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五珠鄉有多少人口
⑴ 雲南廣南縣壩汪郵編
廣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鄰接廣西壯族自治區。廣南縣總面積7983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蓮城鎮,郵編:663300。代碼:532627。區號:0876。拼音:Guangnan xian。
廣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州東北部,滇、桂、黔三省(區)交界處。地處東經 104°31′至105°39′,北緯23°29′至24°28′之間。雲貴高原向桂東延伸的斜坡地段,屬滇東南岩溶高原的一部分,是一個山地高原的丘陵地區。從整體上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東西長105公里,南北相距103公里。東連富寧縣,南接麻栗坡縣、西疇縣,西與硯山、邱北縣毗鄰,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接壤並與貴州省興義市相望,是雲南省通往廣西、廣東的交通要道之一。北部多為構造侵蝕低山、低中山、中山及侵蝕低中山,中小河流、溪溝星羅棋布,多為小壩子;南部為可溶岩性地區,廣布岩溶,以碳酸岩為主,發育成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全縣自然風光優美,具有重要的旅遊開發價值。主要有歷史文化名城—蓮城、八寶省級風景名勝區、 「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世外桃源」 —壩美村、「萬山鼻祖」—九龍山等景點。
行政區劃
廣南縣轄7個鎮、11個鄉:蓮城鎮、八寶鎮、南屏鎮、珠街鎮、那灑鎮、珠琳鎮、壩美鎮、董堡鄉、舊莫鄉、楊柳井鄉、板蚌鄉、曙光鄉、黑支果鄉、篆角鄉、五珠鄉、者兔鄉、者太鄉、底圩鄉;堂上農場、石山農場。
2000年,廣南縣轄6個鎮、14個鄉:蓮城鎮、八寶鎮、南屏鎮、珠街鎮、那灑鎮、珠琳鎮、那倫鄉、董堡鄉、舊莫鄉、楊柳井鄉、板蚌鄉、曙光鄉、黑支果鄉、篆角鄉、五珠鄉、者兔鄉、者太鄉、底圩鄉、阿科鄉、八達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3037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蓮城鎮 67134 八寶鎮 66749 南屏鎮 40198 珠街鎮 35241 那灑鎮 48010 珠琳鎮 61121 那倫鄉 15147 董堡鄉 19993 舊莫鄉 55681 楊柳井鄉 35725 板蚌鄉 14033 曙光鄉 28485 黑支果鄉 46183 篆角鄉 23509 五珠鄉 26787 者兔鄉 35167 者太鄉 18585 底圩鄉 30073 阿科鄉 29043 八達鄉 33512。
2003年,廣南縣行政區劃:
蓮城鎮 轄:北寧社區、蓮湖社區、南秀社區、永安社區、龍井社區、北壇社區、菜園社區、蓮花村、那們村、小廣南村、董那孟村、平山村、岜奪村、壩汪村、細掌村、端諷村。
八寶鎮 轄:八寶村、壩龍村、八甲村、河野村、板幕村、百樂村、楊柳樹村、甲壩村、交播村、壩哈村、甘蔗園村、老寨村、平邑村、樂共村、俄色村、沙斗村。
南屏鎮 轄:馬街村、小阿幕村、干溝村、花榜村、老街村、大牙掃村、冉家屋基村、壩聾村、安王村。
珠街鎮 轄:珠街村、樹科村、老卧村、小阿章村、里吉村、尼錄村、放羊村。
那灑鎮 轄:那灑村、維莫村、董德村、岜皓村、貴馬村、長箐村、魁母甲村、龍汪洞村、麻巫村、石丫口村、松樹腳村。
珠琳鎮 轄:珠琳村委、以兔村、白泥塘村、吊井村、西吉村、西基德村、新寨村、羊街村、阿卡黑村、中寨村、阿哈村。
那倫鄉 轄:坡孟村、賽京村、端鳩村、老龍村、那朵村。
董堡鄉 轄:董堡村、董仕基村、老路村、老井村、羅瓦村、牡路村、董弄村。
舊莫鄉 轄:舊莫村、威龍村、貓街村、里卡村、底基村、龍瓜村、里洋村、昔扳村、板茂村、西洛村、板榔村。
楊柳井鄉 轄:楊柳井村、西洋村、普弄村、罵然村、寶月關村、海子村、扣來村、石筍村、龍哈村、阿用村。
板蚌鄉 轄:板蚌村、木艾村、永懷村、平老村、麻栗村。
曙光鄉 轄:空山村、雞街村、田新寨村、田房村、牛泥塘村、馬堡村。
黑支果鄉 轄:黑支果村、阿章村、牡宜村、木浪村、新街村、夷郎村、天生橋村、腳木塘村、龍潭村、鼠街村、馬稍村、平寨村。
篆角鄉 轄:阿渺村、大坪村、布標村、干壩村、壩熬村、下寨村、紅岩村。
五珠鄉 轄:五珠村、九克村、老廠村、紅石岩村、石盆村、六良箐村。
者兔鄉 轄:者兔村、者街村、木乍村、革佣村、斗月村、者媽村、那耐村、者莫村。
者太鄉 轄:者太村、未昔村、大田村、三卡村。
底圩鄉 轄:底圩村、普盆村、普龍村、叮當村、者嘎村、石堯村、同剪村、壩庄村。
阿科鄉 轄:阿科村、者烈村、董幕村、革乍村、那洞村、者卡村、青石村、普南村。
八達鄉 轄:八達村、堂上村、同應村、洛里村、者歪村、者孟村、底先村。
2006年,撤銷那倫鄉,其行政區域並入蓮城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阿科鄉和八達鄉,設立壩美鎮,新設立的壩美鎮管轄原阿科鄉和八達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鎮政府駐原阿科鄉政府駐地。
歷史沿革
廣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已發現,出土鑒定的文物、古跡、化石、墓葬、生產生活用具等證明,萬年前就有人類在廣南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公元前三世紀境內九個句町部族組成句町國,西漢元鼎六年置牂牁郡,在廣南、富寧及右江上游設句町縣;三國蜀漢至東晉隨屬興古郡;唐初隸南寧州都督府,唐中葉,隸嶺南西部邕州為僚子部,自立200餘年;宋為特磨道; 元為廣南西路宣撫司、宣慰司,明朝洪武十五年設廣南府;清代仍然設廣南府;民國2年廢府改為廣南縣,隸蒙自道, 民國10年廢道改為雲南省直隸廳,民國31年隸文山專區,1958年4月l 日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畝縣隨屬至今。
廣南境域古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著濮人、儂人、山僚、沙人等少數民族。宋仁宗五
年,宋朝將領樞密副使狄青和楊文廣率部征討「南天國」仁惠皇帝儂智高,大批宋朝軍隊尾儂智高進入特磨道(即今廣南、 富寧和滇東南)。公元1055年,儂智高敗走大理國後, 大部宋軍在此地領命從俗,逐步變為封建領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雲南建立二十二衛,三銜十八所,廣南為二十二衛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這些戍守邊疆之兵及家屬子女就地屯田,就這樣逐漸落籍下來。
漢族軍民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開荒墾田,興修水利,戍邊衛民。洪武十六年,沐英到南寧徵招了大批工匠到雲南,分配到二十二衛,調集江西、浙江、湖南、河南等四個都司兵到雲南各地守邊置屯。漢族軍民屯田戍邊,對開發廣南發揮了積極作用。明朝後期,軍屯制度漸廢,諸多軍戶落籍雲南州縣為民,明清時代,朝廷在廣南實行土司和流官並存制,朝廷官員的到任,加強了對廣南的開發和治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明顯加快。
清宣統三年之前,廣南商賈往來較多,市場繁榮,人丁興旺。隨著改土歸流的變革更是吸引了
很多籍少地無地或生產、生活無著的漢族移民源源而來,或殖墾,或用工,或做小買賣。內地漢族不斷湧入廣南,傳入先進的文化、技術和鐵農具、工具,促進了農業、商業、手工業、文化教育的發展。
民國期間,廣南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邊縱部隊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斗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廣南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⑵ 廣南五珠郵政編碼是多少
是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
五珠鄉
郵政編碼:663314
⑶ 雲南文山廣南縣珠琳鎮有幾個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⑷ 文山廣南縣有幾個鄉鎮
截止到2012年,文山廣南縣有18個鄉鎮,其中有7個鄉,11個鎮。
7個鎮分別是:蓮城、壩美、八寶、南屏、珠街、那灑、珠琳
11個鄉分別是:黑支果、曙光、篆角、五珠、者兔、者太、底圩、舊莫、董堡、楊柳井、板蚌
(4)雲南五珠鄉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廣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在文山州東北部,地處滇、桂、黔三省(區)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4°31'-105°39'、北緯23°29'-24°28'之間。東與富寧縣接壤,南與西疇縣、麻栗坡縣毗鄰,西鄰丘北縣、硯山縣,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與貴州省興義市相望。縣境東西相距105公里,南北相距103公里。
廣南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南北走向,山嶺互相切割,形成山區、半山區、丘陵、平壩、峰林交錯的地貌。縣境平均海拔1280米,最高海拔為珠街鎮大麥地山2035米,最低海拔為板蚌鄉安躍村420米。山區、半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的94.7%,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壩子有100個,壩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5.3%。
廣南縣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日照1875.7小時,年平均氣溫16.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區305天,年均降雨量1056.5毫米,5月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南縣
⑸ 歷史上有過廣南省嗎
廣南省是小月月南的吧,不過算到歷史的話,曾經整個小月月南都是咱們的。這樣推算的話,咱們的歷史上確實有過廣南省。
⑹ 廣南有幾個鎮.鄉.人口.
至2017年底,廣南縣有7個鎮,11個鄉,2個農場,總人口80.81萬人。
7個鎮:蓮城鎮、壩美鎮、八寶鎮、南屏鎮、珠街鎮、那灑鎮、珠琳鎮。
11個鄉:黑支果鄉、曙光鄉、篆角鄉、五珠鄉、者兔鄉、者太鄉、底圩鄉、舊莫鄉、董堡鄉、楊柳井鄉、板蚌鄉。
2個農場:堂上農場、石山農場。
(6)雲南五珠鄉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廣南府附設寶寧縣,縣治與府同城,寶寧縣轄今廣南縣,硯山縣維摩、阿基、干河鄉;丘北縣天星、平寨鄉;富寧縣田蓬、木央、郎恆、睦倫、里達鄉。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寶寧縣改為廣南縣,富州改為富縣,改制後的兩縣隸蒙自道(治在蒙自);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隸第二(後改第四)行政督察區,治所在文山。
1949年2月17日成立廣南縣人民民主政府後直到1958年3月,廣南縣隸文山專區,治在文山。
1958年4月1日,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治在文山。
⑺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五珠鄉紅石岩村郵編是什麼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五珠鄉紅石岩村郵編是663314
⑻ 文山廣南郵政編碼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663300
郵編 行政區域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東街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西街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菜園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北路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南街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北街
66339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南路
663301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那倫鄉
663302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舊莫鄉
663303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董堡鄉
663305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板蚌鄉
663306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八寶鄉
663307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南屏鎮
663309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曙光鄉
663311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珠街鎮
663312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篆角鄉
663313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那灑鎮
663314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五珠鄉
663315 雲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廣南縣 珠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