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多少目一本人居住
⑴ 外國人在中國的有多少人
目前在中國有很多外國人在居住並工作,但沒有準確數字。其中最多的就是韓國人,這個可能很意外吧,但是事實卻是如此,韓國是中國的鄰國,離我們也最近,中國境內也有很多韓企,其中最多的就是望京,至少居住著100萬的韓國人,其中有40%的企業都是韓國的。
其次是美國,美國在中國居住的人口也很多,畢竟同屬於兩個強國,彼此之間的交流也有不少,2010年人口普查的時候,美國在中國的人數就達到了71493人,位居第二,而當時的韓國也就20萬,在8年的時間中,美國的數字已經到了10萬左右,位居第二。
第三是日本,日本在中國的也很多,僅僅是在中國的上海就居住著5萬日本人,根據統計,目前居住的至少在8萬以上,目前共有150萬的外國人都在中國留學,打工和生活。
但是留在中國不代表就可以一直在這里,一旦簽證到期,這些人還是要回去的,想要加入中國國籍,並沒有那麼容易,中國每年發行的綠卡並不多,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時候,也就發放了12000多張。
⑵ 2020年中國農村人口的官方數據是多少
50979萬人。
經國務院批准,我國於2005年底開展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國為總體,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次總體,採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這次調查的樣本量為170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31%。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調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調查的各項任務已基本完成。快速匯總的全國總人口及其結構的主要數據已基本完成。在2020年11月1日正式開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佔36.11%。
拓展資料
一、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數據匯總分析報告,普查重點是了解各地人口發展變化、性別比例等,全國人口普查屬於國情調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二、 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國籍、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三、 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數據顯示,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⑶ 中國的房子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房子可以住34億人,這個方法是按照房子多少平方米裡面大概住多少人來算這個也得分階級來算,正常用來說如果按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可以住房三個人,那麼以目前的房子來說,中國的房子住30億人是沒問題的
⑷ 在中國有多少日本人定居。
應該至2016有69萬,蠻多的,雖然我也不喜歡日本但中國人去日本的熱情不減
⑸ 中國有多少人居住啊啊
中國大陸總人口達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萬人,女性人口66703萬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76萬人。
數據顯示,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37‰,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1‰,比上年提高0.29個千分點。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0079萬人,女性人口66703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 105.06(以女性為100),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88。從年齡構成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7.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1%。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61866萬人,減少1095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
全國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戶分離人口)2.98億人,比上年末增加944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5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0萬人。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2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6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93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萬人。
⑹ 中國獨居人群有多少,面對獨居我們應該怎麼辦
中國進入獨居時代 獨居人數超5800萬人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一篇題為《上海85歲夫妻手拉手開煤氣點火自殺》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中國「一人戶」家庭數量明顯上升,全國的獨居人口已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據國家統計年鑒,2013年的數據是14.6%;而全國「一人戶」佔比最高的上海市,每四戶里竟然就有一個一人戶。獨居人群的生活現狀如何?又有哪些原因造成獨居人數翻倍?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家庭結構改變 獨居老人增加
據記者了解,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獨老、老年夫妻獨自居住的比例已趨近總體一半,相比二十年前七成老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變化明顯。其中遼寧、山東、江蘇、廣東、上海、浙江六個東部城市的75歲以上獨居老人最多。
記者采訪到了家住河北秦皇島的伍軍老人。記者了解到,他今年已經86歲,幾個兒子都在國外,但由於老人不適應國外的生活,一直堅持自己一個人住。
伍軍老人說:「回來我說了,不去了,我這個人是不習慣在那兒生活,當然那個地方交通也方便、環境也挺好,確實不錯,但是吃的、交流,語言也不太通。」
據了解,業余時間,伍軍老人除了拉二胡、唱戲,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要寫書法、寫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但是,由於工作關系,孩子們不能每年都回來。老人不會用電腦,所以電話是他們唯一的聯絡方式。這幾年,老人的耳朵開始不好使了,打電話的溝通也變得不那麼順暢了。
老人在秦皇島的表侄龔磊向記者表示:「畢竟歲數大了,有一天你說突發點疾病,其實挺擔心的,老人有些時候也跟我們說過,他們其實挺孤獨的。」
目前,人口遷徙、跨城工作、多代家庭減少、城市化發展等都成為我國當前獨居人數翻倍的原因。面對這種情況,在不少地方開始積極的想辦法來應對「獨居老人」問題。
記者了解到,開封屬於河南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地區,當地民政部門正試行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來服務社區獨居老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有休息室、書畫室、棋牌室、戲曲室,還配有值班社區醫生。
開封市民政局老齡科科長張立民說:「老人可以早上來,晚上走,也可以在這兒吃飯,一頓飯5塊錢,不夠的我們民政上再補貼點兒,如果到晚上,因為這個服務中心就設在社區,出現啥問題我們也可以第一時間到現場。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老年托兒所,通過試行效果非常不錯,我們准備在全市大力推行。」
除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許多社區還自發開展了很多服務獨居老人的活動。油坊社區的「敲敲門」服務就很有特色,社區每天會安排工作人員定時到社區內獨居老人家中敲門,查看是否有人應答。此外,還成立了「獨居老人」志願服務隊,解決老人的各種需求。
油坊社區主任孔新艷說:「有有病了需要在家裡照顧他的,有需要幫他買菜的,幫他在家裡打掃衛生的,有的還幫住他們去洗洗澡,足浴,這咱都干過。」
除了完善居家養老的各項保障措施外,河南省還於近期出台政策促養老產業發展,力爭5年建50到60個養老產業示範園區,在示範園區內引進大型養老服務企業集團,以提升養老產業建設水平。
單身青年獨居群體日益龐大
據記者了解,單身的青年人獨居群體日益龐大正隨著我國的第四次單身潮的到來而顯現。目前,中國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我國單身家庭數相當於全國總家庭數的14%,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
調查顯示,我國30歲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經濟實力越好,就越有可能選擇獨居。我國富裕地區的非喪偶獨居者更多,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家庭僅一個人住。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平均結婚年齡正在上升,離婚率也在增加,導致更多的人一個人生活。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景軍認為「自由和新財富」正在打破中國傳統的家庭結構,長久以來,在國內,選擇不婚獨居被認為是犯忌,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在一個人生活。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獨居者通常是主動選擇的結果,這象徵著女性社會地位的上升和就業機會的改善。
采訪中,河北邯鄲獨居的李晶晶向記者表示,畢業之後為了上下班方便在離單位不遠的居民區租下了一間40多平米的出租房,從此開始了多年的獨居生活。李晶晶說:「從剛上班吧到現在,一直在這住著,12年了也住習慣了,自己的小空間,挺好的!」
說起現在自己的獨居生活,今年36歲的李晶晶感概頗多,看著身邊的同齡人結婚、生子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生活著,自己也很想成個家。
李晶晶向記者表示:「就是同事朋友在介紹,基本都是二婚的,因為同齡的沒有結婚的男的,基本上是沒有了,要不就是斷婚的要不就是結婚幾年帶著孩子的,反正都是離異的,你說我沒結過婚的你讓我找一個二婚的,就覺得自己心理上根本接受不了。」
記者還走訪了安徽阜陽,當地付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今年四十五歲,十年前她為了事業離開孩子和老公,獨自一人來到阜陽這個城市。多年來付女士一直獨居,她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都感覺到空盪盪的,沒有人打擾,也沒有人關注。
付女士說:「肯定孤獨,特別是十年前,孩子才十來歲的時候,來到阜陽這個城市,天天想孩子,有時候看到別人帶孩子把自己家的孩子照顧的好好的,上學啊,吃飯啊,我看著人家帶著就流淚了。」
記者了解到,像付女士這樣的成功女性獨居的人數並不算少,在女性的經濟地位和獨立性提高之後,不再像過去那樣過分依賴家庭,而是更多地關注自身的發展,獨居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另調查顯示20歲到39歲的年輕「一人戶」接近2000萬戶。與中老年「一人戶」女性高於男性的情況不同,20歲到64歲的「一人戶」中,男性比例要高出女性很多。而與中老齡段因喪偶、空巢而獨居不同的是,青壯年的「一人戶」更多是因為終身大事尚無著落。
與高漲的城市「一人戶」數量相對的是城市青年一年高過一年的初婚年齡。很多年輕人推遲初婚年齡,甚至不婚獨居。安徽阜陽的董醫生,今年三十五歲依然單身獨居。他告訴記者,獨居是因為自己目前還不具備結婚的能力。
據董醫生介紹,他身邊有很多這樣的獨居人群,有的是因為物質條件不允許,而有的是因為不願意接受婚後的生活。
董醫生說:「我所碰到的多半都是物質方面缺乏造成的,還有一種是喜歡獨居呀不談朋友呀,是沉迷於網路,他就活在虛幻的世界裡,不需要陪人逛街,也不需要哄女朋友,感覺一個人吃吃喝喝有消遣的地方,精神有發泄的地方。」
國外獨居人士:崇尚自由生活
據記者了解,2014年8月,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當月全美處於單身狀態的人士首次超過已婚者,所佔16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達到50.2%,也就是1.246億人。而在1950年,這一比例只有22%。
據了解,這種現象並非美國獨有。在「浪漫之都」法國巴黎,一半以上的家庭是一人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這一比例則高達60%。
在澳大利亞,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冷淡,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開始把情感依戀和傾訴的對象轉到了寵物身上,獨居人士尤其如此。很多人在有了動物伴侶的忠心相隨後,都覺得根本不需要人類伴侶了。
在住房的問題上,由於崇尚自由生活,很多人也會選擇一輩子租房住。因為對某一些澳大利亞人來說,買了房子以後,不管還款多少,總是一個負擔。而自己本身又更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所以對於他們而言,租房子並不是因為他們負擔不起買房的費用,而是因為他們更喜歡不停的轉換自己的生活環境。
當然,在不少國家,由於子女獨立較早,老年人獨居的情況也並不稀奇。不過,由於社會保障到位,在這種情況下的獨居,少了一些孤單和無奈,多了一些自在和踏實。
⑺ 有多少日本人在中國
日本外務省每年都統計並公布居住在海外的日本人數量,截至2020年10月1日的統計,在中國的日本人總計是 111,769人(比2019年減少 4%),其中常住的有 4125人。
⑻ 外國人在中國有多少
到目前為止已經批准了3000多名外國人在中國定居,也就是永久居留。
2003年中國入出境的外國人有2200多萬人次,在中國長期居留的外國人有2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