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有多少人口
㈠ 鞍山人口總數2022
2021年6月10日
鞍山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1](第1號)
——全市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將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人口基本情況公布如下:
一.總人口
全市人口[2]3325372人,其中鐵東區(含景區)511574人,鐵西區309397人,立山區406680人,千山區94729人,海城1067905人,台安縣300764人,岫岩縣413007人,高新區1200人。
二。人口增長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645884人相比,10年間全市人口減少了320512人,降幅為8.79%。年均增長率為-0.92%。
第三,家庭人口
全市共有1411251戶[3],集體戶38026戶,戶均人口3177319人,集體人口148053人。每戶平均人口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2.88人減少了0.63人。
注意事項:
[1]本公報中的數據是初步匯總數據。
[2]全市人口指全市10個縣(市)、區和開發區的人口,不包括現役軍人、港澳台居民和居住在本市的外國人。
[3]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關系,由居住在同一地點的人組成的住戶。
遼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
遼寧省統計局
遼寧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5月30日
遼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1](第1號)
——全省人口情況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省人口基本情況公布如下:
一.總人口
該省[2]的人口為42,591,407人。
二。人口增長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43746323人相比,10年間全省人口減少了1154916人,降幅為2.64%。年均增長率為-0.27%。
第三,家庭人口
全省共有17467111戶,集體戶701282戶,戶均人口39914651人,集體人口2676756人。每戶平均人口為2.2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8人減少了0.49人。
㈡ 遼寧省有多少個地級市.每個地市級的人口
截止2020年12月18日,遼寧省共有14個地級市(其中兩個為副省級市)。依據遼寧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19年統計年鑒》可知,2018年末該省份的總人口數字為4191.9萬人口。
其中沈陽市人口為740.8萬;大連市為人口為595萬;鞍山市為人口為324.9萬;撫順市為人口為209.8萬;本溪市為人口為16.9萬;丹東市為人口為234.7萬;錦州市為人口為295.6萬;營口市為人口231.6萬。
阜新市為人口為185.6萬;遼陽市為人口為176萬;盤錦市為人口為129.8萬;鐵嶺市為人口為292.6萬;朝陽市為人口為336.2萬;葫蘆島市為人口為276.7萬。
(2)鞍山市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2018年末遼寧省各地區年齡人口數分布:
1、沈陽:0-17歲人口99.3萬;18-34歲人口143萬;35-59歲人口314.9萬;60歲及以上187.9萬。
2、大連:0-17歲人口79.2萬;18-34歲人口113.4萬;35-59歲人口247.3萬;60歲及以上155.3萬。
3、鞍山:0-17歲人口45.4萬;18-34歲人口67.8萬;35-59歲人口142.9萬;60歲及以上85.7萬。
4、撫順:0-17歲人口22.6萬;18-34歲人口37.7萬;35-59歲人口92.1萬;60歲及以上56.5萬。
5、本溪:0-17歲人口15.7萬;18-34歲人口27.9萬;35-59歲人口64.3萬;60歲及以上38.3萬。
6、丹東:0-17歲人口28.1萬;18-34歲人口44.1萬;35-59歲人口100.4萬;60歲及以上61.5萬。
7、錦州:0-17歲人口36.7萬;18-34歲人口55.6萬;35-59歲人口123.4萬;60歲及以上79.3萬。
8、營口:0-17歲人口31.6萬;18-34歲人口50.4萬;35-59歲人口94.5萬;60歲及以上54.9萬。
9、阜新:0-17歲人口23.2萬;18-34歲人口36.5萬;35-59歲人口81.7萬;60歲及以上43.6萬。
10、遼陽:0-17歲人口21.4萬;18-34歲人口33.6萬;35-59歲人口75.4萬;60歲及以上45萬。
11、盤錦:0-17歲人口18.3萬;18-34歲人口27萬;35-59歲人口55.9萬;60歲及以上28.7萬。
12、鐵嶺:0-17歲人口37萬;18-34歲人口58.3萬;35-59歲人口127.9萬;60歲及以上68.4萬。
13、朝陽:0-17歲人口55.8萬;18-34歲人口71.3萬;35-59歲人口137.7萬;60歲及以上71.1萬。
14、葫蘆島:0-17歲人口44.5萬;18-34歲人口59.4萬;35-59歲人口110.3萬;60歲及以上62.2萬。
㈢ 鞍山市人口多少
鞍山市轄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等4個市轄區、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代管海城市(縣級市)。縣(市)區共轄58個鎮、7個鄉、48個街道辦事處。
鞍山市面積9249平方千米,人口361萬人(2005年)。
鐵東區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 49萬。郵政編碼114001。區人民政府駐東民生路20號。
鐵西區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 29萬。郵政編碼114014。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71號。
立山區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114031。區人民政府駐北勝利路340號。
千山區面積 503平方千米,人口 26萬。郵政編碼114041。區人民政府駐鞍海路28號。
海城市面積2732平方千米,人口113萬。郵政編碼114200。市人民政府駐海州街道。
台安縣面積1393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114100。縣人民政府駐台安鎮恩良路。
岫岩滿族自治縣面積4502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1143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岫岩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㈣ 2019年大連市共有多少人口
截止2019年底,大連戶籍人口598.7萬人。
2019年,大連戶籍人口59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866人。在戶籍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4.98萬人,出生率為8.35‰;死亡人口4.44萬人,死亡率為7.44‰;自然增長率為0.91‰。大連市屬於少數民族散居地區,55個少數民族齊全。
(4)鞍山市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大連港築港的同時,大連工業發展較快,從而帶來了人口在空間上的集中,1903年大連市內人口為3萬多人。1911年為104679人,1932年增加到285163人,1937年4月城市人口為386934人,1943年大連城市人口激增到826907人。
2019年遼寧各市人口:
1、沈陽市(756.4萬人)
依據《2019年沈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止至2019年末,沈陽市全市常住人口832.2萬人,戶籍人口756.4萬人。戶籍人口中,市區人口612.6萬人,縣(市)人口143.8萬人;男性人口372萬人,女性人口384.4萬人。人口出生率8.35‰,比上年提高0.35個千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106.9;人口死亡率8.31‰,降低0.30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04‰,提高0.65個千分點。
2、鞍山市(339.8萬人)
依據《2019年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止至2019年末,鞍山市全市戶籍總人口339.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萬人。其中,市轄區人口146.5萬人。在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81.8萬人,農村人口158.0萬人;男性170.2萬人,女性169.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分別為50.09%和49.91%。全年出生人口2.1萬人,其中,男性1.1萬人,女性1.0萬人,出生率為6.04‰;死亡人口2.8萬人,死亡率為8.28‰;自然增長率-2.24‰。
3、朝陽市(334.9萬人)
依據《2019年朝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止至2019年末,朝陽市全市戶籍總人口334.9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71.4萬人,佔全市人口比重51.2%,女性人口163.5萬人,佔全市人口比重48.8%。城鎮人口81.2萬人,佔24.3%;農村人口253.6萬人,佔75.7%。全年出生人口25293人,出生率7.55‰;死亡人口18470人,死亡率5.52‰;自然增長率2.03‰。
4、錦州市(293.4萬人)
依據《2019年錦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止至2019年末,錦州市全市戶籍人口29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4.4萬人,占戶籍人口的比重為42.4%;鄉村人口169.0萬人,佔57.6%。按性別分,男性146.4萬人,占戶籍人口比重為49.9%;女性146.9萬人,佔50.1%。按年齡分,0-17歲人口35.8萬人,占戶籍人口的比重為12.2%;18-34歲人口54.7萬人,佔18.6%;35-59歲人口121.3萬人,佔41.3%;60歲以上人口81.6萬人,佔27.8%。
㈤ 請問鞍山多少人口,面積多少
請問鞍山多少人口,面積多少
請看下面鞍山的人口,和面積的資料:
至2012年末,鞍山市總人口為3503584人,其中市轄區人口為1518780人。在總人口中,男性為1768392人,女性為1735192人,占總人口比重分別為50.5%和49.5%
鞍山總面積9252.35平方公里,轄4個市轄區(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1個縣級市(海城市),1個縣(台安縣),1個自治縣(岫岩滿族自治縣)城區面積797平方千米。共轄58個鎮、7個鄉、48個街道辦事處。
㈥ 鞍山有多少人口
根據最新的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鞍山市總人口有364.59萬人。
㈦ 遼寧省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遼寧省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4300萬。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遼寧市人口如下,沈陽市907萬人,鐵嶺市239萬人,營口市233萬人,丹東市219萬人,撫順市186萬人,阜新市165萬人。大連市745萬人,鞍山市333萬人,朝陽市287萬人,錦州市270萬人,葫蘆島市243萬人。
遼寧地理地貌
遼寧省的總面積約為14.86萬平方千米,在我國各省區中排名第21位,遼寧省曾經被稱為共和國的長子,是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遼寧省的經濟發展面臨多種困難,區域經濟發展腳步放緩,傳統工業區衰落,目前正面臨著重新振興的關鍵時期。
㈧ 鞍山是幾線城市
一、鞍山是幾線城市
鞍山是三線城市
二、鞍山相關簡介
鞍山因鋼而立、因鋼而興,具有百年工業歷史,素有「祖國鋼都、中國鋼鐵工業搖籃」等美譽,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因市區南部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而得名,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東北振興民營經濟發展示範市。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22°10′~123°41′,北緯40°27′~41°34′之間,東西最寬133公里,南北最長175公里。鞍山是遼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沈陽經濟區與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要連接帶,交通便捷,遼東半島南北與東西交通大通道在此交匯,距大連港270公里,距桃仙國際空港90公里,距營口港100公里,鞍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地直飛航線。
鞍山總面積9255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總面積的8.4%。其中市區792平方公里。鞍山市地勢地貌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屬千山山脈延伸部分的山區,一般海拔300~600米。中部為千山山脈向西部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坡崗丘陵區,一般海拔100~200米。西部系遼河、渾河、太子河沖積平原,一般海拔5~20米。
鞍山境內共有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中小河流66條。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條,為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大洋河;流域面積1000-5000平方公里的中型河流2條,為海城河和哨子河;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的小型河流59條。遼河系中國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經鞍山市境內的最大河流。
鞍山地處中緯度的松遼平原東南部邊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劇烈的災害性天氣相對較少。鞍山所轄區域雖屬同一氣候帶,但因地理環境(地形、地貌)不同各地氣候有所差異。年均降水量為640~88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次減少;年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8.0℃~9.0℃,東部和東南部山區為6.3℃~7.0℃;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50-2700小時。
鞍山市總人口359.8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26%,下轄海城市、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和鐵東、鐵西、立山、千山四個城區,以及國家級高新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縣(市)區共轄55個鄉鎮、61個街道、835個行政村、335個社區。
礦產資源豐富。全市已發現12大類33種礦產資源,菱鎂、滑石等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目前已開發利用礦種28種,其中優勢礦產鐵礦規模巨大,蘊藏量豐富,保有資源儲量88.9億噸;菱鎂礦規模宏大、質量優良,以晶質菱鎂礦為主,保有資源儲量23.1億噸,居全國首位,具世界優勢;滑石多為高檔滑石礦,質量上乘,馳名中外,資源潛力大,保有儲量7646萬噸,居全國首位;玉石主要產於岫岩地區,以質地細膩濕潤、色澤艷麗、晶瑩剔透而聞名遐邇,保有資源儲量59.8萬噸;方解石礦保有儲量4246.5萬噸。
工業基礎雄厚。2018年鋼鐵、菱鎂、裝備製造分別占規上工業比重的54.5%、16.1%和4.5%。鋼鐵產業,現有規模以上鋼鐵及深加工企業66戶,主導產品涵蓋板材深加工、線材深加工、型材深加工、管材深加工、鋼結構等門類。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是唯一一個總部在鞍山的央企,已成為鞍山最為鮮明的城市符號。菱鎂產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38家,產品以鎂質耐火材料、鎂建材、鎂化工等為主。裝備製造產業,現有規上企業140家,擁有夢網榮信、聚龍股份、森遠股份、鞍重股份、福鞍股份、七彩化學、亞世光電等上市公司7戶。在冶金礦山裝備、柔性輸變電裝備、大型高端鑄鍛件、電磁閥等領域已經躋身國內先進行列,涌現出鞍鋼重機、聚龍集團、鞍山電磁閥等一批行業隱形冠軍企業。3D列印、永磁傳動、燃氣輪機、新能源汽車「小三電」、全鋁高鐵車體、動力鋰電池等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科教基礎較強。鞍山擁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全市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在校生39872人。有中等職業學校17所,在校生14111人。鞍山職教城是全國最大的職業教育園區之一,集技能人才培養、大學生實訓、農轉工培訓和社會化繼續教育培訓於一體,規劃佔地3平方公里,可同時容納11萬學生就讀。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擁有世界第一玉佛、亞洲著名溫泉、國家名勝千山、中華寶玉之都和祖國鋼鐵之都五大旅遊品牌。千山,素有「遼東第一山」之美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佛教與道教共居一山,形成了特有的宗教文化。玉佛寺,是國家首批4A級旅遊景區,有一尊以重達260.76噸「玉石王」整體浮雕而成的玉佛,榮膺吉尼斯世界之最。湯崗子溫泉療養院是全國四大康復中心之一,湯崗子天然熱礦泥被譽為「亞洲第一泥」。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的鞍鋼工業旅遊,是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中華寶玉之都岫岩,是中國最大的玉石產地和玉雕工藝品集散地,被中國礦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玉都」。
文化底蘊深厚。鞍山最早的文明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從考古發現的海城小孤山古人類遺址證明,在距今約2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里生息繁衍。有確切文獻記載始於戰國時期的燕國,隸屬於遼東郡。漢代開始土法冶鐵,遼金進入極盛時期,冶鐵文化歷史久遠。鞍山英雄輩出,千古功臣張學良、老英雄孟泰、「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當代雷鋒」郭明義、「時代楷模」李超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成為鞍山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鞍山敢為人先、開拓創新,《鞍鋼憲法》在我國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80年代以西柳服裝市場和南台箱包市場為代表的大市場,讓海城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市場經濟的先鋒。以海城高蹺秧歌、岫岩剪紙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燦爛多彩,鞍山擁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全省首位。鞍山是「評書之鄉」,劉蘭芳、單田芳等曲藝大師家喻戶曉。鞍山是「國球之鄉」,馬龍、李曉霞、郭躍等組成的「鞍山軍團」蜚聲海內外。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51.1億元,增長5.2%,經濟運行企穩向好,發展活力不斷釋放,發展動能不斷集聚,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全市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三次產業保持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3.8%。對外經貿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實現285.5億元,增長4.5%。其中,出口156.1億元,增長16.3%。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企業利潤保持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額完成年度預算目標,實現151.4億元,增長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19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37元,分別增長6.9%和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44.3%。金融物價運行平穩。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增長9.1%,存款余額增長4.2%;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8.2%。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全市新增就業數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全市完成9301人脫貧、26個貧困村銷號,至此全市81個貧困村全部實現摘帽。
㈨ 遼寧省各地級市縣級市人口都是多少
你好遼寧14城市人口數如下:沈陽市,739.4萬人;大連市,580.1萬人;鞍山市,354.1萬人;撫順市,227萬人;本溪市,156.7萬人;丹東市,240萬人;營口市,230萬人;盤錦市,150萬人:錦州市,307萬人;遼陽市,127萬人;阜新市,190萬人;朝陽市,330萬人;葫蘆島,293萬人;鐵嶺市,316.9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