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鍾姓人口知多少

鍾姓人口知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3 21:53:07

㈠ 中國鍾氏人口有多少

鍾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四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四十一萬五千餘,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4%左右。無論是復姓鍾離氏、還是單姓鍾氏,大都發源於今安徽省境內。大致於漢晉之際,則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遷入潁川的鍾氏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後來成為全國各地鍾氏的主要來源。當代鍾姓的人口440餘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四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鍾姓人口由37萬激增到440多萬,增長了12倍,鍾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鍾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四省區,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6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慶、浙江,這四省市的鍾姓又佔了19%。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26%,為鍾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兩廣、湘贛閩、川渝三個鍾姓聚集中心區。在600年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鍾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桂瓊、贛閩、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貴州東南、湖北東南端、四川東南、黑龍江與內蒙古北段交界地區,鍾姓一般占當地人國韻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可達2.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瓣13%,居住了大約64%的鍾姓人群。在雲南東部、川貴大部、重慶、湖南北部、湖北中i部;蜜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蘇南端、上海、台灣,鍾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一0.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22%的鍾姓人群。

㈡ 想知道高州鍾姓

根據2007年公安部最新統計顯示,鍾姓人口約為440萬,約占漢族人口的 0.35 %,在姓氏人口排序中位列第五十五位。據台灣省文獻會的調查統計,目前,鍾姓是台灣的第五十一大姓。鍾姓子孫遍及台灣各地,其中以新竹最多,台北次之,嘉南地區又次之。 鍾姓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人口分布廣泛,以廣東、江西、四川、廣西、湖南、浙江、福建、重慶、湖北等省份為多,其中,廣東、江西、四川、廣西四省,合占鍾姓人口的6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慶、浙江。這四省市的鍾姓又占據19%。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26%,為鍾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兩廣、湘贛閩、川渝三個鍾姓聚集中心區。 就起源看,鍾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後代,以邑為氏。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相傳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個叫簡狄的,因揀到一隻燕子蛋,簡狄吃了以後生下了契。後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上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至宋桓公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鍾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鍾氏。代代相傳。 二出自嬴姓,為鍾離氏改鍾氏。周代伯益的後人封鍾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並,國人稱鍾離氏。是為安徽鍾氏。 三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如北魏高祖時有羌人鍾豈內附,又滿洲鍾吉氏、裕固族鍾鄂勒氏改單姓鍾,又當今台灣土著、猶太後裔、拉祜、蒙古、回、畲、苗、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盡管源流頗多,但最為鍾姓認可的是源於子姓一說。子姓是商朝王室之姓,《史記。殷本紀》就記載,殷的祖先契帝被帝舜「封於商,賜姓子氏」。鍾姓是殷朝貴族微子啟之後裔。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纂》說:「鍾,宋微子之後,桓公曾孫伯宗仕晉,生州犁,化楚,食采鍾離,因氏焉,子孫或姓鍾氏。楚有鍾儀、鍾健。又鍾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將鍾離昧,昧中子樓(按:「樓」為「接」字之誤,行近而訛),亦單姓鍾氏。」南宋末年的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戎馬倥傯中為江西贛縣桃溪鍾氏族譜寫的序中說:「按鍾氏出自微仲之後,至鍾離接為潁川長葛(今河南長葛東北)令,去離而姓鍾,為鍾姓受姓始祖。食邑於其鄉。子孫蕃衍稱盛。」兩說基本契合,為我們勾勒出了鍾姓起源與播遷的大致輪廓。稍有不同的是,林寶認為鍾姓的始祖是微子,文天祥則說是微仲。其實,兩種說法並不矛盾,微子與微仲是昆仲,微子是兄,微仲是弟。微子是鍾姓的「遠古伯祖」,微仲則是鍾姓的「受姓始祖」,僅此而已!

㈢ 中國有多少個姓鍾的人

鍾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八十個大姓之一,在兩廣地區比較常見。鍾姓人群大約佔了當代人口的0.38%,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鍾的人至少有38個,總人口大約在460餘萬。先秦時期,鍾姓主要活動在楚國境內的今湖北、湖南以及山東一帶。漢晉南北朝時鍾姓已經向東播遷到江浙皖贛和中原地區。隋朝時由於嶺南俚人的鍾姓在廣西和湖南交界地區的勢力。加上隨後兩廣地區的鍾姓發展迅速,當地的土著均紛紛加入漢族。唐朝時兩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宋、元、明時鍾姓實際已經成為南方的著名姓氏。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鍾姓大約有12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位。鍾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鍾姓總人口的31.7%,占江西總人口的0.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湖北、江蘇,這四省的鍾姓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83%;其次分布於安徽、四川、浙江、河南,這四省的鍾姓又集中了15%。鍾姓的重心在江南,全國已形成了以江西、湖南為中心區的南方鍾姓人口聚集區。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鍾姓大約有37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為明朝第六十二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鍾姓人口增長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鍾姓純增長率是200%,比宋朝凈增加了25萬。這個超常的增加數字與湖南地區的南方土著鍾姓大批漢化有關聯。江西仍為鍾姓的第一大省,約占鍾姓總人口的3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廣東(17.6%)、浙江(15.2%),這三省鍾姓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72%;其次分布於甘肅、湖南、安徽,這三省的鍾姓又集中了15%。宋、元、明600餘年,鍾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南部和東南部鍾姓人口聚集區。當代鍾姓的人口462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六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8%。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鍾姓人口由37萬激增到462萬,增長達12倍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鍾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鍾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61%;其次在廣西、湖南、浙江,這三省的鍾姓又佔了22%。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33.2%,為鍾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2%。形成了兩廣地區為中心的鍾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

㈣ 有關於鍾姓來源,鍾姓古代名人,以及鍾姓在目前大約有多少人。

中華姓氏之一。來源有三,始祖簡狄。發祥於今安徽省境內,而後則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遷入潁川的鍾氏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後來成為全國各地鍾氏的主要來源。鍾姓誕生了鍾繇,鍾子期等一批歷史名人。

姓氏起源

祖宗:簡狄


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相傳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個叫簡狄的,因揀到一隻燕子蛋,簡狄吃了以後生下了契。後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上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稱宋桓公,他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鍾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鍾氏。代代相傳。

鍾姓來源有三


1 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後代,以邑為氏。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相傳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個叫簡狄的,因揀到一隻燕子蛋,簡狄吃了以後生下了契。後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上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

至宋桓公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鍾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鍾氏。代代相傳。

2 出自嬴姓,為鍾離氏改鍾氏。周代伯益的後人封鍾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並,國人稱鍾離氏。是為安徽鍾氏。

3 鍾氏源流始於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孫名建,為昭王司樂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採食之地鍾賜姓。到東漢建公12世孫興甫,已延續到潁川,興公被光武帝召拜為中郎將,敕封為關內侯,謚贈潁川公。潁川公傳到45世維處,維處次子伯琰,自南宋紹興年間遷居萬載康樂之西,已有840年。

遷徙分布無論是復姓的鍾離還是單姓的鍾,都發源於今安徽省境內。而後,大致於漢晉之際,則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遷入潁川的鍾氏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後來成為全國各地鍾氏的主要來源。先秦時期的鍾氏,主要居住在楚國境內(今湖北、湖南一帶)。從漢代開始到以後的數百年間,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一直是鍾氏發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許多姓書都說鍾氏發源於潁川。東漢時,長社人鍾皓隱居不仕,其7世孫鍾雅西晉時隨晉室渡江,居於建康(今江蘇南京)。與此同時,鍾氏還有遷居至今浙江紹興的,鍾雅的7世孫鍾嶼為南朝梁永嘉縣丞,他的兒子鍾寵為臨海令,為避侯景之難徙居至南康贛縣(今江西贛州市)。南朝末有鍾士雄,曾為南朝陳伏波將軍,史書稱其為「嶺南酋帥」。唐初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隨從將佐有鍾德興,後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鍾氏還分布於今四川、山西、廣東廣州、安徽合肥一帶。宋、元、明時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寧化等地,廣東的南海、南雄、蕉嶺、湖州、梅州、興寧等地均有鍾氏的聚居點。從乾隆開始,閩、粵鍾氏陸續有人遷台灣,後又有人遷海外。

據台灣省文獻會的調查統計,目前,鍾姓是台灣的第51個大姓。近年來,鍾姓子孫遍及台灣各地,其中以新竹最多,台北次之,嘉南地區又次之。

歷史名人:

鍾繇
(151-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大書法家。潁川長社(屬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曹操執政,任侍中、司隸校尉。曹丕代漢,任廷尉,封崇高鄉侯。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鍾太傅」。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尤精於隸、楷。書若飛鴻戲海,舞鶴游天。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與晉王羲之並稱「鍾王」。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

鍾子期
春秋時期楚國人。精音律。相傳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為知音。他死後,伯牙在他的墓前彈了一次琴後就不復鼓琴。

鍾會
(225-264)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人。三國時魏國謀士、將領,曹魏大臣鍾繇的兒子

鍾嶸
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後,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志》又稱之為《詩評》。在《詩品》中,鍾嶸提倡風力,反對玄言;主張音韻自然和諧,反對人為的聲病說;主張「直尋」,反對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詩歌品評的標准。

鍾若玉清
(1737-1802)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女,字文貞,號元圃。工寫墨梅。畫臨崔白,字學鍾、王,詩宗韓、柳。以鬻字自給,腕力蒼老,不類閨閣人書。晚依婿家藩氏,以訓女生為業。卒年66。《墨香居畫識、明齋小識、墨林今話》

鍾天緯
江蘇華亭人,清代著名翻譯家,譯書數十種,著有《則足集》。

鍾榮光
廣東香山人,清光緒22年加入興中會,並創辦宣傳革命的報紙。1928年嶺南大學收歸國人自辦,任第一校長。次年改任嶺南大學榮譽校長。

鍾世銘
直隸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緒進士。光緒三十二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充直隸高等工業學堂英語教員、教務主任。1921至1925年間,先後任北洋政府鹽務署署長、財務處長及總代長。後調任奉天交涉員,未幾辭職。

鍾芳禮
清代廣西人,一說廣東花縣人。一說原名芳球。入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後,為御林侍衛。咸豐三年,在天京被封為丞相。

鍾穎
清代滿州正黃旗人,愛額覺羅氏。曾充四川陸軍小學工程處提調〉光緒三十三年繼任四川陸軍第三十三混成協統,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總辦。辛亥革命後奉調入藏,為辦事長官。數年後回川。

鍾離春
戰國時期齊國人,她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才取勝的皇後。本來就是齊國人,相貌奇醜無比,40歲了還沒有嫁人。於是她自己去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的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後被齊宣王採納,並立為王後。

鍾紹京
鍾嶸之弟鍾嶼的玄孫,唐代宰相、書法家、藏書家,善書直鳳閣,時號小鍾。

鍾芳
(1476~1544),字仲實、中實,號筠溪。是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繼文庄(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廣東通志》一書中尊稱其為「嶺南巨儒」。鍾芳,原籍瓊山縣,出生於崖州高山所(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水南村)。幼年喪母,寄居外親黃家撫養,又名黃芳。自幼聰穎好學,10歲入崖州州學。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鄉試第二名,正德三年(1508年)殿試賜二甲進士第三名,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一時名動京師,蓋謂丘文庄後又一南溟奇才」,時人敬稱「鍾進士」、「鍾崖州」。曾任代理吏部稽勛司郎中,考功司郎中,漳州府同知、知府等職。任寧國府推官時積極清理積案,嚴懲貪贓枉法者。十六年(1521年)任浙江提學副使,致力革除科考弊端,堅持「德才兼優」選用人才,使當時學風煥然一新。嘉靖二年(1523年)任廣西布政司參政,及時消除虎患,百姓念其功德,為他雕塑石像。不久調任江西右布政使。九年(1530年)升任南京太常侍卿,翌年兼任國子監祭酒。十一年(1532年)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第二年改任戶部右侍郎,奉旨總督太倉,奏請朝廷賑災撫民,緩和了災民因乾旱引起的困苦。十三年(1534)年告老退鄉,遷居原籍瓊山縣,以讀書為樂。家居十餘年,有干以私者,謝曰:「吾豈晚而改節哉」!

鍾芳學問精而兼博,著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醫學、軍事等領域。

㈤ 鍾姓人在四川省那裡最多

您好
鍾姓約占漢族人口的0.39%,在當今中國姓氏中居於第56位。當代鍾姓的人口440餘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四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四川現在的鍾姓人口不是很多,大部分在成都周邊,其餘的地區人數少的幾乎可以忽略,真誠回答,希望採納!

㈥ 鍾姓的分布

當代鍾姓的人口440餘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四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鍾姓人口由37萬激增到440多萬,增長了12倍,鍾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鍾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四省區,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6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慶、浙江,這四省市的鍾姓又佔了19%。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26%,為鍾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兩廣、湘贛閩、川渝三個鍾姓聚集中心區。在600年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鍾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桂瓊、贛閩、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貴州東南、湖北東南端、四川東南、黑龍江與內蒙古北段交界地區,鍾姓一般占當地人國韻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可達2.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瓣13%,居住了大約64%的鍾姓人群。在雲南東部、川貴大部、重慶、湖南北部、湖北中i部;蜜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蘇南端、上海、台灣,鍾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一0.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22%的鍾姓人群。

㈦ 姓鍾的多是哪一少數民族

姓鍾的最多的少數民族是畲族,傳說是高辛氏後裔伯夷的後代。

1、源於羌族和吐谷渾部落等,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漢甘肅臨洮的鍾羌,以族名漢字音譯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執政時期,有羌族人內附,北魏孝文帝特賜其姓鍾氏,全名為鍾豈。其後裔子孫世代為鍾氏至今。

秦漢以後,北方部落逐漸強大,不斷南侵擴張,到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火連年不斷,中原政權頻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進入中原,中原百姓南遷東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渾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鍾姓。

2、源於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少數民族中鍾氏最多的是畲族,傳說是高辛氏後裔伯夷的後代。傳說,畲族的始祖盤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別姓盤氏(盤庚)、藍氏(藍光輝)、雷氏,一女名叫龍郎公主。

後來,有一個叫鍾志深的漢族青年入贅,與龍郎公主結婚,因而由漢族改為畲族,並將漢姓鍾氏帶入畲族,鍾志深遂成為畲族鍾氏的始祖。 隋朝嶺南臨賀的俚人有鍾姓,臨賀大概在今廣西鍾山和賀州地區。畲族鍾姓的先民,這些少數民族與漢人長期混居,逐步同化,漢化程度較高。

畲族鍾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閩、浙、贛、粵、桂數省之地。

3、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鍾吉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撫順(今遼寧撫順)、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onggi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鍾吉氏所冠漢姓即為鍾氏。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宗佳氏,亦稱周佳氏,或音譯作鍾吉氏,滿語拼音為Jonggiya Hala,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河(今黑龍江上游或嫩江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鍾氏、周氏等。

⑵.滿族覺羅氏,滿語為Gioro Hala,後有冠漢姓為鍾氏者。

5、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彝族鍾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鍾里氏、鍾拉氏。後在名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省改為單字漢姓鍾氏,世代相傳至今。

6、源於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裕固族,起源於唐朝時期游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的丁零、公元四世紀的鐵勒和居住在色欏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該民族曾稱自稱為「撒里維吾爾」。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據其本民族的意願,確定以同明朝時期的稱謂「堯呼爾」諧音相近的「裕固」(漢文富裕鞏固之意)為民族稱謂。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肅省建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裕固族鍾氏,源出賀郎格家部落鍾鄂勒氏族,世居甘肅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漢姓為鍾氏。

(7)鍾姓人口知多少擴展閱讀

當代鍾姓的人口約624萬,排在中國第56位,大約佔中國人口的0.35%。在中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四省區,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6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慶、浙江,這四省市的鍾姓又佔了19%。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26%,為鍾姓第一大省。

中國形成了兩廣、湘贛閩、川渝三個鍾姓聚集中心區。在600年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在粵桂瓊、贛閩、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貴州東南、湖北東南端、四川東南、黑龍江與內蒙古北段交界地區,

鍾姓一般占當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可達2.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居住了大約64%的鍾姓人群。

在雲南東部、川貴大部、重慶、湖南北部、湖北中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蘇南端、上海、台灣,鍾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一0.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22%的鍾姓人群。

㈧ 鍾姓族譜在那裡

鍾姓約占漢族人口的0.39%,是當今第五十六大姓。今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海南之保亭、貴州之從江、雲南之景谷及瀘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
萬人以上的縣市有:廣東紫金、興寧、梅縣、新會,江西瑞金、於都,福建上杭,湖南醴陵、寧鄉等。

鍾姓是台灣第三十四大姓,子孫遍及全省各地,分布較多的縣市依次為:屏東縣、桃園縣、台北市、台北縣、苗粟縣,分布較多的鄉鎮市區依序為:商雄美濃、屏東內埔、桃園中壢、新竹市、桃源龍潭。

(8)鍾姓人口知多少擴展閱讀:

一德貽昭穆,家齊全百福。懿修法聖功,大雅崇儒月良。倫克尚尊親,行能敦作肅。學高世可經,道裕容咸淑。祖述得英材,孫繩勤茂毓。

嘉謨永乃傳,吉兆承天祿。四川內江鍾氏瑞齡公支的字輩:高山德俊,世守傳芳。元會衍慶,貽呈有光。蘭勝桂發,鳳兆麟祥。嘉樂申錫,泰華永章。

湖南平江潁川堂鍾氏的字輩:恢振連科甲,承修定熾昌。 魁星高北斗,名士耀南唐。

禮樂家聲遠,詩書世德長。文章輝上國,富貴永傳芳。

湖南鍾湛支的字派:清溪五世下,應慶谷智淑。一廷仕玉成,文才遠天收。

湖南醴陵醴東汾石鍾氏的字派:正明裕文瑞,開發紹家聲。 為善培根本,敦書道義崇。 英賢欽繼起,萬世慶昌隆。

湖南瀏陽潁川堂鍾氏的字派:四維六念萬,日明國益青。源伯錫文福,傳書受善名。 學優昭訓,道德振家聲。繼紹期宏久,賢能定可成。

四川江津鍾氏字輩:澤永昭崇德,源長立世芳。光前繩祖武,裕後發禎祥。

浙江遂昌高棠鍾氏字輩:國成世泰,邦奠朝熙。 德建功揚,恩崇慶錫。湖南湘鄉鍾氏字輩:昌大文明,賢才蔚興。羽儀聖朝,光輔紫震。詩書繼美,先澤維新。科第承遠,湘寧長隆。

㈨ 哪個省份姓鍾的最多

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鍾姓總人口的61%;其次在廣西、湖南、浙江,這三省的鍾姓又佔了22%。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33.2%,為鍾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2%。形成了兩廣地區為中心的鍾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