援梨花教主,還組織了詩會,進行詩歌朗誦。
一向名不見經傳的蘇非舒突然在台上扒光了自己身上的衣物,讓倒垂的命根呈六點狀態面對著現場觀眾。它就不能再激情一點么?蘇非舒一脫成名,現代詩壇的臉面卻實在掛不住了。彼時的司法機關行動迅速,毫不客氣地把他送進了拘留所。
累及風化,現代詩人和流氓真的不好區分。陳子昂靠摔琴成就詩名,蘇非舒靠扒衣成就詩名。不同的是陳子昂的作品流傳千古,蘇非舒的作品無人理會。
這傢伙後來混不住了,就把自己的詩稿全翻出來,搬到街頭稱重計價出售,一斤一百元。天,他創作的詩稿多到可以論重去賣,可見他一定每天都起早做著詩歌的早操。
他這么能寫,創作了這么多詩歌,現代詩歌該是何等的輝煌。據說,那個一生創作了四萬首詩詞,卻沒有一首能夠流傳的乾隆皇帝,得知蘇非舒的詩稿稱重出售的消息後,終於忍不住哭倒在地上。
第七,進茶體。禍害等級:八級。
進茶體是著名的教授兼詩人周嘯天模仿李白的《將進酒》所創。在獲得魯迅文學獎後,因為其詩平白如水而飽受詬病,網友譏諷其為新聞詩,打油詩。
我也不憚煩,翻看了他獲獎的《將進茶》以及其他的作品。評心而論,較之於以上所列舉的那些偽詩人,周嘯天的詩歌水平高得多,起碼他知道韻律,雖然他也經常犯。起碼他知道要言之有物,雖然他所顯示的情懷格調也不高。
盡管他時常冒出「炎黃子孫奔八億,不吃饅頭爭口氣」,類似於這樣的口水詩句。盡管他也顯露出「開放之年毛公逝,香風一夕吹千里」,這種蔑視工農,調侃從事洗腳行業的下層女子的小資心態。
但是我原來一直堅持認為,他不是張打油的徒子徒孫。他在寫詩上與那些惡搞的現代詩人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我最為反感的是他的文品,總是拿著那些所謂的大家,客套的互捧之說來論證自己詩作的高明。
面對網路上的洶洶質疑,猶能輕描淡寫地為自己開脫。就算是這個模仿之作《將進茶》,文理不通,音韻拗口,在文法與情懷氣勢上,和《將進酒》相比也還是雲泥之別,有什麼好自鳴得意的?
做人這么不謙虛,而且大言不慚,真真算是詩壇的一絕,這種視天下人皆為外行的自大狂心態,流毒甚廣,帶壞了詩壇文風。他自己也還在打油詩的邪路上瘋狂裸奔,終於親手催生了今日的老黃黃體。
我一時手賤,忍不住也作個《將進獎》來湊湊熱鬧:今又聞,滾滾驚雷天上來,紛爭魯獎落塵埃。今又聞,堂堂學士名赤縣,虎榜鳳池標大牌。人生得意須中獎,莫許無名獨自哀。天生我材必有用,半生功業獎拿來。烹茶煮酒豈為樂?
總為一朝擎獎杯。杜子美,迅哥兒,乾瞪眼,杯已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道分明:文采風流不足貴,大道高節亦難行。古來文士多困窘,不若打油著其名。梨花昨日開千樹,燒餅一團恣歡謔。眾人何必譏少才,嘯天矢志與伊酌。羊羔體,周打油,評委一言遮奇醜,獎金消化萬古愁。
第八,「睡人」體,禍害等級:六級。
睡人體是農婦余秀華所創。她以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名動詩壇。作為一個下層的寫作人士,她堅持的精神可嘉,成名的手段可鄙。
她寫道:「其實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因為睡人或被人睡,還能開出花朵,讓我想起了花柳病,想起了電線桿醫生的廣告語。然而她還是樂此不疲,依然執著地:「把無數個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穿過大半個中國睡人的結果,就是她終於成了詩人,並且很快拋家棄子離了婚,還成了一個地方的作協副主席。
余秀華的文字感覺還是很好的,只是她在一個功利的環境下,終於耐不住寂寞,趟進了濁流。都說詩言志,當詩人們的志都在於睡人或者被人睡時,詩歌的墮落也就無可阻擋。隨著「睡人」體被翻譯成外語開始走紅於國際,中國的現代詩歌終於又一次蒙羞。
第九,老黃黃體,禍害等級:五級。
老黃黃是最近才出現的。創始人為徐州的王賀軍,王賀軍者,詳細信息無從考證。
然而揣摩老黃黃體的文風特點,顯然深得詩壇毒瘤「老乾體」的精髓。王賀軍憑著「老黃黃體」的《玉樓春》,過關斬將,得到了大賽評委的一致認可,拔得頭籌,一舉奪走了大賽最高獎。他得到了萬元獎金,同時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吐槽。
先看看他的大作:「打從土地承包後,好像勁頭難使夠。只因吃了定心丸,田長黃金人長肉。家家別墅排成溜,豐產不愁憑網售。小康已是老皇皇,還得加油擼起袖。」
乍看之下,我還以為那位寫出著名詩句「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的民國詩人張宗昌穿越到了現在。但凡詞牌,總有固定的詞律。
這種順口溜式的白話,假以《玉樓春》這樣的大雅詞牌,也只好騙騙四六不通的大賽評委。本次的大賽評委周嘯天不愧是通過打油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大師,他穢眼識豬,終於找到了打油的知音。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偽劣作品被封為頭牌,其實是對所有參賽者的最大侮辱。套用崔永元的話說:一個也敢發,一個也敢領。誠如是,不知道將帶壞多少學詩的後來人。
第十,當代詩評家,禍害等級:十二級。
可以斷定,每一個偽詩人的背後都有一群曖昧的詩評家。他們一團和氣,總能創造出各種新名詞新說法為偽詩人的劣作宣傳造勢。
⑸ 陶哲資料
藝名:陶喆
英文名:David Tao
本名:陶緒忠
生日:1969/7/11
星座:巨蟹座
身高:178cm
籍貫:上海
出生地:香港
童年居住地:台灣台北
現在居住地:Pasadena, LA, USA
學歷:台北公館伯大尼美國學校,UCI,UCLA畢業,讀過AFI
主修:心理學
副修:電影
性格 富有創意,主觀性強,完美主義者,神經質,性感
最愛 藝術,汽車,電影,音樂
喜歡 美食
討厭 電子游戲,棋類游戲
喜歡的書籍雜志 學術性,藝術,汽車,烹飪,現代著作,文化,時裝,健康, 電影,音
樂,真實故事,心靈自療,旅遊,計算機科技,西方名著
最喜愛的作家,書籍,雜志 Harry Potter Series
喜歡的音樂 另類音樂,大樂隊,藍調音樂,即興諷刺歌,中國民間音樂,中國戲曲,古典音樂, 經典搖滾樂,鄉土音樂,二胡音樂,實驗音樂,民歌,鄉土爵士樂,福音歌曲,歌德式古典音樂, 重金屬電子搖滾,工業音樂,爵士樂,現代搖滾樂,新時代樂曲,流行曲,rap,reggae,鄉村搖滾樂, salsa,爵士靈歌,電影配樂,聖歌,強節奏爵士樂,多類型音樂,世界性音樂,電子音樂
最喜愛的歌手,樂隊 The Beatles
喜歡的電影 藝術片,動作片,喜劇,紀錄片,恐怖片,愛情片,科幻片,懸疑片,動畫
最喜愛的導演,演員 電影 Taxi Driver; Annie Hall
喜歡的運動 田徑,健身,遠足,線上滑冰,武術,越野單車,單車,跑步,緩步跑,壁球,游泳,乒乓球,排球,散步,舉重
喜歡的寵物 雀鳥,貓咪,狗,魚,倉鼠,蜥蜴,蛇,龜
一句最重要的話 喝酒我愛保持清醒,吸煙我不想危害健康
1993製作 周葆元【ALTON】專輯創作歌曲FRANKY、愛並不容易、表白、神迷目炫
1994製作 張信哲【SOMEWHERE IN MY BROKEN HEART】
1995製作 陳淑樺【淑樺盛開】創作歌曲 愛的比較深、魔力、不做情人不做朋友、拔河、KISS & TELL
說到陶喆是怎麼回到台灣作音樂的?這要從他樂於助人的中國人傳統美德說起。在1993年唱片製作人王治平到洛杉磯去買音響 ,在樂器行內困難的與老外店員比手畫腳之際,當時也店裡的陶喆,他主動上前代為翻譯,讓王治平順利的買到了他需要的東西。王治平在感激之餘,問了他的名字,也知道這個熱心助人的小 男生喜歡玩音樂,懂音樂,在半年之後,王治平準備要為也是從美 國回來的周葆元作唱片,於是他就「徵召」陶喆回來台灣,施展他 的音樂功力。陶喆在回到台灣之後,就開始寫歌作曲,而他的作品也逐漸受 到台灣音樂圈的肯定,也開始有人請他編曲,並且希望他參與音樂 統籌製作,成為一個全職的製作人,當時張信哲要發行英文專輯, 阿哲曾聽過陶�的作品,很喜歡陶喆的R&B曲風,因而找上他來擔 任這張【SOMEWHERE IN MY BROKEN HEART】的製作。而在1995年曾經消失好一陣子的陳淑樺要推出【淑樺盛開】 專輯時,曾與製作人商討想要改變以前的曲風,因此當時的製作人 王治平就找來陶喆幫忙製作這張專輯,在標榜美式「節奏藍調」(R&B)曲風的製作下,也讓陳淑樺更拓展了她更寬廣的唱腔。
1995.05製作專輯 楊采妮【笑著流淚】創作歌曲 避風港、DO YOU DO、猶豫不決
1996.01製作專輯 孫耀威【習慣】創作歌曲 HELLO STRANGER、午夜迷迭香
1996.08製作專輯 孫耀威【肯定】創作歌曲 肯定
對於從十五歲就到美國念書的陶喆來說,要幫台灣歌手製作 整張專輯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為真正要成為製作人要與歌手 溝通協調,還要教歌手發聲及掌握旋律等等之類的,更難的是在 歌詞的表達上以及要怎樣教歌手正確的掌握咬字發音這些都是他 在製作路上須要去克服的,不過他由於對音樂的熱情讓他加倍努力 去做好製作人的工作,在語言上的問題就不是那麼大了,而他在國外的生活經驗以及多年來對西方音樂的陶冶,讓他的音樂風格,顯得明亮暢快。在1995年楊采妮首度來台發片,由於楊采妮本身也是從美國 留學回來,同樣的也是接觸較多的美式的樂風,所以找來陶喆�為楊采妮製作專輯最適合不過了。另外從香港來台灣發展的孫耀威在當時也是屬於紅的不得了的 偶像歌手,以往孫耀威唱的歌曲都是屬於舞曲或是那種小情小愛 的歌曲比較多,唱片公司在他發行的這張【習慣】專輯中,想讓 他改變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曲風,於是也找來陶喆為他在專輯里寫了幾首較美式風格的歌曲,同時也擔任歌曲的製作人,後來同年孫耀威發行的【肯定】新歌+精選輯里,主打新歌【肯定】也是請到陶喆來幫孫耀威製作,同時這也是陶喆與現在的老闆娘金瑞瑤的合作開始。
1995.07製作專輯L.A.BOYZ 【YOUNG GUNS】創作歌曲 YOUNG GUN、危險人物、飛夢天堂 ANOTHER LONELY NIGHT LA. PEOPLE
1995.06製作專輯 BABES 【BaBy BaBy BaBy】創作歌曲 BABE BABE
1996.07製作專輯 BABES 【LOVER BOY】創作歌曲 LOVER BOY、PEACE SONG
1996.07製作專輯 LA.BOYZ 【PURE ENERGY】創作歌曲 懷念的平安夜、小丑與氣球 PUER ENERGY、ROCK
在多次的愉快合作經驗,陶喆寫歌、製作、外帶和音,和王治平「玩」得非常投入,於是王治平要製作「洛城三兄弟」的專輯時,再度召喚陶喆加入,為這三位也是從小接受美式音樂的三兄弟作曲,而在專輯中陶喆為他們加入抒情、輕快、饒舌曲風互異的歌曲,讓這 三兄弟對他的製作功力佩服不已。最主要可能是因為擅長黑人「舞曲」音樂的陶喆,能「抓得住」三兄弟對歌舞的感覺,自然也「抓得住」時下青少年的流行口味,成為唱片界極力爭取的「新寵」同時也讓三兄弟在台灣打下一遍天地。同樣的同門的BABES這三個女生也是從美國回來的,這三個在美國學習黑人爵士舞蹈有十年以上的女生,除了秀她們的舞蹈之外,歌曲當然也要配合有點黑人爵士的曲風,所以陶喆當然也是她們專輯製作的不二人選。
1996 .07 鄭中基【左右為難】創作歌曲-想念你的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之前我們看過陶喆所製作的專輯,大部份好象都是從美國回來的歌手佔了大半數!不知道是這些從國外回來的歌手比較能接受陶喆的作品,還是台灣本土的歌手較沒辦法接受陶喆作比較(節奏藍調)的作品,像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一張也是這個從國外回來的歌手(鄭中基),在鄭中基的首張專輯里,也收錄了陶喆所作的歌曲【想念你的愛】,這首歌的旋律也是一聽就是非常美式抒情的歌曲。
1996.08 杜德偉【發現愛】創作歌曲 發現愛、秘密、I SAID SAID、COLOR OF THE NIGHT
一向以黑人音樂及舞蹈稱霸港台的杜德偉,在發行【發現愛】專輯時,也挑選了幾首陶喆的作品,杜德偉黑人式的唱腔加上陶喆最犀利R&B作曲,當時這二人的合作可說是台灣樂壇中,表現黑人節奏藍調音樂的代表。而很好玩的在這張專輯中,有一首歌叫【秘密】是由陶喆作曲而填詞人則是我們上個星期介紹過的香港作詞大師林夕,這樣的合作方式,真是難得一見啊!
1997 陶晶瑩【漂亮】創作歌曲 L.O.V.E
其實說到陶喆作品,大部份都是以作曲為主,因為作曲對於他來說是非常之簡單的事,但由於之前有近十年在國外求學,因此要 他作國語的詞則是非常的難啊!因此要找到能夠配合他曲風的作詞人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從他1993年回國作曲開始,與他合作最多的作詞人就是以前也是歌手的楊黎蘇了,從以前最早做給周葆元的歌還有L.A BOYZ、到他為陶子寫的歌曲【L.O.V.E】幾乎有三分之二都是跟楊黎蘇合作的,而且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歌詞中多少都會有加入一些英文哦!尤其是BABY或者LOVE…之類的字眼
1998 製作專輯-趙詠華【愛不愛】創作歌曲 愛不愛、無話可說
1998 張惠妹【牽手】創作歌曲 不要騙我、HIGH HIGH HIGH
擔任了好幾年的幕後音樂工作, 陶喆在前年對他來說的確是最風光的一年,從幕後跳到幕前,出了自己的專輯,而且一口氣拿下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及最佳專輯製作人,另外在銷售成績上也是拿了好幾白金,在這樣優異的成績之下,想向他邀歌及找他擔任製作人的歌手可是讓陶喆躲避不及啊!而不善於表達更不善於拒絕人的陶喆只好跑回去美國躲起來慢慢思考,那些歌手他比較有把握可以為他們寫歌或製作專輯。在經過一番掙扎之後,1998年陶喆首先幫趙詠華製作【愛不愛】 專輯里的二首歌曲,就是主打歌【愛不愛】以及【無話可說】。之後最受矚目的就是幫阿妹在【牽手】專輯里的作嫁了,在專輯里陶喆幫阿妹寫了二首歌,而且最特別的是除了陶喆他自己的專輯中有自己的作詞之外,他是從來不幫別人作詞的,而他幫阿妹作的【不要騙我】及【High High High】二首歌詞曲都是由他包辦,因為他非常欣賞阿妹特殊的氣質、聲音、魅力,和她在音樂方面的潛力,因此在第一次的合作上,陶喆特別將他在美國吸收了十幾年的R&B知識,作一次精簡的傾囊相授,讓阿妹更拓展了她更寬廣音路,而且陶喆還在【High High High】這首歌中特別友情客串了一小段的Rap【High High High】。
有台灣土產的R&B教父名稱的陶喆,一直有自己音樂風格的陶喆,創造出一種屬於他自己個人的「音樂新浪潮」,在1997年發行了他個人的首張同名專輯【陶喆】,這張專輯一發行就造成台灣近兩年吹起R&B風,雖然【陶喆】一直不想把自己的音樂歸類為R&B,但許多歌壇頗具輩份的大哥大、大姊大,都一致稱贊他的音樂是台灣目前為止最道地的R&B。
1997年 首張同名(David Tao)專輯 1.airport take off 2.飛機場的10:30(airport in 10:30) 3.airport arrival 4.愛,很簡單(i love you) 5.沙灘(blue moon) 6.十七歲(our love) 7.望春風 (spring wind) 8.王八蛋 (bastard) 9.是是非非 (yes no song)10.流沙 (everything's gone)11.take 6 minus 3 12.心亂飛 (do i do i)13.再見以前先說再見 (say goodbye) 14.沙灘 鋼琴版 (suite blue moon)15.answering machine
國中即赴美念書,集中西文化於一身的陶喆,在這次自己演唱、製作的專輯中,將黑人樂風與本土歌謠結合,成功地顛覆了傳統樂風,為台灣流行音樂注入新血。 而這張專輯除了在台灣大賣之外,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 喜歡這張專輯的人都透過各種管道想要買到這張專輯,在全亞洲 的各大電台中也都是強力的播放,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陶喆把自己的生長背景與音樂融合在一起,整個音樂的層面比較廣,整張專輯聽起來很順暢、自然,給人的感覺很貼切,這可能就是他這張 專輯的成功之處。
可能從小受了父母藝術氣質的影響,在整張專輯中有多元化的音樂曲風,首先專輯中首波的主打歌【望春風】,陶喆把這首台灣民謠歌曲加上了新的編曲,也另外加上了部份的詞,將這首傳統歌曲 整個顛覆過來,【望春風】除了賦予傳統民謠新詮外,歌詞也是「用心良苦」。他說,經常聽到身邊男性對女性的「品頭論足」,他認為是一種輕蔑,因此新加的一段歌詞「誰說女人心難猜,欠個人來愛......自己買花自己戴,愛恨多自在......」想要強調的其實是「女性自主」。讓這首本來年輕人不太唱的歌曲,也在他的重新 包裝後,再度流行於各大ktv中。
這位可自編自寫自合聲,VOCAL、編曲、MIX的方式,和母帶後期的處理都可一手包辦的創作歌手。除了他展現技巧型VOCAL聽來舒服之外,他將真正的黑人音樂,帶入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真的是讓人佩服不已。
另外整張專輯真誠記錄了陶喆心中所想的,而在錄音上也頗具巧思,全部來自他自己的自我創意,製作過程中把人的聲音當成樂器,十分的有趣。而接下來要聽的這首「飛機場的10:30」拍的有點像部電影,快速移動的鏡頭總是讓人看不清片中那對戀人的臉,尤其是男主角,其實是導演用心良苦的傑作,主要原因是因為要讓觀眾注意聽這首歌,可是不曉得觀眾們有沒有發現男主角就是第一次拍MTV的陶喆。第一次拍MTV的陶喆他說:「還好片中的男主角看不出來是我,因為第一次當男主角,心情緊張,臉上直冒汗,如果大家看到我那糗樣,就不會專心去聽我的歌了。
從螢光幕看到的David,是有點害羞內向的感覺的,除了在談到音樂的時候他有很多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之外...他表現在言行舉止上,對自己也很要求,尤其在服裝上也是很講究的,對於西裝,他的褲子要有一定的長度,白襯衫要露出多少尺寸,他都會斤斤計 較呢。
雖然爸爸媽媽都是圈內的知名藝人但是陶喆的成名全都是憑他自己的真材實料打出名號,不僅能寫歌、製作,還能和音,而且還能以首張專輯以「黑馬」姿態入圍「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最佳作曲人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最佳新人獎等五項獎,並一口氣拿下最佳新人獎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獎,不僅幕前表現深獲肯定,連幕後製作功力也受評審的青睞。除了在台灣金曲獎上的優異成績外,他也在同年獲得美國Billboard 告示牌雜志的年度「亞洲傑出創作歌手獎」。
1999年 I'M OK專輯1. Doxology 2..找自己(rain) 3.小鎮姑娘(small town girl) 4.夜來香(tuberose)5.普通朋友~(regular friends) 6.I'OK~ 7.不一樣~(different) 8.走就走~(leave) 9.多謝你~(thank you)10.馬戲團~(circus)11.天天(CLOSE TO YOU) 12.Angeline13.Amen
繼上一張專輯之後,除了偶而回來台灣幫歌手錄制專輯之外,陶喆消失了快兩年的時間。第二張專輯「I'M OK」在大家的千呼萬喚下,終於將他沉澱兩年的心血結晶全新的創作專輯推出。專輯中,陶喆以搖滾的精神作為音樂背景,從第一首歌「找自己」開始就擺脫了上一張R&B的風格,以Alternative Rock的形式呈現。這就是陶喆,要用一首首充滿搖滾精神的音樂與市場接觸,讓人回到60-70年代聽搖滾樂的朴實的快樂。在這張專輯推出的同時陶喆在香港及台灣舉行個人演唱會,在演唱會上許多的大牌歌手們都到場聆聽他的演唱。
從小就常常往返台灣、美國,傳統中國和西方文明在陶喆身上都產生了不少的影響。中國人的感情一向講求含蓄,他就會嘗試用比較「放」的方式,以自然的方式去詮釋感情,所以歌曲中可以聽到不少「OH BABY」或者隨性的轉音,重點不是每個音都很准、每個字都咬的很清楚,而是要用最真誠的自己來面對音樂。
⑹ 中國新詩奠基都有什麼人
郭沫若
(1)郭沬若的生平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筆名沬若,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中國新詩的奠基人。
(2)郭沫若的詩歌
詩歌代表作主要有《星空》、《女神》。1921年出版的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是時代的產物,最充分地表現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高舉破壞和創造的旗幟,唱岀了時代的最強音。
《女神》的美學風格可以用「雄渾奇偉」 4個字來概括,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開中國現代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女神》中的代表詩作主要有《鳳凰涅槃》、《天狗》、《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繼《女神》之後,郭沫若還創作了詩集《星空》。《星空》中的多數詩篇雖失去了《女神》那種澎湃的熱情,但寫得恬淡雋永,詩意益然,顯示郭沫若詩歌技巧更趨圓熟,如《天上的市街》就是一首極為優美的詩篇,寄寓了詩人對自由、光明、美麗、和平的強烈嚮往之情,想像豐富,意境清新,語言淡雅。
⑺ 中國自民國以來有哪些優秀詩人
從民國自今的詩人流派及其代表作
嘗試成功自古無——「嘗試派」詩群
胡 適:鴿子/老鴉/一顆星兒
劉半農:落葉/鐵匠/教我如何不想她
康白情:和平的春里
沈尹默: 月 夜
俞平伯:牆 頭
劉大白:秋晚的江上/郵吻
今生只為蓮台笑——「文學研究會」詩群
冰心:春水(選三)/紙船/假如我是個作家
王統照的詩:盆中的薄花/雪萊墓上
魯迅的詩:夢/他
朱自清:黑暗
周作人:小河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創造社」詩群
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爐中煤/立在地球上放號/天上的街市/鳳凰涅盤
成仿吾:靜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湖畔派」詩群
汪靜之:伊底眼/蕙的風
應修人:到郵局去/妹妹你是水
潘漠華:再生
馮雪峰:孤獨
揀盡寒枝不肯棲——「新月派」詩群
徐志摩:沙揚娜拉/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翡冷翠的一夜/等…
聞一多:死水/紅燭/也許/發現/一句話
朱湘: 葬我/雨景/有憶/采蓮曲
陳家夢:九龍壁/一朵野花/古戰場的夜/相信
饒孟侃:招魂/呼喚
朱大柟:笑/逐客
劉夢葦:鐵路行
林徽音: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別丟掉
邵洵美:季候
方令孺:靈奇
於賡虞:影
孫大雨:訣絕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象徵派」詩群
李金發:棄婦/里昂車中/夜之歌/寒夜之幻覺/在淡死的灰里……
穆木天:蒼白的鍾聲/落花/雨絲
王獨清:我人Cafe中出來/玫瑰花/但丁墓旁
馮乃超:紅紗燈/蒼黃的古月
蓬子:在你面上
丁香空結雨中愁——「現代派」詩群
戴望舒:我的記憶/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蕭紅墓畔口占/雨巷
卞之琳:斷章/雨同我/第一盞燈/燈蟲/距離的組織
李廣田:窗/秋的味/燈下
林庚:春天的心/春野
曹葆華:她這一點頭
李白鳳:小樓
馮至:蛇/我是一條小河/風雨聲中的夢/蠶馬
何其芳:愛情/季候病/秋天/雨天/預言
施蟄存:橋洞/銀魚
金克木:雨雪/年華/招隱
徐遲: 江南(一)
廢名:十二月十九夜/理發店
蘇金傘:無弦琴/埋葬了的愛情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七月派」詩群
艾 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愛這土地/礁石/魚化石/大堰河我的褓姆
彭燕郊:殯儀/愛/小船/瀑布
牛漢:華南虎/根/鹿子 不要朝這里奔跑/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青春
曾卓:鐵欄與火/懸崖邊的樹/沒有我不肯坐的火車
阿壠:孩子的夢
綠原:航海/螢
胡風:夕陽之歌/為祖國而歌
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杜谷:泥土的夢
魯藜:泥土
冀汸:七月底軌跡
鄒荻帆:蕾
公木:難老泉
雛鳳清於老鳳聲——「中國新詩派」詩群
穆 旦: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裡/贊美/春/海戀/詩八首
鄭敏:生的美:痛苦*斗爭*忍受/五台山的佛像/山神與小鹿/金黃的稻束
杜運燮:秋/閃電/山
陳敬容:飛鳥/力的前奏/背劍者
唐湜:偷穗頭的姑娘/背劍者
唐祈:游牧人/老妓女/時間與旗
杭約赫:神話
袁可嘉:歲暮/旅店/母親
辛笛:刈禾女之歌/手掌/風景
天生麗質難自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詩群
李 瑛:黃河落日/一隻山鷹的死
郭小川:鄉村大道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
公劉:哎,大森林
張志民:冷卻了的鍾聲
聞捷:蘋果樹下
此情可待成追憶——「現代派」詩群
紀弦:在地球上散步/十月的台北市/窗/一片槐樹葉/你的名字
楊喚:二十四歲/我是忙碌的/鄉愁
林泠:不系之舟/阡陌
鄭愁予:水手刀/如霧起時/錯誤
方思:港
羊令野:屋頂之樹/陶人賦
一江春水向東流——「藍星」詩群
餘光中:西螺大橋/等你,在雨中/我之固體化/民歌/白玉苦瓜
羅門:傘/窗/詩的歲月/山/麥堅利堡
蓉子:晨的戀歌/青鳥/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覃子豪:追求/距離/瓶之存在
向明:苦楝樹/巍峨/生活六帖(其一)
白荻:雁/重量/叫喴
周夢蝶:十月/擺渡船上/樹
鍾鼎文:褒城月夜/襄樊之樹/三峽
夏菁:月色散步
吾將上下而求索——「創世紀」詩群
洛夫:子夜讀信/邊界望鄉/舞者/金龍禪寺/眾荷喧嘩
瘂弦:山神/紅玉米/秋歌/坤伶/鹽
楊牧:風起的時候/凄涼三犯
辛郁:金甲蟲/石頭人語/豹
管管:草原上之小樹呀/放星的人
商禽:長頸鹿/五官素描/風
葉維廉:水鄉之歌
張默:家信/素描六題
淚眼問花花不語——「朦朧派」詩群
北島:回答/古寺/慧星/宣告/迷途
楊煉:與紙垂直的方向/秋天/鏡/大雁塔/諾日朗
多多:春之舞/黎明的槍口餘音裊裊/北方的海/從死亡的方向看
舒婷:致橡樹/神女峰/惠安女子/雙桅船/最後的輓歌
顧城:一代人/遠和近/生命幻想曲/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芒克:陽光中的向日葵/雪地上的夜/天空/葡萄園
江河:星星變奏曲/紀念碑/追日/迴旋
梁小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雪白的牆/我曾經向藍色的天空開槍
食指: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魚群三部曲/相信未來
王小妮:我感到了陽光/重新做一個詩人/我沒有說我要醒來
嚴力:還給我/規律/夢是珍貴的遺產
林莽:瞬間
田曉青:海
方含:印象
根子:三月與末日
啞默:海歐
黃翔:獨唱/野曽
夢里依稀慈母淚——「新現實主義」詩群
葉延濱:囚徒與白鴿/愛情是里爾克的豹/唐朝的秋蟬和宋朝的蟋蟀
李小雨:夜/鹽/紅紗巾
梅紹靜:碗形心/她就是那個梅
韓作榮:紙上的風景/火狐
張新泉:一個盲人在愛他的孩子/飛來一隻晴蜒
吉狄馬加:克里拉達的岩羊/彝人談火
張學夢:人類學
雷抒雁:想起那個人的時候/船
楊曉民:波音747/亡妹/石鳥
羌管悠悠霜滿地——「新邊塞詩派」詩群
昌耀:鹿的角枝/筏子客/堂*吉訶德軍團還在前進/劃呀,劃呀,父親等
楊牧:哈薩克素描/古桑樹上的紅裙裾
章德益:古沙場黃昏/西部太陽
周濤:這是一塊偏心的版圖/野馬群
玉人何處教吹簫——「他們」詩群
於堅:對一隻烏鴉的命名/高山/作品66號/事件:挖掘/O檔案
韓東:有關大雁塔/山民/一堆亂石中的一個人/我們的朋友
小海:歲暮的雪/北凌河/田園
呂德安:父親和我
丁當:撫摸牆壁/背時的愛情
普珉:對白色的歌唱/鴿子
吳晨駿:拔起長牙的牆頭草
楊克:天河城廣場/北方的田野
朱文:我熱愛這樣的早晨
劉立桿:寄自1997年的明信片
亂紅飛過鞦韆去——「非非主義」詩群
周倫佑:看一支蠟燭點燃
海男:門下的風
何小竹:夢見蘋果和魚的安/梅花的預感
楊黎:對話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莽漢主義」詩群
李亞偉:中文系/蘇東坡和他的朋友們/島
胡冬: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
日暮鄉關何處是——「圓明圓」詩群
黑大春:白洋淀的獻詩/圓明圓酒鬼/我在晚秋時節歸來
雪迪:飢餓/雲
刑天:歸宿
五嶽尋仙不辭遠——「神性寫作」詩群
海子:亞洲銅/阿爾的太陽/黑夜的獻詩/春天,十個海子/五月的麥地
駱一禾:恐懼/大河/天路/太陽日記
戈麥:誓言/黑夜我在羅德角,靜候一個人/眺望時光消逝
李青松:岩畫/無名雪/牧歸/七夕/我之歌(選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新鄉土詩派」詩群
江堤:手指移植/待歸
彭國梁:茶青色的池塘/虹
邢立新:冬天從頭上飛過去
指紋:到羅馬去/孤獨者之歌
庄宗偉:石頭開花/酒宴
郭密林:漩渦
姚振函:在平原上吆喝一聲很幸福
陳惠芳:明亮的鳥/歌詠青山
吳新宇:紫雲英/姐姐的村莊
呂宗林:雪狐
宮哲:越過歷史的遊子
唐朝暉:沒有糧食的孩子
匡國泰:神農氏遺下的號碼
十年生死兩茫茫——「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歐陽江河:拒絕/空中小站/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手槍/傍晚穿過廣場
西川:仿彼特拉克十四行/夕光中的蝙蝠/一個人老了/書籍/致敬
王家新:瓦雷金諾敘事曲/岶斯捷爾納克/轉變/醒來/紀念
臧棣:偽證/未名湖/榜樣的力量/北太平庄立交橋
翟永明:壁虎與我/預感/夏天的陰謀/蝙蝠/身體
張曙光:人類的工作/日子/香根草
孫文波:枯燥/瞬間/河畔之歌
張棗:悠悠/入夜/深秋的故事/春秋來信
陳東東:秋歌之三/秋歌之四/秋歌之五
肖開愚:為一幀遺照而作
席亞兵:深秋
冷霜:紫丁香
蔣浩:短暫的報館生涯/傍晚的松花江
曹疏影:海報
郭志傑:聖道的帝火燭照天庭
桑克:導游/信件這種古老的東西
周瓚:微火
西渡:為蟑螂而寫的一首詩/頤和園里湖觀鴉/誘惑
王艾:狂歡節(選二)
胡續冬:關關抓鬮
穆青:外匯/秩序
姜濤:愛的坦白(或民主作風)/情人節
林木:今夜,零下5度
清平:獻給娟娟的十四行詩(選三)
運交華蓋欲何求——「民間寫作」詩群
伊沙:餓死詩人/結結巴巴/毛澤東時代的公共浴室/9.11心理報告/唐
侯馬:沉默/種豬走在鄉間路上/吸血迷情/賣塑料花的農夫/九三年
徐江:豬淚/自由/人渣/世界/花火(選章)
秦巴子:中葯房/星空/在鞋城/雪夜鑿冰取水
李偉:大哥大/便利店老闆
黎明鵬:山丘無動靜/回鄉
阿堅:沒有強大夾持的生活/我不配吸毒/啤酒主義時代
馬非:一個清潔工眼中的沙塵暴/彼岸/木工
中島:我漂亮地被自己打落/花朵和病句
唐欣:雨夜/新居/星空
岩鷹:雨中的鳥/木偶之歌
宋曉賢:1958年/一生/乘悶罐車回家
夜林:夢中奇遇/扎在地面上的一根針
阿翔:雨越下越大/事實
任知:逃離/並非怨恨
賈薇:我看見狗/五次愛情
君兒:然後在另一夜/我無法叫出你的姓名
謝湘南:填海/力氣與悲傷
張敏華:日常生活
魯西西:召喚/誕生
張志:聽/「我夢遇死神的列車……」
王順健:小狗的痛流進高速公路/眼裡的嬰兒
雷默:割草
余怒:行為/幻想的鄰居/風景/十六歲
徐柏堅:懷念獄中的那個秋天(組詩)
獨孤九:誓言
蕭沉:恆大牌香煙/蕭沉在2000年(組詩選三)
魏風華:全部完蛋
陳雲虎:玩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第三條道路寫作」詩群
莫非:今生今世/蝴蝶是敞開的/大雪中的馬停下來/烏鴉向西/時間之門
譙達摩:穿睡衣的高原/避暑山莊/在北戴河燕子窩觀日出/在海鹽/等…
娜夜:母親/墓園的雪/飛雪下的教堂
盧衛平:情人節的玫瑰/富人小區的一次意外/在深夜談一條河的治理/等…
路也:尼姑庵/鏡子/女生宿舍
溫冰然:滴水觀音
簡寧:倒影/交談/迴旋
席君秋:有空來坐坐
凸凹:經過裝修工地/走進一座大廈/玻璃瓶中的鳥
張耳:山西情歌/第五種取向
李南:在小壁林區/下槐鎮的一天
陸蘇:老鼠偷走了一本書
祿琴:鷹/雕花鏤鳥的刀鞘
劉川:窮人的耐性/一枚硬幣/對話
馬永波:為一個普通日子的悼詞/我純潔得還不夠/死亡的恐懼/等…
谷禾:早晨醒來/反光
楊曉茅:與妻對弈/咖啡夜
墓草:致珠穆朗瑪/孔子出世前的民間新聞/午夜八次電話/冬眠的陽具
錢兆億:冰凍的玫瑰
黃海鳳:垂釣
姜宇清:長夏遠了/雨前燕子
老巢:零點/不允許太亮的燈光/我的眼前陣陣發黑
謳陽北方:雪落平原
老德:雪地里的三個女孩/無法藏身/為了一張廢棄的稿紙
十品:比目魚/蜂鳥/下午
殷龍龍:出門遠行/離開家的小夥子
樹才:過去/安寧/冷,但是很乾凈/從活著的方向
邱勇:上古溶洞
林家柏:古劍自詠
劉文旋:浪子,祖國/十月來臨/二月
楊拓:一場雪就這樣落下來/有人敲門/雪使大地白茫茫一片
唐詩:唐詩的村莊/酒是父親的燈盞/唐詩居住的這座城市/藏不住秘密…
龐清明:黃昏中的情人/生命的小獸
韓高琦:麻雀/燕子/蝴蝶
蔡麗雙:海鷗/一線天/大佛
海嘯:葉子/雪落北京
林童:馬或者太陽之路/懸崖/御臨河/網路時代的愛情
世人皆與殺,我獨憐其才——「下半身」詩群
沈浩波:正午的北京充滿比喻/牆根之雪/席琳*迪翁
尹麗川:玫瑰與癢/機關里的抒情歲月/巴黎:捐衣物給非洲災民
巫昂:傍晚在湖邊睡醒/那時在威尼斯/西藏羚羊
盛興:瞬間的愛情
朵漁:街道兩旁的姐姐妹妹/鼠葯/高原上
李師江:家鄉/大地
南人:立交橋邊的少女/馬上就要出車禍的男孩
花謝花飛飛滿天——「中間代」詩群
安琪:任性/龐德,或詩的肋骨/九寨溝
趙麗華: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我看到我在倒退/鈔票落入你手中
格式:放學的孩子/乾巴姜
馬策:香蕉是最危險的水果/木匠小趙的瞬間精神史/聽他談一起槍殺案
黃梵:比喻/象徵/「等待雲雨中陰黑的鞭子落下」
譚延桐:書里有你嘩嘩和響的時間/回頭再看那些塵埃/一點痕跡也不會留
寒煙:頭頂的鐵砧在唱/悲歌
唱罷歸來酒未消——「荒誕主義」詩群
祁國:自白/打電話/你說
飛沙:路上/門/我和蒼蠅同喝一杯茶
牧野:秘密/控制措施/概念/暗語/因為只有上帝/這還是秋天
張小雲:忙碌的貓/第三時代
張進步:你說巧不巧
南蠻玉:同居者
遠村:我為什麼離家出走/走過瘋人院/休閑
林子:機遇/破碎的歲月
小荒:摸
佛手:檢討書
海客談瀛洲——「丑石」詩群
謝宜興:我一眼就認出那些葡萄/水仙花開一場盛大的宴席/豐收的水母…
劉偉雄:台風夜/天涯
湯養宗:船艙洞房/日食
葉玉琳:一滴水的濺落/沙田
康城:屋頂上的破輪胎/毒葯或新鮮空氣
伊路:漂流瓶/海中的山峰
總把新桃換舊符——「靈性詩歌」詩群
天樂:總會有人欣賞我/就在這個時候/我在年輕時遇到一個人
藍野:關機/運河水裡的骨頭
於貞志:游園/雪/豹
王珍:恍惚
伊人:小巷
周公度:瘦削者
宋尾:劈柴
疼痛:1983年的灰塵
猶抱琵琶半遮面——「新江西詩派」詩群
譚五昌:證詞/午夜熱線節目/冬天的陽光和一個城市/傷口
滕雲:玄歌(選章)
牧斯:少婦
李曉君:丘陵
劉立雲:十二枚釘子
紀輝劍:臨水而居
陽陽:黃昏
汪峰:石雕/壁虎
胡剛毅:日夜撫摸我心跳的一位知已
謝華麗:雛鷹
顏溶:籍貫
黃小名:感謝水草
三子:陰影在漸漸擴大
程維:紙上呂布/朱麗亞之唇
艾龍:挖土機/謝幕人
渭波:公園里的椅子
鄧詩鴻:陽光下的建築工地/乾草垛
圻子:公共汽車馳向黃昏
雁西:黑夜/各色各樣的人
江子:古鎮的義務講解員
傅旭華:深夜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春天
陳安安:啞巴賣刀
李賢平:和微笑握手
凌翼:翻開一頁去年的日記/城市民工
樓河:別離城市
紫薇:空想之地
徐勇:尋找/一個老人
易行:飛往塔克拉瑪干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