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洛克菲勒人口有多少

洛克菲勒人口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04 17:53:29

Ⅰ 沒有幸運僥幸,只有踏實認真,猶太族成功富有的原因是什麼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最富有的民族。他們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比例不到四百分之一,卻佔了世界超級富豪榜上四分之人的席位,控制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財富。在美國,他們所佔總人口比例僅百分之三左右,但在全美百萬富翁的人群中,卻超過了三分之一。福布斯美國富豪榜前40名中,他們就有18人。

就是靠著腳踏實地,他們造就了娛樂業巨頭、頂級的銀行家和科技業的巨子。從所羅門·美邦這類華爾街巨鱷公司,到大名鼎鼎的麥當勞、星巴克等全球性著名品牌,其創始人都是猶太人。還有在全世界金融界如雷貫耳的大鱷索羅斯、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等,也都是猶太人。

也正是憑著這腳踏實地,以色列在九成都是沙漠,年平均降水僅25至50毫米的土地上,創造了人間奇跡。在眾多中東國家裡,實現了糧食、蔬菜等方面的自給自足。如今,以色列棉花、奶牛、黃瓜、茄子等單產均世界最高。花卉出口僅次於荷蘭,位居世界第二。養魚技術也非常厲害,每立方水域的產量高達半噸多。為了節約用水,滴灌技術世界領跑。由電腦感測器通過檢測植物莖果的直徑變化和地下濕度,來決定對植物的灌溉間隔。讓每一滴水都能物盡其用。此外,以色列在機械、醫療、安防、無人機等創新的領域,也都頗有建樹。

猶太人就是這樣的腳踏實地,就是這樣把自己置於所處的實際環境中,認真去研究思考,而從不投機取巧,偷奸耍滑。這與我們現在有一些人,小事不想干,大事幹不了;小錢不想掙,大錢又掙不來,形成鮮明對比。奉勸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還是要冷靜下來,彎下腰伏下身,從做小事掙小錢開始吧!

Ⅱ 洛克菲勒家族:代代皆傳奇

洛克菲勒家族:代代皆傳奇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戴維的爺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DavisonRockefeler)1870年創辦標准石油公司,通過石油生意積累了巨額財富 。“富不過三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了六代。

繼“美國第一位十億級富豪”後,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又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上周五,美國銀行家、洛克菲勒家族“族長”戴維·洛克菲勒(DavidRockefeler)迎來百歲生日,成為世界最老的億萬富翁。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戴維的爺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DavisonRockefeler)1870年創辦標准石油公司,通過石油生意積累了巨額財富。

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富不過三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了六代。

創始人16歲就開始打工

當簿記員學會尊重數字

洛克菲勒家族總部在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縣境內,位於哈德遜河上游,距紐約曼哈頓島有一小時車程,佔地3400英畝,規模可比一座小城鎮。這個庄園的主體部分,是19至20世紀之交時,由家族創辦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環繞著花園、噴泉、跑馬場和藝術雕塑作品,風景怡人。

洛克菲勒的先祖18世紀便從德國移民到美國,1839年,約翰出生。他的父親比爾是個行為放盪的假葯販子,時常搬家,日子過得顛沛流離。

1855年,16歲的約翰開始找工作養活自己。在人口約為三萬的克利夫蘭,他連續奔波了六周,但誰也不想雇個孩子。約翰偏偏有股倔勁,不屈不撓,又走進一家從事農產品運輸代理的公司。公司正好因為需要一個人記賬,大老闆休伊特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和鐵礦開采公司,他仔細看了這孩子寫的字,然後說:“留下來試試吧。”此後,約翰一生都把9月26日當做“就業日”來慶祝,比生日還重視。

從簿記員的工作中,約翰學會了尊重數字和事實,無論它有多小。之後,約翰還為老闆收房租,年輕的他不但有耐心,有禮貌,而且還表現出鬥牛犬般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到欠債的人交出錢為止,升職漲薪便也順理成章。

1858年,略有積蓄的約翰和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夥成立了一家經銷農產品的商號。商號生意不錯,克拉克的朋友安德魯斯時常前來串門。安德魯斯是照明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將比其他來源的光要亮,市場也更大,因此煉油將更有前途。克拉克對此心存疑慮,約翰則越聽越心動,就動員克拉克共同拿出4000美元,作為新建的安德魯斯-克拉克煉油廠一半的周轉資金。

從農產品轉而煉油

為賣煤油先送油燈

約翰選址眼光奇准,他將煉油廠選在一條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邊,離鐵路不遠。由於水陸並舉,煉油廠取得了運費低廉的優勢。不久,河邊出現了一連串的煉油廠。

約翰十分鍾情於賬本,這讓大他將近十歲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覺得他做事刻板,像個小職員。1865年2月,因為約翰打算貸款擴大煉油業務,這徹底激怒了保守的克拉克,兩人分道揚鑣,26歲的約翰以7.25萬美元買下了克拉克的股份。

此時的約翰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每天能提煉500桶原油,是當地第二大煉油廠產量的兩倍。之所以敢擲出全部身家也要買下煉油廠,是因為他相信這個行業有著長遠的前景,而大多數開采商則心態浮躁,誰也說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個曇花般的奇跡。

當年12月,約翰又開了第二家煉油廠。1870年,兩家工廠以聯合股份的形式起名為標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冊,約翰任總裁。之後,約翰一連收購了幾家煉油廠,並涉足管道運輸業,還建立了自己的鐵路網路。1878年8月,約翰認為股東分紅應該投入生產,但另一股東安德魯斯認為股東就該多拿錢,兩人鬧崩,約翰以100萬美元買下對方股份,從此獨自執掌公司大權,並開始了標准石油的全球壟斷時期。

為了將煤油賣到更多地區,約翰的方法是:“在許多國家裡,我們得先生產油燈,再教當地人學會使用煤油。”為了擴大人們對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價賣出了成千上萬盞煤油燈和燈芯,有時還免費贈送給第一次買煤油的顧客。

到1890年,標准石油公司已擁有了10萬名員工,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而洛克菲勒則被稱為“美國史上第一個十億富豪”。但由於其實質上的壟斷地位,約翰備受指責。

1895年,56歲的約翰開始逐步引退,把事業交給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

傳承六代從未爭產

家族信託避免內耗

1911年,依據休曼反壟斷法案,標准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且經歷六代人,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始人約翰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後,約翰熱衷施捨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沖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消解在民眾眼中他的家族財富是原罪的印象。剛剛度過百歲生日的第三代族長戴維·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億美元,他也承諾,會將自己過半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弊病,退休時並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開創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不惜代價”捐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國的連接點,最著名的莫過於北京協和醫學院。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

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3年成立,首批捐資1億美元,第二代繼承人小約翰為基金會主席。老約翰一直想在中國辦一所培養綜合人才的大學,為此先後於1908、1914、1915年三次派員來華考察。

考察團隊看到了在中國發展醫學教育的迫切性,因此,1915年,基金會斥資20萬美元購買了北京“協和醫學堂”作為醫學院校址,為符合“高標准”的規模,又以12.5萬美元的價格另外購買了醫學堂附近的豫親王府。

起初,建造預算100萬美元,至1919年底,建設學校費用竟已達750萬美元。而超出的預算則要歸因於小約翰的一句“不惜代價”。

1921年,學校建成開學,小約翰從美國乘坐輪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後,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此後,協和醫學院培養出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頂尖名醫,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體系。而這些中國現代醫學精英,一人往往可開辦一所甚至多所醫院或學校,為日後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協和醫學院成立之初,中國沒有一所綜合性大學能夠達到協和期望的醫預系水平。為此,洛克菲勒基金會斥資捐助13所綜合性大學,以提高其教學水平,過程整整持續八年。這其中最大的資助對象是當時中國的世界級一流大學——燕京大學。

此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投入領域再度擴展,從與醫學有關的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延伸至考古學、遺傳學、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他們曾援助清華大學成立生物系,並為清華大學生物館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經費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項目,便是在其資助下完成。1929年底,中外學者在協和解剖系合作鑒定出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頭蓋骨。

;

Ⅲ 紐約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紐約人口851萬,面積1214.4平方公里,人均GDP118234美元。紐約擁有65位億萬富翁和38萬多百萬富翁,是全球富翁最多的城市。

3紐約由五個區組成,分別是布朗克斯區、布魯克林區、曼哈頓、皇後區、斯塔滕島。

簡介

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紐約還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等名校。

紐約地鐵,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PATH)和斯塔滕島鐵路所組成的紐約軌道交通系統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提供一日24小時、一周七日的服務。 而長島鐵路,大都會北方鐵路,新澤西捷運和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則共同組成了紐約的城際和通勤鐵路系統。

Ⅳ 洛克菲勒故事你知道哪些

洛克菲勒的故事:一個關於財富的神話

洛克菲勒是美國最著名的企業——標准石油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億萬富翁。這是一個比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更值得關注的商業領袖,但美國幾代歷史學家和傳記作家對他都沒有很好觸及。現在,曾因《摩根家族》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榮·切爾諾,以其客觀而優美的筆法,向人們描繪了洛克菲勒的故事。
終身難忘的「就業日」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里奇福德鎮。他們這個家族是十八世紀從德國舉家移民到美國的。約翰的父親比爾是個行為放盪的假葯販子,這使他們家庭一次次搬遷,日子過得很不安定。1853年初,洛克菲勒一家搬到俄亥俄州一個草原小鎮,第二年,15歲的約翰進了中心高中,同學們叫他「約翰·D」(因為他在作文里這樣署名)。約翰是一個超群的辯論家,闡述自己的觀點時頭頭是道。他有個密友叫馬克·漢納,後來成為國會參議員兼共和黨領袖;另一個朋友叫達爾文·瓊斯,他們成了少年時代的三劍客。

約翰·D迷戀上了音樂,他甚至一度想當音樂家。當時他與父親有個特殊的約定:借給父親一小筆貸款,但要收取利息。盡管這點錢只相當於他來回坐車的費用,可是對生意上的事,他從來就不感情用事。約翰·D·洛克菲勒16歲時,開始面對艱難時世,他翻開全城的工商企業名錄,仔細尋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八點,他離開住處,身穿黑色衣褲和高高的硬領西服,戴上黑領帶,去赴新一輪的預約面試。他不顧一再被人拒之門外,日復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連堅持了六個星期。當時克利夫蘭的人口大約為三萬。洛克菲勒說,他把列入名單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後,又從頭開始,有些公司甚至去了兩三次,但誰也不想雇個孩子。可是洛克菲勒是那種倔脾氣的人,越是受到挫折,他的決心反而越堅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進從事農產品運輸代理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接見他的是二老闆亨利·B·塔特爾,他需要人記賬,便叫洛克菲勒午飯後再來。喜出望外的洛克菲勒一步一跳走了出去。此後,一直到了老年,他仍記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午飯後他見到大老闆艾薩克·L·休伊特。此人在克利夫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還是克利夫蘭鐵礦開采公司的創辦人,他仔細看了這孩子寫的字,然後說:「留下來試試吧。」老闆讓洛克菲勒脫下外衣馬上工作,工資的事提也沒提。他過了三個月才收到了第一筆補發的微薄的報酬。洛克菲勒一生都把9月26日當做「就業日」來慶祝,那熱情,勝過他自己過生日。

洛克菲勒埋頭於散發著霉味的賬本里。他每天天剛亮就去上班,辦公室點的是昏暗的鯨油燈。他說過:「由於我第一個工作是簿記員,所以我學會了十分尊重數字和事實,無論它有多小……」後來公司讓洛克菲勒負責付賬單,他接過這項工作後仔細核查,「比花自己的錢還盡心」。有一次,在隔壁辦公的老闆交給他一份長長的、未經核對的管道鋪設費賬單,請他去付一下。他從中發現了幾分錢的差錯,洛克菲勒對這種大大咧咧的態度感到十分震驚。此外年輕的洛克菲勒還為休伊特收房租,他不但有耐心,有禮貌,而且還表現出鬥牛犬般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到欠債的人交出錢為止。南北戰爭爆發前,大多數企業都只經營一項業務或生產一種產品,而休伊特-塔特爾公司卻代理各種商品的銷售。1855年年底,休伊特給了洛克菲勒50美元作為頭三個月的工錢,相當於每天五毛錢多一點。之後休伊特宣布,這位助理簿記員的工資將升到每月25美元,即每年300美元。

洛克菲勒的私人生活和他在公司的生活一樣,也是受一筆筆賬目支配的。他發現數字十分簡潔、可心,便把公司里的業務准則應用到個人的精打細算上。1855年9月開始上班時,他花一毛錢買了個紅色小本子,稱其為賬本甲,在上面詳細地記下自己每一筆收入和開支。洛克菲勒一生都把賬本甲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五十多年後,當他拿出它來一頁一頁地翻看時,睹物生情,幾乎是老淚縱橫。那個本子被安放在一個貴重物品保險庫里,就像一件無價的傳家寶。賬本甲還告訴人們:洛克菲勒從小就是一位熱衷於行善的人。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就把6%左右的工資捐給了慈善機構。他20歲時,捐獻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收入的10%。

1857年,17歲的洛克菲勒被提升為主任簿記員,年收入提到600元。他充滿自信地嘗試做麵粉、火腿和豬肉生意,數量盡管不大,但每次都有賺頭。1858年,洛克菲勒的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提議他和自己成立一家經銷農產品的合夥商號,最初各投資2000元。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從父親那裡借來1000塊錢,加上自己的錢,同克拉克在臨河大街32號合夥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方18歲便進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

躋身於石油產業

早在18世紀,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就開始利用石油了。到了19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畢業於達特默斯學院的中學校長兼律師喬治·比斯爾組建了賓夕法尼亞石油公司,並且在當地採集了石油樣本送到當時最著名的化學家之一,耶魯大學的小本傑明·西里曼那裡進行化驗。化驗報告中證明這種油可以提煉成優質的照明油,還可以生產出許多副產品。1859年8月28日,賓州的一口探油井裡終於咕嘟咕嘟地冒出了石油。

洛克菲勒雖然後來對石油抱有極大的熱忱,卻是逐步從經營農產品轉移到石油上來的。把洛克菲勒拉進這個行業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塞繆爾·安德魯斯。安德魯斯是照明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將比其他來源的光要亮,市場也更大。為了尋找贊助人,安德魯斯經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辦公室轉悠。但是每當安德魯斯談起提煉石油的事情,心存疑慮的克拉克便打斷他說:「我告訴過你,這事沒希望,我們不會拿出錢來。」安德魯斯轉而闖進洛克菲勒的辦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銷了一遍。洛克菲勒頭一次投資鐵路股份獲利了,正好手頭有一筆錢,他覺得這主意不錯,就動員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元,作為新建的煉油企業——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一半的周轉資金。

洛克菲勒將煉油廠選在一條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邊,那條窄窄的水路,離克利夫蘭市中心一英里半的路,流入凱霍加河。而鐵路把克利夫蘭同紐約市連接起來,並且使它有了一條連接賓州油田的寶貴通道。由於水陸並舉,洛克菲勒占據了他取得低廉運費的優勢。沒過多久,沿著金斯伯里河出現了一連串的煉油廠。安德魯斯對做生意一竅不通,他讓克拉克和洛克菲勒去管經營,自己只管煉油方面的事。而洛克菲勒對實際煉油過程十分關心,他經常早晨六點走進制桶車間,把油桶一個個推出來,石油提煉出來之後還會殘留下一些硫酸,洛克菲勒就制訂計劃用那些殘余物來生產化肥——這是他頭一次想到用廢棄物生產副產品。不到一年,煉油業務就成為他們公司最贏利的行當,洛克菲勒緊緊抓住了這個大展宏圖的機會,一頭扎了進去。

1860年,洛克菲勒代表一群煉油資本家去了泰特斯維爾油田,以確保自己煉油廠的石油供應。他在油田看到,為了把原油運到鐵路邊上,人們把它裝在桶里,用大車拉著走上崎嶇的鄉間小路。裝滿石油的車隊在車轍交錯的道路上綿延不斷,許多油桶從車上掉下來摔碎了。原先一派田園風光的山谷變得一片烏黑,井架、油罐、機房與東倒西歪的小屋雜亂無章地擠在一起。油區到處是賭徒和妓女,道

Ⅳ 近百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不是洛克菲勒

歡迎到奧利戶外網交流!

-終身難忘的「就業日」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里奇福德鎮。他們這個家族是十八世紀從德國舉家移民到美國的。約翰的父親比爾是個行為放盪的假葯販子,這使他們家庭一次次搬遷,日子過得很不安定。1853年初,洛克菲勒一家搬到俄亥俄州一個草原小鎮,第二年,15歲的約翰進了中心高中,同學們叫他「約翰·D」(因為他在作文里這樣署名)。約翰是一個超群的辯論家,闡述自己的觀點時頭頭是道。他有個密友叫馬克·漢納,後來成為國會參議員兼共和黨領袖;另一個朋友叫達爾文·瓊斯,他們成了少年時代的三劍客。

約翰·D迷戀上了音樂,他甚至一度想當音樂家。當時他與父親有個特殊的約定:借給父親一小筆貸款,但要收取利息。盡管這點錢只相當於他來回坐車的費用,可是對生意上的事,他從來就不感情用事。約翰·D·洛克菲勒16歲時,開始面對艱難時世,他翻開全城的工商企業名錄,仔細尋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八點,他離開住處,身穿黑色衣褲和高高的硬領西服,戴上黑領帶,去赴新一輪的預約面試。他不顧一再被人拒之門外,日復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連堅持了六個星期。當時克利夫蘭的人口大約為三萬。洛克菲勒說,他把列入名單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後,又從頭開始,有些公司甚至去了兩三次,但誰也不想雇個孩子。可是洛克菲勒是那種倔脾氣的人,越是受到挫折,他的決心反而越堅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進從事農產品運輸代理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接見他的是二老闆亨利·B·塔特爾,他需要人記賬,便叫洛克菲勒午飯後再來。喜出望外的洛克菲勒一步一跳走了出去。此後,一直到了老年,他仍記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午飯後他見到大老闆艾薩克·L·休伊特。此人在克利夫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還是克利夫蘭鐵礦開采公司的創辦人,他仔細看了這孩子寫的字,然後說:「留下來試試吧。」老闆讓洛克菲勒脫下外衣馬上工作,工資的事提也沒提。他過了三個月才收到了第一筆補發的微薄的報酬。洛克菲勒一生都把9月26日當做「就業日」來慶祝,那熱情,勝過他自己過生日。

洛克菲勒埋頭於散發著霉味的賬本里。他每天天剛亮就去上班,辦公室點的是昏暗的鯨油燈。他說過:「由於我第一個工作是簿記員,所以我學會了十分尊重數字和事實,無論它有多小……」後來公司讓洛克菲勒負責付賬單,他接過這項工作後仔細核查,「比花自己的錢還盡心」。有一次,在隔壁辦公的老闆交給他一份長長的、未經核對的管道鋪設費賬單,請他去付一下。他從中發現了幾分錢的差錯,洛克菲勒對這種大大咧咧的態度感到十分震驚。此外年輕的洛克菲勒還為休伊特收房租,他不但有耐心,有禮貌,而且還表現出鬥牛犬般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到欠債的人交出錢為止。南北戰爭爆發前,大多數企業都只經營一項業務或生產一種產品,而休伊特-塔特爾公司卻代理各種商品的銷售。1855年年底,休伊特給了洛克菲勒50美元作為頭三個月的工錢,相當於每天五毛錢多一點。之後休伊特宣布,這位助理簿記員的工資將升到每月25美元,即每年300美元。

洛克菲勒的私人生活和他在公司的生活一樣,也是受一筆筆賬目支配的。他發現數字十分簡潔、可心,便把公司里的業務准則應用到個人的精打細算上。1855年9月開始上班時,他花一毛錢買了個紅色小本子,稱其為賬本甲,在上面詳細地記下自己每一筆收入和開支。洛克菲勒一生都把賬本甲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五十多年後,當他拿出它來一頁一頁地翻看時,睹物生情,幾乎是老淚縱橫。那個本子被安放在一個貴重物品保險庫里,就像一件無價的傳家寶。賬本甲還告訴人們:洛克菲勒從小就是一位熱衷於行善的人。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就把6%左右的工資捐給了慈善機構。他20歲時,捐獻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收入的10%。

1857年,17歲的洛克菲勒被提升為主任簿記員,年收入提到600元。他充滿自信地嘗試做麵粉、火腿和豬肉生意,數量盡管不大,但每次都有賺頭。1858年,洛克菲勒的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提議他和自己成立一家經銷農產品的合夥商號,最初各投資2000元。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從父親那裡借來1000塊錢,加上自己的錢,同克拉克在臨河大街32號合夥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方18歲便進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

-躋身於石油產業

早在18世紀,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就開始利用石油了。到了19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畢業於達特默斯學院的中學校長兼律師喬治·比斯爾組建了賓夕法尼亞石油公司,並且在當地採集了石油樣本送到當時最著名的化學家之一,耶魯大學的小本傑明·西里曼那裡進行化驗。化驗報告中證明這種油可以提煉成優質的照明油,還可以生產出許多副產品。1859年8月28日,賓州的一口探油井裡終於咕嘟咕嘟地冒出了石油。

洛克菲勒雖然後來對石油抱有極大的熱忱,卻是逐步從經營農產品轉移到石油上來的。把洛克菲勒拉進這個行業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塞繆爾·安德魯斯。安德魯斯是照明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將比其他來源的光要亮,市場也更大。為了尋找贊助人,安德魯斯經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辦公室轉悠。但是每當安德魯斯談起提煉石油的事情,心存疑慮的克拉克便打斷他說:「我告訴過你,這事沒希望,我們不會拿出錢來。」安德魯斯轉而闖進洛克菲勒的辦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銷了一遍。洛克菲勒頭一次投資鐵路股份獲利了,正好手頭有一筆錢,他覺得這主意不錯,就動員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元,作為新建的煉油企業———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一半的周轉資金。

洛克菲勒將煉油廠選在一條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邊,那條窄窄的水路,離克利夫蘭市中心一英里半的路,流入凱霍加河。而鐵路把克利夫蘭同紐約市連接起來,並且使它有了一條連接賓州油田的寶貴通道。由於水陸並舉,洛克菲勒占據了他取得低廉運費的優勢。沒過多久,沿著金斯伯里河出現了一連串的煉油廠。安德魯斯對做生意一竅不通,他讓克拉克和洛克菲勒去管經營,自己只管煉油方面的事。而洛克菲勒對實際煉油過程十分關心,他經常早晨六點走進制桶車間,把油桶一個個推出來,石油提煉出來之後還會殘留下一些硫酸,洛克菲勒就制訂計劃用那些殘余物來生產化肥———這是他頭一次想到用廢棄物生產副產品。不到一年,煉油業務就成為他們公司最贏利的行當,洛克菲勒緊緊抓住了這個大展宏圖的機會,一頭扎了進去。

1860年,洛克菲勒代表一群煉油資本家去了泰特斯維爾油田,以確保自己煉油廠的石油供應。他在油田看到,為了把原油運到鐵路邊上,人們把它裝在桶里,用大車拉著走上崎嶇的鄉間小路。裝滿石油的車隊在車轍交錯的道路上綿延不斷,許多油桶從車上掉下來摔碎了。原先一派田園風光的山谷變得一片烏黑,井架、油罐、機房與東倒西歪的小屋雜亂無章地擠在一起。油區到處是賭徒和妓女,道德敗壞,簡直像地獄一般。就如同早年的淘金熱一樣,他看出了這個行業的草率之處。洛克菲勒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更加理性的階段。他盡可能地收集資料,堅定地要在這個上帝拋棄的地方,做道德的維護者。

-買下了自己的煉油廠

當初,鑽探石油像是在摸彩:誰也說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個曇花般的奇跡,它會不會給人類帶來長久的利益。大多數石油生產商在這種浮躁的氣氛下,都想盡快把井裡的油抽干,而沒想建立一個工業。洛克菲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相信這個行業有著長遠的前景。首次賓州之行使他覺得,探油的結果實在無法預料,相比之下煉油似乎既保險又有條理。沒過多久,他進而建立了這樣的信念:煉油是從這個行業中獲得最大利益的關鍵。

洛克菲勒十分鍾情於賬本,這使比他大將近十歲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覺得他做事刻板,像個小職員。起初洛克菲勒隱忍著,後來終於同克拉克分手了。至於分手的原因,洛克菲勒在後來的回憶錄里說:「因為我貸款擴大煉油業務的事,他非常生氣,好像這冒犯了他似的。」洛克菲勒看得出來,克拉克缺少膽略,欠了銀行的錢便擔心得要死,覺得這個冒失的年輕人會把公司所有的資產孤注一擲,所以惱怒不已。1865年1月,在一個名叫皮特霍爾河的地方發現了一座油田,並很快魔術般地出現了城市。這成了洛克菲勒同克拉克決裂的催化劑。洛克菲勒請克拉克再簽一張借據,克拉克朝他發火道:「為了發展這個石油業務,我們一直在借錢,借的錢太多了。」洛克菲勒毫不退讓地反駁說:「只要借錢能穩穩地擴大業務,我們就應該借。」克拉克企圖嚇住洛克菲勒,便威脅說要散夥;而洛克菲勒這時已決意擺脫克拉克和代理貿易業,他正在動員安德魯斯與自己合作。

幾個星期後,他和克拉克又吵了起來。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幾個合夥人請到家裡,向大家推薦他快速發展煉油廠的方針———這是克拉克深惡痛絕的事。結果公司散夥,大家同意把公司拍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拍賣時克拉克請來一位律師,洛克菲勒則自己出馬。拍賣底價是500元,但很快漲到5萬元———已經超過了洛克菲勒所預想的煉油廠的價值。最後又升至7.2萬元,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報出7.25萬元,他明白這事將決定自己的一生。拍賣會後,他把自己在代理公司的一半股份和那7.25萬元錢一並交給了克拉克。盡管如此,他還是抓了一個頭彩:在26歲時,他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每天能提煉500桶原油———這是當地第二大煉油廠產量的兩倍———並且已躋身於世界最大的煉油廠之列。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開了第二家煉油廠———標准煉油廠。四年後,兩家工廠以聯合股份的形式起名為標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冊,洛克菲勒任總裁。之後為了實行徹底的壟斷,洛克菲勒一連收購了幾家煉油廠,並涉足管道運輸業,還建立了自己的鐵路網路。1878年8月,安德魯斯與洛克菲勒在對股東分紅問題上出現分歧。洛克菲勒最不能容忍那些喜歡多得紅利,不願把收益投入再生產的董事。安德魯斯威脅說要轉讓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按照他的要求以100萬元買下了他手中的股票,從此便獨自執掌公司大權。

洛克菲勒同當年高中的同學,24歲的勞拉於1864年9月8日舉行了婚禮。他盡管已積攢了巨大的資金,買結婚戒指卻只花了15.75美元。這筆花銷記在賬本乙內的「雜項開支」項下。洛克菲勒一向懷念這段時光,並且一直珍藏著他倆用過的第一套餐具。

-搶佔全球市埸

19世紀80年代初,標准石油在很長一段時間實行全球壟斷,洛克菲勒揚名海外。為了研究國外市場,標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遠東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業史上任何一種源自一地的產品的滲透性都強」,於是便在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地勸說人們使用煤油。正如洛克菲勒所說:「在許多國家裡,我們得先生產油燈,再教當地人學會使用煤油。」利比很滿意地看到,當一本宣傳煤油燈安全可靠的小冊子翻譯成中文後,一艘艘小舢板滿載標准石油公司的產品沿河而上,向中國內陸深處駛去。為了擴大人們對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價賣出了成千上萬盞煤油燈和燈芯,有時還免費贈送給第一次買煤油的顧客。

可是自從裏海邊的俄國巴庫噴出原油後,到19世80年代末,巴庫郊外已麇集了二百多個煉油廠,價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歐洲市場,搶佔了標准石油公司的地盤。美國駐巴庫領事J·C·錢伯斯被標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報,他發出警報說:俄國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國石油從世界市場上趕出去」。洛克菲勒大吃一驚,為了報復俄國人,他使出了慣用的重型武器:在整個歐洲降低油價,並且開始了惡毒的宣傳活動,使人們對俄國煤油安全性產生懷疑。

激烈的海外競爭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鬥志,他決定設立自己的海外機構。1888年標准石油公司設立了它的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壟斷了英國的石油生意。兩年後標准石油公司又在不來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負責德國的市場。他在鹿特丹還建了一個石油輸送站,簽了一個向法國供應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買下了荷蘭、義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並策劃在印度進行一場激烈的價格戰。標准石油公司還向歐洲派出了第一艘裝載量為100萬加侖的巨型蒸汽油輪。到1890年,標准石油公司為了搶亞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銷俄國煤油。它終於在亞洲設立了一系列營業所,並且向上海、加爾各答、孟買、橫濱、神戶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自此競爭便成了國際石油業一成不變的事實。此時標准石油公司已擁有了10萬名員工,洛克菲勒創立的這個石油帝國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產與商業為一體的機構。

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個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給高尚下了這樣的定義:信守合同,及時償付賬單和債務,公平對待小股東,從不發行虛股等等。為了標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堅持自己的商業信譽和補償規則。其實身處帝國之巔的洛克菲勒還建立了一個廣泛的情報網路,他從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來的報告里摘錄了厚厚的分類卡片,上面記錄著獨立石油銷售商在他們領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來源。標准石油公司間諜們收集的情報大部分來自雜貨店和鐵路運輸代理,這位巨頭在百老匯26號里能看到他的王國在最偏遠的角落如何與對手競爭。當時標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謠言,說那些為數不多的獨立銷售商都在苦苦掙扎,用不了很久就會無力供應石油,以嚇跑他們的客戶。

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靈於一個崇高的主題:用低廉的價格給人類帶來光明。他早年在油田觀看鑽井時,曾默默盯著那口井,慢慢地說道:「這是窮人的光明。」這樣的話在他的書信中隨處可見。洛克菲勒在偏遠的農村長大,在燭光下看書,他理解廉價煤油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他醉心於用低成本、高產量的生產保住市場份額,為此他不惜暫時減少利潤。正如他本人所言:「標准石油公司一直記住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務,滿足於大量增加的業務,而不是增加利潤去誘使別人與我們競爭。」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貪婪了,別人就會用其他產品取代煤油。

1883年,由J·N·皮尤為首的一個商業集團把天然氣用管道送到了匹茲堡。洛克菲勒很快就看出天然氣是對石油生意的補充。他建議標准石油公司應該在這個領域里發展。兩年內標准石油公司就把天然氣從賓夕法尼亞西部運到了俄亥俄州和紐約州的各個城市,到了90年代,洛克菲勒已經秘密掌管著泰特斯維爾、石油城、布法羅和其他13個地區的天然氣公司。1886年標准石油公司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洛克菲勒是其最大的股東。

-面臨兩難抉擇

自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25年後,美國境內再也沒有發現大油田,因此人們總懷疑洛克菲勒帝國是否堅實。洛克菲勒長期以來也被兩個截然相反的噩夢所纏繞:要麼是石油枯竭,使自己的石油管道和煉油設備無事可干;要麼是被大量的廉價石油所淹沒。在19世紀80年代初的一次人心惶惶的高級經理會上,有人甚至建議標准石油公司退出石油業,轉入一種更為穩定的行當。洛克菲勒聽完這悲觀失望的發言後,站起身仰天禱告道:「上帝會賜予我們一切。」他深信石油埋在地下應自有其道理。

盡管標准石油公司在煉油、運輸和銷售等方面無所不能,可是直到19世紀80年代初,它還只擁有四處石油生產基地。鑒於賓夕法尼亞的油田業已枯竭,洛克菲勒擔心可能不得不轉而使用俄羅斯原油,這將削弱甚至徹底打垮標准石油公司。於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開始催促手下建立原油儲備。一個轉折點出現了,1885年5月,一支勘探隊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萊瑪鎮尋找天然氣時,意外地鑽探出一片油田。到那年歲末,這兒四周一下冒出了250多個石油井架,並且一直延伸到印第安那州。但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學成分中存在著一些難以對付的問題,燃燒時會在燈上形成一層薄膜。更麻煩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太高,會腐蝕機器,並且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但洛克菲勒仍對俄亥俄-印第安那的油田充滿信心。為了解決質量問題,他在1886年7月請來一位叫赫爾曼·弗拉希的著名德裔化學家,交給的任務是:去掉萊瑪原油中的異味,把它變成可以上市銷售的商品。此時標准石油公司正面臨著兩難的選擇:是相信弗拉希定能成功,把俄亥俄和印第安那交界處大片土地全都買下來呢?還是冒著失去大筆財富的危險,等弗拉希做完實驗再說?洛克菲勒盡管一向行事謹慎,這時卻顯示出遠見和膽量,他決定在萊瑪石油上投下一大筆賭注。這遭到董事會中以普拉特為首的一批人的反對。為打破僵局,洛克菲勒在董事會上提出:「我用自己的錢進行這項投資,並且承擔兩年的風險。」他答應拿出300萬元———相當於1996年的4700萬元,「兩年後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錢還給我;如果失敗的話,由我來承擔損失。」

標准石油公司花了數百萬元買下萊瑪的油田,還鋪設了輸油管道。那時這種「臭鼬石油」每桶只賣15美分,沒有市場,但公司還是把這些石油庫存起來。到1888年存量達到4000萬桶以上。當然,洛克菲勒在這場賭博中沒有單純依靠化學家們,他還到處尋找這種難聞石油的新用途。

他派出一批批推銷員和技術人員去動員鐵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做機車燃料,勸說旅館、工廠和倉庫用石油做燃料替換煤爐,但這些生意並未做大。終於,到1887年10月,弗拉希用氧化銅去硫法在處理萊瑪原油上取得成功,生產出了可供上市的煤油,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石油生產。洛克菲勒恢復了活力,開始進行這一行業前所未有的大並購。1890年他吞並了聯合石油公司和其他三家大型石油生產公司,控制了賓夕法尼亞和西弗吉尼亞州30萬英畝的土地,從此成了該行業中的頭號霸主。

-創建芝加哥大學

標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石油業之後,「大型壟斷企業的鼻祖」洛克菲勒成了鍍金時代的象徵,因而也成了眾人批評的焦點。1888年美國大選時,反對各種托拉斯———包括石油、威士忌酒、糖業以及幾十種其他行業托拉斯的抗議活動,在許多地方爆發,迫使競選兩黨在施政綱領中都嚴厲地譴責經濟集中。

在這場越來越強的批評聲中,洛克菲勒再次受到了政府的嚴格審查。1888年,紐約州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在調查標准石油公司時才領會到與洛克菲勒打交道有多難。一位送傳票的司法人員來到百老匯26號公司辦公地,被告知洛克菲勒出城去了。他來到第54西大街4號,被告知洛克菲勒確實在家裡,但不見客。為了防備這位大人物一大早溜掉,這位送達員在洛克菲勒家的門廊下湊合了一夜。然而他第二天天剛亮按響門鈴時,卻被告知洛克菲勒先生已經離開了。為了指導洛克菲勒如何對付紐約參議院的聽證會,標准石油公司聘請了一位名叫約瑟夫·喬特的著名律師。見面時,洛克菲勒熱情地同他打過招呼後,便歪在長椅上露出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喬特試圖就公司事務詢問他的意見,洛克菲勒卻滴水不露,這使喬特十分灰心。

1888年2月的一個上午,48歲的洛克菲勒身穿外套,頭戴禮帽,在喬特的陪伴下來到紐約市最高法院坐滿了人的法庭上。喬特很快就發現他根本不必為其擔心。洛克菲勒和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商人一樣,擅長於做出模稜兩可的回答。他還變成了一個茫然、健忘的傢伙,和藹可親卻有點思維混亂,像是迷失在標准石油公司巨大的迷宮里。向洛克菲勒提問的是該委員會法律顧問羅傑·普賴爾,他盯著洛克菲勒,用手指指著他以示譴責。洛克菲勒始終保持平靜,使兩人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洛克菲勒在證詞中首次提供了標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起草的托拉斯協議,公開了八位現任受託人的姓名,透露了公司當時擁有的700位股東。最令人吃驚的是,他列出了屬於托拉斯的41家公司———其中有許多在此之前從未公開過這層關系。為了反駁標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壟斷企業的說法,洛克菲勒提交了一份111家與其競爭的煉油廠的名單,同時還述說了他與俄羅斯石油業展開激烈競爭的動人故事。

但是,無論洛克菲勒提供的證詞如何出色,該委員會的報告還是稱標准石油是「本大陸上最難對付的金錢實體」,「是原始的托拉斯」。洛克菲勒不得不大量捐錢,但他捐錢的速度總是無法趕上收入增長的速度。他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學會用一種系統、科學而又同他的財富規模相稱的方式捐錢。他創立了芝加哥大學,並以此最終確定了今後作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

但他不願把這所大學與自己的名字聯系起來。洛克菲勒不喜歡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校長威廉·雷尼·哈珀終於說服他出席1897年7月舉行的建校五周年慶祝活動。這位贊助人表示不發表演講,只想輕松地在校園里偷偷地欣賞一兩個小時。這天,三千多名衣冠楚楚的學生和教授涌進校園里,只有一個人身穿普通禮服,頭戴絲質禮帽,走路時還像兒時一樣,眼睛盯著地上。他走上主席台時,大家的雙眼注視著這位深居簡出的美國傳奇人物。第二天上午,洛克菲勒騎上自行車,穿著運動裝參觀了校園。

1895年,56歲的洛克菲勒開始不露聲色地逐步隱退,把事業交給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

Ⅵ 洛克菲勒故事(超詳細)

人物經歷:

洛克菲勒出身貧窮,在家中六個孩子排行第二。父親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1810年11月13日-1906年5月11日).母親是Eliza Davison(1813年9月12日-1889年3月28日)。他父親是賣假葯的江湖郎中,又犯重婚罪,不是個正直的人,故洛克菲勒一生都與他保持著一段距離,但父親精打細算的商業頭腦也對年幼的洛克菲勒留下正面影響。

然而完全相反的,其母卻是個虔誠的浸信會教徒,生活自律,並從小對他灌輸節儉,勤奮等觀念。兒時同輩形容他是個"口齒清晰,講究方法,謹慎小心"的孩子。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Cleveland)。1855年9月,16歲的洛克菲勒在經過六個禮拜的求職後,終於在Hewitt & Tuttle公司開始了第一分工作:簿記員。此時他的月薪是17美元。領到第一分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諾:未來畢生都要捐出十分之一的財產於慈善事業。

3年後的1858年,19歲的他已離職與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夥開始獨立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

1859年,賓州開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無數人們瘋狂涌進西北,數以千計的油井被胡亂開挖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鄰近的克利夫蘭。看到這情況的洛克菲勒判斷「原油價格必將大跌,真正能賺到錢的是煉油,而非鑽油。」

歷史證明了他的想法。數年內,原油暴跌,煉油速度遠不及鑽油速度,許多鑽油商必須賤價拋售原油以避免破產。1863年,和克拉克兩人終於行動,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轉向石油提煉投資,並攬入了另一位合夥人,化學家安德魯斯(Samuel Andrews)。

1865年,洛克菲勒和老合夥克拉克在經營方針上出現了嚴重糾紛。其結果,洛克菲勒大量借債籌措現金,在拍賣會上以72,500美金(這對當時的他是一筆極大的巨款)成功將克拉克股權全數買下,而公司名亦改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從此離開標准石油。該拍賣常被後世史家視為洛克菲勒乃至整個石油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戰。

1864年,洛克菲勒與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結婚,兩人是之前在商業學校的班上認識的。他從此再也沒有第二段愛情關系。他們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唯一的兒子也將在日後繼承他的大部分事業。

1866年,攬入自己弟弟William Rockefeller為生意夥伴。1867年,攬入Henry M. Flagler為另一合夥人,以Rockefeller,Andrews,Flagler三人為核心的煉油公司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於是誕生,這即是日後標准石油的前身。

此後兩三年間,洛克菲勒選擇高風險的極端方法,大量舉債增資,大量轉投資,大量開發副產品,結果是成功的。於1868年,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公司已在克利夫蘭擁有兩塊煉油區,並在紐約設有一交易據點,並已是世界上最大煉油商。

1870年與人合辦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至1880年幾乎壟斷整個石油業,並形成美國第一個大托拉斯。

1892年法院裁定美孚石油托拉斯為非法壟斷企業,他被迫將財產轉到各分公司名下,但仍由原董事會集中經營。

1899年又將分公司聯合成立新澤西美孚石油公司。生前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曾捐款建立芝加哥大學及一些慈善機構。

1896年,57歲的洛克菲勒退休了。洛克菲勒退休後,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發展慈善事業上。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他每年的捐獻都超過100萬美元。1913年,他設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專門負責捐款工作。他捐款總額高達5億美元之多。

後代沿襲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贈25億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培養了3個國務卿、12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和眾多的科學家。被稱為"亞洲第一流的醫學院"的中國北京協和醫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會捐款修建的。

洛克菲勒退休後又活了41年。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他位於奧爾蒙德海灘的別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國10大超級富豪之一,也是當今美國最負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孫子納爾遜·洛克菲勒曾當上了美國副總統,而他的另一個孫子大衛·洛克菲勒,則是赫赫有名的大銀行家。

(6)洛克菲勒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洛克菲勒的名言:

  1. 我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我靠策劃運氣發達。

  2. 讓每一個念頭都服從於利益動機。

  3. 一個人不是在計劃成功,就是在計劃失敗。

  4. 命運給予我們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機會之杯。

  5. 我的信念是搶在別人之前達到目的。

  6. 智慧之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後一章,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7. 借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

  8. 永遠不能讓自己的個人偏見妨礙自己的成功。

  9. 往上爬的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

  10. 即使輸了,唯一該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輸。

Ⅶ 洛克菲勒家族現在資產多少。能有20萬億美金嗎

不止。根據美國學者保守估計,洛克菲勒家族總資產高達30萬億美元。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洛克菲勒家族——「六代財富帝國」的傳承之道

「富不過三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

很多富一代辛苦打下江山之後,不僅家族沒有後起之秀,而且巨額的財富還往往引發後代們自相殘殺,上演各種家產搶奪大戰。

而有這么一個世界最富有的家族,迄今已繁盛了六代,財富歷經百年不衰,一代比一代強,而且從沒上演過財產爭奪糾紛。

它就是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

這個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財富標記」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牽扯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

翻開美國歷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從其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以下簡稱老洛)算起,這個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已經繁盛了六代,歷經百年而不衰。

01第一個億萬富翁的創一代

1839年,家族創始人老洛出生在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小鎮,16歲時就挑起養家的擔子。

老洛為人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習慣。

這些都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起初,老洛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干貨店幹活,每周掙5美元。慢慢地,他憑借著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步地建立起標准石油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後來壟斷了美國90%的煉油業。

1910年,老洛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開始考慮投資理財。他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他的財富到底有多少呢?

假如老洛活到今天,他的財富將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總資產還多10%。這是個什麼概念?比如,2019年身家388億的馬化騰才排第20名。老洛家族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了。

這些驚人的財富除了用於慈善,大部分傳給了兒子小洛克菲勒(以下簡稱小洛)。

02堅韌的富二、三代

老洛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獨生子小洛繼承了家業。

小洛成了家族的掌門人後,他負責把父親賺的錢回饋社會,所以他做慈善。他把錢捐贈給很多大學、醫院,還在紐約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

如果沒有小洛,洛克菲勒家族是不會有今天的名聲,軟實力靠賺錢並不能實現,只有將財富適時的回報社會,才能收獲認同。

回過頭來審視小洛的一生,他的大半生時間都花在了把家族財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積聚更多財富上面。

小洛一共有一個女兒+五個兒子

這五個兒子長大後就是有名的洛克菲勒五兄弟。

這五兄弟里有華爾街風險投資之父勞倫斯·洛克菲勒,有美國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還有前幾年去世的最小的兄弟戴維·洛克菲勒。

戴維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是在金融上。他是大通銀行的董事長,身家33億美元,還熱衷滿世界見領袖,在政界的影響力也是杠杠的。與各國的政界重要人物有過走動。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傳了六代,有200多號人,個個都是賺錢管錢的高手。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之所以能傳承至今,一百多年經久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家族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財富傳承方式。

老洛很早就為這個傳奇寫下了正確的打開方式:

這些方式中無一不在培養孩子們的超常人的財商思維。

1)記賬

可以說,老洛的發家與他的記賬好習慣分不開。

老洛有一個專門的記賬本。

他的記賬風格,那叫一個事無巨細。

所有買東西、投資、借貸、談戀愛的開銷,老洛都記在賬上。哪怕借人家5分錢打個電話,3分錢買張郵票,也要記一筆。

後來成了托拉斯大老闆,老洛也初心不改,提煉一加侖原油的成本竟然計算到小數點後三位,這是一種怎樣的狂熱和執念!

他給孩子們的零花錢也很少,起步價只有每周1.5美元。他要求孩子在小賬本上記清一周內所有開銷,到周末領錢時,如果錢賬一致,用途正當,下一周會增發10美分,如果一筆糊塗賬,就下調10美分。

老洛把這個方式傳遞給了兒子小洛。讓小洛從小就要靠自己的勞動來創造財富,在家裡打工賺取零花錢,並教給他分類記賬的方法。

小洛雖是富二代,但硬生生被老洛逼出了精打細算的習慣。他的大學同學常開玩笑說:等到小洛把宴會賬單仔細核對完畢,賬單早就被付掉了。

當然,小洛也把這個習慣傳給了下一代:洛克菲勒五兄弟。

他要求兒子們從小記賬,並且根據做家務的多少來賺錢,最後大家都看到了,五兄弟沒有一個是敗家子,他們每個人長大自立門戶時,都帶著一本厚厚的賬本。

很多錢就是在我們不經意中花掉了,這些錢離開我們的時候也沒有產生什麼價值,而老洛堅信,浪費是一種罪惡。所以這一家族的人一代又一代地熱衷記賬。

他們從小就明白:你的財富不僅僅在於你賺了多少錢,更多在於你留下了多少錢。

2) 節儉

節儉是洛克菲勒家族創造財富神話的重要基石。

家族節儉的因子來源於老洛的母親阿萊扎這位勤儉持家的女人。

在母親的熏陶下,老洛從小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從不向母親索要零花錢的他,在12歲的時就攢了24.7美元的「私房錢」,這筆錢在當時相當於一個五口之家半月的生活開支。

母親還教給了老洛另一個節儉的秘訣:該花的一分不能少,不該花的每一分都要讓它待在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在母親的引導下,老洛將這筆錢中的8.2美元從市場上購買了小雞仔喂養,最後賺回12美元。

這才12歲的孩子,不得不說從小就具備超強的賺錢思維啊!

老洛成家後,讓妻子帶著孩子們住在遠離繁華紐約的村莊。盡管出生大富之家,老洛的孩子們從小生活並不富有。

小洛在8歲前還穿姐姐們換下的裙子。這整的吃瓜群眾以後都不好意思穿褲子了。

10歲前,孩子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有錢人」。

這就是所謂的「生在富中不知富」吧!

3)  培養財商素養

16歲的老洛因父親不再資助其上學而擔當起養家重擔,他決定上商業培訓學校學習記賬,於是寫信向父親借了40美元培訓費,並附上借款合同。

兩個星期以後,他收到了父親寄來的40美元以及貸款合同。在約翰工作三年後與克拉克合開公司時,父親表示可以借給他1000美元,但必須付10%的利息,當時銀行利息才不到7%。而後來老洛借錢給自己女兒和兒子的時候,也收取6%的利息。

不管熟人還是親人,借起錢來利息算的都是精細無比。可謂是無處不在的賺錢門道,總之不能讓錢停下來休息片刻。

4 ) 家庭財富傳承責任

老洛知道,富裕家庭孩子受到的誘惑比普通人家孩子更多,財富敗起來也更快。

在他看來,無論是家族的創業者還是家族守業者,要想擁有巨大財富且保持其總量不縮水,都必須擁有高度的責任感。

因此,洛克菲勒前兩代都有意識地培養後代們這種責任感。

青春期的尼爾森和勞倫斯每天出入於上層社會的宴會社交活動,這讓老小洛都很生氣。取消了二人連續7個星期的零花錢,最後只能通過為爺爺工作來賺取。

最後,兩人在勞動中從相互埋怨和推卸責任一步步走到了通力合作,最終在爺爺的教育下意識到了自己所承載的家族使命和自己肩上的擔子,成為了合格的財富管理者與傳承者。

老洛的妻子向小洛灌輸了大部分宗教知識,培養他正直無私的強烈道德感,並告訴他要肩負掌管家族巨額財富的重任。

這些理念後來被小洛克菲勒整理出來,成為了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十大信條。

03

留下的錢才是你真正擁有的錢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世間財富聚還散,王官水火賊盜分」。

王、官、水、火、賊、盜、分,簡單七個字,卻囊括了一個家庭的財富所可能面臨的全部風險類型。

創富容易守富難,守富容易傳承難。

成就一個富人或許三年足矣,而成就一個富裕貴族卻需要三代。

即使,我們沒有洛克菲勒家族那麼多的財富可傳承,但其財富累計、管理、傳承中的這些方式都值得認真思考。

畢竟,你掙錢多少不代表你就擁有多少,只有留下的錢才是你擁有的財富。

Ⅸ 都說富不過3代,但這個家族富了6代,其中的「秘密」是什麼

中國有句俗話「富不過三代」,但有一個家族卻富了六代,現在仍然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這就是在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

可以說,洛克菲勒家族這200年的發展史就像是美國這段時期發展的縮影,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他們都像是美國的國家代表,影響著美國,影響著世界各地。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這個家族可以發展一個多世紀,直至今天仍然在不斷地創造輝煌,它與其他家族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洛克菲勒一共給孩子留下了38封信件,其中並不僅僅只是對孩子事業上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孩子學識、品格、社交等多方面的建議。有心人將這38封信件整理成書,貼上頂級富豪的教育觀念這個標簽,使得這本書一發行就風靡全球。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9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