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中國損失了多少億日元
Ⅰ 甲午戰爭日軍的損失是多少
日軍13,306人死亡
甲午一戰,日本成為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的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
Ⅱ 近代日本究竟從中國勒索了多少賠款
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中國深受其害,日本只要發動侵華戰爭,就竭盡全力對中國進行敲詐勒索。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1760777.htm
1874年5月日本借口54名琉球人在台灣遇難事件出兵侵略台灣,清政府為了息事寧人,以撫恤被害難民10萬兩白銀,留用日本在台灣修建的營房的名義償銀40萬兩,承認日本對琉球的權力,換得日本撤兵,這是日本第一次敲詐中國成功。
1894年日本又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腐敗的清政府被迫鑒定《馬關條約》,根據戚其章先生統計日本實際所得為庫平銀3.4億兩,摺合日元5.1億元,是日本當時全國年度財政收入的6.4倍。日本強迫清政府按其中較高的成色來支付賠款,其次利用鎊虧來詐取,日本又強迫清政府以英鎊來支付賠款,借機與國際接軌,因為當時金價上漲,銀價下跌,這樣白銀兌換英鎊就形成鎊虧,中國實際支付日本的賠款又多了近1500萬兩。
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日本充當了急先鋒,它一路大肆搶劫,僅僅在天津和北京搶劫就達367萬多兩白銀。1901年,日本第一個向清政府提出了它的索賠要求。1901年8月列強達成分贓協定,日本在庚子賠款總額中所得賠款34793100海關兩,39年的預計利息為41151589.28海關兩,合計75944689.28海關兩,摺合106854177日元。到1939年1月,中國政府共支付日本庚子賠款57363980海關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日間一切條約作廢,中國不再有償還義務。
以上僅僅統計的是日本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勒索的賠款,實際上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的損失遠遠不止這么點,官方統計的僅僅在二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就給中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二戰後日本以各種形式對外賠償一共支付了約6638億日元,日本對其二戰中的「戰歿者」支付了40兆億日元的國家戰爭賠款,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卻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我們是從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出發,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賠償負擔而受苦,所以放棄了賠償的要求。」(《周恩來傳第2076頁》)與中國人民的友善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當前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卻竭力否認對華侵略,胡說什麼日本侵華史是「被捏造的悲劇」「日本經營殖民地有功」「日本侵華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等等,面對這些謬論,我們不能只做東郭先生,我們要發動中日兩國人民共同反擊之。
Ⅲ 日本二戰時在中國損失多少
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點一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五千五百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一點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中國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中國死傷人數達三千五百萬,佔二次大戰參戰國死亡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數達兩千一百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三十萬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戰場,二戰參戰國蒙受的全部損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蘇聯的損失。據俄羅斯公布的材料,蘇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衛國戰爭期間,因戰爭死亡兩千七百萬人,其中蘇聯紅軍犧牲八百六十六點八四萬人;物質損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價格計算達六千七百九十億盧布。美國和英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員,它們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重大代價。據戰史材料,美國共有四十多萬人在二戰中喪生,英國有二十七萬軍人在戰爭中死亡。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是發動二戰的元兇,遭到了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嚴厲懲罰。德、日、意發動的侵略戰爭也使這些國家國內的民眾深受其害。也正是由於這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人民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其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戰後,依照《波茨坦公告》,戰勝國分別對戰犯進行了審判,並成立了紐倫堡和東京兩大國際軍事法庭,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其中也有少數人逃過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裕仁天皇,死於1989年;原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受到國民政府包庇,躲過審判;墨索里尼,義大利法西斯領袖,法西斯主義始作俑者,1943年義大利對軸心國宣戰後被捕,後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後被游擊隊捕獲並曝屍街頭;赫斯,納粹副元首,於1941年秘密乘飛機前往英國「和談」,被英國政府長期拘留;志村菊次郎,小兵,由於1937年7月7日「失蹤」,導致日軍製造借口發動盧溝橋事變,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本政府為掩蓋事實真相,將其遣送回國,最後戰死在緬甸;山本五十六,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珍珠港事策劃者,死於1943年盟軍「復仇行動」。帝國元帥戈林、黨衛軍總司令希姆萊,納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別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開除出納粹黨,被盟軍俘獲後畏罪自殺;東條英機,日本法西斯獨裁者,太平洋戰爭策劃者,甲級戰犯,1948年被判絞刑;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二戰頭號元兇,1945年4月30日與愛娃·勞恩舉行婚禮後在總理府地堡自殺。卡爾·鄧尼茨,希特勒繼承人,前帝國首席潛艇官,海軍總司令,戰後接受審判,出獄後定居聯邦德國。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點一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五千五百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一點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中國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中國死傷人數達三千五百萬,佔二次大戰參戰國死亡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數達兩千一百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三十萬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戰場,二戰參戰國蒙受的全部損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蘇聯的損失。據俄羅斯公布的材料,蘇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衛國戰爭期間,因戰爭死亡兩千七百萬人,其中蘇聯紅軍犧牲八百六十六點。
日本戰機一共被擊落擊毀7650架!其中有122價是自行墜落的
日本損失了35%的國家財富,死亡264萬人,67萬人負傷或下落不明(當然沒有中國人多,但是從比例上看,中國失去了2%的人口,而日本著少了2.7%),被轟炸城市超過百座,20%的房屋被炸毀,900多萬人流利失所,國民生產總值只相當於戰前的64%,工農業極度委瑣,而通貨卻極度膨脹
日本二戰中在中國戰場被消滅150餘萬,偽軍118萬。戰爭結束時,接受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受投降偽軍146萬餘人。
坦克不清楚
Ⅳ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多大損失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
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海軍艦艇全部損失、損失戰機2468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進行游擊戰。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記載: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共作戰125165次,斃傷日軍52萬463人、偽軍49萬130人,俘虜日軍6213人、偽軍51萬2933人,日軍投誠746人、偽軍反正18萬3632人。擊落飛機約42架,繳獲長短槍68萬2831支、輕重機槍1萬1895挺、各種炮1852門(國際社會認為很誇大)。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
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按1945年貨幣折算,約為6500億美金。
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1400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
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
Ⅳ 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所得的賠款是多少,這些賠款用做什麼方面去了
清國賠給日本國2億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根據《遼南條約》,又支付了三千萬兩白銀,在賠款交付之前,還得支付給駐守在清國威海衛的日本軍隊每年50萬兩的軍費,總共支付了三年,共計150萬兩。最後實際支付連本帶利,清國則從1895年起,到1902年止, 應向日本支付賠款及利息共達庫平銀2.5472億兩。這2.5472億兩白銀只是理論上數字,日本政府實際又堅持按照國際通用的金本位貨幣支付,清國多支付了1500萬兩白銀,還繼續提出庫平銀成色問題,清國又支付了1325萬兩白銀。兩項合計達到2825萬兩白銀。總計起來,按照白銀計算,清國實際支付了2.8297億兩白銀。2.8297億兩白銀依然是僅僅是支付給日本的款項。清國其實負擔不起這筆巨款,是通過向各國貸款支付,也就是清國還得支付給各國的銀行一大筆「折色」、手續費、利息。不完全統計,清國連本帶息總計支付了4億兩白銀,日軍在清國期間,其戰利品根據上報的數字就達1億日圓,摺合白銀為6000萬兩白銀,統統運回日本。日本第一座大型鋼鐵廠一度產量佔全國產量的80%的八幡制鐵所就是用清國賠款在日清戰爭後建立,其原料則是來自中國湖北的大冶鐵礦萍鄉煤礦,而中國的漢冶萍公司在清國時則要向日本商人借款運轉,到後來就出現了漢冶萍公司的中日合辦問題。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在中國戰場大概損失了多少兵力
日軍侵華兵力有多少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本關東軍正規部隊約有1.04萬人,另有在鄉軍人約1萬人,滿鐵沿線的警察等約3000人,共計約2.34萬人。此後日本不斷向中國增派兵力。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戰場始終牢牢牽制著100萬人左右的日本陸軍主力,占日本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中國殲滅日軍有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從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中國累計殲滅日軍154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總數的60%以上。其中,東北抗日軍民殲滅日軍17萬餘人,敵後戰場殲滅日軍52.7萬餘人,正面戰場殲滅日軍85萬餘人。此外,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的日軍有128.3萬餘人。
中國傷亡損失有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從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日軍佔領南京最初的6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達20萬人以上,僅掩埋的屍體即達15.5萬具。日軍進行集體屠殺後,往往將屍體焚化或投入江中,因此,南京大屠殺中被殺害的中國軍民總數在30萬人以上。
Ⅶ 侵華十四年,日本共從中國掠奪了多少財富
1。日本對我資源掠奪: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佔領了東北其後又佔領華北、中原、華南大半領土。以一九四三年一年日本對我國鐵砂、生鐵、煤炭三種礦產的掠奪量為例,即分別為一千零六十五萬噸、一百八十一萬噸、五千零七萬噸。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間,日本從東北即掠走煤二億二千三百萬噸,生鐵一千一百萬噸,鋼五百八十萬噸。從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關東軍從東北農民手中強征出荷糧三千六百萬噸,其中一千一百三十萬噸運回日本。
2。日本對中國民間財富的掠奪:在無錫、蕪湖、南京、武漢、上海等地,日軍將民間所有設備錢財等盡數掠走。 日軍侵入無錫,對全城進行有組織的洗劫。將各商店、機關搶掠一空,紗廠、鐵廠的設備及產品全部搶走封存,運回日本。
再以南京為例,新書《黃金武士》作者一對美國學者夫婦的調查顯示: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執行日本皇室參與的「金百合計劃」掠走中國光是一個城市南京的民間寶藏就6千噸黃金! 據英記者田伯烈(Timperly)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記載,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論被佔領的還是未被佔領的,大的小的,中國人或外僑的,都被日軍劫掠一空,即使美國、英國、德國的使館和大使住宅也未能倖免。在市民鄧志陸家,日兵搶獲銀元三百塊,金鐲兩副,金戒指四隻,現鈔九千元,然後將其幼子與母親殺害。在一些史料中也有記載,在南京鼓樓附近,一位日軍看中了一具女屍手上的金手鐲,立即用屠刀將該手剁下。 專門調遣來的憲兵特別行動小隊四處搜查,在南京的憲兵隊炸開銀行庫房、搶劫富裕人家的黃金、珠寶、藝術品和貨幣,甚至把屍體鑲的金牙也敲下來。被搶劫後的財寶由上海直接船運日本,或由火車、汽車運往中國東北處理,將稀有金屬進行分等,其他的首飾被融化後,重新澆鑄為統一尺寸的金錠,然後再運回日本。
日本軍方還專門派遣黑社會老大兒玉譽義夫到中國,專門打劫中國黑社會的不義之財。兒玉在中國時,出沒於上海和南京之間無防的農村,到城鎮和村莊,召集地方士紳,強迫地方把財產「捐獻」給天皇。在戰爭初期,兒玉在飛往日本的飛機上裝了太多黃金白銀,起飛前起落架曾被壓垮。後來,他只搜集最大粒、最優質的紅寶石、藍寶石和鑽石。
還有日本在中國許多城市強行發行的日本債券;在中國強征總計過百萬的勞工奴隸。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剩下的只有兩樣東西,即土地與勞動力。中國民間已徹底破產,再也無錢財可供榨取了!
二。日本對我資源的掠奪與勞力的榨取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佔領了東北一百三十萬平方公里的富饒土地,其後又占我華北、中原、華南大半領土,將我大好河山作為其進一步侵華的軍事基地和資源供應基地。在東北,日本佔領煤礦四十多處,以及鐵礦、金礦、鎂礦、油礦等等。在華北、華中、華南,日軍控制了幾乎所有的工礦企業。以一九四三年一年日本對我國鐵砂、生鐵、煤炭三種礦產的掠奪量為例,即分別為一千零六十五萬噸、一百八十一萬噸、五千零七萬噸。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間,日本從東北即掠走煤二億二千三百萬噸,生鐵一千一百萬噸,鋼五百八十萬噸。從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關東軍從東北農民手中強征出荷糧三千六百萬噸,其中一千一百三十萬噸運回日本。
日本對我資源的掠奪是以對數以千萬的中國工人勞力的榨取和幾百萬中國勞工的生命為代價的取得的。在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與日人的殘酷折磨下,大批勞工死於非命,這些死難者的屍體日積月累,形成駭人聽聞的萬人坑。僅東北地區被殘害致死的勞工就有二百多萬人。如在阜新礦區,日人掠走煤二千六百萬噸,留下萬人坑四處,死難礦工十三萬人,平均每採集兩百噸煤,就留下一具礦工的屍體。日本從撫順取煤二億多噸,造成萬人坑三十多個,死亡礦工近三十萬人。在雞西煤礦,日人製造萬人坑七處,修建煉人爐五座,殘害礦工十萬餘人。
三。從一九三八年底至一九四○年,日軍對華北解放區即發動千人兵力以上的大掃盪一百○九次,使用兵力五十萬以上,而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兩年,日軍更對華北解放區進行了千人以上的掃盪一百七十四次,幾乎是前兩年的兩倍。
如四一年八月,日軍五萬餘人對晉察冀邊區進行歷時兩個月的掃盪,僅在北嶽區即殘殺四千五百多人,燒房十五萬,搶走燒毀糧食五千八百萬斤。
又如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岡村寧次以五萬大軍對冀中進行五.一大掃盪,捕殺我平民五萬多人。抗戰八年期間,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魯豫、山東、蘇皖、中原七個根據地共有三百一十八萬人被殺害,二百七十八萬人被抓走,共有一千九百五十二萬間房屋被燒毀,損失糧食一千一百四十九億斤、耕畜六百三十一萬頭、豬羊四千八百萬只,損失農具、傢俱二億二千二百七十萬件,被服二億二千九百六十三萬件。
日軍每攻佔我城市,毀滅屠殺之外,便是將我公私財物洗劫一空。
如在無錫、蕪湖、南京、武漢、上海等地,日軍將我工廠、機關、商店的設備錢財等盡數掠走,或運回日本,或留作己用,而對一般住家,更行明火打劫之能事,並設郵局以方便日兵向其國內匯回所搶得贓款。
以無錫為例,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底,日軍侵入無錫,除屠殺市民外,對全城進行有組織的洗劫。將各商店、機關搶掠一空,紗廠、鐵廠的設備及產品全部搶走封存,以運回日本。然後放火焚燒城區,使無錫繁華的市區、名勝古跡變為廢墟。
再以南京為例,據英記者田伯烈(Timperly)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記載,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論被佔領的還是未被佔領的,大的小的,中國人或外僑的,都被日軍劫掠一空,即使美國、英國、德國的使館和大使住宅也未能倖免。城市商店,所有貨物、器皿、珍寶任意搶劫,每把搶劫到的東西裝上大汽車,他們的長官也在相幫照料,彷彿在搬家。而一般中國市民則往往在被搶之後遭到殺害。如在市民鄧志陸家,日兵搶獲銀元三百塊,金鐲兩副,金戒指四隻,現鈔九千元,然後將其幼子與母親殺害,將家中其它財物抄走或搗毀。一座繁華的南京城,日軍在徹底洗劫屠殺之後,更放火焚燒,毀滅罪證,大火三十九天不滅,所有商業區均成廢墟。
據不完全統計,日軍造成南京市財物損失二億四千六百萬元。再以內蒙王愛召古廟為例,此廟佔地五十畝,有正殿四十九間,**殿八十一間,內有佛像寶珠金器文物無數,為蒙古族宗教文化中心。一九四一年正月,包頭市日軍對王愛召洗劫三日,將所有珍寶文物搶走後,在各建築上澆上汽油,縱火焚燒,大火持續半個多月。一座宏偉壯麗的聖殿化為灰燼。
日本在其侵略戰爭中,佔領我城市九百三十多座,我80%的大城市被占,被破壞的工廠共三千八百四十家;日軍對廣州、上海、重慶、蘇州、蘭州、貴陽、成都、西寧等城市狂轟濫炸,其對象多為學校、醫院、名勝古跡、居民住宅、商業區等非軍事目標,其目的正如日華中方面軍參謀長吉本貞一所說,是予敵軍及一般民眾以精神威脅。但僅計日軍造成我財產的損失,就是一筆巨額的鐵債。
四。不計日本從清政府手中掠走的巨額資金,也暫不計日本殺害我貧民的血債,也暫不計日本侵略造成我人民流離失所而導致的生產停頓,光計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十四年間日本掠奪的資源、財物、糧食、榨取的勞動和蓄意破壞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總值即在當時的二千億美元以上。如果這一筆巨額資金用於建設投資,假定8%的年增長率,五十年後的今天,即使不計通貨膨脹,也將形成九萬三千多億美元的資本。退一萬步,即使單計日本掠走的礦物與糧食,也足已用來買上千個大工廠。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即使以中國五三年後三十年內約8%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我國的總體經濟實力也至少是現在的十倍。更何況如果中國不是那麼窮,就很可能不會發生急於求成的大躍進。
0。大清賠款:白銀:75000噸。
1。八年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丟失黃金21000噸!
2。民間丟失黃金:10000噸!
3。東南亞華人:4000噸!
4。開採金礦:10000噸!
5。白金:1000噸!
6。文物:400多萬件。其中:書畫類:約300多萬件。石類,玉類,金屬類,木類約100多萬件,以青銅類最多,以北京人化石最貴。
7。銅礦:1500000噸
8。鋁礦:100000噸
9。煤礦:1000000000噸
10。鎂礦:50000噸
11。石油:100000噸
12。鐵礦:180000000噸。
13。糧食:300000000噸。
14。銀礦:20000噸。
15。銀元:250000000塊。
16。玉石:其中:白玉,黃玉,綠玉,紫玉,藍寶石,紅寶石,綠寶石,瑪瑙:20000000塊;珍珠:10000000顆;鑽石:500噸。
17。棉紗:1000000000錠。
18。耕畜:牛,馬,驢:20000000頭。
19。家畜:豬,羊,雞,鴨:480000000隻。
20。糧食:500000000噸。
21。房屋:300000000間
以上1---17項是日本直接從中國運回日本本土的;18--21項是日本在中國領土上直接消耗掉的。
以上所列數據只是日本從中國掠奪財富的部分,其它部分由於種種原因,現在已經無法得知了!
正是由於日本從中國得到的財富,才使得日本戰後可以迅速從廢墟上站立起來,經濟迅速得以恢復,並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經濟強國。而美國由於得到日本戰敗政府的私下承諾可以分得相當部分的財富,從而向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施壓,使得國民黨政府放棄了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並以放棄琉球群島的主權為條件換取了美國對國民黨政府的內戰支持!
總而言之: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所積累的財富中的將近一半被日本從中國掠奪和消耗了!
Ⅷ 誰知道日本二戰後應該給中國的戰爭賠款具體數額
中國沒有獲得任何賠款。
日本投降後中國應該從日本得到的賠款,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但是這筆賠款在美國的包庇下並沒有真正到中國的手裡。
1947年4月,美國主導的盟軍司令部頒布臨時指令,將日本用於戰爭的一部分工業設備先行拆遷充作賠償,其中主要的受償國有四個,分別是中、英、荷、菲。
日本投降後中國可以得到日本總賠償金額的一半,賠償指令頒布後,一大批日本戰時的兵工廠被拆遷,中國應該得到三批拆遷物資,但是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得到。
(8)日軍在中國損失了多少億日元擴展閱讀:
索賠歷史: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軍事科學院研究統計: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中國的財產損失,據估計,直接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日本戰敗投降後,理應對中國賠償。
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無論是出於民族感情還是按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有權向戰敗的日本索取戰爭賠償。
1951年9月4日,美國在沒有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參加的情況下,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同日本吉田茂政府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和約》第14條甲款規定:日本政府應對其在戰爭中所引起的損害和痛苦給盟國以賠償。
但接著又說:「如欲維持可以生存的經濟,則日本的資源目前還不能夠全部賠償這些損害和痛苦,有關國家可以直接和日本舉行談判,日本可以給予必要的勞務賠償。」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日本的賠償,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
由於未能參加對日和約,台灣國民黨當局也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對《和的》取消賠償一事卻表示默認。《舊金山和的》簽訂後,美國為孤立、封鎖新中國,竭力策動台灣與日本訂約。而台灣國民黨當局為擺脫困境,便不惜放棄賠償,討好日本,以訂立和約。
1952年4月28日,《台日和的》正式簽字。和約共14條,基本內容與《舊金山條約》大體相同。《台日合約》的簽訂,標志著台灣國民黨當局完全放棄了向日本索取賠償的要求。就這樣,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大力扶持以及國民黨政權自身的軟弱無能,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的對日索賠以失敗而告終。
Ⅸ 二戰日本在中國付出了多少(包括滿洲國)最好用日元表示
在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國家總預算支出達到了空前的規模-近500億日元(當時的購買力和現在可不一樣),這筆支出超過了日本自明治維新(1868)到1936年近70年的預算支出的總和。在其中的軍費增長更是驚人。1937年,日本的直接軍費為32.78億日元,占當年日本全國民收入186億日元的17.6%,而到了1941年,直接軍費高達125億日元,占當年日本國民收入358億的34.9%,軍費增長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狀態。而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的財政將難以長期維持,而就當時情況戰爭是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的。日本將越來越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消耗於戰場上,長期不能解決中國問題,深陷我抗日戰場不能自拔。
Ⅹ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掠奪了中國多少錢這些錢最後都用在了哪裡
國運之爭,日本開啟百年侵略史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甲午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終,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而言,輸掉了一百年的國運。日本正好相反,從此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強國」,開啟了近百年的侵略擴張之路。而日本的崛起,卻是得益於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巨額賠款。
甲午戰爭的失敗,刺痛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一向超過日本的中國這才開始有人醒悟,開始奮發圖強。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推進了中國近代革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