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有多少頂替案

中國有多少頂替案

發布時間: 2022-11-14 06:19:27

㈠ 官方通報男子稱被頂替教師崗22年,目前進展如何

我個人覺得男子雖然是頂替做教師22年,但是這22年期間她也孕育了許多人才。並沒有做一些。其他違規的事情,這也是情理,可原的這個可以根據當時的一些實際情況來定論。雖然這種做法是不可認可,但是他也有付出。

㈡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在中國有多少

有些還隱藏著,沒曝光的完全不知道有多少。也有是用錢協商解決的。

㈢ 國家怎麼處理冒名上大學

冒名頂替上大學者按刑法處理,相關處理案例如下: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讓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浮出水面。武漢一位在某民辦學校工作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因涉及「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武漢已有多所民辦大學的招辦主任被警方帶走調查。

據了解,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目前處於徵求意見期間。對於「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多數網友持支持態度,認為該條文回應了社會關切,有助於嚴厲懲處冒名頂替者,給意圖冒名頂替之人以威懾,進而維護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

與此同時,網路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無入刑必要。因為目前報道和清查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基本發生在2010年以前,新法不溯及既往,犯罪嫌疑人無法真正受到處罰。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籍、戶籍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未來可以通過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增強身份認證的精準性,「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難度越來越大,操作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法條一經出台便會「沉睡」,被束之高閣。

北京市一教育部門的官員表示,這些高校在2018年至2019年查出這么多冒名頂替情況,並不意味著亂象在這兩年裡密集發生,這只是高校倒查之下翻出的舊賬。很多亂象是前些年附著在學籍管理漏洞與錄取通知機制紕漏上的遺留問題,是積累已久的「歷史欠賬」,只是前兩年得到了集中清查。

嚴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歷史遺留問題,司法實踐並非無法可依。高考頂替不僅是民事侵權,相關涉事人員既可能涉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犯罪,更有可能涉嫌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盜竊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盜用身份證件罪,招收學生徇私舞弊罪等多個罪名。

如果涉事工作人員存在收受賄賂等行為的,還涉嫌受賄罪。法院對王佳俊冒名頂替羅彩霞上大學案審理後,對王佳俊的父親王崢嶸就是以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受賄罪數罪並罰,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郭澤強則認為,冒名頂替操作復雜,必定有地方教育部門、學校、戶籍管理部門的人員涉及其中,所以當地機構很難查清真相,應該在國家層面成立專項調查組,全面清查全國各地發生的冒名頂替案。

雖然案件集中在山東曝光,但顯然這不太可能只是山東一地存在的現象。如果開展全國徹查,對每個個案背後的違規操作鏈條都深挖到底,才能夠糾正風氣明確價值導向,彰顯法治立場與公平態度,真正樹立「高考頂替不可為」的紅線,讓參與者有敬畏之心。

(3)中國有多少頂替案擴展閱讀:

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維權方式:

一般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雖然沒有頂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偽造戶籍、身份證的,則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在民法上,應當認定為侵犯個人身份權,包括並不限於姓名權、受教育權,還包括其他各種身份權,譬如銀行貸款名義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冒名者所獲得各種國家許可,譬如公務員資格、教師等,是欺詐取得,應予以撤銷。

㈣ 冒名頂替入學將受到法律制裁和約束,此前有過哪些受害者案例

高考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最近“陳春秀、苟晶瑩先後被冒名或被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爆輿論,目前,苟晶事件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處理了15名有關人員,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的調查結果尚未揭曉。高考頂替者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二、刑事責任

1 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冒名頂替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使用被頂替者的姓名和身份,由此其往往可能需要偽造、變造身份證等能夠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可能觸犯刑法規定的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0條,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偽造國家公文和證件罪

冒名頂替者為達到頂替的目的,可能偽造、篡改錄取通知書或其他國家公文或證件的,該行為可能觸犯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國家機關製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證件是其在社會的一定領域、一定方面實行管理活動的重要憑證和手段。任何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都會影響其正常管理活動,損害其名譽,從而破壞社會管理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0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行賄罪

冒名頂替者在實施冒名頂替行為時往往需要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協助,如果在此過程中,其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供財物以達到謀求頂替目的,其將因此行為觸犯行賄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9條的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在經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4 受賄罪

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在冒名頂替事件中向頂替者索要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其行為將因此觸犯受賄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5條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㈤ 法律擬明確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是什麼

2021年1月20日草案指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或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已取得學位學歷證書的將被撤銷;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將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冒名頂替行為去年也寫入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5)中國有多少頂替案擴展閱讀:

多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曝光引爭議

近年來,冒名頂替事件時有發生,從2001年被稱為中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齊玉苓案」,到2009年的「羅彩霞案」,都曾在全國教育系統引起風波,該案被曝光後,相繼出現了各地版「羅彩霞案」。

去年,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王麗麗、苟晶等反映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系列事件相繼曝光後再次將這一話題推向輿論風口。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㈥ 如何看待被人頂替上大學的事情

㈦ 九幾年復讀頂替輟學的

2018年由華商報、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轉載的文章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家住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的年娟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務農婦女,她的生活狀況並不好,還患有神經性失聰。



但年娟香原本是一位學生時代成績前列的三好學生,曾經滿懷信心的她,嚮往更好的教育,初中畢業後的中專考試上年娟香卻慘遭「失利」,人生就此開始了大變樣,直到二十多年以後,一次的公交車上的偶遇卻揭開了年娟香考試失利背後的驚人秘密,年娟香原本的成績是怎樣的?她的人生遭此變故,其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年娟書還向媒體透露了他看到的一個細節,他在紀委監委辦公室看到了假「年娟香」的材料,父親一欄顯示:「年文秀」,母親一欄顯示:「崔素芹」。年娟書非常生氣,這純屬虛假,「年文秀」是他的父親,但他的母親真名為「段桂梅」;



而這個「崔素芹」實則是「朱小英」的母親。媒體走訪到三原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年娟香」冒名頂替案件已經基本查清楚,朱小英冒用年娟香身份是事實,原教導主任以及朱小英本人都承認了,他們將上常委會研究,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



媒體紛紛指出,「冒名頂替」案件接連被爆出,類似案件在一個時代是一種現象,這是制度漏洞造成的。但是,我們不能讓這些「假年娟香」們,在歷史的陳年舊賬里躲藏起來。



也不能只靠巧合和偶然發現,別只是調查真假「年娟香」,還要查更多「假年娟香」,是到了主動查處和揪出「假年娟香」們的時候了。



2020年山東冠縣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案件被曝光,在多達六項流程上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冒領錄取通知書、偽造檔案、戶籍造假、入學報到及資格審查、參加工作以及有關人員在陳春秀查證被冒名頂替中失職失責,國家和政府對此重拳出擊,查處了大批相關違法違規人員,更加重要是,這些案件不斷提醒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堅決杜絕「冒名頂替」的發生。



㈧ 山東兩年查出242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你怎麼看

根據媒體報道,近兩年的時間內,山東省各高校排查出共計242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取得相應的學歷資質。

事件警醒:


竟然會出現如此龐大的數字,這讓大多數的人都驚呆了,從剛開始的一兩粒,再到現在242例,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光一個山東省就能夠排查出來200多人,那麼其他省份乃至說全國范圍之內呢?是否還有更多的人存在冒名頂替的行為,其將後果可想而知。
還記得送孩子去上學的時候,錄取通知書壓根就沒帶,都同樣能夠進入大學,這就是當今信息進步的證明!

同樣對於冒名頂替者,必須要從重處罰,因為他改寫了別人的一生,實在不可原諒。


㈨ 工作35年事業編被頂替河南女子的「離奇」經歷是真的嗎

河南一名女子說她的事業編制被頂替,工作檔案被篡改。她懷疑自己的事業編制被別人頂替了。對於她的懷疑,工作人員表示說,事情有點復雜,正在在按程序進行調查。

這幾年被頂替的風波是一波接一波,一直不斷,上學被頂替,工作被頂替,結婚被頂替的情況經常有發生。對於自己被頂替,這名女子只是懷疑,希望它不是真的,希望這件事是一場烏龍。

工作35年事業編被頂替是怎麼回事?

河南的一名女子對記者說,以前她的事業編制是在交通運輸執法大隊的,五險一金也都是由縣里的交通運輸執法大隊負責為她繳納的,但是這幾年,這個執法大隊卻再也沒有替她交納過養老保險,而且由於沒有繳納養老保險,所以她去人社局查詢自己的工作信息,結果她發現她的工作檔案有很多地方是被改了,身份證號也跟別人重復。而且在同一個單位有兩個人和她的社保號一樣,所以她懷疑她的工作檔案被別人篡改了。事業編也被別人頂替了。對於她的說法,當地的紀檢委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這名女子的情況有些復雜,事情正在調查當中。

㈩ 頂替別人上大學,是如何操作的

頂替別人上大學屬違法行為。

冒名頂替入學,是指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

從2001年被稱為中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齊玉苓案」,到2009年的「羅彩霞案」,都曾在全國教育系統引起風波,該案被曝光後,相繼出現了各地版「羅彩霞案」。

2020年,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王麗麗、苟晶等反映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系列事件相繼曝光後再次將「冒名頂替入學」這一話題推向輿論風口。

法文:

2020年,冒名頂替行為寫入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2021年1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教育法的修正草案擬進一步明確冒名頂替入學等相關行為的法律責任。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冒名頂替入學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