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紅花播種後多少時間能開花
❶ 紅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紅花也叫做草紅花,屬於雙子葉植物中的一種,紅花具有中葯的作用,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紅花應該怎麼 種植 。以下就是我做的紅花的種植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紅花的種植方法
田間管理
一、中耕追肥:紅花封壟前進行第三次中耕,同時培土,防止紅花倒伏。紅花第二次追肥在伸長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紅花需肥的敏感時期。據試驗:此期氮素吸收量達總量的75%,磷和鉀分別佔65%和50%。當苗高30厘米、葉片數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現分枝時需肥量最多,應重施抽枝肥。如果這一階段能保證肥料的充分供應,則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施肥要注意有機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各種肥料要合理搭配,同時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每畝施人畜肥水2000~25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20~25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現蕾前,可根外追肥1~2次,所用肥料可以是0.2%磷酸二氫鉀溶液,也可以用0.5千克尿素、1千克過磷酸鈣,加水100千克溶解過濾後噴施。在伸長期或花蕾期施含有銅、鉬、鋅、硼等微量元素的微肥,可增加子粒的飽滿度,提高千粒重。追肥可結合開溝培土進行。
據試驗報道,蕾期噴施米醋,可使紅花生長勢好,葉色濃綠,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具體方法是將米醋稀釋200~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二、灌溉:紅花耐旱怕澇,掌握好灌溉技術是獲得紅花高產的關鍵因素。紅花分枝期、始花期、終花期乾旱時需澆水。
紅花的澆水方式一般採用細流溝灌或隔行溝灌,這樣既節約用水,又不會因積水導致病害的發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噴灌則易引起銹病和枯萎病蔓延。
紅花的澆水時間,以早晨或傍晚為宜。紅花在高溫下浸濕2小時以上,就可能發生死亡。如在2~3日內有大雨,最好不要灌溉。在終花期,一般不再澆水。如果澆水過多,就會影響產量和含油量。
不同品種對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種需水量較少,晚熟品種需水量較多。新疆、甘肅等地的品種抗澇能力較強,外引的油用品種抗澇能力較弱。因此,在灌溉時必須慎重。在緯度和溫度都較高的地區,在紅花蓮座期及伸長階段應盡量滿足它對水分和肥料的需要,以利於紅花的早期生長發育。
三、打頂:紅花打頂可促進分枝,增加花蕾。當紅花株高1米左右,分枝數達20枝時,應進行打頂。但打頂後必須加強肥、水管理。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氫銨30千克。
四、輪作倒茬:輪作倒茬可減輕紅花病害發生,提高紅花產量。紅花的前茬以馬鈴薯、大豆、玉米為好,小麥次之。紅花較其他作物消耗地力少,可作為麥類作物的前茬。為減輕紅花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水澆地,紅花切忌連作。
化學除草
紅花,又稱草紅花。雙子葉植物,菊科主產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活血通經葯。是葯材的一種,所以紅花田施用除草劑也要掌握一定規則,中國農葯第一網 總結 如下8點:
1.注意化學除草劑的選擇性、專一性和時間性,不可誤用、亂用。
2.嚴格掌握限用劑量。除草劑使用應根據具體土質、考慮農田小氣候,嚴格按葯品說明規定的劑量范圍、用葯濃度和用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葯劑。兩種以上除草劑混合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葯時間及噴葯技術,並要考慮彼此間有無抵抗作用或 其它 副作用。
4.注意施葯隔離和風向,霧滴不過細,以免飄移造成鄰近農田受到葯害,同時注意對下茬作物的影響。
5.掌握好施除草劑的最佳時間和技術操作要領,妥善保存好葯劑,防止錯用,並搞好噴霧器具的清洗,以免誤用,使其它作物產生葯害。
6.注意環境條件對除草劑的影響,溫度水分、光照、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除草劑的除草效果。
7.靈活用葯。葯用植物基部葯土法施葯除草,要在無露水條件下進行,以免莖葉接觸葯液受害。
8.市場上還沒有專門用於葯材的除草劑,多為借用蔬菜、果樹等除草劑,因此,必須在有實踐 經驗 的專家或技術人員指導下購買除草劑或實施除草作業,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和不良後果。
採收加工
四月春播,6至7月左右進入花期,生長周期3至4個月。南方栽植紅花5~6月份開花,北方8~9月份開花,雲南紅花12月種植,次年3月採收。進入盛花期後,應及時採收紅花。紅花滿身有刺,給花的採收工作帶來麻煩,可穿厚的牛仔衣服進田間採收,也可在清晨露水未乾時採收,此時的刺變軟,有利於採收工作。
採回的紅花,放陰涼處陰干,也可用文火焙乾,溫度控制在45℃以下,未乾時不能堆放,以免發霉變質。
紅花的介紹
菊紅花屬中的栽培種,學名 Carthamus tinctoriusL.,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黃藍、紅藍、紅藍花、草紅花、刺紅花及紅花草。紅花產量和含油率均高,栽培管理簡便,適於機械耕作,是一種新興的油料作物。用紅花油可製造人造奶油、烹調油、蛋黃醬和色拉油。含亞油酸高達73-80%,是一種很好的乾性油;不含亞麻酸,適於生產醇酸樹脂,花中含黃色素20-30%,含紅色素0.3-0.6%,帶殼餅粕中蛋白質含量為19%,去殼餅粕蛋白質含量為36%,中國栽培紅花歷史悠久,自魏至今的1700多年間,河南省作為主要紅花產區而保持至今。全國有25個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新疆、河南、四川和浙江等地為主要產區。
紅花的論述
1.《唐本草》:治口噤不語,血結,產後諸疾。
2.《開寶本草》:主產後血運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並酒煮服。亦主蠱毒下血。
3.《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搗汁咽。
4.《綱目》: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
5.《本草正》:達痘瘡血熱難出,散斑疹血滯不消。
6.《本草再新》:利水消腫,安生胎,墮死胎。
7.《本草衍義補遺》:紅花,破留血,養血。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
8.《本草經疏》:紅藍花,乃行血之要葯。其主產後血暈口噤者,緣惡血不下,逆上沖心,故神昏而暈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惡血下行,則暈與口噤自止。腹內絞痛,由於惡血不盡,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則不下;瘀行則血活,故能止絞痛,下死胎也。紅藍花本行血之葯也,血暈解、留滯行,即止,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
9.《本草匯言》:紅花,破血、行血、和血、調血之葯也。主胎產百病因血為患, 或血煩血暈,神昏不語;或惡露搶心,臍腹絞痛;或瀝漿難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臨產諸證,非紅花不能治。若產後血暈、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譫語發狂;或血悶內脹,僵仆如死,是皆產後諸證,非紅花不能定。凡如經閉不通而寒熱交作,或過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撲損傷而氣血瘀積,或瘡瘍痛癢而腫潰不安,是皆氣血不和之證,非紅花不能調。
10.《葯品化義》:紅花,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葯,能瀉而又能補,各有妙義。若多用三、四錢,則過於辛溫,使血走散。同蘇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經閉,佐歸、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氣刺痛,此其行導而活血也。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氣,以助血海,大補血虛,此其調暢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經邪火,令血調和,此其滋養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義,豈淺鮮哉。
紅花的中毒反應
主要表現為腹部不適、腹痛、腹瀉,甚或胃腸出血,腹部絞痛,婦女月經過多。主要與紅花對腸管及子宮有興奮作用有關。中毒發生時,有的可出現神志萎靡不清、震顫,嚴重者可致驚厥,呼吸先興奮後抑制,以至循環、呼吸衰竭;少數病人出現頭暈、皮疹和一過性尋麻疹等。與紅花對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和過敏反應有關。紅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誤用,二是用量過大。因此臨床上對孕婦應忌用,有潰瘍病及出血性疾病者應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為宜。
看了紅花怎麼種還看:
1. 怎麼種紫薇花
2. 馬蹄蓮怎麼種
3. 芍葯花的盆栽種植技術
4. 鳶尾花怎麼種
5. 蕃薯盆景怎麼種
❷ 紅花生長發育分幾個時期
從紅花播種後,種子發芽出土為出苗期,以後紅花植株的生長發育逐步進入蓮座期、伸長期、分枝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
(1)出苗期紅花播種後,種子開始進入發芽階段。紅花種子發芽需要三個條件,即水分、溫度和一定的通氣條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試驗表明,在5~35℃條件下,雖然6份不同類型的紅花品種種子發芽經歷天數長短不一,但發芽率均可以達到90%以上。在12~35℃條件下各類型種子發芽速度接近,而且發芽高峰日期均出現在發芽試驗的第二天。將發芽過程中每日的種苗大小或以發芽速度分別比較,認為25℃是紅花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當溫度低於10℃時會明顯延長發芽歷程。
紅花種子發芽時對水分要求並不多,當吸水量達到種子風乾重的30%~40%時就開始萌發。但適宜的吸水量應達到種子重的90%。以果殼薄的類型吸水速度最快。
通風試驗表明,不良的通風條件發芽速度慢,只有30%的種子果殼裂口,但沒有伸出胚根;缺氧條件下只有5%的種子果殼裂口;而在正常條件下會有95%的種子的胚根伸長達1~2毫米。將不良通風和缺氧條件的正在發芽的種子轉移到正常條件下,發芽率均可以達到98%左右。於轉移後第三天測定曾在不良通風和缺氧條件下發芽的芽苗生長情況,發現種苗重量分別比對照低8.0%和11.30%,說明良好的通風環境起到了促進發芽和保持種苗健壯生長的作用。
紅花種子較小,生產用的種子千粒重多為36~47克,要求每公頃田間密度達到30萬株以上,所以耕地土壤要疏鬆,有較充足的水分,播種深度要適當,並注意防治地下害蟲,保證發芽的種子正常出土成苗。
紅花種子發芽時先長出胚根,然後胚軸伸長,子葉頂果殼出土,子葉展開。出苗後1~2天即出現第一對真葉,第3、4片真葉幾乎也同時出生。當植株有4片真葉達到平展的日期,紅花植株進入了蓮座期。
(2)蓮座期絕大多數紅花品種在出苗以後地上莖不伸長,葉片重疊,緊靠根部,從上面向下觀看植株形狀如蓮花,所以稱這一生長發育階段為蓮座時期。蓮座期是紅花向土壤里紮根的關鍵時期。
蓮座期是紅花一生中度過的較長階段,需要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品種類型、播種期、溫度和日照。例如引進的墨西哥矮(極早熟紅花品種)沒有明顯的蓮座期。而我國的紅花特別是來自黃河流域及以北的地方品種,經歷的蓮座期較長。播種期不同也會影響蓮座期所需時間的長短,同一品種正常春季播種時經歷1.5個月左右的蓮座期,晚春播種的只經歷1個月左右的蓮座期,而秋播紅花是越年生的,蓮座期可達3個月以上。
影響紅花蓮座期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日照長短和溫度的變化。一般表現規律是,短日照條件延長了紅花蓮座期;在長日照條件下會縮短紅花蓮座期,甚至表現不明顯。同一品種生長在溫度高的地區,紅花蓮座期短;種植在溫度低的地區,蓮座期會延長。
紅花蓮座期的幼株可以長出多個交錯疊加的葉片,貼近地面生長,此時不適宜灌水,特別要防止向小麥田施用除草劑時漂移到紅花田裡傷害紅花。由於蓮座期紅花營養生長緩慢,要注意田間鋤地抗旱、保墒和消滅雜草。
(3)伸長期當紅花植株地上部幼莖伸長到2厘米的時期,即進入了伸長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徵是植株節間生長迅速,株高每天可以增長4~5厘米。
伸長期是紅花進入快速營養生長的階段,對營養和水分有一定的要求。應根據紅花種植地塊肥力和土壤水分情況進行合理的田間管理。灌水時應控制水量,進行溝灌或隔行灌溉,防止因水勢、水量過大影響根系呼吸,而感染根腐病。
(4)分枝期紅花植株主莖上出現2厘米長的一級分枝時,紅花生育階段就進入分枝期。該階段是紅花株形的形成期,首先從主莖上部幾個葉腋處長出側芽,生長成第一級分枝,在第一級分枝上部的腋芽又生長成第二級分枝,依次產生第三級和第四級分枝。多數紅花品種的第一級分枝出生於植株上部葉腋,也有的品種第一級分枝發生在植株中部,甚至基部。在紅花主莖頂端和每一級分枝頂端都會生長出頭狀花序,形成花球,花球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產量和收獲日期。也就說是花球越多產量越高,但各級分枝果球之間成熟度差異也越大,推遲了紅花田的整體收獲期。
紅花分枝數目與品種、當地生態和栽培條件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說來,高溫和長日照有利於分枝的生長,紅花蓮座期間的栽培環境是促成分枝期主莖分化腋芽多少的保證條件。同樣,分枝多少也受播種期、田間密度、水分、肥料等因素的影響。從試驗調查中發現,秋播的越年生紅花比春播紅花分枝多;早春播種的比晚春播種的分枝多;田間密度小的比密度大的分枝多;水、肥充足的地塊比水、肥不足的地塊分枝多。由於紅花分枝階段是紅花營養生長的繼續,莖葉營養體迅速增大,因此應在分枝初期利用中耕技術培土、固根,控制徒長,並注意水、肥適時適量的田間管理工作。
(5)現蕾期紅花植株的主莖花球直徑達到1厘米時,即進入了現蕾時期。在紅花分枝階段的後期,每一分枝頂端都能形成一個花蕾。最早是從主莖頂端生長出花蕾,以後各個分枝花蕾相繼出現。
主莖花蕾逐漸增大成為花球,在花球內最早發育成熟的小花從花球總苞片中伸露出來,然後管狀花伸長開放。每單個花蕾出現到開放僅需要3~5天的時間。由於紅花主莖上各級分枝出現的時間前後不一致,所以主莖和各分枝現蕾和開花早晚必然交錯進行。
紅花進入現蕾期後,標志著紅花從營養體生長轉入生殖體快速發育階段。應該為紅花保果、增粒和增加粒重作好田間管理,並提早准備好採摘花冠的有關工作。
(6)開花期紅花於每天早晨開始開花授粉,管狀花伴隨著柱頭的伸長而開放。在一個花球內,處在邊緣的小花先開,一輪一輪從外向內開放。一個花球內花朵全部開放需要3~5天時間。
紅花植株上所有花球開花順序是自上而下,從里向外。主莖頂端花球先開花,然後是接近頂部的第一分枝花球陸續開放,第二、第三分枝花球依次開放。
各地紅花田內植株群體開花的日期因地區、播種季節和品種的不同而不一樣。秋播紅花在四川於5月上旬開花;江蘇和浙江於5月下旬開花;河南在6月上旬開花;北方地區的春播紅花於6月下旬至7月初開花。全田花期需持續40天左右。從紅花田盛花期開始,進入採花季節。
(7)成熟期紅花種子成熟過程經歷的時間長短因品種類型的不同、田間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有較大的差別。一般規律是,紅花植株在開花授粉後的5~6天子房顯著膨大,籽粒重在開花後的第15天增長最快,大約在開花後25~30天時達到籽粒乾重的最大值。籽實內油分積累也隨著干物質增重而增加。
春播早熟種紅花生育期一般為80~90天;晚熟種需要125天以上。秋播紅花是越年生紅花,在雲南大約為170天左右;在我國中原地區需要經歷250天左右時間。
紅花成熟後應及時選定時間收獲。防止因風雨倒伏或果球內的纖毛吸水促使種子發芽。在無刺型紅花田內要注意鳥害。
❸ 草紅花的種植
種植紅花應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力中等、灌排方便的沙壤土及輕黏土,因忌連作。南方地區種植,前作物一般選玉米、棉花、高粱、水稻等,在前作物收獲後整地。北方地區種植,前作物一般選花生、大豆、小麥等,春季播種前整地。
紅花地需深耕25厘米以上,每667米施堆肥或圈肥2000~2500千克作為基肥,耕翻耙平整畦,畦寬130~160厘米。做畦時要視地勢、土質及當地降雨情況,在保證不積水的前提下,確定是作高畦、平畦或不作畦。播前整地使地表平整,表土疏鬆細碎。北方地區種植紅花一般春播,於3月下旬解凍後即可播種,最遲不晚於4月上旬;南方地區種植紅花可秋播,在10月上旬播種,不宜過早,也不宜晚,過早翌年抽薹早影響產量,過晚出苗不齊難越冬。紅花條播、穴播均可,條播行距30~50厘米、溝深4~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覆土壓實;穴播行距30~50厘米、穴距15~20厘米、穴深4~5厘米,每穴種子5~10粒,播種後覆土壓實。條播、穴播每667米用種量3~5千克。
❹ 紅花三葉草從播種到開花要多少時間
向日葵從播種到開花一般需要50天左右。和品種環境土壤溫度濕度有密切關系。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一般為85~120天以上。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育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育時期
❺ 紅花草什麼時間種植
紅花草能耐熱,也耐寒,在正常的四季氣候、溫度、濕度條件下,紅花草更適合秋播,也就是在9、10月份左右進行播種,此時播種最合適
1.紅花草簡介
紅花草是屬於莧科蓮子草屬的一種多年生植物,在它花冠上會盛開著一個蝴蝶型的花序,多見白紫相間色,十分嬌小玲瓏。紅花草外形優美,嫩綠的葉子,一簇簇的花朵,成片地盛開在高山原野中,吸引著許多蝴蝶蜜蜂再其周圍翩翩起舞,遠遠的看上一眼便覺得耀眼,讓人忍不住地駐足欣賞。
2.紅花草飼用價值
除此之外,紅花草被廣泛大量地用作牲畜的草料,一般將其植株的莖葉和花朵用來餵食,剩下的根部則保留下來,作為土壤肥料,以供主作物發育、生長。紅花草的成活率高、開花結果率也高,一年甚至可以收割3-4次。
3.紅花草播種時間
有經驗的花農一般都會選擇在秋季9月份左右進行播種,如果播種地過早,稻田就會因為缺營養,導致紅花草難以成活甚至結果率低,存活下來的幼苗則由於營養過剩而生長緩慢,植株弱小;如果播種地太晚,則會難以跨過漫長嚴寒的冬季,受到冷凍的影響,幼苗大多會直接死亡,所以這個播種時間一定要把握好。
4、紅花草的種植管理
紅花草一般是通過播種的方式進行種植的,而選擇在9月~10月進行為,過早或者過晚都不宜,會影響到紅花草小苗的生長,而溫度、光照、水分等條件需要給予充足的保障。
❻ 藏紅花種子花期和開花時間是什麼時候
藏紅花,也叫番紅花、西紅花。為秋植球根花卉。種子繁殖需栽培3~4年才能開花。因此,以分球繁殖為主。球莖繁殖,可在每年8~9月栽種球莖,當年可開花。
盆栽宜在10月間選球莖重量在20 克左右的春花種球,每盆可栽5~6個種球。栽後先放室外養護。約兩周後生根,然後移入室內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濕潤處,元旦前後即可開花。
❼ 紅花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紅花春季和秋季種植最好。
紅花一般可以在春季和秋季種植,春季的種植時間一般為3月份上旬至4月份上旬,秋季的種植時間一般為10月份中旬至11月份下旬。
北方地區一般以春季種植為宜,播種後蘭花的生長周期大約為100天左右;南方地區則一般以秋季種植為宜,播種後種子從發芽到果實(紅花子)成熟大約需要250天左右。
紅花特點
1、紅花又叫紅藍花、刺紅花,菊科、紅花屬植物,乾燥的管狀花,橙紅色,花管狹細,先端5裂,裂片狹線形,花葯黃色,聯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頭露出。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
2、主產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
3、紅花喜溫暖、乾燥氣候,抗寒性強,耐貧瘠。抗旱怕澇,適宜在排水良好、中等肥沃的砂土壤上種植,以油沙土、紫色夾沙土最為適宜。種子容易萌發,5℃以上就可萌發,發芽適溫為15~25℃,發芽率為80%左右。適應性較強,生活周期120天。
4、紅花雖然耐旱,但在乾旱的氣候環境中,進行適量的灌溉,是獲得高產的必要措施。
❽ 常見紅花種子雞冠花種植種植多久能開花
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月左右生根成活,再一個月左右開花,雞冠花喜光耐旱,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就可以,干透澆透水
❾ 種植紅花的辦法_紅花栽培技術
紅花既好看又有很多的功效作用,那麼紅花怎麼 種植 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紅花的種植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紅花的種植方法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乾燥氣候,耐寒、耐旱、耐鹽鹼、耐脊薄。發芽最適溫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選向陽、地熱高燥、土層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忌連作,花期忌澇。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可與蔬菜間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選種可用音株混合選擇法,選取生長健壯,高度適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狀花桔紅色,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留種植株。北方以栽無刺紅花為主,南方以栽有刺紅花為主。新疆和西北地區引進油紅花栽培。播種前般用52-54℃溫水浸種10min,轉入冷水中冷卻後,取出晾乾後播種。赤有用30%菲酯拌種進行種子消素或用退菌特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量的0.3%拌種後,施塑粒袋內悶1-2d,再行播種。播種期南方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北方春季3-4月,宜早不宜遲。穴播或條播。穴播按行株距40cm×25cm開穴,穴深6cm,每穴播種5-6顆。每1hm2用種量22.5-30kg。條播按行距40cm開條溝,溝深5-6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稍加鎮壓。每1hm2用種最30-45kg。約經15d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一、中耕追肥:紅花封壟前進行第三次中耕,同時培土,防止紅花倒伏。紅花第二次追
紅花-原植物肥在伸長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紅花需肥的敏感時期。據試驗:此期氮素吸收量達總量的75%,磷和鉀分別佔65%和50%。當苗高30厘米、葉片數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現分枝時需肥量最多,應重施抽枝肥。如果這一階段能保證肥料的充分供應,則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施肥要注意有機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各種肥料要合理搭配,同時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每畝施人畜肥水2000~25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20~25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現蕾前,可根外追肥1~2次,所用肥料可以是0.2%磷酸二氫鉀溶液,也可以用0.5千克尿素、1千克過磷酸鈣,加水100千克溶解過濾後噴施。在伸長期或花蕾期施含有銅、鉬、鋅、硼等微量元素的微肥,可增加子粒的飽滿度,提高千粒重。追肥可結合開溝培土進行。
據試驗報道,蕾期噴施米醋,可使紅花生長勢好,葉色濃綠,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具體方法是將米醋稀釋200~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二、灌溉:紅花耐旱怕澇,掌握好灌溉技術是獲得紅花高產的關鍵因素。紅花分枝期、始花期、終花期乾旱時需澆水。
紅花的澆水方式一般採用細流溝灌或隔行溝灌,這樣既節約用水,又不會因積水導致病害的發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噴灌則易引起銹病和枯萎病蔓延。
紅花的澆水時間,以早晨或傍晚為宜。紅花在高溫下浸濕2小時以上,就可能發生死亡。如在2~3日內有大雨,最好不要灌溉。在終花期,一般不再澆水。如果澆水過多,就會影響產量和含油量。
不同品種對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種需水量較少,晚熟品種需水量較多。新疆、甘肅等地的品種抗澇能力較強,外引的油用品種抗澇能力較弱。因此,在灌溉時必須慎重。在緯度和溫度都較高的地區,在紅花蓮座期及伸長階段應盡量滿足它對水分和肥料的需要,以利於紅花的早期生長發育。
三、打頂:紅花打頂可促進分枝,增加花蕾。當紅花株高1米左右,分枝數達20枝時,應進行打頂。但打頂後必須加強肥、水管理。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氫銨30千克。
四、輪作倒茬:輪作倒茬可減輕紅花病害發生,提高紅花產量。紅花的前茬以馬鈴薯、大豆、玉米為好,小麥次之。紅花較其他作物消耗地力少,可作為麥類作物的前茬。為減輕紅花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水澆地,紅花切忌連作。
化學除草
紅花,又稱草紅花。雙子葉植物,菊科主產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活血通經葯。是葯材的一種,所以紅花田施用除草劑也要掌握一定規則,中國農葯第一網 總結 如下8點:
1.注意化學除草劑的選擇性、專一性和時間性,不可誤用、亂用。
2.嚴格掌握限用劑量。除草劑使用應根據具體土質、考慮農田小氣候,嚴格按葯品說明規定的劑量范圍、用葯濃度和用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葯劑。兩種以上除草劑混合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葯時間及噴葯技術,並要考慮彼此間有無抵抗作用或 其它 副作用。
4.注意施葯隔離和風向,霧滴不過細,以免飄移造成鄰近農田受到葯害,同時注意對下茬作物的影響。
5.掌握好施除草劑的最佳時間和技術操作要領,妥善保存好葯劑,防止錯用,並搞好噴霧器具的清洗,以免誤用,使其它作物產生葯害。
6.注意環境條件對除草劑的影響,溫度水分、光照、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除草劑的除草效果。
7.靈活用葯。葯用植物基部葯土法施葯除草,要在無露水條件下進行,以免莖葉接觸葯液受害。
8.市場上還沒有專門用於葯材的除草劑,多為借用蔬菜、果樹等除草劑,因此,必須在有實踐 經驗 的專家或技術人員指導下購買除草劑或實施除草作業,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和不良後果。
採收加工
四月春播,6至7月左右進入花期,生長周期3至4個月。南方栽植紅花5~6月份開花,北方8~9月份開花,雲南紅花12月種植,次年3月採收。進入盛花期後,應及時採收紅花。紅花滿身有刺,給花的採收工作帶來麻煩,可穿厚的牛仔衣服進田間採收,也可在清晨露水未乾時採收,此時的刺變軟,有利於採收工作。
採回的紅花,放陰涼處陰干,也可用文火焙乾,溫度控制在45℃以下,未乾時不能堆放,以免發霉變質。
病蟲害防治
1.銹病:為害葉片,以葉背面發生較多。防治方法是:採花後拾凈殘株病葉燒毀;噴97%的敵銹鈉300~4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進行輪作,以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為害。
2.根腐病:由根腐病菌侵染,整個生育階段均可發生,尤其是幼苗期、開花期發病嚴重。發病後植株萎蔫,呈淺黃色,最後死亡。防治方法: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燒掉,防止傳染給周圍植
紅花株,在病株穴中撒一些生石灰或快喃丹,殺死根際線蟲,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病株。
3.黑斑病:病原菌為半知菌,在4~5月發生,受害後葉片上呈橢圓形病斑,具同心輪紋。防治方法:清除病枝殘葉,集中銷毀;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雨後及時開溝排水,降低土壤濕度。發病時可用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霧,每隔7天一次,連續2~3次。
4.炭疽病:為紅花生產後期的病害,主要為害枝莖、花蕾莖部和總苞。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用30%菲醌25克拌種5千克,拌後播種;用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進行噴灑,每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要注意排除積水,降低土壤濕度,抑制病原菌的傳播。
5.鑽心蟲
對花序危害極大,一旦有蟲鑽進花序中,花朵死亡,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在現蕾期應用甲胺磷葉面噴霧2-3次,把鑽心蟲殺死。 在蚜蟲發生期,可用樂果1000倍噴霧2~3次,可殺死蚜蟲。
6.猝倒病
猝倒病是紅花上重要病害,各種植區普遍發生,嚴重影響紅花產量和品質。主要危害幼苗的莖或莖基部,初生水漬狀病斑,後病斑組織腐爛或縊縮,幼苗猝倒。病菌侵入後,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菌絲蔓延於細胞間或細胞內,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該病多發生在土壤潮濕和連陰雨多的地方,與其他根腐病共同為害。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重病田實行統一育苗,無病新土育苗。加強苗床管理,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適時澆水,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
(2)葯劑防治。
①採用營養缽育苗的,移栽時用15%綠亨l號450倍液灌穴。採用直播的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拌種雙粉劑300g對細干土100kg製成葯土撤在種子上覆蓋一層,然後再覆土。
②出苗後發病的可噴灑72.2%普力克水劑40D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800-900倍液。
常用葯劑 綠亨l號、甲基立枯磷、拌種雙、普力克、甲霜靈錳鋅、殺毒礬、克露、安克·錳鋅
紅花的種植要點
紅花種植首先要選擇一塊適合的土地,要選擇土壤深厚以及平整的土地,這樣有利於後期的管理。紅花種植是用種子播種的,所以我們要找到合適的紅花種子。在種植之前最好是先在土地上澆一遍水,或者也可以將紅花種子在水裡浸泡一下,這樣有利於紅花種子的發芽。紅花的播種很簡單,只要將種子灑在准備好的土地里就可以了。
等到紅花的幼苗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要根據幼苗的長勢將多餘的瘦弱的幼苗除去。需要注意的是,紅花的種植對水分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在種子播種以後,要多澆幾次水。確保紅花的幼苗有充足的水分。
紅花栽培技術
一、選地和整地
(一)選地 紅花適應性較強,在我縣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種植,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氣候,耐旱、耐寒,忌高溫高濕,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宜。不宜在低窪積水的粘土上種植。
(二)整地 由於我縣種植紅花均選擇秋植,前作是黃豆、花生、烤煙、玉米均適宜。整地時只需將地塊深翻一遍,清除枯枝雜草,細碎土塊,做到土碎地平即可;水稻田可採取免耕種植的方式。
二、適時播種及合理密植
(一)調整播種期? 紅花屬長日照植物,不同播期產量不同,早播者產量高,晚播者產量低,故播種宜早不宜晚。紅花幼苗較耐寒,能耐-6.6℃低溫,個別品種能耐-15℃低溫,因此,紅花播種一般在10月上旬;冷涼山區旱地可在9月中、下旬播種,即在玉米未收獲前挖“玉米腳”種植。
(二)種子處理 為保證獲得高產穩產,保證齊苗壯苗是關鍵,對此,種子需用清水浸泡6—8小時讓其充分吸水,保證出苗。畝用種量1—2公斤。
(三)合理密植
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塘深度2—3寸,每塘播種3—4粒,保證每畝有10000—13000搪,每塘留2株保畝有效在20000—26000株,但也要依據以下幾個條件做適當調整:
(1) 是旱地還是水澆地旱地宜稀植,特別是缺雨年份,太密可能會減產。
(2) 播種期播種晚,宜密植,早播種,宜稀植。
(3) 每隔4行須空出半行,以便進入地里採花。
播種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底肥種子必需分開放。底肥每畝可用15公斤復合肥或5公斤尿素(為保證出苗,一般不施用化肥作底肥,待苗齊後用作追肥),畝用1000公斤農家肥。覆蓋土層深度不超過2寸,原則上要求蓋土時適當振壓,這樣更利於苗出土。
三、中耕管理
(一)間苗:按株距6—7寸,行距9寸—1尺的規格種下,待苗齊後,每塘僅留2株,拔除病弱苗或過大過小株,保留中間株。
(二)合理灌水
紅花有強大的根系,能從土壤深處吸收水分,不灌水仍有所收獲,但紅花最高產量是在灌溉的情況下獲得的,澆灌1、2、3和4次水的紅花種子產量平均比不澆水的產量依次高29%、44%、58%和76%。由於紅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對水分都很敏感,所以,灌溉技術也是紅花栽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如有不當,即使在降水量只有29.4 mm的乾旱地區,也可因灌水量過大而導致紅花大量死亡,因此灌溉必須慎之又慎,技術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灌溉前需檢查土壤的水分狀況,若紅花根系所至之底土仍然是濕潤的,切勿進行灌溉。
(2) 若天氣預報在2~3 天內有雨,最好暫不澆水。
(3) 紅花除幼苗時在低溫下較耐濕外,其它生長階段對水分都很敏感,噴灌易引起銹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均須避免。必須採用溝灌,最好採用隔行溝灌,這樣,既節約用水又最安全。
(4) 灌溉完畢,需及時疏通排水系統,以免遇雨積水。
(5) 最後一次澆水應在95%花球開花之前5 天進行。
(三)肥料管理
紅花的耐旱、耐鹽鹼、耐瘠薄等特性被人們熟知,因而紅花種植區的多數種植戶將紅花栽植於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大多種植戶錯誤的認為,紅花不需要增施肥料;相反,另有一部分種植戶為獲得紅花高產而施用較多的肥料,也造成了增產不增收的結果。
紅花對肥料的需求量一般取決於土壤自然肥力、水分狀況、播種期等,當土壤肥沃時,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一般有灌溉條件的中低等肥力土壤,在定苗後結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8公斤提苗,至孕蕾期每畝施用尿素10—15公斤。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可不施氮肥(也可在大雨前每畝施尿素5~10 kg,或把尿素兌水澆灌);給紅花施用微量肥料,增產效果明顯,一般從現蕾開始,每隔7~10 天噴施1次,可選用磷酸二氫鉀、有機鈣肥、液體多元鉀肥,硫酸鉀、硫酸硼等微肥,共噴3~4次。
(四)病害防治
1、銹病
高濕有利於銹病的發生,孢子隨風傳播,以冬孢子及冬孢子堆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春末夏初當低溫或中等溫度而濕度較高時侵染葉面,引起葉片枯死。防治方法:種子處理,用15%粉銹寧拌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0.4%;清潔田園,集中燒毀病殘體,實行2~3 年以上的輪作;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施殺菌劑,7~10 天噴1次,連續2~3次,可用20%粉銹寧乳油0.1%溶液,波美0.3°的石硫合劑等葯劑交替噴施。
2、枯萎病
枯萎病也稱根腐病,病菌主要危害根部,初發病期,根莖部呈現褐色斑點,莖基表面呈現粉紅色的粘質物,最終導致基部皮層及須根腐爛,引起植株死亡。發病輕者損失1~2成,發病重者可全田毀滅。防治方法:要嚴格做到輪作不重茬,保持土壤排水份良好;及時拔除病株燒毀,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越冬病原;用50%多菌靈,50%敵克松0.17%~0.20%的溶液等灌根。
(五)培土
紅花抽莖後,上部分枝多,易於倒伏,故在3月上旬進行培土。
(六)打頂
紅花株高達20—30厘米時掐去頂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數,提高紅花產量。
四、採收加工
❿ 6月份種百日草紅色的花種子多久能開花
6月份種百日草紅色的花種子一般2-3個月左右就會開花了的,6月份天氣比較熱了,發芽以及生長都會比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