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人口面積多少
① 宜興是小縣城嗎
宜興市,江蘇省轄縣級市。
宜興市由無錫市代管。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面太湖糶臫頭水面與筿蘇州太湖水面相連,東南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西南臨安徽省宣城市廣德市,西接常州市溧陽市,西北毗鄰常州市金壇區,北與常州市武進區相傍。
地勢南高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宜興市轄5個街道、13個鎮,有行政村213個、社區97個。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5785人。
在宜興湖洑鎮靈谷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表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宜興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興地區原始農業和手工業已發展到一定水平,並創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駱駝墩類型文化」。
1949年4月,宜興縣屬華東軍政委員會蘇南行政公署政區。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屬鎮江專區(1967年3月改稱鎮江地區)。
1967年3月,鎮江專區改稱鎮江地區,宜興縣屬鎮江地區。1983年,宜興縣隸屬無錫市。1988年1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1983年起屬於無錫市。
1988年1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② 宜興城市人口有多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5785人。
宜興市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為黃塔頂,海拔611.5米;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窪圩區。宜興山地屬於天目山余脈,擁有江蘇蘇南最高的三座山峰,其中茗嶺葡萄嶺海拔611.5米,為江蘇第二峰。
水文
宜興市境內河流密布、縱橫交叉,灌溉、運輸方便。有河道215條,總長1058千米,總面積19.49萬畝。其中主幹河14條,5千米以上的68條。盪20多個,水域面積73.43畝。有水庫20座,總庫容1.26億立方米。
天然水質較好,礦化度為100-200毫克/升,屬很低礦化度水;總礦化度小於1.5毫克當量/升,屬很軟水;酸鹼度值為6.5-7,屬中性水。
宜興西氿站最高水位4.03米,出現在8月18日;最低2.92米,出現在1月1日;年水位落差1.11米。太湖大浦口站最高水位3.91米,出現在8月17日;最低2.72米,出現在4月14日。
年水位落差1.19米。宜城6條河年徑流量19.18億立方米,9月28日年最大下泄流量205立方米每秒。全年蒸發量886.8毫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宜興
③ 宜興人口2021總人口數是多少
宜興人口2021總人口數是128.70萬人。與2010年我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2355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0243人,增長4.07%,年平均增長率為0.40%。全市共有家庭戶493418戶,集體戶16916戶,家庭戶人口為1227433人,集體戶人口為5835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49人,比2010年我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1人減少0.22人。
宜興介紹說明
宜興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面太湖水面與蘇州太湖水面相連,東南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西南臨安徽省宣城市廣德市,西接常州市溧陽市,西北毗鄰常州市金壇區,北與常州市武進區相傍。地勢南高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宜興市轄5個街道、13個鎮,有行政村213個、社區97個。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5785人。
④ 宜興市屬於哪個省份 關於宜興市的簡介
1、宜興市,江蘇省無錫市代管縣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面太湖水面與蘇州太湖水面相連,東南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西南臨安徽省廣德市,西接溧陽市,西北毗鄰常州市金壇區,北與常州市武進區相傍。地勢南高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宜興市轄5個街道、13個鎮,有行政村213個、社區97個。戶籍總人口108.13萬人,其中男性53.25萬人。
2、宜興歷代曾出進士548人,其中狀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任宰相(或相當職務)的10人。宜興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8個:善卷洞風景區、竹海風景區、龍背山森林公園、團氿風景區、陶祖聖境風景區、張公洞風景區、雲湖風景區和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紫砂博物館)。
3、2018年,宜興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13.28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01億元。
⑤ 2021年宜興人口總人數是多少
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5785人。
宜興市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為黃塔頂,海拔611.5米;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窪圩區。宜興山地屬於天目山余脈,擁有江蘇蘇南最高的三座山峰,其中茗嶺葡萄嶺海拔611.5米,為江蘇第二峰。
宜興歷史悠久,擁有7000餘年的制陶史和2200餘年建縣史。先民勤勞朴實,留下眾多文化遺存。位於徐舍鎮的西溪遺址為馬家浜文化時期大型聚落遺址,體現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
2002年發掘的駱駝墩遺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帶過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點,對研究長江下游古代文明進程有著重要意義,被列為2002年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一。西渚鎮豬婆山曾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群居住點。
⑥ 宜興是哪個市的
宜興屬於江蘇省下轄的縣級市宜興市無錫市,由無錫市管理。位於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與蘇州太湖相連,東南與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相連,西南與安徽省宣城市廣德市相連,西與常州市溧陽市相連,西北與常州市金壇區相連,北與常州市武進區相連。地勢南高北低,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公里。
宜興南高北低,西南低山丘陵。市內最高峰是黃塔頂,海拔611.5米。東邊是太湖地區,適合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是平原地區和低窪圩區。宜興屬於天目山,擁有蘇南三大最高峰,其中明嶺蒲桃嶺海拔611.5米,為江蘇第二高峰。
擴展數據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20年底,全市下轄5個區和2個縣級市,總面積4627.4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52.1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無錫常住人口659.13人。
⑦ 宜興有多少人口
⑧ 宜興屬於哪個市
宜興屬江蘇省,是一個縣級市,目前由江蘇省委託無錫市暫為代管。
拓展:宜興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市。
宜興別名:荊邑, 陽羨, 荊溪 ,位於江蘇南部, 太湖的西岸。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為中國著陶都。
宜興有2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 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蘇宜興陶瓷產業園區。
共有13個鎮、5個街道,有213個行政村、97個社區。其中宜興城區包括宜城街道和丁蜀鎮。
宜興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宜興是全國聞名的太湖風景名勝區陽羨景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⑨ 宜興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末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70萬人。
截止2019年末,宜興市全市戶籍總人口107.97萬人,比上年下降0.1%,其中城鎮人口63.22萬人。年末總戶數37.35萬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2.89人。全年出生人口7384人,出生率為6.83‰;死亡人口8114人,死亡率為7.51‰。
人口自然增長率-0.6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6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12%。
地形地貌
宜興市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為黃塔頂,海拔611.5米;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窪圩區。
宜興山地屬於天目山余脈,擁有江蘇蘇南最高的三座山峰,其中茗嶺葡萄嶺海拔611.5米,為江蘇第二峰。
以上內容參考:宜興市人民政府——2021年末宜興市常住人口為128.70萬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宜興
⑩ 宜興的面積有多大
宜興古稱陽羨,位於西太湖之濱,滬、寧、杭大交通的中心,總面積2038平方千米,人口10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