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臨溪鎮有多少人口
A. 請問宣城哪個縣的人最多
安徽省宣城市下轄一區一市五縣
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鰲峰東路
宣州區面積2533平方千米,人口83萬。郵政編碼242000。區人民政府駐疊嶂中路。
轄 濟川街道 鰲峰街道 西林街道 澄江街道 敬亭山街道 雙橋街道 飛彩街道 水陽鎮 水東鎮 孫埠鎮 狸橋鎮 向陽鎮 朱橋鄉
周王鎮 楊柳鎮 沈村鎮 金壩鄉 洪林鎮 古泉鎮 養賢鄉 寒亭鎮 新田鎮 文昌鎮 黃渡鄉 溪口鎮 五星鄉
寧國市面積2447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政編碼242300。市人民政府駐河瀝溪街道。
轄 西津街道 河瀝街道 南山街道 天湖街道 汪溪鎮 竹峰鄉 港口鎮 中溪鎮 雲梯畲族鄉
南極鄉 寧墩鎮 萬家鄉 梅林鎮 仙霞鎮 霞西鎮 青龍鄉 天湖鎮 方塘鄉 甲路鎮 胡樂鎮
郎溪縣面積1105平方千米,人口34萬。郵政編碼242100。縣人民政府駐建平鎮。
轄 建平鎮 十字鎮 濤城鎮 梅渚鎮 南豐鎮 東夏鎮 畢橋鎮 新發鎮 幸福鄉 凌笪鄉 姚村鄉 飛里鄉
廣德縣面積2165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242200。縣人民政府駐桃州鎮。
轄 桃州鎮 柏墊鎮 誓節鎮 邱村鎮 新杭鎮 盧村鄉 東亭鄉 四合鄉 楊灘鄉
涇縣面積2059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242500。縣人民政府駐涇川鎮。
轄 丁家橋鎮 雲嶺鎮 琴溪鎮 汀溪鄉 蔡村鎮 昌橋鄉 茂林鎮 涇川鎮 榔橋鎮 桃花潭鎮 黃村鎮
旌德縣面積 90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242600。縣人民政府駐旌陽鎮。
轄 蔡家橋鎮 三溪鎮 白地鎮 雲樂鄉 興隆鄉 孫村鄉 旌陽鎮 俞村鄉 廟首鎮 版書鄉
績溪縣面積1126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245300。縣人民政府駐華陽鎮。
轄 華陽鎮 長安鎮 伏嶺鎮 上庄鎮 板橋頭鄉 揚溪鎮 家朋鄉 臨溪鎮 瀛洲鄉 金沙鎮 荊州鄉
B. 關於績溪
自然景觀推薦你去障山大峽谷,風景不錯,門票是38,人文方面的推薦你去龍川胡氏宗祠,門票氏58,這兩地方一天的時間就可以玩好了,如果你時間還有的多的話,可以去績溪中學門口的胡雪岩紀念館看看,還有三雕博物館,這些景點都在縣城裡,比較好。如果你想體驗下盤山公路的話,建議你去荊州的小九華,那裡風景不錯,而且做車從盤山公路繞進去,只是離縣城有2個半小時的路程! 績溪的小吃也不錯,你來績溪,可千萬別忘了吃我們這的燒餅、冬瓜包還有山核桃啊,呵呵,希望我這個績溪人能幫到你!
C. 石柱縣的歷史
歷史沿革
1913年設石砫縣。以石潼關、砫蒲關二名首字而得名。縣東有石砫山。1959年改石柱縣。1983年改為自治縣。
1999年3月1日,鳳凰鄉人民政府駐地由磨盤村遷移至高崗院村,並將大歇鄉高崗院村(面積3.77平方千米,人口955人)劃歸鳳凰鄉管轄。鄉級行政區域調整後,鳳凰鄉面積49.57平方千米,人口6817人,轄10個村委會;大歇鄉面積39.36平方千米,人口18003人,轄17個村委會(渝府[1999]42號)。
2000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轄南賓、西沱、臨溪、黃水4個鎮;大歇、鳳凰、燈盞、華豐、雙慶、河壩、大河、三店、永和、下路、金彰、天泉、三樹、三星、五斗、三匯、六塘、王家、河嘴、黎家、馬武、黃鶴、洗新、新樂、漆遼、木坪、都會、萬寶、石流、中興、王場、黎場、沿溪、坡口、萬朝、沙子、栗新、金竹、金嶺、湖鎮、卷店、蠶溪、中益、官田、悅來、魚池、龍沙、橋頭、三益、東木坪、冷水、楓木、洋洞、石家5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84876人,其中:南賓鎮 33205人、臨溪鎮 18453人、西沱鎮 12727人、黃水鎮 6746人、大歇鄉 18372人、鳳凰鄉 6592人、燈盞鄉 13820人、華豐鄉 13348人、雙慶鄉 12590人、河壩鄉 1307人、大河鄉 8223人、三店鄉 6151人、永和鄉 6132人、下路鄉 17834人、金彰鄉 9887人、天泉鄉 5961人、三星鄉 9515人、三樹鄉 9860人、五斗鄉 3616人、三匯鄉 7530人、六塘鄉 4277人、王家鄉 9049人、河嘴鄉 11425人、黎家鄉 5181人、馬武鄉 9411人、黃鶴鄉 3950人、洗新鄉 4838人、新樂鄉 4382人、漆遼鄉 1605人、木坪鄉 2199人、都會鄉 915人、萬寶鄉 1190人、 石流鄉 2577人、中心鄉 14524人、王場鄉 16841人、黎場鄉 13158人、沿溪鄉 11652人、坡口鄉 13453人、萬朝鄉 10497人、沙子鄉 5472人、栗新鄉 3064人、金竹鄉 1655人、金鈴鄉 3561人、湖鎮鄉 3723人、蠶溪鄉 3345人、卷店鄉 2928人、中益鄉 4700人、官田鄉 3123人、悅來鄉 13237人、魚池鄉 11427人、龍沙鄉 14390人、橋頭鄉 12577人、三益鄉 5169人、東木坪鄉 6830人、冷水鄉 5344人、楓木鄉 10545人、洋洞鄉 1673人、石家鄉 9120人。
xzqh.org
2001年7月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1]127號)批復同意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將58個鄉鎮調整為32個鄉鎮,其中撤銷47個鄉鎮,保留11個鄉,新設12個鎮、9個鄉。大歇、三河、三星、萬朝等4個鄉建鎮條件暫不成熟,仍維持鄉建制。調整後,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51.9平方千米擴大至94.1平方千米,鄉鎮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8909人增至16148人。
一、撤銷南賓、西沱、黃水、臨溪4個鎮及大歇、鳳凰、燈盞、華豐、雙慶、大河、三店、永和、河壩、下路、金彰、三樹、三星、五斗、三匯、六塘、天泉、馬武、石流、木坪、都會、萬寶、黃鶴、漆遼、沙子、蠶溪、卷店、栗新、湖鎮、官田、中益、東木坪、洋洞、冷水、悅來、龍沙、魚池、黎家、中興、王場、沿溪、坡口、萬朝等43個鄉。
二、保留楓木、河嘴、洗新、新樂、金鈴、金竹、石家、橋頭、三益、王家、黎場等11鄉行政區域不變。
三、新設12個鎮、9個鄉
南賓鎮:政府駐地南賓鎮正街居委會18號。管轄原南賓鎮、燈盞、華豐、雙慶鄉及河壩鄉的新橋、花果、茶坪村和大歇鄉的劉家、大壩村及天泉鄉的桂花、中坪、寶塔村行政區域,面積144平方千米,總人口763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2747人,轄40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
西沱鎮:政府駐地羅家灣。管轄原西沱鎮、中興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62平方千米,總人口3021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534人,轄15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
黃水鎮:政府駐地黃水壩。管轄原黃水鎮、洋洞鄉和東木坪鄉的茶花、南花、明月、石井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57平方千米,總人口84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80人,轄14個村委會。
臨溪鎮:政府駐地臨溪場。管轄原臨溪鎮、黎家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49平方千米,總人口228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60人,轄25個村委會。
悅崍鎮:政府駐地悅來場。管轄原悅來鄉的古城、茶山、南椏、五崗、蜜釀、紅谷、寺院、高橋、水車、雙建、聯豐、桃紅村和東木坪鄉的長嶺、東木、長征、雙院、綠水、黎明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70平方千米。總人口199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21人,轄18個村委會。
龍沙鎮:政府駐地油房。管轄原龍沙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78平方千米,總人口153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82人,轄16個村委會。
漁池鎮:政府駐地漁池壩。管轄原漁池鄉和悅來鄉的洋河、黃金村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93平方千米,總人口124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95人,轄13個村委會。
下路鎮:政府駐地下路壩。管轄原下路、金彰鄉和三樹鄉的湖海、鳳鶴、大沖、趙店、豐坪、天池村及天泉鄉的花園、先鋒、石崗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58平方千米,總人口3870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34人,轄30個村委會。
沿溪鎮:政府駐地白鹿。管轄原沿溪鄉和坡口鄉的飄揚、活水、向陽、長樂、風雲、風景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56平方千米,總人口219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63人,轄18個村委會。
沙子鎮:政府駐地沙子關。管轄原沙子、卷店、湖鎮等鄉和栗新鄉的蝸魚、盤龍、紅坡、馬鞍、栗坪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68平方千米,總人口1440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97人,轄21個村委會。
馬武鎮:政府駐地馬武壩。管轄原馬武、石流鄉和木坪鄉的春光村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91平方千米,總人口1203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68人,轄12個村委會。
王場鎮:政府駐地王場。管轄原王場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1669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59人,轄17個村委會。
大歇鄉:政府駐地大歇塘。管轄原鳳凰鄉和大歇鄉的茶店、菜田、都雲、杉木、雙莧、大茶、陳高、亮廠、會家、大歇、高庄、楊柳、仙橋、高廟、鄧家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31平方千米,總人口2207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12人,轄25個村委會。
三河鄉:政府駐地輾盤店。管轄原大河、永和、三店、蠶溪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0平方千米。總人口2408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72人,轄27個村委會。
三星鄉:政府駐地三星半月。管轄原三星鄉和五斗鄉的平安、五斗、風光、中院、萬寶、下寨及三樹鄉的龍池、三樹、滑石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165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37人,轄18個村委會。
六塘鄉:政府駐地六塘壩。管轄原六塘、三匯鄉和五斗鄉的涼風村、河壩鄉的天坪村、漆遼鄉的中河、五河、干河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9平方千米,總人口13678人,轄21個村委會。
黃鶴鄉:政府駐地大壩場。管轄原黃鶴鄉和漆遼鄉的文河、山坪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47平方千米,總人口4313人,轄7個村委會。
木坪鄉:政府駐地龍潭壩。管轄原都會、萬寶鄉及木坪鄉的龍潭、四坪、通塔、陽光、春風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36平方千米,總人口4545人,轄12個村委會。
中益鄉:政府駐地中壩場。管轄原中益鄉和官田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55平方千米,總人口8175人,轄15個村委會。
冷水鄉:政府駐地冷水溪。管轄原冷水鄉和栗新鄉的學龍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74平方千米,總人口5425人,轄9個村委會。
萬朝鄉:政府駐地萬槽。管轄原萬朝鄉和坡口鄉的聯合、朱水、新豐、高峰、石方、東牆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74平方千米,總人口1660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35人,轄17個村委會。
2002年7月31日,木坪鄉更名為龍潭鄉(渝府[2002]123號)。2002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轄12個鎮、20個鄉,11個居委會、496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51.1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6萬人。
2004年9月28日,冷水鄉政府駐地由冷水溪遷移至菜子壩(渝府[2004]243號)。
D. 歸廣安管轄的縣有多少個
廣安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廣安市 面積6344平方千米,人口459萬人。(2006年)。市人民政府駐廣安區廣福街道。
廣安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郵政編碼638000。區人民政府駐濃洄街道。
轄6個街道、21個鎮、22個鄉:濃洄街道、北辰街道、奎閣街道、廣福街道、萬盛街道、中橋街道、棗山鎮、官盛鎮、協興鎮、濃溪鎮、悅來鎮、興平鎮、井河鎮、花橋鎮、龍台鎮、肖溪鎮、恆升鎮、石筍鎮、白市鎮、大安鎮、觀閣鎮、廣興鎮、前鋒鎮、桂興鎮、代市鎮、觀塘鎮、護安鎮、穿石鄉、廣門鄉、廣羅鄉、方坪鄉、化龍鄉、大龍鄉、崇望鄉、龍安鄉、彭家鄉、楊坪鄉、鄭山鄉、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東岳鄉、蘇溪鄉、白馬鄉、光輝鄉、龍灘鄉、小井鄉、新橋鄉、虎城鄉。
華鎣市面積 466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638600。市人民政府駐雙河街道。
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雙河街道、古橋街道、華龍街道、天池鎮、祿市鎮、永興鎮、明月鎮、陽和鎮、高興鎮、觀音溪鎮
岳池縣面積1457平方千米,人口117萬。郵政編碼638300。縣人民政府駐九龍鎮。
轄22個鎮、21個鄉:九龍鎮、花園鎮、坪灘鎮、龍孔鎮、鎮裕鎮、白廟鎮、酉溪鎮、同興鎮、興隆鎮、秦溪鎮、顧縣鎮、苟角鎮、天平鎮、石埡鎮、喬家鎮、羅渡鎮、裕民鎮、中和鎮、新場鎮、普安鎮、賽龍鎮、臨溪鎮、朝陽鄉、北城鄉、鎮龍鄉、粽粑鄉、排樓鄉、西板鄉、嘉陵鄉、石鼓鄉、平安鄉、恐龍鄉、團結鄉、黃龍鄉、雙鄢鄉、東板鄉、長田鄉、魚峰鄉、大石鄉、花板鄉、大佛鄉、齊福鄉、伏龍鄉。
武勝縣面積 966平方千米,人口 83萬。郵政編碼638400。縣人民政府駐沿口鎮。
轄16個鎮、15個鄉:沿口鎮、中心鎮、烈面鎮、飛龍鎮、樂善鎮、萬善鎮、龍女鎮、三溪鎮、賽馬鎮、勝利鎮、金牛鎮、清平鎮、街子鎮、萬隆鎮、禮安鎮、華封鎮、鳴鍾鄉、真靜鄉、猛山鄉、雙星鄉、龍庭鄉、石盤鄉、舊縣鄉、鼓匠鄉、永勝鄉、新學鄉、寶箴塞鄉、金光鄉、八一鄉、高石鄉、白坪鄉。
鄰水縣面積1919平方千米,人口 99萬。郵政編碼638500。縣人民政府駐鼎屏鎮。
轄18個鎮、27個鄉:鼎屏鎮、城北鎮、城南鎮、柑子鎮、龍安鎮、觀音橋鎮、牟家鎮、合流鎮、壇同鎮、高灘鎮、九龍鎮、幺灘鎮、袁市鎮、豐和鎮、八耳鎮、石永鎮、興仁鎮、王家鎮、太和鄉、新鎮鄉、冷家鄉、長安鄉、西天鄉、梁板鄉、甘壩鄉、四海鄉、九峰鄉、椿木鄉、華鎣鄉、子中鄉、風埡鄉、黎家鄉、龍橋鄉、關河鄉、兩河鄉、長灘鄉、涼山鄉、復盛鄉、古路鄉、荊坪鄉、柳塘鄉、石滓鄉、護鄰鄉、同石鄉、三古鄉。
E.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1997年,石柱縣面積301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轄4鎮50鄉。縣政府駐南賓鎮。
2000年,石柱縣轄南賓、西沱、臨溪、黃水4個鎮;大歇、鳳凰、燈盞、華豐、雙慶、河壩、大河、三店、永和、下路、金彰、天泉、三樹、三星、五斗、三匯、六塘、王家、河嘴、黎家、馬武、黃鶴、洗新、新樂、漆遼、木坪、都會、萬寶、石流、中興、王場、黎場、沿溪、坡口、萬朝、沙子、栗新、金竹、金嶺、湖鎮、卷店、蠶溪、中益、官田、悅來、魚池、龍沙、橋頭、三益、東木坪、冷水、楓木、洋洞、石家54個鄉。
2002年,石柱縣轄12個鎮、20個鄉,11個居委會、496個村委會。戶籍人口51.11萬,其中非農業人口6.46萬人。
2008年,石柱縣轄12個鎮、20個鄉:南賓鎮、西沱鎮、下路鎮、悅崍鎮、臨溪鎮、黃水鎮、馬武鎮、沙子鎮、王場鎮、沿溪鎮、龍沙鎮、漁池鎮、大歇鄉、三河鄉、萬朝鄉、黎場鄉、三星鄉、六塘鄉、橋頭鄉、三益鄉、王家鄉、河嘴鄉、石家鄉、冷水鄉、楓木鄉、中益鄉、洗新鄉、黃鶴鄉、龍潭鄉、新樂鄉、金鈴鄉、金竹鄉。
2009年,石柱縣轄32個鄉鎮。18個鎮:南賓鎮、西沱鎮、黃水鎮、下路鎮、悅崍鎮、臨溪鎮、馬武鎮、沙子鎮、王場鎮、沿溪鎮、龍沙鎮、魚池鎮、三河鎮、大歇鎮、橋頭鎮、萬朝鎮、冷水鎮、黃鶴鎮;14個鄉:黎場鄉、三星鄉、六塘鄉、三益鄉、王家鄉、河嘴鄉、石家鄉、楓木鄉、中益鄉、洗新鄉、龍潭鄉、新樂鄉、金鈴鄉、金竹鄉。
2015年,石柱縣轄3個街道、16個鎮、14個鄉。3個街道:南賓街道、萬安街道、下路街道;16個鎮:西沱鎮、黃水鎮、悅崍鎮、臨溪鎮、馬武鎮、沙子鎮、王場鎮、沿溪鎮、龍沙鎮、魚池鎮、三河鎮、大歇鎮、橋頭鎮、萬朝鎮、冷水鎮、黃鶴鎮;14個鄉:黎場鄉、三星鄉、六塘鄉、三益鄉、王家鄉、河嘴鄉、石家鄉、楓木鄉、中益鄉、洗新鄉、龍潭鄉、新樂鄉、金鈴鄉、金竹鄉。
南賓鎮
南賓鎮為石柱縣中心城區,距重慶市區250公里,距長江47公里、滬蓉高速公路6公里。幅員面積166.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9平方公里。轄12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8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0.6萬人,其中:農業戶數13264戶,農業人口45562人。南賓鎮是石柱縣長毛兔、蠶桑、烤煙、辣椒、水果、中葯材、林業生產基地。
西沱鎮
西沱鎮位於石柱縣北部,原名西界沱,距縣城76公里。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和7個行政村,47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3.5萬多人。境內資源豐富,探明原煤儲量為2000萬噸,石灰石儲量1.5億噸,錳礦儲量350萬噸。
黃水鎮
黃水鎮位於石柱縣東北部,地處渝鄂邊陲,距縣城63公里。幅員面積158.7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3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2699人。2010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城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下路鎮
下路鎮位於石柱縣西南部,距縣城7公里。幅員面積158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69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1167人,土家族占總人口的76%。
悅崍鎮
悅崍鎮位於石柱縣中北部,距縣城36公里。幅員面積170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448人。為重慶黃水統籌城鄉示範區域旅遊環線重要鄉鎮之一。
臨溪鎮
臨溪鎮位於石柱縣北部,距縣城65公里,距萬州50公里。幅員面積149.7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66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5718人。城鎮人口為6033人,城鎮化率為23.2%。
馬武鎮
馬武鎮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48公里。幅員面積90.81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萬人。為石柱縣重要的優質烤煙、蠶桑、生豬、辣椒生產基地。
沙子鎮
沙子鎮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43公里。幅員面積168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總人口15027人。以黃連為主的中葯材、銀杏、冷竹筍、烤煙等綠特農產品資源豐富。
王場鎮
王場鎮位於石柱縣西北部,距縣城80公里。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轄1社區和6個行政村,44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8萬人。擁有沿江片區最完善的水利設施——「桃花大堰水利體系」和新農村建設的亮點——「王場集鎮新區」。
沿溪鎮
沿溪鎮位於石柱縣西北角,距縣城85公里。幅員面積56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70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0573人。沿溪碼頭為石柱縣第二個長江碼頭。
龍沙鎮
龍沙鎮位於石柱縣東北部,距縣城20公里。幅員面積78.03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44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6885人。農業以辣椒、烤煙、馬鈴薯三大產業為支柱。2012年,年度綜合考核居分組第五名。
魚池鎮
魚池鎮位於石柱縣北部,距縣城46公里。幅員面積97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520人。旅遊資源豐富,有千野草場、靈山佛景區、土家老街、蓮花洞等。
三河鎮
三河鎮位於石柱縣東部,距縣城6公里。幅員面積101.3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372人。三河鎮現代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初具雛形。
大歇鎮
大歇鎮位於石柱縣西北部,距縣城9公里。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5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708人。烤煙、辣椒、長毛兔、馬鈴薯、中葯材為五大支柱產業。
橋頭鎮
橋頭鎮位於石柱縣中部,距縣城33公里。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655人。以糧食生產為主,形成以辣椒、長毛兔為主導產業的種、養業。
萬朝鎮
萬朝鎮位於石柱縣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幅員面積7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603人。屬典型的丘陵地帶,立體氣候明顯。
冷水鎮
冷水鎮位於石柱縣東部,距縣城42公里。幅員面積74.7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129人。
三星鄉
三星鄉位於石柱縣南部,距縣城19公里。幅員面積為102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062人。實有耕地面積15884畝,其中田面積4902畝,森林面積129348畝,草場面積9.1萬畝。
六塘鄉
六塘鄉位於石柱縣南部,距縣城18公里。幅員面積129.6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14840人。主要有烤煙、畜牧、中葯材、林業四大支柱產業。
黎場鄉
黎場鄉位於石柱縣西北部,距縣城88公里。幅員面積36.1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520人。
三益鄉
三益鄉位於石柱縣中部,距縣城32公里。幅員面積23.8平方公里。轄四個行政村,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650人。農民收入來源主要為:以辣椒產業為主的經濟作物種植業、以長毛兔為主的畜牧養殖業和外出務工收入。
王家鄉
王家鄉位於石柱縣北部,距縣城65公里。幅員面積47.4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627人。行政村全部實現通路,其中有三個村全面實現硬化。
河嘴鄉
河嘴鄉位於石柱縣北部,距縣城79公里。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4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199人。
石家鄉
石家鄉位於石柱縣東北部,距縣城55公里。幅員面積52.3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983人。為產糧大鄉,有「高原糧倉」之美稱。
楓木鄉
楓木鄉位於石柱縣東北部,距縣城86公里。幅員面積136.4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11077人,其中:農業人口3309戶,10635人,95%人口系土家族。
中益鄉
中益鄉位於石柱縣東北部,距縣城55公里。幅員面積155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232人。境內有豐富的森林、水利、天然氣等資源。
洗新鄉
洗新鄉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72公里。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0個村民組,總人口5160人。
黃鶴鎮
黃鶴鎮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40公里。幅員面積47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38人。
龍潭鄉
龍潭鄉位於石柱縣東南角,距縣城40公里。幅員面積136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20人。
新樂鄉
新樂鄉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80公里。幅員面積65.5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635人。
金竹鄉
金竹鄉位於石柱縣東部,距縣城52公里。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31人。
金鈴鄉
金鈴鄉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61公里。幅員面積62.4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11人。
F. 重慶市璧山縣有多少個鄉鎮
至2019年,璧山區下轄9個鎮:大興鎮、正興鎮、八塘鎮、七塘鎮、河邊鎮、福祿鎮、廣普鎮、三合鎮、健龍鎮。
1、正興鎮
「金堂水庫、梅河歡暢、白露翻飛」,這就是渝西美麗的正興鎮。正興鎮位於璧山區西南部,西與永川區相連,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口6公里,距城區27公里,距重慶市市中區4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72.81平方千米。
2、八塘鎮
八塘鎮隸屬於重慶市璧山區,位於璧山區北部。主要礦藏石灰礦、石英礦、煤。礦產資源貯量大,品質高,其中大石灰礦和煤主供附近水泥企業使用。
3、七塘鎮
渝西鞋鄉-七塘鎮位於重慶市璧山區北部,縉雲山麓下,低山淺丘型地貌,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C左右,年降雨量1000mm左右,璧北河貫穿七塘鎮,匯入嘉陵江。東、南、西、北分別與北碚區歇馬鎮、璧山區大路街道、銅梁區南峰鎮、璧山區八塘鎮接壤。
4、福祿鎮
福祿鎮隸屬於重慶市梁平區,地處梁平區東部,距城區31公里,東接萬州,依託黃金水道長江出川渝。全鎮面積87.5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9′,北緯30°40′。
5、健龍鎮
健龍鎮位於重慶市璧山區南部,地勢東高西低。東臨江津區,西連丁家街道,北靠青杠街道。距璧山城區33公里,距重慶主城43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出口8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健龍場鎮,場鎮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
G. 臨溪鎮的沿革
1930年置臨溪鎮,1949年改臨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83.8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高建、大興、民主、望升、前進、大樹、光明、前光、星光、東升、花廳、葵花、旭光、平豐、紅陽、紅梅、南峰、高舉18個行政村。
2001年區劃調整後,臨溪鎮管轄原臨溪鎮、黎家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49平方千米,總人口228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60人,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臨溪場。
H. 求最新重慶市石柱縣各鄉鎮人口統計數據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轄12個鎮、20個鄉:南賓鎮人口為13萬多人、西沱鎮3.6萬人、下路鎮41353人、悅崍鎮19448人、臨溪鎮25718人、黃水鎮13699人、馬武鎮1.3萬人、沙子鎮15027人、王場鎮1.8萬多人、沿溪鎮20573人、龍沙鎮4820人、漁池鎮14520人、大歇鄉24708人、三河鄉25927人、萬朝鄉4649人、黎場鄉13520人、三星鄉17062人、六塘鄉14840人、橋頭鄉13655人、三益鄉5650人、王家鄉9627人、河嘴鄉13199人、石家鄉10983人、冷水鄉6129人、楓木鄉11077人、中益鄉9232人、洗新鄉5160人、黃鶴鄉4838人、龍潭鄉4820人、新樂鄉4635人、金鈴鄉3611人、金竹鄉1731人。
I. 安微省黃山市績湲縣臨溪鎮有多少人口./
人 口
19277人
臨溪鎮位於安徽省績溪縣,是古徽州的名鎮之一,歷史上曾是著名的水陸碼頭、商品的集散轉銷口岸。臨溪鎮屬低山丘陵區,地處黃山支脈和天目山支脈的結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