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青海省化隆縣總人口多少人

青海省化隆縣總人口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1-13 03:25:46

⑴ 青海省化隆縣屬於青海哪個市

化隆回族自治縣屬海東地區,不歸哪個市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南部。東經101°39′-102°42′、北緯35°48′-36°17′之間。東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接壤,南臨黃河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隔河相望,西與湟中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毗鄰,北與平安縣、樂都縣相連。東西長98.5千米,南北寬48.5千米,總面積2740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以回族為主

⑵ 化隆回族自治縣的介紹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海東地區南部。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共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距政府駐地75千米。臨平公路、樂化公路、阿賽公路、扎哈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燕官公路貫穿縣境。化隆回族自治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轄3鎮18鄉,截止2010年,總人口229669人。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屬青藏高原東部乾旱區,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⑶ 西寧到化隆有多少公里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海東市南部。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共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
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距省政府駐地75千米。臨平公路、樂化公路、阿賽公路、扎哈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燕官公路貫穿縣境。
化隆回族自治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轄3鎮18鄉,截止2010年,總人口229669人。
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屬青藏高原東部乾旱區,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2020年4月,化隆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西寧市到化隆回族自治縣約112公里。

⑷ 請問化隆縣有多少個鄉鎮

化隆回族自治縣轄6個鎮、7個鄉、4個民族鄉、2個管委會:

6個鎮:巴燕鎮、群科鎮、牙什尕鎮、甘都鎮、扎巴鎮、昂思多鎮。

7個鄉:二塘鄉、謝家灘鄉、德恆隆鄉、沙邊堡鄉、阿會努鄉、石大倉鄉、初麻鄉、查甫藏族鄉、雄先藏族鄉、金源藏族鄉、塔加藏族鄉。

2各管委會:李家峽管委會、公伯峽管委會。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海東市南部。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共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

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距省政府駐地75千米。臨平公路、樂化公路、阿賽公路、扎哈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燕官公路貫穿縣境。

(4)青海省化隆縣總人口多少人擴展閱讀:

先秦時,化隆縣為羌人牧地。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省民和縣下川口),今化隆縣地屬金城郡轄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漢護羌校尉侯霸在東西邯(今化隆甘都)屯田5部。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前涼王張駿在今化隆縣境內置湟河郡,築湟河城(今群科鎮日蘭古城)。

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涼亡,湟河郡地歸前秦氏族政權,沿舊制,仍置湟河郡。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呂光在姑臧(今甘肅武威市)建後涼王國,湟河郡歸附後涼。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河西鮮卑禿發烏孤佔領青海東部,建南涼王國,仍沿舊制,置湟河郡,郡治黃河城,並在今甘都設邯川護軍。

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沮渠蒙遜的北涼佔領今化隆等地,分原湟河郡東西地區為湟河、湟川兩郡。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鮮卑乞伏氏的西秦軍隊攻陷北涼湟河、湟川兩郡,仍置湟河郡,今化隆即屬之。

南北朝時,元嘉六年(429年),北涼再次攻佔湟河郡,沿舊制仍置湟河郡。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北涼國亡,北魏佔領湟河郡及其以西地區,置洮河郡,改邯川護軍為邯川戎,隸鄯善鎮(今西寧市)。

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置石城縣(治今群科古城)。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在邯川戍置廣威縣。是年鄯善鎮廢,洮河郡隸鄯州(治今樂都),石城、廣威兩縣均屬洮河郡轄地。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因境內有化隆谷,改石城縣為化隆縣。此為化隆縣名之始。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廢黃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澆河郡(治今貴德縣河陰鎮),化隆縣屬澆河郡轄地,後又劃歸西平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收復河湟地區。武德二年(619年),改澆河郡為廓州,州治今群科古城。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唐移黃河以南之米川縣於今化隆甘都,隸廓州。先天元年(712年),為避李隆基名諱,改化隆縣為化成縣。

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廣威縣。天寶十三年(754年),改廓州為寧塞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廓州,轄今化隆縣等地。肅宗上元元年(760年),

吐蕃進攻廓州。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攻陷廣威、米川,化隆縣地歸吐蕃鄯州節度使轄。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張義潮起義,推翻了吐蕃地方政權,廓州復歸於唐。唐末,今化隆地區又歸吐蕃地方勢力統治。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後,今化隆地區被唃廝啰政權控制近百年。北來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佔領河湟地區後,改廓州為寧塞城,屬鄯州。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宋軍退出青海東部,鄯州交唃廝啰自保。崇寧三年(1104年),宋軍再次進入青海,改寧塞城為廓州。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奔睹(昂)率兵佔領廓州。紹興七年(1137年),西夏佔領今化隆等地,仍沿舊制置廓州。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以後,蒙古兵進入青海,今化隆等地屬元西寧州轄。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寧衛(治今西寧市),今化隆地區屬西寧衛。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寧州為西寧府,化隆地區分別屬西寧府西寧、碾伯二縣轄。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撫番廳(治今巴燕鎮),隸西寧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廳為巴戎縣,隸甘肅省西寧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巴戎縣為巴燕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縣為化隆縣。

1953年改設化隆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自治縣,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化隆回族自治縣

參考資料來源:化隆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⑸ 青海化隆縣屬於哪個市

化隆回族自治縣屬海東地區,不歸哪個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南部,東經101°39′-102°42′、北緯35°48′-36°17′之間。東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接壤,南臨黃河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隔河相望,西與湟中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毗鄰,北與平安縣和樂都縣相連。東西長98.5千米,南北寬48.5千米,總面積2740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主要以回族為主。

⑹ 化隆縣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7

⑺ 青海省化隆縣人文地理簡介

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屬青藏高原東部乾旱區,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化隆縣是青海的回族之鄉,這里的回族男子多穿對襟白襯衣,外套青坎肩,戴白色或黑色的圓頂帽。婦女一般都戴"蓋頭",只露面部。他們的飲食,在製作上特別考究。婚姻上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婚期一般選在主麻日(星期五),由阿訇證婚。一般只在本民族內通婚,如娶嫁外民族,前提條件是對方要遵循回族風俗。喪葬實行土葬,而且死後一兩天內就要安葬完畢,不用棺木壽衣,只用兩丈多白布縫製成屍衣,緊裹洗凈的屍體。這里的回族節令主要是小"爾的節"(開齋節)、"大爾的節"(又稱古爾邦節,即宰牲節)等,具有濃烈的伊斯蘭宗教色彩。

⑻ 青海省黃南州有幾個縣

青海黃南州共有四個行政縣,(州府設在同仁縣隆務鎮)分別為:
1、尖扎縣(尖扎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東北絕大部分以黃河為界,與化隆縣相望,東南與循化縣接壤,西與貴德縣相連,南與同仁縣毗鄰。縣境南北長約87千米,東西寬約48千米,總面積1712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4萬人,藏族約占總人口的67%。縣人民政府駐:馬克唐鎮,距省會西寧市127千米,距州府隆務鎮70千米。郵編:811200。代碼:632322。區號:0973。拼音:JianzhaXian。尖扎縣轄3個鎮、6個鄉:馬克堂鎮、康揚鎮、坎布拉鎮、賈加鄉、措周鄉、昂拉鄉、能科鄉、當順鄉、尖扎灘鄉。)
2、同仁縣(同仁縣轄2個鎮、9個鄉:隆務鎮、保安鎮、蘭采鄉、雙朋西鄉、扎毛鄉、黃乃亥鄉、曲庫乎鄉、年都乎鄉、多哇鄉、瓜什則鄉、加吾鄉同仁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州境東北部。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距省會西寧市181千米。總面積3465平方千米。總人口為7.82萬人,其中農牧業人口5.4萬人。以藏族為主,約占總人口的72%,還有漢、回、保安等民族。??縣人民政府駐:隆務鎮。郵編:811300。代碼:632321。區號:0973。拼音:TongrenXian。))
3、澤庫縣(澤庫縣位於青海省的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東與甘肅省夏河縣毗鄰,南連本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靠本省同德縣,東北與同仁接壤。總面積6494平方千米。總人口5.39萬,其中非農產業人口佔5.8%。以藏族為主。縣人民政府駐:澤曲鎮,離州府隆務鎮97千米,距省會西寧約285千米。郵編:811400。代碼:632323。區號:0973。拼音:ZekuXian。澤庫縣轄2個鎮、5個鄉:澤曲鎮、麥秀鎮、寧秀鄉、和日鄉、王家鄉、西卜沙鄉、多禾茂鄉。)
4、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青海省的東南部。東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南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西北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州同德縣毗連,北與自治州澤庫縣為鄰。東西長127.67千米,南北寬94.36千米。全縣總面積6250平方千米。總人口2.93萬,其中蒙古族佔93%,是全國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優干寧鎮,位於縣境北部優干寧灘,北距州首府隆務鎮137千米,距省會西寧市328千米。郵編:811500。代碼:632324。區號:0973。拼音:HenanMengguzuZiXian。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4個鄉:優干寧鎮、寧木特鄉、賽爾龍鄉、柯生鄉、多松鄉。)
共八位,一位縣長,七位副縣長。分別是:
同仁縣政府縣長——羅富貴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馬文英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孟德文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林華昌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周多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王懷成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申麗玲
同仁縣政府副縣長——胡偉東

⑼ 青海省各地區市,區,縣的人口是多少啊

全省常住人口為5,626,722人
西寧市常住人口為2,208,708人
海東地區常住人口為1,396,846人
海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273,304人
黃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256,716人
海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41,689人
果洛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181,682人
玉樹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378,439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89,33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青海省全省常住人口為5,626,722人
西寧市常住人口為2,208,708人
城東區359,688人
城中區296,987人
城西區242,627人
城北區299,002人
大通縣435,937人
湟中縣437,835人
湟源縣136,632人
海東地區常住人口為1,396,846人
平安縣102,975人
民和縣350,118人
樂都縣260,185人
互助縣356,437人
化隆縣203,317人
循化縣123,814人
海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273,304人
門源縣147,710人
祁連縣46,473人
海晏縣37,788
剛察縣人41,333人
黃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256,716人
同仁縣92,601人
尖扎縣55,325人
澤庫縣69,416人
河南縣93,374人
海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41,689人
共和縣122,966人
貴德縣64,367人
同德縣101,771人
興海縣76,025人
貴南縣76,560人
果洛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181,682人
瑪沁縣51,245人
班瑪縣27,185人
甘德縣34,840人
達日縣30,995人
久治縣26,081人
瑪多縣11,336人
玉樹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378,439人
玉樹縣120,447人
雜多縣58,268人
稱多縣55,619人
治多縣30,037人
囊謙縣85,825人
曲麻萊縣28,243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89,338人
格爾木市215,213人
德令哈市78,184人
烏蘭縣38,273人
都蘭縣76,623人
天峻縣33,923人
茫崖行委31,017人
柴旦行委13,671人
冷湖行委2,434人

⑽ 化隆縣少數民族人口

化隆縣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全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總人口23萬人。化隆回族自治縣轄巴燕鎮,群科鎮,牙什尕鎮,甘都鎮,扎巴鎮,昂斯多鎮,二塘鄉,謝家灘鄉,德恆隆鄉,沙邊堡鄉,阿會努鄉,石大倉鄉,初麻鄉,查普藏族鄉,雄先藏族鄉,金源藏族鄉,塔加藏族鄉等17個鄉鎮。化隆縣少數民族眾多,有回族,藏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8萬人,占總人口的80%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