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福安市區多少人口
⑴ 福安市區人口有多少
截止到上次普查:福安共有67W
面積:東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共有1880平方公里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方言:閩東話(北片)-福安話
所屬地區:福建·閩東地區
下轄地區:2個省級開發區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 1市級開發區1個市級工業集中區
電話區號:0593
郵政區碼:355000
經濟:「中國中小電機之都,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油茶油之鄉、中國南方葡萄之鄉、中國民間船舶修造基地、中國綠竹筍之鄉」
名稱來源:宋淳祐五年(1245年)建制,理宗御批「敷錫五福,以安一縣」得名「福安」
著名景點: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廉村、閩東古建築群樓下村
⑵ 福建福安屬於哪個市
福建福安是福建省寧德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
福安市位於福建的東北部,全市總面積1880平方千米,現轄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福安經濟開發區和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13個鎮、5個鄉、4個街道,總人口67萬人,其中畲族人口有6萬多人,是中國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
福安文化積淀,有歷史名茶坦洋工夫茶韻,還有瓜溪「活化石」刺桫欏、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溝、仙岫畲族風情等形成「紅、茶、古、畲、廉」的傳統福安文化。福安市境內有瀋海高速、寧上高速、福泰高速、溫福鐵路等公路鐵路穿境而過。
福安市地處鷲峰山脈、太姥山脈和洞宮山脈之間,這三大山脈控制著全市的地形骨架。山體走向大致呈北東—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東走向。山嶺延伸的方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兩側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級或四級階梯狀分布。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西部高,中間低,全市地形成為南北走向的狹長谷地。
⑶ 福建省福安市的人口多少
福安市總人口59.95萬人。福安市是全國畲族聚居最為集中的地區,全市有畲族人口6萬多人。
⑷ 福建寧德人口有多少
寧德市位於東經118°32』~120°44』、北緯26°18』~27°4』之間,南連福州,北接浙江,西鄰南平,東面與台灣省隔海相望。面積: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里人口:人口319萬*寧德市區人口23萬*
⑸ 寧德市區下的各縣及鎮有多少個嗎
全區現設一區二市六縣,即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縣、古田縣、柘榮縣、周寧縣、屏南縣、壽寧縣,共124個鄉鎮、街道辦
⑹ 誰知道福安嗎
福安市: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地理坐標為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1′。總面積1794.5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60.7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32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安話。
福安市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3個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
歷史沿革:
宋淳佑五年(1245)析長溪縣西部置福安縣,歷屬福州、福寧州、福寧府、閩海道。1943年後為第八行政督察區駐地,1949年7月19日解放,為福安專區駐地。1971年屬寧德地區。1989年撤縣設縣級福安市。
2000年,福安市轄3街道11鎮4鄉3民族鄉:陽頭街道辦事處、城北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5405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南街道 23591 城北街道 44503 陽頭街道 18770 賽岐鎮 45820 穆陽鎮 13981 上白石鎮 22817 潭頭鎮 30434 社口鎮 22842 曉陽鎮 11659 溪潭鎮 31468 甘棠鎮 39135 下白石鎮 43032 溪尾鎮 14575 溪柄鎮 29987 城陽鄉 25976 坂中畲族鄉 21980 范坑鄉 18132 穆雲畲族鄉 21673 康厝畲族鄉 21521 灣塢鄉 24056 松羅鄉 14458 賽岐開發區虛擬鎮 13647
2003年,福安市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3個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
福安歷史由來:
福安市境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鄰柘榮縣、霞浦縣;西連周寧縣;北毗壽寧縣和浙江省泰順縣;南臨三沙灣並和寧德市按壤:四至:最東端為松羅鄉的十八宅村,最西端為曉陽鄉首筧村.最南端為下白石鎮的大樓村,最北端為范坑鄉的古嶺宅襯、梨頭丘村。東西端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總面積1880.1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50.9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轄有8個鎮、8個鄉、3個畲族鄉、22個居民委員會、449個村民委員會,2162個自然村。
先秦時期福安市為閩越族居住地,(禹貢)稱為揚州地,周為七閩地域,秦屬閩中郡,漢初隸屬閩越國,東漢為會稽南郡,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冶縣,三國屬吳建安郡東安縣,晉、宋、齊、梁、陳屬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原豐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起屬長溪縣。
宋嘉定十年(1217年),鄉人鄭子化以長溪西北鄉地偏難治,上書請析縣。寶慶元年(1225年),長溪令范夔也建議設縣,以韓陽坂為治所。幾經公文往返,懸而未決。宋淳佑四年(1244年),大學生張過請在建縣前先將長溪縣西尉移駐西北鄉。5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項寅孫派員勘查,9月復派簽廳鄧采親往踏勘縣治,里人(進士)許子大願意獻地建治所。淳佑五年(1245年),鄉人殿中御史鄭采獻詩理宗:「韓陽風景世間無,堪與王維作畫圖,四顧羅山朝虎井,一條帶水繞龜湖。形如丹風飛銜印,勢似蒼龍卧吐珠,此處不堪為縣治,更於問處拜皇都」縣治因而議定。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直隸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縣改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寧州。!o
明洪武二年(1;69年),福安縣劃歸福建行中書省福州府管轄。景泰六年(1455年),劃出縣埂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歸新置的壽寧縣。`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縣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寧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安縣隸屆福建省福寧府。?
民國元年(1911年)廢府、州,福建劃分為4個道,福安縣隸屆東路道(道治在含閩侯)。民國3年,東路道改稱閩海道,福安縣屬之。民國14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安縣直屬於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2月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福安縣屬閩海省。次年 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福安縣復為福建省直轄。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14 年10月,全省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屆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後移駐閩侯)。民國31年5月,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次年9月移駐閩侯)。民國32年9月,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督察區、2市,福安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36年4月,全省調整為7 行政督察區,福安縣隸屬第—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1949年7月19日,福安縣解放。9月30日成立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福安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1950年3月,行政督察區改以專員公署駐地縣命名。福安縣屬福安專區。1970年2月,福安專員公署遷駐寧德。1971年6月,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福安縣屬寧德地區。
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縣建市,福安市屬寧德地區
⑺ 福安市的市區三條街道的人口及面積分別是多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1』。面積1794.5平方千米,轄3街道辦事處、11鎮、7鄉(含3民族鄉)。人口59.95萬,畲族佔11.4%,為全國畲族人口最多的縣市。通行閩東方言福安話。 福安為省糧食、茶葉、李柰、蘑菇、晚熟荔枝和龍眼,貝類、鰻苗生產基地之一,「坦洋工夫」茶著名。農副產品有稻米、甘薯、小麥,甘蔗、花生、茉莉花、黃麻、芝麻、油菜籽、油茶籽、油桐籽、棕片、香菇、蘑菇、綠竹筍、太子參,柿、柑橘、梨、葡萄、枇杷、香蕉、龍眼、柚,穆陽蜜桃、潭頭芙蓉李、長汀橄欖、桐油、板糖為名產,蟶、蛤、蚶、牡蠣、大黃魚、對蝦、中華絨毛蟹、海帶、紫菜,家畜良種福安花豬、黑白花乳牛、福安水牛。工業有電機、電器、船舶、建材、食品、電力、化工、制葯、輕工、印刷包裝、工藝美術等門類。「毛蟹」茉莉花茶為優質產品。清水白玉筍、蘑菇罐頭著名,「蜜沉沉」為名酒。公路以國道104線,省道214、310線為主幹,通車644千米。賽岐大橋為閩東重要公路橋。內河航道170千米,賽岐港、白馬港海輪通沿海各主要口岸。 主要城鎮——韓陽:市人民政府駐地,1943年至1970年為專區駐地,閩東公路交通樞紐,閩東電機廠和地區民族中學、農校、衛校設此,「福安電機電器城」為全國十大電機電器市場之一。賽岐:閩東北、浙南物資集散地,有省級經濟開發區,賽岐港為閩東重要港口。穆陽:1934年8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於此成立蘇維埃政權,南宋詩人謝翱故里,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設此。穆雲:畲鄉集鎮。甘棠(三塘):民間船舶修造業發達。下白石(黃崎):天然避風港。上白石:閩浙邊界集鎮。溪柄: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在地。范坑:1958年全國油茶生產現場會在墩頭召開,周恩來總理題詞稱之為「綠色油庫」。社口:名茶「坦洋工夫」主產地。潭頭:省先進科技示範鄉鎮。溪潭:廉村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 城區富春公園秀美多姿,清幽靜雅,龜湖夕照、鶴岫朝煙、馬嶼香泉、東山雪霽歷為韓陽勝景。西北郊建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烈士紀念碑。上白石蛇頭是1934年蘇維埃福壽縣駐地。溪柄柏柱洋墩面為1934年閩東特委駐地,獅峰字系閩東蘇維埃政府舊址(現為閩東革命文物展覽館)。坂中森林保護區有桃花島等勝景。社口曉洋有五代「大閩國」皇後坊,首洋白雲山西麓有唐代名剎銷泉寺遺址,西南麓有高80多米的三級瀑布。名勝游覽地還有韓陽靈霄塔,溪潭廉村宋代城堡建築群、宋將陳最墓,賽岐蘇陽明將劉中藻墓,康厝東山雪洞(「劉子讀書處」),坦洋宋代科學史家鄭樵「蒙井」題刻,上白石明清銀礦址,甘棠蓮花山宋建石塔,仙岩頂佛光靈地、仙岩畲族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