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韓國慶州人口多少

韓國慶州人口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26 18:58:06

『壹』 韓國有哪六大城市

首爾
首爾(Seoul,서울)是韓半島上以及韓國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第七大都市.首爾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國海、陸、空交通樞紐,為韓國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華的現代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之一。首爾也是全球富裕的大都市,2007年GDP達至2600億以上。首爾位於韓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千米,距東海岸約185千米,北距朝鮮平壤約260千米。首爾特別市都市圈包括仁川,水原等城市,人口為2-300左右,真可謂是國際大都市。四季的首爾都呈現出迷人的景色,吸引著海內外的遊客來欣賞觀光。首爾是一座現代與古老兼並的大都市。

釜山
韓國東南端的港市,位於首爾南東部450km處,東經129度,北緯35度。東南濱朝鮮海峽(韓國稱:大韓海峽,Korea Strait ),與日本對馬島相望;西臨洛東江。西北山地聳峙,南有群島屏障,為著名深水良港,半島南部門戶。總面積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萬,人口居住面積是386萬多平(2000年為准),劃分為1個郡和15個區,是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西部是落東江下流,南部是大韓海峽。所以有很多海水浴場、溫泉等,年中有非常多的遊客到此來休假。可以稱得上第二個首都的釜山在1萬5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開始就開始有人居住,是歷史悠久的城市。這里不但有梵魚寺、忠烈祠等重要的文化財產,還有金井山城等風景優美的景點。又是韓國的第一港口城市,是海外貿易活躍的地方。市政府所在地是中區中央洞7街20番地。原為漁村。1441年開港,1876年辟為貿易港。二十世紀初,京釜、京義線通車後發展迅速。1929年定為慶尚南道首府。嶺南工業地帶核心,以紡織、食品、化學、造船、電子、建材工業為主。近郊多果園、菜園和養豬、養雞場。附近盛產稻。暖流通過沿岸,遠洋漁業基地,西港為著名漁港。海陸空交通樞紐。南部最大貿易港,輸出以水產品、紡織品、鐵、石墨、機械製品為主。有東萊城跡、溫泉、海雲台等旅遊地。
釜山因其地形似釜而得名,市花為山茶花,市樹為塔松,市鳥是海鷗

大邱
大邱地處朝鮮半島東南部,首爾東南327公里處。大邱繼承了古代新羅和伽耶的燦爛文化,是韓國東南的政治、經濟、社會、藝術中樞,並是纖維、眼鏡框架、遮陽傘、自行車、木工藝等輕工業發達的城市。化纖產品出口佔世界的40%。大邱有27所大學,每年培養出4萬多名的高技術人員。其周邊建有龜尾電子基地、浦項鋼鐵基地、昌原機械基地、蔚山化學重工業基地。大邱的交通網遍通全國.

仁川
仁川是韓國第二大港口,世界重要港口之一,是近代韓國足球發源地,也是韓國最大的沿海工業都市。

光州
光州是韓國第5大城市,人口140萬,位於韓半島三角據點的西南圈中心城市。城市以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氛而聞名。其展示文化的光州藝術節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稱道。每2年一次舉行的「光州藝術節」,吸引國內外遊客200萬人次,發展成世界性的慶典。此外,泡菜與高架活結格鬥節(韓國傳統的一種拔河)等獨特的文化活動不斷展開。

大田
大田位於韓國中部,漢城以南170公里處,忠清南道首府。在錦江支流大田川沿岸,位京釜線、湖南鐵路線與高速公路的交叉點上。人口23.2萬(1987)。原為小村,1905—1914年鐵路通過後興起。1943年設市。是韓國中部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韓國的六大城市之一。
作為韓國第二大行政與科技城市,這里集中了大量政府機構。大田也是韓國的科技中心,大約70家領先的研究所都設在大德研究基地內,大德科技園區內有近800個高科技企業,相當於中國的中關村科技園和美國的「矽谷」。因此,人們昵稱大田為「韓國的矽谷」,同時也是作為大德研究基地和國內外27個科學城市之間結成的WTA(世界科學城市聯合)事務局所在地。 城郊農業發達。工業以紡織(棉、絲、化學纖維)、皮革、釀造、造紙為主。有儒城溫泉、蘇堤湖等名勝地。
大田目前已是全國的交通要沖。以大田為中心,可以游覽韓國中部的各種風物。俗離山、儒城溫泉、雞龍山、扶余、公州等中西部觀光勝地都在其周邊不遠處。據中方統計,現有500多中國留學生在大田地區學習,其中博士和博士後占近四分之一。

『貳』 韓國慶州金氏是貴族嗎

是,是韓國皇族的後裔。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South Korea),簡稱「韓國」。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韓民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200萬。 首都為首爾。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韓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

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之牛耳,製造業與科技產業發達,除高速互聯網服務聞名世界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集團、SK集團、LG、浦項制鐵、韓華集團等。

『叄』 慶洲市是哪個省

沒找到「慶洲市」,只有一個「慶州市」,題主你是否錯別字了?

慶州市(朝鮮語:경주시/慶州市Gyeongju si*/?)是大韓民國慶尚北道的市。古代新羅王國首都金城在此地。慶尚道中的「慶」即出於本市。現在是韓國主要觀光城市。石窟庵與佛國寺和慶州歷史區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市面積1,323.85平方公里,人口280,092人(2004年)。

『肆』 對歷史感興趣,韓國慶州是什麼樣的

曾是新羅古都的慶州整個城市處處是文化遺址。新羅公元前1世紀開始從慶尚道地區發展起來,後來先後滅掉高句麗和百濟,公元7世紀成為韓半島上第一個統一國家。稱得上長達992年的千年古都——慶州,擁有最具韓國特點的自然景觀以及新羅時代的遺址,每年吸引8-900萬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最著名的景點有,佛國寺、石窟庵、國立慶州博物館、大陵院(天馬冢)、芬皇寺、瞻星台、雞林、皇龍寺址、臨海殿址(雁鴨池)、鮑石亭址、南山、普門觀光團地等。2000年,慶州遺址被國際紀念物遺址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為保護國際文物而設立的非政府機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 面積 : 1,323.75㎢
• 人口 : 29萬 480名 (2000年)

一、佛國寺

佛國寺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性的歷史遺跡也是代表慶州的一處遺跡。寺廟本身的秀美及石制文物的傑出的藝術美已經為世界所公認。
佛國寺始建於新羅第23代王——法興王(514-540年在位)15年(公元528年),當時稱為華嚴佛國寺或法流寺。以後751年景德五(742-765年在位)時的金大城(700-774年)指揮的翻建工程直至774年惠恭王(765-780年在位)時期才完工。經過了17了的漫長工程之後,才開始稱為佛國寺。
經高麗(918-1392)時期至李朝時期(1392-1910),佛國寺經過了多次改造,更揚名於世,但李朝時期的1593年即宣祖(1567-1608年在位)時期由於壬辰倭亂(日本侵朝戰爭,1592-1598年),佛國寺自建造後819年時其木結構全部被燒毀。
李朝時期的1604年(李朝宣祖37年)左右又開始重建佛國寺,至1805年李朝純祖(1790-1834)時期經過了40多次的局部保修。但此後又有許多建築被破壞、偷盜,可謂是禍事累累。
1969年佛國寺復原委員會成立,在留下遺址的無說殿、觀音殿、毗盧殿、經樓、迴廊等於1973年復原,大雄殿、極樂殿、泛影樓、紫霞門等破舊的部分也進行了修復。
目前佛國寺內有多寶塔(國寶第20號)、釋迦塔(國寶第21號)、蓮花橋/七寶橋(國寶第22號)、青雲橋/白雲橋(國寶第23號)、金銅毗盧遮那佛坐像(國寶26號)、金銅阿彌陀如來坐像(國寶第27號)、舍利塔(受保護文物61號)等許多文化遺產。
多寶塔和釋迦塔作為韓國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塔建築,於1962年被指定為國寶。這兩座塔高10.4米,分別聳立於大雄殿和紫霞門之間庭院的東西兩側。多寶塔位於東側,釋迦塔位於西側。釋迦塔共分三層,塔身建立在二層基壇上,是韓國最有代表性的塔建築。多寶塔是一座八角塔,塔身建立在呈「十」字形的基壇上,四周壘砌石階,周圍加以四角形護欄。多寶塔建築工藝細致精湛,經過漫長歲月的沖刷仍保存著原來的風貌。多寶塔和釋迦塔建築工藝之精細,堪稱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美術作品的精華之作,四角、八角和圓非常巧妙地揉和在一起,構成獨特的建築風格。
大雄殿和極樂殿是佛國寺誦經參佛的地方,通往殿堂的小路東邊是青雲橋和白雲橋,西邊是蓮花橋和七寶橋。青雲橋和白雲橋是連接大雄殿和紫霞門的橋梁,象徵著俗世和佛界的連接。兩橋共有33級台階,位於下部的青雲橋共有17級台階,上部的白雲橋共有16級台階。青雲橋與白雲橋分別代表年輕人和老年人,是人生的象徵。這兩座橋將台階建成橋的形式,風格非常獨特,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新羅橋梁,因而堪稱稀有珍貴的建築國寶。
位於西側的蓮花橋和七寶橋是連接極樂殿和安養門的橋梁,傳說只有頓悟極樂之道的信徒才能從橋上通行。兩座橋共有18級台階,蓮花橋位於下部,共有10級台階,七寶橋位於上部,共有8級台階。這兩座橋與青雲橋和白雲橋相比,規模較小,但建築風格極為相似。蓮花橋的每一級台階上都鑲刻著蓮花瓣,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變模糊或磨損。現在這座橋不允許通行。這兩座橋與青雲橋、白雲橋都是佛國寺最有代表性建築物。
青雲橋和白雲橋的左側是泛影樓。泛影樓建於公元751年,1593壬辰倭亂時不幸遭到毀損,後朝鮮時代兩次重新修砌。現存的泛影樓修砌於1973年,比原來的規模要小。泛影樓呈底部和頂部寬,中間窄的形狀。支撐樓層的石柱中,每8根石柱都用不同的石料砌成,並分矗立於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築風格非常獨特。泛影樓內部保存有一面大鼓,大鼓屹立於用石頭雕刻而成的石龜之上。

二、石窟庵

石窟庵位於吐含山,是韓國典型的石窟寺廟。
石窟庵是第24號國寶,其正式名稱為石窟庵石窟。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一處以花崗岩建成的人工石窟寺院。新羅(57 B.C.-A.D. 935)時期的751年(景德王742-765年在位)由金大城(700-774)開始建造,經24年後於774年 (惠恭王765-780在位)才完工。
據說石窟庵與佛國寺建於同一時期。高麗時期[新羅末期,分裂的朝鮮半島重新統一後建立的王朝(918-1392)] 的史書《三國遺事》中記載,金大城為了現世的父母而建造了佛國寺,又為了前世的父母建造了石窟庵。
石窟庵位於吐含山(海拔745米)東面的山峰,是將花崗岩加工後人工堆砌的石窟寺院。主室呈圓形,內有本尊像等菩薩及弟子的像。石窟庵正是為了供奉本尊像而建造的。本尊像坐在蓮花寶座上,姿態柔和,表情慈祥。屋頂呈半月形或弓形,上有蓮花紋的圓盤為蓋。這里日出的景色十分美麗,因此有許多人都在清晨前來石窟庵。

三、國立慶州博物館

國立慶州博物館已有約90年的歷史,展出新羅(BC57-AD935)時代的首都慶州地區的文化遺產。展館大致分4個部分,本館、第1、2別館和室外展示場。本館內用大量的陶器,美術工藝室里有各種美術工藝品。在菊隱紀念室有保存有李養璇博士為保護收藏品捐贈的666件文物。第1別館古墳館展出慶州市內各巨大古墳里發掘的文物,金冠、冠裝飾、腰帶、耳環等金制裝飾品璀璨奪目。通過這些文物可以感受到新羅時代出色的藝術性。第2別館雁鴨池館展出雁鴨池內發掘出的3萬余件文物中的代表性文物。與其它展覽館展出王族墳墓中出土的作品不同,這里的展品都是生活用品,反映新羅時代人民的生活風貌,種類也很多。參觀完展館,就可到室外展示場參觀。室外展示場是博物館的院子,有韓國代表性的梵鍾——聖德大王神鍾。僅僅看到神鍾,就會肅然起敬。此外,這里還展出慶州地區的寺廟和宮殿遺址中移放過來的各種石頭文物。石頭文物大部分是與佛教有關的雕刻。如果遊客對佛教或華麗的宮殿文化有興趣,就一定要參觀國立慶州博物館。

四、大陵苑(天馬冢)

韓國的金字塔大陵園
遠眺慶州市區,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聳的巨大古墳。如果騎自行車或步行至這些巨大的古墳,便可以感受到現代和古代共存的神奇。這個大陵園面積12萬坪,是新羅(BC57-AD935)的王和貴族的墳墓群。現在公園里有23個巨大的古墳,如果加上地下看不見的古墳,則超過200個。大陵園里最有名的是天馬冢和皇南大冢。天馬冢發掘於1970年,由於出土的馬鞍墊子上繪有天馬,所以被稱為天馬冢。天馬冢作為1500多年前古新羅時代唯一的繪畫作品,十分引人注目,它也是大陵園中唯一開放內部的古墳。開放的王陵內部已經成為博物館,展出11,526件文物,王冠也被復原,可以看出死去的王過得是多麼奢侈的生活。除天馬冢之外,另一個值得一看的古墳是皇南大冢,它是大陵園中最大的古墳。作為夫婦合葬墓,這里出土了超過3萬件的文物和黃金陪葬品。皇南大冢的獨特之處在於夫人墓里的陪葬品的品位更高。它不意味著新羅時代婦女的身份高,丈夫的身份低,而是如實表明的婦女的地位高。這從新羅時代的花郎制度中也可看出,花郎作為青少年教育團體,其首領最初是女性,表明了婦女較高的地位。花郎徒制度後來成為新羅統一三國的巨大原動力。在留下許多歷史遺跡的古墳中信步走一圈,便完成了1500多年前的歷史旅行。

五、瞻星台

瞻星台是東方現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建於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AD632-646年)時期,用於觀測天空中的雲氣及星座。瞻星台是一座石結構建築,直線與曲線的搭配十分和諧,1962年12月20日被指定為國寶第31號。
瞻星台呈圓筒形,由362塊30厘米大小的石塊分27層堆砌而成。距底部4.16米處有一扇門,呈正方形,每邊長1米,門下方還遺留著放置梯子的痕跡。
內部至第12層都填滿了泥土,第19、20、25、26層的兩處有呈井字形的長石塊,石塊的兩端伸向台外。
瞻星台高9.17米,基座的石塊每邊長5.35米。當時人們通過星空測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24節氣,而井字石估計則是用來指定東西南北方位的基準。
建造瞻星台時用了362塊石塊,象徵著陰歷年一年的日子數。

六、芬皇寺

芬皇寺位於慶州市九黃洞,是新羅時期的寺廟。芬皇寺是新羅的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所建,當時就十分有名,有許多著名的高僧和畫家在這里寫書,畫佛畫。當時所畫的佛畫和製造的佛像經壬辰倭亂等多次戰爭石冰庫後都遺失了。
但是芬皇寺依然有名的原因則在於寺內有被指定為國寶第30號的模磚石塔。該塔系將石塊打磨成磚塊樣後堆成,原來為九層,現僅存三層,為了解新羅石塔文化的發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芬皇寺內除模磚石塔外,還有建寺後一直使用至今的井至三龍變魚井,還有幾處石制的文物。

七、石冰庫

石冰庫的意思就是用石頭做的冰庫,是古代的冰箱。這個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古代冰庫在新羅(BC 57-AD 935)的首都慶州的半月山上。這個優秀的古代遺跡的外觀非常簡陋,但是不要因此而失望。走到石冰庫的入口附近,就會有陣陣冷氣襲來,嚇人一大跳。石冰庫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這種神奇的結構體現了韓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石冰庫建在地氣寒冷的地方,地面和牆壁是花崗岩的,頂部是拱形,有通風口。建石冰庫的時候,最後用了很多很多的石灰,起到了防止外部的濕氣和雨水進入的作用。另外,冰庫地面是傾斜的,可以使冰融化後的水流走,花崗岩的頂部最後又抹了一層泥土,只留出了通風口。在這樣的冰庫里儲藏冰的時候,使用了稻草來隔熱。現代的科學家在這里做過試驗,用稻草隔熱保存冰時,6個月後冰只減少了0.4%。在古代,這里保存的冰在夏天是上層社會最高級的零食。因此,韓國的很多歷史書上都有王下令儲藏冰塊的記載。由此可推算,韓國至少在1500年前就開始建築並使用石冰庫。現在慶州的石冰庫建於朝鮮英祖14年(AD1733年),內部長12.27米,寬5.76米,是原貌保存較好的石冰庫之一。慶州的石冰庫是國家管理的遺跡,被指定為寶物第66號。

八、鮑石亭

鮑石亭(面積7,432㎡)位於溪邊的岩石上,1963年1月 21日被指定為史跡第1號。這里原是新羅(BC57-AD935)時期行宮的遺址,現在當時的建築已不復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鮑魚的石水渠。
石槽呈彎曲形,如同鮑魚殼一般,故取名鮑石亭。鮑石亭由約63塊石材組成,寬35CM,平均長26CM,全長約10米。據說以前曾將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導入鮑石亭後再通過石龜噴出。但現在石龜已不復存在了。
新羅的國王們經常帶領著君臣、貴族們來此遊玩。據說他們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邊之前吟詩,享受曲水流觴之風流韻致。
鮑石亭旁邊是南山的鮑石溪谷,這里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羅時期起就深受人們的青睞。因此新羅王室選擇這里建造了行宮。現在仍有數百年櫸樹、松樹、竹林,氛圍十分幽雅。

九、文武王海中陵

從慶州乘坐開往奉吉裏海水浴場的汽車約50多分鍾,便來到東海。眺望東海蔚藍的海水,可以看見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而美麗的石島。這個小石島是統一了三國後的新羅(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里的墳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個海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遺言興建的。大王希望死後能變成海里的龍以對抗日本海盜,保衛祖國。他的後代按照王的意願,於王死後在慶州附近的奉吉裏海邊的小石島上舉行了葬禮。首先在周長200米的石島中央挖出一個東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狀的湖,然後在水深2米處放置一塊高3.6米、寬2.85米、厚0.9米的石頭,石頭下安放遺骨。目前學者對安放的是骨灰還是遺骸尚有爭論。為使變成龍的王能夠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發現了水道的痕跡。到了秋天,從慶州到文武王海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場的道路就成為絕景。

十、感恩寺址

感恩寺是統一三國[ 7世紀後半期,新羅消滅百濟和高句麗統一三國,建立統一國家]的新羅[新羅/57BC~AD 935]文武王[文武王,在位AD661~681]修建的寺廟。現在除了高達13.4米的兩個石塔外已經全部被焚毀。 感恩寺是文武王為了藉助佛祖的庇佑之力趕走日本海盜的侵襲而開始修建的。但是文武王還沒有親眼看到感恩寺竣工就駕崩,他在遺言中要求將自己埋葬在距感恩寺500米遠的東海, 希望自己死後化為東海中的一條龍繼續保衛國家. 因此,文武王被水葬在感恩寺附近的東海,寺名是文武王之子神文王[神文王,在位AD 81~692]在AD 682年寺廟竣工時為感謝父親的恩惠而命名為[感恩寺]的。

< 感恩寺址 三層石塔 >
感恩寺的東西二塔具有同等規模和結構,被指定為國家第112號保護文物。韓國的塔中統一新羅初期修建的這座石塔無論是在雄偉庄嚴的氣勢上還是在穩固性上,在韓國各地的塔中都是很卓越的。這兩個塔高13.4米,是新羅時期的三層石塔中最大最堅固的,被視為珍貴的國寶。

『伍』 韓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韓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慶州慶州,作為韓國歷史文化的象徵,早已名揚四海,蜚聲世界。慶州位於韓國東南部,瀕臨日本海,人口有10多萬,市區及郊區面積為214平方公里。慶州境內遍布名勝古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12個文化都市之一。

『陸』 韓國前十大城市

首爾
韓國首都首爾( Seoul ,舊譯「漢城」)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因位於漢江之北,古稱「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漢城的英文名字按韓國語固有詞發音用SEOUL標記,意為「首都」。2005年,在市政府推動下,漢城的中文譯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漢城」改為SEOUL的諧音「首爾」。

釜山
釜山是韓國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四百萬。其位於韓國的東南部,是韓國最主要的天然港口和連接日本和濟洲島的航運碼頭。從 1978 開始,釜山開放了三個集裝箱港口碼頭,目前釜山港口的設施和吞吐能力使其成為世界第三大港口。

仁川
仁川位於韓半島中西部的仁川,離首都漢城西 28 公里,起著漢城關門的作用,城市面積達 958 平方公里,擁有人口 256 萬,是韓國的第 2 大貿易港口城市。作為東北亞的中心城市,是韓國走向世界的交通要塞,並擁有最先進的大型國際機場.很早以前,仁川就發展成為與中國開展貿易的港口。 19 世紀,根據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船舶開放港口的要求,作為停泊港聞名於世。

春川
作為江原道首府的春川既是江原道的行政中心又是著名的旅遊景點。面積 : 1,116.43 平方公里,人口 : 25 萬 2019 人 (2002) 。坐落於山嶽間、呈盆地地形的春川南北西三個方向分別被新淵江、春川湖和昭陽湖、衣岩湖所環繞,多水的城市常常是多霧的天氣。春川距離首爾不遠,一天往返的旅遊路線為眾多遊客所喜愛。

蔚山
蔚山廣域市,韓國廣域市之一。蔚山市位於韓半島東南沿海,與日本隔海相望,海上距離僅 100 英里,是距日本最近的韓國城市。全市面積 1055.7 平方公里,是韓國廣域市(釜山廣域市、仁川廣域市、蔚山廣域市、大田廣域市、大邱廣域市、光州廣域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是首都首爾的 1.74 倍;人口 104 萬人,居韓國第七位。

慶州
慶州曾是新羅王朝的首都,也是韓國古代文明的搖籃,現有人口 28 萬,是一座恬靜的城市。舉凡山地、溪谷,都有王陵、石塔、佛像、寺廟遺跡;不赴博物館探古,只游覽慶州古都,也就等於在探索古代燦爛文化的遺跡,故慶州有「無圍牆之博物館」之稱。

大邱
韓國 大邱直轄市位於洛東江中游東側的大邱盆地中部,四周有八公山、環城山、龍岩山、草萊峰、山城山、琵瑟山、最頂山、卧龍山等群山環抱。琴湖江穿過市區,流入洛東江。市區面積 445 平方公里。 1992 年 10 月人口為 228 萬餘人、 62 萬余戶。

木浦
木浦市是韓國西南端的港口城市,隸屬全羅南道,面積 46 平方公里,人口 26 萬。該市的木浦港 1897 年以國際貿易港開港,中國在宋、元代就與之有海運往來。木浦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該市富有山海旅遊資源,主要經濟產品有魚網、生產瓷器、機械、金屬、海菜、水產加工品等。近年來,韓國政府非常重視木浦的發展,正著手加快以木浦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的開發,基本形成了大發展的趨勢。

晉州
晉州是韓國南部的中心城市。

大田
大田位於韓國中部,漢城以南 170 公里處,忠清南道首府。在錦江支流大田川沿岸,位京釜線、湖南鐵路線與高速公路的交叉點上。人口 23.2 萬( 1987 )。原為小村, 1905 — 1914 年鐵路通過後興起。 1943 年設市。是韓國中部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韓國的六大城市之一。

公州
公州市 , 舊稱熊津、熊川。位於韓國忠清南道中央,是百濟的古都,面積 940.18 平方公里、人口 141,472 人。

『柒』 慶州市是哪個省

慶州市(是大韓民國慶尚北道的市。古代新羅王國首都金城在此地。慶尚道中的「慶」即出於本市。現在是韓國主要觀光城市。石窟庵與佛國寺和慶州歷史區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市面積1,323.85平方公里,人口280,092人(2004年)。古代名徐羅伐。慶州原來是辰韓12國中斯盧國。發展為新羅王國。新羅在唐朝的助力之下,獲得了百濟全境和高句麗大同江以南的土地,定都金城。高麗太祖王建改稱為慶州、東京。

1931年慶州面升級為慶州邑。1955年慶州邑升級為慶州市。1983年慶州市和慶州郡合並。同年,石窟庵與佛國寺列入遺產名錄。1995年,慶州歷史區作為另一項文化遺產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6年慶州地震發生於該市附近,是朝鮮半島1978年起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

『捌』 韓國慶州在哪裡

新羅千年古都慶州,擁有繁多的古墓與佛教文化,古墳群曲線婀娜,恬靜的村莊是它的天然布景;鮮明的丹青、精緻的石雕乃佛教建築之精華,慶州故而又稱「無圍牆之博物館」;應和著古都氣息及時髦的休閑地與假面舞表演,著名的安東,時刻等待您的到訪。

到這里來感覺一下千年的新羅文化吧,作為發源地的慶州,位於尚慶北道東南慶州盆地中部。自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作為新羅的首都,擁有千年之久的繁榮歷史。千年流傳的古代新羅的種種傳說,使慶州城蒙上了一層美麗而神秘的面紗。據《三國史記》一書記載,慶州是仿造當時唐朝都城建造的,昌盛時期全城人口曾經達到百萬,是當今城市人口的9倍之多。歷史遺跡遍布於市區與郊區,目前仍在進行著各種考古發掘工作。1995年佛國寺和石窟庵被指定為聯合國文化遺產,近來,南山和皇龍寺等5個區域又被指定為「慶州歷史遺跡地區」。慶州現在已被列為世界十大古都之一,來慶州的遊客每年多達5百萬名,是韓國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玖』 韓國慶州

慶州在韓國的東海岸,屬於慶尚南道。算是離釜山比較近吧。有很多韓國傳統文化遺產,是有名的文化旅遊城市。但個人覺得留學還是選擇首爾或者首爾附近的學校比較好。這邊經濟較發達,教育資源也比較集中。對東國大學不是很了解,但分校教育資源還是不如本部好的。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0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