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陳園有多少人口

陳園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1-01 02:42:07

Ⅰ 中國有多少叫陳園梅

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查詢結果是

【同名同姓-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數據真實,您可以用來做起名參考】

Ⅱ 雲陽在哪裡

概況

雲陽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總面積3649平方千米(《簡冊》為3634平方千米)。總人口129萬人(2005年)。
縣人民政府駐青龍嘴,郵編:404500。代碼:500235。區號:023。拼音:Yunyang Xian。

---------------------------------------------------------------

行政區劃

雲陽縣轄2個街道、22個鎮、20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青龍街道、雙江街道、雲陽鎮、雲安鎮、鳳鳴鎮、盤龍鎮、龍角鎮、寶坪鎮、故陵鎮、紅獅鎮、南溪鎮、雙土鎮、桑坪鎮、江口鎮、路陽鎮、農壩鎮、高陽鎮、渠馬鎮、平安鎮、人和鎮、黃石鎮、巴陽鎮、沙市鎮、魚泉鎮、雲硐鄉、毛壩鄉、棲霞鄉、外郎鄉、泥溪鄉、耀靈鄉、清水土家族鄉、票草鄉、堰坪鄉、新津鄉、普安鄉、龍洞鄉、洞鹿鄉、石門鄉、大陽鄉、後葉鄉、雙龍鄉、養鹿鄉、水口鄉、上壩鄉。

--------------------------------------------------------------------------------

歷史沿革

雲陽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以後先後屬巴國和楚國;戰國後期屬秦國,始置縣名朐忍,縣治舊縣坪(今雙江鎮建民村)。北周天和三年(568),陸騰將縣址從舊縣坪遷至湯口(今雲陽鎮),更縣名為雲安。宋開寶六年(973)升縣為軍,宋末,雲安軍廢。元至元十五年(1278),復立雲安軍,至元二十年(1283)改軍為州,名雲陽州(因縣址地處雲安鹽場之南和五峰山南麓,南為陽,故名雲陽)。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為縣,名雲陽縣,屬夔州府。民國早期屬川軍20軍防區,民國後期屬第九專員督察區。1949年12月6日,雲陽解放,先後屬萬縣專區、萬縣地區、萬縣市、重慶市。(以上摘自「雲陽縣政府網站」)

1992年1月,民政部批復同意雲陽縣城遷至雙江鎮青龍嘴。雲陽新縣城位於長江北岸雙江鎮,是由雲陽鎮、雲安鎮、雙江鎮三鎮合一搬遷的縣城。1999年9月28日,縣直機關搬遷到新縣城辦公。(更詳細)

2000年6月21日,長洪鎮政府駐地由長棚子遷至新橋灣(渝府[2000]118號)。
2000年,雲陽縣轄25個鎮、4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21964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雲陽鎮 46834人、雲安鎮 13768人、雙江鎮 41822人、鳳鳴鎮 17900人、盤石鎮 28328人、龍角鎮 19645人、寶坪鎮 26593人、故陵鎮 29123人、紅獅鎮 31132人、南溪鎮 30757人、長洪鎮 28273人、雙土鎮 28001人、桑坪鎮 18477人、江口鎮 35746人、盛堡鎮 20388人、路陽鎮 31986人、農壩鎮 24475人、高陽鎮 24604人、渠馬鎮 17628人、關市鎮 14775人、人和鎮 21357人、黃石鎮 14661人、巴陽鎮 16977人、沙市鎮 20761人、魚泉鎮 25667人、硐村鄉 15446人、毛壩鄉 20684人、棲霞鄉 21191人、寶塔鄉 14646人、水磨鄉 15368人、里市鄉 12073人、鳳橋鄉 12038人、院庄鄉 16283人、外郎鄉 10473人、泥溪鄉 16058人、耀靈鄉 12234人、雲峰鄉 10939人、清水鄉 5937人、蔈草鄉 22084人、堰坪鄉 12816人、新津鄉 14142人、普安鄉 16468人、龍洞鄉 24496人、洞鹿鄉 13335人、石門鄉 8311人、大陽鄉 14696人、青山鄉 13657人、富家鄉 11360人、新陽鄉 18986人、塔棚鄉 8825人、團壩鄉 13452人、千丘鄉 13441人、帆水鄉 11032人、文龍鄉 16617人、後葉鄉 19190人、向陽鄉 13830人、建全鄉 17192人、雙水鄉 17481人、白龍鄉 16779人、龍塘鄉 8236人、養鹿鄉 22108人、水口鄉 13812人、蓮花鄉 15104人、九龍鄉 17878人、上壩鄉 11271人。

2002年2月22日,外郎鄉政府駐地由外郎村2組遷至竹林村3組大橋頭(渝府[2002]14號)。2002年2月26日,撤銷清水鄉,設立清水土家族鄉(渝府[2002]15號)。2002年9月25日,毛壩鄉政府駐地由該鄉毛壩村6組遷至白水村2組(渝府[2002]158號)。2002年7月30日,棲霞鄉政府駐地從洪湖村8組鄧家老屋遷至同安村13組小丫口(渝府[2002]118號)。
2002年,雲陽縣轄25個鎮、40個鄉,57個居委會、827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25.9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35萬人。

2003年8月5日,將原規劃渠馬集鎮遷建新址由渠馬鎮促進村一組(依託舊鎮後靠)變更到渠馬鎮土岩村三組燕子窩(渝府[2003]178號)。2003年10月21日,寶塔鄉政府駐地由蔬菜村2組遷至廟中村12組(小地名三溪口)(渝府[2003]234號)。

2004年9月24日,鳳鳴鎮政府駐地由鳳鳴街蓮花路31號遷至鳳鳴村9組;江口鎮政府駐地由江口鎮大河街遷至江口村10組(渝府[2004]236號)。

2005年1月11日,農壩鎮人民政府駐地由農壩居委會遷至龍堰村5組(渝府[2005]9號)。年底,全縣轄25個鎮、39個鄉、1個民族鄉:雲陽鎮、雲安鎮、雙江鎮、鳳鳴鎮、盤石鎮、龍角鎮、寶坪鎮、故陵鎮、紅獅鎮、南溪鎮、長洪鎮、雙土鎮、桑坪鎮、江口鎮、盛堡鎮、路陽鎮、農壩鎮、高陽鎮、渠馬鎮、關市鎮、人和鎮、黃石鎮、巴陽鎮、沙市鎮、魚泉鎮、硐村鄉、毛壩鄉、棲霞鄉、寶塔鄉、水磨鄉、里市鄉、鳳橋鄉、院庄鄉、外郎鄉、泥溪鄉、耀靈鄉、雲峰鄉、清水土家族鄉、票草鄉、堰坪鄉、新津鄉、普安鄉、龍洞鄉、洞鹿鄉、石門鄉、大陽鄉、青山鄉、富家鄉、新陽鄉、塔棚鄉、團壩鄉、千丘鄉、帆水鄉、文龍鄉、後葉鄉、向陽鄉、建全鄉、雙水鄉、白龍鄉、龍塘鄉、養鹿鄉、水口鄉、蓮花鄉、九龍鄉、上壩鄉。共有568個村委會和66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2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6萬,農業人口113萬。

2006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雲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6]191號):同意雲陽縣將現有的40個鄉、25個鎮調整為20個鄉、22個鎮、2個街道。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一)撤銷20個鄉、3個鎮
蓮花鄉、九龍鄉、寶塔鄉、鳳橋鄉、里市鄉、院庄鄉、水磨鄉、雲峰鄉、新陽鄉、青山鄉、富家鄉、塔棚鄉、團壩鄉、千丘鄉、帆水鄉、向陽鄉、建全鄉、文龍鄉、龍塘鄉、白龍鄉、長洪鎮、盛堡鎮、雙江鎮。
(二)設立2個街道
1.青龍街道管轄原雙江鎮的天鵝、青龍嘴、磨子嶺、白鶴、白雲、柏楊灣、張家壩、民德、濱江、復興、道灣、楊沙等12個社區和馬沱、建民、龍溪、黃嶺等4個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38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原雙江鎮人民政府駐地青龍嘴。
2.雙江街道管轄原雙江鎮的黃金包、杏家灣、大雁、蓮花池、桂灣、梨園、稻場等7個社區和愛國、東風、石雲、雙江、蜀光等5個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31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原雙江鎮桂灣社區上紙槽。
(三)擴大2個鄉、8個鎮的行政區域
1.清水土家族鄉管轄原清水土家族鄉、雲峰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7個村,幅員面積102.16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原雲峰鄉鋼廠村火埠塘(原雲峰鄉人民政府駐地)。
2.毛壩鄉管轄原毛壩鄉和原南溪鎮翠田村所屬行政區域,共6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62.2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黃桷丫(原毛壩鄉人民政府駐地)。
3.人和鎮管轄原人和鎮、蓮花鄉及原白龍鄉牌坊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5個村、2個社區,幅員面積96.4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木古壩(原人和鎮人民政府駐地)。
4.鳳鳴鎮管轄原鳳鳴鎮、鳳橋鄉、里市鄉、院庄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3個社區,幅員面積129.4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鳳凰嶺(原鳳鳴鎮人民政府駐地)。
5.寶坪鎮管轄原寶坪鎮、水磨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3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23.5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新場(原寶坪鎮人民政府駐地)。
6.南溪鎮管轄原新陽鄉、長洪鎮、青山鄉、富家鄉和原南溪鎮的將軍村、天河村、衛星村、火脈村、水市村、金銀村、花果村以及原塔棚鄉的塔棚村、南木村所屬行政區域,共39個村、4個社區,幅員面積281.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長冬水(原南溪鎮人民政府駐地)。
7.江口鎮管轄原江口鎮、盛堡鎮、千丘鄉、帆水鄉、向陽鄉所屬行政區域,共39個村、4個社區,幅員面積241.4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江口場(原江口鎮人民政府駐地)。
8.桑坪鎮管轄原桑坪鎮、團壩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9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13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桑坪壩(原桑坪鎮人民政府駐地)。
9.高陽鎮管轄原高陽鎮、建全鄉和原白龍鄉白元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1個村、2個社區,幅員面積135.1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紅廟子(原高陽鎮人民政府駐地)。
10.雙土鎮管轄原雙土鎮和原塔棚鄉的坪東村、營鶴村所屬行政區域,共18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90.4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大石包(原雙土鎮人民政府駐地)。
(四)更名2個鄉、2個鎮,並擴大其行政區域
1.將硐村鄉更名為雲硐鄉。管轄原硐村鄉、寶塔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0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20.76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原硐村鄉硐村街道社區居委會河同壩(原硐村鄉人民政府駐地)。
2.將雙水鄉更名為雙龍鄉。管轄原雙水鄉、文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0個村、2個社區,幅員面積76.3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原雙水鄉雙河口社區居委會雙河口(原雙水鄉人民政府駐地)。
3.將盤石鎮更名為盤龍鎮。管轄原盤石鎮、九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2個社區,幅員面積92.71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原盤石鎮盤石街道社區居委會盤石(原盤石鎮人民政府駐地)。
4.將關市鎮更名為平安鎮。管轄原關市鎮、龍塘鄉和原白龍鄉雙花村、石牆村、牛門村、民安村、誠興村、 向前村、太和村、白合村、黃木村、七一村、蓮花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2個社區,幅員面積120.34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原關市鎮平安社區居委會茨菇壩(原關市鎮人民政府駐地)。
(五)保留16個鄉、12個鎮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水口鄉、棲霞鄉、外郎鄉、票草鄉、耀靈鄉、泥溪鄉、新津鄉、普安鄉、堰坪鄉、石門鄉、大陽鄉、洞鹿鄉、龍洞鄉、後葉鄉、上壩鄉、養鹿鄉、雲陽鎮、雲安鎮、巴陽鎮、黃石鎮、龍角鎮、故陵鎮、紅獅鎮、路陽鎮、農壩鎮、沙市鎮、魚泉鎮、渠馬鎮。
2006年10月27日,《雲陽縣人民政府轉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雲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的通知》(雲陽府發[2006]78號):……雙江鎮行政區劃仍按原建制運行。
鄉鎮簡介

青龍街道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雙江鎮的天鵝、青龍嘴、磨子嶺、白鶴、白雲、柏楊灣、張家壩、民德、濱江、復興、道灣、楊沙等12個社區居委會和馬沱、建民、龍溪、黃嶺等4個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38平方千米,總人口61403人,其中非農人口50974人。辦事處駐現雙江鎮政府駐地青龍嘴。

雙江街道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雙江鎮的黃金包、杏家灣、大雁、蓮花池、桂灣、梨園、稻場等7個社區居委會和愛國、東風、石雲、雙江、蜀光等5個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31千米,總人口41641人,其中非農人口32548人。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現雙江鎮桂灣社區上紙槽。

人和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人和鎮、蓮花鄉的行政區域和原白龍鄉牌坊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5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面積96.42平方千米,總人口36524人。鎮政府駐木古壩(原人和鎮政府駐地)。
原人和鎮位於縣境西部的長江北岸,緊鄰新縣城主城區,東經108°38′45〃-108°43′15〃、北緯30°56′30〃-31°02′00〃。面積39.46平方公里,轄13個村,163個組,5869戶,20699人(統計年份不詳)。

鳳鳴鎮 2004年9月24日,鳳鳴鎮政府駐地由鳳鳴街蓮花路31號遷至鳳鳴村9組(渝府[2004]236號)。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鳳鳴鎮、鳳橋鄉、里市鄉、院庄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9.47平方千米,總人口61828人。鎮政府駐鳳凰嶺(原鳳鳴鎮政府駐地)。
原鳳鳴鎮位於縣境西南部的長江南岸,東經108°43′15〃-108°50′45〃、北緯30°48′15〃-30°56′45〃。面積33.48平方公里,轄12個村、1個居委會,120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組,5122戶,17960人(統計年份不詳)。
2006年4月25日,《雲陽縣人民政府關於院庄鄉調整村規模的批復》(雲陽府[2006]76號):同意院庄鄉撤銷陳園村、院壩村,組建陳園村,轄原陳園村、院壩村等5、6組的區域;撤銷全心村、院壩村,組建全心村,轄原全心村、院壩村第1、2、3、4組的區域;撤銷長城村、七樹村,組建長城村,轄原長城村、七樹村的區域;撤銷上游村、龍心村、擦耳村,組建上游村,轄原上游村、龍心村、擦耳村的區域;撤銷雙桂村、星火村,組建雙桂村,轄原雙桂村、星火村的區域;撤銷五同村、百花村,組建五同村,轄原五同村、百花村的區域;撤銷新房村、院庄社區居委會,組建院庄社區居委會,轄原新房村、院庄社區居委會的區域。

寶坪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寶坪鎮、水磨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3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3.5平方千米,總人口44769人。鎮政府駐新場(原寶坪鎮政府駐地)。

南溪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新陽鄉、長洪鎮、青山鄉、富家鄉和原南溪鎮的將軍村、天河村、衛星村、火脈村、水市村、金銀村、花果村以及原塔棚鄉的塔棚村、南木村所屬行政區域。共39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面積281.2平方千米,總人口110757人。鎮政府駐長冬水(原南溪鎮政府駐地)。
原南溪鎮位於雲陽縣北部,是雲陽縣原最大的區級場鎮。距離縣城42公里,是三峽庫區三期水位基本全遷的一個鎮。被定位為雲陽縣次中心城鎮。全鎮面積90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0213人(統計年份不詳)。

江口鎮 2004年9月24日,江口鎮政府駐地由江口鎮大河街遷至江口村10組(渝府[2004]236號)。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江口鎮、盛堡鎮、千丘鄉、帆水鄉、向陽鄉所屬行政區域。共39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面積241.42平方千米,總人口104785人。鎮政府駐江口場(原江口鎮政府駐地)。

桑坪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桑坪鎮、團壩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面積113平方千米,總人口34029人。鎮政府駐桑坪壩(原桑坪鎮政府駐地)。

高陽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高陽鎮、建全鄉和原白龍鄉白元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35.12平方千米,總人口37745人。鎮政府駐紅廟子(原高陽鎮政府駐地)。

雙土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雙土鎮和原塔棚鄉的坪東村、營鶴村所屬行政區域。共18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90.4平方千米,總人口35927人。鎮政府駐大石包(原雙土鎮政府駐地)。

盤龍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將盤石鎮更名為盤龍鎮。轄原盤石鎮、九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面積92.71平方千米,總人口49468人。鎮政府駐原盤石鎮盤石街道社區居委會盤石(原盤石鎮政府駐地)。
原盤石鎮位於縣境西南部的長江南岸,與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東經108°31′-108°44′、北緯30°50′-30°55′。面積53.53平方公里,轄19個村、1個居委會,210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9416戶,31294人(統計年份不詳)。

平安鎮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將關市鎮更名為平安鎮。轄原關市鎮、龍塘鄉和原白龍鄉雙花村、石牆村、牛門村、民安村、誠興村、向前村、太和村、白合村、黃木村、七一村、蓮花村所屬行政區域。共22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0.34平方千米,總人口39128人。鎮政府駐原關市鎮平安社區居委會茨菇壩(原關市鎮政府駐地)。
2006年4月25日,《雲陽縣人民政府關於關市鎮調整村規模的批復》(雲陽府[2006]78號):同意關市鎮撤銷駟馬村、前面村,組建前面村,轄原駟馬村、前面村的區域;撤銷平安村、雙橋村,組建雙平村,轄原平安村、雙橋村的區域;撤銷民星村、中華村、三術村、關市街道社區居委會,組建平安社區居委會,轄原民星村、中華村、三術村、關市街道社區居委會的區域;撤銷關鍵村、紅旗村,組建紅關村,轄原關鍵村、紅旗村的區域;忠誠村暫保留建制不變。

毛壩鄉 2002年9月25日,毛壩鄉政府駐地由毛壩村6組遷至白水村2組(渝府[2002]158號)。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毛壩鄉和原南溪鎮翠田村所屬行政區域。共6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2.2平方千米,總人口23118人。鄉政府駐黃桷丫(原毛壩鄉政府駐地)。

雲硐鄉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將硐村鄉更名為雲硐鄉。轄原硐村鄉、寶塔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0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0.76平方千米,總人口30375人。鄉政府駐原硐村鄉硐村街道社區居委會河同壩(原硐村鄉政府駐地)。

清水土家族鄉 2002年2月26日,撤銷清水鄉,設立清水土家族鄉(渝府[2002]15號)。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原清水土家族鄉、雲峰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7個村委會,面積102.16平方千米,總人口18130人。鄉政府駐原雲峰鄉鋼廠村火埠塘(原雲峰鄉政府駐地)。

雙龍鄉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將雙水鄉更名為雙龍鄉。轄原雙水鄉、文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0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面積76.38平方千米,總人口38700人。鄉政府駐原雙水鄉雙河口社區居委會雙河口(原雙水鄉政府駐地)。
2006年4月25日,《雲陽縣人民政府關於雙水鄉調整村規模的批復》(雲陽府[2006]77號):同意雙水鄉組建雙河口社區居委會,轄原同裕村第9組、原雙溪村第1、2、3、5、12、14、15組和原永豐村第1組的區域;撤銷雙溪村、沿河村,組建沿溪村,轄原雙溪村第4、6、7、8、9、10、11、13、16組、原沿河村的區域;撤銷同裕村、金峰村,組建裕峰村,轄原同裕村第1、2、3、4、5、6、7、8組、原金峰村的區域;撤銷永豐村、西山村,組建永豐村,轄原永豐村第2、3、4、5、6、7、8、9、10、11、12、13組、原西山村的區域;撤銷玉龍村、大橋村、石牛村,組建玉龍村,轄原玉龍村、大橋村、石牛村的區域;撤銷長興村、青山村、明月村,組建長興村,轄原長興村、青山村、明月村的區域。

堰坪鄉
2006年4月25日,《雲陽縣人民政府關於堰坪鄉調整村規模的批復》(雲陽府[2006]79號:同意堰坪鄉組建百福社區居委會,轄原百福村1組的區域;撤銷曲溪村、水晶村,組建曲溪村,轄原曲溪村、水晶村的區域;撤銷百福村、高銀村,組建高銀村,轄原百福村第2、3、4、5、6、7組、高銀村的區域;撤銷先鋒村、高新村,組建高新村,轄原先鋒村、高新村的區域;撤銷觀音村、升坪村,組建中升村,轄原觀音村、升坪村的區域;原堰坪村暫保留建制不變。

Ⅲ 請問,目前(截止2013年)漢川市區的人口是多少啊漢川市分為哪幾個區啊

2012年漢川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 口

全市年末總人口(公安局戶籍人口)1109468人,其中女性525931人,非農業人口217977人。年末總戶數333911戶。年內出生人口14384人,人口出生率12.9‰;年內死亡人口13228人,死亡率11.9‰;遷入5374人,遷出6433人,暫住人口8100人。年平均人口111891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生局提供)6.7‰。0-18歲人口196184人,18-60歲人口754861人,60歲以上人口158423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14.28%。

2013年:漢川市轄2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6個鄉、4個農場、1個高新經濟開發區(副縣級)。
街道
仙女山街道辦事處:人口12.78萬人,面積36.00平方千米
轄16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仙女山、北橋、向家垸、火猴山、西門橋、仙人位、霍城台、祥和花園、山後灣、六合垸、歡樂街、走馬嶺、西湖路、廣場路、泵站、官備塘、華二、華一、國光、七里、劉家台、港堤。
汈東街道辦事處:人口1.07萬人,面積18.26平方千米
轄3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汈東、原種、長樂、孔溝、長虹、長興鋪、新樂、洪淌、泥湖、施山塔。
高新區
新河經濟開發區:人口6.55萬人,面積162.13平方千米
轄3個居委會、42個村委會:民樂、小河、馬廟、涵閘、徐家口、田家咀、小河、東風、江家、康家、燎原、文家、李家、唐許、洪北、洪一、洪二、洪三、紅衛、漢新、曹家口、東方紅、鄧家灣、泗牌、汪家河、復興、五坊台、慶豐、余興、九合、呂家河、鐵路、頭潭、新湖、漁龍、神靈、聯合、創業、大路、三角洲、柘樹口、丁崗、前河嶺、筍港、半月潭。

馬口鎮:人口7.62萬人,面積50.07平方千米
轄7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曾家灣、徐家嶺、石頭路、新正街、邱子腦、敖家、白虎嶺、英山、金河、窯新、新莊、高山、高廟、官山、棗樹、嚴山、五福、關聖、土橋、范嶺、柴林、大咀、船廠、中嶺、舊港、橫山、旭高、丁集、七吳、光明、白馬、廟灣、童嶺、八大、雄偉、雄豐、回龍。
城隍鎮:人口5.17萬人,面積72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42個村委會:街道、楊集、河嶺、王集、夏家湖、友誼、許家、八古、新潭、新沙、新堤、東七、程灣、木房、柏樹、姚花、向家、魏家、後灣、向陽、鄒家河、段下、農利、王家咀、張家灣、聯群、勤勞、朱龍、楊公垸、群勝、晏家、同裕、土城、楊池、新華、八棵楊、勝利、中嶺、閘口、鎖泉、八一、前河、新一。
分水鎮:人口6.36萬人,面積66.6平方千米
轄2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文昌閣、雙豐、余台、友好、土地廟、東岳廟、羅豐、播義、協力、勤勞、桃園、聯合、鮮魚、淤州、雞公州、夾河、周家橋、華嚴寺、歪亭閣、四屋、新街、同心、七屋、前進、新農、三星垸、原勝垸、復生垸。
楊林溝鎮:人口4.7萬人,面積67.93平方千米
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街道、楊林、白魚賽、二首、頭首、柏枝、黎角、陳坮、曾灣、大排、豪富、細魚、谷家土台、大興洲、十垸、共青、青豐、青龍、南屏、大黃、大蘆、蔣家灘、楊林、裴家洲、溝南、溝北、橋頭、西灣、六抱、新林、小蘆。
脈旺鎮:人口4.17萬人,面積48.73平方千米
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脈南、脈北、馬集、劉口、西新、東新、又新、直形、桃花、桃閘、三台、張台、劉台、陳垸、小垸、張灣、桃鶴洲、脈南。
田二河鎮:人口4.24萬人,面積83.47平方千米
轄2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東正街、西正街、二河、宋河、黃嶺、下鳳嶺、支河、前河、七屋、九屋、神靈、向灣、燕子、八屋咀、騎龍、陡埠、白果樹、龔咀、馬潭、九洲、劉店、南湖、李集、五豐、蔡湖。
沉湖鎮:人口6.27萬人,面積69.53平方千米
轄2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萬福、福星、杜公、趙灣、柳柯、魏夾、百二沼、塗邱、肖市、燈塔、劉洲、紅豐、剅咀、蔣龔、李花、陳園、老塔、石剅、先鋒、劉夾。
垌冢鎮:人口2.14萬人,面積27.67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垌冢、方集、劉橋、五一、垌冢、新河、老灣、祝溪、青年、塗北、王畈、虎山、新華、興隆、同興、旗桿、朱洪堰。
新堰鎮:人口4.06萬人,面積94.8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街道、紅星、呂巷、謝集、左渡、三合、中支、蘆子、東湖溝、袁李、馮灣、六合、馮新、楊業、保豐、木瓜嶺、良灣、牛咀、三四、群力、七星、江邊堰、倪集、九聯、汪台、陳集、十裴。
廟頭鎮:人口3.74萬人,面積56.53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平章、石咀、太和、李家口、雷祖、四灣、紅霞、雜姓、廟閘、聯豐、前山、廟頭、黃家咀、尹家咀、長堤、人和、七屋台、王家、新垸、興隆寺、金家台、中心台、六百弓。
劉家隔鎮:人口4.72萬人,面積114.67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金鼓城、大興、小興、張家垸、北支、掛口、兩合、新聯、楊灣、碼頭、晨光、劉隔、西寺、府河、三義、豪洲、筆架台、小松湖漁場、四汊河、么溝、朝陽、條沿、塘咀、么屋台、上房、長安、塔湖、五潭、邵家咀、鄒家垸、葉家垸、下房、楊水湖、瓦屋咀、麥嶺咀、星光、刁北、劉姓塘、湯元。
麻河鎮:人口3.68萬人,面積58.33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古渡、東崗、胡鄭、張灣、高灣、周灣、祠堂灣、東湖、八潭、紅廟、皇恩、光明、鎮龍、涼亭、吳門、羅門、洪吉、港角、趙西、太平、上楊、陳楊、四聯、順河、三元、光大、包湖
回龍鎮:人口3.78萬人,面積64.53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回龍、楊占、魯台、杜廟、陳園、三元、池口、回龍、金家會、湯灣、王垸、玉皇、桂花、螺螄、均垸、皂港、馬城台、汪陽、花園、茶棚、新橋。

南河鄉:人口4.15萬人,面積74.33平方千米
轄24個村委會:北堤、柏樹、走馬、台頭、先鋒、同興、老新、瀝山、周湖、同裕、金嶺、業集、何大、卜省、何畈、楓嶺、張馬、雙馬、天鵝、南河、龍燕、鳳凰、姜嶺、荷花橋(新村)。
馬鞍鄉:人口3.73萬人,面積59.2平方千米
轄29個村委會:艾閘、當碼頭、索子垸、甑山、喻河、紫甲、油榨河、老虎咀、養魚鋪、杉嶺、高觀、魯橋、黃龍、喻集、陡山、榔頭、橫堤、七里、高嶺、綠洲、馬家口、南堤、大山、雙山、長崗、潭口、白湖、天成、聯洪
里潭鄉:人口3.05萬人,面積78平方千米
轄1個居委會、轄20個村委會:九首、老官、竹林鋪、新集、紅星、李家堖、里潭、十姓會、周余台、何家灣、劉楊汪、木剅溝、蔡家咀、馮家塔、黃家灣、曾家灣、曾家坡、三汊河、唐家壩、六渡、糜北。
西江鄉:人口4.89萬人,面積78平方千米
轄30個村委會:五星、紅星、紅光、大橋、高橋、高亭、長河、陳台、前進、高豐、紅旗、挖溝、全心、光明、前豐、紅衛、打雁、新農、江集、永豐、北河、聯眾、團結、進力、聯合、新生、全勝、華豐、民建、和平、齊心
韓集鄉:人口4.37萬人,面積76.67平方千米
轄35個村委會:嚎口、馬港、雙河、荷花、金光、蝦集、方家、龍堤、軍堤、葉三、祁陽、嚴集、永光、祁胡、曾三、堤角、窯場、長灣、橫堤、竹同、中新、熊家、大埠、群建、廟灣、紅光、黃木洲、韓集、福星、大房、四灣、九灣、河口、鄧三、紅櫻。
灣潭鄉:人口2.62萬人,面積49.87平方千米
轄20個村委會:德豐、大沙、三合、張池、群興、新顏、東風、三汊、灣潭、沿河、新村、新建、新勝、中灣、幸福、星洲、大洲、三甲、二甲、三碼
農場
汈汊湖養殖場:人口1.23萬人,面積94.27平方千米
轄16個生產大隊:刁汊、東港、東升、八一、潘家、東七、許家、和尚咀、萬家溝、松湖
口、沖擔溝、廟台、么溝、紅旗、聯南、聯北
華嚴農場:人口1.49萬人,面積26.5平方千米
轄14個生產大隊:陳灣、富春、曾灣、茨灣、蚌湖、四坮、永鎮堡、景灣、趙家咀、馬橋、楊
集、劉垸、楊台、農林。
中洲農場:人口2.07萬人,面積55.67平方千米
轄2個居委會、6生產大隊:松林、稅務、楊林湖、瑞豐、赤壁、梅角、中柱、雙福
三星垸農場:人口0.4萬人,面積9平方千米
轄4生產大隊:三星垸、原聖垸、多種經營

Ⅳ 全國有多少個陳園場

全國有很多人同各同性的,陳字最多,園字都有,但是場字應該是沒有人用的,所以我是認為陳園場這個名字在全國只有題目一個。

Ⅳ 青的組詞

青白
qīngbái [pale] 白而發青,尤指臉沒有血色 青白眼 qīngbáiyǎn [think highly of or look down on] 眼球青黑色,其旁白色。喻對人重視為青眼,對人輕視為白眼
青幫
Qīngbāng [a secret society founded by陳園toward the last years of the Ching Dynasty] 舊時幫會的一種,最初參加的人多半以漕運為職業,在長江南北的大中城市裡活動。後來由於組成分子復雜,為首的人勾結官府,變成反動統治階級的爪牙
青菜
qīngcài (1) [green vegetable]∶菜蔬的可食部分,富於葉綠素,並構成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 (2) [greens]∶蔬菜的統稱 大便乾燥,要多吃青菜 (3) [pakchoi]∶即小白菜(Brassica chinesis)
青草
qīngcǎo [green grass] 為食草動物提供食物的綠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葉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燈心草科等單子葉植物組成,往往與雙子葉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青出於藍 qīngchūyúlán [surpass one』s master or teacher in learning] 藍:蓼藍草,可作染料。謂從蓼藍草中提煉出的靛青,顏色比蓼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 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染使然也。——北齊·劉晝《崇學》
青春
qīngchūn (1) [youth]∶青年時代 壯麗的青春 (2) 也用於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3) [age]∶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 青春幾何 (4) [spring]∶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青春期 qīngchūnqī [puberty] 指以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徵發育為標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時期,在人類及高等靈長類以雌性第一次月經出現為標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齡,男孩一般是13到16歲,女孩11到14歲
青瓷
qīngcí [celadon] 中國產的草綠色至海綠色瓷器
青蔥
qīngcōng [verdant] 翠綠色,形容植物濃綠 青蔥的草地 青蔥的竹林
青驄馬
qīngcōngmǎ [horse with black and white colour] 青白雜色的馬 躑躅青驄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青翠
qīngcuì [verdant] 鮮綠的;有新鮮植物覆蓋的 雨後,垂柳顯得格外青翠 青豆 qīngdòu [green soya bean] 子實表皮是青綠色的大豆
青肥
qīngféi [green manure] 綠肥
青蚨
qīngfú [insect;money] 傳說中的蟲;喻金錢,MJ 你那尊中無綠蟻,皆因我襄里缺青蚨。——穀子敬《城南柳》
青工
qīnggōng [young worker] 青年工人
青光眼
qīngguāngyǎn [glaucoma] 以病理性高眼壓、視神經乳頭萎縮、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為特徵的一種眼病 (四)
青海
Qīnghǎi [Qinghai] 中國西北部的省,省會西寧市。面積72萬平方公里,人口448萬(1990)。境內有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為高原。畜牧業為省經濟重要部分。青海為尚待開發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豐富
青海湖
Qīnghǎi Hú [Qinghai Lake]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蒙語為「庫庫諾爾」,意即「青色的湖」。在青海省東北部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間。由斷層陷落積水而成。面積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米,最深處32.8米。有布哈河等注入。湖中有4個小島,海心山為最大,西部鳥島上有大量鳥類和水禽,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湖水冬季結冰。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魚。濱湖草原是良好的天然牧場
[編輯本段]詞語
青紅皂白
qīnghóng-zàobái [right and wrong] 比喻事情的原委、來龍去脈、是非曲直 扯開衣服,看了兩處,不問青紅皂白,舉起鞭子就打。——《老殘游記》
青黃不接
qīnghuáng-bùjiē [temporary shortage] 青:指未成熟的莊稼。黃:指已成熟的莊稼。青黃不接,即舊的糧食已經吃完,新的還未收割,比喻人力、財力等因一時接續不上而暫時缺乏。現在則特指人才方面後繼無人 這個奇跡般的記錄也反映了我國劍壇當時青黃不接的狀況
青椒
qīngjiāo [green cayenne pepper] 一種大個的綠色辣椒
青筋
qīngjīn [blue veins] 外觀發青的皮膚下靜脈血管
青稞
qīngkē [highland barley] 大麥的一種,粒大皮薄。主要產在西藏、青海等地,是當地的主要糧食,可做糌粑,又可釀酒
青空
qīngkōng [azure sky] 蔚藍的天空 青睞 qīnglài [favour] 青眼;垂青 明眸青睞。——《曹植《洛神賦》
青龍
qīnglóng (1) [black dragon]∶青色的龍。也指東方星宿名。即蒼龍 (2) [the Orient God]∶道教所信奉的東方的神 (3) [the east]∶古時行軍以畫青龍的旗幟表示東方之位
青樓
qīnglóu (1) [brothel]∶妓女被指定居住和賣淫的場所 青樓夢好。——宋·姜夔《揚州慢》 (2) [mansion]∶指顯貴人家的精緻樓房
青廬
qīnglú [black cloth tent]青布搭成的帳篷,是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此風俗 新婦入青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青梅
qīngméi [green plum] 青色的梅子 青梅竹馬 qīngméi-zhúmǎ
青黴素
qīngméisù [penicillin] 主要由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取的毒性較小的抗生素,對各種細菌(如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一些腦膜炎球菌)有強大抑菌作用
青面獠牙
qīngmiàn-liáoyá [with green face and ferocious fangs] 青面:青色的臉。獠牙:露出嘴唇的長牙。形容面貌極其凶惡猙獰 只見七八個鬼卒,青面獠牙,一般的三尺多長。——明·馮夢龍《喻世明言》
青苗
qīngmiáo [young crops] 處於生命、發育、生長的最初或相對較早階段的沒有成熟的莊稼
青冥
qīngmíng [sky]天空 青冥浩盪不見底。——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青年
qīngnián (1) [youth]∶指人十五六歲至三十歲左右的階段 對青年來說,沒有不可超越的東西 (2) [young people]∶指上述年齡的人 尋找生命永恆價值的青年
青年節
Qīngniánjié [Youth Day(May 4)] 即「五四青年節」
青皮
qīngpí [rascal;knave] [方]∶流氓;無賴 青皮訟棍 青皮 qīngpí (1) [stellatehair vatica]∶即青梅,龍腦香科的一種植物(Vatica astrotricha),木材堅硬沉重,百年不腐,是造船、建築、製作傢具的優良用材 (2) [green tangerine orange peel]∶柑橘的未成熟果皮或幼果,入葯,用於疏肝破氣,散結化滯
青青
qīngqīng (1) [dense;thick]∶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鬱郁青青。——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2) [blackish green]∶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青色
qīngsè [cyan] 一類帶綠的藍色,中等深淺,高度飽和;特指三補色中的一色
青紗帳
qīngshāzhàng [the green curtain of tall crops] 借指夏秋間田野里大片長得又高又密的高粱、玉米等 青紗帳里逞英豪
青山
qīngshān [green hill]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青山綠水
qīngshān-lǜshuǐ [green hills and blue waters-beautiful country scene] 青青的山,綠綠的水,形容景色秀麗宜人 青山綠水,處處分明。——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青衫
qīngshān [black clothes]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書生 江州司馬青衫濕。——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青少年
qīng-shàonián [young boys and girls] 青年和少年,年輕的男女
青史
qīngshǐ [annals of history]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後人稱史籍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青絲
qīngsī (1) [black hair]∶黑發 一縷青絲 (2) [sliced preserved plum used as dressing on food]∶青梅等切成的細絲,放在糕點餡內或放在糕點面上做點綴 (3) [black silk]∶青色的絲繩
青飼料
qīngsìliào (1) [succulence]∶來源於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的新鮮、多汁食物 粗飼料應該含有一些青飼料 (2) [soilage]∶割來喂舍飼動物的綠色作物
青松
qīngsōng [pine] 青翠的松樹
青蒜
qīngsuàn [garlic bolt] 嫩的蒜梗和蒜葉,做菜用
青苔
qīngtái [moss] 陰濕地方生長的綠色苔蘚
青堂瓦舍
qīngtáng-wǎshè [tile and brick house] 指用磚瓦構築的房舍
青天
qīngtiān (1) [blue sky]∶蔚藍色的天空 (2) [just judge]∶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青銅
qīngtóng [bronze] 銅和錫以及有時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鋅和磷)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黃色,比黃銅硬而強度大,用來製造多種工業零部件 青銅時代 qīngtóng shídài [Bronze Age] 以使用青銅工具為特徵的人類文化時期,歐洲大約始於公元前3500年,西亞和埃及則更早些
青襪子
qīngwàzi [bluestocking] 指好賣弄才識的女子。亦稱「藍襪子」
青眼
qīngyǎn [good graces]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青衣
qīngyī (1) [black cloth]∶黑色的衣服 青衣小帽 (2) [maid]∶漢以後卑賤者衣青衣,故稱婢僕、差役等人為青衣 (3) [the demure middle-aged or young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Chinese operas]∶指評劇角色之一。扮演莊重的中年或青年婦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青衣烏帽
qīngyī-wūmào [black clothes and gauze cap] 平民的衣著。青衣自漢以後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即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後流於民間 忠烈青衣行烏帽。——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青油油
qīngyóuyóu (1) [dark green and lush]∶形容濃綠 稻子長得青油油的 (2) [raven]∶形容深黑而潤澤 青油油的頭發
青魚
qīngyú [mackerel] 我國重要的淡水魚類之一,體細圓,呈青黑色。也叫「黑鯇」
青雲
qīngyún (1) [high official position]∶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noble]∶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hermit]∶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sky]∶天空 青雲直上 qīngyún-zhíshàng [meteoric rise]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賈(須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後以「青雲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遷升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青雲直上無多地,卻要斜飛取勢熅。——唐·劉禹錫《寄毗陵楊給事》
青藏高原
Qīngzàng Gāoyuán [Qinghai-Tibet Platean] 中國最大的高原。在中國西部和西南部,主要包括青、藏和川西。面積約23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山嶺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峰頂終年積雪。藏北高原為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在西藏自治區北部,岡底斯山、昆侖山及唐古拉山之間。海拔4500米左右,地面起伏不大,湖泊眾多,屬高寒荒漠。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北部為黃河源地,南部為瀾滄江、通天河、雅礱江等大河源地。藏南谷地在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是雅魯藏布江等河流上游的谷地,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下。河谷沿岸多局部平原,是西藏主要農、牧業地區
青貯
qīngzhù [soilage] 把粗飼料(穀草、高粱、青草或三葉草)發酵變為多汁飼料以供冬季飼喂家畜
青紫
qīngzǐ (1) [livid purple]∶指古代高官印綬、服飾的顏色。比喻高官顯爵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杜甫《夏夜嘆》 (2) [cyanosis]∶見「發紺」

Ⅵ 江蘇無錫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無錫的旅遊景點有以下:
1、童頭渚
是橫卧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頭渚始建於1916年,現面積達539公頃。2012年10月26日,頭渚晉升為國家5A級風景區。頭渚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渚春濤、橫雲山莊、廣福寺、太湖仙島、江南蘭苑,中日櫻花友誼林等眾多景觀,各具風貌。風景區已成為旅遊度假休養勝地。
2、拈花灣
靈山小鎮的拈花灣一磚一瓦,一山一石都是經過了匠人的精心設計,走在小鎮的街道上,路過那一間間古樸的店鋪,彷彿回到了唐宋時期,這里沒有喧囂的人群,沒有小販的叫賣,只是隱約能聽見遠處傳來的古箏的聲音令人安神。
3、惠山古鎮
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惠山古鎮曾是全國著名的「泥人一條街",現在惠山古鎮有中國泥人博物館。惠山古鎮裡面有惠山寺,旁邊是寄暢園超房,當年乾隆下江南必去之處。
4、南禪寺
無錫南禪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它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中心地段,屬無錫南隅、古運河畔獨具特色的古寺廟建築,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於梁武帝太清年間,規模宏大。

Ⅶ 桐寨鋪鎮的經濟發展

2006年,桐寨鋪鎮全年社會生產總產值完成7.43億元,增長1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億元,增長35%;財政收入完成546萬元,增長22.8%;農民人均純收入3827元,增長30%。2006年全鎮招商引資企業17家,其中建成10家,在建7家,項目資金合同總額35600萬元,其中引資34800萬元,已到位資金23350萬元,引資到位18900萬元。
2006年全鎮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557家,個體戶發展到1387戶。全年完成總產值130683萬元,較同74682萬元增長75%;增加值40141萬元,較同23985萬元增長67%;營業收入121913萬元,較同72861萬元增長67.2%;實交稅金1015萬元,較同655萬元增長55%;實現利潤10627萬元,較同4474萬元增長137%。
2012年為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健康有序進行,唐河縣桐寨鋪鎮黨委、政府綜合考慮全鎮整體布局、人口密度、耕作半徑等諸多因素,將全鎮規劃為桐興、桐盛、桐康、桐順、桐和、桐祥、桐福7個新型農村社區。2012年桐興社區被定為試點進行重點建設。該社區總規劃面積1280畝,整合桐寨鋪、雷庄、栗園、唐崗、陳園、許沖、周庄7個村委,28個自然村,54個村民小組。社區全部建成後,可容納3000多戶15000餘人居住,節約土地1200餘畝,並為農村居民提供城市居民的生活品位,創造和諧宜居生活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升級改造社區文化廣場一處,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硬化面積近8000平方米,硬化主幹道2條,全長1500米;安裝太陽能LED節能燈7盞;計劃40餘棟的歐式別墅型樣板房,其中20餘棟52間正在建設中,現一層已澆築完畢,二、三層大部封頂;鋪設大理石、五彩磚、生態磚7000平方米,建標准化球場一處,綠化面積近22000平方米,栽植香樟樹、黃楊、桂花等近20000棵;投資15萬建新型社區石牌坊一座,投資30餘萬元發別建涼亭一座,矗立人物雕塑一座,試點示範效應明顯。 桐寨鋪原名許友鎮,又稱桐寨店,始建於隋。地處漢口至洛陽的交通要道,又處於東南官道位置,曾為兵家所爭之地。歷年兵連禍結,元末毀之殆盡。元至正年間,山西移民來此,定居於舊址西2里許的母豬河東岸。當時桐樹成林,形成自然寨柵,過往客商到此食宿,逐漸形成店鋪,稱「桐寨鋪」,明嘉靖年間興集,農歷逢單日集。明清時期,曾設遞鋪(驛站)。
明清時期分屬唐縣桃園保和桐河保,1913年屬沘源縣,1921年設區,1923年屬唐河縣,1945年改區為鄉。1948年屬唐西縣,1949年3月唐南、唐北、唐西三縣合並為唐河縣。1956年設桐寨鋪中心鄉,1958年成立桐寨鋪人民公社,1962年設區,下轄白秋、張店、劉斌橋、桐河、東張營等小公社。1968年撤區,劉斌橋人民公社並入,復建桐寨鋪人民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10月撤鄉設鎮。
1997年,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7.8萬,轄桐寨鋪、栗園、雷庄、陳園、唐崗、西高營(高營村)、代庄、東張營、七門、司庄、史庄、代河、劉堂、許沖、肖堰、太山、東崗頂、大李營、趙中鋪、王茨園、范庄、劉斌橋、周庄、惠老營、邱觀、十八里黨、曹庄、張庄、大毛庄、東崔庄、趙冢、碾盤橋、劉圪壋、宋營、李松庄35個行政村。 桐寨鋪北部是平原地帶,鴨河口灌區二分干環繞鎮域北部,屬自流灌溉區。2012年,唐河縣「小麥-玉米輪作新品種引試及配套高產栽培集成技術研究與示範」在桐寨鋪鎮的張庄村委,張店鎮的張庄村委實施。在桐寨鋪張庄村委建立一個畝產超噸糧的百畝示範方,通過高產示範點創建和輻射帶動,大力推廣小麥、玉米優良新品種和小麥-玉米輪作一年兩熟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通過示範,輻射帶動千畝方、萬畝方實現噸糧田。目標產量:小麥500公斤、玉米650公斤。
2013年5月8日,市委書記穆為民在唐河縣、宛城區調研小麥生產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時位於唐河縣桐寨鋪鎮小毛庄的糧食高產示範區內麥浪起伏,一派喜人景象。穆為民走進麥地,俯下身子,雙手撥拉著麥穗,認真察看灌漿情況。當得知天氣適宜、小麥豐收在望時,穆為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指出,要切實搞好麥田後期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一噴三防」,為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Ⅷ 陳園鋒重名的有多少

摘要 您好,根據全國公民身份信息大數據演算法查詢,全國叫 陳園鋒 的有: 652人。

Ⅸ 心肺移植哪裡能做,費用多少,成功率多高。謝了,陳園醫師。

重慶這邊,西南醫院成功實施心臟移植,大坪醫院心肺聯合移植,均成功了的,例數都非常少!
費用估計30萬以上吧!!成功率不好說,畢竟需要心臟移植的病例情況難以判斷,不像其他心外科的平診手術。
具體可以到相應醫院專科咨詢!

Ⅹ 揚州旅遊景點攻略是什麼

如下:

揚州市區不大,且大多集中於廣陵區和古運河沿岸,體力稍好的,步行就能逛遍揚州。個園、何園、瘦西湖、大明寺是到揚州來不可錯過的經典景點。

景區聯票:

1、瘦西湖、個園、何園、古運河水上觀光、大明寺,旺季(3、4、5、6、9、10、11、12月)220元,淡季(1、2、7、8月)180元,兩天內有效,以上景點門口都有賣。

現役軍人、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人,6歲(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免費;60-69周歲老人,6-18歲、本科及以下半票。

2、個園+汪氏小苑聯票淡季價格40元/人,旺季價格55元/人(淡旺季時間同上)。

揚州景點一覽:

園林古建築的景點代表有:瘦西湖、個園、何園、汪氏小苑、雙東(包括10個小景點)、盧氏鹽商住宅、冶春園、朱自清故居、吳道台宅第、二分明月樓等。

寺院廟宇的景點代表有:大明寺、高旻寺、仙鶴寺、文峰塔、准提寺、觀音山禪寺、棲靈寺、法海寺、天寧寺、重寧寺、仙鶴寺、長生寺閣等。

古跡陵墓的景點代表有:八怪紀念館、史公祠、揚州漢陵苑、普哈丁墓、隋煬帝墓等。

人造景觀的景點代表有:茱萸灣風景區、鳳凰島生態旅遊區、瓜洲古渡、揚州古運河風光帶、京華城、雙博館、漕河風光帶、體育公園等。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江蘇省轄地級市,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運河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 。

全市總面積6591.21平方千米,轄3個區和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揚州市常住人口為455.9797萬人。2020年,揚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48.33億元。

揚州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揚州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地、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溫泉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揚州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