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均年收入最低是多少
『壹』 一般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一般來說家庭人均年收入=(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總數。
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員年收入除以人口數量總和,不包括繳納的社會保險、個人所得稅、住房公積金等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支出不應扣除,
收入是收入,支出是支出,如果扣除支出,就是凈收入了。
以下舉個例子具體說明:
一、家庭人均年收入計算:一家有三人,只有一個人一個月掙一千元,年收入就是一萬二。一萬二除三就是四千。因此,人均年收入就是四千。
二、如果一家的只有你一個人賺錢的話是。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員年收入除以人口數量總和,不包括繳納的社會保險、個人所得稅、住房公積金等的實際可支配收入。
低收入家庭
是指家庭成員人均收入和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低收入標準的居民家庭。
上海地區主要以家庭成員總收入達不到上海地區政府所規定的叫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或繼養關系並共同生活的人員。
居民須有當地正式戶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職工家庭可直接認定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復進行家庭收入核定。
民政部表示,低收入家庭的認定,主要是作為城市居民家庭在申請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兩限房等保障的依據,以後將有望擴大到社會救助等其他保障領域。
『貳』 低收入家庭標準是多少
人均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標准都屬於低收入家庭。根據區域情況而定,除了北上廣等發達城市以外,一般的地區年人均收入15000元左右為低收入人群。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員人均收入和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低收入標準的居民家庭。
『叄』 家庭年收入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劃分方法如下:1.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於2800元,屬於待解決溫飽人群。2.窮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人均年收入大於2800元人民幣。3.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萬。4.小康:家庭年收入8-30萬。5.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萬。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肆』 人均年收入多少算低收入家庭
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歸為貧困家庭。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我國國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嚴格的劃分標准: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貧困戶申請的流程有什麼
1、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由戶主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人民政府提出申請;
2、受鄉人民政府委託,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村民委員會對申請人開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後提出初步意見,報鄉人民政府;
3、鄉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要核查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財產、勞動力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
發展貧困線
農村的貧困線是建立在生存貧困的觀念上的,該貧困線被用來識別處於生存困難的人群,而城市貧困線已經超越了生存貧困的觀念,貧困線不僅包括為了保證最低的營養所需要的購買食品支出,還包括用於教育和醫療的基本支出。
一定意義上,城市貧困線是建立在發展貧困的觀念上的,用它識別出來的貧困人群不僅包括了生存貧困人口,也包括了發展貧困人口。
低保和低收入的區別如下:
1、收入的標准不同。低保,是指一個家庭的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戶;低收入農戶,是指家庭人平均收入低於當地扶貧標準的農戶。
2、審定的流程不同。低保戶是村,鄉鎮到市民政局,逐層申報審批,對於家庭的各種資產進行嚴格審核。低收入農戶就簡單的多了,按照當地人口比例,設定指標,然後村民推舉,幹部認定上報就可以了。
3、補貼待遇不同。低保戶都是按月按季發放現金補貼,金額多少是以當地標注來定。低收入農戶,有些地區有一定的資金補助,有些地區只有政策扶持,通過產業性的扶貧來促進農戶收入增長。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八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下列不同情況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全額享受
(二)對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享受。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管理審批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的3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審批機關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必要時,也可以給付實物。
『伍』 家庭人均年收入標准
法律分析:劃分方法如下:
1.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於2800元,屬於待解決溫飽人群。全國大約有8200萬人群,大約日...
2.窮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人均年收入大於2800元人民幣。按三口之家計算,人均年收入是...
3.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萬。
4.小康:家庭年收入8-30萬。
5.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陸』 人均年收入多少才算是貧困家庭
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算貧困家庭。
沒有專門政策補助,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叫做貧困家庭,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
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6)家庭均年收入最低是多少擴展閱讀:
2020年8月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提出將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全面納入就業幫扶。
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全面就業到位,使有需求的其他貧困家庭畢業生全面幫扶到位,有就業意願的都能實現就業或組織到就業准備活動中。
通知強調,促進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盡早就業,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內容。要將受疫情影響而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及時納入求職創業補貼政策范圍,摸清就業需求。
建立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幫扶機制。對貧困家庭畢業生實施專項招聘服務,舉辦小型供需對接活動,組織跨地區服務協作和崗位共享。
為每名貧困家庭畢業生確定一名職業指導師進行指導,各類就業創業服務項目向貧困家庭畢業生傾斜,按需求納入培訓計劃、創業培訓和見習安排。
『柒』 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少算貧困
截至2020年,中國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4000元/年算貧困。
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的標准不同,國際貧困線標準是世界銀行提出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天1美元收入的標准。
中國針對貧困家庭分為以下兩種:
1、絕對貧困
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准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2、相對貧困
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