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大概有多少回民
『壹』 中國回族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回族人口為11377914人。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
回族分布的特點
總體上看,回族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現為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回族分布。這還體現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區市總人口的比例上,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區市總人口10%以上的只有兩個(寧夏和青海),佔1%-5%的有6個,佔1%以下的有23個省區市。
『貳』 回族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回族人口2021總人數約981.68萬人。
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
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
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從南北來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區,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較少。
在56個民族中,回族按省區市顯示出的人口分布離散度僅次於漢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這表明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
『叄』 中國回族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2021年中國回族人口約981.68萬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回族人口981.68萬人,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位居第三,僅次於壯族和滿族。
回族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全國的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
2021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口數
2021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口12547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89%。各少數民族的人口數如下:
五百萬人口以上的有:壯族 1617.88萬人,滿族 1068.23萬人,回族 981.68萬人,苗族 894.01萬人,維吾爾族 839.94萬人,土家族 802.81萬人,彝族 776.23萬人,蒙古族 581.39萬人,藏族 541.60萬人。
一百萬至五百萬人口的有:布依族 297.15萬人,侗族 296.03萬人,瑤族 263.74萬人,朝鮮族 192.38萬人,白族 185.81萬人,哈尼族 143.97萬人,哈薩克族 125.05萬人,黎族 124.78萬人,傣族 115.90萬人。
人口在100萬以下的有:畲族 70.96萬人,僳僳族 63.49萬人,仡佬族 57.94萬人,東鄉族 51.38萬人,拉祜族 45.37萬人,水族 40.69萬人,佤族 39.66萬人,納西族 30.88萬人,羌族 30.61萬人,土族 24.12萬人,仫佬族 20.74萬人。
錫伯族 18.88萬人,柯爾柯孜族 16.08萬人,達斡爾族 13.24萬人,景頗族 13.21萬人,毛南族 10.72萬人,撒拉族 10.4萬人。
『肆』 回族有多少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回族人口有10586087人。
以下是回族的相關介紹:
回族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981.68萬人(200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
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回族
『伍』 中國回民人口有多少
第六次人口普查總人口10586087人(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5)全中國大概有多少回民擴展閱讀
回族「大分散,小聚居」格局集中表現在回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和民族鄉的分布上。回族自治地方一共有14個,其中,1個自治區,2個自治州、11個回族自治縣(包括聯合);其中1個自治區、2個自治州和6個自治縣(回族自治縣共11個,包括聯合)。
全國有回族鄉140個,西北地區只有37個,西南地區有28個,華北地區有27個,華東地區有12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南地區有31個。值得注意的是,在183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大約有97個城市的主要少數民族是回族,尤其是東中部城市,回族占的比例更高。
在全國還有4個城市的行政建制上專設回族區,分別是洛陽市的瀍河回族區、鄭州市的管城回族區、開封市的順河回族區、呼和浩特市的回民區。由此看出回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
『陸』 中國回民人口有多少
總人口:10586087人
時間:第六次人口普查
詳細信息:其中男性5373741人,女性5212346人
『柒』 回族有多少人口啊
回族有11377914人口。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境內回族的人口數為11377914人。
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
回族人口的分布特點
「大分散,小聚居」是回族分布的鮮明特點。
這一特點早在蕃客東來、回回人東遷之際便已顯露出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有數以萬計的回族兒女先後參軍入伍或考入各類大專院校,轉業或畢業後分配到全國各地工作,使回族的分布更加廣泛。根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回族總人口為8602978人,全國絕大多數的縣、市都有分布,是除漢族外,分布最廣泛的民族。
盡管如此,回族還是有自己較為集中的居住地區,即西北、雲南等地。其它地區,回族居住的情況雖然分散,但人們還是在大分散的客觀形勢下,盡量爭取小的集中。
因此,凡有回族居住的地方,無論城鎮鄉村,總是一片片,一塊塊地集中在一定地段、街道、山村或寨子,很少有回民獨家村。而且多分布在交通線上或靠近交通線,以保持著與鄰近地區的聯系。
小集中,使回族人民雖歷經六七百年的風雨考驗而未被吞噬湮沒,反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中華民族的一支重要力量。
『捌』 回族的人口有多少
中國回族人口有10586087人。
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
民族分布
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從南北來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區,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較少。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在56個民族中,回族按省區市顯示出的人口分布離散度僅次於漢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這表明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
關於回族分布的特點,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現為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回族分布。「小聚居」的特點集中體現全國回族居住的情形中,在西部省區,回族以連片聚居為特點,反映在回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在北方或西部地區。
『玖』 回族有多少人口(單位億)
中國回民人口有多少?
中國回民人口有10586087
0.10586087億人
『拾』 誰知道回族在中國有多少嗎
回族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0)全中國大概有多少回民擴展閱讀:
回族來歷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最初為他稱,後來才演變為自稱。「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指唐代以來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蔥嶺以西部分地區)一帶的「回紇」人(「回鶻」人)。「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
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我國來。
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