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時代前南非有多少人口
『壹』 南非有多少個民族
南非系多種族、多民族國家,享有「彩虹國度」美稱。 一、非洲黑人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為科伊桑人(Koisan)和班圖尼格羅人(班圖人)。 科伊桑人是南非古老的原住民,分為科伊人(Koikoi)(亦稱霍屯督人,其東界為烏姆齊姆布河)和桑人(San)(亦稱布須曼人,分布在奧蘭治河以北)兩個支系,已不構成單獨族體。 班圖人經過長期融合、演化,形成以下9個主要族群: 祖魯族(Zulu) 系恩古尼人的北支,是南非第一大族,人口約920萬(1996年普查數,下同),操恩古尼語系的祖魯語。現主要分布於誇祖魯/納塔爾省、姆普馬蘭加省及豪登省。 科薩族(Xhosa) 系恩古尼人的南支,為南非第二大族,人口約720萬,操恩古尼語系的科薩語。現主要分布於東、西開普兩省。 索托族(Sotho) 操塞佩提語和索托語,人口680萬。分北、南兩支。北索托系索託人南遷的東支,亦稱塞佩提人(Sepedi)。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和姆普馬蘭加省。南索託人與賴索托王國的巴蘇陀人同族。現主要分布於自由州省和豪登省。 茨瓦納族(Tswana) 索託人南遷的西支,人口330萬。操茨瓦納語。現主要分布於西北省和北開普省。 聰加族(Tsonga) 恩古尼人的北支,操聰加語,與莫三比克境內的聰加人同族。人口176萬,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 斯威士族(Swazi) 恩古尼人的北支,與史瓦濟蘭王國的斯瓦蒂人同族,操恩古尼語系的斯瓦蒂語。人口101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 恩德貝萊族(Ndebele) 屬祖魯人支系。人口59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 文達族(Venda) 人口88萬。語言近似辛巴威的紹納語,文化傳統與索託人相通。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 二、白人主要包括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和英裔非洲人(Anglo-Africans)。現今阿非利卡人中,荷裔佔40%、德裔40%、法裔7.5%,英裔7.5%,其他歐裔5%,操阿非利卡語(以古荷蘭語為基礎),信奉基督教,傳統上多事農牧業。現大都居住在北方、姆普馬蘭加、豪登、西北及自由州五省。 英裔非洲人操英語,信奉英國國教(聖公會)和監理公會,經營礦業和工商業為主。現主要分布於西、北和東開普三省和誇/納省。 此外,南非白人還包括希臘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和猶太人等。 三、有色人主要分為格里誇人(Griquas)和開普馬來人(Cape Malays)。前者為早期布爾人與霍屯督人的混血後裔;後者系霍屯督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馬達加斯加、爪哇島等地運來的奴隸(印度人、華人、僧加羅人、印尼人、馬爾加什人)的混血後裔。現多分布於開普三省,是西開普省第一大族。此外,還有納塔爾有色人(歐非混血人、聖赫勒拿人和模里西斯人)。有色人87%集中於開普半島,75%居住在城市,80%講阿非利卡語,余操英語,90%以上信奉基督教,7%為穆斯林(多為開普馬來人)。 四、印度人(亞裔) 亞裔中絕大多數為印度人,故南非人通常將兩者混用。南非印度人85%聚居於德班和彼得馬里茨堡地區,10%居住在比陀-約堡地區。印度教徒約佔68%,20%為穆斯林。大都操英語,老一代用印地語、泰米爾語、泰魯固語、古吉拉特語和烏爾都語等。
『貳』 南非,亞洲,歐洲,南美,北美,澳大利亞各有多少亞洲人
南非:2690萬(南非統計局2005年中估計)
亞洲: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
歐洲:7.28億人
南美:人口 32 500萬
北美:4.62億人
澳大利亞:2118萬人(2008年1月)
哈哈 樓住加油!!
『叄』 南非國土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人口數量
5500萬(2015年)
國土面積
1221037平方公里
南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簡稱南非。地處南半球,有「彩虹之國」之美譽,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接壤。東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亞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肆』 南非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截止2020年,南非的面積有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有5962萬人。
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亞裔四大種族,黑人占總人口的79.6%、有色人占總人口的9%、白人占總人口的8.9%和亞裔人占總人口的2.5%。
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托、南索托、聰加、文達、恩德貝萊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為阿非利卡人(以荷蘭裔為主,融合法國、德國移民形成的非洲白人民族)和英裔白人,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有色人主要是白人同當地黑人所生的混血人種,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裔人主要是印度人(占絕大多數)和華人,包含有11種官方語言,英語和阿非利卡語為通用語言。約8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其餘信仰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
『伍』 南非的人口有多少
4868.7萬(截止2008年,南非國家統計局預測)。其中男性2344.48萬,女性2424.22萬。黑人3856.51萬,占人口比例79.2%,有色人種437.92萬,占人口比例9%,印度/亞洲裔124.35萬,占人口比例2.6%,白人449.92萬,占人口比例9.2%。豪登省人口最多,大約1050萬人口,北開普省人口最少,只有110萬人口。南非人口年齡比例趨於年青化,大約32%的人口低於15歲,大約7%的人口高於60歲。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托、南索托、聰加、文達、恩德貝萊等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約佔57%)和英國血統的白人(約佔39%),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有色人是殖民時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隸的混血人後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約佔99%)和華人。有11種官方語言,英語和阿非利卡語(南非荷蘭語)為通用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和原始宗教。
『陸』 南非有多少人口2020
南非生育率,即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孩子數量在2015-2020年間為2.41,2025-2030年期間將預計為2.2,2045-2050年間將低至1.93。
南非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在2010-2015年間為每1000人中37.7人,2025-2030年期間將減少為30.1人,2045-2050年間將降至20.8人。
南非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在2010-2015年間為每1000人中37.7人,2025-2030年期間將減少為30.1人,2045-2050年間將降至20.8人。
報告表示,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約8300萬人,雖然生育率持續下降,但總人口還會持續增加。當前76億的總人口在未來的10年裡會因非洲的高出生率而激增。
印度會在未來7年內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奈及利亞將在2050年前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歐洲目前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是1.6,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下降。
『柒』 30年前南非還是發達國家,現在卻混亂不堪,曼德拉該不該背鍋
南非曾經是非洲的唯一一個發達國家,也是非洲地區當時唯一可以在世界上有發言權的大國,就比如說當年人類的第1次心臟移植手術就是在南非完成的。不過這個曾經締造神話的國家,後來卻逐漸衰落了,現在幾乎變成了一個相當混亂的國家。
如果南非保持著當年持續的發展活力,現在或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那它為何會變成如今的這副模樣呢?
在此之後曼德拉政府雖然嘗試著進行了一些調控,但是收效甚微。
所以,南非不得不在後來選擇了關閉之前無條件的黑人入境政策,而且取消或者是減弱了大部分居民的特殊福利,免費教育免費醫療更是不存在了。
就這樣經歷十多年之後,之前被開除的白人再次創立了新的企業,南非整個國家也開始慢慢的恢復元氣,現在南非已經成為了非洲的第二大經濟體,也成為了一個較為強大的發展中國家。
不過說實話,這一切說白了還是離不開白人的功勞,而黑人在整個社會發展中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捌』 南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南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5900萬。南非國家統計局稱,截至2021年年中,該國人口約6014萬,其中非洲裔人佔比80%,白人佔比7.8%,亞裔及有色人種佔比12.2%。2016年至2021年期間,南非有894365人從非洲其他國家移民進入該國,同期約有91000名白人離開。目前該國非洲裔人口比例正在增長,白人比例下降,亞裔和有色人比例保持穩定。
南非2021人口的比例
根據統計,南非人口整體年輕,平均年齡為28歲。大約51.1%(3080萬)的人口是女性,而南非黑人目前約占總人口(4860萬)的81%。根據南非統計局的數據,新冠疫情對南非人口統計的直接影響較小,特別是在移民方面,因為實行封鎖限制意味著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南非人無法離開南非。
『玖』 大航海時代3的歷史背景
大航海時代是人類的地理知識和航海技術在前人的基礎上得到極大發展的時期,但不可迴避的是,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歐洲殖民者利用堅船利炮對亞、非、美洲等地進行侵略和殖民擴張的年代。這種海盜式的掠奪和殖民貿易是殖民主義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西方資本主義才能有今天的發展。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因為海洋阻擋而相互隔絕的狀況被逐漸打破(當然,這種轉折伴隨著巨大的悲慘和痛苦)。還要指出的是,西方人所謂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只是歐洲人「發現」了他們未知的地理知識,而「被發現」的島嶼和陸地大多原本就有某些民族居住,更何況亞洲的中國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等民族也有他們各自對於地理和天文極為精闢的認識。
說到最早的航海家,人們往往是指腓尼基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歐洲人也有自己的航海傳統,且不說公元前後航行於愛琴海的希臘航海家,8世紀到11世紀中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精於航海的北歐諾曼海盜曾肆虐整個歐洲。9世紀下半葉,挪威海盜登上冰島;10世紀,諾曼人又到達格陵蘭;11世紀初,丹麥海盜甚至征服了英格蘭全境。
13世紀,《馬可.波羅游記》完成。馬可.波羅(1254-1323)是義大利威尼斯人,曾在中國元朝宮廷任職17年,1295年返回老家。《馬可.波羅游記》是他在熱那亞的監獄里口述,由小說家魯思蒂謙筆錄而成的,書中詳細記述了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所見所聞。該書在歐洲廣為流傳後,使得歐洲人眼界大開,對輝煌富裕的東方文明垂涎三尺。同時,《游記》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成為當時歐洲人繪制世界地圖的主要參考,是15世紀許多歐洲航海家如達·迦馬、哥倫布等必讀的著作。也是在13世紀,中國的羅盤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得到普遍使用。15世紀初,古羅馬學者托勒密的地圓學說開始在歐洲傳播。同期,歐洲人的造船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出現了適合遠洋航行的多桅船。這一切表明大航海時代的技術與理論基礎已逐漸成熟。
14、15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已經萌芽,權利基層充滿了對於財富的貪欲,中國的瓷器、絲綢,印度的香料、寶石等東方奢侈品成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須品。當時東西方的貿易商路大致只有兩條,一條是陸路,經中亞一路到達小亞細亞;另一條是先經海路到達紅海或波斯灣,然後用陸路運送到地中海一帶。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截斷了中亞商路,而紅海一帶的海路則向來為阿拉伯人壟斷。東方商品的缺乏使得其價格水漲船高,西歐商人迫切希望找到通往東方的新途徑。長久以來基督徒同穆斯林之間的敵視與仇殺使得歐洲人有足夠的理由以上帝的名義號召教民去打破阿拉伯人獨霸東方商路的局面,為大航海蒙上了一層宗教的面紗。此外,東方的黃金也是當時貧乏的歐洲所渴望得到的東西,正如恩格斯所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在印度及整個遠東地區搜尋著黃金;黃金這兩個字變成了驅使西班牙人遠渡大洋的符咒…」至此,大航海時代的帷幕徐徐拉開。
說到大航海時代就必須說到葡萄牙,這個歐洲不起眼的小國是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也是歐洲最西端的國家,與北非隔海相望。土地面積9.2萬平方公里,15世紀末其人口僅110萬。11世紀前曾經先後置於羅馬人、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之下。1143年,教皇承認葡萄牙王國獨立,它是歐洲最早實現民族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國家。1147年,阿豐索一世奪取了摩爾人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里斯本。葡萄牙在立國初期就非常注重發展航海事業,將之作為傳統國策,並用王權來保證實施。1375年,猶太制圖家賈·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繪制出當時歐洲最完備也是最准確的世界海圖-「加塔蘭地圖」,成為葡萄牙航海者的指路明燈。
說到葡萄牙的航海發跡史就必須說到恩里克王子,即有「航海家」之稱的亨利親王。堂.恩里克王子(1394-1460)是葡萄牙國王諾昂一世的第三子,生於波爾圖,他是葡萄牙航海者的精神教父、大航海時代初期葡萄牙航海事業積極的鼓動者和推進者。1415年,諾昂一世與恩里克王子率兵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攻佔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鎮休達(今塞卜泰)。攻佔休達對於葡萄牙的航海發展意義重大。休達扼守直布羅陀海峽的咽喉,位置極為重要,同時休達還成為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邁向東方的第一步。佔領休達後,恩里克王子從穆斯林俘虜嘴裡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貿易的重要情報。恩里克王子是個狂熱的基督徒,一生都以同穆斯林作戰為己任。當時歐洲流傳著非洲存在有一個強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國-普萊斯特.約翰王國的傳說。這個王國的名字在《大航海時代》系列中也出現過多次。恩里克王子對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這個據說黃金滿地、富得流油的普萊斯特.約翰王國,渴望與之結盟共同打擊伊斯蘭世界。
1420年前後,亨利在薩格雷斯半島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學校,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1420年,馬德拉群島發現,此前發現的加那利群島則不得不讓給西班牙。1431年,亞速爾群島發現,成為大西洋航行的補給基地。1434年,亨利的遠征船隊首次越過西非的博哈多爾角。1445年,貢薩爾維斯發現維德角(葡萄牙語「綠色之岬」)群島。同年,葡萄牙人開始闖入黑非洲。1448年,亨利在阿爾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壘,作為大規模擄掠的根據地。從黑非洲掠得的黃金、象牙、黑奴使葡萄牙人得以繼續在摸索中向東方擴張。以後葡萄牙每進至一地,就建立起商站或據點,並用當地獲得的收益來支持下一步的行動。「航海家」亨利畢生從未參加過任何探險遠航,他扮演的是葡萄牙這艘航船的領航員。到1460年亨利去世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已經開始進入繁榮期。
1481年,葡萄牙諾昂二世繼承王位,他同時也繼承了叔父亨利的遺志,積極推進航海探險。1483年,迪戈·卡奧帶領遠征隊到達剛果河口。1487年8月,巴托羅梅烏·迪亞士奉命率船隊離開里斯本,考察西非海岸。1488年6月,迪亞士抵達非洲的最南端。由於那裡的風暴極為強烈,迪亞士將這個大海角稱為「托爾門托」,即「風暴角」。1488年他返回里斯本向諾昂二世報告時,諾昂二世將之改名為「好望角」(大概是想到富饒的東方即將在眼前出現而喜不自禁吧)。
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繼位,恰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葡萄牙立刻加緊策劃前往印度的航行,達.伽馬被選為遠航指揮官。華斯科.達.伽馬(1460-1524),葡萄牙貴族,出身軍旅。1497年7月8日,達.伽馬率領由4艘船、約170名水手組成的船隊由里斯本出發探索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線。船隊旗艦「聖.加布里爾」號,長25.6米,寬8.5米,排水量不過300噸。迦馬沒有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船隊首先到維德角群島,然後朝南直駛南大西洋,航行了3個月後,再改向東,到達好望角。由此繞開了非洲西海岸對於南下極為不利的氣候。在前人沒有去過的陌生海域航行幾個月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達·迦馬無疑是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但是人們對他人格的評價是「驕橫跋扈,狂暴兇殘」。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後,達·迦馬船隊進入了一片新天地。此後他向北沿非洲東海岸航行。1498年3月2日,進入莫三比克。4月在馬林迪,迦馬得到了當地著名的阿拉伯領航員馬德傑德。在他的指引下,航行23天,穿過阿拉伯海,於l498年5月20日,離開葡萄牙近10個月後,伽馬到達印度南部最著名的商業中心卡利卡特。在這里,迦馬不是一個稱職的外交官,他帶來的粗劣的禮品和貨物受到嘲笑。但依靠武力,他還是搶到了寶石和香料。返航時船隊就不太幸運了,許多水手在途中死於疾病,其中包括達·迦馬的弟弟。最後只剩下2條船,1499年7月10日,「貝里奧」號回到葡篩牙,伽馬的旗艦則在1499年9月9日才抵達里斯本。生還的水手不到開航時水手總數的三分之—。但運回香料等貨物在歐洲的獲利為這次遠征費用的60倍!
完成通往印度航線後,1510年,葡萄牙任命的第二任「印度總督」阿爾布魁克帶領葡萄牙的武裝船艦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建立起繼續向東擴張的據點。次年又征服了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強佔了這個中國明朝「敕封國」的領土,以這里作為入侵中國沿海的前哨。1515年,霍爾木茲也淪入其手,當年12月,阿爾布魁克總算死在果阿。至此,經過近百年的探險、屠殺、搶掠,葡萄牙橫跨半個地球的東方殖民帝國終於建立起來。
西班牙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個巨頭。1492年,西班牙攻克摩爾人在歐洲的最後堡壘格拉那達,終於完全收復失地。一旦騰出手來,西班牙立刻緊隨葡萄牙人全力投入航海擴張。很快,西葡兩國為爭奪殖民地發生爭執。1494年 6月,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裁決下,以格林威治西經50度為分界線,將世界平分為二,葡萄牙只能在該分界線以東建立殖民地,西班牙則在該分界線以西建立殖民地。但是為西班牙開辟航線的兩個最有名的人物都是外國人。
克里斯托福.哥倫布(1451~1506),熱那亞人,出身低微,25歲之前還幾乎是文盲。但是他通過努力自學很快熟練掌握了至少4門語言和文字。哥倫布接受了當時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也能到達印度,這樣就不必繞過非洲「好望角」,航線可以大大縮短。可是有限的地理知識使他大大估錯了航程,同時他不可能知道中間還隔著一塊大陸!1484年,他向葡萄牙推銷自己的計劃,但是遭到冷遇和拒絕。1485年,他又游說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倒有興趣,但是直到1492年才批准這項耗資巨大的計劃。當時西班牙經濟拮據,西班牙王後伊莎貝拉為了支持哥倫布的遠航甚至賣掉了自己的鑽石首飾。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由3艘帆船組成的船隊離開巴羅斯港,成員共121人,旗艦是「聖瑪麗亞」號,只有120~130噸。9月6日,離開加那利群島西進,1492年10月12日,「平托」號的瞭望員終於看見了陸地。哥倫布欣喜若狂,要知道這時船員們已經絕望,隨時可能嘩變。哥倫布船隊到達的是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但哥倫布以為到了印度,就將當地人稱為Indians,以致於使這個詞有了2個含義-印度人和印第安人。對於這些不速之客,當地人慷慨地贈以黃金。哥倫布在日記里寫道:「我真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好心送東西的人」。在古巴、海地轉悠了一圈後,由於旗艦損毀,哥倫布在海地建起一個據點,留下38名船員。1493年1月,哥倫布帶領剩下的2艘船啟程返航,於3月回到西班牙。
第一次航行發現了新大陸,帶回了黃金,哥倫布得到了極大的榮譽,被封為海軍上將。1493年9月,哥倫布第二次遠航,但是收效甚微。1498年,在第三次探索新大陸時,哥倫布被指控叛變,並被押解回西班牙。1502年,哥倫布好不容易又組織了第四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1506年5月,哥倫布病死,他到死仍然相信他到達的是印度。哥倫布的「發現」雖然沒有馬上給西班牙帶來明顯的收益,但是隨後接踵而至的冒險者如科爾特斯、皮薩羅等從美洲攫取了無數金銀財寶。
費爾南多·麥哲倫(1480~1521),本是葡萄牙破落貴族,曾為葡萄牙王室效力。但因在國內受到誣蔑和排擠,難以容身,1517年投奔西班牙。1518年3月,西班牙查理一世同意了麥哲倫繞過美洲前往東南亞香料群島的計劃。1519年9月,麥哲倫船隊的5艘小船(共265人)起航。麥哲倫不會知道,他走的是一條不歸路。11月,到達巴西的累西腓,然後沿南美海岸一路南下。歷經千辛萬苦並損失一條船後,1520年10月,船隊發現渴望已久的海峽。11月28日,麥哲倫船隊沖出海峽,進入了太平洋。由於最大的食品船開了小差,船隊此時只剩下3艘(這些反叛者回國反說麥哲倫叛變,於是其家屬失去經濟來源,他的妻子和一個兒子很快在貧困中死去)。接下來又是3個月橫渡太平洋的惡夢,1521年3月,麥哲倫船隊到達馬里亞納群島。在弄到食物和淡水並充分休整後,3月27日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群島。此時他終於明白,由歐洲向西到達東方的航線已經完成,地圓學說被證實了。麥哲倫的外交手腕比達·迦馬高明得多,甚至贏得了當地人的好感。但他捲入了當地部落內訌,4月27日麥哲倫在戰場上被部落戰士殺死。其餘部分船員在埃爾·卡諾領導下駕駛「維多利亞」號經過9個月苦難的航行,於1522年9月6日回到出發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這時船上只有18名倖存者和26噸香料。在大航海時代,遠洋航行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生活枯燥不說,居住條件惡劣,工作艱苦,食品和淡水容易變質,還常會出現斷水斷糧,壞血病更是船員生命的大敵。直到18世紀,英國的庫克船長才找到有效對付壞血病的辦法。
從海外殖民地獲得的難以計數的金銀財富並沒有讓葡萄牙和西班牙繁榮多久,他們國內的生產力也沒有因此得到發展。葡西兩國只是起了橋梁的作用,這些財富最終流入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腰包。16世紀起,西班牙開始夢想整個歐洲的霸權,為此發動連年戰爭。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1588年7月,西班牙龐大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被英國艦隊徹底擊敗,喪失了海上霸權,從此一蹶不振。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兩個大航海時代的暴發戶急速地衰落下去,成了昨日黃花。
此後英國與荷蘭相繼崛起,替代了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地位。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憑著海運和對外貿易發達致富,而英國則依靠「黑吃黑」的海上私掠艦隊起家。接下來又是英荷、英法爭霸。一時間風雲變幻,要是一一道來…(大貓貓好象在磨爪子了,趕快打住),還是在文章後面列出大航海時代大事記年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看看。
毫無疑問,在大航海時代初期我國具有足夠的航海技術、造船能力和軍事力量。1405~1433年,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就是明證。
鄭和本姓馬,名三保,1371年出生在中國雲南的一個回族家庭里,原先信奉伊斯蘭教,後來改信佛教。1405年,鄭和受明成祖朱棣的委派,出使西洋。這里的「西洋」是指汶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帶。鄭和的規模龐大,其中最大的寶船長約151.8公尺,寬約61.6公尺,排水量3000噸以上,共有60多艘,可稱是當年「海上巨無霸」。此外還有運馬的馬船、運糧的糧船、作戰的戰船等,各種船隻多達數百艘。首次出海時,整個遠航船隊有人員兩萬七千多人。28年間,七下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北沿海(今天的索馬里)和非洲中部沿海(今天的肯亞)。每到一處,鄭和都以明朝和平使節的身分,向當地的國王或首領贈送禮品,表達建立邦交、友好通商的誠意,並邀請他們訪問中國。這是以實力為背景的和平外交行動,收效甚大。但我國從未想過利用自身強大的力量去謀取東南亞、印度或非洲,當時明朝統治者只要周圍鄰國口頭上向我國表示臣服就心滿意足了。
我也曾經設想,如果鄭和船隊同達·迦馬船隊能夠相遇的話會是怎樣的局面?但是想到鄭和船隊只是曇花一現,後來明清兩朝再也沒有類似的遠航,而「禁海令」倒是下了不少,近代中國閉關自守、衰朽沒落的命運恐怕還是很難改變!
大航海時代對我國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1622年,荷蘭侵佔澎湖,屠殺島上居民。1624年,荷蘭又進犯台灣。38年後,才由民族英雄鄭成功領導收復台灣。1842年8月29日,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7月1日我國才收回香港。還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澳門!
葡萄牙征服馬六甲後就開始窺探中國。1513年,在我國廣東附近首次出現了被明朝稱為「佛郎機」的葡萄牙航海者。1517年,葡萄牙特使皮雷斯率船隊來華。葡人最初就是抱著征服中國的野心而來,面對明朝官府的禮遇更加橫行無忌,在廣東犯下了累累罪行。1521年8月,中葡終於爆發屯門之戰。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戰船50艘與葡艦隊激戰40天,葡人死傷慘重,被迫逃離屯門。1522年,葡萄牙國王派克亭何率五艘船、300名遠征隊到屯門增援,於是又發生西草灣之戰。明朝軍隊拚死奮勇殺敵,俘葡船二艘,俘虜葡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多人,葡人被逐出廣東。此後葡人就與倭寇勾結,騷擾浙江、福建一帶。所謂倭寇,本就是一個國際性的海盜組織,其中不乏有中國人參與。(鄭成功的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海盜頭子鄭芝龍,鄭成功生於日本長崎平戶的千里濱。)到1549年,葡萄牙海盜被基本剿滅干凈。由於我國是統一的大國,才沒有象印度那樣在葡萄牙人眼前分崩離析。
眼看硬的不成,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曬濕物,賄賂明朝官員,被允許進入澳門。從1571年開始到1849年,葡萄牙人每年向中國政府支付地租以居留澳門。明末清初,我國在同澳門的葡萄牙人貿易中獲得了大量的白銀,澳門也成為當時東西方文化、科技交流的門戶。但是好景不長,18世紀初,葡萄牙人為了牟取暴利,將鴉片作為毒品從印度向我國大量走私,我國白銀開始大量外流。葡萄牙人是用鴉片毒害我國的始作俑者!葡萄牙人還在澳門從事罪惡的苦力販賣,這同當時歐洲人在非洲和美洲進行的奴隸貿易沒什麼兩樣。鴉片戰爭後,葡萄牙趁我國內外交困之際,巧取豪奪,逐漸蠶食、侵佔,直至佔領澳門全境。這就是澳門問題的由來。
在葡萄牙統治澳門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佔澳門人口90%以上的中國人在那裡並無任何民主與人權可言,相反,令人發指的流血慘案卻是屢屢發生。最近的一次是在1966年的12月3日,澳葡當局鎮壓群眾示威,打死中國居民11人,打傷212人,逮捕62人。
『拾』 南非有多少人口
南非人口數量:565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