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古代武器一共多少種

中國古代武器一共多少種

發布時間: 2022-11-12 07:56:26

⑴ 古代中國十八般兵器都是什麼

你好;

十八般兵器,一般是指「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鏜、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圖解如下:

一、刀


十五、錘




十六、抓




十七、拐子




十八、流星

⑵ 中國古代的兵器有哪些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⑶ 中國古代的兵器分為哪幾種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http://pic.sogou.com/pics?query=%D6%D0%B9%FA%B9%C5%B4%FA%B1%F8%C6%F7&p=40230500,
這里有圖片

⑷ 中國古代兵器有哪些

中國古代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
而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短兵器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須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⑸ 中國古代武器都有哪些

一、劍

用於近戰刺殺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劍身和劍柄兩部分,劍身細長,兩側有刃,頂端尖而成鋒。劍柄短,便於手握。劍常配有劍鞘。中國最早的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劍。以後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鐵劍和鋼劍。

越王勾踐劍是中國春秋末期越王勾踐使用的一把青銅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身有黑色花紋,材料為銅和錫,正面有「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即「勾踐」,「乍」即「作」)銘文。

五、弩

中國古代一種裝有控制裝置,可待機發射的遠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機三部分組成。弩機由青銅或鐵製成,包括牙、牛、懸刀三部分。

漢代的弩在弩機外面加裝了一個青銅機匣,稱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另外,漢駑在用於瞄準的「望山」上增設刻度,相當於現代步槍的標尺,提高了命中率。

⑹ 中國古代兵器分為多少種類

兵器
開放分類: 兵器

目錄
• 冷兵器
• 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 古代兵器介紹
• 古書中對冷兵器的一些記載
• 火器
• 火器的發展

字典中解釋:兵器,軍事斗爭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破壞力的器械裝置.

冷兵器
[編輯本段]
廣義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
1.兵器自古有就有 中國古代兵器不但是為了防禦,有時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徵,「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否。

從冷兵器類別來分 可以分為十八種,即人們所說的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在武俠小說中,兵器的作用則被神話 如:小李飛刀,絕世好劍等
古典小說中人物也配以不凡的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呂布方天畫戟等等。

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編輯本段]

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我們稱這個時期的兵器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掠奪戰爭日益頻繁,便逐漸形成了用於作戰的兵器和武藝。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進,有了少量青銅兵器。至商代,軍隊使用青銅兵器已較普遍,而且兵器種類增多,質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銅矛頭、銅勾、銅戚、銅刀、銅斧、銅簇等項。另外,在山東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銅鉞、銅頭玉矛、銅戈。

西周兵器進一步多樣化,這個時期長兵有:戈、戟、 鉞、矛、斧等。短兵則有刀、劍等。這些兵器多為銅質,質地精良堅利。銅器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社會從石制工具時代進入到使用金屬器具的時代;青銅兵器的使用,使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價段,並發揮其無比威力。鐵兵器始於周代,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由於鐵的蘊藏量較為豐富,鐵器的堅硬度比銅製品強,又易於鑄造, 因此,鐵兵器逐漸代替了銅兵器,品種更為齊全。

中國古代兵器之種類堪稱世界之最,不完全因為那個年代的貴族普遍尚武,還因為殉葬與厚葬制度的緣故。於是,青銅兵器同樣也大多出土於貴族的墓葬中。諸如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許多兵器都出自重要匠師主手,工藝刻意求精,凝聚了高度的智慧和技巧,非尋常器物可比。據古籍記載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當時有戈、戟、矛、殳、 斧、鉞、錘、錐、刀、劍、匕首等,並廣泛應用於戰爭中。作戰時,士兵衣鐵甲,操鐵杖,使用鐵斧、鐵刀、鐵鉞、鐵矛等兵器。到了漢代大抵完成了銅兵器向鐵兵器的過渡, 至三國時期,銅兵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台,演變為鐵兵器的全盛時期。據《典論》記載:"魏太子曹丕選楚越良工制鐵刀、鐵劍、鐵匕首,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即鍛煉百次)"。這種武器質量上的飛躍,勢必對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武藝的發展。隋唐五代時期的鐵兵器中,長兵器以矛、槍和長刀為主。

據《新唐書》記載:"光弼有裨將,援矛刺賊,洞馬腹,中數人"。這表明唐將善用長矛而且技藝精良。短兵器則以刀為主。劍在這時已經失去了實戰的價值,成為道士們的法器和民間習武器械。劍術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武術項目之一,佩劍之風長久不衰。相傳詩仙李白經常舞劍,友人崔宗之稱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結構精巧,規格多樣,據《唐六典》所記。弓有長弓、角弓等4種,弩有擘張弩、角弓弩等7種,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種。

宋、元之際有所謂"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十八"不過是泛稱而已,實際上遠不止此數。據宋人曾公亮《武經總要》記載,長桿鐵槍就有18種,另外長柄鐵刀有8種, 各種短兵器有17種,如手刀、蒺藜、鐵鞭、鐵 、鐵劍、大斧、烈鑽、鉤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槍"就產生於宋代,其槍法已發展到純熟的程度。元代兵器則精細而實用。據茅元儀的《武備志》記載,有各種鐵槍6種,各種刀7種。還有飛鉤、噞、馬叉、梨花槍、狼筅(長槍)、雙飛撾、飛錘、鐵戟等兵器49種,另有火槍、火炮6種。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藝"有了具體內容。明人謝肇制《五雜俎》卷五中記載:"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予、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藝"講的是演練兵器的技藝,所以它的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種為 "白打",明代朱國幀《涌幢小品》中解釋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清代的兵器與明代大同小異,不過品種更多而已。拿刀來說,有大刀、朴刀、春秋大刀、三尖兩刃刀、大環刀、鳳嘴刀、梅花刀、腰刀、戰刀、苗刀、壯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餘種。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鉤、殳、錘、 、?、棒、刺、鈸、鉞、鈀、齒、鏟等等就更多了。器械的多式多樣,使武術的內容更為多姿多彩。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武術訓練與競賽的需要,對刀、槍、劍、棍等常用器械的規格作了具體規定,對重量、長短、粗細以及器械製作材料都有明確要求,對武術水平的提高起了促進作用。

古代兵器介紹
[編輯本段]

九短: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

九長: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

古書中對冷兵器的一些記載
[編輯本段]

1.《周禮•夏官司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先鄭雲:「戈、殳、戟、酋矛、夷矛。」
2.南宋華岳《翠微北征錄》卷七<弓制>:「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3.南宋永嘉年間<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前日兩個小人,一個道欠錢,一個道不欠錢,十八般武藝都不會,只會白廝打。」
4.元曲中大量出現十八般武藝之說,說明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口頭禪。但仍未見詳細內容。
5.明何良臣《陣紀•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為長兵,刀、鐮、叉、鈀、牌、斧為短器。」
6.明嘉靖郭勛刻百回本《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史進每日請王教頭點拔,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7.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8.朱國禎《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為「撾」,當屬音同假借。
9.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藝十八事,計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鞭、鐧、撾、殳、叉、把頭、綿繩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種。」
10.清初褚人獲《堅瓠集•續集》:「矛、椎、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11.元兵西征時,從各地帶回一些兵器,種類繁雜,看來「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
12.成語俗諺中,與兵器有關者:一箭雙雕、借刀殺人、回馬槍、拖刀計、殺手鐧、流星椎、
13.歷代名人所使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長矛、呂布方天畫戟、

火器
[編輯本段]

火器:用火力殺傷人或用火力發射的兵器,火器利襲遠。如槍、炮、火箭筒、手榴彈等。

火器的發展
[編輯本段]

到了北宋時期,火葯開始用於兵器。中國是火葯的故鄉,中國的軍隊是最早使用火葯武器的軍隊。在北宋的《武經總要》里邊講了三種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火炮火葯法。當時用火葯做成了用拋石機發射的炮彈,當然拋石機最早的使用,就是炮的出現可能在東周晚期。

南宋時候出現了竹筒火器,陳規的《守城錄》裡面講到,開始用竹筒,里邊放上火葯能夠往外噴火,或者能燒傷敵人。還有就是把長矛下邊安上一個葯筒,也可以噴火,當時也叫火槍。就是說開始出現管形的火器,這是出現最早的火器。

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種頗多,形式復雜。當時的噴射火器(古代火箭)製造已經相當精良,樣式繁多,據《火龍神器陣法》、《武備志》等史書記載,此間多使用的火箭種類有單發火箭、多發齊射火箭、多火葯筒並聯火箭、有翼火箭、多級火箭等,火箭的品種達幾十種之多。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爭奪帝位時,就曾使用火箭作戰。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王朝還專門組建了"神機營",這種獨立炮兵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

火葯傳到西方以後,由於社會制度的變化,特別是和資本主義萌芽聯系在一起,它有一個極大的發展。所以當時荷蘭、西班牙這些商船到了中國,帶來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槍炮過來,明軍才看到自己的落後,所以才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就開始引進了西方的槍炮的製作技術。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練新兵,袁世凱練新兵等等,開始引進新的西方的槍械以後,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就結束了。

火器發展到現在,槍械的品種繁多,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

⑺ 古代有多少兵器

弓箭,弩,長矛,紅纓槍,長棍,短棍,雙截棍,砍刀,刺刀,長劍,短劍,匕首,重頭錘,流星錘,斧子,釘耙,三叉戟,繩鞭,飛鏢,投石器,飛去來器……

⑻ 中國古代武器有

中國古代兵器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其實,中國武器還有很多。。。

⑼ 古代的兵器一共有多少種

古代的兵器可以說是很多種,並且在古代也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大多都是處於戰亂的年代,那麼兵器肯定是少不了的。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兵器的話,我相信根本就不需要打仗,肯定就失敗了。因為兵器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說是最基本的東西了,只有擁有他才可以和對方打仗,如果沒有的話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吧。

但是我們知道古代的兵器可以說是有成千上百種,造型呢也比較奇異,各種款式也都有。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中國古代對於兵器這方面還是比較成熟的。

不管哪一種兵器,只要在古代運用了,我覺得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之處,因為兵器不像其他的東西,在古代是特別需要的,因為他是用來打仗的,用來爭奪領土的一個工具。

⑽ 古代的兵器一共有多少種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