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天突穴要灸多少時間

天突穴要灸多少時間

發布時間: 2022-11-21 00:19:03

『壹』 天突的作用與好處,寬胸理氣,通利氣道

人的一生,生病是一定會有的,生病是新陳代謝的過程,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但是生病時間太久也是不好的,因此就要吃葯或是通過一些方法消除, 經絡養生 就能夠幫到你,而天突穴能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是肺經之一,對於治咳嗽有奇效。我們就來學習天突的作用與好處。

天突穴位位置圖
天突穴位於咽喉部位,胸骨上邊的窩窩。天突穴不能直直的按壓,用摳法,用大拇指或中指向下彎曲度大一點,這樣病人既沒有感覺緊憋、氣管壓迫或嗆到。

天突穴位於人體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天突穴的名詞解釋】
天突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任脈。陰維、任脈之會。
別名:玉戶穴,天瞿穴。
天突穴:天,頭面天部也。突,強行沖撞也。天突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吸熱後突行上天。本穴物質為璇璣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後,因吸收體內外傳之熱而向上部的頭面天部突行,故名天突穴。

【主治】
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

天突穴的功效與作用
1、針對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咽喉腫痛,舌下急,暴喑,癭氣,噎嗝,梅核氣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癒和緩解效果。
2、功效: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天突穴的配伍功效
1、配膻中穴、列缺穴:治外感咳嗽;
2、配廉泉穴、湧泉穴:治暴喑;
3、配內關穴、中脘穴:治呃逆;
4、配少商穴、天容穴:治咽喉腫痛;
5、配氣舍穴、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6、配豐隆穴:治梅核氣;
7、配定喘穴、魚際穴:治哮喘、咳嗽。

天突穴的按摩手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並做環狀運動,按摩時應控制力度,不要傷到喉嚨。

【天突穴止咳的按摩方法】
在鎖骨中間「天突穴」,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鍾,不論是急性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會立即止咳。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復三次就能見效。止咳效果也非常顯著。如果小孩的話,不妨減輕壓力,增加次數,也會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方法】
針刺天突穴的方法:天突穴先直刺0.2-0.3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後壁刺入0.1-0.5寸。
艾灸天突穴的方法:天突穴艾條灸5-10分鍾,天突穴艾炷灸3-5壯。
按摩天突穴的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並做環狀運動,按摩時應控制力度,不要傷到喉嚨。

治法
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貳』 艾灸天突的作用與好處 艾灸天突的作用和好處

1、艾灸天突的作用與好處:天突穴也可以叫做玉戶、天瞿,在人體內屬於任脈。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傳統中醫學認為,適當的艾灸天突穴可以排出侵入體內的外邪,治療一些身體虛寒性疾病,達到調理保健的作用。

2、每天艾灸一次天突穴,每次艾灸十分鍾左右,可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緩解咳喘。在艾灸天突穴時最好根據自身症狀加配穴位,以提高治療效果,比如治療哮喘時可以加配定喘、膻中、豐隆等穴位。

『叄』 艾灸能治咽炎嗎

艾灸能治咽炎嗎。艾灸能治咽炎,艾灸天突穴: 天突穴上墊一小片薑片,艾灸15分鍾。 躺著艾灸,這樣煙不會熏到鼻子和眼睛。 艾灸到天突穴附近位置潮紅為止。艾灸完了後,喝杯水,如果有蜜水更好。 或者就吃個梨子。一天艾灸1-2次, 大概3天能見效果。

『肆』 支氣管炎患者,試試艾灸這組配穴方,效果顯著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小九老師。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支氣管炎主要原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復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

支氣管炎的症狀一般為:咳嗽、咳痰、氣喘、反復感染。

艾灸治療支氣管炎的配穴方是: 大椎、肺俞、膻中、天突。

一、大椎穴

位置: 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

作用: 益氣壯陽。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風疹,黃疸,嘔吐,中暑等。

二、肺俞穴

位置: 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

作用: 調補肺氣,補虛清熱。主治頸項拘急,肩背痛,咳嗽,氣喘,感冒等。

三、膻中穴

位置: 在前正中線上,兩 乳頭 連線的中點。

作用: 募集心包經氣血。主治 胸痹心痛 、腹部疼痛、心悸、心煩、 呼吸困難 、過胖、過瘦、 呃逆 、咳嗽、氣喘、咯唾膿血等。

四、天突穴

位置: 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作用: 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主治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等。

【隨症加穴】

急性加風門、身柱;慢性加膏盲、脾俞、腎俞、足三里;痰多加豐隆;氣喘加定喘;發熱加曲池。

【使用方法】

溫和灸:每穴10-20分鍾,每日1-2次,10次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

戒煙 : 為了減少吸煙對呼吸道的刺激,患者一定要戒煙。

促使排痰 : 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的患者或痰量較多的患者,應以祛痰為主,不宜選用鎮咳葯,幫助危重患者定時變換體位,輕輕按摩患者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注意環境衛生 : 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有一定濕度,控制和消除各種有害氣體和煙塵,加強個人保護,避免煙霧、粉塵、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

適當鍛煉 : 增強體質,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防止 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吸入有害物質及過敏原,可預防或減少本病發生。

注意保暖 : 嚴冬季節或氣候突然變冷的時候,要注意衣著冷暖,及時增加衣服,不要由於受涼而引起感冒。

『伍』 天突穴有治療咳嗽、哮喘、失音、嘔吐、呃逆、癭瘤等作用

天突穴位位置圖

位於人體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天突穴的取穴和操作方法

天突穴的准確位置:胸骨柄上窩凹陷正中。天突穴的操作方 法只有一種方法:指壓法,用大拇指,帶一個彎曲度往下,內下方,摳壓一種力度,病人感到很舒適,按揉兩百次,且讓病人做吞咽動作,吞咽口水,天突穴有兩個 作用:讓咽喉的經絡氣血疏通流暢(通則不痛),便於消炎;針對有些病人有梅核氣的症狀,按壓天突穴有治療消除梅核氣的感覺。

按摩天突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咽喉腫痛,舌下急,暴喑,癭氣,噎嗝,梅核氣。

【作用功效】吸熱生氣。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咽喉炎、甲狀腺腫大、食道炎、癔病等。配定喘、膻中、豐隆主治哮喘。

【穴位配伍】天突穴配膻中穴、列缺穴治外感咳嗽;天突穴配廉泉穴、湧泉穴治暴喑;天突穴配內關穴、中脘穴治呃逆;天突穴配少商穴、天容穴治咽喉腫痛;天突穴配氣舍穴、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天突穴配豐隆穴治梅核氣;天突穴配定喘穴、魚際穴治哮喘、咳嗽。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天突穴先直刺0.2-0.3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後壁刺入0.1-0.5寸。

【溫馨提示】天突穴針刺不能過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傷鎖骨下動脈及肺尖。如刺中氣管壁,針下有硬而輕度彈性的感覺,病人出現喉癢欲咳等現象;若刺破氣管壁,可引起劇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現象。如刺中無名靜脈或主動脈弓時,針下可有柔軟而有彈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覺,應即退針。

【艾灸方法】天突穴,艾條灸5-10分鍾,天突穴,艾炷灸3-5壯。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並做環狀運動,按摩時應控制力度,不要傷到喉嚨。

『陸』 艾灸治療咳嗽的穴位和具體方法

艾灸 能有效刺激 穴位 ,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炎止咳的作用,對於治療 咳嗽 的作用還是很好的,但是有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究竟要艾灸哪些穴位呢?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艾灸治療咳嗽的方法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灸治療咳嗽的穴位
大椎穴

在後背,低頭,找到脖子後面正中的骨性突起,即第七頸椎的棘突,向下的骨間隙取大椎穴。

肺俞穴

先低頭,找到脖子後正中的骨性突起,這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向下數三個這樣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旁開兩指處即為肺俞穴。

膻中穴

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連線中點,即為膻中穴。

天突穴

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正中,即為天突穴。

天門穴

先低頭,找到脖子後正中的骨性突起,這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向下數二個這樣的突起,到第二胸椎棘突,旁開兩指處即為天門穴。

身柱穴

先低頭,找到脖子後正中的骨性突起,這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向下數三個這樣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凹陷處為身柱穴。

膏肓穴

先低頭,找到脖子後正中的骨性突起,這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向下數四個這樣的突起,即第四胸椎棘突,旁開四橫指處為膏肓穴。

脾俞穴

沿肩胛骨下緣向脊柱作一直線,這個是第七胸椎棘突下,向下數4個突起,再想兩側旁開兩指處。

腎俞穴

取俯卧位,兩腰骨高點平第四腰椎,向上數兩個腰椎,向兩側旁開兩指即是腎俞穴。

豐隆穴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側踝尖連線的重點,筋骨前嵴外二橫指處為豐隆穴。

定喘穴

先低頭,找到脖子後正中的骨性突起,這是第七頸椎的棘突,旁開0.5寸處即為定喘穴。
艾灸治療咳嗽的方法
外感咳嗽艾灸

1、風寒襲肺

主要症狀:咳聲重濁,氣急,喉嚨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 鼻塞 ,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惡寒發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灸大椎,風門穴。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每穴灸10-15分鍾,5-10次為一個療程;用隔姜灸的方法,每穴灸5-7壯,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一個療程;採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壯後換一次蒜片,以施灸處出現濕潤紅熱現象,患者有舒適感為宜,每穴5-7壯,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兩次,7-10次為一個療程;根據所選穴位進行無瘢痕灸,用少許蒜汁或油脂先塗抹待灸穴位皮膚表面,置麥粒大的艾炷於穴位上,每穴3-7壯,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一個療程。

艾灸功效:解表散寒止咳。

2、風熱犯肺

主要症狀:咳嗽咳痰不爽,痰黃或粘稠,喉燥咽痛,常伴隨惡風身熱,頭痛,鼻流黃體,口渴等表熱症,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列缺穴,合谷穴,肺俞穴,大椎穴施灸。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次灸5-10分鍾。或者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

艾灸功效:疏風 清熱 , 宣肺止咳。

3、風燥傷肺

主要症狀:喉癢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連成絲,咳痰不爽,或痰中帶有血絲,咽喉干痛,唇鼻乾燥,口感,常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舌質紅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取定喘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施灸。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次灸5-10分鍾。或者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

艾灸功效:疏風潤燥,宣肺止咳。

內傷咳嗽艾灸

1、痰濕蘊肺

主要症狀:咳嗽反復發作,尤其以晨起咳甚,咳聲重濁,痰多,痰黏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胸悶氣憋,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濡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大椎,風門穴,取仰卧位,取膻中,天突,豐隆穴施灸。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次灸10-20分鍾,5-10次為一個療程;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採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壯後換一次蒜片,以施灸處出現濕潤紅熱現象,患者有舒適感為宜,每穴5-7壯,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兩次,7-10次為一個療程。

艾灸功效:祛痰除濕,止咳。

2、痰熱郁肺

主要症狀:咳嗽氣息急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粘稠或為黃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熱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肋脹滿,或咳引胸疼,面赤,伴隨身熱,口乾欲飲,舌苔薄黃膩,舌質紅,脈滑數等症。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淵,三陰交,俯卧取肺俞穴,豐隆穴,陰陵泉穴。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穴灸5-10分鍾,5-10次為一個療程;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

艾灸功效: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3、肝火犯肺

主要症狀: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常感痰滯咽喉,咯之難出,量少質粘,或痰如絮狀,咳引胸肋脹痛,咽干口苦,症狀可隨情緒波動而增減,舌紅或舌邊尖紅,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尺澤,三陰交,行間,俯卧位取肺俞穴。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穴灸5-10分鍾,5-10次為一個療程;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

艾灸功效:理氣化痰,肅肺止咳。

4、肺陰虧耗

主要症狀:乾咳,咳聲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帶血絲,或聲音逐漸嘶啞,口乾咽燥,常伴有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夜寐盜汗,口乾,舌質紅少苔,舌上少津,脈細數。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淵,三陰交,孔最,俯卧位取肺俞,膏肓穴施灸。用艾條溫和灸,以溫熱連續刺激,每穴灸5-10分鍾,5-10次為一個療程;採用隔姜灸,取新鮮老薑,根據穴區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薑片,中間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膚有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每穴3-5壯。

艾灸功效: 滋陰 潤肺,斂肺止咳。
快速止咳 偏方
1、蘿卜蔥白湯巧治風寒咳嗽

材料:蘿卜1根,蔥白6根,生薑15克。

做法:鍋里放三碗水,將下入切好的蘿卜,煮熟後,將蔥白、姜下鍋,煮成一碗湯,帶渣一次服。

功效:適用於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巧治傷風咳嗽

材料: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

做法:鍋中加三碗水,加入紅糖,鮮姜,紅棗煎至過半,頓服,服後出微汗即可痊癒。

功效:適用於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 產後 受寒 腹瀉 ,惡陰等。

3、芫荽湯巧治傷風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後蒸10分鍾,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功效:適用於發汗透表,治傷風 感冒 引起的咳嗽。

4、白蘿卜蜂蜜巧治風寒咳嗽

材料: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鬍椒5粒,麻黃2克。

做法: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鬍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卧床見汗即愈。

功效:適用於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5、貝母甲魚巧治陰虛咳喘

材料:川貝母5克,甲魚1隻(約500克),雞清湯1公斤,蔥、姜、花椒、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將甲魚宰殺,去頭及內臟,切塊備用。將甲魚塊放蒸盆內,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蔥、姜,上籠蒸1小時許,趁熱服食。

功效:適用於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退熱,治陰虛咳喘,低熱,盜汗等。

6、鮮梨貝母巧治肺癰咳嗽

材料: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

功效:適用於清熱化痰,散結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乾,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猜你感 興趣 :

1. 艾灸排毒反應

2. 艾灸經絡養生的方法

3. 具體的艾灸方法 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

4. 咳嗽時針灸的穴位

5. 艾灸治療咳嗽穴位

6. 艾灸後會有哪些反應正確方法是什麼

『柒』 寶寶感冒流鼻涕 艾灸哪裡效果最好

小兒感冒分為風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的主要症狀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比賽流鼻涕、打噴嚏、咳痰清稀;風熱感冒的主要症狀為發熱重,惡寒輕、微出汗、鼻塞流濁涕、痰黃而稠、咽紅、舌尖紅、舌苔黃。

對照以上特點分清小兒常見兩種感冒的症型,就比較好採取方法了。根據您提供的簡單症狀應該屬於風寒感冒後期或者初期較輕的階段。

感冒艾灸方法:取肺俞、中府、神闕、湧泉進行艾灸,依次施灸每穴10分鍾,每日一次,堅持3天可解。

如長時間艾灸肺俞單穴即可有效緩解鼻部症狀。注意:小兒艾灸點到即止,以皮膚溫熱為度,不可過熱傷其皮部。

為方便施灸,為您提供以下穴點陣圖:

『捌』 天突穴:通利氣道、降痰宣肺,緩解聲音嘶啞

任脈/天突

一、取穴步驟

【第一步】從頸沿前正中線向下推,至與胸骨交界處即為胸骨上窩,該窩中央處即為天突穴;

【第二步】從天突沿頸正中線向上循,在喉結上方,可觸及一骨性結構,為舌骨,舌骨上緣即為廉泉穴。

二、重要結構

胸骨上窩中央。

三、主治

天突(緩解聲音嘶啞)

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等肺系病證;

②癭氣、梅核氣、噎膈等氣機不暢病證。

四、定位

在頸前區,胸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上。

五、按摩

用中指指腹慢慢按壓天突1~2分鍾,按摩時要格外輕柔,可治由於咳嗽、咽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聲音嘶啞。

六、艾灸

隔物灸儀艾灸

時間:30-50分鍾;溫度:38-48 ;

艾條懸灸

時間:5-10分鍾;

艾炷灸

時間:3-5壯。

『玖』 三伏灸各階段灸哪裡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現在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三伏灸各階段灸吧。

三伏灸各階段灸

1、慢性支氣管炎:

症狀:咳嗽、咳痰或氣喘的症狀出現在兩年以上,每次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發作,春夏緩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育俞穴;

中伏取雙側定喘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

末伏取膻中穴、雙側百勞穴、命門穴、雙側腎俞穴。

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細辛半份,烘乾磨粉,用生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約為10mm,厚約為3mm大小的餅狀,備用。

具體操作:把做好的葯餅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貼葯時間視年齡、病情輕重而定,15周歲以下和病情較輕的貼4~6小時,其他的貼6~8小時。從初伏的第1天開始貼,然後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貼葯1次。

2、哮喘:

症狀: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痰等表現。最典型的症狀是呼氣的時候,發作性的時候有哮鳴音出現。嚴重的需要坐起來才能正常呼吸,經常乾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間及凌晨發作,秋冬寒冷的季節常常會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雙側肺俞穴。

葯物:白芥子、甘遂、細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療前1天用薑汁及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

具體操作: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約2.5×3cm、厚約0.3cm的鮮生薑片,在薑片上放直徑為1cm的圓錐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連續灸三次。然後把調好的膏葯貼到穴位上,一般貼4~24小時以後撕掉即可。

3、過敏性鼻炎:

症狀: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見的四大症狀。通常是突然和劇烈的打噴嚏;鼻癢,鼻涕多,但是經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氣,還常伴眼睛發紅、發癢以及流淚,甚至頭暈、頭痛等症狀。

穴位:初伏取雙側百勞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肓俞;

中伏取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

末伏取雙側大杼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腎腧穴。

葯物:甘遂、麻黃、細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鮮的薑汁調勻,做成直徑約為10mm,厚約為3mm大小的膏葯餅,備用。

具體操作: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貼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貼葯保留4h左右。

4、預防感冒:

症狀:平常體質虛弱,氣候稍微變化或到寒冷季節極易感冒的人。

穴位: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肺俞穴、雙側定喘穴、雙側膏肓俞穴。

葯物:生白芥子、細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乾研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為2.0 cm,厚約0.5 cm大小的葯餅,正中放少許麝香,備用。

具體操作:將新鮮生薑切成5分硬幣厚,2 cm×2 cm大小的薑片,放在大椎、風門穴上,在薑片上放直徑為1cm的圓錐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連續灸三次。然後把做好的葯餅放在穴位上,用風濕膏固定。每次貼葯時間視年齡而定,15歲以下者貼4~6 小時,15歲以上者貼6~24小時,從初伏的第一天開始貼,中伏、末伏各貼葯1次。

三伏灸怎麼做

少商穴:人體肺經最末的一個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於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主治咽痛喉腫、中風、中暑、昏厥、發熱、癲狂、癔病等證;屬十三鬼穴之“鬼信”。

明代楊繼洲在其《針灸大成》中提到“鬼哭穴”,把雙手的大拇指用繩子綁起來,在指甲之後兩邊用艾火灸燒,其穴相當於少商穴。楊氏認為,灸的時候鬼邪會哭著散去,疾病即康復。

勞宮穴: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勞宮穴五行屬火。功用清心泄熱,開竅醒神,極擅長治療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學艾灸如腦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以及驚厥等。其穴亦屬十三鬼穴,名為“鬼窟”。

少沖穴:屬於手少陰心經,位於小指指甲內側,小指橈側,指甲角0.1寸處,主治心悸,心痛,胸脅痛,癲狂,熱病,昏迷、喉嚨疼痛等。

三伏天為什麼要艾灸

冬病夏治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針刺、葯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葯物或非葯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據穴位的主治病證,在人體的特定穴位上進行葯物貼敷、葯物注射、艾灸、埋線、刮痧、拔罐,或內服葯物等,其中艾灸和穴位貼敷運用最為廣泛。

『拾』 天突穴左右各三個穴位是什麼

請問 你要這些穴位幹嘛?治病?你的說你想知道什麼啊、我才能回答啊 比如 風門 是手足太陽之會 膀胱經氣血在此化風上行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等等
追問:
艾灸,治療哮喘,你知道就具體的告訴我,那個,一定要通俗的講,穴位我一竅不通
回答:
大椎、肺俞、風門、膏肓、天突

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天突穴是在鎖骨靠近胸正中的部位的

大椎穴位於頸根後,第七頸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間.換句話說,將頭稍微往前垂下,不動肩膀只動頭頸部,會發現有的突起會動,有的突起不動,會動的突起數為頸椎,取穴時只要找會動突起的最下方即可

風門穴位於背部,從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窪(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處(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膏肓穴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艾炷如棗核大,可直接灸5~7壯,也可用隔葯餅灸每穴3~5壯,以皮膚微紅為度。化膿灸,傳統上在小暑至白露施治。用細艾絨經壓碾製成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灸治,每穴5~9壯,灸後敷以膏葯,保持瘡口清潔,並有20~30天的化膿期,間日灸治一穴,每療程取3~4穴。每年夏季做一個療程
追問:
嗚嗚,還是不知道,我生物課不好,悔呀,還是謝謝了。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