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果各庄多少人口
㈠ 棗庄人口2021年總人數口是多少
棗庄人口2021年總人數口是385.6萬人。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棗庄市人口數量為385.6萬人,位列山東省各地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3位,位列全國各大城市人口數量排行榜地級市及以上第137位。棗庄市是中國山東省的直轄市,面積4550平方公里,轄市中、嶧城、薛城、山亭、台兒庄五區和滕州市。
棗庄地理位置
棗庄市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是山東的南大門。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為美麗的棗庄更添了幾分秀色。棗庄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她既有江南水鄉的溫柔,又有山東丘陵的粗獷,處於中國東部地區的南北過渡帶,是亞歐大陸橋東部沿海和西部內陸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棗庄地區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㈡ 通州區張家灣鎮有哪幾個村
截止至2020年4月3日,通州區張家灣鎮有轄張灣、張灣鎮、施元、前街、中街、後街、寬街、立禪庵、小庄、張辛庄、姚辛庄、大辛庄、陸辛庄、棗林庄、大高力庄、東定福庄、西定福庄、梁各庄、賈各庄、何各庄、王各庄、南許場等57個行政村。
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東南,緊鄰通州城區,距離天安門24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
京東古鎮張家灣位於通州城南15里,建於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2)西果各庄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明清時期,張家灣鎮曾作為京杭大運河北端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以商賈雲集、漕運發達和戰略地位重要而聞名天下,在中外、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明清時期,張家灣鎮曾作為京杭大運河北端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以商賈雲集、漕運發達和戰略地位重要而聞名天下,在中外、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㈢ 平谷區有多少個鄉有多少個鎮
截至到2019年,平谷區下轄2個鄉、14個鎮東高村鎮、山東庄鎮、南獨樂河鎮、大華山鎮、夏各庄鎮、馬昌營鎮、王辛庄鎮、大興庄鎮、劉家店鎮、鎮羅營鎮;2個鄉黃松峪鄉、熊兒寨鄉。
1、東高村鎮
北京市平谷區東高村鎮位於平谷區泉水山下,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市區70公里,總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萬畝,山場面積1.45萬畝。
2、山東庄鎮
開發區距北京市區60分鍾路程、首都機場30分鍾路程、天津港和塘沽港120分鍾路程,大秦鐵路東站10分鍾就可到達,交通極為便利。另外,設有北京海關平谷分關,商檢、外運等設施已經投入使用,在區內即可辦理各種進出口業務。
3、南獨樂河鎮
北京市平谷區南獨樂河鎮位於平谷區東部,地處京東第一山—盤山北麓,東鄰京東大溶洞、石林峽、金海湖、歷史名勝黃崖關長城等著名景區,南鄰天津薊縣。
4、王辛庄鎮
北京市平谷區王辛庄鎮位於位於平谷區北側,南與城區相接、北至燕山腳下,東與興谷開發區相接、西是洳河,平鎮、平華區級公路穿境而過。
5、黃松峪鄉
黃松峪鄉位於北京市平谷區,距平谷城區20千米。轄黃松峪、黑豆峪等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東街。
胡(庄)黃(土梁)公路穿境。旅遊景點有以「一線天」聞名的湖洞水風景區、飛龍谷景區、石林峽景區、京東淘金谷、京東大溶洞市級風景名勝區、百帝宮、東方石窟,以及市級保護文物黃松峪石砌古長城遺址等。
㈣ 房山區果各庄屬於哪個鎮
房山區果各庄屬於青龍湖鎮。
果各庄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東南部 , 距良鄉新城 2公里,東部與北劉庄村和良鄉鎮的安庄村交界,西部與西庄戶和崗上村為鄰,南部與小馬村、大馬村相連,北部與豆各庄村和大苑村接壤,村域面積3161畝。全村共有 638戶,1430 人,其中農業戶口 429戶,1173人。
地形為東北高西南低,刺蝟河流經我村東部與良鄉交界,土壤以黃土、黃粘土、沙土為主 ,地下水淺而豐富 ,耕地土壤好,有利於發展糧食、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生產。村內現有養豬和蔬菜標准化基地兩處 ,帶動了村種、養業的發展。
位置境域
青龍湖鎮位於東經115°58'14″~116°07′48」,北緯39°44′06"~39°50'58"之間。地處房山區東北部,東與豐台區王佐鎮相鄰,東南與西潞街道為鄰,南與閻村鎮、新鎮街道相連,西南與城關街道、東風街道相連,西與河北鎮接壤,北與門頭溝區潭柘寺鎮毗鄰。鎮域面積95.9平方千米。
㈤ 河南省南樂縣鄉、鎮的人口分別是多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68360人,其中:城關鎮43659人、韓張鎮34919人、元村鎮46781人、楊村鄉28469人、張果屯鄉34579人、千口鄉40276人、福堪鄉40426人、谷金樓鄉32881人、西邵鄉41679人、寺庄鄉48984人、梁庄鄉41174人、近德固鄉34533人。
㈥ 北京房山區地質情況
北京市房山區總面積2019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75.4萬人。
區人民政府駐西潞街道境內。郵編:102488。代碼:110111。區號:010。
房山位於北緯39°30′~39°55′,東經115°25′~116°15′,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東部和南部為沃野平原。主要山脈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佔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處是東南部立教窪,海拔為26米。境內有大小河流13條,拒馬河、大石河迴旋曲折,永定河、小清河穿境而過。
房山約佔地2019平方公里,人口83萬。房山區位優勢突出,位於北京西南,是進出北京的西南大門。區政府所在地良鄉是首都四個中心衛星城之一,距市中心20公里,距北京西客站15分鍾車程,距天津塘沽港120公里。
房山人文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地熱資源豐富,是京郊著名的「建材之鄉」、「建築之鄉」、「煤炭之鄉」、「林果之鄉」和「旅遊勝地」。
房山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大約四、五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在周口店龍骨山一帶漁獵謀生,與大自然抗爭,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中光輝燦爛的篇章。房山因此便以「龍的故鄉」飲譽華夏。
房山文化璀璨,全區包括北京猿人遺址、西周燕都遺址、雲居寺等在內的559處文化古跡,猶如一粒粒明珠,散落在這塊古老而迷人的土地上。燦若星河的文化古跡,構成了房山從遠古到近代的歷史文化長廊。
房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樂毅,到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從元代的大藝術家高克恭,到民國時期的文人邱雪樵,一代代的文人志士,在房山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壯美詩篇。
豐富精彩的歷史文化資源。 在全區302處歷史文化古跡中,有世界文化遺址1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6處、市級15處、區級47處。
區內馳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遺址(周口店鎮)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譽;西周燕都遺址(琉璃河鎮)印證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歷史,稱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歷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因藏有14278塊石刻大藏經而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遺址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寢。
區內古塔林立,107座歷代古塔佔北京地區古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佔全國現存總數的三分之一。
靈奇秀美的地質地貌資源。 房山被地質學界譽為「洞穴王國」。境內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開放的洞穴有被譽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華北的地下迷宮」銀狐洞、「北京的人間仙境」仙棲洞、「地下藝術殿堂」雲水洞等。石花洞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房山又被中國地質界稱為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峽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風韻,又有北國之雄奇,被譽為「青山野渡,百里畫廊」。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國20家重點示範森林公園之一, 佔地5300餘畝。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負「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美名。
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雲海茫茫,森林無際,展示著誘人的自然風光。
儲量豐富的礦產、地熱資源 。全區有儲量4.5億立方米的大理石,儲量100多億立方米的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的石英石、白雲石,儲量4億立方米的花崗岩。原煤總儲量達21億噸,為「京西煤倉」之一。
「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是我國唯一被國際市場認定的大理石品種。
良鄉衛星城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高達攝氏70度,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
豐富精彩的歷史文化資源。 在全區302處歷史文化古跡中,有世界文化遺址1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6處、市級15處、區級47處。
區內馳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遺址(周口店鎮)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譽;西周燕都遺址(琉璃河鎮)印證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歷史,稱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歷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因藏有14278塊石刻大藏經而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遺址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寢。
區內古塔林立,107座歷代古塔佔北京地區古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佔全國現存總數的三分之一。
靈奇秀美的地質地貌資源。 房山被地質學界譽為「洞穴王國」。境內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開放的洞穴有被譽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華北的地下迷宮」銀狐洞、「北京的人間仙境」仙棲洞、「地下藝術殿堂」雲水洞等。石花洞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房山又被中國地質界稱為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峽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風韻,又有北國之雄奇,被譽為「青山野渡,百里畫廊」。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國20家重點示範森林公園之一, 佔地5300餘畝。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負「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美名。
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雲海茫茫,森林無際,展示著誘人的自然風光。
儲量豐富的礦產、地熱資源 。全區有儲量4.5億立方米的大理石,儲量100多億立方米的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的石英石、白雲石,儲量4億立方米的花崗岩。原煤總儲量達21億噸,為「京西煤倉」之一。
「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是我國唯一被國際市場認定的大理石品種。
良鄉衛星城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高達攝氏70度,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
區內貫通京廣、京原兩條鐵路干線及四條鐵路支線,有大小客貨站24個;貫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國道等公路干線,區、鄉、村公路總長1800多公里,公路覆蓋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國區縣之首。公共交通方便迅捷,公交車917、646、952、616、971、321等直達市中心;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六環貫穿良鄉衛星城。
全區建有功能齊全的政府電子信息網路平台,區內各鄉鎮、各單位均已納入該網路系統,可聯通寬頻信息網路並能通過該平台建立小型區域網。有線光纜總長524公里,有線廣播電視覆蓋全區。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1.2萬門,其中ISDN交換設備總容量2960埠,開通ADSL方式寬頻交換點13個。共有電訊局所66個。
發達的供電網路 。區內共有110千伏變電站7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輸電線路343.804千米,覆蓋全區。
完善的城鎮供氣網路 。已經建設完成9條中壓天然氣輸氣管線,中心城鎮可實現燃氣家家入戶。區內輸氣管線建設納入陝甘寧天然氣進京工程。
完善的城市供排水系統 。有日供水4萬噸的自來水廠2座,可滿足生活和工業用水需要;大型污水處理廠已經建完成。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房山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緯39°30′——39°55′,東經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門戶。東北與豐台區相鄰,東與大興縣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與河北省諑州市、淶水縣相連,北與門頭溝區以百花山為界。全區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區政府東移良鄉後,其所在地距市區22公里。房山地形復雜多變。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約佔全區總面積三分之二。
房山區主要山脈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佔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
大房山
大房山位於房山區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脈。舊日多稱「古大房」。大房山,古碑雲:「出燕奧室」,或謂其形如扦俎,故曰大房。因相近還有小房山,故稱大以別。綿亘數 10里,支峰10餘處,其中有老龍窩、煙筒尖、黃山、將軍坨、栗子城、谷積山、正陽山、半壁山、大寨山、馬鞍山。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房山(今上方山)、石經山。
大安山
大安山地處房山區與門頭溝區的接壤地帶,是太行山分支。支峰有百花山、白草畔,山中有一塊開闊平坦、四面環山之地,即素稱的「北大梁」。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處是東南部立教窪,海拔為26米。
房山區轄9個街道、3個地區、11個鎮、6個鄉:城關街道、新鎮街道、向陽街道、東風街道、迎風街道、星城街道、拱辰街道、西潞街道、良鄉地區、周口店地區、琉璃河地區、閻村鎮、竇店鎮、石樓鎮、長陽鎮、河北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韓村河鎮、霞雲嶺鄉、南窖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蒲窪鄉。
1986年,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燕山區和房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將房山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良鄉。
1999年轄15鎮、1地區辦事處、6個鄉,463個村:良鄉鎮、周口店鎮、城關鎮、琉璃河鎮、燕山地區、十渡鎮、大石窩鎮、長陽鎮、青龍湖鎮、閻村鎮、竇店鎮、河北鎮、長溝鎮、韓村河鎮、張坊鎮、石樓鎮、佛子庄鄉、大安山鄉、霞雲嶺鄉、史家營鄉、蒲窪鄉、南窖鄉。
2000年,房山區總人口814367人,各鄉鎮(街道)人口: 城關街道 80746 新鎮街道 9794 粟園街道 3578 向陽街道 12397 東風街道 25786 迎風街道 33406 星城街道 21960 良鄉鎮 93486 周口店鎮 39877 琉璃河鎮 37936 閆村鎮 30679 交道鎮 20280 竇店鎮 25046 石樓鎮 29468 長陽鎮 28081 坨里鎮 22276 河北鎮 25267 長溝鎮 25452 南尚樂鎮 37919 張坊鎮 21043 十渡鎮 12072 韓村河鎮 16122 青龍湖鎮 21771 官道鎮 17459 東南召鎮 15844 岳各庄鎮 22901 葫蘆垡鄉 9457 窯上鄉 9056 霞雲嶺鄉 10316 南窖鄉 5922 佛子庄鄉 13895 大安山鄉 12843 史家營鄉 17978 蒲窪鄉 425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房山區轄7個街道、3個地區、11個鎮、6個鄉:城關街道、新鎮街道、栗園街道、向陽街道、東風街道、迎風街道、星城街道;良鄉地區、周口店地區、琉璃河地區;閆村鎮、竇店鎮、石樓鎮、長陽鎮、河北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韓村河鎮;霞雲嶺鄉、南窖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蒲窪鄉。
2005年初,房山區轄6個街道(城關街道、東風街道、向陽街道、迎風街道、新鎮街道、星城街道)、3個地區(良鄉地區、琉璃河地區、周口店地區)、11個鎮(長陽鎮、閻村鎮、竇店鎮、韓村河鎮、石樓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河北鎮)、6個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南窖鄉、霞雲嶺鄉、蒲窪鄉)。
城關街道 轄20個社區、22個村委會(萬寧橋社區、城北社區、北里社區、北街社區、永安西里社區、南里社區、南城社區、農林路社區、南沿里社區、新東關社區、大石河社區、礦機社區、管道局社區、化工四廠社區、城東社區、永樂園社區、永興達社區、興房東里社區、福興家園社區、府東里社區、顧冊村、北市村、東墳村、定府辛庄村、東瓜地村、田各庄村、瓜市村、馬各庄村、饒樂府村、丁家窪村、羊頭崗村、八十畝地村、前朱各庄村、後朱各庄村、洪寺村、塔灣村、迎風坡村、東街村、南街村、南關村、西街村、北關村)。
新鎮街道 轄2個社區(東平街社區、原新街社區)。
向陽街道 轄5個社區(向陽里社區、向陽崗山社區、向陽迎風一里社區、向陽鳳凰里社區、栗園社區)。
東風街道 轄8個社區(東風南里社區、東風東里社區、東風北里社區、羊耳峪北里社區、東風木頭嶺社區、東風東流水社區、羊耳峪里一社區、羊耳峪里二社區)、燕山工業區。
迎風街道 轄11個社區(高家坡社區、迎風四里社區、迎風五里社區、杏花西里社區、宏塔社區、杏花東里社區、迎風六里社區、燕房路社區、燕東路南五區社區、迎風西里社區、傑輝苑社區)。
星城街道 轄7個社區(星城第一社區、星城第二社區、星城第三社區、星城第四社區、星城第五社區、星城第六社區、星城第七社區)。
良鄉地區 轄27個社區、40個村委會(良鄉一街社區、良鄉三街社區、拱辰大街社區、宜春里社區、梅花庄社區、夏庄社區、西路東里社區、北關東路社區、行宮園社區、長虹社區、昊天小區社區、月華東里社區、北潞園社區、蘇庄一里社區、北京電力設備總廠社區、北京送變電公司社區、北京電力建設公司社區、西潞園社區、飛機場社區、良鄉一街第二社區、文化路社區、羅府街社區、良鄉三街第二社區、拱辰北大街社區、蘇庄二里社區、西路大街社區、西北關社區、良鄉二街村、良鄉四街村、良鄉五街村、良鄉南關村、良鄉東關村、良鄉後店村、良鄉吳店村、黃辛庄村、魚兒溝村、詹庄村、安庄村、固村、太平庄村、南上崗村、東閻村、蘇庄村、大南關村、紙房村、常庄村、徐庄村、梨村、於管營村、東羊庄村、梅花庄村、南劉庄村、西石羊村、後石羊村、東石羊村、張謝村、江村、候庄村、下禪房村、劉丈村、南莊子村、邢家塢村、官道村、小營村、魯村、黑古台村、富庄村)、良鄉工業開發區、良鄉高教園區。
周口店地區 轄5個社區、24個村委會(周口店社區、長溝峪煤礦社區、金巢公司社區、紅光機械廠社區、鑫山礦社區、南韓繼村、瓦井村、新街村、大韓繼村、辛庄村、周口村、雲豐寺村、周口店村、婁子水村、拴馬庄村、黃院村、龍寶峪村、黃山店村、黃雲寺村、良各庄村、西庄村、車廠村、淶瀝水村、泗馬溝村、北下寺村、葫蘆棚村、長流水村、山口村、官地村)。
琉璃河地區 轄4個社區、47個村委會(二街社區、窗紗廠社區、琉璃河水泥廠社區、建材工業學校社區、二街村、三街村、李庄村、白庄村、揚戶屯村、周庄村、福興村、平各庄村、北洛村、南洛村、古庄村、祖村、北章村、興禮村、庄頭村、立教村、董家林村、劉李店村、洄城村、黃土坡村、東南召村、西南召村、東南呂村、西南呂村、保興庄村、路村、南白村、北白村、八間房村、薛庄村、石村、常舍村、西地村、務滋村、趙營村、任營村、萬里村、肖場村、窯上村、大陶村、小陶村、官莊村、賈河村、鮑庄村、辛立庄村、五間房村、韓營村)。
閻村鎮 轄3個社區、22個村委會(南梨園糧庫社區、消防器材廠社區、橋梁廠社區、大紫草塢村、小紫草塢村、前沿村、後沿村、張庄村、公主墳村、北坊村、南坊村、吳庄村、焦庄村、大董村、小董村、西墳村、開古庄村、南梨園村、二合庄村、大十三里村、小十三里村、後十三里村、肖庄村、元武屯村、炒米店村)。
竇店鎮 轄2個社區、30個村委會(亞新特種建材公司社區、金鑫苑社區、竇店村、白草窪村、蘆村、板橋村、西安庄村、田園村、瓦窯頭村、蘇村、於庄村、下坡店村、七里店村、望楚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後街村、小高舍村、大高舍村、丁各庄村、劉平庄村、袁庄村、六股道村、普安屯村、興隆庄村、辛庄戶村、兩間房村、前柳村、陳家房村、北柳村、河口村)。
石樓鎮 轄1個社區、12個村委會(鐵路社區社區、吉羊村、二站村、石樓村、雙孝村、支樓村、楊駙馬庄村、襄駙馬庄村、大次洛村、坨頭村、雙柳樹村、梨園店村、夏村)。
長陽鎮 轄3個社區、40個村委會(長陽農場社區、長龍苑社區、碧桂園社區、長陽一村、長陽二村、籬笆房一村、籬笆房二村、黃管屯村、啞巴河村、小西庄村、辛爪地村、南廣陽城村、北廣陽城村、水碾屯一村、水碾屯二村、軍留庄村、張家場村、牛家場村、保和庄村、楊莊子村、長營村、馬場村、高嶺村、稻田一村、稻田二村、稻田三村、稻田四村、稻田五村、高佃一村、高佃二村、高佃三村、高佃四村、大寧村、溫莊子村、獨義村、朱家崗村、閻仙垡村、葫蘆垡村、夏場村、佛滿村、趙庄村、公議庄村、西場村)。
河北鎮 轄2個社區、19個村委會(房山礦社區、黃土坡軍工路社區、磁家務村、萬佛堂村、北半壁店村、北黃土坡村、三福村、河東村、東莊子村、檀木港村、三十畝地村、東港村、李各庄村、河北村、河南村、北辛庄村、南道村、杏園村、口兒村、他窖村、南車營村)。
長溝鎮 轄1個社區、18個村委會(西廂苑社區、南正村、北正村、雙磨村、南良各庄村、北良各庄村、東良各庄村、東長溝村、西長溝村、太和庄村、沿村、墳庄村、東甘池村、南甘池村、北甘池村、西甘池村、六間房村、三座庵村、黃元井村)。
大石窩鎮 轄24個村委會(王家磨村、蔡庄村、下灘村、鄭家磨村、土堤村、鎮江營村、塔照村、南尚樂村、北尚樂村、南河村、惠南庄村、廣潤庄村、南辛庄村、石窩村、半壁店村、獨樹村、岩上村、下營村、高庄村、前石門村、後石門村、下庄村、三岔村、水頭村)。
張坊鎮 轄15個村委會(大峪溝村、北白岱村、蔡家口村、東關上村、三河庄村、瓦溝村、千河口村、穆家口村、廣祿庄村、南白岱村、西白岱村、史各庄村、張坊村、片上村、下寺村)。
十渡鎮 轄21個村委會(平峪村、北石門村、西石門村、前頭港村、西河村、西庄村、九渡村、八渡村、十渡村、馬安村、卧龍村、六合村、東太平村、西太平村、新村、西關上村、六渡村、七渡村、五合村、栗園廠村、王老鋪村)。
青龍湖鎮 轄2個社區、32個村委會(京煤集團化工廠社區、北京昊煜京強水泥廠社區、曉幼營村、西石府村、常樂寺村、北四位村、南四位村、焦各庄村、小苑上村、青龍頭村、崇各庄村、豆各庄村、廟耳崗村、崇辛庄村、蘆上墳村、大苑村、北劉庄村、大馬村、小馬村、果各庄村、西庄戶村、崗上村、坨里村、上萬村、北車營村、辛開口村、漫水河村、南觀村、口頭村、沙窩村、大苑上村、馬家溝村、下水峪村、石梯村)。
韓村河鎮 轄1個社區、27個村委會(韓村河大自然新城社區、東營村、趙各庄村、西營村、小次洛村、韓村河村、西東村、曹章村、七賢村、潘家莊村、鄭庄村、崇義村、五侯村、岳各庄村、尤家墳村、東南章村、西南章村、龍門口村、二龍崗村、皇後台村、天開村、東周各庄村、西周各庄村、上中院村、下中院村、孤山口村、聖水峪村、羅家峪村)。
霞雲嶺鄉 轄15個村委會(堂上村、大地港村、四馬台村、龍門台村、庄戶台村、王家台村、石板台村、四合村、霞雲嶺村、三流水村、大草嶺村、上石堡村、北直河村、下石堡村、銀水村)。
南窖鄉 轄8個村委會(花港村、中窯村、大西溝村、水峪村、南窯村、北安村、南安村、三合村)。
佛子庄鄉 轄18個村委會(陳家台村、東班各庄村、西班各庄村、陳家墳村、北峪村、黑龍關村、佛子庄村、紅煤廠村、北窯村、下英水村、中英水村、上英水村、西安村、查兒村、長操村、山川村、賈峪口村、石板房村)。
大安山鄉 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大安山煤礦社區、大安山村、西苑村、寺尚村、趙畝地村、寶地窪村、瞧煤澗村、中山村、上水峪村)。
史家營鄉 轄12個村委會(鴛鴦水村、柳林水村、楊林水村、青林台村、秋林鋪村、蓮花庵村、曹家房村、史家營村、大村澗村、西嶽台村、青土澗村、金雞台村)。
蒲窪鄉 轄8個村委會(魚斗泉村、蘆子水村、東村、寶水村、蒲窪村、富合村、森水村、議合村)。
㈦ 關於平谷文化旅遊的概況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平谷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北京市轄區,西南距城區(東直門)70公里,地理坐標為116°55″E~117°24″E,40°02″N~40°22″N。南與河北省三河市為鄰,北與本市密雲縣接壤,西與本市順義區接界,東南與天津市薊縣、東北與河北省興隆縣毗連。平谷區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區、淺山區、平原各佔1/3,其中山區面積佔59.7%,耕地面積11.51萬畝,轄14鎮、2鄉、2個辦事處,275個行政村,2008年底,常住人口42.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3.2萬人。
平谷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平谷區金海湖
交通便利。2002年11月,連接密雲、平谷、三河的一條重要干線公路平谷密三路正式竣工,2008年06月,京平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啟用,從平谷到市區僅需80分鍾。它的建成通車,使京郊區縣全部實現「區區通高速」。並且,京平高速與津薊高速連通之後,平谷區將成為連通京津兩大空港和天津新港這一通道上的重要樞紐,真正成為融入環渤海經濟圈的「京東發展門戶」。2008年11月11日,北京國際陸港揭牌暨聯檢大樓奠基儀式在平谷區馬坊鎮隆重舉行。北京國際陸港作為天津口岸功能向北京地區的延伸,這條繼朝陽口岸開通後的本市第二個陸路口岸,距離天津港直線距離130公里,到北京城區車程約40分鍾,預計2010年全面建成。
全區勞動力總數為18萬人,漢族佔全區人口的95.6%,滿、壯、蒙、回、彝、苗、土、瑤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平谷區內有著豐富的水資源、礦產
平谷區
資源、動植物資源,健全的基礎設施,優越的自然環境。全區共有私營企業6663家,個體工商戶4761戶,安置就業勞動力5萬多名,產品出口日本、美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平谷區有三個開發區,均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經濟政策,公路、鐵路、空運優越的交通條件,已有許多的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辦廠。
中國桃鄉
平谷區是北京市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全區糧經比例達到2:8。以大桃為主的果樹面積發展到35萬畝,設施大桃面積8000畝,果品總產達到1.6億公斤,其中大桃產量1.2億公斤,榮獲中國果品學會授予的"中國桃鄉"稱號。每年平谷區都有150多萬公斤干鮮果品和近6000噸的果品加工產品銷往國外。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07年平谷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2個鄉。
興谷街道辦事處
興谷街道辦事處位於平谷城區北部,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轄上紙寨、杜辛庄、中羅庄、後羅庄、中胡家務5個行政村,興谷園、光明、樂園東、樂園西、新星、金鄉東、金鄉西、園丁8個社區。
濱河街道辦事處
濱河街道辦事處是平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所在地,位於平谷城區中南部,面積3.6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轄金谷東園、平糧、向陽、金谷園、承平園、北小區、建西、南小區、濱河、金海、建南、府前、林蔭家園13個社區。
平谷鎮
平谷鎮地處平谷城區中心,面積28.6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轄海關西園、勝利、太和園、建蘭4個社區,西寺渠、東寺渠、園田隊、勝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趙各庄、北台頭、西鹿角、下紙寨、東鹿角13個行政村。
峪口鎮
峪口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北京市區50千米,面積65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轄峪口村、西營村、東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營、興隆庄、中橋、蔡坨、南營、坨頭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楊家橋、南楊家橋、橋頭、廠門口、雲峰寺、大官莊、小官莊20個行政村。
馬坊鎮
馬坊鎮是平谷區西南的大門,距北京建國門50千米,到首都機場35千米,面積44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東店、三條街、二條街、西大街、蔣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窪里、梨羊、打鐵庄、太平庄、新建隊、東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個行政村。
金海湖鎮
金海湖鎮位於平谷區東北端,面積13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轄韓庄、胡庄、東土門、馬屯、祖務、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陽、海子、靠山集、郭家屯、東上營、茅山後、小東溝、彰作、紅石門、中心、將軍關、黑水灣、黃草窪、紅石坎、上堡子、羅漢石、東馬各庄28個行政村。
東高村鎮
東高村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2千米,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轄東高村、西高村、南埝頭、大旺務、大庄戶、趙家務、趙庄戶、克頭、前台頭、南張岱、北張岱、張岱辛庄、青楊屯、崔家莊、侯家莊、門樓庄、鮑家莊、高家莊、曹家莊、普賢屯、南宅、南宅庄戶22個行政村。有東高村塔山
山東庄鎮
山東庄鎮地處北京市平谷區東側,距北京市區中心70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山東庄、橋頭營、西瀝津、大坎、東窪、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關、小北關、漁子山、桃棚12個行政村。
南獨樂河鎮
南獨樂河鎮位於平谷區東部,距北京城區80千米,首都機場50千米,面積69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轄南獨樂河、北獨樂河、劉家河、 峨嵋山、北寨、公爺墳、峰台、張辛庄、望馬台、甘營、南山、新農村、新立村13個行政村。
大華山鎮
大華山鎮在北京市區東北部80千米處,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轄前北宮、後北宮、勝利村、陳莊子、蘇子峪、山門溝、麻子峪、掛甲峪、大華山、磚瓦窯、泉水峪、西峪、 西長峪、西牛峪、瓦官頭、梯子峪、李家峪、東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個行政村。
夏各庄鎮
夏各庄鎮面積6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轄夏各庄、張各庄、楊各庄、馬各庄、龍家務、賢王莊、王都庄、陳太務、紀太務、魏太務、南太務、安固、稻地、楊庄戶、大嶺後15個行政村。
馬昌營鎮
馬昌營鎮位於平谷西南部,面積28.8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轄馬昌營、圪塔頭、王官屯、毛官營、王各庄、魏辛庄、東陳各庄、西陳各庄、東雙營、西雙營、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營、後芮營、西海子17個行政村。
王辛庄鎮
王辛庄鎮位於平谷城區北側,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轄太後、北上營、中胡家務、熊耳營、東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賈各庄、齊各庄、王辛庄、後羅庄、許家務、蓮花潭、放光庄、楊家會、井兒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園、東杏園、樂政務23個行政村。
大興庄鎮
大興庄鎮位於平谷城區西側,與城區僅一河之隔。面積33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轄大興庄、魯各庄、白各庄、北城子、東柏店、北埝頭、唐莊子、西柏店、周莊子、韓屯、吉卧、良莊子、三福庄、陳良屯、西石橋、東石橋、管家莊、周村18個行政村。
劉家店鎮
劉家店鎮位於平谷區西北部,距北京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14.5千米。面積35.6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劉家店、鳳落灘、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萬家莊、胡家店、寅洞、辛莊子、江米洞、行宮、東山下14個行政村。
鎮羅營鎮
鎮羅營鎮南距區政府駐地22.5千米,面積80.9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上鎮、大廟峪、季家溝、北四道嶺、東四道嶺、下營、上營、桃園、見子庄、東牛角峪、五里廟、西寺峪、東寺峪、核桃窪、關上、北水峪、清水湖、楊家台、張家台、玻璃台20個行政村。
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地處平谷城區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區80千米,面積5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00人。轄熊兒寨、北土門、南岔、魏家灣、東溝、東長峪、花峪、老泉口8個行政村。
黃松峪鄉
黃松峪鄉位於平谷區東北部,面積64.4平方千米,總人口6000人。轄黃松峪、黑豆峪、白雲寺、大東溝、梨樹溝、塔窪、刁窩7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概述
平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平谷這塊土地上,便有人類繁衍生息。馬家墳、海子、洙水等10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如雙刃刮削器、單刃刮削器、雙檯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說明平谷地區已經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上宅、北埝頭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說明 在7000年前,平谷的先民已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種獨具特色考古學文化已經形成,被命名為「上宅文化」。
歷史狀況
夏商時期平谷屬古燕國。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銅禮器與金耳環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僅掌握了製造銅器的技術,也掌握了製造金器的技術。而鐵刃銅鋮的發現(全國僅發現3件),更證明人們對鐵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周滅商,周武王封召公姓姬名奭(shi,四聲)於燕,建立了燕國。平谷屬燕地。周顯王十四年(前354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記年》)。
西漢時,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縣,屬漁陽郡,縣沿在今山東庄鎮大、小北關村南。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遺詔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今北城子村東古城遺址即為霍光封地博陸城。西漢中期,縣內設鹽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鹽縣遷治於博陸城(東漢明帝時改名鹽田縣,後廢入平谷縣)。西漢末年,王莽奪取帝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蜂起。北方為農民起義活動地區。更始二十三年(25年),劉秀遣吳漢等10餘名將軍率軍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起義軍於潞縣(今通州)東,又追至平谷決戰,有1.3萬義軍被斬首。義軍殘部向東退卻,後入遼西、遼東後潰散。劉秀軍獲勝還軍薊城(今 北京),遂定河北,劉秀稱帝,國號漢,是為東漢光武帝。平谷仍之,縣治遷於今平谷城處。西晉初省平谷縣,地屬燕國潞縣。後趙,復置平谷縣,縣城遷至今通州北小營村,隸屬漁陽郡。北魏時省平谷入潞縣。要陽縣由北內遷,城址在今鎮羅營鄉上鎮村。東魏省。隋時平谷地區屬無終縣。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平谷為大王鎮,屬檀州密雲縣。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於契丹,大王鎮屬契丹。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薊州至三河,又破宋軍於白河,大王鎮屬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鎮為平峪(同谷)縣,平谷縣建置恢復,隸屬薊州漁陽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雙泉院,金章宗攜王妃、公主秋獮,駐於院內。翌年,又於雙泉院避暑。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順州、薊州,平谷縣歸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長春真人邱處機來縣內南獨樂河村元寶觀(延祥觀),觀有枯柏,捫之復榮。南塘老人張天度作《復生柏》詩,並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東路首領毛貴揮師北伐,進入河北,攻克薊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間,修築鎮羅營、北水峪、南水峪、熊兒寨、魚子山長城。永樂年間,繼續修築峨嵋山、黃松峪、黑水灣、彰作、將軍石關長城。期間,平谷先屬北平府薊州,後改屬順天府薊 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雲等地。永樂二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自塞北遷入平谷縣內博陸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間,縣內遷來大批山西、山東移民。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劉愛疏通6渠入?河。萬曆十三年(1585年),尚寶少卿徐貞明奉旨督墾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龍家務始,墾稻田若干畝。崇禎元年(1628年),後金兵圍薊州,下三河,過平谷,臨順義縣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從密雲牆子嶺入關,後連克古北口、將軍石關,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舊制。順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軍士大規模圈佔土地,先後兩次在平谷圈佔平地12萬余畝。為反對圈地,順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閻家莊、馬圈庄為中心,爆發白蓮教起義,圍攻平谷縣城,被知縣牟雲龍鎮壓,兩村夷為平地,起義失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設順天府四路同知後,平谷縣屬北路廳管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 次游丫髻山,並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 曾游丫髻 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薊州屬縣改為直屬順天府。光緒初年,天主教傳入平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團民火燒張各庄教堂,攻佔平谷縣城,搗毀縣衙,砸開監獄。後被清政府鎮壓。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京兆特別區,平谷為京兆屬縣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縣改隸河北省薊州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平谷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平谷為其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屬「燕京道」。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938年6月在鎮羅營建密(雲)平(谷)薊(縣)聯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縣城,建平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當年撤走。1940年以後,是以魚子山、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創建和發展時期。4月在盤山建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7月在魚子山建西北辦事處,轄平谷全境和密雲、興隆一部分。依形勢的發展變化,於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後以平谷為中心建立了3個聯合縣,即: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屬第13專屬;平(谷)三(河)薊(縣),先屬冀熱遼行署第1專署,1945年1月後屬冀熱遼行署第14專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軍民圍攻下,平谷縣城解放,平三薊聯合縣遷入平谷縣城。在八年抗戰中,平谷縣為國犧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眾慘遭殺害,萬余間房屋被燒毀,1121萬斤糧食被搶走。1946年3月撤銷聯合縣建置,恢復單一縣建置,屬冀東行署第14專署。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州專署。期間,從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國民黨軍隊僅佔領平谷縣城及其周圍44個村莊9個月。
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並,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正如民國23年《平谷縣志》撰寫者王兆元所說:「自古建 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勢。平谷南、東、北三面環山,層巒迭嶂,資為屏藩。泃水洳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匯於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設置縣治,遠在漢初,迨隋唐以迄有明,雖屢裁省旋仍置縣,其終不得而易者,形勢使然也。」有人曾戲言:「平谷縣的縣名就是文物。」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平谷境域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地處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帶,因其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間為平原谷地,故得名平谷。境域群山聳翠,萬里長城環繞北部山間;泃、洳二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
平谷區
平谷地貌由北部、東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山區、半山區佔七分之四,平原佔七分之三。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間平緩,呈傾斜簸箕狀。
平谷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前呈環帶狀淺山丘陵。中部、南部為沖擊、洪積平原。山區半山區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有17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全國15大名山之一的盤山,矗立東南縣境。明代長城沿北部山區蜿蜒經過。
中低山區佔北京市山地面積的4.5%,是林果的發展基地。崗台階地分布於山前,呈環帶狀由西樊各庄向東,經樂政務、王辛庄、山東庄、南獨樂河、韓庄等鄉鎮北部轉向南至東高村鎮大旺務村止,面積131.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已成平坦的塊狀階地,為果園分布帶。平原分布於中部、西南部,面積344.94平方公里,為洪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20~100米,馬坊鎮小屯村北雙泉地段海拔11.2米,為全縣最低點。平原地區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為主要糧菜區。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個土類。在縣城東、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帶為山地棕壤褐土區。在山前崗台階地和溝谷上,為山前褐 土區。在中、西部和西南部的、洳二河的沖積平原為潮土區,間有小片水稻土。
平谷東北部的四座樓山周圍為中心區,有17座山峰超過千米,其中柳樹灣山的主峰東紙壺達1234米,為最高峰,是與興隆縣的界山。
岩石由元古界火山岩、石英砂岩組成。該山區特點是縣崖聳露,溝深壁陡,溪谷狹長,草木繁茂。分布在鎮羅營鄉北部、熊兒寨鄉東部與黃松峪鄉北部。面積15.07平方公里,呈壟崗狀或渾圓狀。海拔150~800米的低山區456.19平方公里,呈「M」型分布於北、東、南部,以片麻岩、硅質白雲岩、碎硝岩、碳酸鹽岩類構成的單面山、饅頭山為主。
平谷是獨立的山間盆地水文地質單元區。山區以基岩裂隙水為主,受降水入滲補給;平原區以第四系孔隙水為主,主要受降水入滲,河流漏滲,山區側向及灌水回滲等 因素補給。
氣候特點
平谷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東北部山區有地區性小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5℃。
河流水庫
境內有錯、洳兩河,水庫3座,其中海子水庫庫容1.2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4萬畝。平谷素有「寶山神水」之稱。
境內有河流20餘條,屬海河流域薊運河水系,自東、北流向西南。每年3~5月為枯水期,8~10月為豐水期。泃河是境內最大河流,發源於興隆縣青灰嶺南麓,南流薊縣北部黃崖關,經羅莊子急轉向西,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縣境。倚山西流,沿途匯入三泉水、將軍關、黑水灣、黃松峪、豹子峪等 季節性河流。至南獨樂河村附近潛入地下,在西瀝津村附近復出。此段有北寨、魚子山季節性河納入。流經平谷故城東門外,迂迴折向西南,依次納入龍家務、楊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溝水,在前芮營附近納入洳河,英城村南納入金雞河,折向南流,於馬坊鎮東南入三河市。
在薊縣九王莊附近與州河匯合後流入薊運河。總長180公里,境內長66公里。洳河系泃河支流,發源於密雲縣東邵渠鄉的銀冶嶺。由北往南流經太保庄南入平谷縣境。經劉家店、峪口、樂政務、王辛庄、大興庄、平谷鎮於前芮營村南匯入泃河。總長40.7公里,境內長22.7公里。金雞河系泃河支流,史稱五百溝水,發源於順義縣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東南,於英城鄉河奎村西北入境,於英城大橋北匯入泃河,總長27公里,境內長5公里。境內多泉,日流量在20立方米以上的山泉就有33處,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砂礫岩中。流量最大的為靠山集鄉的東溝老泉,流量為102.96升/秒。南山村泉日流量67.6立方米,是清澈、優質的天然礦泉水。
礦產資源
寶山之中,蘊藏著黃金、白銀、銅、錳、大理石、花崗石、石英岩、泥炭等20多種。黃金產量佔北京市90%以上。大理石、花崗石是北京市的富礦區之一。鎮羅營的花崗石質量在全國排第5位,色澤好,稱為「平谷紅」。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100多種,野生植物5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有蒼術、知母、柴胡、遠志等60多種。平穀神水名不虛傳,在已開發的3處礦泉水中,偏硅含量均在44克以上,有2處礦泉水含有珍稀元素鍶,是防治高血壓的精品,已被83條國際航線選用。
農業資源
平谷縣農業資源豐富,無污染,生產條件優越,是北京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及豆類。80年代初,調整農業內部結構,使農業有了全面發展。1986年後,積極推行適度規模經營,鞏固並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所產的「北京核桃」佔北京市場五分之一,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谷形成了以桃、梨、蘋果、柿子四大果樹為主的果品生產格局。無污染的蔬菜產量名列北京市前茅。鮮蛋上市產量居北京市首位。
㈧ 求重慶大足縣各有多少鄉鎮及各鄉鎮人口數
總人口96萬人22 鎮 2 街道辦事處智鳳鎮是大足石刻創始人趙智鳳的故鄉,位於大足縣城東部,西距縣城7公里,南連龍水鎮,東鄰金山鎮、石馬鎮,北與寶頂鎮接壤。大銅、大國路穿境而過,場鎮緊靠登雲機場,交通十分便利。瀨溪河由縣城自西向東經過智鳳鎮流向龍水、珠溪方向,水源條件好。全鎮總面積67.17平方公里,轄新店、田壩、茅里堡、高筍、八里、登雲、普安、阮家、永福、黃連、福壽11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42336人。近年,智鳳鎮工業經濟得到加快發展。2006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4744萬元,同比增長12.3%(下同);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62:20;鎮級財政收入完成384萬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500萬元,增長1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410萬元,增長14.3%;工業總產值達到25052萬元,增長19.8%;工業增加值實現7925萬元,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90元,增長8.2%;城鎮化率達到31%,綜合實力躍升全縣第10位高坪鄉位於大足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與安岳、潼南兩縣接壤,全鄉轄8個行政村、71個社,6988戶、26888人,幅員面積5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47畝,人均耕地0.75畝。中敖鎮位於大足縣西北部,距縣城9公里,處於瀨溪河發源地,東與龍崗街道辦事處、寶頂鎮接壤,南與高升鎮毗鄰,北至高坪鄉連安岳縣境,東北與潼南五桂鄉緊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全鎮幅員面積107.59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積33159畝。轄18個行政村,3個居委,共有161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195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460人。鎮內有大足縣目前儲水量最大的上游水庫。中敖火龍歷史悠久,天山米暢銷全國,素有「魚米之鄉」、「火龍之鄉」、「車貨之鄉」的美稱。大足縣寶頂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7公里,幅員面積6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畝,總人口2.9萬人,城鎮人口0.4萬人。全鎮轄9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68個村民小組。寶頂鎮鎮域峰巒起伏,溝谷陡深,海拔高度多為400至500米的山地。寶頂鎮土壤以沙及紫色土為主,顯酸性、中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溫度17.3℃,年積溫6366℃。無霜期323天,多雲霧陰雨,年降雨量1100毫米。寶頂鎮青山綠水,風光秀美,土地肥沃,鳥語花香,生態觀光園、休閑娛樂設施密布,被為縣城後花園。二級硬化水泥公路橫貫其中,村級公路與之相連,並與周邊鎮鄉聯網,境內交通十分便利。寶頂鎮是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鎮,2002年,獲中央精神文明委授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建設部授予的2002年度中國最佳人居環境範例獎。高升鎮幅員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萬畝。總人口26000人,轄8個行政村(太和、旭光、建設、紅光、雙牌、新光、勝光、先進),1個居委會(華升), 54個村(居)民小組。龍崗辦事處成立於2002年7月,位於大足縣主城區,是大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轄6個社區,6個行政村。總人口9.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9萬人,農業人口2.2萬人。轄區幅員面積43.83平方公里,城區面積3.5平方公里。農村耕地面積1081公頃。棠香街道辦事處轄7個村,5個居委會。分別為惜字閣村、和平村、水峰村、金星村、冉家店村、雙豐村、三合村,紅星社區居委會、五星社區居委會、報恩社區居委會、東關社區居委會、海棠社區居委會。 2002年全辦事處總人口為48622人,非農業人口13041人,總戶數13345戶,幅員面積60.17平方公里。回龍鎮地理位置東經105°51′42″,北緯29°43′44″,位於大足縣東面稍偏北,距縣城約17公里,鎮域北面與銅梁縣小林鄉接壤,到銅梁縣城約為30公里;西面緊鄰寶頂鎮和智鳳鎮;南面與金山鎮相鄰,東靠萬古鎮和國梁鎮。轄區面積為49平方公里,全鎮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57個村(居)民小組,共6469戶,總人口為241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43人,耕地面積19031畝。全鎮共有12個黨支部國梁鎮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饒國梁而得名,位於大足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處,是市、縣農業示範鎮,全鎮幅員面積38.9平方公里,東臨雍溪鎮,南接萬古鎮,西靠國梁鎮,北連銅梁縣,轄7個農村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5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4萬人,總耕地面積20985畝。近年來,我鎮大力實施發展特色經濟戰略,促進鎮域經濟上新台階鐵山鎮,曾名九區,又名雙河場。東與三驅鎮相連,西與榮昌縣十烈鄉相接,北與安岳縣合義鄉相毗,南與季家鎮相鄰。鐵山鎮位於大足縣的最西端,距縣城26公里,是大足縣的西大門,位於大足、榮昌、安岳三縣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相對重要。
鐵山鎮幅員面積59.6平方千米,下轄雙河社區、晉元社區兩個街道居委會和繼光村、雙橋村、麒麟村、油坊村、連科村、西北村、多寶村、高龍村、勝豐村、桂香村、建角村、三寨村12個村委會,共90個居民組,總人口33751人 季家鎮共轄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52個村民小組和3個居民小組,6024戶2098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8人;幅員面積53.6平方公里,耕地18381畝,其中水田14100畝,土4281畝,人均耕地0.87畝,屬典型的農業鎮。 三驅鎮地處大足西部,距縣城11公里,全鎮共有16個行政村和2個街道居委會,114個村民小組和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1795人,其中農業人口47266人。全鎮幅員面積76.28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586萬元,糧食總產量完成2405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326元。寶興鎮幅員面積51.5平方公里,轄9 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64個村(居)民小組,8828戶,31245人龍石鎮位於大足縣的西南角。東面和南面與珠溪鎮接北;西面與榮昌縣的古昌、河包兩鎮毗鄰;北連三驅、寶興兩鎮。距縣城23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50個居民小組,5890戶,總人口21350人 珠溪原名寶珠溪18個行政村、 2個社區,160個村(社區)小組,總戶數17584戶,總人口59624人 龍水鎮地處重慶西部,是著名的五金之鄉,西部最大的建制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級文明鎮、首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重慶市「百鎮工程鎮」、市商業建設中心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城鎮化工作先進鎮,是大足縣城的重要組團。城區南距成渝鐵路、成渝公路15公里,東距重慶城區90公里,大郵路、龍銅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全鎮轄10個社區、18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11.88平方公里,總人口13.3萬人,其中,城區面積7.7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8.3萬人石馬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距縣城12公里,幅員面積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畝,轄9個村(居)委員會,88個社,總人口3.4萬餘人 金山鎮位於大足縣中東部地區,東距銅梁縣城33公里,西距大足縣城22公里。東與我縣的萬古鎮毗鄰,南與拾萬鎮相靠,西與石馬鎮、金山鎮接壤,北與回龍鎮相連。屬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5℃,年降雨量約1100㎜。全鎮幅員面積38平方公里,全鎮耕地面積17334畝(其中水田13820畝,旱地3514畝),人均耕地約0.78畝。總戶數6321戶,總人口22359人,其中農業人口20579人。全鎮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個農村行政村,4個居民小組,53個村民小組萬古鎮位於大足東部,是大足縣的東大門,距大足城區27公里,距重慶市主城區80公里。全鎮幅員66.5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共有175個村民小組。年末戶籍人口5281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337人雍溪鎮轄7個農村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3852人,其中農業人口27892人古龍鄉位於重慶市大足縣東端,距縣城38公里,幅員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鄉政府駐址在古龍鄉新街居委。全鄉轄6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49個村民小組,2006年末人口9718人拾萬鎮位於大足縣東南部,西山(又名巴岳山)腳下,懷遠河畔,距大足縣城23公里,與石馬、萬古、金山、玉龍等鎮接壤。全鎮幅員總面積49平方公里,屬盆地丘陵地形,境內溪河密布,水利設施健全,水源供給充足,電力保障有力,10公里半徑范圍內建有大堡、萬古、雙橋、紅石四座35KV變電站。下轄:拾萬社區和楠木、八埝、雙埝、斯蘭、檬子、將軍、福利、長虹、協豐9個農村行政村,共66個(社)居民小組,總人口29,816人,其中農業人口28,090人,非農業人口1,726玉龍鎮是重慶市西部一個山川毓秀的市級衛生城鎮,位於重慶市大足縣東南部,距大足縣城20公里,巴岳山橫亘東部,東北與銅梁接壤,東南與永川相連,南面與雙橋區毗鄰。全鎮轄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51.07平方公里,有耕地11549畝,2005年末總人口23030人(其中非農人口4570人),總戶數6473戶 郵亭鎮幅員面積91.01平方公里,地處成渝兩地交會處,位於大足縣南端,東接永川市,西鄰榮昌縣,北函雙橋區,距縣城30公里。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轄15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萬人
㈨ 平谷區的行政區劃
2007年平谷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2個鄉。
興谷街道辦事處
興谷街道辦事處位於平谷城區北部,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轄上紙寨、杜辛庄、中羅庄、後羅庄、中胡家務5個行政村,興谷園、光明、樂園東、樂園西、新星、金鄉東、金鄉西、園丁8個社區。
濱河街道辦事處
濱河街道辦事處是平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所在地,位於平谷城區中南部,面積3.6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轄金谷東園、平糧、向陽、金谷園、承平園、北小區、建西、南小區、濱河、金海、建南、府前、林蔭家園13個社區。
平谷鎮
平谷鎮地處平谷城區中心,面積28.6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轄海關西園、勝利、太和園、建蘭4個社區,西寺渠、東寺渠、園田隊、勝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趙各庄、北台頭、西鹿角、下紙寨、東鹿角13個行政村。
峪口鎮
峪口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北京市區50千米,面積65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轄峪口村、西營村、東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營、興隆庄、中橋、蔡坨、南營、坨頭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楊家橋、南楊家橋、橋頭、廠門口、雲峰寺、大官莊、小官莊20個行政村。
馬坊鎮
馬坊鎮是平谷區西南的大門,距北京建國門50千米,到首都機場35千米,面積44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東店、三條街、二條街、西大街、蔣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窪里、梨羊、打鐵庄、太平庄、新建隊、東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個行政村。
金海湖鎮
金海湖鎮位於平谷區東北端,面積13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轄韓庄、胡庄、東土門、馬屯、祖務、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陽、海子、靠山集、郭家屯、東上營、茅山後、小東溝、彰作、紅石門、中心、將軍關、黑水灣、黃草窪、紅石坎、上堡子、羅漢石、東馬各庄28個行政村。
東高村鎮
東高村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2千米,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轄東高村、西高村、南埝頭、大旺務、大庄戶、趙家務、趙庄戶、克頭、前台頭、南張岱、北張岱、張岱辛庄、青楊屯、崔家莊、侯家莊、門樓庄、鮑家莊、高家莊、曹家莊、普賢屯、南宅、南宅庄戶22個行政村。有東高村塔山
山東庄鎮
山東庄鎮地處北京市平谷區東側,距北京市區中心70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山東庄、橋頭營、西瀝津、大坎、東窪、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關、小北關、漁子山、桃棚12個行政村。
南獨樂河鎮
南獨樂河鎮位於平谷區東部,距北京城區80千米,首都機場50千米,面積69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轄南獨樂河、北獨樂河、劉家河、峨嵋山、北寨、公爺墳、峰台、張辛庄、望馬台、甘營、南山、新農村、新立村13個行政村。
大華山鎮
大華山鎮在北京市區東北部80千米處,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轄前北宮、後北宮、勝利村、陳莊子、蘇子峪、山門溝、麻子峪、掛甲峪、大華山、磚瓦窯、泉水峪、西峪、西長峪、西牛峪、瓦官頭、梯子峪、李家峪、東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個行政村。
夏各庄鎮
夏各庄鎮面積6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轄夏各庄、張各庄、楊各庄、馬各庄、龍家務、賢王莊、王都庄、陳太務、紀太務、魏太務、南太務、安固、稻地、楊庄戶、大嶺後15個行政村。
馬昌營鎮
馬昌營鎮位於平谷西南部,面積28.8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轄馬昌營、圪塔頭、王官屯、毛官營、王各庄、魏辛庄、東陳各庄、西陳各庄、東雙營、西雙營、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營、後芮營、西海子17個行政村。
王辛庄鎮
王辛庄鎮位於平谷城區北側,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轄太後、北上營、中胡家務、熊耳營、東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賈各庄、齊各庄、王辛庄、後羅庄、許家務、蓮花潭、放光庄、楊家會、井兒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園、東杏園、樂政務23個行政村。
大興庄鎮
大興庄鎮位於平谷城區西側,與城區僅一河之隔。面積33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轄大興庄、魯各庄、白各庄、北城子、東柏店、北埝頭、唐莊子、西柏店、周莊子、韓屯、吉卧、良莊子、三福庄、陳良屯、西石橋、東石橋、管家莊、周村18個行政村。
劉家店鎮
劉家店鎮位於平谷區西北部,距北京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14.5千米。面積35.6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劉家店、鳳落灘、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萬家莊、胡家店、寅洞、辛莊子、江米洞、行宮、東山下14個行政村。
鎮羅營鎮
鎮羅營鎮南距區政府駐地22.5千米,面積80.9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上鎮、大廟峪、季家溝、北四道嶺、東四道嶺、下營、上營、桃園、見子庄、東牛角峪、五里廟、西寺峪、東寺峪、核桃窪、關上、北水峪、清水湖、楊家台、張家台、玻璃台20個行政村。
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地處平谷城區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區80千米,面積5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00人。轄熊兒寨、北土門、南岔、魏家灣、東溝、東長峪、花峪、老泉口8個行政村。
黃松峪鄉
黃松峪鄉位於平谷區東北部,面積64.4平方千米,總人口6000人。轄黃松峪、黑豆峪、白雲寺、大東溝、梨樹溝、塔窪、刁窩7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