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少位詩人
『壹』 中國古代詩人有哪些
1、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2、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3、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4、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5、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6、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寇凖善詩能文,其七絕詩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詔為其立神道碑,並親於碑首撰「旌忠」字,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謚號「忠愍」,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
7、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8、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9、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10、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
『貳』 中國有哪些詩人
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回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創制飛虎軍。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
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胄接連起用辛棄疾為知紹興、鎮江二府等職,並征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其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現存詞六百多首,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叄』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有:王勃、陳子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杜甫、劉長卿、韋應物、韓愈等等!
『肆』 中國詩人有哪些
1、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
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長。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
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2、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
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
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
3、洛夫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莫洛夫,衡陽人,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中國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
現聘任北京師范大學、南華大學、華僑大學、衡陽廻雁詩社名譽社長。1938年舉家從鄉下遷居衡陽市石鼓區大西門痘姆街,就讀國民中心小學。
1943年進入成章中學初中部,以野叟筆名在《力報》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轉入岳雲中學,開始新詩創作,以處女詩作《秋風》展露才情。
1947年轉入含章中學,與同學組成芙蘭芝劇社和芙蘭芝藝術研究社,自編自演進步節目。1949年7月去台灣,後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1996年從台灣遷居加拿大溫哥華。
2018年3月19日3點21分,洛夫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享年91歲。
4、汪國真
汪國真(1956-2015),男,1956年6月22日生於北京,當代詩人、書畫家。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1984年發表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我微笑著走向生活》。
1985年起將業余時間集中於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
2015年4月26日凌晨兩點十分,汪國真去世,享年59歲。4月30日,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5、席慕蓉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
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詞、呂學東作曲、姜麗娜演唱《故鄉的歌》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伍』 中國唐代一共有多少個詩人
唐代有名有姓的共有2536名詩人.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初唐「四傑」:王勃、洛賓王、盧照鄰、楊炯。
盛唐有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
中唐:柳宗元 孟郊 韓愈 白居易 盧綸 李賀 李益 劉禹錫 賈島 韋應物 李坤 元稹 張祜杜秋娘 張籍 戴叔倫 顧況 .王昌齡、王之渙、劉灣、張渭、白居易、元結、顧況、戴叔倫、張籍、王建、元稹、李紳、
晚唐:李商隱 杜牧溫庭筠、韋庄、李群玉、韓偓、司空圖、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陸』 我國古代詩人有哪些
1、李商隱(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
李商隱的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占廿二首,數量位列第四。
2、溫庭筠(812年-870年),男,又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世稱溫助教、溫方城。晚唐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艷麗。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溫庭筠的詞表達細膩,造語清新,善於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細密婉約,情意悠遠,主要描寫女性的生活與心理,文字華艷,工於雕琢,詞藻富香澤濃烈的脂粉氣和富貴氣。名作有《夢江南》。
3、盧照鄰(約636-約695)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詩人。
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
4、王昌齡(698年-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詩和高適、王之渙齊名,因其善寫場面雄闊的邊塞詩,而有「詩家天子」(或作「詩家夫子」)、 「七絕聖手」、「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世稱「王江寧」。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著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5、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統稱「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柒』 中國古代詩人分別都是誰
1、詩仙--李白
李白是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飄逸豪邁不拘一格,唐代詩人賀知章嘆賞李白的詩,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後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2、詩鬼-李賀
傳說在唐代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每天一大早就外出發掘靈感,偶有心得則寫在紙條上的投入錦羹,回家之後再徹夜整理,除非大醉或家裡有喪吊的事,絕不間斷。他的母親見他這樣用功,曾擔憂說:「這孩子恐怕要嘔出心血來,才肯停止。」果然李賀在二十六歲就死了。
3、詩聖--杜甫
杜甫詩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里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卻極見功力。因此後人封以詩聖之稱。杜甫一生清貧不向權貴低頭所以為詩聖。「聖人」悲天憫人,杜甫詩風厚重,詩句朴實,一生關注民生心,所以稱「詩聖」。
4、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意即詩人中的豪傑、出眾者的意思。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5、詩史--杜甫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三個皇帝統治的時期,這個時期也正是唐王朝由太平盛世轉到衰落的大動盪時期。杜甫的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是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所以人們稱杜詩為「詩史」。
(7)中國多少位詩人擴展閱讀
詩祖--陳子昂。元·方回稱「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 」
詩星--孟浩然。清·陸風藻《小知錄》「詩星,孟浩然也。」
詩佛--王維。由於其虔誠信佛,在部分詩歌中宣揚佛教,贊美佛教的無聲寂火而得名。
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詩魔--白居易。其作《與元九書》「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詩瓢--唐求。
詩囚--孟郊。元好問《放言》稱「長沙一湘纍,郊島兩詩囚。」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捌』 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戰國:屈原、
三國:曹操、曹植
東晉:陶淵明
南北朝:謝靈運、
唐代:王勃、陳子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杜甫、劉長卿、韋應物、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李賀、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五代:李煜
宋代: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晏殊、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李清照、陸游、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姜夔、文天祥
元代:馬致遠、趙孟頫、薩都剌、王冕
明代:高啟、陳子龍、夏完淳
清代:顧炎武、錢謙益、吳偉業、王士禎、袁枚、黃景仁、納蘭性德、龔自珍、
『玖』 我國古代詩人100人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靖節,東晉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飲酒》等。
2.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一。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是「初唐四傑」中成就最高的詩人。
3.孟浩然: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為《過故人庄》《春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4.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唐朝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5.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主要詩作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峨眉山月歌》《行路難》《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等,結為《李太白集》。其詩屬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義藝術的高峰。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6.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樓》《江南逢李龜年》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其詩為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
7.岑參:唐朝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
8.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謚號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為《馬說》《師說》《進學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等,結為《昌黎先生集》。
9.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銘》《烏衣巷》《秋詞》《竹枝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
10.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有《錢塘湖春行》《觀刈麥》《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他是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通俗詩派的代表,相傳其詩老嫗可懂。
11.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並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
12.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宮賦》等。尤擅七律七絕。
13.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夜雨寄北》《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無題》組詩開創了朦朧詩的先河,其中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名句。
14.李煜: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主要作品有《虞美人》《相見歡》等。
15.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岳陽樓記》《漁家傲·秋思》等。兼工詩詞散文,屬豪放派。
16.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六一詩話》(我國第一部詩話)。
『拾』 中國古代有哪些詩人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有:王勃、陳子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杜甫、劉長卿、韋應物、韓愈等等。
1.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參考資料網路-韋應物
網路-杜甫
網路-李白
網路-孟浩然
網路-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