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凈資產多少

中國凈資產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21 16:38:28

『壹』 在全國來看,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左右,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元,在我國屬於頂尖的富裕階層了。目前有的調查公開數據主要有這么幾項:

第一,胡潤財富報告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2019,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國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高達158萬戶,其中擁有可投資資產達到千萬「高凈值家庭」數量有85萬戶。

實際上,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發布的中國人口數據,中國的戶均人口規模是每個家庭3.1人。中國大約有4.5億家庭,擁有千萬資產的家庭比例大約是3.5‰和1.9‰。

第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中國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了197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元。

由於並沒有指出是家庭戶還是純粹個人,如果就人口來講比例約佔全部人口數的1.4‰。如果數量是197萬戶,那麼佔比是4.4‰。

第三,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發布的有關調查報告,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這比很多人想像的有錢,但是這並沒有考慮負債情況,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為9.1%,平均每戶家庭欠債30萬左右。

城鎮居民家庭的主要資產是實物資產佔比約佔80%,其中住房佔比近7成,我國住房擁有率高達96%。

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頂端的10%家庭,戶均資產規模高達1511.5萬元。90%~99%的頂端家庭,凈資產平均為1025.7萬元。

不過,有關調查報告對於家庭資產超過1,000萬以上的數量,給了一個明確的比例是5.2%。按照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60.6%比例計算,家庭資產超過千萬元的比例是3.2%。

這一比例,實際上就比上面兩個數據高的多。主要原因,還是過多的將個人自助住房的資產和個人房貸負債計算在內了。畢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有一套差不多的住房就能價值七八百萬。

總體來看,正常來講資產過千萬在全國都屬於頂尖的富餘家庭,除非富得只剩下房子了。

凈資產算房產沒啥,一線城市普通人,二線城市白領,三線城市暴發戶,在北上廣深家家都是資產千萬不過有誰能真正拿出來呢?要算就算國內除家庭擁有兩套住房以外現金流大於500萬以上才是有意義的。

『貳』 目前在中國有多少資產才算是富人有多少人達到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富人的定義。所以想要知道中國目前有多少資產才算富人,有多少人能夠達到,要根據以下這幾點才能夠看得出來。

富人的定義。富不單單代表了富裕而富裕也代表了衣食住行的條件比普通人要優越很多生活的質量要比普通人高很多,而且也擁有非常豐富的物質資源。所以富人就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那些生活水平很高,沒有經濟壓力的人。

胡潤福不保的標准,把很多人排在了富人之外。湖人研究院有一個標准只有身家超過600萬以上的人才,算是富人。但是在2017年,超過擁有600萬資產的人才167萬。像這種標准,還沒有超過全國人口的1%。

所以要來一個精確的數字,說中國有多少資產才算富人,真的不好確定。因為每一個人的財富值和每一個地區以及每一個時代的財富值標准都不一樣。

『叄』 中國的總財富有多少有多少憶

總財富這個提法不妥當。如果你有10台電腦,每台電腦賣1000,那麼你就有1萬元;但如果每台電腦賣3000,那麼你就有3萬元。因為價格改變,你的「財富估值」變化了;但實際上你手中的財富(即電腦)數量是沒有變化的,所以用價格多少億來代表財富總量是不正確的。極端的情況就是: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紙幣滿天飛,但東西還是那麼多。如果你詢問中國的貨幣多少,你可以在網上搜索「廣義貨幣總量」或「M2餘額」。

『肆』 在全國來看,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左右,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凈資產算房產沒啥,一線城市普通人,二線城市白領,三線城市暴發戶,在北上廣深家家都是資產千萬不過有誰能真正拿出來呢?要算就算國內除家庭擁有兩套住房以外現金流大於500萬以上才是有意義的。

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元,在我國屬於頂尖的富裕階層了。目前有的調查公開數據主要有這么幾項:

第一,胡潤財富報告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2019,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國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高達158萬戶,其中擁有可投資資產達到千萬「高凈值家庭」數量有85萬戶。

實際上,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發布的中國人口數據,中國的戶均人口規模是每個家庭3.1人。中國大約有4.5億家庭,擁有千萬資產的家庭比例大約是3.5‰和1.9‰。

第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中國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了197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元。

由於並沒有指出是家庭戶還是純粹個人,如果就人口來講比例約佔全部人口數的1.4‰。如果數量是197萬戶,那麼佔比是4.4‰。

第三,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發布的有關調查報告,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這比很多人想像的有錢,但是這並沒有考慮負債情況,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為9.1%,平均每戶家庭欠債30萬左右。

城鎮居民家庭的主要資產是實物資產佔比約佔80%,其中住房佔比近7成,我國住房擁有率高達96%。

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頂端的10%家庭,戶均資產規模高達1511.5萬元。90%~99%的頂端家庭,凈資產平均為1025.7萬元。

不過,有關調查報告對於家庭資產超過1,000萬以上的數量,給了一個明確的比例是5.2%。按照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60.6%比例計算,家庭資產超過千萬元的比例是3.2%。

這一比例,實際上就比上面兩個數據高的多。主要原因,還是過多的將個人自助住房的資產和個人房貸負債計算在內了。畢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有一套差不多的住房就能價值七八百萬。

總體來看,正常來講資產過千萬在全國都屬於頂尖的富餘家庭,除非富得只剩下房子了。

按照慣例,先下結論:「據《2019胡潤財富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家庭凈資產1000萬在全國范圍內算很多了,佔比為0.47%,但是可支配資產為1000萬的家庭僅佔比0.12%,相差的那部分為房產。」基於此,我們可以延伸出好幾個話題。

第一個,從0.47%到0.12%相差的那部分是什麼?怎麼計算?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相差那部分是房產,那就有很多人會說他們把房子賣了不就變成可支配的嗎?這時候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最新胡潤財富報告表明,有那1000萬資產的家庭超一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佔比高達60%,說直白一點在那0.47%的人中的家庭可支配資產絕大部分為房產,再說直白一點這里的可支配房產更多的一套房產(0.47%裡面的中產大多數是大城市裡面的,房價多少我們心裡有數)。還有在中國人的對房子的執念和歸宿感,讓這些中產不可能把房子賣了成為可支配的資產的(特殊情況除外)。我們總結下,0.47%的中產畫像吧「絕大多數人來自超一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只有一套房子,除去房產剩下為可支配資產」

第二個,0.47%中產中,有部分的人是通過貸款買的房子,所以他的資產情況可能是負。我想起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裡面有個段子說現在很多企業家「把貸款和借來的錢也算個人資產」,和這里的意思有點接近。

第三個,去年比較火的倖存者偏差,網路的意思:「倖存者偏差指的是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倖存者偏差,是由優勝劣汰之後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未倖存者已無法發聲。 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舉個例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的成功創業者上市了、敲鍾了,電視、新聞、新媒體大肆鼓吹報道和采訪,我們就會以為互聯網的大多數人都高薪、都有錢,實際上很多人表面光鮮、很多人負債累累。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連續創業者,我看到太多創業失敗一夜白頭、家徒四壁、妻離子散的了,只是大眾不會主觀去關注,這些失敗者還找不到個好的地洞鑽下去呢怎麼還可能出來發聲呢,結果就是大眾只看到了馬雲敲鍾了、馬化騰上市了、王興財富自由了。倖存者偏差適用在這里,我們身邊很多人資產超過1000萬啊,加上我們到處看到報道說誰誰一晚上打賞百萬、李佳琪薇婭雙11入賬10億等等,全國怎麼可能才201萬戶家庭呢,數據有誤、統計出錯了吧。這里倖存者偏差就出現了,我們身邊資產1000萬以上的人也沒那多,媒體報道助推認知也誤導了我們,就連網路創始人李彥宏也說:「你看到的新聞是你想看到的,而新聞的背後才是真相」。這里的事實真相是資產1000萬以上的中產家庭僅佔0.47%。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站在了事實的對立面。

第四個,在當下過度消費、過度透支的消費 社會 背景下,絕大多數你看到的資產情況都被美化和被包裝。就像第二點提到的那樣,那些企業家把公司負債去借貸來的錢都當作個人身價,下放到個人其實也差不多的,你看到朋友在酒吧、直播間揮金如土,可能屏幕那端、私底下在吃泡麵。說簡單點,關於收入和資產情況,大多數人都在吹牛。說個有意思的事情,我過去對身邊朋友進行調研,我發現收入在30萬以上的朋友都說自己年收入100萬。不過,我們也能理解畢竟資產和收入是件蠻隱私的事情的。

以中國小康家庭收入為例,想要達到家庭凈資產1000萬以上,至少是富人家庭,擁有一千萬凈資產基本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以房價為例,如果房子總價為300萬,首付30%為90萬,房貸是210萬,凈資產指的是首付的90萬。

對於工薪階層而言,達到凈資產千萬是相當困難的。而達到1000萬的群體中,有近六成的人為企業主。

雖說「富從簡中來」,但真的要實現創造財富,並不是靠省出來的。

按現在的工薪族來算,平均月薪6K,年入7.2w,一個家庭的年收入也還在15w以下,曾經有數據表明,普通人若想實現財務自由,有四成左右的人需要6-10年,而這里的財務自由相比凈資產1000萬已經相差太多了。

源源不斷的收入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工作創業還是投資都是將1000萬資產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按照個人劃分的話,總資產在1000萬的水平基本處於金領階層也就是中產階層,在富人階層的尾巴。

正資產1000萬,含房產,屬於小富豪階層。不含房產,1000萬(現金或基金或股票)妥妥的富豪,自信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富豪!1億凈資產的屬於大富豪。10億以上的屬於超級富豪。20億凈資產以上的超級大富豪,恭喜你,胡潤排行榜前2000名了。

寬裕

那要看在哪個地區?還要看這些資產如何保值增值。比如在北京就是一套學區房,日常生活還是要打工賺錢的,普通市民而已,但是如果是在蘭州,哇塞,那就牛X了

看你所在的城市,如果是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話,就一套房子!窮人一個!如果二三線城市,算是中等水平!五線,八線城市就算是上等水平了!在農村,那就是上上上,高大上水平了!

我個人認為,很窮。這是切身感受。

『伍』 如何看待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

這個數據可能不靠譜!大家看我簡單算一筆賬就知道了。

1、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大概60%,城市人口8.4億,大概2.6億戶家庭,如果戶均289萬資產的話,那麼中國城市家庭資產總量差不多是750萬億!如果折成美元的話,大概是107萬億美元,然而國際上多個研究機構評估結果是美國的家庭財富總量大概106萬億美元,世界第一,中國家庭財富總量大概是64萬億美元世界第二!換成人民幣大概是450萬億左右,但是這450萬億不僅屬於2.6億戶城市家庭,還有1.7億戶農村家庭,真正平均一下的話,城市農村一起算,平均水平大概是104.7萬元!個人認為這個數據更靠譜。

所以,央行這個報告結果並不靠譜!

2、為何央行這個報告不靠譜,因為是抽樣調查得來的,報告披露,一共調查了3萬戶,3萬戶什麼概念?總戶數2.6億戶,3萬戶才佔比才萬分之一點二而已!樣本數量實在太低了,根本反映不了那麼大的總量數據!

3、現在很多大城市家庭的確總資產量是非常嚇人的,比如北京上海一套普通的房子,價值就過千萬,如果算均值,加上4戶零資產的,平均一下也是戶均200萬。

4、現在各種名義的調查很多,但是靠譜的數據真不是太多。


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

先撇開這個數字的真實性與否,關鍵這個數據是怎麼調查來的,看他的報告中,我覺得這個數據有幾個方面不切實際。

1:中小城市一套房不超過百萬,甚至六十七萬左右,而百分之七十是貸款,甚至有部分包括首付也是借來的,所以,如何調查准確數據呢?

2:央行的調查是通過樣本家庭得出的答案,這些樣本家庭的選擇是否合理,他並沒有說這樣的樣本家庭是如何來的,區域差距較大,貧富差距也較大,樣本家庭的選擇不合理,得出的調查也就不科學。

3:只能說是一個模糊的參考數據,大約10%的家庭占據了總資產的百分之47.5左右,這個結果和某知名大學統計的結果完全不一致,前幾年,某知名大學通過取樣調查,發現10%的家族基本上占據了整個資產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尼系數,貌似中國是最高的,通過對比,我們只能說這是模糊的參考數據,大概方向沒錯,很顯然是被平均的,其實在城市裡,大部分是不富裕的,房產其實並不完全屬於自己,大多數是貸款買房,而且是70%的貸款,甚至更高。

《城鎮居民家庭負債參與率高,為56.5%,負債集中化現象明顯,負債最高20%家庭承擔總樣本家庭債務的61.4%;家庭負債結構相對單一,負債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 》引用該報告的抽樣數據,既然負債率這么高, 家庭負債率達到56.5, 即便得出家庭凈資產平均289萬的,這樣的統計數據到底有何指導意義,

沒有說明抽樣的數據來源,所以,調查的結果只是一個參考,不要太當真。

綜述: 社會 財富分配的極端化讓這樣的 統計 數據完全沒有任何價值。搞一個家庭凈資產數,想說明大部分是很富裕的嗎?個人認為統計應該分得更細化一點,通過數據反映一個 社會 的真實現狀。

比如:金字塔式的統計,一目瞭然,多麼清楚。

另外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就這樣的報告,任何一個人也可以編一個大致數據,調查報告的最後一段話,是常識性的,沒什麼可說的,大多數人生活非常苦逼的,否則不會那麼多網友對數據發牢騷了。

其實,統計不統計,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看看就行,別那麼較真。

只能說我們被平均了,農民能有這么多錢就不這么苦了,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沒這么多錢,可能是領導們都認為平民百姓有房子住還有這么多存款國泰民安,其實城裡的房貸,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壓力山大,農村的糧食不值錢,老人每人一個月一百元,這些錢不夠吃菜的,還面臨拆遷,給的錢換新樓還得自己拿很多,如果有這么多錢就不愁了!很多人現在是負債!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如果調查了不實事求是,所有的發言權或許不被大眾認可,而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萬元,網友直呼又一次被平均。

如果按照公里數141萬元計算,一個家庭有5口人,平均每一個人凈資產為28.2萬元,似乎看起來並不多,但總感覺哪裡不對!

央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余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

城鎮居民家庭負債參與率高,為56.5%;家庭負債結構相對單一,負債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

資產分布分化明顯,家庭總資產隨戶主年齡的提高呈現先增加後減少的特徵,戶主年齡為56~64歲的家庭戶均總資產最高,18~25歲的戶均總資產最低;戶主為企業管理人員和個體經營者的家庭總資產明顯高於均值,其餘家庭總資產均低於平均水平。

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金融資產佔比較低,僅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無風險金融資產。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流動性風險,部分低資產家庭資不抵債,違約風險高;中青年群體負債壓力大,債務風險較高。

老年群體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等金融產品較多,風險較大;剛需型房貸家庭的債務風險突出。

我國2019年底,全國城鎮常住人口是83137萬人,如果算3口人一家的話,那麼全國城鎮家庭數量大概就是2.77億戶。

就算是家庭資產600萬以上的家庭494萬戶全部都在城市裡面,那麼全國600萬資產的家庭也就是大概佔到城市家庭總數的1.783%。

這樣來推算的話,全國家庭資產在300萬元的家庭大概也就是1000萬戶的樣子。

綜合來看:市場對於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相對比較認可。

但是廣大網友與讀者並不買單,因為大部分家庭資產屬於房產,占據了70%,而大部分房產均屬於首付加貸款的形式,從某種角度來看房產應該屬於債務而不是資產。

對於資產和收入,大家吐槽的多,在於自己拉了後腿,顯示中國貧富分化嚴重加劇,這一點基尼系數位於高位也可以得到佐證。

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中位數為163.0萬元,中位數與均值差距越大,說明貧富分化越加厲害,居民家庭資產分布越是不均等,也就是富的更富窮人依然貧窮,主要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職工收入與私營企業職工收入差距在增加,資本市場每一個IPO就會製造一批的億萬千萬百萬富翁,可是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虧損普遍依然不改,股市成為一邊造富一邊造窮的場所,這是需要徹底改正的,可是只要股市依然秉承支持實體經濟的定位不改變,股市就很難惠及到千萬投資者,

造成家庭資產分布不均等,另一個原因是各地經濟發展極度不均衡,居民收入相差數倍,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人均收入高達6-7萬元,可有的地方不足兩萬元。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中心位置擁有一套100平米房子,很有可能價值600-800萬元,可是有的地方擁有一套房子價值只有30-50萬元,相差十多倍。央行數據顯示,東部地區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461.0萬元,分別高出中部、西部、東北地區197.5萬元、253.4萬元和296.0萬元。

從央行調查數據看,居民主要資產就是房產,有房產,家庭資產就是大大增加,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金融資產佔比較低,僅為20.4%。

擁有多套房產,一些是房改既得利益者,在住房分配製度下,有些人獲得了住房,房改制度房子是很便宜的,有的地方就是象徵性的給幾千元錢,有了房改房,居住沒有問題,有了多餘的錢,就可以加杠桿購買住房,有了新住房,舊房子可以出租,又可以加杠桿買房,所以有的家庭就會有幾套房子,家庭資產快速增加。

很多年前,國企改制,涉及到大量國有資產流失,造就了很多超級富豪,也因為權力失控,造就了很多的灰色收入,現在某些職業,灰色收入依然普遍,這些人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形成巨大的 社會 不公。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發表了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3萬多戶城鎮居民家庭進行的,從樣本量來看還是比較充分的 可以說算是近期最完整詳實的一個調查結果。

我們來看一下人民銀行的調查結果:

從家庭資產看,這3萬多戶城鎮居民戶均家庭總資產為317.9萬元,其中有70%的資產在房產上,也就是說房產的價值平均為220萬元,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基本做到居者有其屋,城鎮居民中金融資產佔比僅為20.4%,相當於戶均65萬元,這個數字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家庭負債看,城鎮居民中有負債的家庭也比較高,佔比達到了56.5%,其中最主要的負債是房貸,佔了家庭總負債的75.9%。

從負債占家庭資產的比例看,城鎮居民的家庭資產負債率僅為9.1%,這個數據超乎我的想像,這樣看起來我國家庭的負債率並不是很高,可能和調查的樣本有關系。

(上圖可以看,出最富裕的10%的家庭佔了全部家庭資產的47.5%,最貧困的40%的家庭只佔了全部家庭資產的8.8%,所以城鎮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大。)

如果刨除9.1%的家庭負債率,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平均值,大約為289萬元,如果換算成美元的話,大約為40萬美元,家庭金融資產大約為9萬美元,按照這個數值看,我國城鎮居民的資產狀況還是不錯的。

上述調查主要來自於全國3萬余個家庭,具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但是如果分區域看的話,差距應該是比較大的,北京和上海的戶均家庭資產比較高,都超過了800萬元,主要就是由於房產價值比較高。

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為96%,這個數據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從實際的情況看,城鎮居民的住房水平差異也比較大,比如北京的房子,基本都在500萬元以上,而一些鄉鎮和小中小城市,房子的價值僅有50萬元左右,房產占家庭資產的比例為70%左右,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這說明老百姓把自己終生的積蓄都壓到了房產上,一旦房產崩盤,老百姓的財富將大幅度縮水,所以房產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個虛價值。

最近人民銀行公布的全國居民存款為87.8萬億元相比較差距有點大,按這個數據計算全國戶均存款為16.9萬元,本次調查家庭金融資產為65萬元,這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城鄉之間家庭金融資產差距比較大,另一個就是城鎮居民可能有大量的資金,並不是放在銀行存款里。

總之,這次調查數據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但是由於這種調查沒有 歷史 數據進行參考,所以不好得出過多的結論,我們期待著人民銀行今後多做一些此類的調查,大家能夠更好地了解全國居民的家庭資產情況。

這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用數據來衡量大多數人的財富可以看出我們的經濟狀況。雖然可能被平均,但是數據是真實的。這些年的高速發展, 社會 的總財富在不斷增加,老百姓手裡也越來越有錢,這是不爭的事實!

2但是,這只是紙面的數字,家庭凈資產的背後,大部分是房產。公開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就是說大部分的資產是不動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算資產再高,它也不能當飯吃。雖然買房用來投資的不少,但是以後受到的限制也越多。

3高房價的背後,還有大量的負債。有的房子掏空了好幾代,大量的財富被吸收到了固定資產上,能用於消費和投資的占不了多少!我們不是要看有多少資產,而是要看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可支配收入,這是衡量生活 健康 的標准。

看到這樣的問答無語。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都在均值以下吧,這數據誰統計的!很多家庭都拖了後腿!

央行的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為289萬,中值為147萬,這個理解有點困難,只能說,第一,和「被平均」有關,第二,和家庭主要資產是房產有關。

如果說,按照人均收入來看,19年我國人均GDP為一萬美元即摺合人民幣7萬元,每月平均為6000元,而事實上,每月人均收入是否達到6000元?應該說,東南沿海多數平均水平可以達到,而放在全國來看,則多數達不到而是被「北上廣深」和大型 科技 互聯網以及眾多國企和金融企業高管等收入「被平均」了——放在我們這個小四線城市,房價1.5萬,就算120平方也就是180萬了!又有什麼意義?

那麼,從央行發布的全國平均家庭凈資產來看,道理也是一樣的,應該或者說肯定包含了「房產」在內。而如果僅僅從「包含房產」來看「全國平均家庭凈資產」這個值——不論平均值還是中值,都不太靠譜,因為多數人的「房產」資產包含了「房產」和「房貸」,而如果去除房貸的「債務」後,則未必達到央行的報告值。

而如果假設不包含「房貸」負債來看「家庭凈資產」,那麼,央行報告結論「可能成立」,畢竟,目前全國的平均房價大約6000多,而假設「平均家庭擁有一套自住房」,而按照100平來計算,則凈值為60萬,加上北上廣深的「拉高均值」的權重影響,那麼可以說央行報告「可能成立」。

而從央行的報告來看,我國家庭主要的資產分布在房產上:

對比家庭負債率大約在65%和家庭主要資產77%在房產上,那麼這個結論的意義也就沒有多大——房產價格本身是一個動態並且高估的,未來「縮水」的概率從中長期來看,是比較大的,並且這個央行報告的均值或者中值,本身並不能帶來全國家庭平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或者現金流,甚至不能改變「全國家庭」的平均負債率。也就是沒有意義的事。

昨日《中國金融雜志》上發布了一篇: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余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從當前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國內關於城鎮居民資產負債情況最為完整、詳實的調查之一。

按照央行的調研數據顯示,我國的家庭總資產分布極不均勻,此次抽樣的人數共分為六個組,資產最低的20%,家庭資產均值為41.4萬元,這20%的人總的資產合計數占所有被調查人員全部家庭資產的比重僅為2.6%,與之相反的是,被調查人員中最高的10%的家庭,家庭資產均值為1511.5萬元,是最低的30倍以上,而且最高的10%群體,其家庭總資產之和占所有被調查家庭的47.5%,將近一半,可謂是兩級分化。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所有家庭的資產之和除以總的家庭數量),中位數為163.0萬元(最中間的家庭資產,即一半家庭資產在163萬元以上,一半的家庭資產在163萬元以下)。資產均值與中位數之間相差154.9萬元,可見貧富差距兩級分化極其嚴重。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表格的第一反映是被平均,因為即使最低的戶均41.4萬元,很多人認為自己根本沒有這個數,一方面確實是被平均,另一方面,因為總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所以說總資產是包括負債在內的,比如你買了一套房子總價200萬元,其中首付60萬元,貸款140萬元,那麼你的總資產就是200萬元,而不是首付款60萬元(60萬元是凈資產或者稱之為所有者權益)。

相信考慮到負債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在城市裡有套房子的話,即使是三四線城市,很多人的總資產也都可以破百萬吧。此次的調研數據也顯示了,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戶均253.0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而實物資產中74.2%為住房資產,戶均住房資產187.8萬元,居民住房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這個比例高於美國的比例達到了接近30個百分點,所以說國人還是熱衷於買房。

對我而言,如果是平均數317.9萬元,我感覺還是太過於遙遠了,如果是中位數163萬元,最少還可以看得到努力的機會,大家呢各自的家庭總資產是多少呢?

『陸』 請問懂的大神,目前國內凈資產50萬到100萬人民幣的人大約有多少,就是除去各種貸款,不奢侈消費後

你好,凈資產這個東西不好統計,比如房產地皮這些不動產,只要在城市中有房,基本上家庭凈資產都能達到50W-100W的。
如果單說存款的話,根據央行統計的數據,全國14億人口,能有50萬的存款的不超過600萬。
有50萬元存款的家庭又有多少呢?央行摸底,專家:超不過「這個數」。顯然20萬元和50萬元有30萬元的差距,差距還是很大的,就好比工資達到2000元的工作很好找,機會也很多,但是工資能達到5000元甚至更高,要得到這樣的工作就會難很多。央行曾經對銀行存款做了一次摸底,得出的結論是,能夠達到50萬元存款的儲戶不超過儲戶總數的99.63%,也就是說,超過50萬元存款的家庭只有0.37%。按照中國總人口14億進行估算,存款超過50萬元的儲戶,大概有14*0.37%=518萬。也就是說,我國家庭存款能夠達到50萬元的,超不過518萬,結論多少還是有點令人意外。
這個數據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有點接受不了,518萬,也就是一個三級城市的人口規模,全國這么大,有50萬元存款的人竟然只有這么一點。
也許有人會說,城市人口那麼多,隨便哪個家庭的房產也有50萬。是的,如果說中國家庭資產達到50萬,在中國有很多,只要在城市中有房,基本上家庭資產都能達到50萬。但是,銀行存款是「硬貨」,是除去其他資產的「凈資產」,要想一下子擁有凈銀行存款50萬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看出,在我國現階段,雖然我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因為人口基數過於龐大,人均國民收入比較低,銀行存款達到50萬元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這也是我國的現實情況。

『柒』 中國富豪榜8萬名以內有多少資產

中國富豪榜8萬名以內資產超過一萬億元8.許家印凈資產為人民幣549億元。7.宗的凈資產為人民幣667億元。6.劉永行的凈資產為人民幣674億元。5.李彥宏的凈資產為883億元人民幣。4.雷軍凈資產942億元。3.馬的凈資產為人民幣1269億元。2.王健林凈資產為人民幣2139億元。1.馬雲的凈資產為人民幣2178億元。

『捌』 現在中國國有企業資產多少

2021年的具體數據尚未公布!
2020年國有非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68.5萬億,資本權益76萬億;國有金融企業總資產323.2萬億,權益資本22.7萬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總額43.5萬億,凈資產32.3萬億。以上合計國有資產總額635.2萬億,凈資產131萬億。

『玖』 中國前1%富裕的家庭凈資產門檻是多少

當一個家庭凈資產超過713.2萬元,家庭年收入超過48.5萬元,才算躋身中國1%最富裕家庭。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共有家庭4.3億戶左右,所以綜合推算全國大概也就幾百萬家庭屬於這1%。

最富裕家庭工作

1、資源配置者

我們都知道資源是稀缺的,能夠對資源(錢、時間、信息等)有效配置的人最有話語權。 舉個例子,有一個小公司談成一單項目是300萬,扣除各種費用,還有200萬,然後團隊10名成員平均每人拿10萬,剩下的100萬都歸老闆。

很多員工不服氣:自己明明業務比老闆強,憑什麼老闆吃肉自己只能喝湯呢? 事實上一個團隊中,只有人脈、資金等稀缺資源的配置者才擁有決定權,他的價值早已到了無需討論可替代性高低的程度,所以才理所應當地獲得整體利潤中最大的一塊。

2、善於運用「人生杠桿」

眾所周知金融杠桿是借別人的錢,放大自己的收益,而「人生杠桿」就是用自己的24 小時撬動了其他人的 24 小時。 1%的人懂得利用別人的體力和腦力實現目標,而不是只靠自己來單打獨斗。想要撬動更多的資源,必須學會運用「人生杠桿」,這樣才能成倍獲得更多收益。

『拾』 幾千萬在中國屬於什麼階層

幾千萬在中國屬於中間階層。

一線城市為北上廣深等城市,家庭總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家庭佔比50%以上,從而可以定義家庭總資產在1000萬資產的家庭屬於中低階層。

家庭資產1000萬生活在二三線城市,比如廈門市、濟南市、中山市、珠海市等二三線城市的,家庭總資產在1000萬的屬於中級階層。

家庭資產1000萬生活在四、五線城市,比如德州市、郴州市、舟山市、漢中市、天水市等四、五線城市的,家庭總資產在1000萬的屬於富裕階層。

富豪階層。中國千億級別富豪30左右;百億級別富豪300人左右;資產10億以上2000人左右;家庭凈資產過億者約5萬人。這些人要麼是各大上市公司的老總、股東,要麼是私企巨頭,他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先富群體,是中國經濟圈最活躍的人群。

富人階層。以阿里巴巴、騰訊等為首的萬億級別公司,其中所供職的中層佔比不少,此外還有各行業的各類私企老闆。據統計,中國約有800萬人凈資產在1000萬-1億之間,其中約3100萬人凈資產在500萬以上,他們組成了中國的富人階層。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