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人口有多少
『壹』 安徽9個地級市將晉級,建成12個II 型大城市,銅陵人口不足132萬
安徽地處我國中東部,簡稱「皖」,是一個地理位置很特別的省份。
從地理分區來看,安徽屬於華東地區。華東可是強省雲集之地,上海、江蘇、浙江、福建都在其中。
從區域經濟格局來看,安徽更特別,既屬於中部地區,又屬於長三角地區。
安徽全省總面積14.0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02.7171萬人,下轄16個地級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
安徽2021年的GDP為42959.2億元,排在全國第11位,未進入十強行列。從差額來看,比湖北低了7000多億,比湖南低3000多億。
如果要論區位優勢,安徽比湖北、湖南更佔地利之便,為何實力要低於這兩個省份呢?
主要還是因為在建國初期,安徽並不是國家重點布局之地,底子比較薄,通過這幾年飛速發展,才縮小了與中部各省之間的差距。
就拿安徽的城市來說,合肥是1952年才被確定為省會,所以合肥至今仍然是普通地級市級別,未能躋身副省級城市。而且城市體量也不算太大,在省會城市中處於中等水平。
安徽十三五末期,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這個數據低於臨近的江蘇省十多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也要低5個百分點。
城鎮化率不高,就證明城鎮人口偏少,城市的規模自然就上不去。安徽提出到2035年,全省城鎮化率要達到70%,這就意味將新增730多萬的城鎮人口,將極大地促進各地級市的發展。
除了合肥、蕪湖這兩個體量比較大的城市外,安徽還有14個地級市。到2035年,安徽要建成12個II 型大城市(城區人口100-300萬),分別是: 蚌埠、銅陵、安慶、宣城、滁州、阜陽、宿州、六安、亳州、淮南、馬鞍山、淮北 。
這只是安徽省確定的目標,而且這11個地級市情況各不相同,能否實現還有待進一步的分析。
在這12個II 型大城市建設名單中,根據現有城區人口資料,目前已經有3個地級市進入大城市行列,分別是淮南、阜陽、蚌埠。
這3個城市有何特別之處呢?淮南是一個資源型城市,發展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也是這11個地級市中現有城區規模最大的城市。阜陽的交通優勢、人口總量優勢非常明顯。蚌埠是著名的老工業基地,靠著之前的工業布局,城市規模也比較大。
但是蚌埠面臨的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去年GDP增幅為0,這對城市發展很不利。
剩餘的9個地級市,目前都還是中等城市、小城市規模,分為三種情況:
1、馬鞍山、安慶、淮北3市,現在城區人口在80萬左右,距離大城市的門檻比較近了,預計5年多的時間即可實現目標。
2、滁州、宿州、六安3市,城區人口在60-70萬之間,通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大城市也不是難事。
3、銅陵、宣城、亳州3市,距離大城市的門檻最遠,能否在2035年之前晉級大城市,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下面就重點分析一下。
城市建設並非短期之內可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不斷地努力,才能逐漸擴大規模、聚集人口。
支撐城市發展無外乎兩大因素,第一是經濟實力,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第二就是人口基數。因為地級市對外地人口吸引力有限,主要還是本市內的人口轉移。
從經濟實力來看,這3個城市中亳州最強,處於全省中等水平,2021年GDP為1972億。宣城也有1800多億;銅陵最低,只有1165億。
從常住人口總量來看,亳州常住人口500萬,位居全省第4;宣城250萬,全省第11位;銅陵人口不到132萬,全省倒數第一。
綜合兩大因素,亳州、宣城具備沖擊大城市的實力,但是2035年之前能否建成,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從實力上看,銅陵是最差的,是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呢?其實3座城市現有城區人口中,銅陵是最高的,接近60萬人。
銅陵是一座因資源而興的城市,城市基礎尚在,但是如今面臨發展困難,近十年全市總人口流失了25萬人,流失率超過16%,這個比例還是相當高的。
再加上 銅陵人口基數本來就不高,如果繼續流失下去,別說城市擴張了,想要保住現有的規模都很難了。
『貳』 安徽的三座城市,馬鞍山、蕪湖、銅陵,哪個城市綜合實力最強呢
話說小生在這三個城市都待過,淺談在這三個城市綜合實力吧:
馬鞍山是一座怎樣的城市——馬鞍山,一座安徽省第一個全國文明城市;一座「九山環一湖」的城市;一座興起於鋼鐵鍋爐邊的城市;一座金鷹、萬達、星巴克都已登陸的城市;一座沒有春天和秋天的城市;一座天天抱怨,卻始終沒有勇氣離開的城市;一座我無論去到哪都會想念的城市!
蕪湖是一座怎樣的城市——蕪湖,一座半城山半城水的城市;一座有方特游樂園,全國各地小夥伴都會來玩的城市;一座長江邊上的水潤之城;一座都市氣息濃厚的商埠。
銅陵是一座怎樣的城市——銅陵——江南解放第一城!來銅陵看看吧,吳彥祖在那建了一幢漂亮房子!萬達廣場、雨潤廣場、嘉華廣場都已登陸的城市,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城市生態文明排行方面,銅陵位列第五。近年來,銅陵綜合實力攀升,持續改善城市形象。銅陵竟是全國第三的幸福城市!你幸福嗎?
馬鞍山、蕪湖、銅陵這三座城市,綜合實力最強的是蕪湖。
經濟發展水平
2017年,蕪湖GDP以3075億遙遙領先於馬鞍山的1738億,接近三倍於銅陵的GDP1163億。人均GDP方面蕪湖也是大幅領先於馬鞍山和銅陵。
雖然銅陵的GDP增速大幅高於馬鞍山及蕪湖,但十年內馬鞍山及銅陵總量超越蕪湖的概率不大。
城市定位方面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是安徽省地級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市。
馬鞍山是安徽省地級市,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
蕪湖 是安徽省地級市、 安徽省雙核城市 、 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蕪湖的城市定位明顯高於馬鞍山和銅陵。
地區面積人口
蕪湖總面積602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65.4萬人。
馬鞍山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22.9萬人。
銅陵市總面積3008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170.85萬人。
蕪湖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方面都比其餘兩個城市基礎深厚。
教育方面
蕪湖擁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大學生16.29萬人。蕪湖領先於其餘兩城市。
綜合來看,蕪湖的實力在三城市中最強。
對於評價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在現在 社會 中,不外乎經濟發展指標、人口數量以及教育水平等幾個方面,因此我們從這幾個方面,對馬鞍山、蕪湖、銅陵三個城市做一個了解:
馬鞍山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地域面積 :
馬鞍山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數量:
2017年常住人口:230.2萬。
教育水平 :
安徽工業大學,河海大學文天學院
經濟發展指標: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1720億元
著名景點:
竹海、古樹、清泉、鍾鼓被稱為濮塘「四絕」,採石磯、甄山寺、靈墟山、李白墓園等
蕪湖
蕪湖,簡稱「蕪」,別稱江城,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
蕪湖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地域面積 :
蕪湖市下轄四區四縣,總面積達:6026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數量:
2017年常住人口:369.6萬人
2017年經濟發展指標:
地區生產總值:3065.52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84000元
教育水平:
安師大、安工程、皖醫三所高等學府
著名景點:
有方特 旅遊 度假區、天門山、鳩茲古鎮、大白鯨海洋公園、丫山風景區、馬仁奇峰、赭山公園、雕塑公園等
銅陵市
銅陵市,隸屬於安徽省,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北接合肥,南連池州,東鄰蕪湖,西臨安慶。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 銅陵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市、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市。
地域面積 :
銅陵市下轄3區1縣,總面積3008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數量 :
2017年常住人口為170.85萬人
經濟發展指標 :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163.9億元
著名景點 :
天井湖、浮山、淡水豚自然保護區、金牛洞、大明寺等
綜上所述,分析可得,無論從人口、經濟指標等那個方面分析,蕪湖都遙遙領先,馬鞍山次之,銅陵最後。
不過每個人對城市的感覺以及認識不同,而我在上面所介紹的,只是單從、客觀的數字分析。
第一:馬鞍山
馬鞍山是安徽省地級市,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它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同時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經濟實力強勁。
馬鞍山市,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馬鞍山雖然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但是城市的綠化率卻是最高的,高達66%。著名的 旅遊 景點有濮塘風景區、採石磯風景名勝區、甄山寺、靈墟山、李白墓園、太白樓、香泉湖、霸王祠等。可以說,馬鞍山是非常美麗的城市。
第二:蕪湖
蕪湖是安徽省地級市,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長三角大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因「長江巨埠、皖之中堅」名譽華夏,在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如今的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
蕪湖的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蕪湖素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著名 旅遊 景點:方特,鳩茲廣場,赭山,中山路步行街,廣濟寺,丫山,馬仁奇峰等。
第三:銅陵
銅陵 歷史 悠久,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 歷史 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
截至2016年,銅陵市下轄3區1縣,戶籍總人口170.85萬人。實現生產總值(GDP)957.3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69.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8.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5.1:59.5:35.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59960元。
銅陵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市、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市,榮獲全國 社會 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
這三座城市都去過,給我的感覺都還不錯。要說哪個城市綜合實力最強,那肯定是蕪湖了。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
蕪湖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 歷史 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
2017年馬鞍山、蕪湖、的生產總值在全省的排名都靠前,銅陵的位次差一些。其中馬鞍山的GDP為1720億元,名義增長率15.20%;蕪湖的GDP為3100億元,名義增長率是14.86%;銅陵的GDP為1150億元,名義增長率是20.17%。
從數據我們可以得出,蕪湖的經濟實力強勁很多,不過銅陵的名義增長率在三者之間是最高的,因此經濟還有向好的空間。
三座城市都是省內兄弟,沒有必要爭個你死我活的,齊心協力、共同進步,促進安徽經濟的全面發展。
做為一個外地人,江蘇人,這三城市都待過,生活最舒服的還是銅陵,為啥,吃喝玩樂消費都很實惠,說真的,在銅陵路邊一碗大腸炒飯,大腸面,豬肚面就賣十塊錢,而且量大,走過很多城市,從來沒有這個價,一份煎餃15個五塊錢,鴨血二塊錢一小碗,豆乾一塊錢五塊,服不服,關鍵小姑涼都長的漂亮,打扮時髦,說話聲音好聽,有點江南美女的味道但又性格開朗,反正走路上看看也養眼。
還有,銅陵房價在三個城市中最低,剛在銅陵郊區買了個房,靠一個湖旁邊,環境真好,真的便宜,江蘇的一半價錢。以後養老用。
在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安徽各地市總,合肥市為二線城市;蕪湖市、蚌埠市、馬鞍山市為三線城市;滁州市、安慶市、六安市、阜陽市、宣城市、黃山市、淮南市、宿州市為四線城市;銅陵市、淮北市、亳州市、池州市為五線城市。
因此蕪湖和馬鞍山的綜合實力更強是肯定的啦。下面看一下兩市的經濟情況。
由於沒有找到17年馬鞍山的官方經濟數據,因此用15年做一個小的對比吧,從經濟總量上說,蕪湖作為安徽省第二經濟大市,有時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從人均上說,馬鞍山和蕪湖的人均gdp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線。
最後,還是希望蕪湖和馬鞍山都能更好的帶動安徽經濟發展
那說三座城市綜合實力那個最強,我認為應該先客觀的進行各方面對比才能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自己對家鄉的喜愛而各執一詞。
首先,我們應該先從地理位置說起。
先說馬鞍山吧,小馬位於長江下游東南岸、安徽省東部。馬鞍山西靠省會合肥,北靠滁州市,東北和東南與江蘇省南京市交界,西南與蕪湖市為鄰,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擁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
再來說說蕪湖,蕪湖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蕪湖西北與合肥交界,西南與銅陵為鄰,南面東南面與池州市和宣城市交界,東和東北與馬鞍山市為鄰,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蕪湖港是長江江沿岸深水良港,常年可以停靠萬噸貨輪,所以蕪湖也是安徽重要的港口城市。
最後說說銅陵,與池州、安慶、蕪湖、合肥為鄰,地處上海與武漢、南京與九江的正中心。在省內范圍,銅陵是800里皖江最中間的江南城市,北距合肥、南距黃山、東距蕪湖和馬鞍山、西距安慶和池州均為等距離,在安徽省中南部具有最大的經濟輻射潛力。同時,銅陵也是我國華東地區最大、最有人氣的 旅遊 景點「黃山-九華山-太平湖」 旅遊 風景區的北大門。
接著我們從發展產業發展來看。
對於馬鞍山說,促進長江岸線有序開發,是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馬鞍山作出了有益 探索 。對港口碼頭不動產物權進行有效確認,對岸線使用進行公開招拍掛,不僅可以使岸線資源經濟價值利益最大化,還使岸線的使用公開透明,避免過度、無序開發。去年10月,馬鞍山在全國率先實現港口岸線有償化使用。「這一創新舉措,以招拍掛的方式實現港口岸線有償使用,讓市場在岸線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實現港口資源效益最大化,進一步促進港口經濟 健康 發展。
蕪湖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跡的地方。在這個沿江三線城市裡,「無中生有」的奇瑞傳奇、方特神話,令人驚嘆。這幾年的蕪湖,和其他許多城市一樣,也在轉型升級,在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最快,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
最後我們從商業來看。
我們來說說作為中部地區第一個全國文明城市,馬鞍山已經成功實現「四連冠」。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處處看到馬鞍山這座文明城市建設的亮點,我們可以看到馬鞍山已經擁有幾大商業圈,每到周末,人流攢動。同樣蕪湖、銅陵的商業圈來說也各有特色。
所以您看了這么多比較,您覺得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最高呢?我認為,蕪湖相對於其他兩座城市可能綜合實力還較強一些,因為馬鞍山銅陵作為資源型城市還在努力的轉型,所以現在來說,蕪湖還是更勝一籌。如果您有別的意見,請在評論里進行交流。
我作為一個銅陵人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沒有什麼專業的東西就是一些自己的體會。
首先我先來講一下銅陵。也就是我的家鄉銅陵很小是安徽省最小的一個市。好像是去年把安慶的樅陽縣劃分到了銅陵。銅陵有一個大公司就是銅陵有色。銅陵以前是作為能源性城市開采銅等礦產。銅陵以銅文明。銅陵總GDP很低沒有馬鞍山和蕪湖高可是人均GDP卻跟馬鞍山和蕪湖不相上下。城市雖小。五臟俱全。
蕪湖就在銅陵的旁邊。我在高考結束後曾經去蕪湖的方特玩過。感覺蕪湖這座城市給人感覺很舒服。並沒有給人太大的壓力也沒有那種大城市的快節奏。蕪湖市中心建設的也很好。在我的印象中蕪湖的綜合實力就十分的強。在城市的建設中也比較完整。蕪湖的GDP最近幾年在安徽省都排在第二。發展比較穩定。房價也不是特別的嚇人。蕪湖的大學有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皖南醫學院。這都是安徽省比較好的大學。
馬鞍山我不怎麼了解也不敢瞎說。但是在安徽省馬鞍山的硬實力也是非常強。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並且臨近江蘇省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潛力和機會。
我覺得這3個城市在安徽省都算比較好的。但是論綜合實力蕪湖最好。
以上都是自己的觀點。
『叄』 銅陵是幾線城市,銅陵屬於幾線城市
如果旅行卡上標有星號,就可以正常旅行。旅行卡上標有星號,一般對旅行沒有影響(需要持24小時或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旅行)。行程單上的城市名稱後面有一個星號,表示乘客在過去14天內訪問過的一些城市存在中等或高風險區域,但這並不意味著乘客實際訪問過中等或高風險區域。旅程代碼的城市名稱後面有一個星號。此言論僅作為旅途中的提醒,與乘客本身的健康狀況無關。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出行編碼標有星號,但顏色沒有變化,不會影響出行。但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這部分人群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特別是不要去中高風險地區。在旅行的過程中,除了注意旅行卡上是否有星號,還要看衛生編碼。如果健康代碼為綠色,則表示正常,可以出行。一旦健康碼的顏色發生變化,無論是變黃還是變紅,都會直接被限制出行。健康碼的顏色變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出行,即使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如果衛生代碼是黃色或紅色,需要隔離,就需要做多重核酸檢測。健康碼變綠才能正常出行。無論坐高鐵、汽車、火車,疫區人員都需要持24小時或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還需要持健康碼、旅行碼,都符合要求才能出行。
『肆』 銅陵市大概有多少人口
據銅陵市政府網站公布,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市戶籍人口170.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常住人口164.1萬人,增加1.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2%,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戶籍人口出生率9.0‰,比上年下降1.8個千分點;死亡率5.6‰,下降2.4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3.4‰,上升0.6個千分點。
『伍』 銅陵是中國最小的城市嗎
不是。
1、總面積最小的城市——甘肅臨夏市。臨夏市是縣級市,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駐地,面積88.6平方公里,人口40多萬,有「中國小麥加」之稱。
2、總人口最少的大陸城市——內蒙古阿爾山市。阿爾山市為縣級市,屬興安盟,總面積74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5萬,與蒙古國接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優美。
3、總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三沙市。三沙市是地級市,總面積200萬平方公里,但陸地面積僅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兩千多人。三沙市是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同時也是全國總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
銅陵
銅陵,簡稱「銅」 ,別名銅都,古稱定陵、義安 ,安徽省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東與蕪湖市繁昌區、南陵縣接壤,南與池州市貴池區、青陽縣交界,西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桐城市毗鄰,北與合肥市廬江縣、蕪湖市無為市相鄰。
市境介於東經117°04』—118°09』、北緯30°38』—31°09』之間,總面積2991.87平方千米。下轄3個區,1個縣。截至2021年末,銅陵市常住人口130.6萬人。
『陸』 銅陵不帶樅陽多少人
題主想問的是銅陵樅陽有多少人?46.91萬人。根據(安徽省)銅陵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紅黑統計公報庫(hongheiku.com)顯示樅陽縣常住人口為469051人,男性人口佔比49.73%,女性人口佔比50.27%,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5.64%,15-59歲佔比58.5%,60歲以上佔比25.86%,65歲以上佔比20.26%。
『柒』 銅陵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網址 http://ggzyjyzx.tl.gov.cn/tlsggzy/
銅陵,簡稱「銅」 [110] ,別名銅都 [97] ,古稱定陵、義安 [97] ,安徽省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東與蕪湖市繁昌區、南陵縣接壤,南與池州市貴池區、青陽縣交界,西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桐城市毗鄰,北與合肥市廬江縣、蕪湖市無為市相鄰。市境介於東經117°04』—118°09』、北緯30°38』—31°09』之間,總面積2991.87平方千米 [129] 。下轄3個區,1個縣。 [1]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安徽省首個千億元企業來自銅陵。銅陵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城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127]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主軸線城市 [128] 。銅陵處於國家東西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京福高鐵與寧安高鐵、京台高速與滬渝高速在此交匯,坐擁長江岸線142.6千米,境內的銅陵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國家首批對台直航港口和萬噸級海輪進江終點港。 [1] [105] [111]
截至2021年末,銅陵市常住人口130.6萬人,城鎮化率為66.3%。2021年,銅陵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5.6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9.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7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29.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5.1:49.5:45.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112元。
『捌』 安徽省有哪些市
1.安徽下轄16個市,省會合肥在安徽中部。其他15個城市從北到南依次是宿遷、淮南、亳州、阜陽、蚌埠、淮南、合肥、六安、馬鞍山、安慶、蕪湖、銅陵、宣城、蕪湖、廬山,六安市最大,淮北市最少。安徽省以「安慶府」「徽州府」首字聞名。3.國土橫跨湘江、黃河東西南北,新安江穿梭其中,與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接壤。貨物東西南北寬約450公里,長約570公里,總面積1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各地。地貌由淮南平原、江准丘陵和皖南山區組成。區內湖泊星羅棋布,是非常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景觀。安徽省十六個地級市分別是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馬鞍山、淮北、銅陵、安慶、黃山、阜陽、宿州、滁州、六安、宣城、池州、亳州。2.蕪湖,簡稱「蕪湖」,又稱江城、九子,是安徽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產業基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G60科技創新走廊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城市。5.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的示範城市。標簽:安徽省地級市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共有16個省級城市: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馬鞍山、淮北、銅陵、安慶、黃山、阜陽、宿州、滁州、六安、宣城、池州、亳州。安徽省安徽,簡稱「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由當時的安慶和徽州的首字母合成。省會合肥,地處長江三角洲。安徽省位於東經114° 54′—119° 37′和北緯29° 41′—34° 38′之間,東鄰江蘇,西接河南、湖北,東南接浙江,南接江西,北接山東。安徽文化發展歷史悠久,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大文化圈組成。安徽沿海有沿江八百里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https://m.feimiao.cn/uploads/allimg/211129/1638158062y.jpg
『玖』 銅陵有外國人嗎
銅陵有外國人。
銅陵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城市。
銅陵處於國家東西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京福高鐵與寧安高鐵、京台高速與滬渝高速在此交匯,坐擁長江岸線142.6公里,境內的銅陵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國家首批對台直航港口和萬噸級海輪進江終點港。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銅陵已探明的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與之伴生的各類稀有金屬30餘種,其中銅、硫、石灰石儲量居華東和全國之首。
人口:
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戶籍人口170.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常住人口164.1萬人,增加1.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2%,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戶籍人口出生率9.0‰,比上年下降1.8個千分點;死亡率5.6‰,下降2.4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3.4‰,上升0.6個千分點。
『拾』 安徽省有多少個市
安徽共有17個城市。
安徽的城市分別是:合肥市、黃山市、蕪湖市、馬鞍山、安慶市、淮南市、阜陽市、淮北市、銅陵市、亳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巢湖市、六安市、滁州市、池州市、宿州市。
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南北,與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東省接壤,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新安、廬州、皖江四大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