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2021年荊門有多少人口

2021年荊門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1-19 05:06:00

A. 湖北荊門和荊州是什麼關系

就跟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一樣,基巴關系。好吧,言歸正傳,荊門以前荊州代管,很早就分出去了,我是荊州人,但是最近荊門跑的多,兄弟在荊門,感覺荊門規劃和市政建設方面已經比荊州強很多了。但是荊門略小於荊州,荊門有山荊州沒得,荊門還有幾家央企,知道的就是這么多,手打不易。

在湖北省十多個地市當中,有兩個城市有很多相似之處,名氣都比較大。唯獨不同的是兩個城市名稱只差一個字,這一字之差,拉大了兩個城市的距離;一個是三線城市,另一個卻被劃入五線城市。

荊州,人口690萬,國土面積14000平方公里。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

荊州是「楚國故都、三國名城」。 歷史 上,有幾十個帝王定都於此,並出了130多位宰相,是名副其實的「帝王之都」「宰相之城」。

荊門,人口300萬,國土面積12000平方公里。荊門處於楚文化、三國文化、三峽 旅遊 線的交匯處,是湖北省 歷史 文化名城。

荊門雖然沒有什麼帝王在這里建都,但中國 歷史 第一縣----權縣建立於此。「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傳頌的 歷史 典故也源於此地。

荊門在 歷史 文化上比較,要遜色於荊州;但從如今的GDP比較,要比荊州多很多。

2016年,荊州GDP總量為1726億,荊門GDP總量為1521億。從總量來看,荊門要比荊州少,但從人均GDP比較,300萬人口的荊門GDP產值與近700萬人口的荊州相當。

遺憾的是,人均GDP高的荊門被劃入五線城市,荊州則進入三線城市名單。兩個城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城市等級卻不在一個檔次上。

荊門原來是荊州下面的一個縣,荊州之北門,所以稱荊門縣。後來三線建設,在荊門縣建設了鐵路和煉油廠。而戰爭鐵路走山區,反而沒走荊州平原。然後荊門就脫離荊州地區了。

我是荊州人,也曾在荊門呆過一段時間!應該可以說說這兩個城市的關系!

荊州與荊門現在來說是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相鄰的兩個平級的地級城市!為什麼要說平級呢,這就要說到這兩個城市幾十年來的關系變化!從一開始荊門縣屬於荊州,包括周邊的鍾祥,京山都屬荊州地區!於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間,先後有仙桃,天門,潛江,荊門從荊州分出由省直管!後鍾祥,京山又交由荊門託管,成立地級荊門市,從此荊門就成為了荊州北邊相鄰的平級城市!

荊門和荊州現同為湖北省地級市,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

荊門在夏商時屬荊州之域,西周分屬權國、鄀國,春秋戰國屬楚,漢置當陽縣,唐立荊門縣,宋建荊門軍,元設荊門府,明復荊門縣,清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後續為荊門縣。1979年,分設荊門縣、荊門市。1983年,荊門縣與荊門市合並升為地級荊門市。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 歷史 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

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1)2021年荊門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荊門,湖北省地級市,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荊楚門戶」之稱,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

B.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2021年共有16個省市自治區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減少,這些省份多數集中在北方,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1

在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後,各地也陸續發布了當地數據。

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16個省市自治區常住人口出現下降,15個省市自治區常住人口增長,其中浙江、廣東和湖北增量位居前三。

數據顯示,31個省份中,共有15個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實現增長,這其中,位居前5的是浙江、廣東、湖北、江蘇和福建。

16個省市自治區常住人口減少

從目前各省市自治區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共有16個省市自治區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減少,這些省份多數集中在北方,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甘肅、內蒙古、北京、天津、陝西、山西、江西等。

其中有10個省市自治區減少的數量超過10萬人。河南、黑龍江和雲南減少數量位居前三,分別為減少58萬人、46萬人、32萬人。遼寧、吉林、湖南減少數量也都超過了20萬人。總體來說,人口下降的省份主要來自東北、華北、西北和中部地區。

從2021年常住人口變化來看,浙江、廣東、湖北、江蘇和福建人口增量位列前五,而這幾個省份2021年的人均GDP在全國除港澳台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中分別排在第5、第7、第9、第3、第4.

除湖北外,另外四個省份均位於東南沿海,凈增人口之和達到186.1萬人。其中浙江增加72萬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國第一,具體來看,浙江2021年出生人口為44.9萬人,死亡人口為38.4萬人,自然增加人口僅為6.5萬人。因此,浙江人口的增長主要還是受益於人口流入。

廣東增量為60萬人,江蘇和福建增量分別為28.1萬人和26萬人。

據紅星新聞,從各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據統計中發現,多個省份出現了「強省會」或者是「強市」的人口「虹吸」現象。

以陝西為例,陝西10個地市已經全部發布了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除西安常住人口增加外,銅川、寶雞、延安、漢中等其餘9個地市的常住人口數均為下降。

在湖北,相比於2020年的數據,2021年除省會武漢外的宜昌、黃岡、荊門、荊州、十堰、鄂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數均有下降。在江西,省會南昌常住人口新增18萬,上饒、宜春、九江、吉安、撫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均下降。

不過在廣東等一些經濟較發達省份,各城市之間的常住人口增加較為平均。以廣東省為例,2021年常住人口佛山、廣州、東莞、深圳、中山、江門、惠州、珠海、肇慶等均有增加。

11省市自治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

另外,目前有27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關數據,從人口自然增長率來看,有11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內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蘇、河北和山西。

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多個省市自治區自然增長率是多年來首次轉負。其中,江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1.12‰。2021年江蘇出生人口數約為47.98萬人。據第一財經結合《江蘇統計年鑒2021》數據梳理發現,這也是1978年以來(該年鑒公布有1978年以來的數據)首次跌破50萬大關。在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為近60年來首次低於50萬。

從出生人口來看,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廣東占據第一的位置。

數據顯示,廣東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 萬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萬人,死亡率 4.83‰;自然增長人口57.19萬人,自然增長率4.52‰。

廣東也是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萬人以上的地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照此計算,廣東的出生人口佔全國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了11%。

廣東之後,另外兩個億級人口大省河南和山東2021年出生人口分別為79.3萬人和75.04萬人,分列二、三位。這其中,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創下了1978年以來的新低,繼2020年首度跌破100萬大關後,2021年再度跌破了80萬大關。

包括河南在內,多個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創下了數十年來的新低。江西省統計局的分析指出,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減少5.04萬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低於40萬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受婚育年齡推遲、「二孩政策」效應減弱等因素影響。

此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僅增加48萬人。2021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比2020年下降1.11個千分點。國家統計局分析,人口增長持續放緩是由於出生人口繼續減少,這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二是生育水平繼續下降。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2

隨著吉林2021年人口數據的.披露,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的2021年人口數據都已經出爐了。雖然各個省份公布的人口數據詳情不一,但也能從中窺見一些時代特點和變化。

中新財經 李金磊 制圖

廣東兩個第一:人口最多、最能生

廣東既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出生人口第一大省,是當之無愧的人口雙料冠軍。

數據顯示,廣東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萬人,均為全國第一。

縱覽全國,出生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省份就只有廣東這一個「獨苗」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 ,照此計算,廣東以一己之力就貢獻了11%的出生人口。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人口表現一枝獨秀,人口的流入功不可沒。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10年來增加人口超過2170萬人,為全國最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文猛對中新財經分析,廣東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輕流動人口流向廣東,從年齡結構來看,廣東是相對比較年輕的省份,流入廣東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到了結婚生育的年齡,所以,生育小孩數量比較多。

出生人口下降成普遍趨勢

從發布出生人口數據的省份來看,出生人口下降成為普遍趨勢,多個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數量創下新低。

曾經被稱為「最敢生省份」的山東,生的也少了。全面放開二孩之後,山東2016年出生人口飆升到177.06萬人,2017年繼續保持174.98萬人的高位,但此後一路下降,2018年為132.95萬人,2019年為118.39萬人,2021年降低到了75.04萬人。

隨著出生人口的下降,山東的人口也面臨一個重要轉折點,其202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只有0.02‰,距離人口自然負增長只有一步之遙。

作為第三人口大省,河南出生人口數量跌破了80萬。數據顯示,河南全年出生人口79.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8.00‰;死亡人口73.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6‰;自然增加人口6.3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64‰。

江西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37.70萬人,比2020年的42.74萬人減少5.04萬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低於40萬人。江西統計局分析認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受婚育年齡推遲、「二孩政策」效應減弱、「三孩政策」還未顯現等因素影響。

資料圖:家長帶著孩子在海邊嬉浪。 游建行 攝

至少11省份人口自然負增長

再來看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在公布人口自然增長率的省份中,最高的是西藏,達到了8.70‰。其次是寧夏,達到了5.53‰,第三是貴州,達到了4.98‰。

其中,有11個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內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蘇、河北、山西。

多個省份自然增長率是多年來首次轉負。其中,江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2‰,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年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

這主要是出生人數的急劇減少,導致人口自然增長快速下降。江蘇2016年至2019年常住人口出生人數開始呈持續小幅下降態勢,但每年仍保持在70萬人以上,2020年和2021年出生人數則連續跌破60萬人和50萬人。

江蘇省統計局分析,常住人口出生人數下降,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育齡婦女人數大幅減少。二是婦女初婚年齡不斷推遲。三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會導致少生或不生。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對部分年輕人的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

東北三省人口繼續「負增長」

東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最低的三個省份,其中,黑龍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1‰,遼寧人口自然增長率-4.18‰,吉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8‰。

其中,遼寧全年出生人口為20.0萬人,吉林全年出生人口11.22萬人。

總體來看,東北地區的人口流失是非常嚴重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東北人口10年減少1101萬人,其中,黑龍江減少了646萬多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

馮文猛分析,東北三省出生率比較低,是因為年輕人口較少,這主要是東北地區近些年人口外流情況比較嚴重,當地氣候因素、近些年的經濟增長及就業等問題導致大批年輕人外流,婚育期人口的下降自然導致生育減少。

死亡率較高,是因為年輕人口外流也導致東北地區老齡化程度相對更高,老年人數量相對多,也導致死亡人數相對增加。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就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低。

31省份人口數據出爐,16地常住人口負增長3

近日,隨著全國31個省份陸續公布2021年人口數據,人口第一大省廣東再次引發全網關注。

2021年,廣東常住人口總量達12684萬人,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出生人口118.31萬人,連續4年成為全國第一生育大省,是唯一一個出生人口在百萬人以上的省份。

廣東的人口數據依然光鮮,背後卻暗藏格局變遷。珠三角的人口吸引力大不如前,2021年人口增量僅有37萬,遠低於2010-2020年的年均增量(218萬)。昔日「頂流」廣州和深圳的人口增量同樣大幅下滑,佛山成為新晉「流量王」。

這樣的變遷意味著什麼?廣州和深圳的人口紅利期,就此結束了嗎?

珠三角人口增長放緩

若從人口總量的數據來看,廣東的城市格局沒有太大變化,廣州、深圳依然是絕對「王者」,珠三角9市人口總量占據全省的60%以上。

2021年,廣州、深圳的人口總量分別為1881.06萬和1768.16萬,幾乎是另外兩座萬億GDP城市——東莞和佛山的人口總和,是全省人口最少的雲浮(239.33萬)的近8倍。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等珠三角9市人口總量7861萬人,約佔全省總人口的62%。

但從人口增量的數據來看,2021年的廣東有了極大的變化,珠三角9市的人口吸引力已大不如前。2021年,珠三角9市人口增長37萬,約佔全省增量的62%。

這組數據透露出兩個問題,其一是37萬的人口增量,遠低於2010-2020年珠三角的年均增量(218萬);其二就是珠三角增量僅佔全省的62%,而2010-2020年的增量卻高於全省。也就是說,在上一個十年,廣東2171萬的人口增長幾乎都是由珠三角城市貢獻的,而2021年珠三角卻不再獨占鰲頭,其餘城市也貢獻了近40%的人口增長。

究其原因,珠三角產業轉型、疫情頻發導致流動人口減少,是主要因素。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珠三角產業轉型,如「機器換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等都對外來務工人員產生了「擠出效應」,而本來服務業可以承接勞動力轉型,但是「生活水平高+疫情不斷」讓服務業發展也十分困難。

另外,珠三角城市人口密度普遍較大、環境承載力逐漸趨於飽和也是重要因素。2021年,廣東共有8座城市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里,其中有6城都位於珠三角。面積最小的深圳人口密度高達8852人/平方公里,在全國也是高居首位。當承載力逐漸趨於飽和,城市的環境以及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都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人口增長自然放緩。

這樣的格局變動,在珠三角內部也有所體現。

佛山人口增長超廣深

2021年,珠三角9市的人口增長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曾經的「頂流」深圳和廣州人口增量大幅下滑,佛山以9.38萬人的增量躍居榜首,成為新晉「流量王」。

2010-2020年,廣東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和廣州,分別達到713.61萬人和597.58萬人,相當於每年增加六七十萬人。但在2021年,廣東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是佛山,比2020年底增加了9.38萬人。深圳和廣州分別僅增長了4.78萬人和7.03萬人,其中深圳的增量在廣東甚至只排第五,低於佛山、廣州、東莞和非珠地區的湛江。

這也是廣深疫情多發、產業升級等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疫情以來,廣州、深圳的服務業和製造業受疫情沖擊較大,對很多從業人員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一線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讓許多「打工人」望而卻步。

相比之下,佛山、東莞這樣的新一線城市,由於生活成本較低、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發展水平較高,仍有一個較大的人口增長期,尤其是佛山。

論經濟發展,佛山是廣東四大萬億GDP城市之一,去年經濟增速8.3%,在廣深莞佛中排名第一;論產業環境,機器人、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新產業異軍突起;論基礎設施,佛山與廣州軌交相通;論收入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61700元,位居廣深之後,與東莞不相上下;論醫療水平,佛山的醫院數、床位數和衛生技術人員數都僅次於廣深……

當然,佛山成為新晉「流量王」,最重要還是受益於廣佛同城腳步的加快。近年廣佛同城頭部區域——佛山市南海區的低房價吸納了一批外地人員,「廣州工作、南海生活」的廣佛候鳥落戶南海已成為常態。2021年,南海區常住人口增量達到4.14萬人,佔全市增量的44%。

這樣的人口變動是否正常?又會對廣州和深圳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廣深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

這樣的格局變遷實際上體現了城市人口變化在不同階段的特點,並不意味著廣州、深圳的人口紅利就此結束。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城市的人口變化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深圳、廣州在前一個十年增速很快,但這種增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達到一定階段,會進入到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當前一線城市的城市人口規模尤其是城區人口規模都很大,已經進入到平穩發展期。

以深圳為例,《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將控制在1900萬。這意味著在未來10幾年,深圳的人口增長空間將不足150萬。在此背景下,深圳去年提高了落戶門檻,將核准類學歷型人才的底線要求由全日制大專調整為全日制本科,還收緊了人才落戶年齡。

廣州雖然沒有收緊落戶政策,但是對引進人才的利好政策也在「打折」。去年8月,廣州黃埔區發布《關於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成為廣州首個正式發文取消人才購房政策的區域。半個月後,南沙區也發布通知,收緊人才購房政策並提出非本地戶籍需提供1年個稅或社保繳納證明。

不過從戶籍遷入人口數據來看,廣州、深圳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依舊強勁。以廣州為例,2021年廣州戶籍人口增長26.42萬,比東莞(14.73萬)和佛山(10.36萬)加起來還多;其中戶籍遷入人口高達24.16萬人,保持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這些人口,都是城市建設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口和高素質人才。

因此,廣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長減緩無需太過擔憂,這是城市人口變化在不同階段要面臨的必然趨勢。對廣深來說,如何解決好2千萬人的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基礎服務,是更重要的事。

C. 荊門是幾線城市,荊門屬於幾線城市

荊門是幾線城市呢?很多網友對荊門並不是很了解。本文我將為你介紹荊門的城市等級劃分。那麼荊門到底屬於幾線城市呢?一起來閱讀本文荊門城市劃分的相關知識吧。

一、荊門城市常住人口劃分標准

荊門常住人口數量為:340萬,屬於大城市

城市等級劃分一般以城市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小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市為小城市

中等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

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特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市為超大城市。

二、荊門是幾線城市

荊門評為五線城市

三、荊門城市簡介

荊門,湖北省地級市,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介於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之間。

荊門在夏商時屬荊州之域,西周分屬權國、鄀國,春秋戰國屬楚,漢置當陽縣,唐立荊門縣,宋建荊門軍,元設荊門府,明復荊門縣,清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後續為荊門縣。1979年,分設荊門縣、荊門市。1983年,荊門縣與荊門市合並升為地級荊門市。

荊門市版圖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總人口340萬人。2017年,荊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64.17億元,比2016年增長7.5%。

荊門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兼有低山坳谷區、丘崗沖溝區和平原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過境河流主要有漢江、漳河和富水河。

荊門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以及楚漢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等文化古跡,誕生了朱厚熜、老萊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

;

D. 2021年湖北省鍾祥市有多少人口要最新數據

鍾祥人口僅剩86.89萬人!不再是百萬人口大縣市
鍾祥常住人口已從2010年的1022514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到2020年的868897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十年間共減少153617人,平均每年凈減少1.5萬人,年輕人口呈加速流出態勢,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
與此同時,荊門市(東寶+掇刀+漳河)常住人口已從2010年的632954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增長到2020年的78747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十年間共增加154516人,平均每年凈增長1.5萬人,年輕人口所佔比例大大高於鍾祥。

E. 荊門在哪裡

荊門位於邢台位於河北省南部,江漢平原以北,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荊門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

荊門地域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崗沖溝和平原湖區兼具地勢。區域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網交織,堤垸縱橫,是全市糧棉集中產區。

荊門位居鄂中,介孝感、宜昌、荊州、襄陽、隨州5市間。全市國土面積12339.43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面積的6.67%。

其中,京山市3537.76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8.67%;沙洋縣2146.36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7.39%;鍾祥市4403.37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5.69%;東寶區1679.54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3.61%;掇刀區572.4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64%。

(5)2021年荊門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荊門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88萬,轄19個縣(市、區),其中:2個市轄區,15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另設有邢台經濟開發區和大曹庄管理區。

荊門市區建成區面積89平方公里。境內地勢高差懸殊,西高東低,自西而東山地、丘陵、平原階梯排列,三者比例約為2:1:7。邢台又名卧牛城,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距今已有3500餘年的文明史。據考古發現,邢台至少在五萬至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

荊門地域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崗沖溝和平原湖區兼具地勢。東北部的鍾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處大洪山南麓,地質特徵為褶皺斷塊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鹽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變質岩構成,形成低山或丘陵。

荊門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山川、湖泊風光秀麗,為華中自然風光旅遊帶。全市有等級文物保護單位600餘處。

其中,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鍾祥明顯陵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山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3處;著名古建築、古墓群、古戰場、古寺廟、古文化等遺址60餘處;著名現代革命紀念地20餘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荊門市

F. 鍾祥人口:湖北省鍾祥市有多少人口

鍾祥是荊門管轄下的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鍾祥市常住人口為868897人,鍾祥市老齡化加劇、年輕人口加速外流。 2021年中國人口總數是1443497378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

G. 荊門有沒有10車道呀

荊門有10車道。
荊門北收費站就有10車道。2021年,襄荊高速荊門北收費站改擴建項目已經開擴建10車道,十幾名工人在荊門北收費站右側的道路上加緊作業。
荊門,別稱荊楚門戶。其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荊門是湖北省地級市,全市區域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6月27日全市下轄1縣2市4區。截至2020年11月,荊門市常住人口為2596927人。荊門是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荊門市在2022年入選科技部新一批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市名單。

H. 湖北人口

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2020年11月1日零時,湖北省常住人口5775255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增加514830人,增長0.90%,年均增長率0.09%。

普查結果顯示,全省共有家庭戶1993.10萬戶、集體戶108.83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5人。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比例)為105.83。

人口進一步向中心城區和縣城集聚,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有武漢,為1232.65萬人;500萬人至1000萬人之間的有黃岡、襄陽、荊州,100萬人至500萬人之間的有11個。

湖北人口發展形勢呈五大特點

從人口規模看,雖然近年來湖北省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體來看常住人口總量仍然保持平穩。

從受教育程度看,人口素質不斷提升。10年來,湖北省全面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各級教育,積極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成效顯著。全省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由2010年的9534人上升至15502人,增幅62.54%;文盲人口大幅減少,文盲率降至2.32%,較10年前下降3個百分點。

人口城鄉結構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89%,比2010年提高13.19個百分點。隨著我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實落地,10年來我省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

此外,人口流動更加活躍、聚集效應更加明顯,低齡人口慢增長、老齡人口快增長、勞動適齡人口緩慢減少的「兩升一降」態勢明顯等,也在普查數據中得到鮮明反映。

I. 荊門是哪個省的城市

湖北省荊門市屬於中國華中地區、湖北省。

荊門,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荊楚門戶」之稱,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介於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之間。

人口: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9.7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1%,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7.01‰,人口死亡率4.27‰,人口自然增長率2.74‰。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90.9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3.15%,同比提高3.07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湖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荊門市常住人口2596927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荊門

J. 2022荊門城區人口

93萬。
荊州市現有城區人口是5個中等城市中最高的,已經超過了90萬。而且荊州的人口基數比較大,2021年GDP超過2700億,繼續穩居全省第4。2022年兩會上,荊州已經宣布,城區人口超過100萬,建成大城市。荊門剛進入中等城市門檻,在前五的地級市中,建成難度應該是最大的。荊門是一個工業城市,下屬縣市並不是太多,這幾年工業發展很快,引進了長城汽車、億緯鋰能等知名企業。工業帶動經濟發展,還能聚集人口,因此荊門雖然難度最大,但建成的希望也很大。所謂的城區人口並不是市轄區所有的人口,而是建成區范圍內的常住人口。城區人口往往跟就業、居住、醫療等公共資源緊密聯系,因此城區人口一般決定著建成區面積的大小。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7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0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