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的面積與人口是多少
1. 湖北十堰的五個縣,那個縣人口最多
2010年,十堰市全市面積2.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50萬。轄五縣一市兩區、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旅遊經濟特區。鄖
縣人口最多56萬。
行政區面積人口郵編政府駐地張灣區559
平方千米28萬442001十堰市張灣區公園路茅箭區578
平方千米32萬442000十堰市茅箭區武當大道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93
平方千米7
萬442000白浪開發區白浪中路鄖
縣3863平方千米56萬442500鄖縣城關鎮金沙路鄖西縣3509平方千米51萬442600鄖西縣城關鎮人民街竹山縣3586平方千米46萬442200竹山縣城關鎮人民路竹溪縣3279平方千米36萬442300竹溪縣城關鎮北大街房
縣5115平方千米52萬442100房縣城關鎮南街丹江口市2809平方千米45萬442700丹江口市人民路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312
平方千米6
萬442700武當山鎮永樂路
2. 房縣是哪個省哪個市的
湖北省十堰市
1.十堰,別稱車城,被譽為中國卡車之都,湖北省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游地區,秦巴山區漢水谷地,北抵秦嶺,南依巴山和漢江,武當山橫貫全境,是鄂、豫、陝、渝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區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自古有「南跨荊襄、北枕商洛、東撫南陽、西掖漢中」之譽,和「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
3.十堰全市總面積2368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為320.9萬人。十堰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100萬年前,這里就有古人類產生,「鄖縣人」的發現,改變人類起源的一元說。十堰,因利用水源在原鄖陽府的原鄖縣十堰區神定河攔河築出6條堰、黃龍區犟河攔河築出4條堰而得名。十堰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21年,十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63.98億元,同比增長11.5%。
3. 十堰市和長沙市哪個最大
你好,十堰市的面積比長沙市的面積要大的多。
十堰市湖北省面積第二大的城市,它的面積為236010平方公里,人口為346.6萬人,位於湖北省的西北部
長沙市是湖南省轄地級市是湖南省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市共轄6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總面積1181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7.32平方千米[5],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人。
4. 湖北各市面積排行
湖北省各市面積排名如下: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41 萬平方千米】
2、十堰市【2.36 萬平方公里】
3、宜昌市【2.12 萬平方公里】
4、襄陽市【1.97 萬平方公里】
5、黃岡市【1.74 萬平方公里】
6、荊州市【1.41 萬平方千米】
7、荊門市【1.24 萬平方公里】
8、咸寧市【9861 平方公里】
9、隨州市【9636 平方公里】
10、孝感市【8910 平方公里】
11、武漢市【8594 平方公里】
12、黃石市【4583 平方公里】
13、鄂州市【1505 平方公里】
(4)十堰市的面積與人口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個地區,1個自治州,8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截至2018年,湖北省共轄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3個地級行政區為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3個縣級市、1個林區,分別是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架林區。湖北省人民政府駐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7號。
5. 河北省十堰市屬於哪個市
十堰市是湖北省的地級市,不屬於河北省。
十堰市是中國卡車之都,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區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十堰地處中國中央山地,秦巴山區漢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游,北抵秦嶺,南依巴山,漢江和武當山橫貫全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全境面積2.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46萬。
(5)十堰市的面積與人口是多少擴展閱讀:
1949年5月,十堰全境解放後,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1950年2月劃回湖北省,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專署合並。1965年,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等6縣。
1967年,中央決定在十堰建設我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現鄖陽區)的十堰區、黃龍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
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置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
1994年10月,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並,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陽區(原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及張灣區、茅箭區至今。
十堰又稱車城。車城十堰的出現完全是由於1960年代第二汽車製造廠選廠址於此,在二汽定址之前,只有十堰鎮,沒有十堰市。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二汽成就了十堰。每年上百億元的產值,二十幾萬的職工和家屬,令二汽--今天的東風汽車公司成為十堰市舉足輕重的力量。
6. 十堰市 幾個區
您好!如您所說不算縣的話,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轄茅箭區、張灣區、鄖陽區。
7. 十堰有一座縣城,歷史上曾為「流放」之地,為什麼於4月份退出貧困縣呢
十堰市是湖北省的地級市,地理位置十分關鍵,位於湖北省的西北部,是湖北、陝西、河南與直轄市重慶結合處,從三個方向可通往華中、西北與西南地區,歷來為兵家所看重。十堰市是我國的一處十分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其經濟實力強勁,工業實力也非常亮眼。十堰市主要是我國的汽車科研與製造、商業集散、交通樞紐以及旅遊文化城市。
8. 十堰市有多少人口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46萬,城區人口52萬人。
9. 十堰市分幾個區
3個區。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下轄4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1市(丹江口市)、3區(灣區、茅箭區、鄖陽區)。下設13個街辦、71個鎮、35個鄉、1848個村,十堰市政府駐地茅箭區人民北路8號。
1、張灣區
是湖北省十堰市市轄區,依堵河,臨漢水,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發祥地,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稱為中國「卡車之都」,是十堰市最大經濟體。轄2鄉2鎮4街道和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面積657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39.9萬人。
2、茅箭區
是湖北省十堰市下轄的縣級區,位於十堰地區中部。東起十堰經濟開發區,與丹江口市六里坪鎮相鄰;西大致沿市中心四方山—筆架山—牛頭山東北西南一線,與張灣區相連;南達大川鎮與房縣毗鄰;北到五堰街道,與張灣區漢江路街道相鄰。
截止到2013年茅箭區轄2個鄉,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7個行政村,國土面積5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9.2公頃。
3、鄖陽區
原名鄖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以原鄖縣的行政區域為鄖陽區的行政區域,鄖陽區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金沙路1號。2014年12月17日,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截至2014年9月,鄖陽區轄16個鎮,5個鄉,1個林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
4、鄖西縣
地處鄂西北邊陲,漢江中上游北岸,正東及東南與十堰市鄖陽區接壤,東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鎮安、旬陽、白河五縣毗連。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地扼秦楚要沖,素稱「秦之咽喉,楚之門戶」。
鄖西縣版圖面積3509平方公里,東西長115公里,南北寬55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鄖西縣轄18個鄉鎮(場、區),348個村(居)委會,20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42萬人(2015年),其中農業人口42.47萬人。
5、竹山縣
古稱「上庸縣」,隸屬湖北省十堰市。位於湖北西北秦巴山區腹地。地處鄂西北山地,北屬武當山,南屬大巴山。東鄰房縣,北界鄖縣,西北鄰陝西省白河縣,西交竹溪縣、陝西旬陽縣,南接神農架林區、重慶市巫溪縣。
縣城東北距十堰市城區158公里,東南距武漢市638公里。面積3587.8平方公里,山地佔總面積80%以上。轄9鎮8鄉279個村,2016年人口51萬人,有漢族、回族、壯族、蒙古族、滿族等8個民族。
6、竹溪縣
隸屬於十堰市,位於鄂、渝、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陝西省平利、鎮坪、旬陽三縣,南交重慶市巫溪縣,東鄰本省竹山縣。竹溪縣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頭、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之一。
截至2017年,縣域總面積3279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302個村、4個社區、15個農林特場,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6.09萬人,常住人口31.39萬人。竹溪縣經濟發展較快,201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為86億元。
7、房縣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東連保康、谷城縣,東北交丹江口市, 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房縣古稱「房陵」,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截至2012年,房縣下轄12個鎮、7個鄉、1個國營林場、國土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
10. 十堰市郵編
郵政編碼:442000
隸屬:湖北省
十堰市地名由來:來源於十堰鎮,堰,指較低的擋水構築物。據傳,明末時這里叫陳家街,後來當地居民在街東側百二河上築起頭堰、二堰 、三堰 、四堰、五堰、六堰;西側犟河上又築起頭堰、二堰、三堰 、四堰,兩處共有十堰,故名。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全市轄五縣一市二區,總面積23700平地方公里,人口340餘萬。十堰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
旅遊資源
十堰是旅遊勝地。是「長江三峽—神農架—古隆中—武當山—丹江口水庫—古城西安」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境內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獲得4A級旅遊區稱號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號稱亞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
有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是世界罕見的恐龍故鄉。有溫泉、瀑布、天池、峽谷、溶洞,有原始森林,有現代汽車都市。十堰這個地方,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四季無大風,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是一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水寶地。
十堰是生態屏障。由於秦嶺、巴山兩大山脈在十堰交匯,構成了我國南北氣候的地理分界線。可以抵禦北方沙塵暴南下東移,阻止南方酸雨北上西進,因此,十堰是一個生態調節器,是我國的生態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