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長有多少
㈠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少家長會打孩子
農村的應該會比較多吧,農村的孩子朴實一點可能挨打得會多點,據我侄女說他們那裡不管男孩女孩基本上一年都會被打幾次,男孩會比女孩打得多一點,調皮嘛!而且基本上都是光著屁股打的。挨打的女孩中大概也有半數以上被打光屁股的(包括我侄女在內,她今年初一了不過她父母打得也少,據她講也就是期末的時候打得特多)。這個在城市裡應該就少啦,而且挨打的年齡也沒那麼大了吧,我這邊會打孩子的鄰哦居也有幾個,不過基本上孩子也都是在上小學啦,打得也沒那麼狠啦,一般就扇個巴掌,象徵性的打幾下啦,其實有時候我也會的,我兒子也被我扇過好幾個巴掌。至於少數民族的吧我這還真有一個女孩子不過其實跟漢族差不了多少的以前也是聽她媽說有時考試考不好會打她光屁股,不過也都是小學時候啦,現在大了肯定不打了啦。其實家長偶爾打打孩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都是忽悠一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過也有個別真打的狠的我侄女講她有個鄰居讀高一了還是女生,現在還被打光屁股而且比她挨打時打得狠多了(我侄女挨打基本上也都是嚇唬嚇唬的),不過人家成績特好……有時候也挺無語的。這個在城裡,至少在我這還沒見到。
㈡ 還有多少中國家長放心送孩子去美國讀書為什麼呢
幾乎沒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家長開始辛苦工作,只為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未來能夠有機會去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學習,增強更多本領,可是隨著疫情的影響,人民慢慢改變這種想法,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開始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更好的教育,好的未來與孩子的安全相比微不足道,想要有一個好的發展,首先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一、國外疫情的影響。
國內疫情逐步趨於平緩,可是國外因為懶散的環境,沒有很好的控制病毒,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好的,哪位家長放心將自己的孩子送往病毒纏身的地方呢?美國疫情的影響也是讓很多人面臨著死亡的對抗,他們無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大家認為還有多少人放心將自己的孩子送往美國學習嗎?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
㈢ 我父母年齡都在九十以上了,想知道全中國有多少
全中國父母90歲以上的有很多。但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父母年齡都90歲以上。你父母長壽。你應感到慶幸。福氣。好好善待老人。
㈣ 中國有多少家長知道怎樣教育孩子
這怎麼可能有具體數字呢?連心理專家也不能說他知道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是兩個概念。
㈤ 中國真的有很多心裡不健康的父母嗎有多少人是在原生家庭下長大的呢
不止是中國吧……每個國家都有一定比例的這樣的父母存在。現有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環境的教育,存在著很多弊端和片面性。顯然在原生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已經無法適應……生存環境,全民素質的提高,不只是指孩子……父母才是重中之重。大學生教育出來的孩子,與進乎文盲教育出來的孩子,從認知,學識,能力顯然差別不是一點點。
有人說孩子是國家的希望,孩子獨立,進取,自強,則國家獨立,進取,自強。只是可惜……在中國這是一句很難實現的話……從出生到成年18歲……該斷奶的時候不斷奶,孩子很少能獨立完成處理好事情,心理素質教育只有父母是老師,國家教育只看考試成績……18歲的孩子,有幾個能靠自己的能力,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給自己賺取一份早餐的能力?幾乎是零……
孩子的健康和學習……不只是某個家庭的事,是國家教育的大事……想用人才……就要努力。
㈥ 中國家長大概多少人
中國有17多億人也不知道家長有多少個人啊
㈦ 有多少家長親手毀了自己的孩子
那麼問題出在了那裡呢?其實,就出在了我們的家庭教育上,孩子們輸在了起跑線上,很多孩子的人生都是被自己的父母親手給毀了,可父母還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孩子們好,問題就是這樣的簡單! 問題一、中美日三國家長對學齡兒童摔跟頭態度比較之差別--輸在了起跑線上! 1、美國家長 孩子走路被某物拌倒,摔跟頭了,絕大部分美國家長會對孩子說:自己爬起來,並告訴孩子看見地上有東西就要躲開或者是拿開它,否則,還會在摔,於是孩子記住了,摔跟頭怪自己不看路,而不怪障礙物,繞道而行或動手搬掉障礙物,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就慢慢的養成了一種認識習慣,即一個社會人所必須的能力:遇見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怪罪社會和別人給自己設置障礙; 2、日本家長 孩子走路被某物拌倒,摔跟頭了,絕大部分日本家長會對孩子說:自己怎麼看的路,然後給孩子在摔倒的地方畫出一條線,告訴孩子正確的行走方向,就不會摔跟頭了,於是孩子們記住了,走路要看清正確的方向,就不會被拌倒了,同樣,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就慢慢的養成了一種認識習慣,即一個社會人所必須的能力:遇見問題不僅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怪罪社會和別人給自己設置障礙,而且,學會了總結經驗教訓,學會了自己尋找人生正確的方向,並不斷的根據客觀環境修改自己的前進方向。 可見,美國日本教育是培養孩子如何做好一個社會的人,如何適宜社會環境和如何具有自己創造能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別人去行走、去成長,他們不僅僅是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學生,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社會的人來教育培養。 3、中國家長 孩子走路被某物拌倒,摔跟頭了,絕大部分中國家長(有統計稱80%左右)會一邊心痛的把孩子抱起來,一邊對孩子說:媽媽給你打它,讓它把咱的寶寶給拌倒,它真壞!以後記住了走路要拉緊媽媽的手!然後家長還要當著孩子們的面,手打腳踢障礙物。久而久之,孩子們養成了一個習慣性思維:原來拌倒我的是障礙物,不怪我沒看清路!於是這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見問題不僅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要怪罪社會和別人給自己設置障礙,錯全是別人的!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們只會在家長和別人鋪好的康莊大道上行走,他們失去了自我檢討的能力,失去了創造的能力,失去了尋找正確道路的能力。 中國家長們似乎已經習慣成自然的認為:孩子是我的,我要呵護他「茁壯成長」,因此,家長們小心翼翼的領著孩子們的手前行,不論孩子是不是那塊料,都想把孩子們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材料,孩子的一切選擇都和父母息息相關,孩子們自我選擇發展空間的權利,從小就被家長們無情的剝奪了,可是事與願違,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卻大多令家長失望。 這種總是要領著孩子的手前進的方式,只能是抹殺了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失去了自我認識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失去了自我檢討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失去了自我選擇辨別方向和探索發現的能力,於是,他們遇見一點點困難和挫折就茫然不知所措。 問題二、中國的家長老師在教育上總是和孩子們處於對立面---不會和孩子們做朋友! 中國古往今來,孔老二的「師道尊嚴」神聖不可侵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要這樣,所以絕大多數的校規里都寫著:「不許有任何頂撞、不尊重老師的行為,否則,按退學處理」。尊師重教百無一錯,但是,教育的雙方應該互相尊重,成為朋友,才可以更好的溝通,促進教育效果。而孩子就必須聽老子的是天經地義,老子打孩子是天經地義,老師訓斥處罰學生是天經地義,孩子們沒有自由表達他們意見和看法的權利,孩子稍微有點反對的聲音,就是大逆不道,這樣的教育觀念真的讓孩子們的心理馴服了嗎? 一個朋友今天中午和我說,女兒考上了重點高中,但是假期里脾氣見長,稍有不如意就頂撞她,她為了體現家長的權威,對女兒大打出手。下面是我和她的對話:人生11:59:53 孩子學習壓力很大的,最近我女兒經常和我伴嘴,還對我摔門,我氣不過,打了女兒一頓 大唐明月 12:08:55 女兒要富養 ,竟然打女兒過分了你 大唐明月 12:09:30 你太野蠻了!還用拖把打的孩子,打的四支青紫!惡毒的母親呀 大唐明月 12:10:50 特別是對女兒更不能打!她們現在就是有逆反心理和獨立心理 人生12:10:56 你不知道的,我要打打她的傲氣啊,她是我女兒,為了她好才打她教訓她呢 狗P !你打她等於關上了她和你交流的大門! 人生12:11:52 要是我非抽死你不可! 人生12:14:35 她認為自己不錯,這暑假很不聽話,對我橫眉豎眼的 人生12:15:35 一個要求我沒有及時答復,就發脾氣,你說氣不氣啊,現在關著門不出來吃飯 那也不打人 別以為孩子是你的私有財產,你這樣關閉了你和她之間的心靈大門 ...... 看看,就是女兒發了點脾氣,我們的家長就大打出手,其理由就是:「我要打打她的傲氣啊,她是我女兒,為了她好才打她教訓她呢」,這或許是很多打兒女的家長,教訓體罰學生的老師的理由,你是我的兒女,你是我的學生,打你是為了你好!教訓罵你體罰你是為了你好!可是這樣的教育結果:一是教訓出一幫百依百順沒有獨立思維的「奴才」,他們不會,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二是教訓出一群桀驁不馴「浪子」,他們破罐子破摔,目無王法,胡作非為。 由於對孩子的打罵和教訓,教育者失去了受教育對象從心裡的尊重,孩子封閉了心理,教育的雙方成了對立面,無法成為朋友,無法溝通,這樣的教育有何意義?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把孩子們當成一個社會的人來培養教育,而不是把他們當成「私有財產」,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呢??? 問題三、家長只能圍繞著考試這個指揮棒轉--重智商輕情商無奈的選擇! 素質教育改革的呼聲有很多年了,有人甚至於氣憤的喊出;「打倒萬惡的應試教育」!可是現實如何呢?孩子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有多少家長不厭其煩的給孩子們灌輸著「萬般皆下品,為有讀書高」的說教,一代一代的使其深入人心,而「因材施教」則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所有的孩子都要擠在「讀書—考試」這條通往金字塔頂的道路上,12年的教育,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只能圍繞著考試棒轉!為了應付各級考試,家長只好從小就「扼殺」孩子們的天性,犧牲孩子們的休息、娛樂時間,加大馬力給孩子們補習!再補習!還是補習!很多家長看著孩子晚上十一點半還在燈下苦讀,心裡心痛的也是只能是悄然落淚,可「家長、老師、孩子真的都很難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為此,面對競爭壓力,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只好越來越難,有些內容甚至於違背了大多數孩子們的心理和智力承受力,難怪一篇《打倒萬惡的數奧教育》能在網路上轟動一時!現在是小學5、6年級就把原來初中的課學了,初中把高中知識學了,高中在學習大學一二年級的內容,到了大學,大學生們不知道該學什麼了,於是大學生們反過頭來,開始學習怎麼做人了!怎麼認識自我了!怎麼和人打交道了!怎樣保持心理健康問題了......這些其實本應是在中小學階段,就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而家長們只是一味的強調了智商的培養,而忽視了作為一個社會人最需要具備的情商的培養,這可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 案例:「如果我有一顆炸彈,我就會炸平我的學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會殺死我的媽媽。」誰能想到,如此觸目驚心的話,竟是出自海口某小學一名品學兼優的9歲孩子關於「如果」的造句,這句話讓孩子的家長、老師和所有的人震驚,是什麼樣積壓已久的情緒讓他開始仇視媽媽和學校?他為何要仇視含辛茹苦培育他的媽媽?這個案例足以說明了我們很多家長教育子女的問題所在? 9歲小學生造句「炸平學校殺死媽媽」,的確令人震驚,可震驚之餘,我們又該如何深刻的反省我們的家長出了什麼問題?小學生造句「殺死媽媽」到底是誰之過?其實,在這個事件中,孩子們是沒有多少錯的,還是多從教育本身、家長自身身上找找原因吧,否則,今後可能更可怕,更令人震驚的事件還會發生在我們的面前! 有多少家長無意間親手毀了自己的孩子?真的需要大人們認真反思了!當然這一切要想徹底改變,離不開教育觀念和體制的改革! 夢回大唐文 2009-08-06 敬請關註:當今部分中學生糜爛生活羞辱了誰(組圖) 富家子弟網上炫富折射出怎樣的心態?(組圖) 震驚:小學生造句「炸平學校殺死媽媽」 大學生穿學位服猥瑣拍照羞辱了誰?(組圖) 女孩給小偷喂水該受到指責嗎?(圖) 父親節該不該去監獄看服刑的貪官爸爸? 挑戰女大學生道德底線的招聘啟事(圖) 小學門口賣「安全套雪糕」是創意還是「色誘」?(圖) 家長煩惱: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 浙大教授演講令人心寒 引人深思 新貴一族:曝曬某大學一個正教授的年薪 走下聖壇的孔子 女大學生賣淫只為尋性刺激羞辱了誰(圖) 你知道女孩從六樓跳下時在想什麼嗎?(圖)
㈧ 中國有多少家庭
據中國民政部2007年5月23日發布的《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2006年辦理離婚手續的有191.3萬對,比上年增加12.8萬對。其中,離婚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離婚率為39%,其次是上海38%,深圳36.25%,廣州35%,廈門34.9%…… 專訪
曾經的單親爸爸:希望更多人不再單身
2005年6月,一個名叫「中國單親家庭網」的網站在網路上出現,兩年間,點擊率已達12萬多。然而,網站和論壇的創始人周學軍卻說:「我寧願網站論壇都垮掉,沒人看,沒人討論。」作為一個曾經的單親爸爸,周學軍深深地體會到:積極地面對單親生活,不再自我封閉,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才能走出陰影,過上快樂的生活。
域外:單親家庭不再悶悶不樂
單親家庭是一個復雜的群體,有社會學家列出家庭關系不和諧給人們帶來的三大痛苦:喪偶、離異、父母分居。單親家庭幾乎包含了這三大痛苦,他們曾被視為是這些痛苦的必然承受者。然而,其實隨著家庭觀念和社會關系的變革,在西方國家,單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漸漸形成這樣的觀念:我們不是異類,我們不再悶悶不樂。
在英國,2005年有1900萬單親家長撫養310萬名兒童,大約四個育有兒女的家庭就有一個是單親家庭。2006年的一次調查,英國境內的單親家長,父親佔了9%。英國有1/3的婚姻破裂。單身女性(包括離婚和未婚)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在婚女性的人數。單親家庭和非婚同居、非婚家庭一樣,在英國是很普遍的。在學校,老師要想了解學生同居家庭的情況,已不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的,而是問「和你一起生活的大人是做什麼的」。2007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離婚率更是高達66%,德國離婚率也居高不下,已達到51.9%。
美國單親家庭孩子占孩子總數的20.6%,由於這些國家單親家庭數目龐大,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寬容度和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所以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沒什麼兩樣。
一個移居美國的中國家庭曾遇到這樣的尷尬,她的左鄰右里幾乎都是單親家庭,一天,中國小朋友回到家裡問了一個問題:「隔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離婚了,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離婚啊?」聽來像是笑話,但是卻能反映:單親家庭在美國人看來,不過是一般家庭關系中的一種,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他們更重視個人情感,認為「強迫兩個價值觀念不同、不相愛的人勉強維持婚姻十分殘酷。」因此,很多人寧願成為單親父母,也不願強求不幸福的完整家。關注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庭的夢想。
㈨ 中國的家長有多少是慣著自己的孩子的 有多少是按原則教育孩子的
現在的中國家長有百之八十都是慣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家長有文化知道怎麼會教育,什麼該貫,什麼該貫分的清著呢
㈩ 中國有多少家庭
截止2014年,中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
2014年國際家庭日中國紀念大會5月1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發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時指出:
中國家庭數量居世界之首,有約家庭戶4.3億戶,佔世界家庭戶總數約1/5。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在1950年代前,家庭戶平均人數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到2012年縮小為3.02人。
獨居老人比例逐漸升高,單親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出現快速增長態勢。流動人口舉家遷移趨勢日益明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現。
(10)中國的家長有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家庭結構趨勢:
1、家正在變小。
兩人家庭、三人家庭正在成為我國家庭類型的主體,核心家庭佔到6成以上。除了家庭規模小型化以外,家庭類型還出現多樣化的趨勢,單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形態不斷涌現。
2、城鄉家庭收入差距明顯。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農村家庭間的收入不均程度大於城鎮家庭。
3、在養老服務方面,目前對社會化服務需求較大。
養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城鄉養老照護和醫養結合需求較大,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