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東京多少人口
1. 北宋東京的城池有何特別,為何能容下數百萬的人口
以繁華富庶而論,五千年來凡二十四朝,南北兩宋名列前茅,北宋以東京為都,人口逾百萬之眾,這么龐大的人口數量,治理起來顯然是一個大問題。
在東京建設的過程中,古人是怎麼進行城市布局的呢?
五、結語
其實,目前對於東京城市布局的研究尚且不夠深入,大多數學者對東京布局的研究可謂是千圖千面,五花八門。自八十年代一來,各個學說中的錯漏之處被訂正的數不勝數,包括將外城畫為長方形、將皇宮而成相互混淆、橋梁錯位、河流走向與實際不符等等。
但東京向來是史學界的關注對象之一,我們都發自內心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切謎團都將得到解答。
2. 古代的東京是現在中國的哪個城市
古代的東京是現在中國的開封。
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定都於開封,稱之為「東都」或「東京」,這一時期開封正式取代了洛陽,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後梁定都開封十七年,時間雖短,但國家的租賦較輕,人民得到休養生息,同時,後梁定都開封,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從河洛地區的洛陽轉向豫東平原的開封地區,對中國古代的都城轉移及政治中心轉移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
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宋州(治今商丘睢陽區)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今屬新鄉市封丘縣)發動「陳橋兵變」,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建都東京開封府,歷經9帝、168年。
大宋王朝是開封歷史上和中國封建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經濟文化發達、社會生活繁榮,開封城內人口達一百五十萬。(《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年間,開封有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戶,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口。」)城市風景旖旎,城郭氣勢恢弘,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
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滅北宋後,改東京稱為「汴京」。
(2)古代東京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
開封市位於黃河中下游平原東部,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黃河與新鄉市隔河相望。
開封的先民活動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開封一帶建都217年,史稱老丘,這是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商朝在開封一帶建都27年,史稱囂。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期的鄭庄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
漢初避漢景帝劉啟名諱,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由來。繼夏朝定都開封之後,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也相繼定都於開封,所以開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稱。
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是我國著名的八朝古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城市、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主體城市之一、鄭汴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翼。
3. 古代城市的人口規模有多少,長安城有多少呢
現在有很多人口規模非常大的城市,有的城市人口甚至達到千萬以上,那麼,封建時代的城市人口規模大概有多少呢?這個結果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小很多。
這種超大規模城市的出現其實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在農業時代,按照當時的生產條件,工商業發展水平,絕大多數城市的規模不可能特別大,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大都市”,城市人口規模也比現在想像的要小很多。
對了,大家也不要高估現代城市的人口,由於我國行政區域的“特殊性”,將地級單位以“市”稱呼,所以說到城市人口,很多人就習慣性把整個行政區里的人都算上,這其實也不對,現在我國的地級市其實有些類似於古代的“府”或“郡”,是一個以比較大的城市(市區)為中心,加上周圍小城市,鄉鎮,農村合起來的一級行政單位。
比如以蘇州為例,現在的蘇州市人口是1072萬,市區人口大概670萬,連片主城區人口大概是360萬左右。
江戶城,19世紀中期
還有名古屋,1889年名古屋設市時有人口157496人,1934年,名古屋市人口突破100萬人。
這還是特大城市,其它一些城市更少,比如日本東北中心仙台市,現在人口也超過了一百萬,但 1889年這個地方剛剛設置為市的時候。全市面積僅17.45平方公里,人口也就只有86,000人。
九州島都市福岡,現在有150多萬人,而1889年設市時,福岡市有人口50,847人。
不過,一旦到了工業時代,人口增長就非常快,以日本為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很慢);1932年,京都市人口突破100萬人;1920年時,隨著市域擴大,大阪市人口增加到2,114,804人。
這就是工業化的力量,在封建時代,這種聚集人口的速度根本不可能。中國在工業化後,城市規模也擴得特別大,
比如剛剛舉的江西的例子,現在江西南昌城人口近300萬了,九江城和贛州城的人口也超過的百萬,比起之前都擴大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而杭州,廣州呢?那人口就更多了。
4. 60年前日本東京人口是多少
9300萬
日本的城市化率在1990年就已經超過90%。1960年,日本人口9300萬,農民有600萬戶。1990年,日本人口1.24億,但農戶已經只有380萬戶。日本的房價從1991年轉折,與此不無關系。
日本人口從1991年開始停滯,增長緩慢,1991-2002年人口累計增加不到400萬人,2002年後開始出現人口總數的下降。
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房價高漲時容易湧出大量土地供應。
5. 宋朝時期,東京人口頂峰是多少
宋朝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城市,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宋朝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到22%,幾百年後的清朝號稱中國歷史上盛世的康乾最鼎盛時期這個比例不足9%。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的政治區域與平民區域的劃分嚴格的格局,將平民的工商業的經營擴大到全城各個角落,「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宋朝是市民階層最強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時期。由於市民階級的發展壯大,宋朝的世俗文化各發面都突飛猛進長足的發展
宋朝境內少數民族幾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區,以廣西路最多,四川地區次之,以下依次為陝西地區、荊湖地區和河東路.經考證推測,北宋中後期宋朝境內約有少數民族人口467萬餘人.其中少部分列入方誌的當地戶口統計,但在全國總戶口數中,則只有極少數列入.由宋朝官方全國總戶數得出的宋朝總人口數,應加上少數民族人口才是比較真實的總人口.
1、宋代,北宋的城市化比率: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包括開封、杭州等。十萬戶以上四十個,古代一戶約5人,40個城市達到了50萬以上人口。加上小城市,北宋的城市總人口達到2500萬左右。北宋的總人口在7000萬到8000萬。北宋的城市化率達到30%。
2、宋代主要產品的產量12萬噸。也就是2400萬斤。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礦產品,均是宋代最高。
3、宋代稅收,北宋時達到1億兩白銀。全國人口7000萬。清初為3000萬兩,到1900年才8000萬兩。也就是說,1100年1900年中國的國家稅收在原地踏步。而宋代的人口只有7000萬。
4、宋代的稅收結構,北宋中期後,農業稅僅佔30%。工商業稅佔70%。
5、據統計,南宋15%是稅收為海關。
6、南宋的稅收超過北宋。
7、北宋東京人燒炭,南宋杭州普通人穿絲衣。
8、南宋經濟總量,占當時世界的80%。
9、南宋時期,中國人均海外貿易為三到四吊,大約為3到四兩銀子。
10、宋代的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當時社會經濟所建立的經濟關系,受到蒙古的破壞,一直沒有恢復。
11、宋代沒有宦官和後宮專權。
12、宋代的武將沒有叛國。
13、宋代的科技最發達。
14、宋代的賦稅為貫,明朝和滿清的財政制度不如宋朝。事實上,明朝、滿清的制度,是不如宋朝的。
15、宋朝的皇權受到限制。和唐朝一樣。
16、宋朝的人民生活水準(經過統計是明朝和滿清的三到四倍)、官吏的俸祿最高、海外貿易最發達、文人沒有受到殺害的唯一一個王朝。也是唯一的職業兵。沒有義務兵。
17、宋代的生存環境優越。
18、宋代的熟練僱工工資高於知府的工資,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19、宋代的禮法比較寬松。李清照改嫁。
20、宋代的官員最符合現代文官制度。
21、宋代的典章制度、民主制度都遠勝過明清。
22、宋代的經濟規模,是滿清後期的1、2倍。具體的統計沒有打出來。
23、宋代發行了紙幣,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中後期通行金屬貨幣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24總結:
宋代是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生活水準最高、官吏俸祿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民主、科學、自由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海外貿易最發達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的黃金時代
宋代是中國的文化最發達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城市化率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將歐洲距離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有可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的朝代(宋代僅319年。西方從十三十四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到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了600年到700年。如果宋代可以延續300年,那麼宋代必然是資本主義社會。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繁榮的時代,也是中國封建工商業最發達的朝代
約1億左右的人口
若以《元豐九域志》所載全國16569874戶為准,設北方、南方戶均7人, 則宋神宗時全國在籍人口約一億一千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