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對教育一年支出多少錢

中國對教育一年支出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1-14 05:05:09

❶ 中國教育費支出01-12年每一年總數是多少,占財政支出比重是多少以及GDP比重

中國統計年鑒2011隻有到2009年的數據
教育經費 單位:萬元
2001 46376626
2002 54800278
2003 62082653
2004 72425989
2005 84188391
2006 98153087
2007 121480663
2008 145007374
2009 165027065

財政支出 單位:億元
2001 18902.58
2002 22053.15
2003 24649.95
2004 28486.89
2005 33930.28
2006 40422.73
2007 49781.35
2008 62592.66
2009 76299.93
2010 89874.16

GDP 單位:億元
2001 109655.2
2002 120332.7
2003 135822.8
2004 159878.3
2005 184937.4
2006 216314.4
2007 265810.3
2008 314045.4
2009 340902.8
2010 401202.0

❷ 中國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揭開中國家庭教育支出的「蓋子」

□城鄉之間差異顯著: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

□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對教育需求的增長和市場力量的發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對個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內外支出結構是怎樣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負擔率是多少?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有何差異?中小學生校外教育的參與率和花費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簡稱「北大財政所」)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調查——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結果(以下簡稱「調查」)。這項調查是2017年由北大財政所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輪調查,調查包括0~3歲幼兒早教、3~6歲幼兒入園情況、6~16歲以及16歲以上在校生的在讀情況、入學選擇、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補貼。調查范圍覆蓋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區外的29個省份,363個縣,共涉及40011戶的127012個家庭成員,其中農村12732戶,城鎮27279戶,0~6歲及16歲以上在校生2.1萬人,中小學在校生1.4萬人。

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同樣根據家庭一年的消費總支出水平將家庭分為4組,最低的一組家庭生均學前教育負擔率為16.6%,最高的一組為8.8%;按照孩子家長的受教育水平來看,從沒有上過學到大學及以上,學前教育負擔率從8.1%到12.9%不等。再來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費水平從低到高分為4組,負擔率從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長受教育水平從低到高,負擔率依次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義務教育階段,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負擔率差距拉大,學前階段最低和最高兩組家庭之間相差7.8%,高中階段相差達20%。而這一差異在義務教育階段相對較小,說明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共財政投入確實減輕了家庭的負擔,減少了不同家庭之間的差異。

另一方面,家庭對教育也存在差異化需求。在義務教育階段,隨著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隨之增加。學前階段也存在著相似的趨勢。與學前和義務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負擔率主要受到家庭經濟水平的影響,經濟水平和家長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佔比越低。

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較高,達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結構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

此次調查重點關注了基礎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為校內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兩部分。校內支出主要包括學費、雜費和其他選擇性、擴展性收費。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線上線下向機構或者個人購買的教育類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學科類、興趣類校外培訓。

在學前階段,家庭生均校內支出占生均教育總支出的88.8%,校外支出佔11.2%;小學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佔38.3%;初中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佔32.5%;普高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佔26.7%。可以看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較高,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鄉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而地區之間和城鎮內部差異不大。以小學階段為例,校內支出平均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為2957元,佔38.3%。分城鄉來看,農村地區校外支出佔比為16.6%,而城鎮地區校外支出佔比達42.2%。分東中西地區來看,校外支出佔比差距不大。最高的東部地區為42.1%,最低的中部地區為34.1%。東北部和西部地區分別為37.2%和36.3%。從城鎮內部來看,差異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線城市分別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學生參與過校外教育

調查顯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校外教育總體參與率為47.2%,參與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5616元。根據各學段在校生的規模估計,全國校外教育行業總體規模達到4580多億元。在小學階段,學科類和興趣類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階段佔81.3%,普高階段佔87.3%。可以說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學科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37.8%,其中農村為21.8%,城鎮為44.8%。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超過60%,而最低的地區不到2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5.4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7小時,時間最短的省份每周低於3小時。暑假期間每周平均參加14.8小時,時間最長的省份超過每周25小時,最低的每周低於10小時。雖然平時農村和城鎮的差異不大,但是暑假期間,農村地區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時間平均為19.7小時,高於城鎮地區的13.7小時。

就參與學科類校外教育的費用來看,全國中小學生平均為5021元。小學階段費用為4139元,初中為5426元,高中為6288元。農村費用為1580元,城鎮為5762元。就興趣類校外教育來看,全國中小學生興趣類校外教育參與率為21.7%;農村為5.4%,城鎮為29%。分省份來看,參與率最高的地區接近50%,最低的地區低於10%。上學期間每周平均參加3.5小時,暑假期間平均每周參加7.4小時。參與興趣類校外教育的學生平均費用約為3554元,農村為1692元,城鎮為3694元。

無論是從參與率、參與時間還是費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選擇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學科和應試為主。此外,從家庭背景來看,不管是學科補習還是興趣班,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參與率均不斷提高。同樣,隨著父母學歷的提高,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導致校內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

隨著免費義務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統內部的支出開始減少並趨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趨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對教育需求的差異就越大。

當公立教育系統的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時候,一部分收入較高的家庭會轉而到私人教育市場上尋求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當免費政策實施之後,公立學校更加偏向於提供標准化、規范化的教育,導致一些家庭對教育的差異化需求無法在公立教育系統內部得到滿足。如果當地的私立學校較為發達,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轉而選擇將子女送到私立學校就讀,從而導致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服務人群的日漸分化。如果可選擇的私立學校有限,這些家庭也有可能選擇將子女送到課外補習班,從而導致不同家庭在學校教育之外獲得的市場教育資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場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對傳統的體制內學校產生影響?這又會給學生和家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❸ 中國每年的教育支出有多少

根據1993年中國發表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到國家的教育經費支出在20世紀末要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4%,但到目前為止­,總值只達3.28%,更是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1%。

❹ 國家財政對教育投入的比例

法律分析:國家財政對教育方面的支出比例連續保持在百分之四以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二十七條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各項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類,包括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國防支出,農業、環境保護支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支出,社會保障及就業支出和其他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照其經濟性質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❺ 納稅人在中國內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及學歷,每個月應該多少錢定額

每月按照400元扣除定額,該標准在2018年12月22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時依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三章第八條規定,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5)中國對教育一年支出多少錢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類別: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2、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3、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4、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除前款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5、贍養老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❻ 中國每年的教育經費是多少

根據教育部、國家統計局和財政部日前發布2012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12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7695.97億元,比上年的23869.29億元增長16.03%。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各級政府徵收用於教育的稅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22236.23億元,比上年的18586.70億元增長19.64%。

落實《教育法》規定的「三個增長」情況表明,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撥款,基建撥款,教育費附加)為20314.17億元,比上年增長25.79%。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3781.55億元,按同口徑比較,比上年增長15.7%,高於中央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各級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為,全國普通小學為6128.99元,比上年增長23.42%。全國普通初中為8137.00元,比上年增長24.38%。全國普通高中為7775.94元,比上年增長29.61%。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為7563.95元,比上年增長23.03%。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為16367.21元,比上年增長17.94%。

各級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支出增長情況顯示,全國普通小學為1829.14元,比上年增長33.86%。其中:農村為1743.41元,比上年增長35.89%。全國普通初中為2691.76元,比上年增長31.63%。其中:農村為2602.13元,比上年增長32.99%。全國普通高中為2593.15元,比上年增長53.66%。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為2977.45元,比上年增長34.55%。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為9040.02元,比上年增長21.19%。

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125952.97億元的比例為16.13%,比上年增加了1.35個百分點。據統計,2012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18942.1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個百分點。
2013年和今年教育經費投入佔GDP的4%左右,尚未達到5%的標准。

❼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十四五」將繼續充分發揮教育財務支撐、助力和引導作用,特別是要落實好4%目標任務,確保全年預算足額落實到位,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1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經費排行榜中,一共有235所大學上榜,前23所大學均為原985工程大學,經費排行榜的前三甲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310億經費傲居首位。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以216和191位列第二第三,其中清華大學是唯一一所超過300億的大學,浙江大學也是除清華外唯一一所超過200的高校。前十的排名中C9聯盟就獨占其六,且前十的高校每所經費都超過100億。此外鄭州大學以63億位居24,是原211工程大學中經費最多的,超過部分985工程大學,由此可見985/211工程大學在經費方面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可是有一所雙非大學卻以60億的經費投入,拿到了排行榜27的位置,排位超過了7所985和大部分211,位居所有雙非大學之首,他就是深圳大學。

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育財務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連續九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教育財務工作取得歷史性成績,五年來,保障發展的水平更高了,促進公平的措施更實了,提升質量的導向更強了,推進改革的力度更大了。

「十四五」時期,將繼續充分發揮教育財務支撐、助力和引導作用,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會議要求,各級教育財務要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時期工作,特別是要落實好4%目標任務,確保全年預算足額落實到位,積極爭取更多新增財力,加大對省以下支出責任落實的督促指導力度。同時,要突出目標導向,教育投入首先要保「十四五」時期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目標;要突出問題導向,重點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突出結果導向,檢驗教育投入的效果。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2

近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9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7.15%,佔GDP比例為4.22%。「十三五」期間持續做到「不低於4%」,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九年做到「不低於4%」。

「十三五」期間,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累計16.06萬億元,年均增長7.02%,2020年達到36310.47億元,比2015年增長40.4%。

全國幼兒園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2.3%,2020年達到9410.76元,比2015年增長76.48%;

全國普通小學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5.08%,2020年達到12330.58元,比2015年增長28.13%;

全國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5.81%,2020年達到17803.6元,比2015年增長32.64%;

全國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8.45%,2020年達到18671.83元,比2015年增長49.99%;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5.56%,2020年達到17446.93元,比2015年增長31.05%;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2.89%,2020年達到22407.39元,比2015年增長15.33%。

2020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數據3

日前,從教育部網站可以看到,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9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7.15%,佔GDP比例為4.22%。

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九年做到「不低於4%」。

實事求是講,對於我們這么一個人口眾多、國土廣大、經濟發展處於爬坡過坎階段的國家來說,4%已經不容易了。國家就像一個大家長,醫療、體育、文化、交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錢,所以要考慮平衡,因為蛋糕就那麼大,而教育只是360行里邊的其中一行。

但是不是說,4%已經到頭了,不能提升了,不是的.,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財政經費的投入比例還應該進一步提升,向5%邁進。 在首屆中國兒童發展論壇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說,目前,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已達4.1%,建議提高到5%。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說過,很多國家的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超過6%。隨著社會發展,教育投入佔比應該越來越高,4%「絕對不是最高點」,他贊成逐步提高比例的建議。

從總體上看,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教育也為國家社會的發展,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教育經費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尤其是資源配置方向需要調整,配置效益需要提高。

❽ 在中國教育方面的投資,每年會有多少投資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源泉。沒有教育,就很難取得進步。我國教育投資實現兩大突破,全國教育投資總額首次突破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4%。全國財政教育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63%,5萬億元以上的教育經費投入,也使我國教育硬體設施、師資隊伍和信息設備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良好的教育往往會給你帶來一份高薪的工作,但同時也會為你提供獲得這份工作所需的技能。通過教育,人們可以成為更好的公民,分清是非,建設一個更好的守法社會。一個受過教育的國家知道投票的重要性,不是盲目的,而是了解自己政黨的真實想法。教育還可以幫助人們找到工作,這是一個國家繁榮的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延伸到我們的個人成長。通過不斷地教育自己,並想知道更多,我們可以向前邁進,實現我們從未想過的事情。教育讓你了解你周圍的世界,教育可以幫助你更加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❾ 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多少

根據教育部近日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快報,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達42557億元,比上年增長9.43%。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4204億元,比上年增長8.94%。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還將分別以公告和《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形式,公布全國及各省落實法定增長情況和最終統計數據。

來源:人民日報

❿ 中國教育支出遠超其他國家,養大一個娃,到底要燒多少錢

每次談到教育支出,不少家長都都表現出無可奈何的樣子。畢竟教育是剛性支出,哪怕再窮,這筆支出也是得花出去的。根據匯豐集團發布的《教育的價值報告》可以看出,這份報告按照地區和國家一起統計,中國和全球對比起來,教育支出遠超全球其他國家。其中,中國香港以132161美元登上了榜首。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