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全市共計多少人口
1. 通遼多少人口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處北緯42°15′-45°41′、東經119°15′-123°43′之間,總面積59535平方公里。
2010年,通遼總人口310萬,其中蒙古族138萬,佔中國蒙古族人口的1/4,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2. 內蒙古有多少人口
2400萬人。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處中國北部,地理上位於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之間,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陝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接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3. 通遼市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的人口數據沒有公布,只有2020年的數據,2020年通遼市常住人口為2873168人,性別佔比為男50.44%、女49.56%。
全市常住人口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39153人相比,減少265985人,減少8.47%,年平均增長率為-0.88%。全市共有家庭戶1045667戶,集體戶37168戶,家庭戶人口為2733362人,集體戶人口為13980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61人。
通遼市往年的人口數據: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戶籍人口316.36萬人,比上年減少2.5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5.69萬人,鄉村人口220.68萬人。0—17歲人口54.68萬人,18—34歲人口81.06萬人,35—59歲人口130.7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9.88萬人。男性人口160.06萬人,女性人口156.30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2︰1。
4. 通遼屬於哪個省
通遼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通遼轄1個市轄區、1個開發區、1個縣、5個旗,代管1個縣級市。通遼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科爾沁草原曾產生和流傳著著名的科爾沁三大敘事民歌(韓秀英、達那巴拉、嘎達梅林)和上千首短調民歌,涌現出琶傑、毛依罕等曲藝大師和色拉西、查乾巴拉等歌手。
5. 結止2018年底通遼市有多少人口
根據通遼市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通遼市常住人口是313.3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是154.87萬。
6. 通遼這個城市怎麼樣,市區人口多少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東部東北的西部,東南距沈陽286公里,東北距長春300公里 距最近出海口400公里,域內有6個方向6條鐵路線通過,屬於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相疊加的城市,區位優勢較為明顯。
通遼市 歷史 文化悠久,紅山文化的分支哈民文化距今已經5300多年,通遼市又是蒙遼文化的疊加之地,契丹耶律阿保機在今通遼市開魯福距一帶建立大契丹。通遼市科爾沁是清代國母孝庄太後,僧格林沁,嘎達梅林的故鄉。
通遼市又是富有優秀革命傳統的地區之一,在艱苦的中國抗戰的14年裡,包括通遼的遼蒙義勇軍早於江橋抗戰率先同日軍開戰,通遼義勇軍謝國忱部的大刀隊沖進馬道尹府日軍司令部,砍殺日寇80多人,國歌的前身「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為遼蒙義勇軍而作,誕生於赤峰敖漢一個叫四家子的村莊。解放戰爭中,通遼為民主聯軍黃克誠部根據地,大刀進行曲作者麥新就犧牲在這片熱土上。民主聯軍也涌現出阿思根,孔飛,王再天等一批通遼籍的開國將軍和元勛。
通遼市又是國家命名的板畫之鄉,曲藝之鄉,馬頭琴之鄉,安代舞之鄉,黃牛之鄉,蒙葯之鄉,蒙醫正骨之鄉。哲里木板畫參賽多次獲得過國內外金獎;蒙古烏力格爾曲藝大師琵傑,毛衣罕就誕生在通遼市的扎魯特旗;一代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出生於通遼市莫力廟蘇木;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號稱蒙古第一舞的安代舞發源於安代舞之鄉的庫倫旗,科爾沁民歌 歷史 悠久,達那巴拉,諾恩吉雅,嘎達梅林,敖包相會等歌曲蜚聲中外。科爾沁黃牛肉質上稱,從建國開始始終保持國內牛肉出口量第一的位置。
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蒙古族人口最集中最多的城市,蒙古族人口近150萬,通遼市目前總人口343萬(據通遼市住建局2019年底數據,統計口徑不同於統計局)城區人口111萬,已經躍升為國家二型大城市標准。
通遼市目前經濟地位居內蒙古自治區第五位,總人口居第二位,城市規模居第四或第五位(這是因為經濟數據最高的鄂爾多斯經濟規模雖高但人口很少,人口排在呼和,包頭,赤峰,通遼之後)。
由於京通,集通鐵路和新通高鐵等線路,通遼市處於「一帶一路」重要的鐵路通道更是東北地區溝通「三北」最短路徑,最便捷的節點城市,未來的齊海滿,通齊高鐵與新通高鐵接軌後將大大縮短東北西部進京的距離,而未來通遼至長春高鐵也可經集通鐵路到西北和二連口岸,遼寧吉林兩省經二連發往中歐班列貨物,比經滿洲里口岸進入中亞和歐洲縮短距離2000公里以上。
通遼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文明衛生城市。國家擁軍模範城市,國家優秀 旅遊 城市,內蒙古省城副中心城市,東北區一級物流中心城市,國家GDp百強城市,是自治區黨委常委高配城市,市區常住人口81萬,全市人口320萬。
通遼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處在科爾沁草原,東臨渤海灣經濟圈,人口320多萬。這里曾是蒙古族敘事民歌的發源地。通遼地貌多樣,因此適合 旅遊 的景點眾多。從北到南依次為草原、綠洲和沙漠。在草原、綠洲和沙漠之中,又有數量眾多的山峰和胡泊點綴其間。通遼的主要的 旅遊 景點有庫倫三大寺、大青溝、扎魯特草原、特金罕山、朱日和草原、莫力廟水庫沙湖等,通遼市內有科爾沁博物館、西拉木倫公園、大樂林寺、奧林匹克 體育 中心等景點。
通遼市總人口310萬,這幾年估計又外流不少。市裡人口30萬多點。所謂市區人口80多萬主要是下面鄉鎮農村人口。
通遼又被稱之為「草原上的明珠」,不過現在在通遼市附近不太能看到草原了,畢竟現在草原都成了景區。從中國地圖上來說處於雞眼睛的這個位置。如果從通遼市的地圖來看,不禁有點讓人浮想聯翩。
不過通遼市也是東蒙地區比較大的一個城市了,而且離沈陽和長春的路程都不怎麼遠。在氣候上的顯著特點,就是風有點大。當地人都說,通遼只刮兩次風,一次刮六個月。和北方的其他地方一樣,冬天很漫長,從十月中下旬,就要供暖了,到來年的三四月份。
地方的特產,牛肉乾比較出名。
城市的基礎設施還算齊全,不過只相當於中東部的一個縣級市。沒有什麼產業,如果說房地產算的話,那麼房子蓋得很多。消費水平不過確實不低,和一個二線城市有的一拼。
教育這一塊,也就有一個本科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一般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大學。還有兩三個職業學校。
人口大概300萬左右。
總體評價的話,是一個普通東北部城市,一般人都沒有聽說過。
通遼市的交通沒的說,有樞紐一說!但是連接的都是些窮城市,比如赤峰,比如烏蘭浩特,比如長春,還好有一個煤城霍林河市歸通遼管轄!
找個通遼地圖看下就知道了,通遼大器,雄起!
先說人口。城區不到50萬人。全市人口300多萬。經濟排名靠後,城市規劃可以。我經常路過通遼,感覺在中小城市中還算不錯的,和北方的比較。
不太了解。
7. 通遼人口
人口285.31,通遼,原稱哲里木盟,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地處內蒙古東部,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沈陽市、阜新市和鐵嶺市,北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地處中緯度,屬中溫帶、乾旱和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下轄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1個經濟技術開發;總面積59535平方千米。
通遼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科爾沁草原曾產生和流傳著著名的科爾沁三大敘事民歌(韓秀英、達那巴拉、嘎達梅林)和上千首短調民歌。通遼境內有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5條鐵路交匯,已開通「通滿歐」國際貨運班列。通遼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2021年,通遼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1.44億元,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5.31萬。
8. 內蒙古通遼市有多少人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松遼平原西端,科爾沁草原腹地,東臨吉林省,南接遼寧省,屬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交匯處。全市轄5旗1市1縣1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土地面積6萬平方公里。通遼市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總人口310萬,其中蒙古族138萬,佔全國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國、全區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通遼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著燕國長城、金代界壕、遼代古墓壁畫、元代佛塔和清代王府等歷史文化古跡。這里是清代國母孝庄文皇後和清代名將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里,被譽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版畫藝術之鄉」、「中國民歌曲藝之鄉」、「中國馬王之鄉」和「中國紅干椒之鄉」。
通遼市農牧業基礎條件較好,有1400多萬畝耕地和6800多萬畝草牧場,年產糧食35億公斤以上,商品量佔50%多,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小麥、水稻、蔬菜等,特產蕎麥、紅干椒、綠豆等。家畜飼養量1100萬頭(只),其中黃牛140多萬頭,是國家黃牛、生豬和絨毛生產基地。
通遼市的工業已形成了農畜產品加工、能源、醫葯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產業為骨幹,具有一定基礎、規模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的霍林河煤礦已形成年產1000萬噸煤能力。通遼發電廠裝機容量84.8萬千瓦,年發電量53億千瓦時,電力能源充足。蒙古王酒、通順牌鋁錠、通玻牌玻璃、通華牌蓖麻油、科爾沁乳品、科爾沁牛肉等品牌馳名國內外。
通遼市境內資源豐富,探明有煤炭、石油、硅砂等礦產40餘種,其中,硅砂儲量550億噸,為國內最大的玻璃砂和型砂生產基地,煤炭儲量133億噸,石油儲量8億噸,開發潛力巨大。
通遼市地處中國東北和環渤海經濟區之間,是東北地區的交通要塞,交通便利。境內有6條鐵路交匯、4條國道貫穿,民航機場能起降大型客機,航班直通首都北京、呼和浩特等地。
通遼市自然、人文景觀獨特,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豐富。有遼闊無垠的科爾沁草原,有浩瀚雄渾的大漠,有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莫力廟水庫,有植物大全之稱的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勁秀挺拔的元代佛塔和殿宇巍峨的清代興源寺、福緣寺、王府等眾多旅遊景點。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市立足資源優勢,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確立了以工業為主導、打綠色牌、走城市化路,創建「綠色工業城市」的發展定位,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努力實現「十五」期末經濟總量翻一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兩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今年,全市各項事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特別是霍林河煤電鋁項目、科爾沁草原白鵝加工項目、通遼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萬噸味精項目、通遼金鑼集團年產15萬噸保鮮肉項目、岳泰公司海洋生物飼料等一大批工業項目紛紛上馬。年內,工業項目總投資達100多億元人民幣,工業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新的增長極。一座新興的「綠色工業城市」、「民族文化大市」和「旅遊城市」在科爾沁草原上昂然崛起。
地形地貌
通遼市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屬於蒙古高原遞降到低山丘陵和傾斜沖擊平原地帶。北部山區屬大興安嶺余脈,面積19349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中部屬西遼河、新開河、教來河沖擊平原,面積1250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1.0%,平原區由西向東逐漸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南部和西部屬於遼西山區的邊緣地帶,由淺山、丘陵、溝壑、沙沼構成,面積27684平方公里,佔46.5%,海拔400-600米。全市境內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瑪山,老道山和青龍山。
行政區劃
2005年,通遼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5個旗,代管1個縣級市。
通遼市 面積59535平方千米,人口311萬人(2004年)。
科爾沁區面積 3212平方千米,人口81萬。郵政編碼028000。區人民政府駐科爾沁大街。
霍林郭勒市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029200。
開魯縣面積 4488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028400。縣人民政府駐開魯鎮。
庫倫旗面積 4650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028200。旗人民政府駐庫倫鎮。
奈曼旗面積 8120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028300。旗人民政府駐大沁他拉鎮。
扎魯特旗面積17193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029100。旗人民政府駐魯北鎮。
科爾沁左翼中旗面積 9811平方千米,人口53萬。郵政編碼029300。旗人民政府駐保康鎮。
科爾沁左翼後旗面積11476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028100。旗人民政府駐甘旗卡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
望採納 分啊
9. 通遼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通遼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2873168人。
常住人口總量。
全區常住人口為24049155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24706321人相比,減少657166人,減少2.66%,年平均增長率為-0.27%,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39%下降0.66個百分點。
戶別人口。
全區共有家庭戶9483957戶,家庭戶人口2229618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35人,比2010年的2.82人減少0.47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動日趨頻繁、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人口地區分布。
各地區中,人口超過300萬人的地區有2個,在100萬人至300萬人之間的地區有8個,少於100萬人的地區有2個。自治區東部地區常住人口佔全區常住人口的48.55%,中部地區佔41.65%,西部地區佔9.80%。
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常住人口比重下降了2.7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常住人口比重提高了2.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06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及首府城市進一步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