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阿城市平山鎮有多少人口

阿城市平山鎮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30 23:28:26

⑴ 廣西平南縣平山鎮慈邊村共有多少人口

平山鎮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約6.5萬人。
慈邊村是平山鎮人口較多的一個村,總人口超過六千人。
(以上數據均基於網路分析所得)

⑵ 平山縣分哪些鎮

截止到2019年平山縣的鎮:平山鎮、東回舍鎮、溫塘鎮、古月鎮、南甸鎮、崗南鎮、下槐鎮、孟家莊鎮、蛟潭庄鎮、小覺鎮、西柏坡鎮、下口鎮,共12個。

平山縣的11個鄉:東王坡鄉、兩河鄉、西大吾鄉、上三汲鄉、宅北鄉、北冶鄉、蘇家莊鄉、上觀音堂鄉、楊家橋鄉、營里鄉、合河口鄉,還有717個行政村。

平山縣春秋時為晉蒲邑,戰國時趙置番吾地, 隸屬於中山國。西漢置蒲吾縣,隋置房山縣,唐至德元年(756)改為平山縣。1945年分設平山、建屏2縣,1958年復並為平山縣。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西與全國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東臨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

(2)阿城市平山鎮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一、平山縣土地資源

全縣總面積26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萬畝,水域46萬畝,山場293萬畝。土壤類型多樣,有4個土類、11個亞類、37個土屬、87個土種。亞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南駝山脊地帶,佔全縣面積的0.1%。

棕壤主要分布在1000米~1300米的西北部深山區,面積約佔8.1%;褐土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崗地,約佔88.8%;草甸土分布在200米左右的河流階地,約佔3%。耕地以灌溉情況分為水地、旱地,全縣有效灌溉面積2.53萬公頃,旱澇保灌田1.67萬公頃。

二、平山縣礦產資源

初步探明礦藏51種,總儲量約60億立方米,現已開發利用礦藏23種。其中,鐵礦已查明儲量7000萬噸,預測總儲量12億噸。石材(花崗石、大理石)約20億立方米,有20多個花色品種。

⑶ 平山鎮的介紹

平山鎮位於鹿寨縣城西北部43公里處,距柳州市65公里,東靠中渡鎮,南連雒容鎮,西界柳城縣東泉鎮,北與融安縣橋板鄉比鄰,是自治區授予的革命老區之一。全鎮下轄10個村民委、1個社區,118個自然屯,18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081戶,人口4.2萬人,總面積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6萬畝。

⑷ 平山的發展歷史

平山縣位於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總面積2951平方千米(簡冊)/2648平方千米。總人口45萬人(2003年)。

歷史沿革

唐堯之世平山屬冀州地,虞舜之際屬並州地,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鼎立屬常山郡,隋代初屬恆山郡,後屬房山郡,唐代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縣。

2000年,平山縣轄10個鎮、13個鄉。總人口444084人,各鄉鎮人口: 平山鎮 97949 東回舍鎮 35766 溫塘鎮 20865 南甸鎮 21634 崗南鎮 29382 中古月鎮 20969 下槐鎮 17073 孟家莊鎮 7799 小覺鎮 18080 蛟潭庄鎮 8203 西大吾鄉 20204 上三汲鄉 21841 兩河鄉 18844 東王坡鄉 21472 蘇家莊鄉 7968 宅北鄉 12500 西柏坡鄉 5993 北冶鄉 18177 下口鄉 8713 上觀音堂鄉 5220 楊家橋鄉 9191 營里鄉 10557 合河口鄉 568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平山縣轄10個鎮、13個鄉,717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
平山鎮:橋東、橋西2個社區;東街、東關、北街、西街、南街、南關、王子、南賈壁、中賈壁、北賈壁、河村、高村、東庄、新安、川坊、鄭家莊、東水碾、勝佛、北石橋、北庄頭、蒲吾、西曲堤、北義羊、中義羊、南義羊、東曲堤、里庄、寺庄、東冶、孟堡、西水碾、西村莊、西庄、西石橋、南山坡、煙堡、南石橋、七畝、北西焦、南西焦、西義羊、東義羊、孟賢壁、沿庄、王母、李家莊、北白樓、南白樓、中白樓、洪子店、王平、北東黃泥、南澤營、北澤營、東崗上、楊西冶、丁西治、宋西冶、米西治、范西冶、劉家會、南東黃泥、孟家莊村委會
東回舍鎮:東回舍、南望樓、窪里、南庄、東望樓、北望樓、張齊、王家莊、東部蘇、中部蘇、孟耳庄、封城、郜家莊、南坡庄、白塔坡、西回舍、郭蘇新升、西崗上、南水、北水、北溝、北西庄、河西、東蘇庄、西蘇庄、東庄、侯家莊、柴庄、屯頭、胡家莊、四角坑、張家莊、郭柏坡、洪子店、西黃泥、曹家莊
溫塘鎮:溫塘、南羅圈、北羅圈、南岸、北岸、星宿溝、不開、南馬家、北馬冢、景家莊、馬舍口、台頭、米家莊、辛庄、白家樓、崔家溝、李家溝、樓半崗、邢家溝、焦家莊、新米峪、大陳庄、中陳庄、鹿台、康家村、石羊溝、溫西溝、後溝、板山、韓台、栲栳台、杜家溝、楊樹灣、南紅岸寨、北紅岸寨、白龍池、西黃泥、東馬舍口、 大米峪、小米峪、天井、水峪河、青楊樹
南甸鎮:南甸、坡頭、西焦坡、北焦坡、角家疃、夾峪、李立窩、康莊、齊家坎、南策城、邢家凹、東庄、北白雁、魏家院、北庄、史家莊、雁子頭、西楊庄、史白雁、吳白雁、耿白雁、蘇白雁、曹峪、江家河、榆林、新莊、黑母天、帕里、西相公庄、東相公庄、寒虎河、東楊庄、蓋家疃寨上、南庄、水碾、新敖禿
孟家莊鎮:孟家莊、北坪、元坊、老墳、西白面紅、東白面紅、張家川、曹家莊、大嶺溝、下庄、上庄、葦地、上文都、土岸、木口、石板、六畝元、劉家灣、釣魚台、下寺、順草溝、六西岸
中古月鎮:中古月、菜樹灣、閻溝、普陀庵、寺南坡、南下寨、大地、轉嘴、桃科、南胡、北胡、劉家溝、西馬舍口、北下寨、東洪子店、西洪子店、木棗園、白家莊、曹家莊、黑山日、沙溝、紫山、南杏園、北杏園、甘秋、觀南庄、玉皇閣、要子岩、石家莊、井溝、上三家店、樓灣、水峪、觀音堂、貓石、郄家莊、順子溝、下三家店、高 窪、王岸、冀家莊
小覺鎮:小黨、秘家會、三亮溝、康家莊、石占、郄家莊、庄窩、黃連溝、清水口、清水、王家岸、龍耳清、扶峪、橫嶺、北桃杏、南桃杏、蠶寨、灣子、西王莊、石盆溝、西盤石、南盤石、十里坪、東盤石、東王莊、庄溝、田家施、牛居、風山溝、西漂、東漂、前駝頭、石雞溝、回龍溝、下卸甲河、上卸甲河、鐵溝、占路崖、宋家口、宋家溝、後駝頭
下槐鎮:下槐、柏嶺、岳家溝、留命溝、李家溝、李家口、南文都、王家溝、秘家溝、唐家溝、東黃泥、下劉家坪、水渣、兩岔、上柳、下柳、寺溝、建都口、東蒼蠅溝、東岸、西岸、前古道、趙家莊、蠶寨、上劉家坪、羅家會、龐家鋪、下西峪、上西峪、長桑、西黃泥、西溝、馬窪
東崗南鎮:東崗南、西崗南、郭蘇、尚家灣、胡家咀、下奉良、上奉良、韓庄、專家溝、石盆峪、李家莊、三角村、霍賓台、霍北庄、霍南庄、紅草凹、冷泉、梁家窯、城子溝、西河溝、閻常峪、睢常峪、王常峪、懷常峪、紅土山、朱豪、霍西庄、東朱豪、紀家溝、馬疃、樓子澗、南石殿、武家莊、中石殿、王家窯、北石殿、馬灣、莊子河、古石 溝、吾羅、付家溝、史家溝、郭家莊、馬峪
蚊潭庄鎮:蚊潭庄、寨北、北蒼蠅溝、土樓、李家岸、賈岸、黃家溝、攔道石、東棗園、下馬串、上馬串、營盤地、天花梁、東葦園、酉葦園、水渣溝、殺反溝、下龍窩、上龍窩、南蒼蠅溝、四道窪、木月、塔上、西大地、腔子、油文、碴馬、桑元口、種田、奶奶廟、太堡嶺、單岔溝
西大吾鄉:西大吾、東小齊、西小齊、東李家莊、封許大齊、東柏坡、萬家莊、西李家莊、近常、東大吾、東沿興、夾峪、西沿興、田興、米家溝、邾坊、東榮村、西榮村、中榮村、北榮村、南榮村、冀家溝、王大齊
上三汲鄉:上三汲、張家廟、北白家岸、大康街、河渠、蒲北、坡底、穆家莊、趙家岸、康家、郎家、田營、東白家岸、棗窪、西金山、茹家莊、訪駕庄、川坊、後街、東廟頭、劉楊村、單楊村、下三汲、寺溝、 中七汲、南七汲、北七汲
西河鄉:西河、程口河、秘家岸、西洞、雜洞、西李坡、庄溝、東李坡、南白雁、胡家疃、蘆家莊、山北頭、山頭、蒲桃、王家莊、張楊村、西嶽村、東岳村、西廟頭、郭村、通家口、新水碾、胡村
東王坡鄉:東王坡、西王坡、北策城、西生溝、屹旦頭、東生溝、孔家莊、安里、谷青炭、二青炭、賈青炭、織紡溝、桃林、冷泉、東營盤、海眼、灣子、寺家莊、下觀、王陳庄、閻庄、七星庄、觀青庄、生溝點、小河北、上庄、覺石院、下峪、上峪、轉角溝、迪山北、石圈、楊土溝、樊土溝、曹土溝
蘇家莊鄉:蘇家莊、二道河、十里溝、韓丁、水峪、趙家莊、上東峪、下東峪、 東紅嶺北、西紅嶺北、山門、亂泉、封家溝、侯家莊、封溝梁、張家莊、樹石
寨北鄉:寨北、泉水、碾盤溝、小北頭、大村、樓底、石古洞、吊里、石板、陳家院、指角溝、兩界峰、會口、王家灣、主投溝、北滾龍溝、南 滾龍溝、榆樹坪、南段峪、百草坪
西柏坡鄉:西柏坡、南庄、北庄、西溝、梁家溝、東柏坡、陳家峪、蓋家峪、 柏里、夾峪、霍家溝、講里、西坡、通家口、窯上、燕尾溝
下口鄉:下口、十八岩、蒿田、羊圈坪、車輻溝、梨元、泥里河、卷掌、槍風溝、石灘、盤里、盤口、槐樹坪、辛庄、六嶺關、上瓦岔、下瓦岔、麻地、桑黃鋪、碾盤凹
楊家橋鄉:楊家橋、東方齊、河西頭、陳家、溝掌、水關、大庄、大坪、猴刎、四里鋪、大柳樹、店頭、古道、林峪、老墳溝、王家峪、白羊口、羊圈堖、前灣、南營、康莊、南庄、工上、雞石、嶺東、講里、九 里鋪
合河口鄉:合河口、柏枝會、陡嶺、桃紅溝、外大河、里大河、常峪、杏樹灣、郝家窪、松坪、羊道嶺、楊家莊、王家坪、龍耳清、桂林、坪嶺、木廠、中台山、前大地、沿道溝、十西溝
北冶鄉:北冶、河坊、下古道、上古道、土嶺、羅漢坪、下寨、西岸、柏樹灣、南治、東溝、梨樹灣、燕尾溝、燕尾庄、趙家溝、大橋、望南峪、米家莊、官道峪、車輻安、扶峪、杜家莊、柏樹庄、砸杜、唐家會、西灣、木盤、下灘、二家清、井子峪、庄旺、黃安、汽油水、獅子坪、七里坪、科舉、塔崖、清風、惡石
上觀音堂鄉:上觀音堂、柏山、下觀音堂、胡塔溝、柏葉溝、胡塔梁、了魚溝、西沙坪、李台、磨子溝、下盤松、上盤松、古榆樹、駱駝安、麻地溝、羅萬、陳卜溝、秋卜洞、邢家灣、花木、大坪
營里鄉:南下庄、東坪、脈道嶺、白家口、西七里河、東七里河、三岔、萬里、板橋口、鵓鴿崖、皂戶地、西下庄、白羊關、南關、石槽、黑山關、青里、瓦房頭、宋家窯、桃元、水磨頭、桑林口、古都、石榴溝、沙窪、殺虎、象角、賀林溝、神堂關、高山寨、梨樹坪、西沙嶺、東沙嶺

--------------------------------------------------------------------------------

鄉鎮簡介

(以下根據「石家莊市區劃地名網」資料整理,其更新時間為2004年6月。人口等數據截至時間不詳。行政村名錄可以參考本頁「沿革」部分——www.xzqh.org注)
平山鎮(Pingshan Zhen) 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76468人。鎮政府駐平山城,郵編050400。〔區劃〕 轄南關、南街等,總共63個行政村。〔沿革〕 因地處平山縣城而為平山鎮。1959年為城關公社,1961年為城關工作委員會,1983年城關鎮,1988年至今為平山鎮。
東回舍鎮(Donghuishe Zhen) 面積74.47平方千米,人口33214人。鎮政府駐孟耳庄村,郵編050400。〔區劃〕 (原出處缺)〔沿革〕 因鎮舊址位於東回舍村而得名。
西柏坡鎮(Xipo Zhen) 面積29.75平方千米,人口1640人。鎮政府駐陳家峪村,郵編050411。〔區劃〕 轄16個村委會。〔沿革〕 因地處革命紀念地西柏坡,因此稱為西柏坡鎮。1956年6月成立柏坡鄉,1958年8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期間縣內機構多次改革,仍保留柏坡公社。1968年4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97年(原出處如此,正確時間需要進一步核實)7月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2月成立柏坡鄉人民政府,1988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改為西柏坡鄉。2002年5月改稱西柏坡鎮。
小覺鎮(Xiaojiao Zhen) 面積179平方千米,人口18566人。鎮政府駐小覺,郵編050405。〔區劃〕 轄41村委會。〔沿革〕 因小覺鎮駐地在小覺而得名。小覺因居住地勢傾斜,街道方位不正而名為斜角,後來由此演變為小覺。1988年撤區並鄉後設小覺鎮至今。
溫塘鎮(Wentang Zhen) 面積96.05平方千米,人口20801人。鎮政府駐溫塘村,郵編050402。〔區劃〕 轄43個村委會。〔沿革〕 因本地有地下溫泉而取名溫塘。由解放前的溫塘鄉到解放後的溫塘管理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9年撤區並鄉將原馬中、青楊樹並入溫塘,成溫塘鎮。
孟家莊鎮(Mengjiazhuang Zhen) 面積109.88平方千米,人口8403人。鎮政府駐孟家莊村,郵編050406。〔區劃〕 轄22個村委會。〔沿革〕 該村始建於元朝末年,由孟氏首遷此定居,遂以姓氏取名為孟家莊,明朝期孟氏牧羊發富,人稱「羊百萬」,後其家人財衰敗,絕戶斷後,王、趙二姓相繼遷來居住,仍沿原稱。因修建石板水庫,1970年部分村民由原址後靠溝坡上建居,仍稱村名為孟家莊。
下口鎮(Xiakou Zhen) 面積121.83平方千米,人口8450人。鎮政府駐下口村,郵編050403。〔區劃〕 轄19個村委會。〔沿革〕 下口村因西南有通向山西省的重要關口道路「十八盤」該村地處盤下起口處,因而得名下口,下口鎮因駐地下口村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歸北冶公社管轄;1961年政社合一,成立下口公社;1986年成立下口鄉;2002年下口鄉改制下口鎮。
崗南鎮(Gangnan Zhen) 位於平山縣東南部,距縣城20千米,東與南甸、兩河鄉交界,南與大吾鄉接壤,西臨崗南水庫,北依蘇家莊鄉。面積96.30平方千米,人口28333人。鎮政府駐西崗南村,郵編050408。〔區劃〕 轄44個村。〔沿革〕 東崗南村建於明代,因位於一山崗南側與西崗南相對而得名,1961年單獨成立,因駐地於東崗南而得名東崗南公社,1984年8月撤區並鄉,將原來的中石殿公社、霍兵台公社、東崗南公社三合一,因以東崗南公社為中心故稱崗南鎮。
古月鎮(Guyue Zhen) 面積132.72平方千米,人口19728人。鎮政府駐中古月,郵編050403。〔區劃〕 轄43個村委會。〔沿革〕 因駐地中古月得名。1950年成立中古月大公社。
蛟潭庄鎮(Jiaotanzhuang Zhen) 面積146平方千米,人口8436人。鎮政府駐蛟潭庄村,郵編050409。〔區劃〕 轄32個村。〔沿革〕 1988年撤區並鄉,把桑元口公社、上龍窩公社、蛟潭庄公社合並為蛟潭庄鎮。
下槐鎮(Xiahuai Zhen) 面積139.12平方千米,人口18353人。鎮政府駐長桑,郵編050404。〔區劃〕 轄33個村委會。〔沿革〕 因鎮政府設在下槐村而得名。1988年撤區並鄉後設下槐鎮至今。
南甸鎮(Nandian Zhen) 面積25.54平方千米,人口20930人。鎮政府駐南甸村,郵編050400。〔區劃〕 轄3個村委會(原出處如此;根據本頁「沿革」為36個)。〔沿革〕 因該鎮所在地為南甸村而得名。建國後成立南甸中心區,1965年改為人民公社,1975年設南甸鄉,1985年撤鄉設鎮。
合河口鄉(Hehekou Xiang) 面積156平方千米,人口5735人。鄉政府駐合河口,郵編050409。〔區劃〕 轄柏枝會、陡嶺、合河口、外大河、里大河、桃紅溝、常峪、杏樹灣、松坪、郝家窪、羊道嶺、楊家莊、王家坪、龍耳青、前大地、中台山、木廠、坪嶺、桂嶺、沿道溝、大西溝。〔沿革〕 1947年前,與南街統稱南街關。
營里鄉(Yingli Xiang) 面積234.88平方千米,人口10498人。鄉政府駐營里村,郵編050405。〔區劃〕 轄34個行政村。〔沿革〕 因駐地營里村得名。
楊家橋鄉(Yangjiaqiao Xiang) 面積134.16平方千米,人口6000人。鄉政府駐楊家橋村,郵編050405。〔區劃〕 轄28個村委會。〔沿革〕 因本村楊姓居多,而得名。由原來的大坪公社、楊家橋公社、店頭公社合並而成。
北冶鄉(Beiye Xiang) 面積204.10平方千米,人口18062人。鄉政府駐北冶村,郵編050403。〔區劃〕 轄39個村委會。〔沿革〕 礦產豐富,有冶煉廠古址。1958年建大公社,塔崖、唐家會、北冶。1961年撤銷大公社,建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會公社。1988年撤人民公社,原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會公社合並為北冶鄉。
上觀音堂鄉(Shangguanyintang Xiang) 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5180人。鄉政府駐上觀音堂村東北,郵編050406。〔區劃〕 轄21個村委會。〔沿革〕 上觀音堂始於明初,因村南建有觀音廟而且地處下觀音堂之上而名。鄉名因鄉政府建於此故名。1958年成立了光宇人民公社(以韓光宇烈士的名字命名,又名韓增豐,出生於本鄉彎子村)。1966年在上觀音堂村成立了管理區,1961年光宇大公社撤銷後,成立了上觀音堂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988年和秋卜洞公社合並成立了上觀音堂鄉。
兩河鄉(Lianghe Xiang) 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19334人。鄉政府駐兩河村,郵編050400。〔區劃〕 轄16個村委會。〔沿革〕 因定居於南甸河與滹沱河(古河道)匯合處,故取村名為兩河。1958年歸屬南甸大公社轄下兩河管理區,1961年實行政社合一,成立兩河公社(因駐地兩河得名)。
蘇家莊鄉(Sujiazhuang Xiang) 面積58.90平方千米,人口8613人。鄉政府駐蘇家莊,郵編050408。〔區劃〕 轄15個村委會。〔沿革〕 蘇家莊建於宋朝,因蘇姓人氏先居辟村而名。因該村地處交通交叉口處,1958年至今鄉政府駐地於此。1958年成立公社駐地於此,因此而取名蘇家莊公社,1961年大公社撤銷後,成立蘇家莊公社。1984年改為蘇家莊鄉,1988年8月撤區並鄉將原緱家莊鄉6個村並入蘇家莊鄉。
宅北鄉(Zhaibei Xiang) 面積101.19平方千米,人口13042人。鄉政府駐會口村,郵編050408。〔區劃〕 轄20個村委會。〔沿革〕 寨北建於元間,因村南山頂,在元代曾築有山寨,而得名寨北。1961年成立宅北公社,於1982年改為宅北鄉,鄉政府駐宅北。
上三汲鄉(Shangsanji Xiang) 面積40.59平方千米,人口21625人。鄉政府駐穆家莊村,郵編050400。〔區劃〕 轄27個村委會。〔沿革〕 1961年時為上三汲公社,系1958年成立的南甸大公社體制改編,實行政社合一後單獨成立的一個公社,因公社駐地於上三汲村故名。
西大吾鄉(Xidaiwu Xiang) 面積39.29平方千米,人口20104人。鄉政府駐西大吾村,郵編050400。〔區劃〕 轄23個村。〔沿革〕 西大吾鄉因政府駐地西大吾村得名。1958年屬東回舍公社所轄,1961年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革,才分出來,單獨成立公

⑸ 平山鎮的介紹

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位於平山縣東南部,距河北省會石家莊35公里,是平山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縣物流集散貿易中心。平山鎮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山場面積1.9萬畝,養殖水面4750畝,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為山地向平原過度的淺山丘陵地,滹沱河扼其北,冶河穿境而過,黃壁庄水庫居地鎮之東北,光祿山襟帶其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平山鎮轄63個行政村,2個辦事處,8個居委會,總人口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960戶,8萬人,非農業人口5萬人,是平山縣第一大鎮。全鎮轄63個行政村中有25個移民村,黃壁庄水庫、崗南水庫搬遷村。全鎮耕地面積6.5萬畝,山場面積1.9萬畝,養殖水面4750畝。全鎮共有中學5所,小學56所,衛生院4所,鎮屬企業3個:里庄鐵礦、鐵路南貨場和興華棉織廠。全鎮交通便捷,石閆公路、新井公路貫穿鎮區,朔黃鐵路、西電運煤鐵路穿鎮而過,鐵路南貨場是全縣的物流貿易中轉站。

⑹ 平山鎮的資源情況

平山鎮是蘭西縣西北部的區域中心城鎮,以農業為主。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14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3萬畝。鎮辦工業有亞麻原料廠、農機修配廠、制磚廠、米面加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170萬元。是合並鄉鎮之一。合並後的平山鎮總面積28.1平方公里,全鎮共轄民興、衛興(包括永興)、海興(包括振興)、吉興、合興(包括金興)、利興(包括前興)、復興、北興、新興、大興等10個村。120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屯。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5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80人,佔9%;蒙古、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鎮政府駐地復興村。

⑺ 平山鎮的地理環境

平山鎮位於高州市的東北部,瀕臨高州水庫,受水庫氣候的調節,自然條件獨特而優越,冬暖夏涼,雨水充沛。全鎮總面積144.8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4.2萬人。
平山鎮既是革命老區,也是水庫移民區。近幾年鎮黨委、政府積極營造招商引資的「窪地」,投資環境優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交通通信四通八達。省級公路素水線貫通全境,鎮村公路已全部上等級,建成了樂鳳水泥公路;移動通信網路覆蓋全鎮,程式控制電話進村入戶。該鎮工農業較發達。當地黨委、政府致力發展「三高」農業和大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積極扶持鄉鎮企業的發展,鄉鎮企業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為主。
農業基礎牢固,目前全鎮已高標准開發水果基地7.5萬畝,其中荔枝1.9萬畝、龍眼1.6萬畝、黃欖1.8萬畝、香大蕉1.9萬畝,年產各種水果達5萬多噸;胡椒種植面積近萬畝,已成為該鎮「一鎮一品」的發展項目。平山鎮已發展成為高州市北路果菜購銷中心,客商雲集。
旅遊前景廣闊,全鎮已發現9處古文化遺址,出土有漢代銅鼓等一批珍貴文物,其中大仁廟村的馬古墳被省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高州市旅遊景點之一;生態農業觀光景點眾多,景色迷人。 平山鎮瀕臨高州水庫,受水庫氣候的調節,自然條件獨特而優越,冬暖夏涼,雨水充沛。

⑻ 哈爾濱市阿城區 有哪些鄉鎮

截止到2019年11月1日,7個鎮分別為蜚克圖鎮、平山鎮、松峰山鎮、紅星鎮、金龍山鎮、楊樹鎮、料甸鎮。

阿城區現轄7鎮12街,行政村108個,社區76個。12個街道分別為金城街道、金都街道、通城街道、河東街道、阿什河街道、玉泉街道、新利街道、雙豐街道、舍利街道、亞溝街道、交界街道、小嶺街道。

阿城區轄5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808個自然村;耕地面積108.8萬畝,草地6萬畝,水域20萬畝,河流14條,林地155萬畝。阿城區森林覆蓋率達49.4%。阿城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哈爾濱市城鎮群的中心地帶,地處東經126°40′一127°39′,北緯45°10′一45°50′之間。



(8)阿城市平山鎮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阿城區工業主要集中在原來的阿城鎮,有省阿城接力廠、黑龍江聚酯廠、黑龍江紡織印染廠、製糖機械廠等著名大中型企業。

阿城地區總面積2452平方公里,南北距84公里,東西寬75公里,市區面積28.85平方公里。

阿城區人口分布不均。除城鎮外,還有縣城周圍的蔬菜區(阿什河鄉)、平原區(雙豐、新華、新鄉、楊樹等鄉),人口密集地區鄉鎮政府的位置。

⑼ 平山鎮的經濟概況

平山鎮先後建成了西泉眼水庫區、旭東科技園區、紅豆杉基地、師大生態園、千荷山莊等多處有規模、有檔次的旅遊休閑度假區,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2003年省政府又將平山鎮列入省內總體旅遊規劃之內,並由省森工總局牽頭建設的「平山旅遊區」項目,計劃投資2億3年內完成,現平山鎮是哈爾濱市阿城區的旅遊名鎮、集貿大鎮、生態重鎮、經濟強鎮。
平山鎮農業基礎建設雄厚,平山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經濟類作物,發展養殖業,在「種、養、編、加、采」五大產業上,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大力發展林產品、山產品等資源,並確定了食用菌發展產業,特色養殖業,旅遊業,柳編製品及林木加工業為該鎮四大支柱產業,全鎮已形成了柳編製品、干豆腐、大煎餅、鹿產品、蜂產品、食用菌和山野菜六大類30餘種特色農產品系列。
幾年來,平山鎮共開發商服住宅樓4棟,修建自來水下水管道,白色路面, 安裝有線電視,興建車站停車場,加快以水、電、氣、路、宅、通訊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備,加強物業管理,完善城鎮載體功能,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平山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全鎮共有個體私營業戶782家,年產值達100多萬元,有7家各種專業協會組織5個,各類經紀人32人。

⑽ 平山鎮的行政區劃

下轄村 貓山居委會 大塅村 石牛村 平山居委會 汪嶺村 津山村 崗山村 花車村 范祠村 汪嶺村 大窪村 崗山村 鳴鳳村
平山社區是平山鎮政府所在地,省道212南北而過。縣道洪平公路東西而跨,東有可目瞰六縣的獅山六座峰。西有神話般傳說的石牛洞。皖水、獅山山脈是平山社區的西東兩條綵帶。東臨江鎮鎮,西臨石牛村和對河而望的鳴鳳村,南臨汪嶺村,北臨大塅村。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3218人,下轄有38個村民小組,942戶,圩口3個,水庫兩座,其中小二型一座,耕地面積3201畝,森林面積4290畝。現有黨員113人,設立支部1個,黨小組12個。社區內個私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上規模的6家已基本形成平山板材基地,產品供不應求,其他小型企業還有多家。
大窪社區位於平山鎮西南,瞎30個村民小組,現有856戶,共3328人。大窪社區原是大窪行政村所在地,2004年因鄉鎮合並成立平山鎮,政府遷址辦公,但社區內仍有醫院、學校、郵政、電信、電力、金融機構、商業網點。
貓山社區地處皖河橋北岸,全村轄有32個村民組,共有3500餘人。總面積3.98平方公里。212省道穿境而過。老縣城的閑置資產豐富,貓山工業基地建有工商企業20多家。
津山村所轄17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總人口3421人,887戶。全村共有黨員65名,其中女黨員5名。耕地面積3760畝,其中:水田2740畝,旱地1020畝。水面380畝(東邊湖、西邊湖、響塘湖、竹叉湖)。村內山場面積1986畝(其中:集體山場1284.4畝)。圩口三個,萬福圩、竹叉圩、同德圩。當家塘35口,水庫二座,紅旗水庫、王嶺水庫。溢渠二條,野雞嶺渠道長2公里,八峰窪渠道長6公里,寬5米,排水閘2座。
石牛村屬「村落型自然村」,位於皖水之濱,與天然湖博嶼湖毗鄰,境內有千年古洞「石牛洞」,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66.2畝,山場面積3800畝,水面面積800畝,全村總人口3530人,910戶,所轄46個村民組。黨員77名,其中女黨員9名。該村是以農業生產(種植水稻)為主要產業,水產資源比較豐富,畜禽產業已初具規模,「尚寅禽業」、「綠野公司」、「牧之金畜禽實業」等已落戶該村。
汪嶺村座落在S212省道東側,北與江鎮鎮日新村以獅子山背為界,東與平山鎮津山村相鄰,南至缽盂湖,西以S212省道東側,有16個自然村莊,460多戶人家,總人口1880多人。耕地面積1800餘畝,山場2000餘畝,設一個黨支部,三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名。轄內有鎮初中一所,完小一所,村醫療室。有3000餘畝的水產養殖場、林場、服裝廠、宜人製做包裝廠、生態農業發展公司。村村通水泥路覆蓋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大棚蔬菜、各種瓜果應有盡有。
大塅村位於平山鎮最北端,也是明末文科狀元劉若宰的故鄉,有一座原始的狀元塅,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總面積為18平方公里,下設56個村民小組,居民1023戶,共3800人。黨支部一個,黨小組4個,支部黨員145名。村辦林坊一個,有水產養殖、垂釣中心,新修水泥路直達劉窪水庫。全村耕地面積為44553畝,山場面積7303.7畝,其中林集體山場310畝,小二型水庫一座,圩口一個,小礦138口,居民新村3個,村小學三所,新建完小一座。
高澤村位於平山鎮政府西北約6公里處,是原大窪鄉楊祠村和頂成村在2004年區域調整後合並而成的。現有人口2458人、635戶、27個村民小組。全村耕地面積2750畝,旱地300畝,旱水塘6個,小水塘20個,低窪地500畝。現有供應6個村莊村民用水的自來水廠1座,村完小1所(楊祠小學),水產大戶1戶,養雞專業大戶1戶,田地承包大戶9戶。
鳴鳳村位於平山鎮政府西南方向,皖水、潛水交匯處,距鎮9公里處。全村12個自然村莊,3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24人。共有田畝水田2880.9畝,旱地760畝,荒灘樹林1200畝。公路分三條,總長22.4公里。水庫2座,湖泊面積93畝。完小一所,村衛生室1所。下設黨支部1個,黨小組12個,黨員88人。
范祠村位於潛懷兩縣交界處、皖水、潛水之間,屬丘陵地區。全村總面積7.9平方公里,種植水稻面積4267.69畝,荒地面積700多畝,湖塌、山礦、水面3000多畝。擁有總人口3560人,18個自然村莊,48個村民小組,有完小一座。村支部設有4個黨小組,黨員人數109人。范祠村經濟發展主要來源於外出務工經商、種植養殖專業以及村中心農工貿商店。
崗山村位於平山鎮西五公里處,村西部與潛山王河鎮隔河相望,北與潛山縣油壩鄉崔倉村接壤,東至大窪街道,南鄰鳴鳳村。崗山村現有433戶,總人口1700人。共有黨員54名,其中預備黨員2名,黨支部書記1名,副書記1名,村主任1名。地貌屬低山丘陵區,村內有6個圩口,總耕地面積1781畝,山林200畝。農耕條件優越,以種植業為主體,有水稻、油菜、棉花、小麥、玉米等品種。村內有養殖(畜禽)業兩家,自然生態條件良好,苗禽孵化場一家。水產養殖資源十分豐富,有水塘47口,有美麗而迷人的西洋湖,面積約200畝。村內有2.5公里的水泥路、砂石路兩條,潛山王河鎮渡口一處。
花車村座落於潛懷交界處,北與潛山縣油壩鄉接壤,東臨皖河,與黃龍鎮朝陽村隔河相望,西南與本鎮高澤村、范祠村為鄰。花車村總人口1628人,23個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莊。支部黨員數46人。全村耕地面積1700餘畝,均座落於潛懷同合圩內,屬典型的圩畈地區。境內大油公路穿村而過,離潛山縣高速路僅15公里,交通便捷。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