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王朝十之最你了解多少
㈠ 中國古代十大王朝的資料
大秦王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遼闊的王朝。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大漢王朝
漢朝(前202—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漢朝因尚火德故稱為炎漢,又因皇室姓劉而被稱為劉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西漢,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後政局趨於穩定。
漢文帝、漢景帝採取養生息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史稱孝宣中興。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大唐貞觀王朝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大宋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至宋真宗時期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大元王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滅南宋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晚唐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元朝統一中國後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
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國祚276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結束。
㈡ 50條中國歷史之最
中國歷史之最:
(1)中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歷史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確切紀年始於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紀,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利用已得的權勢,殺死禹的繼承人伯益,繼承禹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為第一個皇帝。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
(6)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
(7)戰國時期變法最徹底的是商鞅。
(8)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老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墨子。
(9)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0)中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歷法——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
(11)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西漢時編定的《黃帝內經》。
(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1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14)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著。
(15)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16)中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西晉太醫王叔和著的《脈經》。
(1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唐朝陸羽著的《茶經》
(18)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
(19)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初的《水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
(20)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帶。
(21)元代來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人——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22)明朝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傳教士——義大利的利馬竇。
(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
(2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簽訂。
(25)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中國歷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書上關於夏朝時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於132年。
(6)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於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7)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葯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ò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9)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後期製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製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傑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後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1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築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關於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17)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製成的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葯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20)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湯至紂,共歷30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東魏,均僅歷1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短的,是北朝時的北周,平均每帝僅享年22歲。
歷代王朝中,延續最久的是周朝,共800餘年(西周300餘年,東周515年)。
歷代王朝中,存在時間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自公元1644年統治全中國至公元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促的是北遼,自公元1122年3月立國至公元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傳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個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大的是武則天,時年已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時年已65歲。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劉隆,出生僅百餘日。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長的是清朝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享位61年。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短促的是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日。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慘的是十六國時期的西燕、南朝的梁、隋朝。西燕的7個帝王、梁朝的8個帝王,隋朝的5個帝王,全部被殺,無一善終。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幸運的要算南朝的陳朝,5個帝王全部病死,無一橫死。
歷代帝王中,經歷最奇特的是南宋的恭帝,他幼時在臨安(今杭州市)為南宋的帝王,青年被元軍俘往大都(今北京),降為元朝的臣子,又被遷居於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中老年被遣入西藏為僧,成為佛門高僧和翻譯家,最後因文字獄被冤殺。
歷代帝王中,結局最荒唐的是東晉武帝司馬曜,因酒後一句戲言,為愛妃命婢女將他悶死。
歷代帝王中,對文藝最有貢獻的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他對戲劇、歌舞、音樂都深有研究,創建過戲劇活動中心——梨園,被歷來的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
歷代帝王中,最能賦詩的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他賦詩甚多,後人收編成《魏文帝集》,其詩語言通俗,描寫細致。
歷代帝王中,最有文采,善於作文填詞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的詞多以白描手法和貼切的比喻,前朝之作多寫宮廷靡華生活,後期之作多反映亡國之君的衰痛,留傳至今有《南唐二主詞》。
歷代帝王中,最精於書畫的是北宋微宗趙佶,他的書法自成一派,稱瘦金書,繪畫擅長花鳥,作品流傳至今。
歷代帝王中,最善於木工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他曾製成一座乾清宮的模型和蹴圓堂模型五間,都小巧玲瓏。
歷代帝王中,最愛旅遊的是西周穆王,據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他最遠西遊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
歷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漢昌邑王劉賀,此君在位27天,卻幹了1127荒唐事,被大臣們所廢。
歷代帝王中,最熱衷於科學的皇帝是新朝王莽,他曾命醫生進行過最早的人體解剖,也間支持過最早的飛行實驗,他還是最早的人工食品的研究者,進行過人造乳酷的實驗。
歷代帝王中,最好色的當數後梁朱溫,他酷愛女色,淫亂如禽獸,連兒媳們都不放過。
歷代帝王中,最無恥的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能當皇帝,竟稱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國家屏障燕雲十六州於契丹。
歷代帝王中,最懶惰的是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此君在位48年間,竟有28年不上朝聽政。
歷代帝王中,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於公元690年改國號為周,稱聖神皇帝,為帝16年。
1.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㈢ 中國各朝代之最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宋朝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為中國最爭光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宋朝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發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葯、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系。宋代的GDP是佔全球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宋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開創以來,即治坑礦、組織茶鹽開發。因而大量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投入商業手工業中,民間經濟受到刺激,突飛猛進。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框胤就號召人們「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詔「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令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神宗則認為「尤先理財」,發過「政事之先,理財為急」的詔令。這些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高速發展,錢庄業迅猛發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最早的紙幣和銀行。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北宋時期就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各地的官窯等。廠里的工人按期領工資。南宋時的軍器所工匠竟達七八千人。造會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餘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餘人。除公辦的工廠外,一些私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錢幣鑄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32萬貫)。 宋代的貨幣形式與種類太過豐富。銅錢、銀錠是宋朝的本位貨幣。宋朝銅幣和鐵幣並用,有些宋幣含有合金成分。此外還有些銀質錢幣。宋代的錢幣無論是種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造詣最多最好的錢幣。宋幣上銘刻的文字書法優美多為名家及皇帝手筆,篆隸真行草俱全,還古篆體、瘦金體。種種精美的貨幣使人愛不釋手,宋錢幣的藝術總類藝術性工藝最高。宋錢是當時周邊各國最喜歡最堅挺的貨幣。宋錢成為南海諸國的鎮國庫之寶。雖然遼國、金國等國也仿製宋幣造錢,但在金國流通最多最廣的是宋錢。直到現在出土存世的宋錢還是最多的。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足見宋的繁榮與強盛。為免攜帶大批銅錢來往之煩勞,在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前後在四川地區民間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這種紙幣只相當於擔保的代幣券。宋朝政府先後印刷發行的紙幣種類有交子、錢引、關子、會子等幾種類型形式。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宋政府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負責紙幣發行的官方機構「益州交子務」,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銀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開始印刷發行「交子」,此種「交子」銅板彩印,上面印有鳥獸、花紋、圖案或故事等,異常精美。此種票據有如公債,分界發行。交子最初是以兩年為一界,發行新交子的同時廢止並回收舊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起,雖仍然是每兩年發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為自一貫文至十貫文的固定面值,以鐵錢為本,備有發行准備金,已經基本具備了近代本位貨幣的特徵要素。其施用愈來愈廣泛。票據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北宋崇寧四年,在江北、華北地區發行了稱為「錢引」的新式樣的紙幣,但是只印了一界就因為流通不暢不能順利使用而停印。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四川交子改稱錢引,交子務也改稱錢引務,開始大量印刷紙鈔發行,由於數量發行過大,引起了錢引的嚴重貶值。公元1110年(大觀三年)限制發行量為天聖時的125萬貫左右,對流通地區也限在鐵錢行用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後又採取了受兌、停用舊錢引,增加准備金等多種方法,使錢引的價值得到恢復。南宋時期宋政府在杭州設立「行在會子務」專門管理印製「會子」。先後印造了一千文、兩千文、三千文及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六種面值的會子。會子以三年為「界」,到期作廢,逐舊造新換舊。從公元1171年到公元1240年,共發行了十八界會子。後來政府規定第十七、十八界會子可以永久流通。這是真正意義上由政府發行的紙制的純粹錢幣。紙幣逐漸代替了銅錢做為主要交換媒介。商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宋王朝調整了歷代立法中重刑輕民的傳統做法,義利並重相當重視經濟立法。法規內容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專門設置了專賣法,如鹽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立法最為活躍的時期,其立法活動頻繁,法規內容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法規的制訂、實施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想像力。宋的經濟法令,注意到了國家與經濟活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順應商品經濟的規律。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豐厚的社會財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稅於民又能保證政府收入。這就緩和了社會矛盾,進入治理國家的良性循環。宋朝的經濟,尤其是第二,第三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公元1077年,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宋朝已經走出農業文明了,宋時中國的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商業社會那邁進了。宋朝的手工業中還出現了銅板印刷的廣告。比西方資本主義印刷的廣告要早三百多年。大學者蘇東坡曾給一做油食老婦人做過一首廣告詩,使之生意大振。沈括的貨幣流通速度論達到了現代貨幣理論水平。此外宋朝已出現類似現代報紙的「小報」了。世界的中國的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誕生於大宋強盛的商業浪潮中。 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他們經濟富足,又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閑暇的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榮,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等都在宋代高度繁榮發展。宋代開始大規模的城市化。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發達的交通為人類封建史之最。宋朝每十里設一郵亭,每三十里設一驛站。宋政府「以法治郵」對郵驛是十分重視,保證了郵驛的正常運行。使各地的官道星羅棋布、四通八達。「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宜驛分明。」地經就是地圖,宋朝的地圖已經相當的精確。宋朝四京是東京開封府,西京洛陽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臨安都是超過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樣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宋朝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萬人口。)在城市所有幹道的塔上都掛有一個時針。每個鍾都有一個人看守照料。他敲著銅羅報時,即使在很在窄的小巷都會回盪著這種聲音,隨後他用文字把時刻展示給人們看。北宋富強160多年,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汴梁城不僅旱路暢通發達,水運也十分發達。「舳艫歲歲銜清汴」,「聯翩漕舸入神州」。「汴都數百萬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宋朝的汴梁城已經用煤(西方稱之會燃燒的石頭)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飯取暖了。當時西方都是用木頭劈柴生活作飯取暖。中國1949年解放後的各大城市都沒有達到這一點。新興的市民階層的誕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費意識濃烈,極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娛樂業等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宋朝的城市不像唐朝的城市一到黑夜就一片黑暗了,宋城在黑夜裡是燦爛的光明之城。因為宋朝不像唐朝一樣實行宵禁,宋人有夜生活。一到夜裡,宋人就自己的房間里、在家門口、庭院門口都點上了燈,因而到處都有燈光。在夜晚趕路遊玩的人們都拿這各種各樣的燈籠。因此在夜晚整個城市都在閃爍。在夜晚城市裡燈火通明,叫賣聲到天明。在「瓦子」、「勾欄」等固定娛樂場所百戲伎藝競演,市民集中觀看。夜間飲食店鋪生意興隆,直到太陽從新升起街上一樣擠滿了人。「大街一兩處麵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麵店,通宵買賣、交曉不絕」,「其餘橋道坊巷,亦有夜市撲賣果子糖等物,亦有賣卦人盤街叫賣,如頂盤擔架賣市食,至三更不絕。冬月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酒壚博塞雜歌呼,夜夜長如正月半。」,「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遊人不止是皇親國戚、達官貴人等少數的宋人而是城裡的廣大的市民、大多數的宋人。宋人生活得是如此富足幸福。宋朝沒有「路有凍死骨」的貧窮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觀絕望。只有「西湖歌舞幾時休」的醉生夢死的樂觀、繁華。
㈣ 中國各代皇帝之最
皇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湯至紂,共歷30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東魏,均僅歷1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短的,是北朝時的北周,平均每帝僅享年22歲。
歷代王朝中,延續最久的是周朝,共800餘年(西周300餘年,東周515年)。
歷代王朝中,存在時間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自公元1644年統治全中國至公元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促的是北遼,自公元1122年3月立國至公元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傳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個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大的是武則天,時年已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時年已65歲。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劉隆,出生僅百餘日。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長的是清朝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享位61年。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短促的是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日。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慘的是十六國時期的西燕、南朝的梁、隋朝。西燕的7個帝王、梁朝的8個帝王,隋朝的5個帝王,全部被殺,無一善終。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幸運的要算南朝的陳朝,5個帝王全部病死,無一橫死。
歷代帝王中,經歷最奇特的是南宋的恭帝,他幼時在臨安(今杭州市)為南宋的帝王,青年被元軍俘往大都(今北京),降為元朝的臣子,又被遷居於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中老年被遣入西藏為僧,成為佛門高僧和翻譯家,最後因文字獄被冤殺。
歷代帝王中,結局最荒唐的是東晉武帝司馬曜,因酒後一句戲言,為愛妃命婢女將他悶死。
歷代帝王中,對文藝最有貢獻的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他對戲劇、歌舞、音樂都深有研究,創建過戲劇活動中心——梨園,被歷來的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
歷代帝王中,最能賦詩的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他賦詩甚多,後人收編成《魏文帝集》,其詩語言通俗,描寫細致。
歷代帝王中,最有文采,善於作文填詞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的詞多以白描手法和貼切的比喻,前朝之作多寫宮廷靡華生活,後期之作多反映亡國之君的衰痛,留傳至今有《南唐二主詞》。
歷代帝王中,最精於書畫的是北宋微宗趙佶,他的書法自成一派,稱瘦金書,繪畫擅長花鳥,作品流傳至今。
歷代帝王中,最善於木工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他曾製成一座乾清宮的模型和蹴圓堂模型五間,都小巧玲瓏。
歷代帝王中,最愛旅遊的是西周穆王,據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他最遠西遊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
歷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漢昌邑王劉賀,此君在位27天,卻幹了1127荒唐事,被大臣們所廢。
歷代帝王中,最熱衷於科學的皇帝是新朝王莽,他曾命醫生進行過最早的人體解剖,也間支持過最早的飛行實驗,他還是最早的人工食品的研究者,進行過人造乳酷的實驗。
歷代帝王中,最好色的當數後梁朱溫,他酷愛女色,淫 亂如禽獸,連兒媳們都不放過。
歷代帝王中,最無恥的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能當皇帝,竟稱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國家屏障燕雲十六州於契丹。
歷代帝王中,最懶惰的是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此君在位48年間,竟有28年不上朝聽政。
歷代帝王中,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於公元690年改國號為周,稱聖神皇帝,為帝16年。
朝代:
中國最強大的朝代----唐朝
中國最腐朽的朝代----明朝
中國政治最清明的朝代----清朝(相對而言)
中國人性最自由的朝代----唐朝,西漢
中國疆土最廣袤的朝代----元朝
中國科技最鼎盛的朝代----清朝,西漢
中國文化最繁榮的朝代----東周列國(春秋戰國時代),唐朝,宋朝,清朝,
中
㈤ 中國朝代綜合實力排名
中國王朝排名:唐朝,明朝,清朝,漢朝,秦朝,等等。
1、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國公認最強盛的王朝之一。
唐朝疊加版圖面積1532萬平方公里,極盛版圖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許多其他的國家社會在中國的影響下發展起來,包括韓國、日本和西藏。在這一時期,朝貢國家制度的建立程度比漢武帝時期要高。唐王朝雖然沒有統治西藏,但卻是中國第一個對西藏施加影響的王朝。
2、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明朝疊加版圖面積957萬平方公里,極盛版圖面積947萬平方公里。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北臨西伯利亞一帶,西北涵蓋新疆,西南臨孟加拉,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15,16世紀的東方巨人,七下西洋艦隊的規模令麥哲倫與哥倫布望塵莫及。
3、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六十八年。清朝疊加版圖面積1312萬平方公里,極盛版圖面積1297萬平方公里。與蒙古人不同,清朝建立了一個持久的中國式國家。
美洲新作物的引進也幫助中國人口增長到4億左右。清朝是第一個有效控制西藏、新疆、東北和蒙古等地區的中國國家。
4、漢朝(前202—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漢朝疊加版圖面積645萬平方公里,極盛版圖面積609萬平方公里。與同時期羅馬帝國並列為最強大帝國,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
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持續時間達400多年。把中國統一在一起,並發展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制度。漢代為了增加收入,漢族壟斷了鐵和鹽。自那以後,鹽壟斷一直是皇朝的傳統收入來源。
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秦朝疊加版圖面積347萬平方公里,極盛版圖面積347萬平方公里。
秦朝雖然短暫,在中國歷史上卻是一個影響深遠的王朝,人們對其第一印象也就是「強大」二字。幾乎完全是憑借著武力,橫掃六國,硬是將分裂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強行統一。而統一之後更是北上驅逐匈奴,建立起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和大秦直道。
㈥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是哪個
中國五千年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只能是隋文帝楊堅的大隋朝!!
大隋朝五帝三世個個都是文武雙全的聖君明主,雄才大略。
開國皇帝隋文帝是中國五千年第一偉人、隋文帝被西方史學界評為全球六千年最偉大的政治家、中國最偉大的皇帝,隋文帝文治武功古往今來無人能敵;
隋世祖楊廣也是雄才偉略、文武雙全之雄主!
隋恭帝、隋皇泰主都是聰明神武的少年天子,可惜隋恭帝被亂臣賊子李淵李世民父子用毒酒灌死,原因是隋恭帝手下沒有槍桿子以致被李淵害死,可惜洛陽的皇泰主雖年少有為卻無軍隊在手被有槍桿子的王世充害死。
美國哈佛大學認為隋文帝是全世界人類最偉大的大政治家,中國最偉大的皇帝只能是隋文帝,西方史學界更是把隋文帝評為世界六千年第一偉人(第二是牛頓,第三是耶穌)。
周恩來總理從小在南開讀書的時候最崇拜的偶像就是隋文帝,周恩來對隋文帝的開皇盛世崇拜的五體投地。
秦始皇只是個富二代官二代繼承王位輕而易舉,大隋高祖文皇帝則是完全憑借自己的智謀與努力白手起家,創業艱難指數為歷代最高,你把秦始皇、劉邦、劉秀放在隋文帝的位置上,秦始皇、劉邦、劉秀早就被宇文護、周武帝給咔嚓了,因為他們的智商都沒有隋文帝高。
況且評價一個帝王首先要看他對中國的貢獻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秦始皇無道殘暴,秦始皇以嚴刑峻法苛政治天下,秦始皇因為一顆隕石墜落就把周圍一百里的老百姓全部屠殺光了,秦始皇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絕世魔王,新中國今日的你們如果穿越回秦始皇時代肯定都被秦始皇殺完了(真應該讓現在秦始皇的極端狂熱秦粉穿越回秦朝,讓他們體驗一下親手死在他們的偶像秦始皇手上的滋味。)
秦朝的暴政是歷朝歷代之最,是現在的新中國幸福老百姓完全不可想像想的,秦始皇時代的苛捐雜稅、苛捐雜稅是歷朝歷代最高的,你活到秦朝連命都沒有。
而隋文帝君臨天下三十年始終以王道仁政治天下,隋文帝楊堅勤政愛民堪為中國五千年之最。隋文帝治下開皇盛世正是中國老百姓五千年最幸福、最國泰民安的黃金時代。隋文帝時代對全體中國老百姓免稅。
隋高祖文皇帝與秦始皇作比較:秦始皇本身就是王位繼承人,他統一六國的基業是輕易從秦國歷代先王手上接過來的,除了統一中國外政績上乏善可陳,文治上一塌糊塗,在隋高祖面前秦始皇就是一個武夫;秦始皇親政的時候,就已經大權獨攬,而隋高祖的創業局面在開國帝王中難度系數最大,由於他是漢人的關系屢遭西魏與北周皇帝猜忌,北周明帝幾次派術士趙昭觀察隋高祖是否有天子之相,幾次差點痛下殺手,同時又受到權臣宇文護之流的陷害排擠。由於隋高祖位望隆重,在屢遭周帝猜忌、又遭權臣陷害的極險惡條件下,還能韜光養晦運籌帷幄,又幸有群士匡護得免大難,虎口逃生實屬萬幸。隋高祖遠遠不止於只是統一中國這么簡單,還把中國帶入了開皇之治的太平盛世局面,文治與武功均為登峰造極。光是三年打敗突厥,隋高祖只用了十餘年時間經濟上就超越了漢代整整用了五代皇帝苦心經營、積蓄了七十多年才達到的漢武帝全盛時期的水平,只用了八年就統一中國,古今中外無人可比。而秦始皇善於玩弄權術,一昧用陰謀家所慣用的「法術勢」來打壓臣下,君臣之間無信任可言,秦始皇對待平民更是暴虐到極致,實行嚴刑峻法苛政重稅,天下之人苦暴秦久已。而隋高祖上台伊始就悉除北周苛政猛法,大崇惠政,法令清簡,躬履節儉,天下悅之。隋高祖愛民如子,自視為百姓父母,又充分開明的駕馭群臣,以致開皇一朝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出現了一大批忠臣紛紛爭相為其效忠賣命。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有二個,一位是流芳千古的千古一帝——隋文帝楊堅,另一位是遺臭萬年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贏政
社會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在芸芸眾生中,歷史人物對歷史的發展進程最具影響。故社會和歷史在此也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一個標准。
1、民生秦朝留給百姓唯一的出路就是造反,民生最苦無可爭議。故從民生角度看,罪惡最大的無疑是秦始皇贏政。
民生最好的是我國歷史上的數個大治時期,其中影響最大的幾個當數文景之治——開皇之治
從這幾個時期也很容易找出最能讓國家富強,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幾位帝王漢文帝——隋文帝
民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我們對這一方面進行著重分析:文景之治:漢朝在高祖時,由蕭何制定諸多休養生息的政令,政治經濟都得到一定的鞏固和發展,百姓基本上已經安居樂業。文景之治可以說是蕭規曹隨的結果。開皇之治:晉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腐朽王朝,而隋文帝卻在晉朝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繁榮和富裕的王朝——隋。實現開皇之治不僅難度最大,而且意義重大,它標志著中國從沒落走向繁榮。正如電腦游戲《帝國時代2》中所說——「從隋朝開始,中國繁榮起來……」
綜上所述,在以上的幾個大治時期中,開皇之治毫無疑問實現起來難度最大,且最具意義。由此觀之,從民生這一標准看,最有作為、功德最高的歷史人物是隋文帝楊堅。罪惡最大的則是秦始皇贏政。
隋文帝PK秦始皇
對付北方游牧民族
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臨洮至遼東,延綿萬里。於是……暴師於外十餘年,蒙恬常居上郡統治之,威震匈奴。
開皇四年,突厥沙缽略給隋文帝寫信:
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聖賢天子……致書大隋皇帝:
使……辱告言語,具聞也,皇帝是婦父,即翁,……今重疊親舊,乃至萬世不斷,上天為證,終不違也,此國所有羊馬,都是皇帝畜牧,彼國繒彩,都是此物,彼有何異議也。
隋文帝回信寫道:
大隋天子貽書大突厥伊利……可汗:
得書,知大有好心向此地也。……今日看沙缽略功兒子不異。
幾個月後沙缽略大喜,便給隋文帝上表說:
大突厥伊利……臣攝圖言:
……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下順民望,二儀之所覆載,七曜之所照臨,莫萬變質來賓,回首面內,乘萬世之一聖,千年之一期,求之古昔,未始聞也。
突厥自天置以來,……地過萬里,士馬億數,恆力兼戎夷,抗禮華夏。在於北狄,莫與為大。
頃這氣候清和,風雲順序,意以華夏其有大聖興焉。況今被()德義,仁義所及,禮讓之風,自朝滿野。竊以天無二王,伏惟大隋皇帝也。……今……屈膝,永為藩俯……朝夕恭承,唯命是視……
隋文帝PK秦始皇
對母
隋文帝母病,隋文帝衣不解帶朝夕侍奉,世稱為純孝。(20歲)
秦始皇遷太後於雍陽宮,殺其二子,下令說:「敢以太後事諫者,殺之,斷其四肢,積於蕨下!」死者二十七人,齊客……。主使謂之說:「……」齊客對曰:「天有二十八宿……。」
王按劍而坐,齊客再拜說;「臣聞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王曰:「何謂也?」齊客曰:「陛下……桀紂不至於是矣!今天下聞之,……無向秦者,臣竊為陛下危之!……!」……王自駕,虛左右往迎太後。
隋文帝如大舜至孝,秦始皇不孝逆母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過,在中國貶低隋文帝的有三種人:一、崇拜李自成之類反賊有小農思想 沒有文化知識的農民
二 不願意看到中國強大,重現盛世的
三 把《隋唐演義》這類胡編亂造的垃圾小說當做真實歷史看的
宋朝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他認為隋文帝「有雄材大略,過人之聰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於後世者」(《李忠定公文集》卷十二《論秦隋勢之相似》)。
著名漢學家李約瑟說過,中國在隋朝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是政治經濟軍事所有領域的大倒退,隋朝是中華文明永遠無法超越的頂峰.
滿清、鮮卑龜唐就是垃圾,唐朝與清朝是中國貪官污吏最多的貪污腐敗朝代,唐朝太監專政長達一百九十七年,唐朝更是中國最腐敗黑暗的朝代,李世民貞觀年間老百姓餓死無數,貞觀時代老百姓為了躲避李世民的強制兵役不惜自殘手足——「」李世民福手福足的由來「」
㈦ 中華帝國歷代之最,看看你最喜歡哪個朝代
中華帝國歷代之最,看看你最喜歡哪個朝代
作為四大文明之一,中華帝國始終以大一統為主流。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其中包括秦朝、漢朝(包括新莽)、晉朝、隋朝、唐朝(包括武周)、元朝、明朝、清朝等王朝(該詞也指袁世凱未成功建立的中華帝國)。當然,經過個個朝代的努力,中華帝國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實體。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各大朝代之最:
6唐朝——綜合最強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結束了自春秋以來五百多年的諸侯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大漢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國家。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
㈧ 歷代帝王都有哪些驚人之最
最長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88歲,此外還有梁武帝蕭衍(85)、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
在位最長的皇帝:康熙(1661年—1722年),七歲登基,幾次都差點被人一腳踢下皇位,對手實力都很強,比如敖拜和吳三桂,康熙最後勝出,這哥們四兩撥千斤, 讓對手死無葬身之地,並開創了一個盛世王朝,千古一帝非他莫屬。 清康熙:61年 ,清乾隆:60年 ,漢武帝:59年 ,唐明皇:56年 。本來乾隆可以在位時間最長 的,但為了不超過康熙而自願退位。此外,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
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 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 (40年)。
兒女最多的皇帝:清康熙 ,康熙共有35子、20女。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 也利害,23子,29女。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皇帝: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名列最有世界的百人之列, 因為他開創可科舉,在東亞的國家影響甚廣。
最痴情的皇帝:清世祖順治皇帝,諱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愛妃董萼芳年早逝,香消玉殞令其不甚傷感。此情無計可消除,順治皇爺竟然放著好端端的皇位不坐,竟然要到五如山出家,痴情至此,難怪有人說順治福臨是《紅樓夢》賈寶玉之原型。 傷情過度,導致順治早逝,年僅24歲。他也是中國歷史少有的公開要皈依禪門的皇帝。
最冤枉的皇帝: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604年—617年在位),其父親的科舉有秀才科,他增加了進士科,因此,國內學界認為科舉是他發明的。他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但是,隋朝的江山來自鮮卑,鮮卑人試圖奪回江山,把他暗殺了,他死之後,隋朝的農民起義才激烈起來的。如果他不死,農民起義並不會動搖他的江山。開鑿大運河,蔽在當時,功在千秋。但李世民為了自己的名聲,把楊廣臭的一文不值,但歷史真相是,楊廣殺的詩人是因其表面贊美隋文帝,實質是偏低,他的殺父一說更是豪無根據。
最辛苦的皇帝:清世宗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雍正死因有多個說法,其中,有史學家說雍正是累死的,但不可否認雍正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
最無恥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他確實有功勞, 有政績,但他被吹捧的太離譜了,儒教吹捧他的原因,一是他自己吹自己,而且同時貶低他自己的父親以及隋朝皇帝;二是因為唐朝注重唐詩,也就是注重知識分子, 儒家當然要捧他。他有十大過,比如,李世民曾多番修改《起居注》和《實錄》書, 中國歷史開始失真,他有很大責任。
最節儉的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英國販賣鴉片,導致清朝財政困難,他省吃簡用,穿過帶補丁的衣服,四菜一湯據說是從他哪裡傳下來的。
年齡最小的皇帝: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才生下100天就登基。還有,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六歲的元寧宗,八歲的漢質帝劉纘。
最民主的皇帝:清世宗雍正,他撰寫《大義覺迷錄》,並把責難他的文章一起公布於眾,真了不起,這有點像現在美國總統接受記者拷問的節目。如果中國後來的皇帝都像他一樣,中國早超過美國了。關於雍正,有一個流傳的錯誤,是說雍正罵自己的兄弟是豬狗,「阿其那」和「塞思黑」是滿族語中案板上的肉。
壽命最短的皇帝: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只做了8個月的皇帝,於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得了場大病後駕崩在襁褓之中了。
最富改革精神的皇帝:雍正,中央體制:雍正一朝,整頓吏治,是成功反腐敗的典範,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經濟政策:在稅制上推動「攤丁入畝」,「廢除賤籍」,「火耗歸公」等制。民族政策:廢除西南少數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歸流」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及同化。立儲制度:創立秘密選儲制度,即皇帝在位時不公開宣布繼承人,而將寫有繼承人名單的一式兩份詔書分別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和皇帝身邊,待皇帝去世後, 宣詔大臣共同拆啟傳位詔書,確立新君。這樣使得使皇位繼承問題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最殘暴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血腥與屠殺與那個時代成了同義語。不只是屠殺功臣,還逼迫功臣的女兒去妓女。胡惟庸一案, 株連被殺的功臣及其家屬共計達三萬餘人,連「浙東四先生」亦不能免。藍玉案, 連坐族誅達一萬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將領幾乎一網打盡。朱元璋給他們的兒孫開了個好頭,明皇朝的歷史亂雲飛渡,慘霧迷漫,種種稀奇古怪的事成了史學家和索隱
癖最佳的題材。 明成祖朱棣屠殺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殺方孝儒十族。
最荒淫無度的皇帝:明萬曆、明神宗、明嘉靖 ,性好采陰補陽,都死於床弟與春葯。 明皇朝288年(1356--1644)是一個稀奇古怪的事最多的皇朝,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唯一出了一個腦袋有些清醒的皇帝:崇禎,卻又太自以為是,成了亡國之君。
最有文採的皇帝:南陳後主、南唐後主、北宋微宗. A.陳後主陳叔寶(553年—604年),一位詞曲作家,為張麗華作艷詞《玉樹後庭花》, 南陳後主的張麗華其飄飄長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半老徐娘之際還迷倒了大唐滿朝文武,要不是覺得紅顏禍水,唐高宗皇帝都想一親芳澤,絕不讓她下嫁給尉遲恭這黑漢,唐朝詩人杜牧有詩《秦淮夜泊》:「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B. 南唐後主李煜(937年—978年),是詞曲作家兼詩人,「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曾為兩個美人編了一套「金蓮」舞,這套「金蓮」舞對中國歷史上的女人影響深遠,後來,中國女人之所以纏足與此有關。 C:宋徽宗(1082年10月—1135年),名趙佶,酷愛藝術,尤擅丹青,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以畫作為科舉陞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才子配佳人,微宗後宮里沒有絕色,就到花街柳巷去包了二奶,京城名妓李師師。
最被低估的皇帝:宋高宗(1107年—1187年)名趙構,南宋開國皇帝,他因為殺岳飛和不積極迎回在金國的微、欽二帝而被惡評。他和秦檜一樣被冤枉,事實是,宋朝開國的時候就重文輕武,以確保趙家江山,文官指揮軍隊,甚至讓太監指揮軍隊, 整個宋朝都被遼金西夏和蒙古欺負,給這些國家上貢。至於岳飛,完全是儒家製造的神化,他的什麼500破八萬被歷史學家證明是假的,他的滿江紅也被證明是明朝的人偽做。宋高宗成功的製造了一個「南北朝」,如果崇禎的後代有高宗的本事,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花邊新聞最多的皇帝:周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怪只怪她是個女的。中國很奇怪,長舌男遠多於長舌婦,這也是今天狗仔隊多為男性組成的原因。 男好女色,女好男色,因而長舌男對一個女皇帝極為關注,多給她潑點兒臟水有的是興之所至,有的是無聊找樂子,有的則是惡意攻擊,結果當然是武則天的花邊新聞就多了。 此外,儒教對女性的輕視也是重要的因素。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15年的大周朝,但是,現在的儒教信徒依然不承認人家是個單獨的朝代,還是把她合並到唐朝,甚至有的學者把隋朝也和並到唐朝,以吹捧唐朝。人們也許不知道,其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史稱武周之治,比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還要強。
死得最不明不白的皇帝:明惠帝(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有的說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建文帝去穆斯林聖地麥加了。
最有名的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奠基者、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統帥。「彎弓射大雕」的武功真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日本和俄羅斯都爭著說成吉思汗是他們的民族,還排成了電影。可中國的某些歷史學家不承認其為中國人,儒教信徒有時真的難以理解。
最怕老婆的皇帝: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 也許是武則天和韋後太強了。
知識最淵博的皇帝:清康熙 ,術數,天文,歷法等無一不精,真是難得。
在位最短的皇帝:金末帝完顏承麟(?—1234年),金國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 原為金國將領,1234年,金哀宗不欲做亡國之君,將帝位傳予他。下旨傳位翌日舉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帶兵出迎,死於亂軍之中,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半天。宋朝的滅亡都是因戰而亡,北宋聯合金滅遼,結果北宋也滅亡;南宋聯合蒙古滅金,之後是南宋被蒙古滅國。
年齡最大才登基的皇帝: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852年—930年),75歲才登基。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㈨ 中國歷代帝王之最
帝王最多的朝代:商朝(30位)
帝王最少的朝代:新朝(1位,王莽)
壽命最長的帝王:清高宗弘歷(89歲)
壽命最短的帝王:東漢殤帝劉隆(2歲)
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清聖祖玄燁(61年)如果加入太上皇時期則為清高宗弘歷(65
年)
在位時間最短的帝王:金末帝完顏承麟(半天)
帝王平均在位時間最長的朝代:清朝(267年傳10帝)
帝王平均在位時間最短的朝代:北遼(19個月傳4帝)
帝王結局最慘的朝代:隋朝(5帝全部被殺)
帝王結局最好的朝代:南朝陳(5帝全部病亡)
最長賦詩的帝王:魏文帝曹丕
最長繪畫的帝王:宋徽宗趙佶
最長作詞的帝王:南唐後主李煜
最長書法的帝王:宋徽宗趙佶
最懶的帝王:明萬曆帝朱翊鈞(28年不上朝)
最勤的帝王:明崇禎帝朱由檢(平均每天只睡兩個時辰)
最多子女的帝王:清聖祖玄燁(55個子女)
最荒唐的帝王:南朝梁武帝蕭衍(三次捨身,最終餓死)
經歷最離奇的帝王:宋恭帝趙%(幼年為帝,青年為臣,中年為僧,老年入獄)
㈩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強
1.漢朝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漢朝的開創者是高祖皇帝劉邦,而後漢文帝、漢景帝採取養生息的國策,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抵達極盛,史稱孝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消亡,不久迸發綠林赤眉起義。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樹立東漢,定都洛陽。他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因循輕徭薄賦,開創了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抵達極盛。中期發作戚宦之爭和黨錮之禍,於184年迸發黃巾起義,雖殲滅民亂卻招致中央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及強大帝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范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公元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漢朝文化統一,科技興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正式成立,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兩漢為華夏文化的持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龐大貢獻。
由此可見,「強漢」之稱,的確不是吹出來的。
2.唐朝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漢朝和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之一。
唐朝的締造者是高祖李淵,而後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此後,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反動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然後,安史之亂迸發,唐朝盛極而衰。之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招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迸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唐朝是幅員最大,亦是獨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此外,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呈現代中國的疆界范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性,在詩、書、畫各方面涌現了大量名家。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中止交流學習,構成了開放的國際文化 。
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度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