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隴西城市有多少人口

隴西城市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1-02 20:07:46

⑴ 隴西縣有多少人口

截至2016年,隴西縣域面積為2408平方公里,轄10鎮7鄉,215 個行政村,11個社區,12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92萬,其中農業人口43.3萬,居住著漢、回、滿等13個民族。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處隴中黃土高原中部。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安定區。隸屬甘肅省定西市。

(1)隴西城市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一、位置境域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在定西市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50′-35°23′、東經04°18′-104°54′之間。縣域東西寬約52公里,南北長約60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東與通渭縣相接,南與漳縣、武山縣毗連,西與渭源縣相鄰,北與安定區接壤。縣人民政府駐鞏昌鎮。

二、地形地貌

隴西縣位處西北黃土高原邊緣與秦嶺支脈丘陵地帶之間,為黃土梁峁與河谷地形。構成南山(二陰地區)、川區(渭河水川地區)、北山(乾旱地區) 三塊條件明顯差異的小區環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⑵ 陝西隴西縣屬於哪個市

隴西,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⑶ 甘肅隴西縣屬於哪個市

隴西縣屬於甘肅省定西市,地處隴中黃土高原中部。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安定區。隸屬甘肅省定西市。隴西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自古為「四塞之國」,兵家必爭之地。遠在史前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齊家等文化遺址。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設隴西郡,漢初設襄武縣,始有建置。隋改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隴西縣常住人口427373人。

行政區劃:

隴西縣下轄12鎮5鄉,分別為:鞏昌鎮、文峰鎮、首陽鎮、菜子鎮、福星鎮、雲田鎮、通安驛鎮、馬河鎮、碧岩鎮、柯寨鎮、雙泉鎮、權家灣鎮、宏偉鄉、德興鄉、渭陽鄉、和平鄉、永吉鄉。共有215個村,11個社區,1287個村民小組。

⑷ 甘肅隴西到底有多大

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轄10個鎮,15個鄉,280個村,24個居委會,1670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回等12個民族

⑸ 20世紀90年代甘肅省各個地州市人口

甘 肅 省
全省合計2557.5254萬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236582人,佔36.1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6338672人,佔63.88%。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222734人,文盲率8.69%。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064127人,佔51.08%;女性人口為12511127人,佔48.92%。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04.42。

蘭 州 市
蘭州市361.6163萬人,其中:城關區127.8745萬、七里河區561020人、西固區364050人、安寧區288510人、紅古區136101人、永登縣418789人、皋蘭縣131785人、榆中縣437163人。

蘭 州 市
蘭州市361.6163萬人,其中:城關區127.8745萬、七里河區561020人、西固區364050人、安寧區288510人、紅古區136101人、永登縣418789人、皋蘭縣131785人、榆中縣437163人。

酒 泉 市
酒泉市109.5947萬人,其中:肅州區428346人、金塔縣147460人、瓜州縣148798人、肅北縣14979人、阿克塞縣10545人、玉門市159792人、敦煌市186027人。

嘉 峪 關 市
嘉峪關市23.1853萬人。

張 掖 市
張掖市119.9515萬人,其中:甘州區507433人,肅南縣33653人,民樂縣219356人,臨澤縣134328人,高台縣143446人,山丹縣161299人。

金 昌 市
金昌市 46.4050萬人,其中:金川區 228561人、永昌縣 235489人。

武 威 市
武威市181.5054萬人,其中:涼州區1010295人、民勤縣241251人、古浪縣388718人、天祝自治縣174790人。

臨 夏 州
臨夏州194.6677萬人,其中:臨夏市274466人、臨夏縣326123人、康樂縣233173人、永靖縣180161人、廣河縣227466人、和政縣185083人、東鄉縣284507人、積石山縣235698人。

白 銀 市
白銀市170.8751萬人,其中:白銀區294400人、平川區192398人、靖遠縣454925人、會寧縣541273人、景泰縣225755人。

定 西 市
定西市269.8622萬人,其中:安定區420614人、通渭縣349539人、隴西縣453257人、渭源縣324215人、臨洮縣507386人、漳縣192957人、岷縣450654人。

隴 南 市
隴南市256.7718萬人,其中:武都區555004人、成縣242343人、文縣218796人、宕昌縣274313人、康縣180061人、西和縣393272人、禮縣458237人、徽縣200294人、兩當縣45398人。

天 水 市
天水市326.2548萬人,其中:秦州區643906人、麥積區553268人、清水縣266908人、秦安縣515423人、甘谷縣559712人、武山縣437268人、張家川縣286063人。

慶 陽 市
慶陽市221.1191萬人,其中:西峰區377528人、慶城縣261898人、環縣302918人、華池縣120875人、合水縣145722人、正寧縣180909人、寧縣405614人、鎮原縣415727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總人口68.01萬人。

平 涼 市
平涼市206.8033萬人,其中:崆峒區504848人、涇川縣281145人、靈台縣183937人、崇信縣102116人、華亭縣189333人、庄浪縣382827人、靜寧縣423827人。

⑹ 隴西屬於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哪個鄉哪個村

隴西屬於甘肅省定西市下轄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 隴西縣位於黃土高原西部,在渭河上游。東與通渭縣相接,南與漳縣、武山縣毗連,西與渭源縣相鄰,北與安定區接壤。 隴西縣在元明清時期,為甘肅省省會,也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拓展資料:
1,這里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古建築威遠樓雄居縣城中心,聲聞四達;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亭台樓榭,風景秀麗。天下李氏源於隴西,「隴西堂」聞名海內外。 這里資源豐富,產業發達。水資源1.94億立方米,電力總裝機容量401000千伏安,現年耗電量僅為裝機容量的一半。享有「西北葯都」、「千年葯鄉」之稱,宜產多種地道優質中葯材,黨參、當歸、紅黃芪量大質優,馳名中外,是「中國黃芪之鄉」,通過黃芪和白條黨參原產地標識認定。馬鈴薯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鏈條。菌菜生產基地建成,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隴原三絕」頗享盛名,是著名的「中國臘肉之鄉」。
2,這里工業雄厚,潛力巨大。現有工業企業147戶,門類齊全,行業多樣,分為冶金製造、食品包裝、生物醫葯、化工建材4大工業體系,擁有3500多種產品。蘭州鋁廠西北鋁加工分公司是全國三大綜合性鋁加工企業之一。 這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東達古都西安,西臨省會蘭州,隴海鐵路縱貫東西,寶蘭二線橫跨境內,定隴公路建成使用,連霍高速穿境而過,多條國、省公路與鐵路在「旱碼頭」文峰鎮交匯,成為連結周邊數十個市州縣的交通樞紐。

⑺ 隴西人口有多少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轄9個鎮、8個鄉,總人口50.02萬人。

⑻ 隴西地名的來歷

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又稱隴右(古人以西為右),隴右在很多情況下也指甘肅。秦穆公用由余之謀稱霸西戎,今天甘肅省天水、甘谷、武山、岷縣、隴西、臨洮等地在當時納入秦國版圖,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區設隴西郡,後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晉曾設過隴西國。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臨洮)。隴西郡是甘肅最早的行政建制。
隴西概況
總述: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肅省南部渭水流域隴西盆地,自然地域開闊。渭水流經全境,境內山川雄壯,風光迷人。千年郡州治所,文化積淀深厚。古城中心坐落著建於宋代的威遠樓,雄偉壯觀,盡顯千古雄風。「天下李氏出隴西」,隴西是李氏發祥、發跡、成長、繁衍、遷播之地,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故里。隴西堂、李家龍宮等古跡聞名遐邇,是中華人文歷史的精粹。世紀初,中醫興起,葯材產業方興未艾,現代化中等城市規模初具。
細述: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市安定區,東經104.61,北緯34.98 ,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裡面積,人口50萬人。轄10個鎮,15個鄉,280個村,24個居委會,1670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回等12個民族。全縣已實現了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農村貧困面下降到2.8%,3個村達到小康標准。
隴西又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這里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古建築威遠樓雄居城市中心,聲聞四達;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仁壽山亭台樓榭,風景秀麗,視野開闊,可翹望隴西全城。
隴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東達古都西安,西臨省會蘭州,隴海鐵路縱貫東西,寶蘭二線橫跨境內,定隴公路建成使用,連霍高速穿境而過,多條國、省公路與鐵路在「旱碼頭」文峰鎮交匯,成為連結周邊數十個市州縣的交通樞紐。
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隴西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還一度成為甘肅省最早的省會,是隴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天下李氏源於隴西,歷代英才輩出,隴西李氏文化研究方興未艾,分別於1994年、1997和2000年成功舉辦了「隴西李氏文化全國研討會」、「隴西李氏文化旅遊觀光節」和「隴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國研討會暨西部大開發隴西經貿洽談會」。憑借豐厚的歷史文化,隴西逐漸成為凝聚中華文化的重點城市。
中國葯都-千年葯鄉
全國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文峰、首陽兩大葯材市場年交易達10萬噸以上,交易額超過5億元。上海考察團在認真考察了當地的中葯材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後,將隴西縣作為上海的中葯材種植基地。分別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召開了中國定西中葯產業發展大會,影響強烈。
歷史文化
仰韶文化、齊家文化
近期在隴西北山發現大量遠古遺跡,充分證明隴西很早之前就有人類定居。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代表,在渭河流域,尤其在甘谷、武山、隴西、渭源的渭河上游兩岸,散布很廣,比較集中。在隴西地區,沿渭河南岸的黃土台地保存了許多 仰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的分布從西到東,包括首陽鎮的頭山文化遺址、昌谷鄉的梁家坪文化遺址、鞏昌鎮的張家坪文化遺址、文峰鎮的暖泉山文化遺址等十多處。
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遺物豐富。有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鏃、石杵等;骨器有骨刀、骨針等。出土的陶器最多,如陶刀、陶環、陶紡輪、陶器皿等。陶器多屬粗陶,其中彩陶表面紅色,表裡磨光,並有彩繪,如弧線三角紋、口沿單線紋等。尤其是尖底瓶的彩陶更為光彩奪目,造型獨特優美,紋飾嚴謹,具有流暢感,充分體現了仰韶文化的風格和特徵,它是彩陶中的瑰寶。齊家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另一類型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和政齊家坪而得名。齊家文化在甘肅境內的渭河流域分布較廣。隴西地區發同有二十幾處遺址,分布在渭河南北兩岸的黃土台地上,包括首陽鄉韓家坪、梅家咀,菜子鄉沙家莊、牟家檯子,鞏昌鎮周家莊,南安鄉唐家坪,雲田鄉紅上溝,文峰鎮營盤坪。堡子坪等文化遺址。
打開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史典籍,就無法迴避隨處可見的「隴西」二字。因為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華夏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承載著兩千多年厚重的人文歷史。
今隴西縣古稱襄武,一度為省會。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肅軍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隴西,隴西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是西出長安的第一大軍政文化重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與現代化大都市的宣傳,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和概念,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不應對它歷史文化的宣傳影響到這樣的程度,這是一種遺憾。「隴西」地名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北京大學版《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戰國地圖)。我認為甘肅如果放棄隴西,就等於放棄了用有力的地域名稱和歷史名人,來襯托說明甘肅悠久人文歷史的豐厚資源,因為隴西是甘肅歷史上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天水和武威也曾在歷史上有過階段性輝煌,或者有與隴西並駕齊驅的時段,但其長久性和總體份量都不如隴西。就前面所列歷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記載在「隴西」名下,隴西就是歷史上隴西郡的所在地。隴西不光在甘肅就其全國而言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為數不多的典範地名之一,它承載著民族千古以來的典籍文化。搬開中國浩瀚的文化史典,就無法迴避四處可見的隴西(隴西郡、隴西成紀、渭州、鞏昌府、鞏昌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因為隴西是中華民族早期文化發祥地的首要地區,歷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
一個地名,被國庫典籍不停的載揚三、四千年,又與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貫為一體,這本身就具有豐厚的歷史份量和燦爛的文化光輝,目前在甘肅,很難找到另有兩個什麼字比隴西更具有甘肅歷史文眀的代表性。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地名,已經就是被歷史塑造了幾千年形成的聚焦點,歷史從這里走來,人們從這里認知,這個地名就應當是串結甘肅歷史文化的中心線,這一點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無法更改的,甘肅的宣傳不能也不應該脫離這個軸心線。至於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范圍地點(當然也可加以小域及變遷的說明),應當沿著有代表性的地域和歷史記載的慣例,小局部的名人名事之爭應服從大的全局。隴西是一個歷史大地域的代名詞,不能只看現在地域機構的一時劃分而過於偏廢,對隴西的宣傳,其歷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現隴西縣縣區范圍,而應當進入歷史上隴西郡和鞏昌府的地域范圍,這是符合歷史的。在其秦漢以前,隴西郡就包括有:蘭州、天水、隴南、秦安,而甘肅歷史文化主要起源於秦漢前期,應當看到隴西是個歷史地域和歷史概念,而不能單純割裂的看作是現在的隴西縣,隴西就是歷史至今的「隴中」,「隴上」,甘肅的簡稱「隴」,都是從隴西的歷史文化地域而來的,現在這個歷史地域已經只剩下一個縣的地盤了,隴西快要在甘肅消失了。只有隴西機務段強大的電力機車,拖掛著區區車箱,五十一年來每日來回行進在蘭州與天水之間這六百里熱土,同時在默默地向全國無數過境這里的人們訴說,這塊被忘缺的六百里熱土她在華夏歷史中的光環和至今被覆蓋著的焦人的文化味。隴西是一個相對歷史文化的地域概念,比如李白被典籍較統一的記載為隴西成紀人,李世民祖上隴西人,如果再劃分小域,把李白、李世民改成秦安人或臨洮人,那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隴西院」,隴西縣的李氏祠堂「隴西堂」就得改成「秦安院」、「臨洮堂」。由此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海外欄目片頭中的「隴西堂」也得由此取消或者更名,同時千千萬萬僑居海外的李氏後裔也得棄用『隴西』的一慣叫法,這樣做是要鬧出國際笑話的。公元前266年秦昭王設立隴西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仍置隴西郡,到公元1669年前歷來都是西出京都長安的第一大軍事、文化重鎮。一直在隴右行使中央政權下的一二級軍政權地。隴西郡初期轄地為現蘭州市、定西地區、天水市、隴南地區之總和,後因轄地太大,先後從中分割,成立了天水郡:金城郡(現蘭州市)、武都郡、安定郡。清朝分置陝甘總督,後成立甘肅省,省會駐地先設在隴西,公元1669年才遷至蘭州,爾後經濟文化中心才從隴西轉到了蘭州。從幾千年歷史上冠系在隴西名下的歷史文化名人,簡直不勝枚舉,「僅唐一代近三百年間進入朝仕的隴西文人才士就難以記數,可以說像隴西這樣在歷史上給國家直接或間接輸送眾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的,古人雲:『天寶物華地靈人傑』,這就使隴上文化鼎冠中華」(見《隴西文史稿》)。沿襲歷史的大地域叫法,有利於文化傳承的沿續性,和人們對重大歷史人物已知的統一性。隴西承載著甘肅的歷史文化,這是由史料記載的(隴西歷史見「二十五史」各書卷相關條目,《隴西文史稿》有詳細考證)。
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肅省南部渭水流域隴西盆地,自然地域開闊。渭水流經全境,境內有名貫古今的鳥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兩朝的商代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潔身自盡的《禹貢》首陽山。古城中心座落著建於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遠樓,雄偉壯觀,使古城凸顯千古雄風。 隴西元朝為陝西行中書省鞏昌總帥府。元朝實行軍政合治,鞏昌總帥府就在威遠樓「統督鞏昌、平涼、臨洮、慶陽四府,秦、隴、寧、定西、蘭、鎮原、階、成、西和、會、環、金、徽、德順、金洋十五州行政軍事。」(《隴西文史稿》),古城承載著現在甘肅省會蘭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見,隴西在當年的繁華輝煌以及文化的繁榮。重修於清代的威遠樓,飛檐斗拱、雕梁畫柱,通高二十六米,極其古樸壯觀,為西出長安的西北第一樓,是隴上名勝古跡的代表性建築,上懸隴西楊氏書寫的「鞏昌雄鎮」通欄金匾,其書法雄勁厚重。鞏昌雄鎮「聲聞四達」,隴上詩人贊曰:「隴山渭水歷來兵家征戰地,鞏昌雄鎮自古關西出將才」。城內民建古屋欞格,沿襲秦漢古建風格,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並將北街作為秦漢風格古建保留。城北有元蒙將領的巴巴墳,牌樓至今巍峨渭濱,古赤亭水源遠流長,從北緩緩注入渭河,繁忙於隴海鐵路線上的列車就沿著亭水河,碾壓著漢代赤亭都尉積淀的黃土味,穿梭於南北。
隴西地形平陡大小與蘭州差不多,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四面通衢,其地理位置決定了歷史上、現在和將來都是甘肅南部交通中轉和物資集散的中心。宋朝曾是中國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現代社會的商品交易會是從隴西演化而來的。隨著西部的開發、國家西線引水工程動工和歐亞大陸橋渝蘭鐵路的通車,隴西有著經濟發展的無限前景,充滿著開發的商機,隴西作為隴中工業城市而崛起是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李氏家族的「隴西龍宮」座落在隴西城北街頭前門,其多層斗拱式牌坊至今還在,這里是隋唐以前李淵家族的真正老家,隴西是李氏家族的根本和原故里,當時就稱為隴西龍宮,這更為隴西增添了神秘性,李淵曾有一段委派太子李建成出任隴西太守,處理軍政和守護家門。隴西牡丹早於長安牡丹,(以唐隴西龍宮為主一帶地域,後由李建成移至長安)長安牡丹早於洛陽,除了在《在威遠樓下》書中記載外,世人知道的太少。牡丹性干喜寒,再加丁香呵護,至今西秦牡丹嬌於長安、洛陽。
古隴西郡
古隴西是甘肅最早設置的郡
「隴西」一詞引人注目時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這一年秦昭王設置了隴西郡,並修築長城,以防禦西部的少數民族,從根本上確保秦人後方的穩定。
史籍和考古發掘證明,秦人就是在以禮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域上發展壯大起來的。遠在夏朝時,他們為夏王室「調鳥獸,鳥獸多馴服」,於是「賜姓嬴氏」。夏亡商興之際,秦人去夏歸商,因軍功使「嬴氏多顯」。至周朝時,秦人為孝王「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因功封於秦(今甘肅天水)號嬴秦,周王室讓他們「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時,他們護送周王室東遷有功,被周王室分為諸侯,並且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滅狄族,設置狄道。 戰國秦長城就是將秦人的發祥地禮縣及其周邊地區圍在了裡面,有了長城自然要設置守護長城的部隊和地方政府。位於戰國秦長城起點不遠處的狄道(今臨洮),自然就成隴西郡的郡治。 西漢時,隴西郡管轄今天甘肅東鄉以東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漢水上游的廣大區域。所有的史料證明,隴西郡政府所在地狄道就是在今天臨洮縣,由於歲月久遠郡治的具體方位已不可考,《辭海》中也只是籠統地記述為「臨洮縣南」。
長期以來臨洮的名氣很大,然而縣城並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這里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寧、蘭州兩地的樞紐,也就是連接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中南兩線的所在地。古人選擇狄道作為隴西郡治是有他們的道理。
說起來狄道還有一段來歷呢?盡管在戰國時秦人修築了長城,用以防禦西方的少數民族;但並沒有將少數民族驅趕到長城之外。大量的狄族仍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漢書》記載說:「縣有蠻夷曰道」。所以狄道就是狄族居住的縣,似乎和今天的民族自治縣有點類似。

⑼ 甘肅省各市縣人口

甘肅省人可以到綠洲建設民房種植農產品農作物。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