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廣西去多少人
⑴ 70年前,中國遠征軍是否由廣西進入緬甸作戰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國遠征軍。這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緬印戰區之中國遠征軍參與戰役
1942年第一次遠征 ▪ 同古戰役 ▪ 仁安羌大捷 ▪ 緬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遠征 ▪ 滇西緬北戰役 ▪ 騰沖戰役 ▪ 松山戰役 ▪ 龍陵戰役
▪ 胡康河谷戰役 ▪ 孟拱河谷戰役 ▪ 密支那戰役 ▪ 平滿納戰役
▪ 瓦魯斑戰役
應該是向雲南推進的!
⑵ 中國遠征軍整200師的簡介
一九三六年三月,蔣介石接受徐庭瑤考察歐美軍隊現代化裝備後所提出的建議,在南京成立陸軍交輜學校。一九三七年,在交輜學校基礎上又擴編建成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任團長。全面抗戰爆發後,杜聿明率裝甲兵團的兩個連參加淞滬會戰。一九三八年,裝甲兵團撤至湖南湘潭整訓,後擴編為第二○○師。同年冬該師又擴編為新編第十一軍。一九三九年一月,番號又改為第五軍,杜聿明任軍長,下轄第二○○師(師長戴安瀾)、榮譽一師(師長鄭洞國)和新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第五軍是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唯一的機械化軍。在杜聿明統率下,該軍注意訓練,士氣旺盛,號稱新軍,一時蜚聲全國。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五軍在昆侖關戰役中奮勇搏殺,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坂垣征四郎所部的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殲敵六千餘人,取得重大勝利。此役後鄭洞國調升,帶走榮譽一師,第五軍由廣西移駐雲南,第九十六師(師長余韶)調歸其建制。一九四二年三月,根據中英兩國政府簽訂的「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及英方請求,國民政府令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組成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開赴緬甸對日作戰。三月上旬,第二○○師到達同古,接著便在此與日軍發生第一次惡戰,殲敵五千餘人,在中國遠征軍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由於孤軍深入,日軍兇悍,第二○○師被迫撤退。新二十二師繼而在斯瓦戰役中重創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四月中下旬,第九十六師又在平滿納抗擊日軍兩個師團的猛烈攻擊,雖傷亡甚重,但陣地始終未被敵人突破。因中美英三方在戰略上的矛盾及指揮上的混亂,導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並於4 月底開始撤退。第五軍的第二○○師、九十六師歷盡磨難,撤回國內;而第五軍軍部、新二十二師及第六十六軍的新三十八師則撤退至印度。這次撤退損失慘重,第二○○師師長戴安瀾在指揮部隊撤退中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噩耗傳來,舉國悲慟,蔣介石親自為其舉行葬禮,中共頭目毛、周、朱、彭等均打電報表示哀悼。第五軍在出國作戰前共有四萬兩千人,戰斗中死傷七千三百人,而在撤退中死傷竟達一萬四千七百人,其中絕大多數又是在穿越緬北野人山中丟掉性命的,當時的情景實在是慘不忍睹。許多將士後來回憶談起那段遭遇時,仍不免為之動容。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在漢口組建第七十四軍,俞濟時任軍長,下轄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和俞濟時自兼師長的第五十八師。該軍成立後不久就奉命參加淞滬會戰,一戰便名震淞滬,真乃「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參加完南京保衛戰後,第七十四軍被調至湖北沙市休整,補充乒員。一九三八年,第七十四軍又先後參加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十一月,該軍開赴湘陰、長沙一帶整訓,並擴充為三個師,分別為第五十一師(師長王耀武)、第五十八師(師長馮聖法)、第五十七師(師長施中誠)。一九三九年,俞濟時又率部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一九四○年,俞濟時升職,由王耀武任七十四軍軍長,李天霞接任五十一師師長一職。王耀武對蔣介石的提拔感激涕零,立誓要將第七十四軍訓練成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服從指揮的軍隊。一九四一年三月,王耀武指揮七十四軍參加上高會戰,大敗日軍。軍政部長何應欽曾在國民參政會上說,這次作戰是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第七十四軍因作戰有功,國民政府特頒軍中最高獎旗 ---- 飛虎旗一面,以彰其功,第七十四軍也一時名聲大噪,被譽為「抗日鐵軍」。上高會戰後,第七十四軍又參加了後兩次長沙會戰及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的常德會戰中,該軍表現極為英勇。當時第五十七師固守常德,與日軍血戰十六晝夜。日軍先後使用飛機、大炮、毒氣輪番進攻,第五十七師官兵傷亡殆盡,最後師里所有勤雜政工人員全部上陣,余程萬師長親率衛隊參戰。官兵彈盡肉搏,誓死拼殺,戰場慘烈空前。此役僅五十七師就斃傷日軍萬人以上,再次打出了「抗日鐵軍」的聲威。蔣介石在給余程萬的電文中說:「欣悉我五十七師全體官兵保衛常德,奮勇殲敵,已引起全世界各友邦最大之敬意」。一九四三年五月,周志道接替李天霞任五十一師師長,一九四一年余程萬接替施中誠任五十七師師長,五十八師師長先後由陳式正、廖齡奇接任,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張靈甫又升任該師師長。常德會戰後, 王耀武調升,施中誠接任第七十四軍軍長一職。後施中誠又率部參加了長衡會戰,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也表現不俗,真可謂強將手下無弱兵
⑶ 中國遠征軍有多少廣西士兵
不多,到最後滇西大反攻時,十一集團軍、二十集團軍二十萬人,大部分是雲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