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堰口鎮人口多少
『壹』 漢中所有鄉鎮名錄
漢中市 面積27246平方千米,人口374萬人
漢台區 面積 556平方千米,人口53萬人。郵政編碼723000。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街。漢台區轄8個街道、7個鎮、2個鄉:北關街道、東大街街道、漢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東關街道、鑫源街道、舒家營街道、七里街道、鋪鎮鎮、武鄉鎮、河東店鎮、龍江鎮、宗營鎮、老君鎮、漢王鎮、望江鄉、徐家坡鄉。
南鄭縣 面積2849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郵政編碼723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南鄭縣轄18個鎮、12個鄉:城關鎮、聖水鎮、大河坎鎮、協稅鎮、梁山鎮、陽春鎮、高台鎮、新集鎮、濂水鎮、黃官鎮、青樹鎮、紅廟鎮、牟家壩鎮、法鎮鎮、湘水鎮、小南海鎮、碑壩鎮、元壩鎮、胡家營鄉、歇馬鄉、郭灘鄉、忍水鄉、兩河鄉、塘口鄉、喜神鄉、高家嶺鄉、西河鄉、福成鄉、白玉鄉、魏家橋鄉。
城固縣 面積2265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郵政編碼723200。縣人民政府駐博望鎮。城固縣轄18個鎮、6個鄉:博望鎮、龍頭鎮、沙河營鎮、文川鎮、柳林鎮、老莊鎮、崔家山鎮、桔園鎮、原公鎮、上元觀鎮、天明鎮、二里鎮、五堵鎮、孫坪鎮、雙溪鎮、水磨鎮、小河鎮、寶山鎮、五郎廟鄉、三合鄉、董家營鄉、大盤鄉、鹽井鄉、盤龍鄉。
洋 縣 面積3206平方千米,人口44萬人。郵政編碼723300。縣人民政府駐洋州鎮。洋縣轄16個鎮、10個鄉:洋州鎮、戚氏鎮、貫溪鎮、龍亭鎮、謝村鎮、馬暢鎮、胥水鎮、溢水鎮、磨子橋鎮、黃家營鎮、黃安鎮、黃金峽鎮、槐樹關鎮、金水鎮、華陽鎮、茅坪鎮、白石鄉、長溪鄉、四郎鄉、關帝鄉、窯坪鄉、草廟鄉、石關鄉、秧田鄉、桑溪鄉、八里關鄉。
西鄉縣 面積3204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郵政編碼723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西鄉縣轄15個鎮、8個鄉:城關鎮、楊河鎮、柳樹鎮、沙河鎮、私渡鎮、桑園鎮、白龍塘鎮、古城鎮、峽口鎮、堰口鎮、茶鎮、高川鎮、兩河口鎮、五里壩鎮、大河鎮、鍾家溝鄉、左溪鄉、羅鎮鄉、司上鄉、馬家灣鄉、三花石鄉、子午鄉、白勉峽鄉。w
勉 縣 面積240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政編碼724200。縣人民政府駐勉陽鎮。勉縣轄17個鎮、8個鄉:勉陽鎮、武侯鎮、周家山鎮、同溝寺鎮、黃沙鎮、新街子鎮、老道寺鎮、褒城鎮、長林鎮、金泉鎮、定軍山鎮、溫泉鎮、元墩鎮、阜川鎮、新鋪鎮、青羊驛鎮、茶店鎮、二道河鄉、鎮川鄉、小河廟鄉、漆樹壩鄉、土關鋪鄉、小砭河鄉、長溝河鄉、張家河鄉。
寧強縣 面積3243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724400。縣人民政府駐漢源鎮。寧強縣轄12個鎮、14個鄉:漢源鎮、高寨子鎮、大安鎮、代家壩鎮、陽平關鎮、燕子砭鎮、廣坪鎮、青木川鎮、毛壩河鎮、鐵鎖關鎮、胡家壩鎮、巴山鎮、舒家壩鄉、廟壩鄉、南屏鄉、寬川鄉、鞏家河鄉、東皇溝鄉、曾家河鄉、太陽嶺鄉、蒼社鄉、巨亭鄉、安樂河鄉、禪家岩鄉、黃壩驛鄉、二郎壩鄉。
略陽縣 面積2831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政編碼724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略陽縣轄11個鎮、10個鄉:城關鎮、接官亭鎮、橫現河鎮、兩河口鎮、金家河鎮、徐家坪鎮、白水江鎮、硤口驛鎮、何家岩鎮、樂素河鎮、郭鎮鎮、白石溝鄉、馬蹄灣鄉、西淮壩鄉、九中金鄉、仙台壩鄉、觀音寺鄉、魚洞子鄉、黑河壩鄉、白雀寺鄉、史家院鄉。
鎮巴縣 面積3437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723600。縣人民政府駐涇洋鎮。鎮巴縣轄11個鎮、13個鄉:涇洋鎮、漁度鎮、鹽場鎮、觀音鎮、巴廟鎮、興隆鎮、長嶺鎮、三元鎮、簡池鎮、碾子鎮、小洋鎮、青水鄉、永樂鄉、陳家灘鄉、楊家河鄉、赤南鄉、巴山鄉、大池鄉、田壩鄉、麻柳灘鄉、平安鄉、仁村鄉、黎壩鄉、三溪鄉。
留壩縣 面積1970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政編碼724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留壩縣轄5個鎮、4個鄉:城關鎮、馬道鎮、武關驛鎮、留侯鎮、江口鎮、青橋驛鄉、火燒店鄉、玉皇廟鄉、桑元壩鄉。
佛坪縣 面積1279平方千米,人口 3萬人。郵政編碼723400。縣人民政府駐袁家莊鎮。佛坪縣轄2個鎮、7個鄉:袁家莊鎮、陳家壩鎮、長角壩鄉、西岔河鄉、十畝地鄉、大河壩鄉、石墩河鄉、栗子壩鄉、岳壩鄉。境內有: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省龍草坪林業局。
『貳』 財富大道農貿市場旁中國電信快遞綜合服務站在壽縣堰口鎮什麼地方
中國有兩個堰口鎮,分別為安徽省壽縣堰口鎮、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壽縣堰口鎮位於壽縣城南21公里處,毗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鎮情簡介 【概況】堰口鎮位於壽縣城南21公里處,東臨瓦埠湖,毗鄰安豐塘,國土面積125.3平方
『叄』 西鄉縣哪幾個鎮人口比較多
城關鎮,堰口鎮,楊河鎮,沙河鎮,柳樹鎮,峽口鎮,白龍塘鎮這些就是西鄉人口最多,條件最好的幾個鎮!
『肆』 西鄉縣共有多少人
概況 西鄉縣,古屬梁州,東漢設城置縣。現屬陝西省漢中市,轄15個鎮、8個鄉:城關鎮、楊河鎮、柳樹鎮、沙河鎮、私渡鎮、桑園鎮、白龍塘鎮、古城鎮、峽口鎮、堰口鎮、茶鎮、高川鎮、兩河口鎮、五里壩鎮、大河鎮、鍾家溝鄉、左溪鄉、羅鎮鄉、司上鄉、馬家灣鄉、三花石鄉、子午鄉、白勉峽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政編碼:723500。行政區劃代碼:610724。電話區號:0916。拼音:Xixiang Xian。 該縣位於漢中盆地東部,介於東經112.87與北緯35.17之間。縣境東鄰石泉、漢陰,南界鎮巴和四川通江,北連洋縣,西接城固南鄭。東西長94.5公里,南北寬64.5公里,總面積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間,山區丘陵面積佔93.2%,平川佔6.8%。全縣轄25個鄉鎮,350個行政村,10.48萬戶,40.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2萬人,農業勞動力17.7萬個,有漢、回、苗等13個民族。屬北亞熱帶半濕潤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4.4oC,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生態優異,素有「小江南」美譽。
『伍』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的車牌號以什麼開頭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的車牌號是:陝F,行政級別是:縣,人口約:約40.38萬人,人口密度為:125人/km,面積約:3240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723000
簡介:西鄉縣,古屬梁州,東漢設城置縣。現屬陝西省漢中市,轄15個鎮、8個鄉:城關鎮、楊河鎮、柳樹鎮、沙河鎮、私渡鎮、桑園鎮、白龍塘鎮、古城鎮、峽口鎮、堰口鎮、茶鎮、高川鎮、兩河口鎮、五里壩鎮、大河鎮、鍾家溝鄉、左溪鄉、羅鎮鄉、司上鄉、馬家灣鄉、三花石鄉、子午鄉、白勉峽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23500。行政區劃代碼:610724。區號:0916。拼音:XixiangXian。社會發展
『陸』 西安出發去重慶自駕游 如何安排比較好
建議你走這條線路:西安(高速)——城固——西鄉——鎮巴——萬源——達州——重慶(高速)
『柒』 漢中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龍岡寺石器文化遺址】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南鄭縣石拱鄉梁山南坡。據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掘,在龍岡寺及其附近中梁山一帶採集到近千件石器,類型有砍砸器、石球、石片、石錘、石砧等。據鑒定,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晚一階段遺物,據今約二三十萬年;同時,還發掘出原始社會母系氏族遺址墓葬群落,有原始人遺骸及小孩瓮葬罐;出土有石器、骨錐、骨箭頭、裝飾品等200餘件;發現儲藏物品的仰韶文化窟穴33個,內有石鑿、石刀、石鏟、石磨、骨針、三足陶罐、陶碗、圈足碗等。在兩處石器時期墓葬中出土2000多副完整隨葬品,內有玉鏟10多副,為仰韶文化中首次發現的玉制生產工具;還發掘有屬於龍山文化遺物的黑陶罐、黑陶鼎及黑陶片。先後發掘出5座完整的李家村文化墓葬,434座完整的仰韶文化墓葬。龍岡寺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研究我國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布、傳承及漢中古人類棲息、繁育的重要實證。
【李家村文化遺址】 位於漢中市西鄉縣城南葛石鄉和平村。先後發掘出石斧、石錛、石鏟、砥礪器、刮削器、陶罐、陶鼎、陶碗、陶盂、陶銼等,其中以圈足碗、三足器、平底缽及扁平磨光雙弧刃石鏟等最具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還發掘出墓葬區 1處,瓮葬罐2個,房屋遺址1處,並有鹿角、獸骨等。據鑒定,遺址距今7000年以上,處於母系社會階段,屬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專家認為,「李家村文化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一個較可靠的線索」,「是聯系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紐帶。」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將西鄉縣李家村遺址正式命名為「李家村文化」,作為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標志。
【褒斜棧道及石門摩崖石刻】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棧道為戰國到清代關中通往漢中及巴蜀穿越秦嶺的主要道路,南起漢中城北15公里的褒河谷口,北至陝西眉縣城西南15公里的斜谷口,全長235公里。沿山谷碥崖鑿石架木,建造橋閣,以通行旅,歷代屢毀屢修。是中國古代最浩大的陸路交通工程。褒谷口北雞頭關下的石門,為東漢永平九年(66)鑿通的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棧道沿途及石門內外刻有100多方漢魏至明清銘文題詩等,主要有東漢《石門頌》、《袞雪》、北魏《石門銘》等「漢魏十三品」,是研究古代政治、軍事、交通、科技、水利、書法、文化的重要石刻資料,在中國書法史上價值極高,日本書道界稱為「漢中石門,日本之師」。1970年建修石門水庫時,石門及其附近棧道沒於水庫中,「漢魏十三品」書法精品被鑿遷至漢中博物館。1995年在水庫大壩以外恢復重建350米棧道,以供遊人觀賞,其餘大多廢毀,僅存部分棧孔、路基等遺跡。
【古漢台】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城內東大街,佔地7000多平方米,台高8米。相傳為劉邦被封為漢王,就國南鄭駐蹕之處。現為漢中市博物館。古漢台上有明清建築望江樓、桂蔭堂、鏡吾池、洗心亭、清輝亭、竹林閣、東華亭等古建築。現辟有「褒斜棧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展館,陳列有「漢魏十三品」等主要石刻珍品;還設有漢中革命歷史文物展館、漢中出土文物展館。台東南側有飲馬池,相傳為劉邦飲馬處。
【拜將壇】 位於漢中市城區南環路中段,佔地面積7840平方米,正中兩座方台各高3米余,北台上建無牆殿3間。相傳是劉邦為漢王時,拜韓信為大將軍處。
【張良廟】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為西漢初張良隱居避谷處。位於漢中市留壩縣城北18.5公里紫柏山下廟檯子街,為北方殿院式與南方園林式相結合的建築群,佔地約15000平方米,有樓、亭、殿、閣、廊、舍共200多間,建築錯落有致,有山、水、園林、奇木異竹,楹聯匾額、摩崖石刻,相映成趣,是陝南最大的古建築群落。主要有照壁、進履橋、大山門、靈官殿、東華殿、什方堂、雲水堂、鍾樓、鼓樓、葯王殿、財神殿,觀音殿 、娘娘殿、三清殿、上官廳、 下官廳、茅廳、五雲樓、授書樓等,多為明清時建築、廟院內外山崖上明清至民國時石刻甚多,周圍自然景觀幽雅清靜。
【張騫墓】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城西1.5公里的饒家營村,為著名的西漢外交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博望侯張騫之墓。墓呈覆斗狀,高8米,長寬各15米。墓前有碑4通及漢代石雕「石虎」2尊。抗日戰爭時期,西北聯合大學曾初步發掘,出土西漢「博望侯 」印封泥。近年辟為張騫紀念館,修建仿漢式大門及拜殿一座。
【李固墓】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城固縣柳林鎮李固廟村,為東漢太尉李固之墓。墓南北向,長42米,寬23米,高6米。現有南宋及清碑各1通。墓前有石獅、祠廟等。
【蔡倫墓】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為東漢造紙術發明家龍亭侯蔡倫之墓,位於漢中市洋縣東15里龍亭鎮龍亭村。墓南北向,呈覆斗狀。墓地長97米,寬33米,冢高10 米。墓前有明清碑3通,有祠,主要建築有山門、前殿、拜殿、大殿、戲樓、墳亭等。
【武侯墓】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三國時蜀漢丞相忠武侯諸葛亮之墓。位於漢中市勉縣城南5公里定軍山下,佔地20多頃。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伐魏病逝五丈原,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歷朝為紀念諸葛亮修建墓地,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物,主要有大殿、墓亭、大廟等。墓呈覆斗形,圍60 米,冢高6米,墓兩側有胸徑1米的桂花樹各一株,傳為漢桂,人稱「護墓雙桂」。墓園內有房舍40多間,有歷代題詠碑銘、楹匾多幅。現建有武侯墓文物管理所。
【武侯祠】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諸葛亮廟,位於漢中市勉縣城西4公里的老城鄉108國道南側,南北長250多米,東西寬150多米,佔地約3頃。祠原在城南5公里的定軍山下武侯墓側,始為蜀漢景耀六年(238)春奉後主劉禪詔所建,為國內最早的武候祠。明正德八年(1513)都御史蘭璋以為春秋致祭涉江不便,移祠於縣城側當年諸葛亮行營處,即今祠。現祠內主要建築為明清時物,有戲樓、東西轅門、牌樓、琴樓、鍾樓、戟門、大殿、獻殿、觀江樓等。祠內有唐至民國碑石多通,匾額、楹聯、題刻多幅,有珍稀木本旱蓮樹1棵,有新建迴廊式碑林1座。祠附近西有諸葛亮活動遺址讀書台、仿草廬、雅音閣、古陽平關等;祠東有馬超墓、劉備自立漢中王處、諸葛亮造木牛流馬處等遺址。
【馬超墓祠】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漢中市勉縣城西4公里武侯祠東鄰,108國道北側,為三國時蜀漢驃騎將軍馬超之墓,蜀漢章武二年(222)建。墓基圍長56米,冢高3米。祠存正殿3間,內存石碑數通。
【開明寺塔】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洋縣城內。唐初建開明寺,開元年間(713~741)建塔,為磚體結構,13層,高30米,須彌座,二層以上塔身四面有佛龕52個,飾有方形單層小塔100個,各層四角有風鈴。
【靈崖寺】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略陽縣城南7公里嘉陵江東岸文玉山西坡。寺由兩個天然石崖洞穴組成,圍繞石崖洞穴建有八角亭、大山門、二山門、望江樓、大佛殿、觀景亭、觀音殿等;石窟內外山崖上有唐、宋、明、清各代摩崖石刻多方,移有著名的漢代石刻《郙閣頌》,有「陝南小碑林」之稱。始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歷代屢有修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物。
【智果寺】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洋縣城西14公里的謝村鎮智果村。始建於唐代儀鳳年間(676~679),宋、元、明、清代屢次重修。明萬曆十四年(1586),萬曆皇帝之母捐贈佛經4000多卷(冊),並命太監及知府重修寺院,增建藏經樓一座,築城二里許,開挖護城河壕,使寺內樓殿廊廡齊全,並有塔林一處。現存藏經樓、大佛殿及護城河遺址,有「聖諭碑」等宋、明、清碑數通,保存明代皇室所抄贈佛經2000多卷(冊)。
【凈明寺塔】 又稱東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東關小學內。寺及塔始建年代不詳,1955年維修時發現塔頂有壓角鐵獅子一對,上鑄「慶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明謹舍」,推知為宋代建築(或重建)。原為方形單層多檐式磚塔,13層,後上兩層坍塌,現為11層,高15米。
【楊從儀墓】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寶山鄉丁家村湑水河東岸。墓建於南宋乾道五年(1169),冢長8米,寬6米,高4米。楊於南宋時跟隨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屢立戰功,升和州防禦使、洋州知州,賜爵安康郡開國侯。曾在城固、洋縣一帶興修水利,築楊填堰,遺惠至今。墓前有祠。
【五門堰】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北15公里桔園鄉湑水河西岸。相傳漢初蕭何、曹參在此建堰。元代至正八年(1348),城固縣令蒲庸將並列的兩條渠首改建為五個洞口進水,東二西三,洞口形同五門,高廣皆2米左右,可自由啟閉,並改土渠為石渠;此後,明、清、民國各代迄今,屢有整建擴修,灌田數萬畝。
【良馬寺覺皇殿】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洋縣城西16公里,湑水鎮五豐村,寺建於元代中統二年(1261),歷經 水泛濫及兵燹,現僅存覺皇殿一座。殿高約12米,長18米,寬15米,為本市僅存元代建築。
【聖水寺】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南鄭縣城東10公里聖水鎮馬家嘴村山腳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歷代屢有建修。寺內及近側有青、白、黃、烏、黑五色泉,人稱「五龍泉」、「聖水」;有胸徑約2米的桂花樹一棵,相傳為西漢初蕭何手植。寺內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大殿及涼台亭閣等。
【江神廟】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略陽縣城東側郵電巷,廟前原為水西門,是嘉陵江上往來船隻停泊的重要碼頭。廟原名王爺廟,大約始建於明代,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廟現有建築為三聯兩院殿舍,建築面積1210平方米,為典型的氐羌建築風格,上畫氐羌人物、高浮雕人物故事及獸頭圖案畫,是研究古代氐羌文化的重要文物。
【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中市洋縣華陽鎮紅石窯村。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五軍在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等率領下,戰略轉移至華陽,建立華陽蘇維埃政權。紅二十五軍司令部駐紅石窯村,現有房舍一院,留有當時標語等。
風景名勝區
【三國遺跡風景名勝區】 在漢中市勉縣境內,以三國遺跡人文景觀為特色,總面積2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武侯祠、武侯墓、定軍山(蜀漢大將黃忠斬魏將夏侯淵處)、劉備稱漢中王設壇處、諸葛亮制木牛流馬處、諸葛亮讀書台、馬超祠墓等,區內還有溫泉一處,建有療養院。
【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市留壩縣城北15公里紫柏山下,面積約50平方公里。區內有張良廟及紫柏山,峰巒迭翠,巍峨挺拔,植被茂盛,俊秀奇美,山嶽、森林、峽谷、奇石、怪竹、山洞、泉溪、雲海以及繁多的野生動植物,構成優美的自然景觀,有鳳凰山、青龍山、存真洞、石門、雲罩崖等景點數百處。
【南沙河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城西南南沙河水庫一帶,面積10.2平方公里。景區內以明珠湖、南沙河水庫為主體,水面遼闊,山環水抱,水平如鏡,田、林、溪、瀑等自然景觀優美,景區周圍巴山峰巒起伏,森林密布,四季野花飄香;還有五郎關、地母廟、回龍寺、明珠寺、革命烈士紀念塔等人文景觀。
【南湖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市南鄭縣城南7公里的南湖水庫一帶,分為孤山、前湖、後湖、壩前、湖心島等景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湖光山色幽靜秀美,山水相映,茂林修竹,水波盪漾,遊艇穿梭,遊人如織。內有雄獅亭、白鶴亭、百花園、魚台垂釣、攬月樓、卧虎嶺、動物園、兒童公園、陸游紀念館、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景觀,有賓館多處。
【天台山、啞姑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城區北35公里處,由天台山和啞姑山兩大部分組成,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天台山海拔1932米,奇峰高聳,千丈絕壁,奇岩異石,天然溶洞,蒼松翠柏,自然景觀優美;有葯王殿、靈官殿、斗母殿、岱頂廟、黃茅嘴廟、南天門等,以及呼吸奇泉、飛仙靈岩、太極神圖、梅花石碑、青龍昂首、捨身絕岩、擎天一柱、岱頂風光等十八景。自古為陝南道教名山之一,素有「陝南第一名山」之稱。啞姑山山勢峭拔,林木茂盛,深谷幽靜,溪水環繞,寺廟殿宇多處;還有漢王城、楚家寨等遺址及白龍泉、龍鳳眼、三潭印月等泉澗多處。
【午子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市西鄉縣城南10公里的堰口鎮,面積約25平方公里,包括午子山、大峽河(飛鳳山)、後山茶園、堰口古鎮等景區。午子山三峰峭立,二水環繞,壑幽林密,山頂有宋、明、清代所建午子觀,由正殿、葯王殿、福壽殿組成,為陝南道教名山之一。山上遍布珍稀樹種白皮鬆。該山集秦嶺的雄偉,巴山的幽雅,漢水的逸秀於一體,加上眾多的道教人文景觀,有「漢南勝景」、「陝南小華山」之稱。
【江神廟、靈崖寺風景名勝區】 位於漢中市略陽縣嘉陵江畔,包括明代羌人建築江神廟、靈崖寺及漢、唐、宋、明、清各代摩崖石刻130多方。
『捌』 西鄉縣各鄉鎮人口排名
城關鎮,堰口鎮,楊河鎮,沙河鎮,柳樹鎮,峽口鎮,白龍塘鎮。
西鄉縣位於陝西南部,漢中東部,東鄰石泉、漢陰,南接鎮巴和四川通江,北連洋縣,西與城固、南鄭接壤。南北寬64.5公里,東西長94.5公里,總面積324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64.79%,丘陵佔28.35%,平川佔6.86%。
『玖』 漢中市漢台區有哪幾個鎮,共有多少個村,分別是
截至2018年,漢台全區轄鋪鎮、武鄉、河東店、宗營、漢王、老君、徐望7個鎮,北關、東關、東大街、漢中路、中山街、七里、龍江、鑫源8個街道辦事處,共15個鄉級政區;下設75個居民委員會(社區),147個村民委員會。
漢台區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江北岸。北緯33°02′—33°22′,東經106°51′—107°10′,東與城固縣以鴻溝河為界,南與南鄭縣以漢江為界,西與勉縣以褒河分界,北與留壩接壤。南北長約37公里,東西寬約23公里,總面積556平方公里。
(9)漢中市堰口鎮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漢台區歷史沿革
1954年1月1日,南鄭市更名為漢中市,屬漢中專區。
1961年8月29日,市縣分設,漢中市(縣級)轄城區、褒河、鋪鎮、武鄉區和石馬、漢水鄉。
1964年6月5日,撤銷漢中市(縣級),設立漢中縣。1980年8月17日,恢復漢中市(縣級),撤銷漢中縣。
1996年2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漢中地區,設立地級漢中市;撤銷縣級漢中市,設立漢台區。同年7月18日,召開「地級漢中市暨漢台區成立大會」,正式掛牌對外辦公。市、區機關均駐漢台城區。
『拾』 漢中的行政區劃
1949年12月~1958年,漢中縣以下設區及縣轄鎮,區下設鄉或管理區及鎮;鄉鎮下設村。1958年9月~1982年,縣以下設區(除佛坪縣不設區外),區下設人民公社,公社下設大隊,大隊下設生產隊。1982年以後,公社改為鄉,縣下設區(除佛坪縣不設區外),區下設鄉、鎮,鄉鎮下設村,村下設村民小組。
從2010年7月開始,漢中市在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中集中進行撤鄉並鎮行政區劃調整,撤並後,漢中市由原來的226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80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共撤並46個鄉鎮。
截止2011年6月,漢中市共11個縣區,180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129個城鎮社區,2798個村委會。 漢中市行政區劃下轄地區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萬人) 街道/鎮政府駐地漢台區 556 55.17 下轄北關街道、東大街街道、漢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東關街道、鑫源街道、龍江街道、七里街道、鋪鎮鎮、武鄉鎮、河東店鎮、宗營鎮、老君鎮、漢王鎮、徐望鎮。 中山街道 南鄭縣 2849 55.39 下轄漢山街道、大河坎鎮、聖水鎮、協稅鎮、梁山鎮、陽春鎮、高台鎮、新集鎮、濂水鎮、黃官鎮、青樹鎮、紅廟鎮、牟家壩鎮、法鎮鎮、湘水鎮、小南海鎮、碑壩鎮、黎坪鎮、胡家營鎮、兩河鎮、福成鎮。 漢山街道辦事處 城固縣 2265 52.92 下轄博望街道、蓮花街道、龍沙街道、南樂街道、文柳街道、老莊鎮、桔園鎮 、原公鎮、天明鎮、二里鎮、五堵鎮、雙溪鎮、小河鎮 博望街道辦事處 洋縣 3206 44.46 下轄洋州街道、戚氏街道、紙坊街道、龍亭鎮、謝村鎮、馬暢鎮、溢水鎮、磨子橋鎮、黃家營鎮、黃安鎮、黃金峽鎮、槐樹關鎮、金水鎮、華陽鎮、茅坪鎮、關帝鎮、桑溪鎮、八里關鎮。 洋州街道辦事處 西鄉縣 3204 41.34 下轄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楊河鎮、柳樹鎮、沙河鎮、私渡鎮、桑園鎮、白龍塘鎮、峽口鎮、堰口鎮、茶鎮鎮、高川鎮、兩河口鎮、大河鎮、駱家壩鎮、白勉峽鎮、子午鎮。 城北街道辦事處 勉縣 2406 42.32 下轄勉陽街道、武侯鎮、褒城鎮、周家山鎮、同溝寺鎮、新街子鎮、老道寺鎮、金泉鎮、定軍山鎮、溫泉鎮、元墩鎮、阜川鎮、新鋪鎮、茶店鎮、鎮川鎮、漆樹壩鎮、長溝河鎮、張家河鎮。 勉陽街道辦事處 寧強縣 3243 33.40 下轄漢源街道、高寨子街道、大安鎮、代家壩鎮、陽平關鎮、燕子砭鎮、廣坪鎮、青木川鎮、毛壩河鎮、鐵鎖關鎮、胡家壩鎮、巴山鎮、舒家壩鎮、太陽嶺鎮、蒼社鎮、巨亭鎮、安樂河鎮、禪家岩鎮、二郎壩鎮。 漢源街道辦事處 略陽縣 2831 19.96 下轄興州街道、橫現河街道、兩河口鎮、金家河鎮、徐家坪鎮、白水江鎮、硤口驛鎮、何家岩鎮、樂素河鎮、郭鎮鎮、馬蹄灣鎮、西淮壩鎮、五龍洞鎮、仙台壩鎮、觀音寺鎮、黑河鎮、白雀寺鎮。 興州街道辦事處 鎮巴縣 3437 28.85 下轄涇洋街道、漁度鎮、鹽場鎮、觀音鎮、巴廟鎮、興隆鎮、長嶺鎮、三元鎮、簡池鎮、碾子鎮、小洋鎮、青水鎮、永樂鎮、楊家河鎮、赤南鎮、巴山鎮、大池鎮、平安鎮、仁村鎮、黎壩鎮。 涇洋街道辦事處 留壩縣 1970 4.41 下轄紫柏街道、馬道鎮、武關驛鎮、留侯鎮、江口鎮、青橋驛鎮、火燒店鎮、玉皇廟鎮。 紫柏街道辦事處 佛坪縣 1279 3.30 下轄袁家莊街道、陳家壩鎮、西岔河鎮、大河壩鎮、長角壩鎮、石墩河鎮、岳壩鎮。 袁家莊街道辦事處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