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龔灘古鎮有多少人口
A. 誰能介紹一下酉陽的龔灘古鎮的具體情況
一條長約五里的青石板路向前延伸著,窄窄的石板街兩側的吊腳樓上掛著各種幌子、牌匾和大紅燈籠,拖著大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的「清人」在巷內來來往往……走在重慶市酒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古鎮龔灘的石板街上,我的腦海里不時浮現出這種電影場景——我終於有幸踏上了這座在《遠山峽谷》、《趙世炎》等多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古鎮。
龔灘原為烏江中的一個灘名,被稱為「霸王灘」,意為烏江上最險最惡的灘。1700多年前,在其岸邊形成了古鎮龔灘——依山傍水,懸空臨江的座座吊腳樓相依相連,沉靜安詳中顯得蒼老古樸。
線路(1):重慶—涪陵—武隆—彭水—龔灘
線路(2):重慶—江津中山古鎮(如遇雨天,改為線路2)
一路上坐了8小時的汽車,沿途經過了:白彭路、成渝路、渝長路、長涪路、國道;萬洲、黔江、涪陵、彭水、酉陽;長江、嘉陵江、阿蓬江、烏江。。。。。終於見到了慕名已久的古鎮——龔灘。
古老的小鎮座落在美麗清秀的烏江邊上。導游小姐告訴我們,龔灘建鎮已經有1700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是貴州和四川兩省食鹽的河道中轉站,是個名副其實的商賈雲集的鬧市。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
N種方式 玩轉中國 吳階平為新興題詞
度假居所 浪漫體驗 洪水肆意 出行指南
——土家族人的集聚地。
一條長長的青石板路貫穿整個鎮子。剛剛進入古鎮,就能看見古鎮頭立著一棵古老而碩大的黃桷書,鬱郁蔥蔥。河風吹過,它就婆娑得向遊人們述說著古鎮的昨天和今天。
鎮上隨處可見木製的吊腳樓。4、5根粗木捆成的樓柱子,數塊木板拼成的地板、牆壁。屋的一面是緊靠街的店面;另一面是三面懸空,靠木柱子支撐的「樓」,樓下是用來喂養牲畜、堆放雜務的。不遠處是嘩嘩流淌的烏江水,這就是龔灘的吊腳樓了。
鎮上還能見到一、兩處飛檐翹角的封火牆。古鎮的房屋多是木製的。但是,在屋與屋之間偶見有土坯燒製成的全磚體的封火牆。封火牆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火情擴張,當火災發生時,它就能有效地阻斷火勢。據說,就在全國有棱有型的封火牆都不已經多見了,但是,在古鎮我們卻也有幸目睹了這歷史悠久的封火牆的風采。
鎮上唯一健在的一個纖夫在自家青磚瓦房前,悠然地吸著世面上少有的土煙(葉子煙)。任遊人在他面前如何評說,指點,他自悠然,不語,不動。只有那張被歲月雕刻在臉上的一道道痕跡,在提醒著我們後人,老人家,他曾經經歷了怎樣的,和我們今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鎮的中央搭著一個大大的戲檯子。導游講,檯子是許多年以前一位很有錢有勢的土司老爺修建的,為的是土家族人在這個台上進行他們民族特有的祭祀儀式,他們會戴著各式各樣的人物面具,圍成一個大圈,手拿器具,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祭祀時,是所有土家族人的大節日,整個鎮子都要沸騰起來。到了後來,人們不在需要當時那種形式的祭祀了,曾經在台上表演過:白毛女、紅燈記、樣板戲、忠字舞。世事變遷,如今檯子已經完全「滄桑」不堪了,不能再發揮它曾經顯赫的作用了。
就在大家為大檯子唏噓哀惋時,導游小姐幾步登上檯子,即興為我們表演起土家族歌舞來。「阿妹,阿妹,這邊來喲,這邊來喲;阿哥,阿哥,我在這坎材哦,我在這坎材。。。。。」她又唱,又跳。我們幾個好動的朋友,跟在導游的後面,學著她跳他們的民族舞蹈——擺手舞。悠揚而淳樸的歌聲;簡單而歡快的舞步。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與古鎮的那種緣,那種根之情。
曾經的繁榮商貿聲;纖夫的用力吆喝聲;土家人的祭祀鑼鼓聲。還依稀在我們的耳旁回響。
別了,古鎮。別了,龔灘。別了,生於斯,長於斯,情於斯的土家人!
B. 重慶第一古鎮在哪裡
重慶第一古鎮拆遷中的龔灘古鎮,現在又在重建中,2008年初步完工。
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坐落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
古鎮現存長約三公里的石板街、150餘堵別具一格的封火牆、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獨具地方特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專家學者考察後認為,龔灘古鎮可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鎮媲美。
龔灘古鎮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連全鎮,街邊是古香古色、臨崖高挑的木製吊樓;是訪古、獵奇、探險的理想景區。烏江幹流龔灘至萬木段,全長60餘公里,包括龔灘、清泉兩個古鎮及烏江一級支流阿蓬江龔灘至大河口段,堪稱烏江畫廊之精華。
龔灘古鎮位於國道319線旁,是黔江民族風情旅遊區的景點之一。自重慶沿烏江航道可直達龔灘,彭水至龔灘的公路路面平整,酉陽至龔灘公路正在改造。重慶、涪陵、彭水有直達龔灘的快艇,黔江、酉陽已開通到龔灘的旅遊專線。景區內交通以烏江航運為主,現有電瓶飛船、舢板船、機動船等運輸工具,還有人工抬轎、騎自行車、騎牛等特色交通。
縣城內有二星級(准二星級)賓館三家。龔灘的食宿飯店能同時接待200人,旅遊船同時接待100人。已開通國際國內長途直撥電話,能收到手機信號。
C. 龔灘古鎮簡介哪有
龔灘古鎮全天24小時免費開放
龔灘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龔灘古鎮位於國道319線旁,是黔江民族風情旅遊區的景點之一,坐落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
龔灘古鎮自古以來即是川(渝)、黔、湘、鄂客貨中轉站,素有「錢龔灘」之美譽。是由烏江連接重慶的黃金口岸,東接嶺口、天館,西與貴州沿河以烏江中心線為界,南抵後坪,北靠彭水善感鄉。全鎮幅員面積133平方公里。
龔灘古鎮現在每年除要接待大量的旅遊者以外,還有不計其數的采風者和畫家、攝影家前來進行藝術創作活動,被學者稱之為烏江畫廊上最理想的藝術創作基地。
龔灘古鎮青石板街清幽如玉,串連全鎮,街邊是古香古色、臨崖高挑的木製吊樓;是訪古、獵奇、探險的理想景區。烏江幹流龔灘至萬木段,全長60餘公里,包括龔灘、清泉兩個古鎮及烏江一級支流阿蓬江龔灘至大河口段,堪稱烏江畫廊之精華。
民俗風情
一是食宿獨特。飲食特色有:香菌丸子、老蠟肉炒山蕨巴、豬蹄風蘿卜、排骨幹虹豆、燒白、土雞燉苕粉、罐海椒、老南瓜綠豆燙、炒綠豆粉、涼豆腐、豆花等。
二是古鎮千家居在設施、接待上均是古鎮遺漏下來的傳統,住宿其中,更有清風攬月,臨江聽潮之意境。
三是工藝別致。藤編、根雕、奇石、花卉、刺綉等工藝品堪,稱一絕,倍收遊客青睞。
四是戲曲幽雅、精美。土家擺手舞、陽戲、馬馬燈、哭嫁、孟蘭節放河燈、元宵鬧花燈、元宵說書會等。
古鎮文化
元宵節、娘娘會
古鎮景點
錦樓、織女樓、鴛鴦樓、董家祠堂、巨人梯、半邊倉、太平缸、鯉魚跳龍門、阿彌陀佛橋
D. 今年龔灘古鎮人多嗎
不多。龔灘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重慶市第一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重慶著名旅遊勝地,2022年此地受疫情影響來此旅遊的人比往年少,是不多的,其被譽為「烏江畫廊核心景區和璀璨明珠」。此古鎮位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隔江與貴州沿河縣相望,是酉陽「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自古以來便是烏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的貨物中轉站。
E. 重慶周邊有哪些好耍的旅遊景點
重慶周邊旅遊景點,從廣義的范圍來說重慶周邊景點包含重慶市周邊、成都周邊、和貴州周邊,下面就給大家收集了一些重慶周邊著名旅遊景點,一起來了解一下。
重慶周邊好耍的旅遊景點
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坐落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龔灘古鎮現存長約三公里的石板街、150餘堵別具一格的封火牆、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獨具地方特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
巫山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是大寧河下游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1991年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4年11月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12月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還評為“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慶文明景區”,“重慶安全景區”,被名人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
豐都鬼城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位於重慶市下游豐都縣的長江北岸,是長江游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豐都鬼城又稱為“幽都”、“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葯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金佛山
金佛山是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金佛山位於神秘的北緯30°附近,重慶市南川區境內,大婁山脈北部,面積1300 平方公里,景區面積441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撥2238米,“金佛何崔嵬,飄渺雲霞間”是對金佛山最美好的寫照,每當夏秋晚晴,落日斜暉把層層山崖映染得金碧輝煌,如一尊金身大佛交射出萬道霞光,異常壯觀而美麗,“金佛山”因此而得名。
阿依河
阿依河其原生態自然風光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景區現已開發十六公里,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准盡量保持原生態修建,由原生態峽谷泛舟、水上風情苗寨(牛角寨)和中國西部第一自助漂流三大部分組成。原生態大峽谷——狹窄處如一線通天,稍寬處如墜入天坑,兩岸的竹海綠浪長達20餘公里;水上苗寨(牛角寨)——堪稱川渝第一苗族風情水寨,備有豐富精彩的民俗風情表演,苗寨外觀忠實於苗族傳統建築,但內部功能設施完善;國西部第一自助漂流——全長九公里,落差60餘米,漂流時間4-5小時—口號:要漂流請一定要到阿依河。
F. 龔灘古鎮坐落於重慶的哪個位置呢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各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獨具特色的古鎮,古鎮已經成為我們日常休閑娛樂的好地方,甚至有些城市內部也修建起來名譽上的古鎮,主要是為了給城市增添一個新的景點,也是為了增加一張對外的名片,同時也能市遊客逛街游樂的好去處。那麼在我國的重慶,本身就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同時也是我國最熱門的網紅旅遊城市之一,自古就有著山城、霧都、橋都等各種名稱。
公攤古鎮主要生活的人群是土家族,這里有著淳樸的民風,還有著一群善良的居民,還有那些美麗大方的土家族姑娘,來到這里不僅能感受到不同的民俗風情,還能看到他們載歌載舞是歡快的舞蹈,還有的就是土家族的那一份柔情,這么好的地方,你不打算來看看嗎?
G. 龔灘古鎮是國家幾A級景區重慶自駕過去有多少公里
重慶是目前知名度特別高的旅遊城市,它除了重慶的名稱之外,也被人叫做最美山城、最美霧都、以及橋都等這些獨有的稱呼。很多人來重慶旅遊,多數人都會將旅遊地點選擇在當地的主城區,但是會忽略一些額外的景點。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重慶一座被遺忘的古鎮:這就是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的風景非常美麗,景色也特別吸引人,很適合自己帶著家人、或者是戀人,來這里拍攝一組美美的,最自然最好看的寫真大片。龔灘古鎮這么美麗的地方,夏季又能夠給我們帶來絲絲涼意,這么美麗的龔灘古鎮你會來嗎?
旅遊地點:重慶市酉陽縣,門票:16元。
遇見重慶:從烏江畫廊上的璀璨明珠——龔灘古鎮開始
H. 龔灘鎮的龔灘簡介
龔灘,是烏江流域上的著名險灘之一。地處重慶酉陽西部,與貴州沿河縣鄰界。據史書記載,此灘是由於明代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酉陽山洪暴發,鳳凰山垮岩,堵塞烏江河道而形成的陡灘。
龔灘西岸,懸岩高聳,直插雲天,懸岩之上,鳥語猿啼,古木森森,有名的蠻王洞就在其間。東岸坡勢較緩,龔灘古鎮,即坐落其上。土家吊腳樓,依山而建。公路蜿蜒,直上雲天,鎮上有明清古建多處,其中川主廟、三教寺等,較為有名。復有眾多古碑,原貌猶存。其中有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碑,有倒刻無量佛碑,還有明代萬曆年間的第一關雙鉤題刻碑,至今仍完好無損。有旅遊價值的還有宋代四方井、摩天石柱、一溝十三橋和五十年代興建的一度稱冠世界的龔灘大石拱橋等,為龔灘這個地方增色不少。 為什麼要取名為龔灘呢?
有人說,是因為這個灘的東岸居民,姓龔的人特別多,而且是望族,故名龔灘。也有人說,無論過去和現在,這里姓龔的人家都不多,顯然龔灘不是以姓氏命名,而是對龔字另有解釋。說是龔者大也。龔灘就是大灘。這種說法,考諸典籍,似乎不能成立。
還有人說,龔灘的得名,是在很古以前,有一姓共的氏族首領,因避難,逃到夜郎與黔地接壤的烏江大山之中定居,為了避免暴露貴族身份,就隱姓埋名,改共為龔,取意為共氏的後人,都是龍的後代。龔姓居住於烏江灘旁,故稱龔灘。此說是否正確,也難判定。 地處酉西邊緣;居阿蓬江與烏江交匯北測,隔烏江與貴州省相望。數百年前的一天,西江邊陡然山崩石飛,巨石隆隆傾砸入江,滾滾烏江一時驚濤裂岸,亂石穿雲,千里航道轉眼被攔腰截斷。一塊塊石頭,一堆堆暗礁密布由在兩公里長的河道上,形成了一個白浪亂滾,礁石猙獰的灘,這就是龔灘。龔灘古鎮最著名的兩大奇絕是吊腳樓和青石板街。龔灘吊腳樓從南宋一直修到1963年,其中不少已飽經烏江風雲,人世滄桑,不少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其經久耐用程度與現代建築媲美。古鎮吊腳樓還頗含藝術與文化品味,如西望牛郎山的織女樓,數噸重的鴛鴦樓,亭台樓閣式的綉花樓等,難怪著名畫家吳冠中到此一游時,用了瓊樓玉宇來贊賞它。
龔灘鎮的另一奇絕是一條青石板路,長達兩公里的老街,全由一塊塊青石 鋪成。青石年代古遠。一年年一代代被赤腳、草鞋、布鞋膠鞋、皮鞋踏磨得光滑玉潤。青石板街居然可坐、可行、可卧而無需擔憂一身塵土。走在這絕無車蹤喧嘩的石板路上,應接沿街翹角飛樊檐犬牙交錯臨空撲來,其間有摩崖石刻第一關七百餘年的四方井。一種悠遠古樸的歷史回歸感和傳統文化的浸潤感由然而生。據專家考證,此石板街是長江沿岸目前保持最完整,且極具觀賞價值的石板街,難怪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台等多次到此攝外景。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I. 烏江上的明珠——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阿蓬江與烏江交匯處,背倚鳳凰山,面臨烏江,依河岸山勢而建。龔灘古鎮地處重慶酉陽、彭水和貴州省沿河縣的結合部,自古就是川(渝)、黔、湘、鄂客貨中轉站,向南水運可達到貴州的思南地區,向東便是陸路的龔龍古道,到酉陽龍潭,再進入湘鄂等地。龔灘古鎮是龔龍古道的起點,也是川鹽古道涪岸線的重要市鎮。
地理環境自古就是與經濟發展一脈相承的,特別是以水路交通為主的過去,更是如此。據嘉靖《思南府志》記載,在明朝萬曆初年,酉陽龔灘所依鳳凰嶺山崖垮塌,巨石落入江中,阻斷烏江水道,龔灘段烏江水深變淺,船隻必須在龔灘卸貨,然後空船牽拉過險灘,登岸後轉船方能繼續前行,其險可比巫峽之險。因此,從龔灘卸下的貨物,小部分沿烏江繼續南行進入貴州。大部分通過龔龍古道,運到龍潭古鎮,然後轉運到秀山或經過湄舒河運至洞庭湖地區。在明、清和民國時代,龔龍古道運輸的繁忙程度達到巔峰。正是由於這個地質水文變化,造就了龔灘的繁榮。曾有「龔灘錢,龍潭貨」的說法。「龔灘錢」的意思,就是說要找錢(重慶方言,即賺錢)就來龔灘扛鹽巴。周邊農民生計無著,多來龔灘做纖夫、背夫的工作。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背夫背一袋鹽從山上到碼頭可賺0.14元,一個壯勞力一天最多可背30袋,一天大概三四塊,一個月賺的堪比鄉鎮幹部的工資。只要肯出力氣,在龔灘不愁賺不到錢。
當我們在趕往龔灘古鎮的路上,司機師傅說現在的龔灘古鎮是在距離原址1.5公里的小銀灘遷建的。因為2006年由於烏江下游的彭水水電站建成蓄水,使烏江水面龔灘段上漲,龔灘老街被淹沒在碧綠的烏江底下,連同烏江岸邊的纖夫道一起沉入了江底。我們心裡的遺憾之情難以言表,後悔沒早些時候來,想像著老龔灘的樣子該是什麼樣呢?
司機師傅彷彿看透了我們的心思,就介紹說:曾經的老龔灘分老街和新街。老街靠近河岸底下,從上碼頭到下碼頭,綿延兩公里,保留著清末民初以來原有的模樣。老街用青石板鋪就,建在山岩上,依山勢開鑿而成。房屋或靠山勢,或壘石為基,依山面水,多為木製吊腳樓。新街在老街的上一層,建於80年代,多是磚瓦房和水泥房屋,很多都是木窗框,藍色或綠色的門窗玻璃。
聽了司機師傅的介紹,那不又是個鳳凰古城嗎?我們更加遺憾了。司機師傅安慰我們道:「是遷建,2005年遷建啟動,2009年5月新龔灘對外開放,用四年時間遷建一個古鎮,據說是中國古鎮遷建的典範。你們到了去看看就知道了,龔灘古鎮並沒有消失喲!」
車子拐入下坡道,碧水邊遠遠望見依山而建的古鎮,還是挺古樸。也許心裡有了「老龔灘已經消失」這個烙印,走近看,總能看到木樓的「新」!
於是,我們決定先去坐遊船,烏江百里畫廊可是4A,讓自然景色的美找補一下失落的心。158元/人的船票除了讓我們咬了咬槽牙,就是寄託烏江兩岸的驚艷。
遊船駛離岸邊,遠遠望去,新龔灘跟老龔灘布局一樣,岸邊建築老些上面更新一些。
隨著遊船走遠,看見烏江兩岸的房屋,導游說這些就是彭水水電站建成後,露在水面之上的新街部分的房屋。
這些房屋確實很有年代感,其實走走這些老龔灘的新街也是不錯的,只是這次我們沒有時間了。
對面就是阿蓬江,在這里與烏江匯合。看到綠色的路牌了嗎?
烏江畫廊,畫在哪裡啊?只有一江碧水,兩岸的山景實在沒什麼特點,我們的「失望」到是被「驚到」了。
遊船行駛大概半個小時,轉了個圈兒,又回到古鎮。這個「百里畫廊」喲,無語。
在碼頭廁所旁邊,看到這幅圖,才知道百里畫廊的真正路線。問工作人員,如何走這趟線路?回答坐客船,一天一班,只有當地人會坐,我們是會迷路的。我們的158元,就這樣倉促結束了。
剛上岸就接到司機師傅的電話,告訴我們他去古鎮北門等我們,這樣我們深得走回頭路了。還是司機師傅溫暖啊!
我們首先看到畫家吳冠中為龔灘古鎮做的貢獻,古鎮人沒有忘記,看這就是他對龔灘的印象: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
我們沿著石階上行,到文昌閣,再沿著石板街北行。
遷建過來的老房子都在北邊,正如這個「第一關」介紹的,北邊才算城內。
這就是萬曆年間李德谷所題石刻「第一關」,搬遷過來了,欣喜。
遷建過來的「董家祠堂」
川主廟
可見陝西商人在川南實力,自貢有個西秦會館,在龔灘也有一個。
半邊倉也是龔灘古鎮的一個重要建築,現在卻鐵將軍把門。
看這西秦會館的外牆,石塊壘砌的石牆都是從老街遷建過來的。
小孩子在吳冠中的雕塑下玩耍
冉家院子是酉陽土司府邸,每人花10元,進去參觀一下,感覺這是新龔灘遷建過來最好的一部分。冉家從乾隆年間有24代都做酉陽土司,統治這當地的政治、經濟、軍事。院子里有天井,秀樓,還有許多精美的雕飾。
冉家院子里有一幅照片《最後的纖夫》,從圖片中可以感受到龔灘之險,纖夫之苦。
老街上還有這些鐵索
北門觀景台上再遠眺一下烏江
北門口的路,也挺有特點。
龔龍古道,隨著民國時開鑿公路隧道,實現了貨物的公路運輸,解放了背夫的肩膀。龔灘古鎮,1959年貴州烏江航道局炸平了烏江垮塌山體,烏江水運得到了恢復,龔灘作為重要貨物中轉站的地位也漸行漸遠。繁華過後的龔灘,鹽文化的底蘊不該失去,應該挖掘和傳承。
2021.2.10
下篇:龍潭古鎮
J. 龔灘古鎮有什麼好玩
龔灘古鎮有什麼好玩?
龔灘古鎮 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重慶市第一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烏江畫廊核心景區和璀璨明珠,重慶著名旅遊勝地。那麼龔灘古鎮好玩嗎?龔灘古鎮有哪些知名旅遊景點介紹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景色秀麗、民風淳樸的龔灘古鎮。
簡介
龔灘古鎮地處重慶市酉陽縣、彭水縣和貴州省沿河縣的結合部,烏江、阿蓬江的交匯處,酉陽縣城至彭水縣城公路穿越龔灘中心集鎮,龔灘碼頭年貨物吞吐量在500萬噸以上,水陸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即是川(渝)、黔、湘、鄂客貨中轉站,素有“錢龔灘”之美譽。全鎮幅員面積133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57個組,2.1萬餘人,有耕地面積2.6萬余畝,森林面積7.8萬余畝。
龔灘古鎮好玩嗎?古鎮現存長約三公里的石板街、150餘堵別具一格的封火牆、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獨具地方特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專家學者考察後認為,龔灘古鎮可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鎮媲美。龔灘人的生活方式如同建築遺留一樣,保持著質朴和多樣。每年舊歷正月初九至十四,夜夜耍龍燈,舞獅子。端陽節有龍舟競渡。有遠方來客,淳樸的古鎮人會拿出鹽茶、羊油茶、油碟糟、釀海椒、酥食、米花等獨具特色的小吃熱忱款待……
龔灘古鎮有哪些知名旅遊景點介紹呢?龔灘古鎮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連全鎮,街邊是古香古色、臨崖高挑的木製吊樓;是訪古、獵奇、探險的理想景區。烏江幹流龔灘至萬木段,全長60餘公里,包括龔灘、清泉兩個古鎮及烏江一級支流阿蓬江龔灘至大河口段,堪稱烏江畫廊之精華。吊腳樓和青石板街被譽為龔灘古鎮最著名的兩大奇絕。龔灘吊腳樓從南宋一直修到1963年,已飽經烏江風雲,人世滄桑,其經久耐用程度堪與現代建築媲美。古鎮吊腳樓還頗含藝術與文化品味,如西望牛郎山的織女樓,數噸重的鴛鴦樓,亭台樓閣式的綉花樓等。龔灘鎮的另一奇絕是一條長達兩公里的青石板老街,它被經年累月人們的足跡打磨的油亮。烏江的逝者如斯和青石板路的滄桑穩固之間的對比,引人遐思。
注意事項
龔灘古鎮旅遊注意事項一:必備物品
1.龔灘古鎮景區晝夜溫差大,請帶足保暖防寒衣物,並備常用葯品。
2.重慶的氣候潮濕,有時候洗了衣服第二天不一定會干,所以多帶幾套輕便的衣服用於換洗。
3.重慶的.飲食以麻辣為主,不習慣吃辣的多帶些降火的葯,防止上火。
龔灘古鎮旅遊注意事項二: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去古鎮旅遊除了賞心悅目的風景外,還有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俗話說:“入鄉隨俗”,您在古鎮旅遊時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在進入少數民族聚居區旅遊時,要尊重他們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於行動上的不慎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
龔灘古鎮旅遊注意事項三:飲食衛生須知
來龔灘古鎮旅遊自然少不了品嘗美食一項,在外旅遊品嘗當地特色,無疑是一種“飲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切忌暴飲暴食,以免給您的健康帶來危害。
龔灘古鎮旅遊注意事項四:安全須知
龔灘古鎮旅遊期間要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去人多的地方小心小偷,帶好隨身行李,特別是錢包和手機,出門前仔細檢查一遍。江的逝者如斯和青石板路的滄桑穩固之間的對比,引人遐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