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鎮三村村有多少人口
Ⅰ 北中鎮的歷史沿革
1961年建沙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2月,沙河鄉、原共和鄉的3個行政村合並設立北中鎮,面積72.32平方千米,人口16699人,轄中山、元畈、金羅、劉山、陳輝、橫河、花沖、三嶺、保華、呂河、馬鞍、雀鳴、羅山、和平、沙河共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原北中區址(沙河村)。1997年,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劉山、陳輝、和平、羅山、橫河、花沖、雀鳴、馬安、沙河、呂河、寶華、三嶺、中山、元畈、金鑼15個行政村。2004年,望天鄉、玉珠鄉並入北中鎮,面積182平方千米,38113人,轄42個行政村,473個村民小組。
2005年村級調整:望天村(上橋、艾嶺、黃柏)、寶坪村(寶坪、海螺)、馬嘶村(馬嘶、華光)、江河村(江河、書堂)、羅山村(橫河、羅山)、三村村(陳輝、劉山、和平)、元畈村(金羅、元畈)、花沖村(雀鳴、花沖)、沙河村(馬安、沙河)、呂河村(呂河、中山)、浮丘村(寶華、三嶺)、桐山村(桐山、花樓)、吳俊村(吳俊、將河、黃溪)、將軍村(將軍、下將)、玉珠村(愛民、同樂、隆興)、明珠村(河西、花園)、玉嶺村(張河、中麥、羅畈)、蓮花村(上麥、南山、天坪)。
原望天鄉位於太湖縣西北部,距縣城55千米。1949年建望天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2月,面積39.57平方千米,人口8734人,轄上橋、艾嶺、黃柏、寶坪、海螺、馬嘶、華光、江河、書堂共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馬嘶鋪。1997年,面積39.6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江河、馬嘶、華光、上橋、艾玲、黃柏、寶坪、海螺、書堂9個行政村。
原玉珠鄉位於太湖縣西北部,距縣城49.5千米。1958年建玉珠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蓮花、桐山2鄉並入。1992年2月,玉珠、桐山、蓮花3個鄉合並為玉珠鄉,面積76.58平方千米,人口13633人,轄張河、同樂、花園、愛民、河西、隆興、吳俊、下將、黃溪、將軍、花樓、桐山、將河、天坪、上墨、中墨、南山、羅畈共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原玉珠鄉址(愛民村)。
Ⅱ 北中鎮的行政區劃
1997年,面積76.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呂河村、蓮花村、元畈村、沙河村、羅山村、三村村、江河村、浮丘村、寶坪村、望天村、玉嶺村、明珠村、玉珠村、桐山村、吳俊村、將軍村、花沖村、馬嘶村等18個行政村。
呂河村位於鎮政府所在地,是北中政府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素有北中鎮「南大門」之稱。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5畝,山場11879畝,農業人口1966人,495戶,轄10個村民小組。
蓮花村位於北中鎮西北邊陲,屬邊遠貧困村,東連本鎮江河村,南連玉嶺村西與湖北英山相接壤,北連本鎮寶坪村。由原天坪、南山、上麥三村合並而成,現有村民戶535戶,農業人口1889人,總面積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441.5畝,山場約11770餘畝,下轄10個村小組。
元畈村地處北中鎮東南大門,毗鄰彌陀鎮和百里鎮,地域面積1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山場面積8600多畝,可耕地面積1240多畝,茶園面積200多畝。全村轄6個村民組,386戶,農業人口1396人,共有黨員38人,村兩委班子人員4人。
沙河村位於北中鎮區所在地,東鄰浮丘村,南鄰呂河村,西鄰吳俊村,北鄰花沖村,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480戶,1800人,耕地面積825畝,山場面積6663畝,是山多田少的貧困村,全村低保人數達124人,五保戶27人,殘疾人2級以上有50人,境內有太英公路穿過。
羅山村位居北中鎮中心地帶,東與岳西縣溪冶鎮羅鋪村接壤,南鄰花沖村,西與玉珠村毗鄰,北與三村村交界,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670戶,2501人,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1643畝,山場9509畝,金望公路,金玉公路,羅岳公路和組級機耕路構成較完整的交通網路,有中心小學一所,村衛生室一個,有線電視和程式控制電話覆蓋率分別達96%、80%,較為有名的山脈有大羅山。
三村村位居太湖縣北中鎮中部,由原劉山、陳輝、和平合並而成,東與岳西交界,北與英山接壤,面積13平方公里,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689戶,2529人,耕地面積1391畝,山場面積13910畝,農作物除傳統的水稻種植外,經濟作物以板栗、茶葉、蠶桑、茯苓為主,居住點以劉山、陳輝、江家山、金和平四大村莊為主,太英公路穿村而過。
江河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岳西、英山毗鄰,距太湖縣城100公里,太英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獨特,民風淳樸。全村下設18個村民小組,376戶,1303人,村民代表36人,黨員54人(其中女黨員4人,預備黨員6人)。村內有醫療衛生室,方便群眾就醫。自然資源豐富,有山場11134.7畝,森林覆蓋率為60%,耕地面積1133.3畝。
浮丘村位處北中鎮之東,距鎮政府4公里,44個自然村落,10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3124人,807戶。全村總面積11800畝,耕地面積2100畝。一條長6公里寬5米的水泥路穿境而過,南接鎮區,北通鄰縣冶溪鎮,公路兩旁是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各種商鋪林立,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寶坪村地處北中鎮西北角,屬大別山區,由原寶坪、海螺兩村合並組成,是清代狀元趙文楷的故鄉,距鎮區14公里。全村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0畝,林地面積11030畝。轄16個村民小組,725戶,2536人。境內有狀元橋、趙昀墓等名勝古跡,山川秀美,人傑地靈。
望天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湖北省英山縣相毗鄰,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701戶,2626人。望天村面積8.3平方公里,山場面積9902畝,耕地面積1242畝,全村有80%以上戶以種茶為主,現有無公害茶園4800畝,人均近2畝,年產干茶500餘噸,產值約860萬元。2010年被授予省級「茶葉種植專業示範村」稱號。
玉嶺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湖北省英山、蘄春兩縣相鄰,距太湖縣城105公里,英山縣城16公里,056縣道境內佔7公里,與湖北省相通。相鄰的烏牛石山是全縣的最高山峰;境內的二條河流是長河水的發源地。位置獨特,民風純朴。這里曾是一方紅色的熱土,有蘇維埃會議舊址、鴨公尖御敵戰壕、洪谷寨宿營地等革命遺址;張明貴、詹緒興、詹海南等革命烈士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玉嶺村面積13.4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609戶,縣鎮安家30戶,農業人口2160人,村民代表43人。
明珠村位於皖、鄂兩省交界處,太湖縣的西北角,由原花元村、河西村合並而成,全村共有19個村民組,總戶數588人,總人口1968人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明珠村是集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山區村,1931年10月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建立了北桐區蘇維埃政權,政府設在吳氏宗祠。明珠村逐漸形成了以加工業、農業、養殖業、商貿服務業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農業仍作為明珠村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明珠村的主要特產有茶油、茶葉、茯苓,旅遊觀光景點有吳氏宗祠即北桐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玉珠烈士陵園、桂花園,千畝油茶基地、佛教聖地青龍庵、觀音崖。
玉珠村位於皖、鄂兩省、太湖、英山、蘄春三縣結合部,大別山蘇維埃革命老區境,柏油公路距太湖縣城100km,距英山縣城25km。全村轄22個村民小組,536戶,2027人。2010年全村農業收入292.6萬,外出務工勞務收入240萬,工副業收入18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096元,農業產物以糧食為主,糧食產量736.9噸,油菜籽8噸,油茶籽10噸,芝麻1噸,茶葉5噸,板栗1噸,葯材1噸,油茶籽面積2000畝,退耕還林488畝,毛竹100畝,茶葉220畝。蠶桑100畝,第三服務產業比重提高,人畜飲水、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桐山村隸屬於北中鎮,位於該鎮西南方向,地處老玉珠鄉境內,距北中鎮鎮政府所在地約18公里,是一個偏遠的山村。該村分別與北中鎮元畈村、吳俊村、將軍村以及蘄春縣檀林鎮雷沖村接壤,由原花樓和桐山兩個自然村合並而成;現有村民小組7個,農戶325戶,總人口1180人;全村耕地面積1089.2畝,山場面積10894.3畝。
吳俊村地處北中鎮西南邊陲,東鄰沙河、呂河村,南接元畈、桐山村,西毗湖北蘄春,北接玉珠、明珠村。2005年合並後的吳俊村是由原吳俊、將河、黃溪三村合並而成,全村面積達18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560戶,農業人口2088人,耕地面積2120畝,山場面積居全鎮之首,總面積18905畝。
將軍村位於北中鎮西南部,是全縣海拔最高,離縣城最遠的一個村,全村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1011畝,山場7500畝,7個村民組,424戶,1533人,勞動力748人,外出務工489人,黨員36人,優撫對象3人,五保戶23人,低保戶96人,持證殘疾人20人,在校學生245人,貧困人口340人。
花沖村位於北中鎮北方向,北面與岳西縣搭界,東面鄰北中鎮,西面依羅山村,南接沙河村。花沖村地處深山區的北中鎮,屬集鎮建設規劃區。總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20畝,山場面積8890畝。
馬嘶村位於皖鄂兩省交界,與太英岳三縣接壤的太湖縣西北邊陲,是原望天鄉政府所在地,距合武高速僅5公里,交通便捷,位置優越。全村8個村民小組,421戶,1518人,耕地面積753畝,山場面積9960畝,水面積50畝,總面積9.2平方公里。
所轄村代碼
340825108:~200望天村 ~201寶坪村 ~202馬嘶村 ~203江河村 ~204羅山村 ~205三村村 ~206元畈村 ~207花沖村 ~208沙河村 ~209呂河村 ~210浮丘村 ~211桐山村 ~212吳俊村 ~213將軍村 ~214玉珠村 ~215明珠村 ~216玉嶺村 ~217蓮花村
Ⅲ 浙江金華到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北中鎮三村村怎麼走坐什麼車
做火車到安慶站,然後到汽車站坐大巴到太湖縣城,然後在打車到村裡。
安慶這邊到縣裡面大多都是坐大巴,如果錢多,下了火車都有到縣裡面的計程車。縣裡面我也沒去過,具體到村只能再到當地去問下了
Ⅳ 從化區呂田鎮三村村楊梅塘社13號胡殿軍身份證有效期是多少年
像他們那邊的話,現在那邊的身份證一般的話有效期都是十年,但是你當你達到30歲以上的話,有一些身份證的信息可能是20年,但是有的如果到了50歲以上的話,有的身份證的信息使用時間都是30年。
Ⅳ 惠安縣東嶺鎮有多少人口
東嶺鎮 代碼350521110
鎮政府駐東嶺街,轄18個行政村:~201_東嶺村、~202_大丘村、~203_潘厝村、~204_湖埭頭村、~205_三村村、~206_許山頭村、~207_前林村、~208_東埭村、~209_湖邊村、~210_西埔村、~211_小丘村、~212_彭城村、~213_荷山村、~214_赤石村、~215_前厝村、~216_塗厝村、~217_埔尾村、~218_石井村。
人口:51181
Ⅵ 太湖縣百中鎮有幾個行政村
你說的是安徽省的太湖縣嗎?沒聽說百中鎮,只聽說過北中鎮。位於太湖縣西北部,面積76.6平方千米,人口1.4萬,下轄呂河村、蓮花村、元畈村、沙河村、羅山村、三村村、江河村、浮丘村、寶坪村、望天村、玉嶺村、明珠村、玉珠村、桐山村、吳俊村、將軍村、花沖村、馬嘶村等18個行政村(原42個行政村,1997年改編後為18個)212個村民小組。
北中鎮經濟以農業為主,旅遊業為輔。
是太湖縣茶葉、蠶桑、板栗、馬鈴薯、油茶生產大鎮。也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黃花嶺明代古涼亭,令人神往,牆壁石刻,文人墨客留下許多贊美山河的詩篇;金龍山正覺寺,香客遊人,絡繹不絕,諸佛菩薩,法相庄嚴;華陀廟,寺廟殿台,雄偉壯觀,風景獨好,美不勝收。
Ⅶ 陽春市河朗鎮陽三村村原村民有什麼姓氏多少姓氏
摘要 根據1987年統計,陽春總人口為87.66萬人,350個姓氏(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均沒有姓氏人口統計)。人口1萬以上的姓氏依次有黃、陳、李、劉、林、張、梁、楊、吳、嚴、謝、王、黎、羅、曾、藍、范、肖、莫、邱、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